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秋季课程初一语文第10讲《世说新语两则》对比阅读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9317477
- 上传时间:2023-01-05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726.65KB
部编版秋季课程初一语文第10讲《世说新语两则》对比阅读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部编版秋季课程初一语文第10讲《世说新语两则》对比阅读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秋季课程初一语文第10讲《世说新语两则》对比阅读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史记»
和«
汉书»
。
其他部分也多采自于前人的记载。
刘义庆,字季伯,汉族,原籍彭城〔今江苏徐州〕,世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南朝宋文学家。
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刘道怜次子,其叔父临川王刘道规无子,即以刘义庆为嗣,袭封临川王。
考点1«
1.课文: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
〝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
〝未假设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注释:
〔1〕谢太傅:
即谢安〔320-385〕,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河南太康〕人。
做过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
死后追赠为太傅。
〔2〕内集:
把家人聚集在一起。
〔3〕与儿女讲论文义:
儿女,子女,这里反之小辈,包括侄子侄女。
文义:
文章的义理。
〔4〕俄而:
不久,一会儿。
〔5〕骤:
急。
〔6〕何所似:
像什么。
〔7〕欣然:
高兴的样子。
〔8〕胡儿:
即谢朗。
谢朗,字长度,谢安哥哥的长子。
做过东阳太守。
〔9〕差可拟:
差不多可以相比。
差,大致、差不多。
拟,相比。
〔10〕未假设:
不如,不及。
〔11〕因风:
乘风。
因,趁、乘。
〔12〕无奕女:
指谢道韫〔yù
n〕,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
无奕,指谢奕,字无奕。
王凝之的妻子。
〔13〕王凝之:
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次子,曾任左将军。
3.译文
在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开家庭集会,跟子侄辈谈论诗文。
不久,雪下得很大,谢太傅高兴地说:
〝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
〞胡儿说:
〝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谢道韫说:
〝不如说是柳絮随风舞动的样子。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她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也是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4.古今异义词
儿女
古义
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子侄女
今义
指子女
文义
文章的义理
文章的意思
因
凭借
因为
5.文言文特殊句式
省略句
谢太傅〔于〕寒雪日内集。
在〝寒雪日〞之前省略了介词〝于〞,即〝〔在〕一个寒冷的雪天〞之意。
倒装句
白雪纷纷何所似。
宾语前置,正常语序是〝所似何〞〔像什么东西〕。
判断句
〝即〞表示〝这就是〞,〝也〞在这里表〝是〞的意思,译为〝这就是谢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6.文章理解
诗词鉴赏«
选自«
世说新语·
言语»
,它言简意赅地勾勒了疾风骤雪、纷纷扬扬的下雪天,谢家子女即景赋诗咏雪的情景,展示了古代家庭文化生活轻松和谐的画面。
文章通过神态描写和身份补叙,赞赏谢道韫的文学才华。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文章第一句交代咏雪的背景。
短短的十五个字,涵盖的内容相当多。
东晋的谢氏家族是个赫赫有名的诗礼簪缨之家,为首的是谢太傅即谢安。
在这样的家族里,遇到雪天无法外出,才有〝讲论文义〞的雅兴。
召集人兼主讲人自然是谢安,听众是〝儿女〞们。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全都说到了。
接着写主要事件咏雪。
其实是主讲人出题考听众。
主讲人何以有此雅兴?
原来是天气发生了变化:
〝俄而雪骤〞,早先也有雪,但不大,而此刻变成了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
这使主讲人感到很高兴,于是〝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
‘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
‘未假设柳絮因风起。
’〞答案可能不少,但作者只录下了两个:
一个是谢朗说的〝撒盐空中〞;
另一个是谢道韫说的〝柳絮因风起〞。
主讲人对这两个答案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而已,十分耐人寻味。
作者也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说明他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7.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寒日〝咏雪〞的故事,写出了谢道韫的聪慧、机智,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同时,谢道韫的对答使谢太傅〝大笑乐〞,表达了当时尊重女子、以才德服人的社会风气。
考点2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那么是无信;
对子骂父,那么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注释
〔1〕陈太丘:
即陈寔〔shí
〕〔104—186或187〕,字仲弓,东汉颍川许〔现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
太丘,县名;
长,长官。
古代常以地名称其官长。
〔2〕期行:
相约同行。
期,约定,今义为日期,行,出行。
〔3〕日中:
正午时分。
〔4〕至:
到。
〔5〕舍去:
丢下〔他〕而离开。
舍,舍弃。
去,离开。
〔6〕乃:
才。
〔7〕元方:
即陈纪〔129—199〕,字元方,陈寔的长子。
〔8〕尊君在不(fǒu):
令尊在不在?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不,通〝否〞,表示否定。
〔9〕相委而去:
丢下我走了。
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
委,舍弃。
〔10〕家君:
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11〕引:
拉,牵拉。
〔12〕顾:
回头看。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
正午已过,〔友人〕没到,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
太丘走后,〔友人〕才来。
陈元方那年七岁,正在门外玩耍。
友人问元方:
〝你爸爸在家吗?
〞元方答道:
〝等您很久没来,他已经走了。
〞朋友便生气了:
〝不是人哪!
和别人相约同行,〔却〕把别人丢下,自己走了。
〞元方说:
〝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走,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
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拉元方,元方走进自己家的大门,不回头看。
去
离开
到、往
委
丢下、舍弃
委屈、委托
顾
回头看
照顾
期
约定
日期
5.谦辞与敬辞
同学,上图中的人物为什么会闹出笑话呢?
令尊和家父的称谓又是否得当呢?
这就是我们要说的谦辞与敬辞的问题。
中国是礼仪之邦,来往称呼接洽往往使用敬辞。
敬辞是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语,在人们日常交际,特别是书信往来中往往要运用到。
敬辞经常与谦辞联系在一起。
谦辞是表示谦虚的言辞,一般对己。
敬辞是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语,一般对人。
古代常见的敬辞和谦辞
敬辞类
令
令尊、令堂、令郎、令爱
惠
惠顾、惠存、惠赠
垂
垂问、垂询、垂爱、垂念、垂怜
赐
赐教、赐复
高
高见、高论、高寿、高就
贤
贤弟、贤侄
奉
奉还、奉送、奉劝、奉陪
贵
贵姓、贵庚
其他
久仰、赏光、大作、大驾、莅临、光临、鼎力、包涵、足下、阁下、笑纳
谦辞类
家
家父、家君、家严、家母、家慈
舍
舍弟、舍妹
小
小弟、小儿、小女、小店
愚
愚见、愚兄
拙
拙作、拙著、拙见
敝
敝人、敝姓、敝校
鄙
鄙人、鄙见
寒舍、见教、见谅、斧正、寡人、奴家、小人、犬子、抛砖引玉、蓬荜生辉、高攀
6.人物形象分析
陈太丘之友
急躁,无信,无礼,知错能改
元芳
聪慧明理,有胆识,正直,爱憎分明,懂得维护父亲尊严,能言善辩
7.文章蕴含的道理
告诫人们办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否那么会丧失朋友,失去友谊。
〔1〕通过元方的言行举止,让我们知道了要做一个坚持原那么的人。
〔2〕通过友人的行为,让我们知道了知错就改。
而友人又作为一个反面教材告诉我们信用的重要性
〔3〕通过陈太丘的行为,让我们知道了要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
三、例题精析
例题1
解释划线的词语。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2〕撒盐空中差可拟〔〕
〔3〕俄而雪骤〔〕
〔4〕与儿女讲论文义〔〕
【参考答案】〔1〕家庭聚会;
〔2〕差不多可以比拟;
〔3〕不久,一会儿;
〔4〕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子侄女
【解析】该题是对文言实词的考查,难度不大,只需对课文内容进行理解、识记即可。
例题2
下面的说法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文中的〝尊君〞和〝家君〞都是敬辞,前者是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后者是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B、〝元方入门不顾〞的〝顾〞与成语〝左顾右盼〞中的〝顾〞意思不相同,前者是〝回头看〞,后者是〝看〞的意思。
C、〝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子侄女。
D、〝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
【参考答案】A
【解析】A项是对敬辞内容的考查,其中〝尊君〞是对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家君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选项中把这两个概念弄混淆了。
例题3
译文中用〝撤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一个更好?
为什么?
【参考答案】例如一:
用〝撒盐空中〞一喻好。
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
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因而用〝撒盐〞喻好。
例如二:
用〝柳絮因风起〞一喻好。
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的恰恰是意蕴。
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
〝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
【解析】此题是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探究,相对简单,言之有理即可。
例题4
文言文阅读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友便怒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那么是无信;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1〕以下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尊君在不学而不思那么罔B.太丘舍去又渐如高舍
C.下车引之近塞之人,死者十九D.陈太丘与友期行与儿女讲论文义
〔2〕将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待君久不至,已去。
〔3〕请按要求写出这那么故事的情节。
故事的起因:
;
故事的发展:
友人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故事的高潮:
故事的结局:
友人惭而致歉。
〔4〕选文在为人处世方面说明了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1〕D
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
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
〔或〝跟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
〞〕
〔3〕起因:
陈太丘与友期行;
高潮:
元方据理驳斥友人。
〔4〕说明了人既要讲信用,又要懂礼貌的道理。
【解析】〔1〕D项〝陈太丘与友期行〞、〝与儿女讲论文义〞两个〝与〞都是〝和〞的意思。
A项〝尊君在不〞、〝学而不思那么罔〞第一句中读〝否〞。
B项〝太丘舍去〞、〝又渐如高舍〞两个〝舍〞读音不同,意思不同。
第一个舍为动词。
C项〝下车引之〞、〝近塞之人,死者十九〞两个〝之〞第一个是代词:
他指元方第二个〝之〞解释为:
的。
〔2〕以直译为主,实在不能直译的才能意译。
每一个词语都有与之对应,译文字字落实。
注意关键字解释。
在开头,根据原文〝陈太丘与友期行〞;
高潮:
联系原文:
友便怒曰:
〞概括为:
〔4〕从两方面回答〔可以联系元方的话〕:
1、要讲信用2、又要懂礼貌的道理。
言之有理即可
1.阅读«
陈太丘与友期行»
,用原文句子填空
①客人发怒的原因是:
。
②客人不守信的依据是:
③说明客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的句子是:
【参考答案】①约定;
②丢下、舍弃;
③拉;
④回头看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文言实词的词义,平时应多积累、牢记,那么回答此题就很容易。
注意不要用现在的意思解释,解释时结合所在句子进行。
2.仿照例句,补出以下句子中缺省的部分。
例句:
〔陈太丘与友〕期日中,〔友〕过中不至。
①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②〔〕待君久不至,〔〕已去。
③〔〕日中不至,那么是无信;
〔〕对子骂父,那么是无礼。
【参考答案】①太丘友②家君家君③君君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补充句子的省略成分,可把句子先翻译过来,结合上下句,看缺少了什么成分,再补充上。
3.翻译下面句子。
〔1〕非人哉!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参考答案】〔1〕简直不是人啊!
和人约定同行,丢下我就自己走了。
〔2〕友人感到惭愧,走下车拉他,元芳径直走入家门,连头也不回。
【解析】此题是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翻译,比较简单。
4.阅读文言文,回答下面问题。
【甲文】«
【乙文】«
钟会汗不敢出»
钟毓、钟会少有令①誉。
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繇曰:
〝可令二子来。
〞于是敕见。
毓面有汗,帝曰:
〝卿面何以汗?
〞毓对曰:
〝战战惶惶,汗出如浆。
〞复问会:
〝卿何以不汗?
〞对曰:
〝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注】①令:
美好的
〔1〕用/为下面的句子划分停顿节奏,停顿两处。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2〕解释以下加点字的意思。
①公欣然曰②差可拟
③少有令誉④魏文帝闻之
〔3〕以下各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甲文中〝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与乙文中〝魏文帝闻之〞中的〝之〞的意思不一样。
B、乙文中〝卿面何以汗〞和〝汗出如浆〞中的〝汗〞字意思和用法一样。
C、甲文第一句〝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话语虽短,却涵盖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
D、乙文第一句〝钟毓、钟会少有令誉〞交代了魏文帝想召见他们的原因。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未假设柳絮因风起。
②语其父繇曰:
〞
〔5〕甲乙两文都选自«
世说新语﹒言语门»
,本门所记的是在各种语言环境中,为了各种目的而说的佳句名言,多是一两句话,却说得很得体、巧妙。
从甲文作者〝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这一补充交代中看出的言语更巧妙。
乙文的言语显得更加聪明、机警。
【参考答案】〔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2〕①的样子②相比③年少④听说
〔3〕B
〔4〕①不如比作柳絮随风飘起。
②魏文帝告诉他的父亲钟繇说:
〝可以叫你的两个儿子来见我。
〔5〕兄女〔谢道韫〕钟会
【解析】〔1〕此题考查学生对句读的掌握,要求学生熟读该句,读出含义,然后断句。
注意要求〝停顿两处〞。
〔2〕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
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注意〝拟〞指相比。
〝闻〞听说,常考。
〔3〕试题分析:
乙文中〝卿面何以汗〞的汗是:
使动用法使……是汗。
〝汗出如浆〞中的〝汗〞字意思是:
出汗。
〔4〕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
注意1句中〝未假设〞〝因〞的意思。
2句中〝语〞的意思。
〔5〕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段主要人物的认识和理解。
根据描写分析即可。
1.对于«
的两那么文章,首先要求要背诵文章。
2.注意文章中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的识记,尤其是文言实词,如:
古今异义词、通假字、谦辞与敬辞等。
3.对于文章人物形象的分析是重点,要注意结合人物语言、动作、侧面描写等内容进行分析。
4.探究类题目也是常考的题型,要注意从不同角度分析即可。
1.默写
公欣然曰:
〞兄子曰:
〝。
〞〔«
〕
【参考答案】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假设柳絮因风起
2.阅读文言文,回答以下问题
〞兄女曰:
"
未假设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1〕以下句中加点字词翻译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内集:
家庭聚会〕B.撒盐空中差可拟〔拟:
相比〕
C.太丘舍去〔去:
离开〕D.与人期行〔期:
期待〕
〔2〕以下加点的虚词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即公大兄无奕女〔即:
就是〕
B.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之:
助词,的〕
C.去后乃至〔乃:
才〕
D.那么是无礼〔那么,就〕
〔3〕下面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选文选自«
,«
是南朝的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的一部小说集。
B.«
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温馨愉快且文化气息浓厚的家庭气氛。
C.«
中的〝友人〞是一个不守信用、没有礼貌的人,他身上没有任何优点。
D.«
记述陈元方与来客的对话,说明了〝礼〞和〝信〞的重要。
〔4〕翻译以下句子。
下车引之,元方入门而不顾。
【参考答案】〔1〕D〔2〕B〔3〕C
〔4〕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
〔朋友〕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3.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回答文后面的题
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友人便怒曰:
〞友人惭,下车引之,太丘舍去。
〔1〕请解释以下各项中加点词的含义。
俄而雪骤俄而:
未假设柳絮因风起因:
相委而去委:
下车引之引: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撒盐空中差可拟。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那么是无信。
〔3〕下面将谢道韫的诗句和谢朗的诗句进行对比,陈述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更有画面美感,写出了大雪漫天的氛围。
B.〝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更写实,描摹出了大雪的色彩和下落之态。
C.〝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更有诗歌意蕴,以春景喻冬景非常巧妙。
D.〝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情感更饱满,表现出了诗人对大雪的喜爱。
〔4〕元方面对父亲朋友的粗野语言,针锋相对地指出他的〝无信〞〝无礼〞,这说明元方是个怎样的人?
如果父母不在家,家中来了客人,你该如何接待?
【参考答案】〔1〕俄而:
不久,一会儿;
因:
凭借;
去:
离开;
引:
拉
〔2〕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您跟我爸爸约定好正午一同出发,您中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
〔4〕聪明睿智、知书明理、落落大方。
在能确定对方身份的前提下,以礼相待;
如果不明对方身份,要机智地探询对方情况,提高安全意识。
拔高
4.阅读文言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
)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袁公问曰:
〝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②之,何所履行③?
〝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④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
〝孤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⑥孤,孤法卿父?
〝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
周公不师⑦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注】①候:
拜访、问候②称:
称赞、赞许③履行:
实践、做④绥:
安抚⑤孤:
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谦称⑥法:
效法⑦师:
学习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
尊君在不不:
元方入门不顾顾:
〔2〕以下各句中〝之〞字与〝下车引之〞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
A.故时有物外之趣。
B.驱之别院。
C.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D.邑八景之一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4〕袁公两问绵里藏针,颇有学问,但元方两答精彩纷呈,请你说说元方第二答的巧妙之处。
〔5〕从这两那么故事中,你怎样评价元方这个孩子的?
【解析】〔1〕期:
约定不:
通〝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世说新语两则 部编版 秋季 课程 初一 语文 10 世说新语 对比 阅读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