吨的认识教学重难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9319111
- 上传时间:2023-01-05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1.94KB
吨的认识教学重难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吨的认识教学重难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吨的认识教学重难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训练
2、填一填。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曹冲称象。
2、课件出示一些以“吨”为单位的物体及其相应质量有关资料的介绍。
(板书课题)
教师提问:
以吨为单位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小组合作讨论)
教师指出:
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
计量比较重或大宗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
吨可以用符号“t”表示。
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索
1、体验1吨的重量,课件出示课本第31页主题图。
一个同学的体重是25千克,背一背什么感觉?
40个有多重?
得出1000千克是一个很重的质量,数学上规定用1吨来表示1000千克,即1吨=1000千克。
2、谈话:
在了解1吨有多重之前,我们再来解决一个问题,一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多少千克?
列式:
100X10=1000(千克)即1000千克=1吨。
3、即时训练(课件示)。
4、小结。
三、巩固应用
1、填数。
先让学生独立练习,再集体反馈,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猜一猜。
3、小动物过桥。
4、我会填。
5、判断。
6、读一篇日记,再回答提出的问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教学反思:
“吨的认识”是人教版第五册第3单元的知识。
本课教学前,学生对重量单位千克和克有了较深的认识,这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作了知识的铺垫。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重量单位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这不仅是生产和日常生活的需要,也为以后学习新知打下基础。
在本节课教学时先通过故事和欣赏图片引出“吨”的概念,让学生知道“吨”这个质量单位的产生是生活的需要。
在讲授新新课时,让学生抱一抱朋友,再次感受到千克与吨的作用,假如把全班同学平均每人的体重看做是25千克,几个这样的同学合在一起大约重1吨,由此得到了吨与千克化聚的方法,在这样的感受中生成了新知,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
本节课的练习设计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兴趣。
如在练习中出现的一篇有趣而又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日记,由于单位的错用闹出了一系列的笑话,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已经哈哈笑。
做这样的练习既有趣又联系生活,同时也巩固了新知识,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积极性。
而在小组合作方面,大胆放手,给学生更大的空间去思考,去创造。
另外,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也让学生感到很好的可视效果。
吨的认识教学重难点第2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感受认识吨的过程。
通过想像和推理初步建立1
吨的质量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推理能力和估计重量的能力。
2.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1吨=1000千克。
3.感受“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质量单位吗?
谁知道?
2.我们一起来做一个练习。
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
3.你们知道自己的体重吗?
请你们根据自己的体重估计一下老师有多重。
老师的体重大约是50千克。
你们算一算10个和我体重一样的人重多少千克?
100个呢?
5000千克,这么大的数啊!
4.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用千克做单位
数字太大就不方便了,通常用较大的质量单位:
吨。
今天我们就学习吨的认识。
(板书课题)你们知道一吨有多重吗?
1吨=1000千克(咱们齐读两遍一二)
通常人们用字母“t”来表示吨。
板书1t=1000Kg
1吨等于1000千克还可以这样表示。
5.老师这有一桶水,我想请几个同学过来拎一拎,估计一下这桶水有多重?
咱们班谁的力气最大?
(找4个同学)
一桶水大约10千克,多少桶水大约1吨重?
想象一下这些水放到教室里有多大一片啊?
差不多要放满两个这样大的讲台。
1吨真得很重啊!
二、结合实践充分感知
1.老师来之前调查了我们学校三1班部分同学们的体重,你们看(CAI)。
仔细观察这些同学的体重,你们能发现什么?
(大多数同学的体重在30多千克)
那你能估算出30个同学的体重大约有多重吗?
大约1000千克,也就是一吨。
你们和我们学校的学生年龄一样,体重也差不多。
现在我就请30位同学站起来,大家一起感受1吨有多重。
30个同学的体重大约是一吨,一吨可真够重啊!
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吨的知识?
你们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到吨作单位了?
(家里每个月用水量)
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资料,我们一起看一看?
(咱们一起读出片子上的话)
(1)一头犀牛的体重大约是1吨。
(2)一列货车每节车厢的载重是50吨。
(3)一辆中型货车的'
载重量是10吨。
(4)一条大鲸的体重能超过150吨。
(5)限重牌。
这幅图片你们谁看懂了?
限重50吨什么意思?
如果超重会发生什么?
生活中哪些地方还出现过限重的情况?
(电梯、车的载重量、桥、船……)如果有这些限重的标志我们一定要严格遵守规定,否则会使自己受到伤害。
三、解决问题
1.你们知道吨的知识真不少。
现在咱们一起做个游戏,看谁能当一名合格的邮递员。
你们是优秀的邮递员,把信都送对了。
现在请你们再帮四个小动物一个忙。
2.小熊、小马、小牛和小鹿是好朋友。
一天,他们来到一条小河边,想一起过桥玩。
它们能一起过桥吗?
它们可以怎样过桥?
请你们四人小组讨论。
方法:
(1)一个一个的过
(2)两个一起过的
是不是任意两个小动物都能一起过呢?
为什么?
(最重的两个小动物体重合起来也没有超过1000千克即1吨)
(3)三个一起过。
还有哪三个动物可以一起过?
是不是任意三个小动物都能一起过呢?
(最重的三个动物体重合起来超过1吨)不能让熊、马、牛一起过)
四、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质量单位吨,知道了1吨=1000千克。
并且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了一些问题。
今后我们要把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吨的认识教学重难点第3篇
研究使人进步,我们愿意与您共同研究,让孩子的学习省力高效!
本研究成果未经作者同意授权不得转发违者必究)
(一)学习目标
1.学生能够在操作活动中感受质量单位克、千克、吨,初步建立质量观念。
知道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能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衡器称物体的质量。
2.学生能够在观察、操作活动中,积累活动经验,增强估计能力。
能用适当的单位表示物体的质量,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质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3.学生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质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获得积极地情感体验。
(二)学习内容
1、基础性学习包
(1)克、千克、吨的认识。
2、开发性学习包
(1)实物称重。
(2)奇妙的动物世界。
(3)82页你知道吗?
3、拓展性学习包
(1)自己寻找生活中质量单位的广泛应用并做好统计。
(2)丰收园。
(三)整合点说明
1、学科单元内整合:
本单元仅一个信息窗,由于千克在生活中比较常见,所以将千克的认识放在最前面学习,再者是克的认识,最后是吨的认识。
2、学科间整合:
《科学》动物的学习,有关生物知识可以在本单元做铺垫引入。
3、学科与学校特色课程整合:
体育课上铅球、垒球等的重量与本单元知识相结合。
4、体验式活动:
在课堂中搞一次以质量做对等交换的“买卖”活动。
5、课时安排:
本单元学习共安排3课时。
注:
学生针对自己的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类,教师借助这一情境积极引导学生提出合适的问题,因千克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常见,所以先探究1千克有多重,再探究1克有多重,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新的知识框架,对于接下来的学习也是大有裨益的;
通过调换顺序,实现了千克和克学习的课程整合,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吨的认识教学重难点第4篇
教学内容:
九年制人教版第五册《吨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通过不同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使学生建立对吨的认识,认识吨与其他重量单位间的关系,并能比较熟练到进行简单的化聚的计算。
过程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利用迁移和对比来掌握知识的学习方法,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相应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教学情景的创设,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立志建设家乡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建立对吨的认识,认识吨与其他重量单位间的关系,并能比较熟练到进行简单的化聚的计算。
2.培养学生利用迁移和对比来掌握知识的学习方法,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相应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一套,CAI课件,学生自带实物若干。
学情分析:
“吨”这个质量单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为了帮助学生对质量单位“吨”有具体感性的认识,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结合生活实践进行学习;
吨与千克的单位换算同千米与米的换算推理过程相同,这部分知识主要由学生自己尝试完成,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清净,引入新课
1.展示情境
师:
同学们,你们一定听过“曹冲称象”的故事吧?
(媒体出示曹冲称象的照片)曹冲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称出了大象的重量,可是他称出了大象的重量之后却遇到了一个新的问题:
媒体播放曹冲的问题:
同学们,我是曹冲,我称出了大象的重量后,发现二年级学过的重量单位用起来很麻烦,你能帮帮我吗?
生讨论应该使用什么来做单位。
看来吨与我们平常所使用的重量单位有所不同,它和我们以往学过的千克和克有什么关系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吨。
2.出示课题:
吨的认识
二、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共同认识重量单位“吨”
(一)直观感知,使学生初步认识“吨”
今天同学们带来了许多重量已知的物体,请向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交流)
那有没有同学带来以“吨”做单位的物体呢?
说明原因。
在生活中你一定看到过可以用“吨”做单位的物体,能简单的说一说吗?
学生举例
请你仔细观察这些物体与你所认识的.物体,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学生讨论后得出:
以吨为单位的物体都非常大而且非常重。
多媒体出示:
通常计量较重或大宗物品的重量用“吨”来做单位。
初步认识了吨之后,老师这里有一些物品,请你们为他们选择一种合适的单位。
报纸、信封、河马、鲸、白菜、苹果等,学生进行判断。
(从学生熟悉的曹冲称象的故事自然引入新课,并运用多媒体展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物体,初步感知:
以吨为重量单位的物体都比较大,并且非常重。
)
(二)创设情境,充分感知“吨”
“吨”是我们新认识的重量单位,那么它究竟有多大呢?
为了更好的了解它,老师特意制作了一把电子秤。
一把电子秤,十袋100千克重的大米,每次称一袋大米,同时,在电子秤左面的屏幕上显示出绿灯,右面的屏幕显示100千克字样,每称一袋,相应递加,直到第十袋时,左面的屏幕上显示出红灯,同时在右面的屏幕显示出1吨的字样。
你看到了什么,请在自己的本子上写下来。
在你认识到1吨有1000千克后,你能告诉老师,现在你有办法将1吨的物体带进教室吗?
小组进行讨论
如果有一些体重为25千克的同学,要多少个同学才能达到1吨呢?
生经过计算后得出结论
现在每一位同学手中都有一件知道重量的物体,如果也将它放在电子秤中,那么一吨中究竟有多少个你这样的物体呢?
学生利用学过的除法估算知识进行估算,同时进行交流反馈。
(三)以生活情境,加深对重量单位间关系的认识。
用一些较轻的物体聚少成多,也能达到一吨的重量,因此,在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都对重量进行了限制,你在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
生举例:
大桥的载重量,卡车的载重量等。
现在老师想找你帮个忙。
这里有一辆卡车和一堆货物,你能不能告诉老师,这堆货物能不能全部装上卡车。
多媒体出示图片,一辆卡车上标注限载重6吨,旁边有一堆货物,标注6000千克,学生进行讨论,得出这堆货物可以一次性的装上卡车。
你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在初步认识重量单位吨的基础上,采用多媒体生动、直观地显示千克与吨的关系,并联系学生自身的重量,让学生估算,加深对吨的认识。
教师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深切感受数学知识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四)进行单名数与复名数互化的教学。
今天,我们认识了重量单位“吨”,老师还为大家带来了一个特制的天平,这个天平可以称十分重的物体。
媒体出示:
一架天平,六个标有重量的砝码。
生可根据自己的喜爱,任意选择两个砝码放在天平的一端,天平便会向一方倾斜,例如,选择3吨与30千克。
要使这个天平平衡,应在天平的一端放上多重的物体呢?
你是怎样思考的?
请你任选两个重量,和你的同桌一起来完成这个任务,好吗?
生讨论并完成。
现在在天平的右边出现了2450千克这样的重量,你认为在天平的左边应该放上什么重量的砝码呢?
鼓励学生进行抢答
刚才老师并没有教你们方法,为什么你们能很快地知道答案呢?
鼓励学生用数学语言进行归纳总结,进行交流。
三、练习
(一)判断题
1.粉笔长13克。
()
2.一瓶牛奶重250千克。
3.一个皮球重2吨。
4.1吨铁比1吨棉花重。
(二)拓展题
出示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的照片,激励学生只要能解答出和电梯有关的问题,就可以登上塔顶欣赏到美丽的景色
出示一幅电梯照片,上标注限重量1吨,十三个成人,出示问题:
1.如果是孩子可以乘坐几人?
2.如果全班同学都要乘电梯,至少要坐几次?
问题解答完之后,出示上海的风景、建筑物的图片,激发学生把我们的家乡也建设的这样美。
(数学学习必须有练习,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不但能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而且丰富了学生的感官。
特别是联系了生活中乘电梯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使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充满许多数学问题,而且是丰富多彩的。
四、小结
在这节课中,你掌握了什么知识,对你有什么帮助?
你还想了解些什么?
吨是较大的重量单位,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是计量单位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所以在授课中,我通过不同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和想象空间,并十分重视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逐步认识吨与其他重量单位之间的关系,掌握简单的化聚。
教师不但扮演了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而且还是积极的参与者,使得原本枯燥的学习内容变得丰富多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认识 教学 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