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果》教学设计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9397000
- 上传时间:2023-01-05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6.77KB
《独果》教学设计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独果》教学设计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独果》教学设计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天,我爬上橙树玩,突然发现一个熟透了的大橙子。
)指名朗读。
3.一棵树上只单独结一个果子,这就是(板书:
独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36课——《独果》。
齐读课题。
4.看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预设:
独果有什么神奇之处呢?
独果被谁吃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
独果有什么神奇之处?
1.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边读边思考,用铅笔划出描写独果神奇功效的词句。
2.交流板书:
聪慧过人延年益寿(延,谁能提醒大家记准这个字?
提醒关注第四笔;
与“廷”辨析)能治百病
传说中的独果可真是个宝物啊!
不过要让独果发挥这些神奇的作用,必须要满足一个条件,什么呢?
(只能独吃,不能分吃。
)课文围绕独果给我们讲一个什么故事呢?
出示:
(3)请同学们再浏览课文,想想课文围绕独果给我们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然后完成下列填空:
我()独果,然后我们一家人()独果,最后妈妈把独果(),让我们一家人()独果。
三研读课文,体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爱。
(一)研读“发现独果”,感受惊喜
1.师:
发现这个独果以后,我和奶奶的心情怎样?
请同学们自读第2-4节,找到有关的句子。
(出示第2-4小节)
2.师:
谁来交流,你找到了哪一句?
(1)我一溜烟下了树,就往屋里跑,边跑边喊:
“奶奶,我发现了一个橙子,可是独果呀!
”
师:
从句子中,你知道了发现独果以后,我的心情是怎样的?
(高兴、急切),从哪里感受到的?
你能把我的心情通过朗读来表现出来吗?
(自己读读看。
谁来读?
学着她的样子,我们一起读。
奶奶的心情又是怎样?
(2)奶奶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惊奇地说:
“什么?
独果?
在哪里?
这怎么可能呢?
独果可不易见到哇,你可别骗我!
奶奶知道有独果以后心情又是怎样的?
(课文中用了哪个词概括?
——惊奇),从哪里可以看出?
(二)研读“互让独果”,感悟谦让
那么这独果被谁吃了呢?
请同学们默读5-11节,然后用这样的句式概括地说说他们互让独果的过程。
(出示句式:
把独果让给,希望。
(谁)(谁)(谁怎么样)
2.学生交流,在交流的时候帮助学生梳理故事内容,边梳理边板书:
让让
我奶奶妈妈
3.师:
嘿,不是说这独果是宝物嘛,怎么都让来让去的?
请你快速自读5——8节,用直线划出我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句子。
用浪线划出奶奶怎么说怎么做的句子。
想想他们为什么让?
4.师:
谁来说说看我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交流、出示:
我小心地摘下独果,放在奶奶手中。
“奶奶,您吃吧,您吃了能长生不老,多好!
我执意不肯,尽管心里很想尝尝这“宝物”到底是个什么味儿。
我咽了咽口水就跑开了。
5.师:
请你再来读读这几句话,想想小荣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预设:
孝顺、懂事、尊老)
师:
从哪里可以感受到?
生:
流口水也不吃。
执意不肯。
执意不肯,他当时心里在想些什么呢?
你遇到过这种情形吗?
用上“执意不肯”说一
句话。
6.师:
谁来交流描写奶奶的句子?
交流,出示:
奶奶抚摸着,嘴里不住地叨念:
“独果,这是独果。
这可是个宝物哇!
猛地,她像想起了什么似的,把橙子往我手里一塞:
小荣,快吃了,快,吃了会聪慧过人!
”(抚摸,做动作理解;
叨念,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即反复的,不停地说的意思)
奶奶喜欢这个独果吗?
现在你就是奶奶,你来叨念叨念看?
奶奶是个什么样的人?
7.师小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虽然很想吃,但是我还是把独果让给奶奶,奶奶虽然很珍惜独果,但却把它让给我,这真是尊老爱幼的祖孙俩。
板书:
尊老爱幼
8.奶奶和妈妈又是怎样互让的呢?
(分角色读)
9.师小结:
奶奶和妈妈之间也互相推让独果,让我们感受到了两代人之间的——关爱
关爱
(三)研读“分享独果”,升华情感
1.谁都不肯吃,那么最后妈妈是怎么处理的呢?
(媒体出示课文第12、13节课文。
齐读。
2.“飘溢”的意思是什么?
(板书:
飘溢)
3.这里的香气除了指飘溢着橙子的香气,还会飘溢着什么呢?
带着这种浓浓的情意一起来读12、13节。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你的生活中是否也遇到过这种互相谦让的事例?
那么,如果你有一只独果,你会怎样?
2.今天回家,老师希望你们能把这个互让独果的故事故事讲给你的家人听,把这份关爱带回你的家。
36独果
聪慧过人延年益寿能治百病
我奶奶妈妈
尊老爱幼关爱
说课
一、教材分析
《独果》是新教材三年级(下)第八单元中的一篇课文。
课文生动地记叙了小荣一家在面对一个百年未遇的独果时三代人互相礼让,都不肯吃“独果”的事,体现了一家三口的浓浓亲情。
全文是按“发现独果(起因)――互让独果(经过)――共享独果(结果)”的顺序安排材料的,开头叙述简洁生动,事件的主体部分写得详细而生动,特别是对话部分写得个性鲜明,亲切自然,让人感受深刻,结尾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能够通过自己的朗读读懂课文的内容,但是概括能力还不强,不能完整流畅地把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表达出来,因此在教学时应注意架设一定的坡度,帮助学生梳理课文内容,更好地进行表达。
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方法,但是很多时候理解停留于字面的意思,积累和运用的意识比较薄弱,在教学中可以创设一些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有积累运用的机会。
另外学生的质疑意识和能力都比较薄弱,在本课中可以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来进行质疑。
三、关于教学目标
目标一:
学习本课生字“延、益、脾”;
生字“延”,这个字的读音学生很容易掌握,难点是字形的正确把握,学生容易把它和“廷”相混淆,因此在教学的时候重点关注字形,强调笔顺以及第四笔的写法。
“延年益寿”、“聪慧过人”等词语并不生僻,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就能理解,因此在教学的时候要求学生自主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创设一定的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积累和运用。
目标二: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一家人互相谦让“独果”的故事,在理解的基础上尝试读出人物不同的说话语气。
这篇课文以人物对话为主,在对话中故事得到发展,对话浸润着三代人之间浓浓的关爱之情。
课文中的对话很鲜活,极富生活气息,在朗读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提示语里人物的表情、动作以及话语中的标点符号来读好句子。
目标三:
感受一家人之间浓浓的互相关爱的真情。
三维目标不是孤立的,而是有机融合在一起的,本课的这个情感目标贯穿课堂始终,是在理解词语、角色体验、感情朗读中自然而然达成的。
四、关于教学设计
1、强调学生的自主理解和感悟。
这篇课文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叙述了一个互让独果的故事,故事比较浅显,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阅读来读懂它,因此,在教学设计的时候强调了学生的自主理解和感悟。
如让学生通过自由读文来读懂独果传说中的神奇功效;
通过静心默读感受三代人是怎样互让独果的。
再如对词语的理解,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词素组合、情境表演等多种方法来进行自主理解。
2、依据文本语言,进行扎实的语言训练。
语文学科必须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这取决于学科的本质属性与学科的目的任务。
因为语文学科是思想性很强的工具学科,也是表情达意文情理和谐统一的工具学科。
学习语言是语文学科的特定任务,是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个性”,因而语文教学必须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
基于这样的认识,在教学设计时,依据文本语言,创设了较多的语言实践活动。
比如两处“概括表达”,一处是学生找出独果的神奇功效后,让他们根据板书来进行完整介绍,这时候就引导学生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来进行表达;
另一处是让学生概括地说说互让独果的故事,由于人物多关系复杂,学生不可能一下子表述得很清楚,所以通过板书来帮助学生梳理清关系。
这样依托文本语言,架设一定的坡度,就能比较有效地进行语言训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寻找课文的空白点,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教师要精心钻研文本,善于发掘文本中的“语言训练点”,尽可能地把话语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多说多想多练。
本课教学在两个地方创设了想象说话的训练:
一个是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
“猛地,奶奶想起了什么似的”,那么奶奶究竟想起了什么呢?
这是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进行想象说话的很好契机,既可以让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还可以反馈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
文中还有这样一句话:
“我执意不肯吃独果。
”我执意不肯吃,我会怎么说怎么做呢?
这也是一个留有空白的地方,这里的想象就可以引领学生走进小荣的内心世界。
说课
《独果》是三年级下第八单元中的一篇课文。
全文是按“发现独果(起因)――互让独果(经过)――共享独果(结果)”的顺序安排材料的,开头叙述简洁生动,事件的主体部分写得详细而生动,特别是对话部分个性鲜明,亲切自然,让人感受深刻,结尾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我设计教学过程时紧紧围绕“情”字,着重渗透多种朗读方法,指导学生读出人物的“情”,感受人物的情,期间创设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语言实践活动,通过板书来帮助学生梳理关系。
依托文本语言,为学生架设语言坡度,进行有效的语言训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一、过程设计说明
(一)揭示课题,了解独果通过果实累累的橙子树画面来揭示课题,引导学生理解“独果”的第一层意思:
独果,一棵树上唯一的一个果实。
这个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感知独果的第二层意思:
独果,在传说中具有独特神奇的功效,同时培养学生连贯说话的能力。
三年级的学生连贯说一段话的能力还比较薄弱,所以这里的板书架设了坡度,可以帮助他们把话说清楚,在学生完整介绍独果传说中神奇功效的时候,教师可以注意引导学生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来介绍。
(二)研读“发现独果”,感受惊喜怎样才能让学生读出我和奶奶的惊喜呢?
这里着重渗透了一种朗读方法,也就是通过提示语里的动作、表情,以及对话中的表点符号来读好句子。
(三)研读“互让独果”,感悟谦让这里创设了一个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语言实践活动。
这个部分人物关系比较复杂,怎样才能让学生说清楚呢?
架设了三个坡度:
第一步是让学生静心默读,在默读中整体感知,第二步是指名交流,在交流中引导学生梳理请关系,第三步再是让学生根据板书来完整概括地说。
5-11节写了三代人之间是怎样互相谦让独果的,主要是通过对话的方式展开叙述的,怎样让学生理解故事、读出人物对话时不同的语气呢?
主要采用了给人物语言添加提示语、分角色朗读的办法,让学生走入课文情境,进行角色体验,然后再辅以演一演、想象说话等形式让学生感受人物的心情,从而读好课文。
(四)研读“分享独果”,升华情感“从此,屋子里流淌着一股沁人心脾的香气。
”这一句是全文的主旨所在,先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飘逸”的意思,理解了句子表层的含义后,通过范读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
一个小小的橙子所散发出的香味真的能充满一个屋子?
真的能一直保持这样浓的香气吗?
通过上面的学习,学生自己就能体会到,屋子里飘逸的更是家人之间浓浓的关爱之情。
二、重点难点突破
如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轻声朗读来读懂独果传说中的神奇功效;
学习语言是语文学科的特定任务,因而语文教学必须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
教师要精心钻研文本,善于发掘文本中的“语言训练点”,尽可能地把话语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多说多想多练。
三、教后反思
我分析了教材,发现这篇课文在对话的描写上,有着明显的提示语,如:
在描写奶奶的语言时用了“惊奇”、“叨念”等词语,能不能运用这些“提示语”来进行朗读训练呢?
教学中,许多学生在朗读训练中体会出了人物的品质,也感受到了语言之美。
我想,在有着明确的提示语的课文,就可以根据提示语进行朗读训练比较理想。
方法是首先要先让学生深入理解这些提示语的意思。
若在没有理解这些提示语的情况下来读课文,这样只有急功近利,对学生的情感体会是无用的。
其次,让学生根据提示语的意思进行朗读训练,这样能克服以往只能从声音高低、语速快慢等机械指导的弊端。
再次,应以读为本,采用分角色朗读等各种形式进行朗读训练,也可以是教师来读提示语,作适当的引导。
在语言学得中必须加强语言训练,使学生通过科学规范的练习将语言知识、规律内化以形成语言直觉,形成较强的语感。
板书和提供词语是为了帮助学生将课文大意简洁、明了地讲清楚。
在这过程中,我比较注意训练的层次:
先由老师随着人物和两组箭头的出现“扶”着学生将“大意”说清楚,做到简洁、明了;
然后请两个学生各说一遍;
最后请全班学生轻轻地说一遍。
这样操作,也让全班学生在比较自然的状态下参与了活动,因此效果可以。
我努力挖掘语言的情感因素,从“情”入手,使语文教学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
我常常在思索着:
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
我思量着:
要把自己的情感传递给学生。
课堂上我们要调整好自己的心绪,深挖教材、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当中的每一个情感因素,把我们对于课文内容、对于生活、对于人生的每一份感悟、每一种情感,用我们的语言、我们的眼睛、动作……传递给学生,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
课后,王老师对我的课进行了点评,让我收益非浅。
同时也让深刻认识到自己在设计教学时,仍旧面面俱到舍不得放弃,训练点之间不会协调,不放弃任何一环节,以至教学重点不突出,课堂教学节奏没有把握好。
通过这次教学,我再次反思自己,教材虽老,可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还是应该多问问自己:
在课堂中究竟教给学生什么?
训练学生什么能力?
让40分钟的课堂上足(准备充足)、上实(实实在在落实教学重点)、上好(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1、成功之处:
(1)通过教学,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已经基本达成。
(2)需要解决的教学实践问题得以有效解决。
如,让学生概括地说说互让独果的故事,通过板书来帮助学生梳理清关系。
这里创设的语言实际活动,操作步骤清晰,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使学生的说话从无序到有序,从支离破碎到完整概括,概括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培养,表达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2、失败之处:
在教学最后一个环节中,太拘泥于方法的传授,为质疑而质疑,显得僵硬,缺少一种灵动性。
把“飘溢、香气”这两个词语重点词语的理解以及围绕这两个词语的质疑平行推进,使得教学环节拖沓。
质疑环节可操作性不强,层次设计粗糙,教师的点拨也不是很到位,缺乏临场机智。
四、教学改进:
在教学最后一个环节中,把“沁人心脾、飘逸”这两个重点词语的理解以及关于这两个词语的质疑释疑放在一起,因为围绕这两个词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是一致的。
将“飘逸”的理解作为范例。
在这过程中,其实质疑方法的传授和训练应该与训练学生理解、感悟文本以及表达有机融合在一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独 果 独 果教学设计doc 教学 设计 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