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LED点阵课程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9347950
- 上传时间:2023-01-05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91.91KB
单片机LED点阵课程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单片机LED点阵课程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片机LED点阵课程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说明:
本任务书一式二份,院(部、系)、教务处各一份。
目录
一、系统功能设计要求。
。
1
二、设计方案。
2
三、LED点阵的显示原理。
3
四、单片机结构。
4
五、源程序、程序设计及流程图。
5
一、设计要求
设计一个16*16LED点阵位置显示屏,要求可以在显示屏上可以点亮足够的led灯,组成文字和图形,并形成跑马灯、移入移出等显示特色。
要求文字显示清晰,图形显示清晰,并且稳定。
二、设计方案
从理论上说,不论显示图形还是文字,只要控制组成这些图形或文字的各个点所在的位置相对应的LED器件发光,就可以得到我们想要的显示结果,这种同时控制各个发光点亮灭的方法称为静态驱动显示方式。
16×
16的点阵共有256个发光二极管,显然单片机没有这么多的端口,如果我采用锁存器来扩展端口,按8位的锁存器来计算,16×
16的点阵需要256/8=32个锁存器。
这个数字很庞大,因为我们仅仅是16×
16的点阵,在实际应用中的显示屏往往要大得多,这样在锁存器上花的成本将是一个很庞大的数字。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的显示屏几乎都不采用这种设计,而采用另外一种称为动态扫描的显示方法。
动态扫描的意思简单地说就是逐行轮流点亮,这样扫描驱动电路就可以实现多行(比如16行)的同名列共用一套驱动器。
具体就16×
16的点阵来说,把所有同1行的发光管的阳极连在一起,把所有同1列的发光管的阴极连在一起(共阳极的接法),先送出对应第一行发光管亮灭的数据并锁存,然后选通第1行使其燃亮一定时间,然后熄灭;
再送出第二行的数据并锁存,然后选通第2行使其燃亮相同的时间,然后熄灭;
以此类推,第16行之后,又重新燃亮第1行,反复轮回。
当这样轮回的速度足够快(每秒24次以上),由于人眼的视觉暂留现象,就能够看到显示屏上稳定的图形了。
采用扫描方式进行显示时,每一行有一个行驱动器,各行的同名列共用一个驱动器。
显示数据通常存储在单片机的存储器中,按8位一个字节的形式顺序排放。
显示时要把一行中各列的数据都传送到相应的列驱动器上去,这就存在一个显示数据传输的问题。
从控制电路到列驱动器的数据传输可以采用并列方式或串行方式。
显然,采用并行方式时,从控制电路到列驱动器的线路数量大,相应的硬件数目多。
当列数很多时,并列传输的方案是不可取的。
采用串行传输的方法,控制电路可以只用一根信号线,将列数据一位一位传往列驱动器,在硬件方面无疑是十分经济的。
但是,串行传输过程较长,数据按顺序一位一位地输出给列驱动器,只有当一行的各列数据都以传输到位之后,这一行的各列才能并行地进行显示。
这样,对于一行的显示过程就可以分解成列数据准备(传输)和列数据显示两部分。
对于串行传输方式来说,列数据准备时间可能相当长,在行扫描周期确定的情况下留给行显示的时间就太少了,以致影响到LED的亮度。
解决串行传输中列数据准备和列数据显示的时间矛盾问题,可以采用重叠处理的方法。
即在显示本行各列数据的同时,传送下一列数据。
为了达到重叠处理的目的,列数据的显示就需要具有锁存功能。
经过上述分析,就可以归纳出列驱动器电路应具有的功能。
对于列数据准备来说,它应能实现串入并出的移位功能;
对于列数据显示来说,应具有并行锁存的功能。
这样,本行已准备好的数据打入并行锁存器进行显示时,串并移位寄存器就可以准备下一行的列数据,而不会影响本行的显示。
LED驱动显示采用动态扫描方法,动态扫描方式是逐行轮流点亮,这样扫描驱动电路就可以实现多行的同名列共用一套列驱动器。
以16×
16点阵为例,把所有同一行的发光管的阴极连在一起,把所有同一列的发光管的阳极连在一起(共阴的接法),先送出对应第1列发光管亮灭的数据并锁存,然后选通第1列使其燃亮一定的时间,然后熄灭;
再送出第2列的数据并锁存,然后选通第2列使其燃亮相同的时间,然后熄灭;
….第16列之后,又重新燃亮第1列,反复轮回。
当这样轮回的速度足够快(每秒24次以上),由于人眼的视觉暂留现象,就能看到显示屏上稳定的图形。
该方法能驱动较多的LED,控制方式较灵活,而且节省单片机的资源。
显示数据可通过单片机的P0,,P2口接驱动电路传输到点阵行引脚。
点阵的移动
以下以16×
16点阵为例介绍点阵的移动。
要显示一个字符,该字符的点阵数据可以列向(纵向)16点组字,又可以行向(横向)16点组字。
无论哪一种组字方法,都既可以显示字符的水平方向的移动,又可以显示竖直方向的移动。
本设计主要采用汉字的左移,所以以下只作左移显示的解释
列扫描方式左移动:
列向组字显示字符水平方向的移动(左滚动)
延长数组法。
将原来字符点阵数组的16个数据重复一遍延长,点阵数组的数据个数为32个。
每扫描一帧取8个数据显示,下一帧取数要在数组中后移一个数取数。
循环一遍扫16帧。
可以假想有两块16×
16的点阵模块(共32帧)水平平行排列,用一个恰好能罩住16列点阵的中空方框去罩这个点阵,第1(第1帧)罩住最左边数起第一列开始的16列,就扫描显示这16列;
第2次(第2帧)使方框右移一列,罩住做左边数起第2列开始的16列,就扫描显示这16列;
·
;
这样每扫描完一帧使方框右移一列,最后第16次(第16帧)时,罩住左边数起的第16列开始的16列,就扫描显示这16列。
如此完成16帧画面的扫描显示,也就完成了整个一次移动循环扫描、之后反复循环,即可呈现显示字符沿水平向左移动的图像
因为是列向组字(列扫描方式,点阵数据为行码,上边为低位下面为高位),希望显示移动的一个字符,第1次扫描从行码的点阵数组中取第1~16个数据,送行码输出口,对应于这8个数据,同时用列码输出口输出列码,分别控制第1~16列。
扫描完前16个数据之后,第2次扫描从点阵数组中取第3~18个数据(第18个数据与第1个数据同),送行码输出口,对应于这16个数据,同时用列码输出口输出列码,仍分别控制扫第1~16列。
第3次扫描从点阵数组中取第5~20个数据(第20个数据码与第2个数据码相同)扫描·
如此实现字符向左移动。
以上完成一个图形移动的方法,也可以看成是移动16个不同的字形。
如图2.13所示,首先扫描第一个字型,同样是16行,16次扫描,16次显示;
完成一个字型的扫描以后,再扫描第二个字型;
完成第二个字型的扫描之后,再扫描第三个字型·
依此类推,即可产生该文字的左移的感觉。
三、单片机系统结构
51单片机的概述
单片机也被称作“单片机微型计算机”、“微控制器”、“嵌入式微控制器”,国际上采用“MCU”(Micro
Controller
Unit)称呼单片机。
如果将8位单片机的推出作为起点(1976年),那么单片机的发展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单片机探索阶段,主要探索如何把计算机的主要部件集成在单芯上;
第二阶段是单片机完善阶段,完善了8位单片机的并行总线结构、外围功能单元由CPU集中管理模式、体现控制特性的位地址空间和位操作方式、指令系统趋于丰富和完善,并且增加了许多突出控制功能的指令;
第三阶段是向微控制器发展的阶段,说的是在51系列的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加强了外围电路的功能,突出了单片机的控制功能,将一些用测控对象的模数转换器、数模转换器、程序运行监视器、脉宽调制器等纳入芯片中,体现单片机的微控制器特征;
第四阶段是单片机的全面发展阶段,很多大半导体和电气厂商都开始加入单片机的研制和生产,单片机世界出现了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景象。
随着单片机在各个领域全面深入地发展和应用,出现了高速、大寻址范围、强运算能力的8位、16位、32位通用型单片机,以及小型谦价的专用型单片机。
目前,单片机正朝着高性能和多品种方向发展,今后单片机的发展趋势将是进一步向着CMOS化、低功耗、小体积、大容量、高性能、低价格和外围电路内装等方面发展。
单片机的组成
单片机通过内部总线把计算机的各主要部件连为一体,其内部总线包括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
其中,地址总线的作用是为进行数据交换时提供地址,CPU通过将地址输出到存储器或I/O接口;
数据总线用于在CPU与存储器或I/O接口之间或存储器与外设之间交换数据;
控制总路线包括CPU发出的控制信号线和外部送入CPU的应答线等。
四、源程序、程序设计及流程图
显示驱动程序(显示屏扫描函数)流程图。
以下是16×
16点阵LED电子显示屏的源程序,分别采用C及汇编编写,C程序在KeiluVision2V2.30(C51.exeV7.0)环境下调试通过。
/*--------------------------------------
16点阵LED显示屏程序
MCUAT89C51XAL24MHz
BuildebyGavinHu,2003.8.15
--------------------------------------*/
#include<
reg51.h>
#defineBLKN2//列锁存器数
sbitG=0x97;
//P1.7为显示允许控制信号端口
sbitRCLK=0x96;
//P1.6为输出锁存器时钟信号端
sbitSCLR=0x95;
//P1.5为移位寄存器清○端
voiddelay(unsignedint);
//延时函数
unsignedchardatadispram[32];
//显示缓存
主函数voidmain(void)
voidmain(void)
{
unsignedcharcodeBmp[][32]={//字模表
{
0xF9,0xBF,0xC7,0xAF,0xF7,0xB7,0xF7,0xB7,0xF7,0xBF,0x00,0x01,0xF7,0xBF,0xF7,0xB7,
0xF1,0xD7,0xC7,0xCF,0x37,0xDF,0xF7,0xAF,0xF6,0x6D,0xF7,0xF5,0xD7,0xF9,0xEF,0xFD
}/*我*/,
0xFF,0x07,0xC0,0x6F,0xED,0xEF,0xF6,0xDF,0xC0,0x01,0xDD,0xFD,0xBD,0xFF,0xC0,0x03,
0xFB,0xFF,0xF8,0x0F,0xF3,0xDF,0xF4,0xBF,0xEF,0x3F,0x9C,0xCF,0x73,0xF1,0xCF,0xFB
}/*爱*/,
0xF7,0xDF,0xF9,0xCF,0xFB,0xBF,0xC0,0x07,0xDE,0xF7,0xC0,0x07,0xDE,0xF7,0xDE,0xF7,
0xC0,0x07,0xDE,0xF7,0xFE,0xFF,0x00,0x01,0xFE,0xFF,0xFE,0xFF,0xFE,0xFF,0xFE,0xFF
}/*单*/,
0xFF,0xBF,0xEF,0xBF,0xEF,0xBF,0xEF,0xBB,0xE0,0x01,0xEF,0xFF,0xEF,0xFF,0xEF,0xFF,
0xE0,0x0F,0xEF,0xEF,0xEF,0xEF,0xEF,0xEF,0xDF,0xEF,0xDF,0xEF,0xBF,0xEF,0x7F,0xEF
}/*片*/,
0xEF,0xFF,0xEF,0x07,0xEF,0x77,0x01,0x77,0xEF,0x77,0xEF,0x77,0xC7,0x77,0xCB,0x77,
0xAB,0x77,0xAF,0x77,0x6E,0xF7,0xEE,0xF5,0xED,0xF5,0xED,0xF5,0xEB,0xF9,0xEF,0xFF
}/*机*/,
0xF8,0x3F,0xE7,0xCF,0xDF,0xF7,0xBF,0xFB,0xB3,0x9B,0x73,0x9D,0x7F,0xFD,0x7F,0xFD,
0x6F,0xED,0x67,0xCD,0xB3,0x9B,0xB8,0x3B,0xDF,0xF7,0xE7,0xCF,0xF8,0x3F,0xFF,0xFF
}/**/
};
registerunsignedchari,j,k,l;
SCON=0x00;
//串口工作模式0:
移位寄存器方式
TMOD=0x01;
//定时器T0工作方式1:
16位方式
TR0=1;
//启动定时器T0
P1=0x3f;
//P1端口初值:
允许接收、锁存、显示
IE=0x82;
//允许定时器T0中断
while
(1)
delay(2000);
//延时2秒
for(i=0;
i<
32;
i++)//显示效果:
卷帘出┓
dispram[i]=Bmp[5][i];
if(i%2)delay(100);
}//━━━━━━━━┛
delay(3000);
i<
6;
i++)//显示效果:
上滚屏┓
for(j=0;
j<
16;
j++)
for(k=0;
k<
15;
k++)
dispram[k*BLKN]=dispram[(k+1)*BLKN];
dispram[k*BLKN+1]=dispram[(k+1)*BLKN+1];
}
dispram[30]=Bmp[i][j*BLKN];
dispram[31]=Bmp[i][j*BLKN+1];
delay(100);
左跑马┓
2;
for(k=1;
9;
for(l=0;
l<
l++)
dispram[l*BLKN]=dispram[l*BLKN]<
<
1|dispram[l*BLKN+1]>
>
7;
dispram[l*BLKN+1]=dispram[l*BLKN+1]<
1|Bmp[i][l*BLKN+j]>
(8-k);
}//end(k=0;
}//endfor(i=0;
;
i++)//━━━━━━━┛
卷帘入┓
dispram[i]=0x00;
}//endwhile
(1)
}
/*延时函数*/
voiddelay(unsignedintdt)
{
registerunsignedcharbt;
for(;
dt;
dt--)
for(bt=0;
bt<
255;
bt++);
/*显示屏扫描(定时器T0中断)函数*/
voidleddisplay(void)interrupt1using1
registerunsignedchari,j=BLKN;
TH0=0xF8;
//设定显示屏刷新率每秒62.5帧
TL0=0x30;
i=P1;
//读取当前显示的行号
i=++i&
0x0f;
//行号加1,屏蔽高4位
do{
j--;
SBUF=dispram[i*BLKN+j];
//送显示数据
while(!
TI);
TI=0;
}while(j);
//完成一行数据的发送
G=1;
//消隐(关闭显示)
P1&
=0xf0;
//行号端口清○
RCLK=1;
//显示数据打入输出锁存器
P1|=i;
//写入行号
RCLK=0;
//锁存显示数据
G=0;
//打开显示
以下为用汇编编写的字符显示控制程序:
************************************
**
*单个16*16点阵电子屏字符显示器*
*AT89C5212MHZ晶振*
*2004.2.11LRM*
显示字用查表法,不占内存,字符用16*16共阳LED点阵,
效果:
向上滚动显示19个字,再重复循环。
R1:
查表偏址寄存器,B:
查表首址,R2:
扫描地址(从00-0FH)。
R3:
滚动显示时控制移动速度,单字显示可控制静止显示的时间。
************;
中断入口程序;
ORG0000H
LJMPSTART
ORG0003H
RETI
ORG000BH
LJMPINTT0
ORG0013H
ORG001BH
ORG0023H
ORG002BH
初始化程序;
主程序;
START:
MOV20H,#00H;
清标志,00H为第16行开始扫描标志,01为1帧扫描结束标志
MOVA,#0FFH;
端口初始化
MOVP1,A
MOVP2,A
MOVP3,A
MOVP0,A
CLRP1.6;
串行寄存器输入打入输出控制位
MOVTMOD,#01H;
使用T0作16位定时器,行扫描用。
MOVTH0,#0FCH;
1ms初值(12MHZ)
MOVTL0,#18H
MOVSCON,#00H;
串口0方式传送显示字节
MOVIE,#82H;
T0中断允许,总中断允许
MOVSP,#70H
MAIN:
LCALLDIS1;
显示准备,黑屏,1.5秒
MOVDPTR,#TAB
LCALLMOVDISP;
向上滚动显示一页(8个字)
INCDPH
AJMPMAIN
********************;
多字滚动显示子程序;
每次8个字,入口时定义好DPTR值
MOVDISP:
MOVB,#00H;
向上移动显示,查表偏址暂存(从00开始)
DISLOOP:
MOVR3,#07H;
移动速度
DISMOV:
MOVR2,#00H;
第0行开始
MOVR1,B;
SETBTR0;
开扫描(每次一帧)
WAITMOV:
JBC01H,DISMOV1;
标志为1扫描一帧结束(16毫秒为1帧,每行1毫秒)
AJMPWAITMOV
DISMOV1:
DJNZR3,DISMOV;
1帧重复显示(控制移动速度)
INCB;
显示字的下一行(每行2字节)
MOVA,R1;
R1为0,8个字显示完
JZMOVOUT;
AJMPDISLOOP;
MOVOUT:
RET;
移动显示结束
*****************;
单字显示子程序;
显示表中某个字
DIS1:
MOVR3,#5AH;
静止显示时间控制(16MS*#=1.6秒)
DIS11:
一帧扫描初始值(行地址从00-0FH)
MOVDPTR,#TAB;
取表首址
MOVR1,#00H;
查表偏址(显示第一个字)
WAIT11:
JBC01H,DIS111;
为1,扫描一帧结束
AJMPWAIT11
DIS111:
DJNZR3,DIS11
RET
扫描程序;
1MS刷新一次,每行显示1秒
INTT0:
PUSHACC
1ms初值重装
JBC00H,GOEND;
16行扫描标志为1,结束
INCR1;
取行右边字节偏址
MOVA,R1
MOVCA,@A+DPTR;
查表
MOVSBUF,A;
串口0方式发送
WAIT:
JBCTI,GO;
等待发送完毕
AJMPWAIT;
GO:
DECR1;
取行左边字节偏址
MOVCA,@A+DPTR
MOVSBUF,A
WAIT1:
JBCTI,GO1
AJMPWAIT1
GO1:
SETBP1.7;
关行显示,准备刷新
NOP;
串口寄存器数据稳定
SETBP1.6;
产生上升沿,行数据打入输出端
CLRP1.6;
恢复低电平
MOVA,R2;
修改显示行地址
ORLA,#0F0H;
MOVR2,A;
修改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单片机 LED 点阵 课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