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古诗词中月亮意象之欧阳学创编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9386387
- 上传时间:2023-01-05
- 格式:DOCX
- 页数:4
- 大小:21KB
解读古诗词中月亮意象之欧阳学创编Word格式.docx
《解读古诗词中月亮意象之欧阳学创编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读古诗词中月亮意象之欧阳学创编Word格式.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是一幅何等幽雅、明净而又布满情趣的画面啊!
在这里,一切都显得自在安然、新鲜活泼,洋溢着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隐逸山水间的飘逸情怀。
又如王维的《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在这首诗中,月亮以静态的形式呈现,一个“惊”字打破了宁静,唤醒了一个息息相通的世界。
在这夜静春山空中,一轮明月的呈现,更加渲染了清幽与雅致!
其它咏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的古诗词还有很多,如: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三更鸣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万丈生白毫”(苏轼《和子由中秋见月》);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前赤壁赋》)等。
二、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
在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者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或是寄托恋人间的苦苦相思,或是蕴含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无限思念。
在众多的咏月古诗词中,这一类是最多的。
从月相的形态及其变更来看,圆月如盘,团团圆圆;
残月如勾,残破不全。
月亮圆了又缺,缺了又圆,自然勾起人们的想象和联想。
宁静的月夜里,沐浴着清幽柔和的月光,人们很容易陷入深思,展开遐想,产生缱绻而渺远的情思。
离家在外的人,仰望明月,思绪经常飞越空间,想起同在这一轮明月照耀下的故乡、亲人、朋友。
李白《静夜思》中的乡情,就是这样生收回来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垂头思故乡。
”,当诗人“举头望明月”时,一缕乡思便从心头油然升起了。
这样一个乡思引动的过程,不单人们很容易理解,并且很多人都亲自体验过,这就突破了诗人与读者之间因生活经验不合可能产生的感情上的隔膜,因而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
诗中的月亮已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
李白的诗作中,有年夜量都是咏月的诗歌,如: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帏望月空长叹”(李白《长相思》);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等。
其他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的古诗词还有很多,如: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年夜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人有离合悲欢,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希望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的《苏幕遮》);
“江南月,如镜复如钩。
似镜不侵红粉面,似钩不挂画帘头,长是照离愁。
”(欧阳修《望江南》);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欧阳修《生查子》);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工具,南北工具,只有相随无辨别。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吕本中《采桑子》);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几家佳耦同罗帐,几家飘零在外头?
”(南宋民歌《月儿弯弯照九州》)等等,真是举不堪举。
三、以月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孤苦的情怀
在失意者的笔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引发了许多失意文人的空灵情怀,寄寓了文人墨客的身世感伤和流离之苦。
1、在很多古诗词中,月亮这一意象也经常是诗人触景伤情的媒介。
如李白的《月下独酌》: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离。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表示上看,是写诗人在花下与月、影相伴、相舞、相酌成欢的美好情景。
实则是诗人用这美好的情景来反衬出自己内心的孤寂与悲苦。
而这一切,皆因月起。
若无此月,诗人恐怕也不会有此感伤。
又如杜甫的《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墙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年夜江流。
名岂文章著?
天地一沙鸥。
“星垂平野阔,月涌年夜江流”这一句写出了一幅明星高扬,平野广阔;
月随波涌,年夜江东流的雄浑情景与浩瀚气势。
通读全诗,我们会很容易发明本诗是写诗人垂暮之年漂泊的凄苦景况。
而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年夜江,残暴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诗人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凉心情,以乐景抒哀情。
2、在很多古诗词中,月亮这一意象经常是诗人哀思的借托,是诗人心境的写照。
如白居易的《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此诗前两句写出了一幅残阳暮日的悲壮情景;
后两句则写出了一幅明星弯月的凄清景象。
这两幅景象虽美,但一个“可怜”揭示了诗人真实的情感。
暮时风光固然壮阔,然已近黄昏;
夜时情境纵然美丽,独无人欣赏。
以美景写哀景,哀意之深实在难以言喻。
月在此,早已不成与诗相别离了。
3、在很多古诗词中,月亮这一意象的呈现,经常将诗人的内心悲苦上升到一个极高境界。
如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清楚怨恨曲中论。
”
诗人用“环佩空归月夜魂”这一句写出了一幅极度悲惨的情景,令人读到此句便感伤万千,月在此,功不成没。
又如张继的《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诗中所描绘的意象全是诗人在船舱里看到、听到、感觉到的,所有这些都触发着诗人远游的孤独、思乡的愁绪,使他不克不及入睡,秋深,夜静,西天的上弦月渐渐落下去了,天色变得漆黑,此情此景,使诗人越发感到凄凉难耐。
其它咏月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孤苦的情怀的诗词不还有很多:
如“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俱杯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月兆)楼饯别校书叔云》);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白居易《琵琶行》);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等。
四、以月蕴涵时空的永恒
那高悬于天际的月亮,也经常引发诗人们的哲理思考:
明月亘古如斯,跨越时空,而相比之下,人生是何等的长久和渺小。
在他们的诗歌中,月亮这一意象成了亘古不变的象征和世事变迁的永恒见证。
李白《把酒问月》中有: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明月亘古如斯,而相比之下,人生是何等的长久,这几句诗句将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示得淋漓尽致,读来意味深长,勾魂摄魄。
王昌龄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本诗开篇便用“秦时明月汉时关”勾勒出一幅极为壮阔的月夜之景,纵横历史,时空交错,物是而人非。
本诗概略上看写月夜的美景与对李广老将军的推崇之情,实际上,诗人以李广自喻,抒发了自己欲建立像李广一样的丰功伟业,但却因为小人的陷害而无所作为的无奈与悲惨之情。
月在此,成了跨越时空的见证人。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有: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江月年年如此,人物代代无究已,诗人从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一种欣慰。
苏轼《前赤壁赋》中有: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克不及以一瞬;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千百年来,诗人们对明月、新月倾注了很多感情去歌咏她!
情由景生,景由情变。
人心好,景色美;
人心灰暗,景也灰暗。
景色自在人心中!
面对亘古的月亮,不合的诗人,不合的环境,各有不合的感受,都把自己共同的感受写出来,绘景寓情,便有不合的吟月诗
时间:
2021.03.03
创作:
欧阳学
五、历代文人墨客钟情于月的文化探源
1、从文化渊源上看,月文化源远流长。
在远古时代,民间就流传着许多关于月亮的传说,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
中国民间有赏月的传统习俗,赏月赋诗唱和,更是文人雅士的交游活动之一。
据有关专家考证,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盛于唐宋。
至唐代已呈现登台观月、泛舟赏月、饮酒对月等活动。
至宋代,民间中秋赏月之风更加兴盛。
节日里有祭月、拜丹、赏月、吃月饼之俗。
据《东京梦华录》对北宋京都赏月盛况有这样的描写“中秋夕,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我连坐至晓”。
2、从月亮的亮度和质感上看,月光虽明亮,但与太阳的光辉相比,她仍然显得有些清幽,不像太阳那样让人感到温暖,有时甚至让人感觉有些凄清、悲惨。
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的《鸟鸣涧》),一轮明月的呈现,更加渲染了春山的清幽与雅致,烘托出清幽宁静的意境。
又如:
千载琵琶作胡语,清楚怨恨曲中论”(杜甫《咏怀古迹》)“环佩空归月夜魂”这是何等的凄惨悲惨,读到此句便让人感伤万千,月在此,功不成没。
3、从月亮的特征来看,尽管人们身在不合的处所,但看到的月亮都是相同的。
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都是和这一特性有关的,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看着辽阔无边的年夜海上升起一轮明月,诗人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友人,此时此刻他也和我望着同一轮明月。
诗人思念远方的友人,以至于今夜难眠,埋怨长夜漫漫。
这与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绝,隔千里兮共明月”如出一辙,自然浑成,意境雄浑壮阔;
再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人借这轮同照两地的明月,来转达自己对朋友的一片真心,通过诗人的艺术想象,无知的月亮,就这样成了李白与王昌龄心灵之间的纽带。
4、从月相的形态及其变更来看,圆月如盘,团团圆圆;
碧空如洗,圆月如盘,人们在尽情赏月之际,会情不自禁地想念远游在外、客居异乡的亲人。
如“人有离合悲欢,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希望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又如“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工具,南北工具,只有相随无辨别。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等得团圆是几时?
“月子弯弯照几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几家佳耦同罗帐,几家飘散在他州?
”(南宋民歌《月儿弯弯照九州》)等。
弯弯的月牙儿的残破形象与夫妻辨别、飘散的孤苦形象交互辉映,摧人泪下。
5、月亮的亘古不变,很容易让人们把它看成跨越时空的永恒见证者。
如“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问月》),“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江畔何人初见月?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等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解读 古诗词 月亮 意象 欧阳 创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