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制度分析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9405028
- 上传时间:2023-01-06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7.34KB
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制度分析文档格式.docx
《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制度分析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制度分析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制度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4
三、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制度面临的问题5
(一)商业银行在外部制度上存在着缺陷5
(二)商业银行内部实施上的不足5
(三)监督管理部门缺乏对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制度监管的可操作性5
(四)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制度改革的必要性6
四、完善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制度政策的建议4
(一)加强各部门协调,规范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制度6
(二)监管当局要审慎监管,增强商业银行风险防范能力6
(三)重视贷款损失准备、资本充足率监管在货币政策传导方面的作用7
(四)进一步完善贷款五级分类制度,夯实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基础7
(五)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制度改革的必要性7
五、未来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制度的发展方向7
(一)建立国际商业银行贷款准备政策是未来最重要的发展趋势8
(二)前瞻性的贷款准备金政策意义重大8
结束语............................................................8
主要参考文献9
引 言
自从中国加入WTO后所获得的市场准入过渡期也已结束,这意味着中国的金融部门将全面走向对外开放,中外银行之间的实质性竞争将从此开始。
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评述,归纳出其中关于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制度的现状和对中国金融业、市场经济等各方面的的影响,以及以后的发展前景,并总结出相关的建议。
另外,还通过对商业贷款损失准备制度的进程了解和比较,对其历史进程和现状,以及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从中得到推进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制度改革的经验和启示。
一、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制度理论综述
(一)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制度的概念
贷款损失准备金在名称上有多种称谓,如可以称为呆账准备金等,贷款损失准备金是商业银行从收入或利润中提取的、以覆盖由于借款人违约而使贷款受损的准备金。
商业银行提取贷款准备金的目的是为了吸收目前商业银行贷款或贷款组合中的潜在损失。
但是,对贷款损失准备金的定义,各国商业银行之间的差别很大,而且贷款损失准备金的实践和政策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区别,目前国际银行业贷款损失准备金的制度改革和发展代表了未来这一政策的变化趋势。
建立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旨在对贷款资产进行更为客观真实的反映和披露,提高商业银行资产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防范和化解商业银行金融风险。
罗平、陈颖校(2003)认为,准备金计提制度的关键在于已蒙受或极有可能发生的损失,目前没有公认的准备金计提做法,只要银行监管当局支持或予以鼓励,银行就可能采用前瞻性的方法。
孙天琦和徐晓羽(2008)指出由于商业银行贷款损失拨备的顺周期性会强化银行资本的顺周期性,从而加剧经济周期的波动,所以在经济扩张和贷款快速增长的时期,银行要储备足够的拨备以缓冲萧条时的损失,提高银行中长期抗风险的能力。
楼雪婕(2010)明确指出我国银行业应该吸取国外的教训,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时刻跟踪关注本行的信贷资产的质量变化,及时采取合理的方法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保证贷款损失准备金的充足率。
李宇嘉,陆军(2009)发现资本监管对银行风险承担、资产收益率的影响是非线性的,主要依赖于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的水平。
周小川(2005)在目前银行宏观改革中,政府需要创造可持续生存的金融生态环境,其中最重要的制度安排就是拨备制度。
随着经济全球化,中国的审计标准将进一步向国际化靠拢,中国的银行如果要取得公众的信心,取得国际市场的信心,仅考虑按照我国自己当前有关的财务审计的规则还是不够的。
因此,商业银行的改革尤其是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制度的改革是必不可少的。
(二)前瞻性贷款损失准备金的制度概述
前瞻性贷款损失准备金主要是根据不同贷款的风险特征,测算贷款预期损失并计提相应的贷款准备金,建立资本、信贷和宏观经济的自动稳定机制。
前瞻性地计提贷款准备金能保持经营稳定,客观地反映盈利状况贷款准备金能保持经营稳定,盈利状况采用未来现金流折现法计提贷款准备金很可能使贷款准备金成为银行少提准备,制造虚假利润、虚假资本充足水平和误导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工具,前瞻性地计提贷款准备金是银行调整贷款风险溢价反映预期损失变化的必然做法。
另外,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到经济、行业周期波动和政府宏观调控的影响,我国银行业信贷出现了数次扩张与收缩的交替,这为银行预测贷款损失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目前,我国银行业贷款准备金计提的行为特征具有顺周期性,即银行往往在贷款快速扩张时期减少计提贷款准备金贷款准备金计提方式的改变有利于提高银行防范风险的能力,提高资本监管的有效性。
需求若处于超额状态,将会导致通货膨胀的发生。
(三)周期性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制度概述
如果贷款损失拨备计提不足,将会消耗部分资本用以吸收预期损失,从而降低资本吸收非预期损失,即覆盖真正风险的能力,尤其是在经济衰退时期,恶化最低资本要求的负面影响。
正如Cavallo和Majnoni所指出,除非银行拥有充足的拨备覆盖预期损失,否则无论预期还是非预期损失都是用资本去覆盖,拨备不足,将影响资本,进而增加经济周期的波动性。
Laeven和Majnoni(2003)以及Bikker和Hu(2002)从贷款损失拨备的角度分析资本监管顺周期性,认为监管资本的顺周期性波动很大程度上是由不合理的贷款损失拨备制度造成的。
欧洲央行(2001)的一项研究认为,当银行持有的资本和拨备不足以覆盖经济萧条或即将到来的经济衰退所带来的风险损失时,会出现顺周期性;
也就是说,只有在那个时候,银行才会被迫去限制贷款的数额以便满足监管部门的要求。
这进一步指出了拨备、资本的不足将会强化资本约束效力,加深银行放贷行为的顺周期性。
此外,周小川(2005)指出,在没有足额、真实拨备的情况下,资本充足率管理就很可能变得形同虚设。
孙天琦、杨岚(2005)也指出没有审慎的资产风险分类和计提充分的贷款损失拨备,人为算出来的资本充足率、账面利润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根本不能客观反映银行的经营状况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另外,影响贷款损失拨备计提顺周期性的因素很多,既有银行自身的内部原因,也有监管政策制度等外部因素,如何解决各方因素的不利影响,建立前瞻性的、平滑性的贷款损失拨备体系,对于缓解银行放贷行为的顺周期性,熨平经济周期的波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制度对银行业发展的影响
1、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制度对于新兴市场经济体的金融发展将产生一系列积极的影响。
其一,外资银行将直接提供高质量的银行服务,并且推动现代银行体系的建立;
其二,会推动会计、审计、评估机构的建立和发展,促进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从而提高金融体系的总体稳健程度。
2、银行的总体信贷质量相应上升,不良资产比率必然下降,这无疑意味着国内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增大,银行的风险抵御能力将大大提高。
3、这将导致银行体系监管的有效性的不断提高,国际监管合作加强,稳定性迅速上升,全面而有效的银行监管使金融动荡发生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二、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制度发展现状
(一)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政策沿革中国
我国的商业银行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建立起来的,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也经历了从无到有、逐步完善的过程。
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制度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以下几个阶段:
1988年以前:
各银行都不计提损失准备。
1988年:
按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贷款来确定,但最高不超过2%。
1992年:
按年初贷款余额的5‰在年初全额计提。
1993年:
按年初贷款余额的6‰全额提取,以后每年增加1%。
1997年:
按年初贷款余额的1%差额提取。
1998年:
按年末贷款余额的1%差额提取。
2000年:
上市银行除按年末贷款余额的1%差额提取外,还要按贷款五级分类提取。
2002年:
上市银行除按一定比例从净利润中提取一般准备外,还要按贷款五级分类结果提取专项准备。
2005年:
金融企业对承担风险和损失的债权和股权资产计提的呆账准备金,包括一般准备和相关资产减值准备。
2007年:
金融资产减值测试。
上述可见,我国的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从1988年开始建立,到2002年以《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形式明确下来,再到2007年通过新企业会计准则得到进一步完善。
在这个过程中,准备金提取比例不断提高和计提范围不断扩大,提取方法也不断在调整,反映出金融企业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意识在不断加强。
(二)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制度发展现状
现阶段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的主要内容根据《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金融企业应当在期末分析各项贷款(不包括保户质押贷款和委托贷款,)的可收回性,并预计可能产生的贷款损失。
对预计可能产生的贷款损失,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
贷款损失准备应根据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贷款本息的偿还情况、抵押品的市价、担保人的支持力度和金融企业内部信贷管理等因素,分析其风险程度和回收的可能性后合理计提。
贷款损失准备包括一般准备、专项准备和特种准备。
1、一般准备。
一般准备是根据全部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计提的、用于弥补尚未识别的可能性损失的准备。
其提取额与贷款的总量有关,与不良贷款内在的损失程度无关,因此具有资本的性质。
一般准备金按年末贷款余额的1%从净利润中提取,用于防范商业银行整体经营风险。
2、专项准备。
专项准备是指根据《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对贷款进行风险分类后,按每笔贷款可能损失的程度计提的用于弥补贷款损失的准备。
根据《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的规定,银行可参照以下比例按季计提专项准备:
(1)对于关注类贷款,计提比例为2%:
(2)对于次级类贷款,计提比例为25%;
(3)对于可疑类贷款,计提比例为50%;
(4)对于损失类贷款,计提比例为100%。
其中,次级和可疑类贷款的损失准备,计提比例可以上下浮动20%。
专项准备反映了各类贷款内在的损失程度,提取的比例或金额越大,说明该类贷款的质量越低。
3、特种准备。
特种准备指针对某一国家、地区、行业或某一类贷款风险计提的准备。
特种准备由银行根据不同类别贷款的特殊风险情况、风险损失概率、回收的可能性及历史经验,自行合理确定计提比例。
虽然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进程越来越快,其发展前景也被看好,但是在与国际接轨的发展道路上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例如我国金融市场机制还不够完善、经济发展还不够繁荣,金融业的国际化进程还会遭到一些国家的阻挠等。
因此,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对银行体系和经济周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要努力发展本国政治经济,而且要加快建立成熟的金融市场和监管机制,使我国的商业银行从经营环境到经营技术都有显著的提升。
(三)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制度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
1、从我国贷款损失准备制度的建立、改革过程可以看出贷款损失准备制度不断完善,计提范围逐步扩大,计提比例逐步提高,对于商业银行经营稳健性的要求日益严格,说明监管当局越来越关注贷款损失准备对银行抵御风险的重要性
2、我国现行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针对这些缺陷,要保证贷款损失准备金的充分性,应尽快出台高质量的政策,加强相关政策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以完善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
三.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制度面临的问题
(一)、商业银行在外部制度上存在着缺陷
1、实施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金融监管是指金融主管当局对金融机构实施全面的、经常性的检查和督促,并以此来促使金融机构依法稳健地经营、安全可靠和健康地发展。
完善金融机构内控机制就必须深入到金融机构内部的组织、结构、观念、管理等各个环节,建立起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以达到规避风险(包括经营风险、业务风险、非系统性市场风险等)、维持安全的目的。
2、世界各国的监管经验表明,监管当局的外部监管手段只是作为金融机构内控不足的补充,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是防范金融风险的第一道防线。
、要提高建立以机构内控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以及央行监管共同组成的监管组织体系。
加强商业银行的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其内部控制制度。
3、不适用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制度的法律法规尚未修改,市场退出及网络银行监管等方面的法律意识薄弱。
对已出台的金融法规,实施细则还未实施,缺乏行之有效的可操作性。
立法执法机制不健全,银行监管责任制不完善,监管责任追究制度不严格,并且与地方政法部门建立联系和磋商机制,改变对金融违法行为执法难的状况。
4、目前我国社会公众的金融风险意识还比较淡薄,银行信息透明度低,因此银行业的社会监督非常薄弱。
完善社会监督机制,强化外部独立审计机构的作用十分重要。
(二)商业银行内部实施上的不足
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理念及制度不够完善,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主要存在以下三“重”三“轻”的问题:
一是重基层操作人员管理,轻高层管理人员管理。
二是重事后管理,轻事前防范。
三是重个案查处,轻全面分析。
以往银行在查办案件或进行业务检查时,存在对发现的问题就事论事,举一反三的现象少,导致屡查屡犯时有发生。
(三)各个监督管理部门缺乏对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制度监管的可操作性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框架亟需健全,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是与行政体制高度耦合的“金字塔”型的垂直管理机构。
与外国相比纵向管理链条过长,而横向的分工与制衡关系强调得不够。
此外,信息的不对称性影响贷款风险管理在银行经营管理中信息不对称是造成银行经济损失的一个重要原因,银行对不具备履约能力的借款者的风险和质量类型做出错误的判断,即逆向选择;
是有能力履约的借款人故意毁约的风险,即道德风险。
(四)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为了更有效地防范和抵御银行信贷风险,必须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应当说《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试行)》的颁布实施和国家成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剥离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为完善我国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制定我国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时,既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又要适合我国国情。
我国商业银行必须要通过自我总结以及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银行管理经验,建立并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及组织结构,解决风险管理的实施问题;
加强金融管制,增大市场的透明度。
只有建立起合理、高效的风险管理制度,引进先进的风险衡量、控制、管理技术,才能全面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
四.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制度政策的建议
结构性通货膨胀与通货膨胀是不同的,通货膨胀是市场上的商品普遍上涨而结构性通货膨胀只是部分商品上涨所造成。
从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出结构性通货膨胀对经济来说是有利有弊。
因此,在实际生活中,需要合理的利用结构性通货膨胀,利用好的话可以促进经济发张,但如果控制不好会造成结构性通货膨胀转化为全面的通货膨胀。
(一)加强银行监管、财政、税务等部门协调,规范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制度
1、建立和完善系统缜密、操作性强的制度规范机制
首先,要根据情况变化和形势发展,不断增加管理制度对风险点的覆盖密度。
其次,商业银行应构建防范风险的组织架构,不断完善对风险的识别、评估、监测、咨询和报告机制,并建立与银行内部部门、其他分专业风险管理部门的合作机制,协助银行高层有效防范风险。
再次,加强行业自律组织的建设和管理。
行业自律,是金融业自我管理、自我规范、自我约束的一种管理方式,它可以提高行业内部管理,有效避免各主体之间的不正当竞争,规范其行为,促进彼此协作,共通维护金融的安全和稳定。
最后,不断增强风险管理制度的可操作性。
商业银行要尽快建立覆盖全业务、全部门的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不仅仅包括对已有的各种业务流程的再造和设置操作风险控制点,更有助于总行对其星罗棋布的分支机构进行垂直的、扁平化的管理。
2、营造以“诚信审慎”为核心的风险控制框架
风险管理文化是指全体员工在从事业务活动遵守统一的行为规范,对风险的敏感程度、承受水平、控制手段有足够的理解和掌握。
应当在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形成以“忠诚、守信”为基础,以风险防范为核心的风险管理文化。
建立良好的风险与内控管理文化,营造一种良好的风险管理氛围,使每一个员工对风险管理工作有一种自觉的认同感,并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3、加强贷款监管,完善内外监管体系,减少信息不对称
要建立健全金融监管制度,从现有的合规性稽核检查为主逐步转向以风险监督为主,以对信贷规模量的核查转向对资本充足率质为内容的检查;
从事后查处违规行为为主转向当前防范为主,从总体上控制贷款风险。
4、发挥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监管
建议设立类似于检察机关的举报制度,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监督,形成外有监管,内有制约的双轨制管理体系,齐抓共管以确保金融资产的安全。
(二)监管当局要审慎监管,增强商业银行风险防范能力
和损失准备制度同样的道理,监管当局应强化资本充足率监管,相应提高经济周期高点时贷款风险权重系数,进而影响资本充足率,调控信贷总量增长和结构变化区别对待,分类监管。
目前我国上市银行已经出现分化,监管当局可以根据不同银行拨备抵补率、资本充足率水平等情况,综合评价其风险状况和风险抵御能力,实行差别化监管。
对于相对较好的银行,鼓励向国际标准靠拢。
对于相对较差的银行,限制资产盲目扩张,督促抓双降,做实利润,限制分红,增加拨备,加大核销,多渠道筹资充实资本金。
(三)重视贷款损失准备、资本充足率监管在货币政策传导方面的作用
贷款损失准备、资本充足率监管是现阶段我国调控贷款规模、进行信贷结构调整的重要渠道和方式。
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4年3月颁布实施《商业银行充足率管理办法》,资本充足率管理更加严格,资本约束进一步强硬。
根据资本充足率达标要求,各家银行积极控制资产规模增长速度,抑制信贷资产的快速扩张势头,其宏观效应也已经显现。
与此同时,商业银行积极转变经营理念和经营战略,调整优化信贷政策和贷款投向。
如果商业银行贷款规模快速扩张,资本金被过快稀释甚至消耗,充足率下降,而一次再融资不可能长久支持持续的资产规模扩张,所以需要在规模扩张、资本充足、盈利能力与结构之间取得一个均衡点。
(四)进一步完善贷款五级分类制度,夯实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基础
1、在对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监控的同时,加强对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监管进一步完善贷款五级分类制度,夯实损失准备计提的基础。
进一步研究完善非信贷类资产、表外资产分类标准。
2、强化贷款质量的长期考核,按照监管当局的要求,通过五级分类偏离度、正常及关注类贷款迁徙率以及次级及可疑类贷款迁徙率等指标,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分类的偏差以及各类贷款风险变动的情况进行监控,整体反映较长期间不良贷款的总体变化趋势。
3、五级分类应该成为金融机构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基于调研反映出的问题,本报告认为银行要建立科学具有长期正向激励作用的内部绩效考核办法,改变部分机构利用五级分类、贷款损失准备操纵利润的现象。
4、细化五级分类操作办法,尤其是对担保等第二还款来源的处置原则,减少人为主观因素影响分类结果。
5、加大对故意隐瞒资产真实质量的金融机构的处罚力度。
结合我国目前信用环境,需要研究五级分类、贷款损失准备计提这两个环节抵押品、有效担保的处理原则,避免重复考虑、高估价值,使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更加审慎,更好地覆盖资产风险。
(五)提高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计提比率,充分体现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制度
在信贷市场信息不完全和历史成本会计法的条件下,银行前瞻性地计提贷款准备金具有必然性。
在各项准备金税收处理政策上可以进一步给予阶段性优惠,比如专项准备税前计提,提高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计提比率,放宽损失类核销条件,提高核销效率,适当增大银行在核销中的自主权。
五.未来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制度的发展方向
(一)建立国际商业银行贷款准备政策是未来最重要的发展趋势
1、立足国内银行业实际,借鉴国际金融监管改革成果,完善银行业审慎监管标准。
基于我国银行业改革发展实际,坚持行之有效的监管实践,借鉴《第三版巴塞尔协议》,提升我国银行业稳健标准,构建一整套维护银行体系长期稳健运行的审慎监管制度安排。
2、根据《第三版巴塞尔协议》确定的银行资本和流动性监管新标准,在全面评估现行审慎监管制度有效性的基础上,提高资本充足率、杠杆率、流动性、贷款损失准备等监管标准,建立更具前瞻性的、有机统一的审慎监管制度安排,增强银行业金融机构抵御风险的能力。
3、金融监管目标都基本趋向于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定和公平竞争。
都有一整套完备、严格的金融监管法律制度金融监管手段灵活多样,积极有效。
金融监管的三大措施形成了保障银行安全的三道防线。
(二)前瞻性的贷款准备金政策意义重大
银行应当建立前瞻性的贷款准备金计提机制,根据对贷款的潜在损失(而不是现实损失)的前瞻性估计计提相应的贷款准备金。
特别在贷款和利润增长较快的繁荣时期,银行应将利润中的一部分计提为贷款准备金。
当违约发生时,银行可用已计提的贷款准备金核销不良资产,这样银行的利润和资本波动可得到缓解。
目前,“预期现金流折现法”、“动态准备金法”和“压力测试准备金法”是国际银行业前瞻性地计提贷款准备金的主要方法。
假设在信贷市场完全信息的前提下,瞻性地计提贷款准备金能保持经营稳定,并客观地反映盈利状况设下,以贷款风险溢价为基础计提的贷款准备金能够完全覆盖贷款预期损失。
由于贷款具有持有到期和缺乏二级市场的特性,在贷款的会计处理采用历史成本会计法的条件下,前瞻性地计提贷款准备金是银行调整贷款风险溢价反映预期损失变化的必然做法。
结束语:
把握银行经营趋势,适时将贷款损失准备金扩大为资产损失准备金,随着银行业务的发展,资产风险种类越来越多,已不再局限于贷款一种。
因此,应基于准备金政策弥补资产损失的本质特性,适时将贷款损失准备金扩大为资产损失准备金,对非贷款资产制定相应的损失准备金计提比例及相应规定。
在《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中,用“贷款损失”替代了“呆账损失”,用“贷款损失准备”替代了“贷款呆账准备”,在表述上更加通俗易懂,便于信息使用者理解。
同时,对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金融企业的风险资产分类、风险准备计提、贷款损失核销中的会计处理和税收政策作出重大调整。
调整后的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更加符合国际惯例,充分体现了稳健性原则,进一步提商业银行贷款资产的信息质量。
主要参考文献
[1]陈瑶.关于商业银行贷款呆账损失准备金制度的分析[J].财会通讯.2004,(5).
[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商业银行 贷款 损失 准备 制度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