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讲第二章工程经济九新版10页word文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9400064
- 上传时间:2023-01-06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72KB
第13讲第二章工程经济九新版10页word文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第13讲第二章工程经济九新版10页word文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3讲第二章工程经济九新版10页word文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章工程经济
第四节价值工程
一、价值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工作程序
(一)基本原理
1.价值工程及其特点
价值工程(ValueEngineering,VE)是以提高产品或作业价值为目的,通过有组织的创造性工作,寻求用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实现使用者所需功能的一种管理技术。
价值工程中所述的“价值”,是指作为某种产品(或作业)所具有的功能与获得该功能的全部费用的比值。
其数学公式表示为:
(2.4.1)
式中:
V——研究对象的价值;
F——研究对象的功能;
C——研究对象的成本,即寿命周期成本。
由此可见,价值工程涉及到价值、功能和寿命周期成本三个基本要素。
价值工程具有以下特点:
(1)价值工程的目标是以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使产品具备它所必须具备的功能。
(2)价值工程的核心是对产品进行功能分析。
(3)价值工程将产品价值、功能和成本作为一个整体同时来考虑。
(4)价值工程强调不断改革和创新,开拓新构思和新途径,获得新方案,创造新功能载体,从而简化产品结构,节约原材料,节约能源,绿色环保,提高产品的技术经济效益。
(5)价值工程要求将功能定量化,即将功能转化为能够与成本直接相比的量化值。
(6)价值工程是以集体的智慧开展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管理活动。
2.提高产品价值的途径
提高产品价值的途径有以下5种:
(1)在提高产品功能的同时,又降低产品成本,这是提高价值最为理想的途径。
但对生产者要求较高,往往要借助科学技术的突破才能实现。
(2)在产品成本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提高产品的功能,提高利用资源的效果或效用,达到提高产品价值的目的。
(3)保持产品功能不变的前提下,通过降低产品的寿命周期成本,达到提高产品价值的目的。
(4)产品功能有较大幅度提高,产品成本有较少提高。
(5)在产品功能略有下降、产品成本大幅度降低的情况下,也可以达到提高产品价值的目的。
总之,在产品形成的各个阶段都可以应用价值工程提高产品的价值。
但应注意,在不同的阶段进行价值工程活动,其经济效果的提高幅度却大不相同。
对于大型复杂的产品,应用价值工程的重点是在产品的研究、设计阶段,产品的设计图纸一旦设计完成并投入生产后,产品的价值就已基本确定,这时再进行价值工程分析就变得更加复杂。
例题1:
价值工程是以提高产品的价值为目的的,应用价值工程就是要研究()。
A.产品功能保持不变前提下的最低生产成本
B.产品功能与产品寿命周期成本的最佳匹配
C.产品功能保持不变前提下的最低使用成本
D.产品成本不变前提下的最佳产品功能
【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核的是价值工程的概念。
例题2:
价值工程的目标是以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使产品具备其所必须具备的功能。
但在一定范围内,产品的()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
A.使用成本与维护成本
B.生产成本与使用成本
C.生产成本与寿命周期成本
D.寿命周期成本与维护成本
【思路】价值工程的目标,是以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使产品具备它所必须具备的功能。
产品的寿命周期成本由生产成本和使用及维护成本组成。
在一定范围内,产品的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
随着产品功能水平提高,产品的生产成本C1增加,使用及维护成本C2降低;
反之,产品功能水平降低,其生产成本降低,但使用及维护成本会增加。
如图所示。
寿命周期成本为最小值Cmin时,所对应的功能水平是仅从成本方面考虑的最适宜功能水平。
例3:
价值工程的核心是对产品进行()。
A.成本分析
B.功能分析
C.价值分析
D.功能改进
【解题思路】价值工程的核心是对产品进行功能分析。
(二)工作程序
价值工程的工作程序一般可分为准备、分析、创新、实施与评价四个阶段。
其工作步骤实质上就是针对产品的功能和成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见表2.4.1。
表2.4.1价值工程的工作程序
工作阶段
工作步骤
对应问题
一、准备阶段
对象选择
组成价值工程工作小组
制定工作计划
(1)价值工程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围绕价值工程对象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二、分析阶段
收集整理资料
功能定义
功能整理
功能评价
(3)价值工程对象的功能是什么?
(4)价值工程对象的成本是多少?
(5)价值工程对象的价值是多少?
三、创新阶段
方案创造
方案评价
提案编写
(6)有无其他方法可以实现同样功能?
(7)新方案的成本是多少?
(8)新方案能满足要求吗?
四、方案实施与评价阶段
方案审批
方案实施
成果评价
(9)如何保证新方案的实施?
(10)价值工程活动的效果如何?
二、价值工程方法
(一)对象的选择
对企业来讲,凡是为获取功能而发生费用的事物,都可以作为价值工程的研究对象,如产品、工艺、工程、服务或它们的组成部分等。
1.对象选择的一般原则
一般说来,选择价值工程的对象需遵循以下原则:
(1)从设计方面看,对产品结构复杂、性能和技术指标差距大、体积大、重量大的产品进行价值工程活动,可使产品结构、性能、技术水平得到优化,从而提高产品价值。
(2)从生产方面看,对量多面广、关键部件、工艺复杂、原材料和能源消耗高、废品率高的产品或零部件,特别是对量多、产值比重大的产品,只要成本下降,所取得的经济效果就大。
(3)从市场销售方面看,选择用户意见多、系统配套差、维修能力低、竞争力差、利润率低、寿命周期较长、市场上畅销但竞争激烈的产品或零部件;
选择新产品、新工艺等。
(4)从成本方面看,选择成本高于同类产品、成本比重大的,如材料费、管理费、人工费等。
根据以上原则,对生产企业,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应优先选择为价值工程的对象:
(1)结构复杂或落后的产品;
(2)制造工序多或制造方法落后及手工劳动较多的产品;
(3)原材料种类繁多和互换材料较多的产品;
(4)在总成本中所占比重大的产品。
对由各组成部分组成的产品,应优先选择以下部分作为价值工程的对象:
(1)造价高的组成部分;
(2)占产品成本比重大的组成部分;
(3)数量多的组成部分;
(4)体积或重量大的组成部分;
(5)加工工序多的组成部分;
(6)废品率高和关键性的组成部分。
2.对象选择的方法
(1)因素分析法。
又称经验分析法,是指根据价值工程对象选择应考虑的各种因素,凭借分析人员的经验集体研究确定选择对象的一种方法。
因素分析法是一种定性分析方法,依据分析人员经验做出选择,简便易行。
特别是在被研究对象彼此相差比较大以及时间紧迫的情况下比较适用。
在对象选择中还可以将这种方法与其它方法相结合,往往能取得更好效果。
因素分析法的缺点是缺乏定量依据、准确性较差,对象选择的正确与否,主要决定于价值工程活动人员的经验及工作态度,有时难以保证分析质量。
为了提高分析的准确程度,可以选择技术水平高、经验丰富、熟悉业务的人员参加,并且要发挥集体智慧,共同确定对象。
(2)ABC分析法。
又称重点选择法或不均匀分布定律法,是指应用数理统计分析的方法来选择对象。
在价值工程中,这种方法的基本思路是:
首先将一个产品的各种部件(或企业各种产品)按成本的大小由高到低排列起来,然后绘成费用累积分配图(如图2.4.2所示)。
然后将占总成本70%—80%而占零部件总数10%—20%的零部件划分为A类部件;
将占总成本5%—10%而占零部件总数60%—80%的零部件划分为C类;
其余为B类。
其中A类零部件是价值工程的主要研究对象。
ABC分析法抓住成本比重大的零部件或工序作为研究对象,有利于集中精力重点突破,取得较大效果,同时简便易行,因此,广泛为人们所采用。
但在实际工作中,有时由于成本分配不合理,造成成本比重不大但用户认为功能重要的对象可能被漏选或排序推后。
ABC分析法的这一缺点可以通过经验分析法、强制确定法等方法补充修正。
(3)强制确定法。
是以功能重要程度作为选择价值工程对象的一种分析方法。
具体做法是:
先求出分析对象的成本系数、功能系数,然后得出价值系数,以揭示出分析对象的功能与成本之间是否相符。
如果不相符,价值低的则被选为价值工程的研究对象。
这种方法在功能评价和方案评价中也有应用。
强制确定法从功能和成本两方面综合考虑,比较适用、简便,不仅能明确揭示出价值工程的研究对象,而且具有数量概念。
但这种方法是人为打分,不能准确反映功能差距的大小,只适用于部件间功能差别不太大且比较均匀的对象,而且一次分析的部件数目也不能太多,以不超过10个为宜。
(4)百分比分析法。
这是一种通过分析某种费用或资源对企业的某个技术经济指标的影响程度的大小(百分比),来选择价值工程对象的方法。
(5)价值指数法。
这是通过比较各个对象(或零部件)之间的功能水平位次和成本位次,寻找价值较低对象(零部件),并将其作为价值工程研究对象的一种方法。
例1:
在价值工程研究对象彼此相差较大且时间紧迫的情况下,确定价值工程研究对象可选用的方法是()。
A.因素分析法
B.强制确定法
C.价值指数法
D.回归分析法
【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核的是价值工程研究对象选择的方法。
因素分析法。
例2:
在价值工程活动中,首先将产品的各种部件按成本由高到低排列,然后绘制成本累积分配图,最后将成本累积占总成本70%----80%的部件作为价值工程主要研究对象的方法称为().
A.因素分析法
B.强制确定法
C.ABC分析法
D.百分比分析法
【答案】:
C
【解题思路】:
ABC分析法。
这种方法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其基本原理为“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抓住关键的少数可以解决问题的大部分。
首先将一个产品的各种部件(或企业各种产品)按成本的大小由高到低排列起来,然后绘成费用累积分配图。
在选择价值工程对象时,首先求出分析对象的成本系数、功能系数,然后求得价值系数。
当分析对象的功能与成本不相符时,将价值低的选为价值工程研究对象的方法称为()。
A.重点选择法
B.因素分析法
C.强制确定法
D.价值指数法
【答案】C
【解题思路】强制确定法。
(二)功能的系统分析
1.功能分类
根据功能的不同特性,可将功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1)按功能的重要程度分类。
产品的功能一般可分为基本功能和辅助功能两类。
基本功能就是要达到这种产品的目的所必不可少的功能,是产品的主要功能,如果不具备这种功能,这种产品就失去其存在的价值
(2)按功能的性质分类。
产品的功能可分为使用功能和美学功能。
使用功能是从功能的内涵反映其使用属性,是一种动态功能。
美学功能是从产品的外观反映功能的艺术属性,是一种静态的外观功能。
(3)按用户的需求分类。
功能可分为必要功能和不必要功能。
必要功能是指用户所要求的功能以及与实现用户所需求功能有关的功能,价值工程中的功能,一般是指必要功能。
使用功能、美学功能、基本功能、辅助功能等均为必要功能;
不必要功能是不符合用户要求的功能,又包括三类:
一是多余功能,二是重复功能,三是过剩功能。
(4)按功能的量化标准分类。
产品的功能可分为过剩功能与不足功能。
这是相对于功能的标准而言,从定量角度对功能采用的分类。
过剩功能是指某些功能虽属必要,但满足需要有余,在数量上超过了用户要求或标准功能水平。
不足功能是相对于过剩功能而言的,表现为产品整体功能或零部件功能水平在数量上低于标准功能水平,不能完全满足用户需要。
例:
价值工程中的功能是指产品的().
A.基本功能
B.使用功能
C.主要功能
D.必要功能
D
用户购买一项产品,其目的不是为了获得产品本身,而是通过购买该项产品来获得其所需要的功能。
因此,价值工程中的功能,一般是指必要功能。
2.功能定义
任何产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即功能。
功能定义就是以简洁的语言对产品的功能加以描述。
这里要求描述的是“功能”,而不是对象的结构、外形或材质。
因此,功能定义的过程就是解剖分析的过程,如图2.4.3所示。
通过对功能下定义,可以加深对产品功能的理解,并为以后提出功能代用方案提供依据。
功能定义一定要抓住问题的本质,头脑里要问几个为什么。
如这是干什么用的?
为什么它是必不可少的?
没有它行不行?
等等。
功能定义通常用一个动词和一个名词来描述,不宜太长,以简洁为好。
动词是功能承担体发生的动作,而动作的对象就是作为宾语的名词。
例如,基础的功能是“承受荷载”,这里基础是功能承担体,“承受”是表示功能承担体(基础)发生动作的动词,“荷载”则是作为动词宾语的名词。
但是,并不是只要动词加名词就是功能定义。
对功能所下的定义是否准确,对下一步工作影响很大。
因此,对功能进行定义需要反复推敲,既简明准确,便于测定,又要系统全面,一一对应。
3.功能整理
在进行功能定义时,只是把认识到的功能用动词加名词列出来,但因实际情况很复杂,这种表述不一定都很准确和很有条理,因此,需要进一步加以整理。
(1)功能整理的目的。
功能整理是用系统的观点将已经定义了的功能加以系统化,找出各局部功能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并用图表形式表达,以明确产品的功能系统,从而为功能评价和方案构思提供依据。
通过功能整理,应满足以下要求:
①明确功能范围。
搞清楚几个基本功能,这些基本功能又是通过什么功能实现的。
②检查功能之间的准确程度。
定义下得正确的就肯定下来,不正确的加以修改,遗漏的加以补充,不必要的就取消。
③明确功能之间上下位关系和并列关系。
即功能之间的目的和手段关系。
(2)功能整理的一般程序。
功能整理的主要任务就是建立功能系统图。
因此,功能整理的过程也就是绘制功能系统图的过程,其工作程序如下:
①编制功能卡片。
把功能定义写在卡片上,每条写一张卡片,这样便于排列、调整和修改。
②选出最基本的功能。
从基本功能中挑选出一个最基本的功能,也就是最上位的功能(产品的目的),排列在左边。
其他卡片按功能的性质,以树状结构的形式向右排列,并分别列出上位功能和下位功能。
③明确各功能之间的关系。
逐个研究功能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找出功能之间的上下位关系。
④对功能定义作必要的修改、补充和取消。
⑤按上下位关系,将经过调整、修改和补充的功能,排列成功能系统图。
功能系统图是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式,将定义的功能连接起来,从单个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而形成的一个完整的功能体系。
其一般形式如图2.4.4所示。
在图2.4.4中,从整体功能F开始,由左向右逐级展开,在位于不同级的相邻两个功能之间,左边的功能(上级)是右边功能(下级)的目标,而右边的功能(下级)是左边功能(上级)的手段。
4.功能计量
功能计量又分对整体功能的量化和对各级子功能的量化。
(1)整体功能的量化。
整体功能的计量应以使用者的合理要求为出发点,以一定的手段、方法确定其必要功能的数量标准,它应能在质和量两个方面充分满足使用者的功能要求而无过剩或不足。
整体功能的计量是对各级子功能进行计量的主要依据。
(2)各级子功能的量化。
产品整体功能的数量标准确定之后,就可依据“手段功能必须满足目的功能要求”的原则,运用目的——手段的逻辑判断,由上而下逐级推算、测定各级手段功能的数量标准。
各级子功能的量化方法有很多,如理论计算法、技术测定法、统计分析法、类比类推法、德尔菲法等,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
(三)功能评价
通过功能分析与整理明确必要功能后,价值工程的下一步工作就是功能评价。
功能评价,即评定功能的价值,是指找出实现功能的最低费用作为功能的目标成本(又称功能评价值),以功能目标成本为基准,通过与功能现实成本的比较,求出两者的比值(功能价值)和两者的差异值(改善期望值),然后选择功能价值低、改善期望值大的功能作为价值工程活动的重点对象。
功能评价工作可以更准确地选择价值工程研究对象,同时,制定目标成本,有利于提高价值工程的工作效率,并增加工作人员的信心。
功能评价的程序如图2.4.5所示。
1.功能现实成本C的计算
(1)功能现实成本的计算。
功能现实成本的计算与一般的传统成本核算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之处。
两者相同点是指它们在成本费用的构成项目上是完全相同的,如建筑产品的成本费用都是由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措施费、规费、企业管理费等构成;
而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功能现实成本的计算是以对象的功能为单位,而传统的成本核算是以产品或零部件为单位。
因此,在计算功能现实成本时,就需要根据传统的成本核算资料,将产品或零部件的现实成本换算成功能的现实成本。
具体地讲,当一个零部件只具有一个功能时,该零部件的成本就是它本身的功能成本;
当一项功能要由多个零部件共同实现时,该功能的成本就等于这些零部件的功能成本之和。
当一个零部件具有多项功能或同时与多项功能有关时,就需要将零部件成本根据具体情况分摊给各项有关功能。
表2.4.2所示即为一项功能由若干零部件组成或一个零部件具有几个功能的情形。
表2.4.2功能现实成本计算表
零部件
功能区或功能领域
序号
名称
成本(元)
F1
F2
F3
F4
F5
F6
1
甲
300
100
2
乙
500
50
150
200
3
丙
60
40
20
4
丁
140
C1
C2
C3
C4
C5
C6
合计
1000
90
250
240
220
(2)成本指数的计算。
成本指数是指评价对象的现实成本在全部成本中所占的比率。
其计算式如下:
(2.4.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3 第二 工程 经济 新版 10 word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