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范文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9378153
- 上传时间:2023-01-05
- 格式:DOCX
- 页数:25
- 大小:50.72KB
案例分析范文Word下载.docx
《案例分析范文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案例分析范文Word下载.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我们缺乏灵感常常容易忽视非语言交际这一方面。
你的困惑说明你对中西两种文化在体触方面的文化差异没有正确的认识。
例如:
1)同性之间尤其是同性青年之间的体触行为在西方文化中被视为禁忌,认为是同性恋行为,在异性之间却是允许的。
在中国文化中则相反:
同性之间体触是允许的,异性之间却是忌讳的。
2)在英语国家中,在拥挤的车辆中、饭馆及其他公共场合,人们避免挤坐在一起,即使一家人到饭馆吃饭时如果座位不够宁可轮流进餐也不挤坐在一起。
长途旅行时如果座位不够宁可有人站着或轮流就坐也不愿挤坐在一起。
中国人却不同。
家人、朋友、同事、熟人甚至相识者,为了情谊和热闹在饭馆可以将桌子拼起来或加座,以便能够坐在一起。
在车上或公共场合也可供两人坐的座位却坐了三个人。
常听到的一种说法是“来,挤一下”。
3)在中国公共场合常见的一种现象是,关系密切的同性青年男女常常提出拼饭,女性常常挎着胳膊或搂着腰,男性相互搂着肩膀。
英语国家的人见此情况会目瞪口呆,以为这是光天化日之下公然发生的“同性恋”行为。
有人甚至想入非非以为中国是同性恋的天堂。
这些方面的差异主要是由于中西文化的不同造成的。
如果你对其有正确的认识,就不会对他们为什么挤在一起看电视产生困惑,也就不会把中国人正常的体触行为视为同性恋。
在不同的文化中人际关系差异很大。
无论是家庭成员、亲戚、朋友、同事或是陌生人之间的关系都受到所属文化的制约。
一般来说在个体主义文化中,个人的独立性较强,人们相互间的关系就相对松弛一些,显得不那么紧密,而在群体主义的文化中,个人的独立就相对少一点,人们相互间的关系显得更为密切。
因此从小生活于西方个体文化氛围中的你对中国群体主义下人们的亲密动作无法理解和正确看待也是很正常的。
但是,对于中国同性之间的拉手、搭肩,就像西方人之间的亲吻与拥抱那样,你不用太紧张,这只是一种感情表达或礼节性的动作。
所以你应该以轻松的态度看待并理解中国的这种现象。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最容易犯的一个毛病就是误以为对方与自己没有什么两样。
一旦发现对方的行为与自己的预期相差甚远,就会困惑、失望,造成文化交际的失败。
在认识上的这一误区就是跨文化交际的一大障碍。
而文化适应需要通过一个艰难地克服文化休克,在语言、生活、交际和思维等方面的习惯逐步由本文化转向目的文化的过程。
文化适应过程也是价值观念和文化身份调整或转变的过程。
文化适应的成果大小、时间快慢不仅取决于两种文化之间差异的大小,更重要的是看本人的态度和适应能力。
比尔,你应该放松心态,不用太过紧张。
你的中国朋友一定会了解到两国间的文化差异并尊重你的交际习惯,尽量尊重你,不对你有肢体上的亲密接触。
在文化适应过程中,遇到挫折是在所难免的,只要你做到不但在社会活动方面尽量与新文化多接触,心理上也对其开放,而且做到有意识地、自愿接受新的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一定会更好地融入中国的文化中。
希望你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克服种种障碍,学习知识的同时收获快乐。
XX老师
20XX年
2、带着“中国文化”赴美——案例分析
2008年7月28日,许昌学院教师梁蕾顺利通过了国家汉办的层层考试和面试作为一名汉语教师志愿者赶赴美国任教。
为了更好的胜任这项工作,梁蕾购置了很多具有中国特色的物品。
因为她不仅需要教学生汉语,还要将众多的中国文化融入其中。
在美国任教过程中,梁蕾自创教学模式,将理论教授与实践学习相结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美国的外汉教学过程中,工作虽然辛苦,但她却通过自己的努力出色地完成了其教授中国语言、文化的任务,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师。
案例中有以下四个方面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
一、对外汉语教师的自身素质
1、具备相应的汉语知识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首先要求汉语教师能够掌握汉语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基本规律。
案例中,梁蕾是对外汉语研究生并且已经教授“语言学概论”课程一年。
应该说梁蕾具备了一定的汉语知识功底。
2、掌握必要的中国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尊重目的语国家的文化
教师具备比较全面的中国文化知识非常必要。
但作为对外汉语教师,也应该尊重对方的价值观念、信仰体系以及“地方性知识”,以达到对外汉语教学的最佳效果。
梁蕾在美国教学的过程中,在课堂上设立了“中国商店”,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根据美国高中生课程压力大的特点设置了课程。
正是因为了解中国文化并且尊重美国文化,从而成功地找到了二者的结合点,顺利地将更多的中国文化传递给美国的孩子们。
3、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必要的外语能力
梁蕾过硬的英语能力,是她取得赴美教学资格的一个重要条件。
汉语教师的沟通能力,是汉语课堂生动有趣的重要保障。
梁蕾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通过语言与美国学生沟通,更是通过一些形象性的小物件与孩子们进行交流。
她靠着过硬的英语基础和富有个性的教学方法,很快受到了学校和同学们的欢迎。
4、相关要求不可少
爱岗敬业、人格魅力是一个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师必不可少的。
在留学生的眼中,每一个教师都代表中国国家和民族的形象。
有了这种使命感,就会对这个岗位非常热爱。
在案例中,梁蕾所在的两个学校的班级人数加起来才40人,最小的班级只有五个学生,但这并不影响她上课的激情。
此外,梁蕾每个月只有国家汉办提供的1000美元补助,生活节俭,但她仍乐此不疲。
从中我们能充分地看到梁蕾作为一名赴美汉语志愿者教师所表现出来的良好的适应能力、坚持不懈的精神、强烈的责任感和吃苦耐劳的品质。
二、文化对外汉教学的影响
1、文化和语言的关系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一种生活方式,是我们生存、思维、感觉和与别人发生关系的环境。
语言是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
所以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
与此同时,作为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语言又受到文化的制约,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精神、习俗、政治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体现,所以,在教授语言知识的时候就一定要联系到文化的教授。
2、中国文化与汉语教学
要真正学好汉语,就必须了解作为汉语背后的文化现象。
而汉语语言规则涉及到广泛的文化内容,其中经历长期历史积淀形成的传统文化观念对语言习惯的影响,是学习的难点。
因此要学好汉语,必须同时学习汉语所负载的中国文化。
越是深刻细致地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以至生活细节,就越能准确地理解和使用汉语。
文化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绝不能因此而忽视语言自身的教学。
文化教学应该服从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实际要求,贯穿于语言教学的始终。
如果单纯地片面地强调汉语言知识,那么留学生就会感觉到语言学习枯燥无味或接受的信息不全面,在交际时难以理解和接受中国人的思维和行为,以致引起更多的文化冲突和交际障碍。
如果对汉语交际文化和规范不甚了解,那么留学生会不可避免地将一些母语的语言规则迁移到汉语的使用中来,造成“语用负迁移”。
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学显然就是教文化中的语言,这是由本学科的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只有全面地介绍中国特有的文化背景,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不同的语言形式,学生才能在交际活动中恰如其分地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式。
3、案例结合
梁蕾说:
“在美国学生眼中,汉语并不难学,和其它外语一样,只要了解了中国文化,汉语就会变得很容易。
教美国孩子中国文化比教他们汉语更重要。
让美国孩子认同中国文化,并对其产生兴趣,他们就会对中国人有一种亲切感。
”现在越来越多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者和在教学第一线的汉语教师也关注和研究汉语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注意把教授汉语言知识与讲解文化背景结合。
丁迪蒙教授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言语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目的语的文化了解得越多越有利于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
”案例中,梁蕾在赴美作志愿者之前就做了充足的准备,购置了太极扇、中国结、脸谱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小物件,在美国教学的过程中,在课堂上创造性的开办了“中国商店”展卖中国物品,并且在课余时间教授太极拳、维吾尔族舞蹈等。
她积极教授中国文化的行为充分体现了其在教授语言知识的同时把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教授给学生的宗旨,正是因为她了解中国文化并且能够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才能将更多的中国文化传递出去,达到了其带着“中国文化”赴美的目的。
三、自创教学模式
梁蕾成功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自创了课堂教学的方式,其特点有如下几个方面:
1、“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的原则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就是从学习者和学习过程的角度出发来考虑教学,教师应该掌握学习和习得的规律,搞清楚学习主体以及环境等其他多种因素对学习过程的影响,然后以此为依据,再根据学习者的学习要求和目的更好地设计和组织教学,建立所谓的最佳教学模式。
梁蕾自创的教学模式就是以美国留学生高中课程压力大、将汉语课设为选修课的特点为依据的。
2、活跃的课堂教学的方式和气氛
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少紧张和恐惧心理使教学活动收到预期的效果。
梁蕾运用趣味教学法,在讲课中穿插唱歌、跳舞、做游戏等环节,将课堂讲练游戏化,激发了学生学习汉语的热情,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交际性操练的方法
所谓交际性操练是从“语言是交际工具”的本质出发,在交际性原则的指导下,在课堂过程中实现交际化,它是在特定的真实或模拟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创造性地使用语言。
梁蕾设立了一个“中国商店”,表现好的学生可以用梁蕾特制的货币在“商店”中购买有中国特色的小商品。
这个过程中体现了梁蕾注重在情景中操练语言的教学方法。
总的来说,梁蕾是一个具有创新意识的对外汉语教师,针对学生特点、学习时长、学生兴趣、教学类型,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教学艺术的创新,创造出有自己特色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显现出教学艺术的独特性特征,使教学艺术进入个性化阶段。
四、教育体制和师生关系的差异
中、西方由于有着各自的文化传统和文化传承方式,因此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上也有很大的差异:
1、教育体制的差异
传统的中国教育是一种地地道道的应试教育,强调“分数”,而西方的教育体制则是倾向于能力教育,其特点是重视学生独立思考、独立生活的能力。
材料中提到了梁蕾设立“中国商店”的现象,在中西两方,小奖品都是很常见的,中国的老师是把奖品赠送给那些成绩优异、表现良好的学生的;
而在西方,这种小奖励却需要学生购买,而不是赠送。
这就体现了中西方教育的差别,西方更加注重学生独立生活意识的培养,要得到奖品就必须靠自己的能力购买才能获得。
2、师生关系差异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主张尊卑有别,长幼有序。
这种较强的等级观念体现在中国的教育思想上就是“师道尊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绝对的主导作用,学生只是听命、服从于老师。
与中国文化相反,西方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人人平等。
人生而平等的观念渗透到西方社会的各个领域,西方的教育理念认为师生平等,强调建立“平等、民主、对话”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扮演学生的向导和平等交往的伙伴的角色。
案例中提到,西方的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坐在桌子上很随意的与学生进行交流,这体现了一种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而在中国,老师通常会站在讲台上向同学们传授知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往往有一定威严,学生很难与老师成为朋友。
以上四个方面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我们应当悉心研究,向梁蕾学习。
3、案例分析
针对上述材料中所出现的问题,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想了解美国文化习俗与生活方式的汉办志愿者李英与正在学习汉语的大卫,偶然相识,并且志趣相投,于是二者达成一起去爬上的协议。
在此过程中,由于大卫和李英在外在有共同活动的兴趣和共享话题的交谈,于是二者确立了朋友的关系,即所谓的语伴关系。
语伴关系指的是寻找一起学习的伙伴,通过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形成一个影响力极大的语言场,营造一个良好的语境,从而达到语言的学习和运用。
这其中反映了一种互惠互利的原则,即交往双方都能从交往中获得某种需要的满足,是一种双赢的活动,正如材料中,大卫可以向李英学习汉语,而李英通过大卫则可以更好地了解美国的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所以在共同需要的基础上二者建立了愉快的交往。
其次,李英考虑到自己是女孩子,不方便单独与男孩子外出,于是邀请了自己的一些好朋友去爬山,大卫看到很不高兴,并且尽量躲开其他人。
关于这一点我们从两个方面分析:
第一,这体现了中西方的思维方式文化的差异。
所谓思维方式指的是一个文化群体或民族在长期历史和文化沉淀中形成,为该群体或民族所共有、比较稳定的思维方法、思维习惯和对客观事物的认知模式。
思维方式有文化差异,造成此差异的原因有:
历史发展轨迹不同,宗教信仰差别和生活环境各异。
并且这种思维方式文化差异会对跨文化交际会造成干扰,甚至还会引起严重的文化误解和文化冲突。
材料中李英的做法正是受中国式思维方式的影响,认为男女有别,男女授受不亲,并且将这种思想带到异域文化的美国,所以会所顾虑。
而生长在美国的大卫长期受“男女平等”思想的影响,所以与李英相约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正是这种差异造成了他们之间的分歧和误解。
第二,中国文化属于群体文化,追求整体观、直觉观、崇尚群体观念,着重群体的依存关系而不突出个体。
当中国的李英与美国的大卫一起去爬山并且带了其他的朋友,而且不止一个而是十几个,恰恰体现了李英的群体文化意识,希望大家互相有个照应,这样既可以避免自己的尴尬,又可以活跃气氛。
而西方文化则属于个体文化,他们追求的是个性和理性,崇尚个人意识,以个体为中心,一切从个人利益出发,并且他们注重的是个人独处的自由不受他人干扰,要求干扰者退出被干扰者的个人领地范围或停止心理干扰。
材料中个人意识强烈的大卫只邀请了李英,却意外地发现有十多个人一起去爬山,李英的做法让他觉得自由被干扰,隐私被侵犯,因此感到不悦。
最后,李英对大卫的表现不能理解,不明白大卫究竟为什么不高兴。
这是由中西方思维方式的特点决定的,中国文化思维的特点是把认知和情感结合在一起,情感体验、道德评价和理性认识结合为一体,这就使中国文化的思维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所谓“合情合理”、“合乎情理”等等,都体现了“情”与“理”的密切关系,西方文化的思维特点是严格遵守逻辑原则进行理性分析,讲求真实性和合理性,只考虑合理,不考虑合情,与道德要求更不可混在一起。
美国大卫的思维方式是严格遵守西方理性原则的,在他看来李英的做法是不合理的,违背了自己的邀请原则,也是自己失去了个性和自主性,因此大卫看上去不高兴,尽量躲开其他人。
而中国的李英则是典型的中国思维方式,她将情感体验与理性认识结合为一体,你主动邀请我,出于礼貌。
我应该主动承担一些责任,因此做了一些准备。
同时由于考虑到自己是女孩子,不方便与男孩子外出,于是又邀请了一些自己的朋友,这样既可以避免尴尬又可以活跃气氛,在李英看来这些即合情又合理,但却没想到结果却令大卫不高兴。
以上问题反映出:
来自不同文化群体的人相互打交道时,常常会发现“他们的想法非常不同”。
西方人是线性思维,直截了当的表达信息,听话人也顺着这一思路去理解,而东方人是螺旋型思维,在接收到信息之后,在理解原有信息的同时还会有其他的考虑,因此会出现令两人都不能理解和接受的行为。
思维方式深深埋在我们的认知结构和价值观念之中,人们从未想到过会有人与我们思考问题的方法不同,也很难理解与自己不同的思维方式,然而要进行有效的思维交际,就必须了解这种不同,只有这样才能进行有效的交际。
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霍尔说:
“体验其他群体的生活方式在于了解和接受他们的心理活动方式,这并非易事,事实上极为困难,但正是文化了解的实质所在。
”不同文化背景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两个不同思维方式的人一起交流沟通,就必须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而正确认识别种文化就必须认真研究和正确对待思维方式的文化差异,进一步达到认同和理解的程度。
材料中的二人都应该反思自己的行为,找出出现此状况的原因,然后用积极的态度去沟通与交流,而不是尽量采取礼貌原则,回避冲突。
对大卫而言,他应该在认同思维方式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去找李英说清楚自己不高兴的原因,并且让李英作出合理的解释;
对李英而言,当看到大卫不高兴时,应给主动去询问他不高兴的原因,并且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合理的解释,从而化解矛盾,避免冲突。
4、案例分析
透过该案例材料我们可以知道,小张在跨文化交际中遇到了交际困难。
在跨文化交际中必定会经历一个从文化冲突到适应新文化的心理过程,莱文和阿德尔曼从文化的角度将文化适应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即“蜜月阶段”、“文化休克阶段”、“初步适应阶段”、“孤独阶段”和“结合阶段”。
结合本文中小张的经历我们把重点放在了“文化休克阶段”。
“文化休克”这一术语最早是由美国人类学家奥博格提出来的,是“人们突然身处异文化环境中所患得一种职业病,起因是人们突然身处另一种文化时,失去了所有熟悉的交际符号和形式,引起一种惶恐不安的感觉”。
奥博格认为它是一种有其独特征兆和医治方法的病态反应。
在西方,文化休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上的“文化休克”几乎可以和“文化冲突”是同义词,指的的是身居文化环境中的人与居住国家的人们之间的各种文化冲突;
狭义的文化休克则是指初居异国他乡的人由于脱离了自己土生土长的母语文化,突然置身于完全陌生的文化环境中所产生的心理困难和生存困难。
文化休克的表现
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休克现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三,不知所措初居异国他乡的人对周围的人和事物都会感到一片茫然,行动失去了方向和准绳,养成的一切行为举止和习惯似乎都失去了效能表面上已经习惯了所处社会的社交准则,但是要真正融入到这个社会还是很困难的。
尽管有约法三章,尽管小张和房东在主观上都想和对方搞好关系,但在随后的相处中,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他们之间还是存在着冲突,如饮食方面、宗教方面等等各种冲击导致了他们在一起生活了三个月之后关系还是不冷不热。
再如,尽管小张带的学生中文成绩都很好,只是一次奖励学生的措施却被家长指出违反校规,要接受处罚。
这一切都会打破小张原来的交际规则,同时也会让他感到茫然。
第四,惶恐不安由于不知所措和身心不适应所导致的心理不安、失望和恐惧之感,是一种由于对新文化惧怕和反感而产生的失望和厌烦心理。
小张经过了“蜜月阶段”的新奇,感受到的是两种文化碰触所引起的冲突,而当地人对他的态度也不如初到时那么热情,只是把他当做这个文化社团中普通的成员之一,这一切都会使他感觉自己的不适应被忽视了,从而会产生一些不安和苦恼。
第五,抗拒心理这是由对两种文化的冲突不知所措和惶恐不安的心理引起的文化抗拒心理,这是一种无意识的自我保护心理,一味地排斥两种文化的差异、将自己与新文化隔离或是精神紧张、敏感多疑,甚至还会出现严重的病态反应。
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尽管小张在跨文化交际中存在一些问题,但由于他的努力,他的课堂受到了学生的欢迎,甚至许多学生都和他成为了朋友,并取得了较好的中文成绩。
由此可以看出,尽管存在着一些跨文化交际的障碍,但小张努力地克服了并做好了自己的本职工作。
文化休克的原因
产生文化休克的因素从宏观上讲主要是文化差异和个人差异。
文化差异是引发文化休克的主要原因,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种文化,当一个对母文化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传统习俗、生活习惯和交际方式等早已根深蒂固的人来到一种全新的的文化后,会觉得有众多的不适,所有这些“不适应”就会形成心理和和文化上的“休克”。
此外,人类学家认为每个国家和民族都具有“文化中心主义”倾向,持有这种倾向的人习惯用自己的文化标准来衡量其他文化并认为自己的文化优越去其他文化。
个人差异,不同的文化培育了不同的风土人情、行为取向和生活方式,再加上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生长经历和生活境遇等,这些就形成了每个人独特的背景和个性。
对待新的文化,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处理方式,需要认识到的是从一种文化到另一种文化的过渡既不是测试,也不是交易,而是一种简单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具体到本案例中的小张来说,产生文化休克的原因有以下三点:
1、失去了熟悉的行为习性,而这类习性包括行为或社交习惯和熟悉的物质环境,案例中最为突出的矛盾则是双方在饮食方面的冲突。
由于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导致小张和房东在饮食上有着不同的选择,在一种新的文化中小张无法接受美国的饮食习惯,同样面对一种新的饮食,房东也表现出一副不可接受的态度,因此双方在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差异乃至冲突。
2、人际交往失灵,由于人们的言语交际行为和非言语交际行为都具有极强的文化特性,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往往会发现自己的行为举止不知如何把握,信息的传递和反馈经常堵塞或者失败,造成极大的心理挫折和惶恐。
案例中小张之所以和房东关系不冷不热,是因为他把与本国人的交际原则照搬到对方身上,因此造成人际交往失灵。
同样的差异还表现在对待错误的态度上,比如在课堂上吃东西这件事,中国是个重情的社会,讲求情面,尽管老师有些地方的做法欠妥,但只要有适当的理由,一般都会得到人们的谅解,更何况小张的这种做法是在学生考试成绩都很好,而且课堂上还有空余时间的情况下,在有些时候甚至会当做好的做法来提倡。
而在英语国家则主要重法,重视规则的权威,不管是任何人有什么样的理由,只要违反了这些规则都要接受处罚,每个人必须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人,所以即使小张请同学们吃东西是出于好意,但因其违反了校规,还是要受到处罚的。
所有的这一切完全打乱了小张原有的交际准则,日积月累也会诱发文化休克。
3、文化身份危机,这是一种融行为表现、心理分析和认知论为一体的解释,要适应一种新的文化就必须要改变早已养成的母语文化的个性特征,包括行为方式、语言习惯、交际规则、思维方式等各方面,以便适应新的文化环境。
所以,超越文化休克阶段就像虾子蜕壳一样,也有“鱼儿离开水”一样痛苦。
文化休克的解决措施
文化没有好坏优劣之分,不能以某一种文化价值观念作为判断一切的标准。
差异是存在的,文化碰触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去了解、去适应,甚至去接受。
虽然文化休克时有发生,但只要我们积极努力还是有很多方法和策略可以用来避免或减轻其危害的。
首先,对待文化休克的心理困难不能采取绝对化的态度,更不可用消极的方法处理,要明白跨文化交际中并不要求某一方放弃自己的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只是要求在交际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案例 分析 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