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年中医发展之启示.docx
- 文档编号:1937674
- 上传时间:2022-10-25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22.99KB
近百年中医发展之启示.docx
《近百年中医发展之启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百年中医发展之启示.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近百年中医发展之启示
近百年中医发展之启示
我国医疗工作的现状主要是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并存,其中又以西医为最。
近百年来西医由传入、发展、壮大到上升为主导地位,但并没有导致中医学的覆灭与消亡,而是有所发展,其间原因何在?
同时又对新世纪何启迪?
确实值得深入思考。
千百年来,中医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过巨大贡献,然而近百年来,随着西方医学的传入和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中医学的发展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对此,有不少学者认为是迅速蜕变和消亡的趋势。
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中医学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也具吐故纳新而发展的一面。
这种兼容新知、与时俱进仍不失为中医学发展的主流。
本文试图通过对近百年中医学术继承与发展的因素、方法、条件、方向、成就及众多医家学术经验等方面的探讨,来把握中医学术继承与发展规律,并揭示其对本世纪中医学发展的启示,以期推动中医学术的发展与繁荣。
中医学发展的底蕴
——中国文化传统
中国文化传统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它的起源和积淀经历过漫长岁月,并且始终影响着中国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
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特色和优势的中医药学,无论是其众多的医疗技术发明或是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形成,都以这一文化背景为底蕴。
医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但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认识,中医药学首先是一门人文科学,其次是一门具体的自然科学,或者说是一门兼有人文科学特性和自然科学属性的交叉产物。
可以认为,中国文化传统就是中医药学理论成型和发展的根基。
深入探索文化和中医药学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在新的条件下继承发扬中国文化传统之优势,促进中医药事业的振兴与发展。
一、中国文化传统
1、中国文化传统的概念:
文化,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态,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
中国文化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疆域内,从古至今,世代相传的,以汉族为主体的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具有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共同民族特点。
传统是指沿传下来的思想、文化、道德、风俗、艺术、制度以及行为方式等。
中国文化传统是指在中国文化历史发展过程中,自夏、商、周以来至鸦片战争前,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的文化(有的认为可延至“五四”新文化运动前),是由历史沿革而来的,世代相传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
2、中国文化传统的精神:
中国文化传统是在中国特定的地理、经济和社会指导下形成和发展的,其核心精神为“致中和”。
这种中和精神,是中国古代人追求的最高目标,最高境界。
它具体体现在:
(1)在人与自然关系上,就是要做到“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文化传统精神的主导观念。
无论儒、道、佛、墨,还是法、兵、农、医等各家,均以“天人合一”为出发点和归宿。
(2)在人与社会关系上,就是要做到人伦和谐,即人际关系融洽、和谐、和睦,以和为贵,即“人和”。
这种中和精神,培养了中华民族仁爱温良,平和宽大的品格,反映了中华民族崇尚团结,热爱和平的价值观念。
3、中国文化传统的特征:
(1)整体性:
中国文化传统把宇宙看成是一个“天人合一”的和谐整体,人—自然—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善于从整体上认识世界,把握事物,重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发展,具有强烈的整体意识。
这就是中国文化传统的整体观念。
(2)人文性:
中国文化传统特别重视人的伦理道德,在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各种文化形态中,传统伦理思想处于中心地位。
重视修身,以修身为本,是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特点。
主张通过自身的修养和学习,成为高尚的有理想的人。
(3)承传性:
中国文化传统重视传统的继承,认为继承是延续的前提。
因此,中国文化传统的发展始终有着一以贯之的承传性。
在学术上,讲究“道统”,“师承”,视先秦典籍为判断是非的经典。
中医学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着中国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和基本特征。
二、中医学以文化传统为底蕴之体现:
1、天、地、人三位一体的整体观:
中医学认为,天文、地理、人事是一个有机整体。
天人合一,形神一体。
人类生活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中。
中医学从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去重视自然、社会和心理因素的作用,形成了人(生物、心理)—自然—社会的整体医学模式。
这是中国文化传统的大一统的整体观的体现。
2、人命至重,以人为本的医德观:
中国文化传统的人文精神在于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主体地位。
基于这种人文精神,中医学认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把人的生命价值视为医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这是一种人道主义的救死扶伤精神,是中国文化传统关于人伦和谐价值观的体现。
3、阴阳协调,动静互涵的恒动观:
天地万物原于一气,人之生死由乎气。
运动是气的根本属性。
人体是一个不断发生着升降出入的形气转化运动的机体。
运动贯穿于生命过程的始终。
中医学非常重视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来认识健康与疾病,指导防病治病,延年益寿。
这是中国文化传统动静平衡观的体现。
4、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防治观:
中医学主张“不治已病,治未病”,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与其治疗于有病之后,不如摄养于未病之先。
这种预防为主的医学思想,是中国文化传统中防微杜渐的忧患意识的具体体现。
总之,中国文化传统是中医学术的源头与底蕴。
中医学发展的源泉
——临床实践
近百年来,在中国的社会动荡和沿变中,足以见证中医药学术的生命力及及其博大精深。
无庸置疑,医疗实践推动了中医药学的发展,而中医药学又为保障人民的身心健康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近代西医在中国的传播对中医诊疗方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无数的医家从临床实践出发,总结临床经验,深悟经典之奥理,兼容新知,使中医药学在医疗实践中充分发挥了其自身的优势,并开创了前所未有的新局势。
一、经验总结与医疗实践密切相关
近百年来,传染病流行猖獗,因此,有许多医家致力于传染病的治疗和研究,使中医药在治疗传染病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例如对鼠疫,有余伯陶著述的《鼠疫抉微》,郁闻尧的《鼠疫良方汇编》;对霍乱有恽铁樵的《霍乱新论》、徐相任的《徐氏霍乱论》等,这些论著在近代医学发展过程中有较大影响;1956年,北京流行“乙脑”,死亡率极高,周总理命蒲辅周老中医为首,组织一个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小组,深入疫区,在医疗实践中进行经验总结,提出8法、66方。
二、经典开发与医疗实践密切相关
首先,经典开发的内容多来自医疗实践。
近百年来,除对经典著作进行了比较系统、全面的考证、校勘、注释、语释外,对经典内容的开发均来自临床实践。
并且所取得的成就被临床所应用,或更好地用来指导临床实践。
如阮其煜对《神农本草经》中每味药物的性味,主治功效进行了阐发,并说明用药剂量、禁忌和注意事项。
又如刘炳凡创层次组方法则,在调治慢性疑难痼疾,遣方用药时,首先抓住后天之本,以六君子汤为主方调理脾胃,改善人体生理机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抵抗能力——自然疗能。
其次以调节脏腑功能、疏达血气、燮理阴阳的药组或针对病证症有特异治疗作用的药组为臣佐,直接调理或治疗病证症。
最后以健胃助化为使,既化食又化药,始终以治病治人为旨归。
由于层次清楚,主次分明,调治全面,因而投剂辄中。
这是刘老在《伤寒论》的启迪下,通过临床实践而形成的。
其次,经典开发取得实质性成就的多是临床医家。
近百年来,对经典著作开发取得了实质性成就,而这些成果的研发者正是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学家。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一部中医临床医学的经典,在近代对其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临床应用。
就《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注释而言,主要趋势是从临床实际中研究经典著作的内涵,突破旧框,力图阐述仲景著作的新义。
恽铁樵的《伤寒论研究》就是这种研究法的典型临床医家。
而运用西医知识注释经文的医家有陆渊雷的《伤寒论今释》和《金匮今释》,谭次仲的《伤寒论评释》等。
曹颖甫的《伤寒发微》和《金匮发微》系从个人的临床体会去阐发张仲景的著作。
建国以来,对《伤寒杂病论》的研究更是如“雨后春笋”。
实质性成就的取得均为临床医家或称为“经方大师”,如刘渡舟等。
三、兼容新知与医疗实践密切相关
随着近百年来西医的渗入逐步加深,研究领域不断扩大,研究方法亦不断增加,但不管进展如何,临床仍然是中西医结合、中医兼容新知的主阵地,中医与西医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理论体系,但两种医学又同是以认识人类自身为己任,以防病治病,提高健康水平为奋斗目标。
因此,在疾病的诊治中存在着众多的结合点。
从临床实践入手,有利于分辨其异同,对比其优劣,进而取此之长,补彼之短,形成合理的结合,发挥相得益彰的效果。
另外,在临床上取得肯定疗效之后,方能进行机制研究,理论探讨及剂型改革等。
而上述研究结果的可靠与否,又需要回到临床加以验证,被肯定者将会发挥指导临床,提高疗效的作用。
因此,中医兼容新知“始于临床”又“终于临床”。
例如,自50年代中医应用白虎汤及苍术白虎汤治疗乙脑取得了显著疗效之后,到1978年11月青蒿素治疗恶性疟获得成功,中医对高热的辩证论治研究就是这样从单一病种、单一疗法开始,逐步发展到大宗病案的群体观察及辩证论治规律的研究,并集诸种辩证治研究之大成,形成辩证论治规范,使中医对高热证的辩证治疗进入到系统化、规范化的阶段。
中医学发展的途径
——经典引申和兼容新知
近百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西医学的不断渗透以及临床实践的深入,中医学界自身发展逐步走向经典引申与兼容新知两方面,以期达到对疾病的深化认识,提高疗效。
一、经典引申
(一)病因病机:
近百年来,中医病因病机学的发展,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对历代的成就结合临床进行了整理,并有所阐发;二是结合了现代科学,对中医理论进行了一些研究,例如在整理古医籍方面,如曹炳章编著的《中国医学大成》、裘吉生编著的《珍本医学集成》等丛书,都收集了不少中医病因病机学的内容。
解放以来,反复编著了八次中医教材,对病因病机学的内容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整理。
近十多年来,对中医古籍进行了更多的校勘、圈点与注释工作。
近百年来,西洋医学传入中国,对中医病因病机学说不无影响。
早期,有些学者试图把西医与中医汇通,但是,由于社会条件与科学水平的限制,收效不大。
从解放以后,由于党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中医,提倡中西医结合,提倡用现代科学研究中医,在广大医学科学工作者的努力下,在肾的病机、脾的病机等领域内,已取得了初步的可喜的进展。
从长远角度来看,不断总结中医临床经验,系统整理历代文献,大力开展用现代科学对中医的研究,中医病因病机学一定会得到更大的进展。
(二)诊断:
在中医学的悠久历史中,诊断学的内容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
伴随着时代脉搏的跳动,现代科技的不断渗入,近百年尤其近几十年来,中医诊断学的研究更是方兴未艾,是当前中医研究中非常活跃的一个领域。
中医诊断研究在蕴含传统特色的基础上,又赋予了时代的使命,其研究已逐步形成了以四诊客观化、病证规范化、辩证微观化、教学多元化为主要内容的研究体系。
中医诊断学的范围极为广泛,其内容即包括对临床病证资料进行收集所采用的手段与方法,又包括诊断思维过程中的理论指导及对病证概念的明确与规定。
(三)治则治法:
首先,我国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过程中,在认识疾病发生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基础上,逐步总结了一套治疗疾病的治疗原则。
如治本与治标、扶正与祛邪、正治与反治、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等。
其次,在治疗基本原则指导下,据具体情况所采取的汗法、吐法等具体方法,都有不同程度的完善、扬弃与补充。
以理血法为例,其为畅通血液,消散瘀血以及止血的一种治法。
近百年来,结合现代科学的发展,已辅以相应的物化技术但又不离其根本大法。
(四)方药:
现以桂枝汤为例,说明经典引申在方药方面的体现。
传统上自仲景创此方至后世历代医家不断发展,使其具有解肌和营卫,化气调阴阳、温阳养血通脉三方面作用,并有不同化裁及应用,使其用于一切外感表虚证、劳伤、妊娠反应、慢性眼病的恢复、慢性疮疡、重病恢复期、神经官能症等等。
二、兼容新知
(一)病因病机:
近百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百年 中医 发展 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