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提高练习及答案解析7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9389818
- 上传时间:2023-01-05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2.98KB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提高练习及答案解析7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提高练习及答案解析7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提高练习及答案解析7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7.提出把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与个人特质的心理学家是()。
A.卡特尔
B.奥尔波特
C.霍兰德
D.斯坦伯格
8.在实际教学中,不难发现,越是学习好的学生越愿意学习,这符合桑代克提出的
()。
A.准备律
B.练习律
C.效果律
D.强化律
9.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A.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B.团队合作的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C.沟通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D.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10.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是()。
A.《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B.《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C.《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D.《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
11.我国小学阶段,德育内容主要体现在()中。
A.班级教育活动
B.思想品德课
C.全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D.班会和校会
12.听手表走动的滴答声,时而有时而无,这主要是由于( )。
A.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的范围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起伏
13.长时记忆中信息的储存方式是()。
A.形象编码
B.物理编码
C.意义编码
D.语音编码
14.在下列认知风格中,容易给学习带来不利影响的认知风格是()。
A.场独立型
B.场依存型
C.沉思型
D.冲动型
15.教师负有维持课堂教学秩序和教学纪律的责任,这属于教师的( )角色。
A.教员
B.朋友
C.课堂的管理者
D.学生模仿的榜样
16.学习迁移理论中相同要素说的提出者是()。
A.桑代克
B.贾德
C.苛勒
D.哈罗
17.课程有不同的分类标准,根据课程的任务分类,可以把课程分为()。
A.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B.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活动课程
C.相关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
D.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研究课程
18.智力测验的总体结果表明,就全体人类而言,智力超常者和低常者的人数表现出()。
A.男性与女性相等
B.男性多于女性
C.男性少于女性
D.与性别无关
19.在教师的人格中有两种重要特征对教学有显著影响:
一是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
二是()。
A.说到做到
B.敬业精神
C.热心和同情心
D.重义气讲交情
20.实验法的主要特点是()。
A.简便易行
B.严格控制
C.定量研究
D.探讨相关关系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1.简述小学班主任的主要工作。
22.教学设计的特征有哪些?
23.简述如何培养小学生记忆的能力。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24.某校语文老师对班级里犯错误的学生的处理办法是:
犯了小错误,就给大家唱支歌,表示歉意;
犯了大点的错误,就去做件好事,表示弥补;
犯了比较严重的错误,就写一份“说明书”,说明当时的心理活动。
问题:
你对这位老师如此“惩罚”学生有何感想?
25.一位学生,在一次语文考试中考了59分,他希望老师再看一下他的作文,是不是可以加上1分。
语文老师没有轻易地拒绝这位学生,而是在与这位学生协商后借给了他1分,但与他约定他必须在下一次考试中以10倍的分数将这次借的分“还”给老师。
在下一次考试中,这位学生考了87分,并从此爱上学习。
听到这个故事,有一位教师作了模仿:
在全班推行“借分”制。
她规定,55分以上的同学必须“借分”,借1分要在下一次考试中扣5分。
这个规定一出台,立即在全班引起了轩然大波。
从方法上看,这位教师的做法与前
一位教师相比,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却没有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试对两位教师的做法加以分析。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2小题,26、27任选1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1小题计分,40分)
26.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问题
(一):
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12分)
问题
(二):
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并简要说明理由。
(28分)
27.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请分析本首诗的结构。
(10分)
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8分)
问题(三):
(22分)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洛克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的外铄论代表人物。
外铄论者看重教育的价值,对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持乐观的态度,关注的重点是学习。
他在《教育漫话》中提到“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
2.C【解析】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国家,普鲁士是世界上最早实行义务教育的国家。
3.C【解析】“活到老,学到老”的意思是:
年轻时,学是为了理想,为了安定;
中年时,学是为了补充空洞的心灵;
老年时,学则是一种意境,慢慢品味,自乐其中。
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终身化理念。
4.C【解析】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选择性和集中性,是高级心理活动的条件。
人的心理活动离不开注意,如果对事物不加注意,就会产生“心不在焉,则黑白在前而不见,擂鼓在侧而不闻”的现象。
5.A【解析】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和不平衡性等特点,“一刀切”的教育教学要求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6.A【解析】启发性原则要求教师要认清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应当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独立自主地去思考和探索,自觉地掌握知识,而不是教师将现成的答案送到学生面前。
7.B【解析】奥尔波特是人格特质理论的创始人,他把人格特质分为两类:
共同特质和个别特质。
8.C【解析】效果律是最重要的学习规律。
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其他条件相同,在学习者对刺激情境做出特定的反应之后能够获得满意的结果时,则其联结就会增强;
而得到烦恼的结果时,则其联结就会削弱。
因此,学习好的学生由于能够得到满意的成绩或受到家长、老师的表扬,所以更愿意学习,这是一种良性循环。
9.D【解析】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0.C【解析】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是2001年6月7日发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11.B【解析】我国小学阶段德育的内容主要体现在思想品德课中。
12.D【解析】人的感受性不能长时间地保持不变,总是有间歇地加强和减弱,因此注意力也表现出周期性的变化,这叫作注意的起伏现象。
13.C【解析】长时记忆中信息的储存方式是意义编码。
14.D【解析】冲动型认知方式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
15.C【解析】教师作为一名课堂管理者,负有维持课堂教学秩序和教学纪律的责任。
16.A【解析】迁移理论有:
(1)相同要素说(桑代克):
迁移是非常具体的、并且是有条件的,需要有共同的要素;
(2)经验类化说(贾德):
强调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
(3)关系转化说(苛勒):
迁移产生的实质是个体对事物间的关系的理解。
17.D【解析】根据任务进行分类,课程可以分为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和研究课程。
18.B【解析】智力测验的总体结果表明,就全体人类而言,智力超常者和低常者的人数表现出男性多于女性,但这两个极端上的人数很少,只能认为男性在智力发展上较为悬殊,女性在智力发展上较为均匀。
19.C【解析】教师的人格中,激励、想象、热心和同情心最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20.B【解析】实验法的主要特点是严格控制,可以控制一些变量,使其按照实验者的要求进行。
二、简答题
21.【答案要点】
(1)了解学生;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3)建立学生档案;
(4)个别教育;
(5)班会活动;
(6)协调各种教育影响;
(7)操行评定;
(8)写好工作计划总结。
22.【答案要点】
(1)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2)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3)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法为指导。
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4)教学设计是提高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的效率和兴趣的技术过程。
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23.【答案要点】
(1)明确记忆目的,加强记忆自觉性;
(2)正确组织复习和练习;
(3)在理解基础上记忆;
(4)让多种感官参加记忆活动;
(5)对记忆结果进行自我检查。
三、材料分析题
24.【答案要点】
(1)在这一材料中,老师“惩罚”学生的方法十分高明。
这位老师使用的三种方法,都是在尊重学生人格的条件下进行的,不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学生乐于接受,乐于改正。
(2)惩罚是为了消除学生不良行为再发生的可能。
在教育中,要从爱护学生的角度出发,在尊重、信任学生的条件下进行,应严格避免体罚或变相体罚,否则将损害学生的自尊或导致更严重的不良行为。
给予惩罚时,教师应让学生认识到惩罚与错误行为的关系,使学生从心理上能接受,口服心服。
同时还要给学生指明改正的方向,或提供正确的、可替代的行为。
25.【答案要点】评价时要充分体现个体的差异,要有针对性。
案例中的第一位老师,顺应了学生的强烈要求,同时又给他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满足了学生的内心需要,给了他学习的动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固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而后面那位教师的做法比较客观统一,没有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没有针对不同差异的学生寻找差距。
四、教学设计题
26.【参考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能力目标:
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2.教学重点:
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老师的体重。
教师让学生猜一猜老师的体重,猜完后教师提问:
刚才同学们在猜老师的体重时都用了同一个质量单位——千克,你们为什么不用“克”作单位?
2.师:
你们知道世界上体重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吗?
它的体重大约是多少?
(课件出示蓝鲸及有关资料的介绍。
)
师:
蓝鲸的质量要用“吨”来作单位,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这个新的质量单位。
(板书:
吨的认识)你能举例说说生活中用吨作单位的物体吗?
3.教师课件出示一些以“吨”为单位的物体及其相应质量。
教师提问:
以吨为单位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教师指出:
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
计量比较重或大宗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
吨可以用符号“t”表示。
【设计理由】从猜老师的体重和蓝鲸这一世界上体重最大的动物导入,让学生初步感知吨是一个大计量单位,并通过让学生举例、教师图片展示等途径,初步建立吨的观念。
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索
1.初步认识吨。
(1)教师用课件出示第11页的主题图。
你们看谁来了?
这一天阳光明媚,天气晴朗。
小熊、小马、小牛和小鹿相约到河边去玩。
它们走到一座小桥边,小马提议:
“这里有桥,咱们一起过吧。
”小熊说:
“等等,
这里有个牌子,上面写着‘限重1吨’呢!
”
教师启发学生思考:
限重1吨是什么意思?
1吨有多重呢?
“吨”和“千克”有什么关系?
4个小动物能同时过桥吗?
谁知道1吨等于多少千克?
学生凭生活经验可以说出:
1吨=1000千克。
那4个小动物能同时过桥吗?
(学情预设:
因为学生知道了1吨=1000千克,很可能会想到把几个数加起来试一试的方法。
接着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提出开放性的问题:
它们可以怎样过桥?
启发学生思考:
它们可以一个过去后,另一个再过;
也可以一次过两个,还可以……通过学生相互间的交流、补充,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体现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围绕小精灵的“能同时过桥吗?
”的问题,引导学生将动物们的体重加起来,与1吨作比较。
400+300+500+100=1300(千克)
1300千克比1000千克重,也就是比1吨重,从而得出结论。
2.充分感受吨。
(1)学生抬每袋重25千克的大米感受1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都用力抱一抱一袋大米,感受25千克大米有多重,力气小的同学也可以两个人抬一抬。
学生操作后汇报自己的感受。
自己推算:
1袋大米重25千克,多少袋大米重1吨?
(40袋)
教师借助多媒体演示:
每次呈现4袋大米(因为4袋为100千克),学生一边看一边数:
100千克、200千克、300千克、400千克……1000千克。
当40袋大米占满整个屏幕时,学
生会感叹:
哇!
1吨有这么重呀!
(2)再次感受1吨。
课前你们都自己测量了自己的体重,互相说一说你的体重多少千克?
再互相背一背,
感受1个同学的体重有多重。
最后再算一算或估一估,多少个同桌这样体重的小朋友质量才是1吨。
3.举例:
让学生说说生活中什么东西大约重1吨。
教师可以用课件出示教科书中的例子,可以说“如果每个学生的体重是25千克,40个同学的体重就是1吨。
”也可以说“两头牛大约重1吨。
”还可以说“两匹马与1只熊合起来大约重1吨。
”……更应该让学生说出生活中的实例。
(如:
一般电梯的载重量是1吨)
4.感受1吨水的质量。
(1)学生汇报自己家上个月或几个月用水数量(由学生课前去了解)。
(2)师:
1吨水到底有多少呢?
闭上眼睛想象一下:
如果把1吨水装在一个正方体的水箱里,这个正方体该有多大?
(3)出示一个边长是1米的正方体:
在这个正方体里装满水,水的质量就是1吨。
(4)师:
想一想,如果要把这个正方体水箱注满,大约需要多少时间。
(课件出示流水速度)
【设计理由】设计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这些教学环节的安排可以让学生始终处于较好的学习状态,在这一过程中充分体验,建立起1吨的观念。
同时一些环节的设计既拉近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距离,又将数学知识的教学蕴涵其中,较好地整合了数学的三维目标。
5.吨与千克的换算。
教师出示例:
3吨=()千克
6000千克=()吨
这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不难,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再让学生组内交流,班内集体说理、说方法。
【设计理由】进率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简单,采取了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反馈的方法来进行教学,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6.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第12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1)用吨作单位的物品有哪些?
(2)在一辆载重2吨的货车上,装6台重300千克的机器,超载了吗?
【设计理由】边讲边练,讲练结合,有利于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学生在教科书中独立完成练习三中的第1、2题。
第1题,是一组连线题,通过此题的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质量单位吨的感受。
可以采
用先独立连线,再交流的方法进行。
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练习,再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练习三第3题。
此题答案不惟一。
只要每辆车装的机器不超过2000千克也就是2吨就可以。
由于学生考虑的角度不同,所以装车的方法也就不同,可以让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
3.改错。
(小明的数学日记)
今天是星期日,早上,我吃了两个100千克的肉包子,然后就和妈妈一起去市场买菜。
市场上的物品可真多啊!
看得我眼花缭乱。
我和妈妈转了一大圈,一共买了1克香菜,2吨西红柿,3千克鸡蛋,1千克白菜和500千克肉。
我和妈妈拎着这些东西累得满头大汗。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你有什么收获?
五、拓展作业
了解一下你家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吨。
如果每月少用1吨水,你认为能做到吗?
和爸爸妈妈商量一下,可以采用哪些节水方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知识与能力 小学教师 资格证 教育 知识 能力 提高 练习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