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前梳理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9379778
- 上传时间:2023-01-05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37.71KB
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前梳理Word文档格式.docx
《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前梳理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前梳理Word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写出正确的句子;
在原句中用修改符号修改。
病句类型举例:
知识归纳
病句主要包括6种类型: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其中前四类是语法结构方面的问题,后两类是句意方面的问题。
1.语序不当
(1)名词修饰语
正确次序:
佛山一中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语文(名词)教师。
下面是定语误放状语位置的例子:
这种管子要不要换,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地引起了讨论。
(“广泛”应修饰“讨论”,“地”改为“的”)
(2)动词修饰语
许多老师昨天(时间)在办公室(处所)都(范围)热情地(情态)同他(对象)交谈。
(3)关联词语的位置
一般来说,两个分句同一个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边;
不同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前边。
例如:
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
他"
应移到"
如果"
后面)
2.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例如:
我国棉花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
(不能自给的是"
棉花"
而不是"
生产"
。
)
(2)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
例如:
他在运动会结束后正式退出了运动员生涯。
(“退出……生涯”动宾搭配不当)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
养活"
的只能是人,不能是"
生活"
(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教师肩负培养大批科技队伍的重任。
(“队伍”应改为“人才”)
(4)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
做好"
是一面性的,"
是否深入"
是两面性的。
(5)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
例如会员家属除凭发出的入场券外,并须有家属徽章,无二者之一不能入场。
3.成分残缺或赘余
(1)缺主语。
通过努力的学习,使她的成绩得到很快的提高。
(应删去“通过”或“使”。
(2)缺谓语。
佛山市民都在努力为建设一个文明卫生城市。
(结尾应加上“而奋斗”)
(3)缺宾语。
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国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
(句子应是"
走上……的道路"
(4)累赘重复例如:
其实这是过虑的想法。
虑"
就是想,应删去"
的想法"
4.结构混乱
造成结构混乱的原因,主要有两种:
两种同义格式杂糅。
如:
一个人变好变坏,关键在于内因起决定作用。
两个分句糅成一个单句。
例如:
小张除跳舞外,兼任报幕、开场、结尾的节目还得由她编导。
5.表意不明
(1)指代不明。
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
这种主张"
指代不明)
(2)有歧义。
他请几个营的干部参加座谈会。
几个"
修饰"
营"
还是"
干部"
?
6.不合逻辑
(1)自相矛盾。
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2)范围不清。
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与各项人才。
(3)强加因果。
最近我这位朋友去了一趟南方回来,结果他的思想依然如故。
(4)主客倒置。
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
(应该是"
我和报纸的接触"
注意整理已做资料。
6.题型:
仿句。
分析例句的结构,修辞特点,词语使用特点,表达意思的取向。
仿句的结构和例句相同,字数相等或近相等,和例句意义连贯。
选词除关联词、标志性词外,名词、动词、形容词不重复。
书是神态悠闲的白云,让人浮想联翩;
书是浪花飞溅的大河,让人心潮澎湃。
7.古诗文默写:
分三类:
A填前后句;
B理解性默写;
C运用性默写。
分析:
古诗文默写常见错误:
写错别字漏字添字(古文中)混淆诗句自己编造。
古诗文默写备考策略:
(1)正确理解句义。
对每一条名句,要能领悟其含义,特别是其中的关键字词,这是保证书写正确的前提。
怀才不遇的文人往往用“,____________”来发表感叹。
诗句预测:
好读书,不求甚解。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人生自古哦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醉翁之意不在酒。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2)进行圈点强记。
对名句中易混易错字要用笔圈点出来,重点记忆。
(3)边诵边写。
同学们在记忆时,可边背诵,边用笔在草稿纸上写出句子中的关键字;
学生之间可相互检查,合作学习;
教师也应该抽人背诵,抽人板演,及时查缺补漏。
(4)规范书写,认真检查。
名句填好后,一定要一字一句仔细检查一遍,避免错别字和添字漏字现象的发生。
8.标点符号的使用,本册书在附录250页中提到,希望要复习到位,重点在冒号、引号、书名号,分号。
祈使句中一般祈使句用句号,强烈祈使句用感叹号;
选择问句中间用逗号,末尾用问号;
9.新闻概括题
写主要内容,写导语,写标题,注意:
六要素,导语和标题的关系,主要内容注意是否概括全面,扣住关键词。
如模拟考中的“破例”。
10.名著导读题:
写人物,写性格,写主题,写情节。
类型:
常和默写、仿句、综合能力题搭配出现,看做过的练习。
学生可以结合上面四种类型在导读中归纳。
11.综合能力题:
类型比较多样,近年来常见有:
A根据情境写如何解决或应答的话,注意理解所给内容的主题取向,说话要得体,就是要有艺术性,不要直来直去;
B编辑短息,注意称呼、六要素、落款;
C辩论正方反方题,注意有理(道理)有据(事实论据)D设计活动计划,有步骤;
常见的活动:
读书征文、辩论赛、板报、展览、演讲、参观、观影片、晚会等。
E材料和图片分析题,注意材料和图片内容之间的关系,抓住主题做题。
F写感言和评论词,要抓住内容的主题,用上文中词语,有条理,多角度,不重复。
(例子见做过的练习)
预测内容:
社会热点问题
一、世博:
人类文明的展示,激发创造力,感受人民伟大;
但同时也发现一些人类的肮脏,有人乘机敛财(一碗面条120元),这种行为违背了世博主题,这便是一切商业化的丑恶,这并是世博应展现的精锐部分。
二、广西干旱和近期的洪涝:
给灾区送物资,却在高速公路上收费比平时高几倍,足以看出人性的丑恶;
三、玉树地震:
抗震救灾,众志成城
四、嘉兴龙船会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五、高速铁路价值一亿,用于军事;
六、矿难:
同样都是女儿,矿主的女儿过生日,矿工的女儿过生日却只吃两个鸡蛋;
说明了贫富分化严重。
邓小平说: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但是,目前为富不仁,有的人富了就将钱财转到外国;
七、传销:
安利就是披着合法外衣的传销,官商勾结,坑害百姓;
八、低碳:
政府部门呼声最高,但却对百姓高要求;
九、邻里关系、小区关系:
小区应和谐。
有的人将车停在安全通道,导致通道堵死;
半夜回家,挤挤嚷嚷,引起居民不满。
若这些都做到,就能让小区和谐;
一十、农村二分二换政策:
节约土地资源,便于管理;
一十一、珍惜生命:
远离毒品和不健康的思想倾向,思想与现实产生激烈的矛盾、冲突才导致我们的不快乐;
出现形式:
a.新闻通讯b.数据表格c.图表d.漫画e.寓言故事……一般组合形式出现较多
题目类型:
a.概括内容题(限定字数)
b.人际交往情景(语言得体)
c.信函形式(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落款、对象[人称]、目的)
人际交往题必须有称呼,注意不要出现“您们”,可以为“您几位”
d.分析材料,得出信息(抓住要点,看出问题,感悟道理)
具体方式:
a.撰写广告词,对联,邀请函,提示语等;
b.与病句修改、古诗词默写,名著导读相结合,题目形式多样;
注意:
答题语言得体、具体形象、看清题目、怎么问怎么答
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
一、散文阅读一般方法:
(1)要理出作品选择了哪些材料,中心思想是什么。
(2)看“形”和“神”的“结合点”是什么,也就是要抓住散文的线索。
(3)看作者组织材料的顺序,选择了怎样的角度。
(4)品味散文的语言。
二、考点分析
1、把握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主题
散文选材广泛,行文自由,表达的细想感情丰富多彩,所以准确把握文章的主题也是散文的考点之一。
把握散文主题方法是:
(1)找到文中的中心句和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语,从中概括文章主题;
(2)从所选的材料中概括,材料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们可以看文章所选的材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态度、感情,从中找到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考题形式:
直接概括全文或某一段落的主题或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题要点:
(1)能利用原文词语,尽可能使用;
(2)没有原文词语可利用时,要注意语言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层次性,要做到言简意赅又不漏掉答题点。
2、理清文章脉络,把握顺序
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会精心组织、选取材料;
在表达上更是精益求精,特别注意词语在表达上的顺序、层次和分寸感。
散文中的顺序,一般包括:
选取的材料顺序;
段落顺序;
句子顺序;
词语顺序等。
(1)线索
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的准绳,们形象称之为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脉络或描写、记叙的脉络。
《回忆的母亲》以“母亲勤劳”为线索;
《藤野先生》以“与藤野先生交往的过程”和“的爱国思想感情”为线索等。
直接问文章的线索是什么或说说作者选择材料的依据等
找到线索,根据提问灵活回答。
关键是能判断准线索。
(2)顺序
(1)连续的材料或几个段落或词语能否调整顺序?
为什么?
(2)从原文中抽出一句话或几个词语,让你放回文中可以选择的几个地方。
答题思路:
形式
(1),要注意审题,有的题是不能颠倒顺序的,有的是可以颠倒顺序的。
出题人在出题时会有暗示;
同时也要推敲材料和段落、词语之间的关系。
不管能还是不能,都要谈为什么。
思路是要看材料或段落、词语之间的逻辑关系(参照说明文考点分析的顺序分析部分)。
形式
(2),从原文中抽出的语句,往往是总结性的或承上启下的,一是靠考生的语感修养;
二是对语句进行理性分析。
词语顺序也要凭借语感和理性分析,要分析语言环境和词语搭配的问题。
这样的题,往往是有选择答案,即使没有选择答案,也不要回答为什么,但思维过程要考虑道词语的逻辑顺序和词语搭配的习惯。
3、品味语言
在散文阅读中,这是一个大的考点,可以包含很多小项,分析如下:
(1)字词含义:
原文给一个词语的拼音,让你根据语境和拼音写出词语并结合语境解释词语的含义。
这个考点是今年的必考题。
填写词语要靠平时的积累,解释词语要根据该词语所在的语境来推断。
①考虑文章或段落的主题,结合主题来答词语的含义;
②根据该词语前后语句的内容、含义来推断。
如果知道该词语的原始意义解释,一定不要忽略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2)词语妙用:
品评加点词语作用(妙用)或加点词语能否删除
①解释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②表达作用,词语的表达作用,要结合语境或主题思想来回答,要答该词语对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或主题思想的作用,有时也可以考虑词语对景物描写意境的作用或人物性格等方面的作用。
③体现词语的准确性或生动性。
(3)哲理性语句的深层含义
这样的题,往往结合发展性考题来考(见考点5分析)。
有时,也会单纯考哲理性语句的含义,这样的考题,关键要抓住中心词,要体会词语的深层含义和双关意义。
4、表达方式的作用
一篇文章或一个文段,一般会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为了表达主题需要,往往几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有时会考(或变相)其它表达方式的作用,有时会把修辞融合在这里考。
(1)描写的作用
散文中的描写主要包括景物、人物描写等。
景物描写,主要考意境描写的作用,答题时,重点是景物描写对表达作者或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要严格区分小说景物描写与散文景物描写的不同(小说景物描写是渲染气氛或交代时令(季节),衬托人物;
散文景物描写是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或主题的);
人物描写主要是考外貌、神态、动作、心理,有关细节描写的地方值得注意。
人物描写主要是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
(2)议论的作用
散文中的议论,往往是揭示文章的主题或和抒情结合在一起,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此考点一般不单独出题。
(3)抒情的作用
要注意作者的思想情感倾向,一般不单独出题,往往和词语表达考点结合起来考。
谈感受
这也是散文阅读的热门考题,可分为:
(1)对描写对象;
(2)对人物情感;
(3)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4)对文章某些内容或形式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等。
此考点灵活多变,把握的关键是:
①能准确读懂原文的含义和作者的思想情感;
②要有自己明确的观点或态度,不能模棱两可;
③答题时,语言要流畅,不能出病句,语言要有层次性。
可以引用诗文或名言回答此题。
三、说明文阅读
1、明确说明对象:
辨析说明对象可以:
a.看文章题目;
b.根据说明语段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
2、概括说明内容:
事理说明文说明内容一般可概括为:
本文主要说明(说明对象)的构造、形态、性质、特点、变化、成因、工作原理、功用等方面。
(视具体说明对象的哪些内容而定)
3、明确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常见的有:
a.从概括到具体;
b.从整体到局部;
c.从主要到次要;
d.从现象到本质;
e.从原因到结果;
f.从特点到用途。
事理说明文一般都采用逻辑顺序的说明顺序。
4、明确说明方法
(1)说明方法:
a.下定义(模式:
什么是什么);
b.举例子;
c.作比较;
d.列数字;
e.打比方;
f.分类别;
g.列图表
(2)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
a、先指明所用的说明方法;
b、再联系说明内容分析该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的哪方面的特征。
5、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答题规范:
答:
不能删去,“xx”表示……,去掉后就变成了……
影响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不符合实际情况或过于绝对化)
6、明确说明文的结构(作为划分层次的依据):
常用的结构模式:
总--分、分--总、总--分--总等,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
四、议论文阅读
1、找准论点:
标题、开头、篇末、不明显需精练概括。
还可以通过分析论据来找论点。
因为论据是证明论点的,分析论据,看它证明的是什么问题,这个问题就是论点。
或者分析题目,有的标题不是论点,而是论证话题,作者对论题的看法就是中心论点。
2、分析论据类型:
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考点:
补充一个论据;
(要紧扣论点,选取真实典型的事例)
3、明确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道理论证一般指引用了名人名言做论据的。
比喻论证指论证的语句采用了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
对比论证一般须找出正反两方面的论述。
分析论证的作用:
1.指明所用的论证方法;
2.分析该论证方法证明了作者的哪个观点。
(一般是本段的中心句(段首)或所采用论证方法的前一句)
4、论证结构:
一般结构: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引论--本沦--结论)。
5、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点(准确性、概括性)
6、议论文一般开头由某件事、一则名言、寓言故事等生发议论。
所以它们的作用是:
作为引子,引出论证的话题。
7、议论文常用设问句作过渡,反问句式以示强调。
(1)设问(手法)句的作用:
吸引读者注意,启发读者去思考,发人深思。
(2)反问(手法)句的作用:
加强语气,强调作者的观点,发人深思。
五、记叙文阅读
(一)文体知识:
1记叙的顺序:
顺叙、倒叙、插叙。
倒叙:
把事情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先写出来,然后写事情的发生、经过等。
倒叙作用:
倒叙一般是为了突出中心、使内容集中,对比鲜明、或使叙述有波澜、或为了造成结构悬念,引人入胜。
2、记叙的线索:
一般有:
以时间为线索、以事件(某物、地点的转换、感情的变化、“我”的见闻感受)为线索。
3、记叙的人称:
(1)第一人称(以'
'
我"
的口吻展开叙述)写法的作用:
以当事人的身份叙述,使故事显得真实(作为故事的见证人)、自然、有亲切感。
(2)第三人称写法不受任何限制,写起来开阔充分。
(3)第二人称记叙,最贴近读者,使人感到特别亲切。
4表达方式:
记叙、抒情、描写、说明、议论
5描写方法:
分两类:
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1)人物描写:
肖像(外貌)、语言(对话)、动作(行动)、神态、心理、正面、侧面、细节。
何为细节描写:
对人物的肖像、动作、神态等的细微处的具体描写。
(2)环境描写的作用: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和活动场所;
衬托人物的心情;
渲染气氛。
(3)侧面描写:
用他人的反应、与其他人物对比表现人物
6、以写景抒情为主的记叙文,要理清写景的顺序,找出观察点(定点观察或移步换景)。
(1)观察角度:
平视(远视)、仰视、俯视。
(2)观察的手段:
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听觉。
(3)感受的形式:
形、色、声、香、味、光、感。
7、抒情方式:
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一般指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8、品味艺术特色:
一般指品味文章(包括品位小说)的构思、布局、表现手法和语言特点。
回答时看它的构思是否新颖巧妙;
情节是否跌宕起伏;
是否运用对比、讽刺、夸张、烘托、以小见大等表现手法;
9、散文特点:
形散而神不散。
形指结构,神指中心意旨
写作手段: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
10、当回答回答文章中某一内容有何作用时可从三个方面考虑,
(1)内容方面,如深化主题、强调感情等;
(2)结构方面的,如过渡、呼应等;
(3)语言方面,如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等。
11、标点符号的作用:
引号:
(1)表引用
(2)反语,表讽刺否定(3)表强调(4)特指
破折号:
(1)表解释说明
(2)表意思的递进或转折
(3)表声音延长(4)表插说或中断。
省略号:
(1)表内容的省略
(2)表静默或思考(3)表语言的中断
(4)表说话断断续续(5)表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12、小说三要素:
情节、人物、环境
小说结构: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前有序幕后有尾声)
13常见写作方法:
象征、对比、衬托、烘托、反衬、先抑后扬、欲扬先抑、以小见大(小说)、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等。
14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
总起全文、引出下文、作铺垫、过渡(承上启下)、前后照应、首尾呼应、点题、总结全文。
15、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形象)、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升华主旨、深化中心)
16语言特点评价用词:
准确、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富有感染力等。
17、围绕短文谈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或感受:
答题模式:
先用1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2-3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讲道理、若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结合亲身经历。
(二)文法知识梳理
1.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2.表现手法:
设悬念,开门见山,环境烘托,过渡,对比,铺垫,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以小见大,先抑后扬,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不同感官描写,象征、烘托、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插叙,叙议结合,卒章显志,首尾呼应。
3.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4.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5.记叙顺序:
顺叙、倒叙、插叙
6.描写角度: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7.描写人物的方法:
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8.描写景物的角度:
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9.描写景物的方法:
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10.描写(或抒情)方式:
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11.叙述方式:
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12.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13.说明方法:
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14.小说情节四部分: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15.小说三要素:
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16.环境描写分为: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17.议论文三要素:
论点、论据、论证
18.论据分类为:
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19.论证方法:
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20.论证方式:
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21.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
总分总、总分、分总;
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22.引号的作用:
引用;
强调;
特定称谓;
否定、讽刺、反语
23.破折号用法:
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六、阅读理解题解题技巧
第一步,纵观全文,把握主旨
一是理清文章的思路。
文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第二 学期 期末 考前 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