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测试题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9319198
- 上传时间:2023-01-05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3.41KB
大学语文测试题文档格式.docx
《大学语文测试题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语文测试题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榆树
池鱼(正确答案)
桃李
鸡鸣
B(P-183)。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中“恋”字和“思”字,将人的心理活动赋予鸟和鱼,拟人生动,顿生不少令人慨叹的情味。
5.《行路难》(其一)是运用伊尹的典故抒情的是()。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正确答案)
将登太行雪满山
欲渡黄河冰塞川
B(P-185)。
乘舟梦日,用伊尹故事。
传说伊尹在受商汤聘用前忽然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
不久,伊尹果然受到商汤的重用。
6.在《纪念傅雷》一文中,作者深切认同傅雷的是()[单选题]
翻译方法
教子成功
刚直的品德(正确答案)
水墨画观点
C(P132)。
施蛰存在《纪念傅雷》中赞颂的是他那种“具有浩然之气的儒家之刚者”,认同他那种刚直的品格。
7.下列文章中,属于游记一篇的是()[单选题]
《都江堰》(正确答案)
《香市》
《秋夜》
《蚂蚁大战》
A(P144)。
《都江堰》选自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是一篇游记。
8.在《我与地坛》一文中,用以比做秋天的语言是()[单选题]
啄木鸟随意而空旷的啄木声
铜钟与这园子一般年纪,浑身挂满绿锈(正确答案)
一径时而苍白时而黑润的小路
干净的土地上的一只孤零的烟斗
B(P155)。
对于四季的类比出现在文章的第三部分,“秋天是一座青铜的大钟,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曾丢弃着一座很大的铜钟,铜钟与这园子一般年纪,浑身挂满绿锈,文字已不清晰”。
A选项对应的是冬天,C选项对应的是春天,D选项对应的是冬天。
9.《蒹葭》中点明主题的句子是()[单选题]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正确答案)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B(P172)。
《蒹葭》的主题是对“伊人”的真诚向往、执着追求以及追寻不得的失望、惆怅心情。
所以该诗点明主旨的句子应该是“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在水一方”涵容了世间各种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境遇。
10.在《湘夫人》中,“目眇眇兮予怀”“思公子兮不敢言”属于哪种抒情方式()[单选题]
直抒胸臆(正确答案)
借景物抒情
借比喻抒情
借象征抒情
A(P176)。
“目眇眇兮愁予”、“思公子兮未敢言”是直抒胸臆。
11.柳宗元写作《种树郭橐驼传》的根本目的是()。
批评长人者政令繁苛
阐发养民治国思想(正确答案)
说明种树的正确方法
赞叹郭橐驼的技艺
B(P100)。
柳宗元写《种树郭橐驼传》是为了阐发“养民”治国的进步思想。
12.下列《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武灵王的言语中,表达了他坚持变革的勇气和决心的是()。
制国有常,利民为本;
从政有经,令行为上
明德先论于贱,而从政先信于贵
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正确答案)
故寡人变服骑射,欲以备四境之难,报中山之怨
C(见2006版教材P81)。
“虽驱世以笑我”展现了赵武灵王排除世间偏见、阻隔,坚持变革的决心。
13.下列《秋夜》意象中,表现出色厉内荏特征的是()。
天空(正确答案)
恶鸟
小青虫
小粉红花
A(P119)。
天空的形象在作品中是人间生灵与美好事物的虐杀者,是黑暗暴虐势力的象征,它冷漠、凶险而又狡黠,又色厉内荏。
所以该题选A。
14.《爱尔克的灯光》的主要写作特点是()。
文字筒洁省净,情感含蕴多藏,寄深味于平易质朴之中
融叙事、写景、记人、抒情予一体,善于铺陈,物象层出
笔墨客观冷静,写人鲜明生动,剪裁得当,层次井然
熔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思绪翻滚,情感浓烈(正确答案)
D(P128)。
《爱尔克的灯光》一文熔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思绪翻滚,情感浓烈。
15.下列《纪念傅雷》提到的事件中,让作者“更深一步的了解傅雷”的是()。
谈翻译技术
傅雷夫妇的逝世
论绘画艺术
傅雷家书集出版(正确答案)
D(P131)。
《纪念傅雷》倒数第三段“傅雷逝世,其实我还没有了解傅雷。
直到他的家书集出版,我才能更深一步的了解傅雷。
”所以这里选D。
16.下列《纪念傅雷》语句中,堪称“充满言外之意的点睛之笔”的是()。
后来知道他的别号就叫“怒庵”,也就不以为奇
这种家庭教育是相当危险的,没有几个人能成功,然而傅雷成功了
他才成为具有浩然之气的儒家之刚者(正确答案)
朋友中像傅雷那样的毅然决然不自惜其生命的,还有好几个
C(P131)。
《纪念傅雷》语句中,堪称“充满言外之意的点睛之笔”的是“儒家之刚者”,意为傅雷不仅有艺术的涵养与知识学问的累积,又能坚持原则。
17.下列《都江堰》提到的历史人物中,被作者颂扬为”智慧、仁慈、透明”的是()。
诸葛亮
李冰(正确答案)
刘备
杜甫
B(P142)。
文中有“他筑堰的指令,智慧、仁慈、透明”,他指的是都江堰的建筑者李冰。
18.《我与地坛》反复抒写“我”对母亲的思念、痛悔之情,从而展现母爱的动人力量,这种表现方式是()。
侧面烘托(正确答案)
铺陈排比
类比
递进
A(P156)。
《我与地坛》运用侧面烘托,反复抒写“我”对母亲的思念、痛悔之情,从而从侧面展现母爱的动人力量。
19.下列《湘夫人》诗句中,表示湘君遗憾之情的是()。
桂栋兮兰榛,辛夷楣兮药房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醴浦(正确答案)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B(P174)。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醴浦”表示了湘君遗憾之情。
20.李白《行路难》(其一)的创作时间是()。
被征召入长安之前
被征召入长安之时
被迫离开长安之后(正确答案)
被判流放夜郎之时
C(P185)。
李白《行路难》(其一)写于唐玄宗天宝三年李白被迫离开长安以后。
二,多选题(共5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下列《爱尔克的灯光》语句中,表现作者回到故乡既留恋又痛恨的心情的有(
黑暗来了,我的眼睛失掉了一切
十九年,似乎一切全变了,又似乎都没有改变
用留恋的眼光看我出生的房屋,这应该是最后的一次了(正确答案)
我花费了自己不少的眼泪和欢笑(正确答案)
我高兴地来,痛苦地去(正确答案)
CDE(P125)。
选项C、D、E抒写了作者见到故居时既痛恨又留念的复杂心情。
22.《垓下之围》塑造人物形象所使用的手法有(
场面描写(正确答案)
语言描写(正确答案)
细节描写(正确答案)
景物描写
行为举止描写(正确答案)
ABCE(P91)。
《垓下之围》通过三个场面的描写,塑造了一个个性特点十分鲜明的悲剧英雄形象。
司马迁写人物传记,善于在历史事实的关键环节进行合乎情理的艺术加工。
“虞兮虞兮”的悲歌,成为“霸王别姬”的典型情节。
“天之亡我”在项羽口中先后三次重复出现,充分表现出项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
“瞋目而叱”,吓退汉将杨喜数里,在失败关口仍见出项羽的英武气势。
将宝马赠与乌江亭长,既是对亭长好意的报,又是对战马的爱怜深情。
最后自刎,对吕马童说“吾为若德”,则表现出对敌人的鄙视和视死如归的精神。
这些有血有肉的细节描写、行为举止描写,使人物性格鲜明突出,情致丰赡,艺术效果十分显著。
《史记》语言描写生动,影响深远,短短的垓下之围中就留下了“霸王别姬”、“四面楚歌”、“羞见江东父老”等含义丰富的成语。
23.下列《我愿是一条急流》意象中,属于诗人自喻的有()。
荒林(正确答案)
城堡的废墟(正确答案)
常春藤
小草棚(正确答案)
云朵(正确答案)
ABDE(P222)。
裴多菲是匈牙利的伟大诗人和革命家。
《我愿是一条急流》就是献给他妻子森德菜·
尤丽亚的一首爱情诗。
本诗最鲜明的特点,就是通过一系列比喻来表达深切的爱情。
全诗五节,分别用一条急流、一座荒林、城堡的废墟、一所小草棚、一块云朵五组形象来比喻诗人自己。
24.在《我的世界观》中,爱因斯坦所列举的被他认为是庸俗可鄙的、却是人们所努力追求的目标有(
名誉
财产(正确答案)
虚荣(正确答案)
地位
奢侈的生活(正确答案)
BCE(见2006版教材P41)。
人们所努力追求的庸俗的目标——财产、虚荣、奢侈的生活——我总觉得都是可鄙的。
(《我的世界观》)
25.下列作品中,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有(
《垓下之围》(正确答案)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种树郭橐驼传》
《哭小弟》(正确答案)
《爱尔克的灯光》
AD(P164)。
记叙文中穿插具体描绘的地方,应当都是既生动又传神的典型细节,否则就可能是浪费笔墨。
《张中丞传后叙》、《垓下之围》、《先妣事略》、《哭小弟》之所以耐人寻味,就是因为它们主要是由一些生动细节构成的。
如《哭小弟》中传神的细节描写,写小弟在冬天不怕生冻疮,敢用冷水洗脸,寥寥几笔就显现出他活泼、可爱而憨实的性格。
三,简析题(共5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简析题:
阅读《早雁》,回答问题: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A.就题材而言,这首诗属于哪种类型?
B.第二联使用了什么抒情方式?
C.说明尾联的表层意思和深层意蕴。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195)。
A.咏物诗。
B.借景抒情,借典故抒情。
C.表层意思叮嘱大雁暂留南方,安居潇湘。
深层意蕴同情百姓而又无可奈何。
27.简析题:
阅读《再别康桥》中的两节,回答问题: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A.这两节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怀?
B.指出其中自喻为物的诗句。
C.“彩虹似的梦”象征什么?
(P208~209)。
A.重游故地时眷恋、珍惜而又略带忧郁的情怀。
B.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C.美好的理想。
28.简析题:
阅读《哦,香雪》的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香雪平时话不多,胆子又小,但作起买卖却是姑娘中最顺利的一个。
旅客们爱买她的货,因为她是那么信任地瞧着你,那洁净如水晶的眼睛告诉你,站在车窗下的这个女孩子还不知道什么叫受骗。
……有时她也抓空儿向他们打听外面的事,打听北京的大学要不要台儿沟人,打听什么叫“配乐诗朗诵”(那是她偶然在同桌的一本书上看到的)。
有一回她向一位戴眼镜的中年妇女打听能自动开关的铅笔盒,还问到它的价钱。
谁知没等人家回话,车已经开动了。
A.文中表现的香雪性格特征是什么?
B.作者对香雪寄托了怎样的情感?
C.指出文中刻画香雪形象使用的描写方法。
(P261)。
A.纯真质朴,生性胆小,却对现代文明有着热情向往。
B.对其质朴美的赞叹。
C.肖像描写,行为举止描写。
29.简析题:
阅读《容忍与自由》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一切对异端的迫害,一切对“异己”的摧残,一切宗教自由的禁止,一切思想言论的被压迫,都由于这一点深信自己是不会错的心理.因为深信自己是不会错的,所以不能容忍任何和自己不同的思想信仰了。
A.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道理?
B.指出这段文字运用的论证方法。
C.指出文中所采用的修辞手法。
(P56)。
A.人类难以做到容忍的心理根源是“深信自己是不会错的”。
B.演绎法。
C.排比。
30.简析题:
阅读《张中丞传后叙》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远虽材若不及巡者,开门纳巡,位本在巡上,授之柄而处其下,无所疑忌,竞与巡俱守死,成功名。
城陷而虏,与巡死先后异耳。
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
远诚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爱之肉,以与贼抗而不降乎?
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所欲忠者,国与主耳,而贼语以国亡主灭。
远见救援不至,而贼来益众,必以其言为信。
外无待而犹死守,人相食且尽,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处矣,远之不畏死亦明矣。
乌有城坏,其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
虽至愚者不忍为。
呜呼!
而谓远之贤而为之邪?
A.韩愈写这段文字的意图是什么?
B.这段文字表现了许远怎样的人物特征?
C.说明这段文字驳论方式的着眼点。
(P92)。
A.为许远辩诬。
B.为国让贤,忠贞不畏死。
C.反驳论点。
四,词语解释题(共10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31.词语解释题:
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填空题]*
(P36)。
盈:
满
32.词语解释题:
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逆[填空题]*
(P95)。
逆遁:
预先逃跑。
33.词语解释题:
使人(属)盂尝君,愿寄食门下[填空题]*
(P83)。
属:
同“嘱”,嘱托,请求。
34.词语解释题:
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处矣。
(P94)。
数日:
计算日期,指为期极短。
35.词语解释题:
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填空题]*
(P99)。
筑:
捣土
36.词语解释题:
明德先论于(贱),而从政先信于贵。
(见2006版教材P82)。
贱:
底层的百姓。
37.词语解释题:
又期而生女、子,(殇)一人,期而不育者一人。
(P108)。
殇:
早逝、还没成年就死去。
38.词语解释题: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填空题]*
(P49)。
本:
推究本源,名词作动词用
39.词语解释题: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P84)。
轻视,看不起。
40.词语解释题:
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P105)。
樽:
酒杯。
五,作文题(10分)
41.作文题:
在汉语中,与“独”有关的成语很多,例如“一枝独秀”、“独当一面”、“特立独行”、“独辟蹊径”、“独具匠心”、“独断专行”、“独善其身”、“独木难支”。
请在以上成语中任选一个或多个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语文 测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