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旅游美的审美对象.docx
- 文档编号:1930778
- 上传时间:2022-10-25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78.63KB
论旅游美的审美对象.docx
《论旅游美的审美对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旅游美的审美对象.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旅游美的审美对象
论旅游美的审美对象
论旅游美的审美对象
陈昌茂
(贵州大学人文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摘要“景观”是与视觉美感意义相关的事物。
旅游景观是与旅游美创生活动相联系的质料,是旅游美形成意向性结构的审美对象。
由于一次旅游活动过程表现为五个节点愿游—行游---居游----憇游----忆游组成的逻辑结构,因此,旅游景观便作品性地形成五种类型:
拟态环境景观、风景景观、环境景观、场所景观、旅游纪念品景观。
关键词拟态环境景观;风景景观;环境景观;场所景观;旅游纪念品景观
旅游美是游客在旅游活动中创生出来的一种美及美感,它有自己特有的审美对象。
艺术美的审美对象是艺术作品,自然美的审美对象是原真自然——旅游美的审美对象是什么呢?
从理论上来说,与旅游审美态度形成意向性结构的事物构成旅游审美对象。
所以,我们把旅游美创生中的质料界定为旅游审美对象。
从实践上来看,旅游美创生中的质料表现为旅游景观。
所以,我们把作为旅游审美对象的旅游景观界定为旅游美创生中的可感物像的总称,它是旅游美及美感发生的质料基础。
一、与旅游审美意识形成意向性结构的旅游景观
“从空间的角度来看,审美对象很像是一个受优待的形象,因为它总会从背景当中凸显出来”①,使自生得以体现。
这种体现就是旅游审美意识意向性结构的形成。
1、拟态环境景观
20世纪20年代,美国著名政论家李普曼就在其所著的《公众舆论》一书中论及拟态环境问题。
旅游拟态环境,就是由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旅游地形象,它并不是旅游地的的镜子式反映,而是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旅游地信息的选择、加工和报道,重新加以结构化的环境形象——传播媒介大多具有特定的倾向性,因而"拟态环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再现,而是一种"象征性的环境"。
旅游拟态环境的重要特点:
大众传播形成的拟态环境影响人的旅游动机。
2、风景景观
风景景观主要由五个元素构成:
山、水、林、气、筑。
首先是这五个元素有自己独立的含义和状态,同时,也有自己的变形,我们把这种独立的形态和变形称为“单体景观”——即“景物”;进而,不同的景物又能组合成一个相对稳定而易识别的整体,我们把这种“组合景观”称之为“景点”。
用“游线”将它们组合起来,结构地存为一个整体,我们就称之为“景区”了。
——Nm景区——以自然景观为主的景区:
以自然景观为主的景区。
景区的自然景观是大自然赋予的,包括山水风景、气候天象、动物植物等,是在一定地域环境形成的自然景观;地文旅游景观;水域风光旅游景观;生物类旅游景观;气候天象旅游景观。
——Mn景区——以人文景观为主的旅游景区:
以人文景观为主的旅游景区。
人文景观类旅游景区包含的人文景观主要分为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宗教文化;文学艺术等类别。
----MS景区——人造景观旅游景区:
人造景观可划分为两类。
一是作为现有景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点缀、补充的“点景”。
二是在旅游区作为相对独立出现的人造景观,即当代人根据市场需求创造出来的具有特定审美信息、定向形式和时间立体性并自成体系的旅游观赏和游乐实体,往往突出一个主题,因而称之为“主题公园”。
3、环境景观
城市环境景观,美国城市设计家林奇说:
“一个可读的城市,它的街区、标志或是道路,应该容易认明,进而组成一个完整的形态”。
②林奇将对城市意象中物质形态研究的内容归纳为五种元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这五个要素在城市意象中有很大的影响。
乡村景观指乡村聚落的形态、分布特点及建筑布局构成的乡村聚落景观意象,这种景观意象具有整体性、独特性和传统性等特点,反映了村民们的居住方式,往往成为区别于其他乡村的显著性标志。
村寨的基本构成元素是山水、建筑、田园、花木等,由这四个基本元素构成了村寨的理想景观。
4、场所景观
“文化空间”,是一个文化的自然空间,是有一个文化场所的“场”,在这个自然场、文化场中,有人类的行为、时间观念,或者人类本身的“在场”。
有时只是普通的场所,有时是神圣的场所,从其文化属性看,具有综合性、多样性、岁时性、周期性、季节性、神圣性、族群性、娱乐性等。
5、旅游纪念品景观
旅游纪念品,即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购买的精巧便携、富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工艺品,有极高的收藏与分享价值。
二、旅游景观的质料是旅游地有突出审美价值的事物
“形式是审美对象所特有的,它赋予对象的本质以某种永存性。
——换句话说,形式就是审美对象的真实性。
”③旅游景观是通过规划设计出来的,其形式已被强化。
旅游景观审美价值评价是旅游地规划设计的核心课题。
景观视觉质量评价就是景观“审美”的同义词,美国土地管理局将其等同于“风景质量”并定义为:
“基于视知觉的景观的相对价值”,表现在景观所给予个人的美学意义上的主观满足。
在景观视觉质量评价中,英国地理学者艾普勒顿的“瞭望——庇护”理论说:
“存在这样的观点并且有大量的事实证明:
在人和类人猿的层次上评估物种的生存前景时,考察其观看和隐藏的能力非常重要。
我们必须在这一简单原则之上设法建立关于景观之组成部分的分类法。
无视线障碍的环境即称之为开敞的,可供隐藏的环境则称之为庇护的。
”同时他还断言,“相似地,既有良好的视线又提供隐蔽的环境,在美学上优于两者都不具备的环境,另一方面,两者任何一方的缺陷可以从另一方的优势得到补偿。
”④
艾普勒顿从人类进化中寻找人与环境问的关系,认为美和不美的评价(不仅是视知觉感官的愉悦),形成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这过程就是人类心智创造和发展的过程。
这样的生境多处于山地与平原、盆地或河谷原的边缘带上。
景观美学称之为边缘结构。
旅游景观不同于上述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景观,它不偏重生存和发展的问题,更具美学的性质。
我们根据张法《美学导论》中“美的基本审美类型”⑤的划分依据及审美现象学的相关理论,将旅游景观的审美评价确定为:
从美的类型的典型性利用性;美的质料价值的比较性;形态规模的大小及周期性三个方面作为考量。
《旅游景观审美评价赋分表》如下:
旅游景观审美评价赋分表
评价
项目
评价
因子
评价
依据
赋值(100)
美(优美、壮美、典雅)
悲(悲态、悲剧、崇高、荒诞)
喜(怪、丑、滑稽
审美形式层价值(45分)
1、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非常典型的类型特征及极高的旅游利用价值。
45-34
2、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很典型的类型特征及很高的旅游利用价值。
33-22
3、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典型的类型特征及较高的旅游利用价值。
21-10
4、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一般的类型特征及一般的旅游利用价值。
9-1
A、地标景观B风景景观C环境景观D场所景观E小品景观
审美文化层价值(45分)
1、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世界意义的。
45-34
2、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全国意义典型价值。
33-22
3、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省级意义典型价值。
21-10
4、文化价值具有地区意义。
9-1
资源条件又是所有因子中最重要的因素,使整个城市发展旅游,宣传旅游形象的起点。
根据城市本身旅游形象影响因子组合情况,可以把城市旅游形象定位分为两种方式,一种为综合型定位,另一种为特色型定位。
——旅游标示物⑦
一言九鼎: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区域之最。
旅游标示物是旅游地旅游审美文化地标性“感性实体”,它不是一般的吸引物,而是已经客观化和符号化的吸引物,是一种公共象征物。
它的产生可能是一个历史事件,一个历史人物的活动,一个文学艺术作品的描述,等等。
因此,旅游标示物往往具有历史性、构造性与艺术性等特点,它的原型可能是简单的、世俗的、寻常的,但是由于人们在原型上附加了另外的“意义”,使这个寻常之物变得不寻常,成了具有深化的特点——它的附加的意义是虚构的,但不是虚假的,会指向人类心灵中某些价值诉求。
粘合、夸张、人格化是常见手段:
粘合就是把两种或以上本无关系的客观事物的属性和特征结合在一起,构成新形象。
夸张是故意增大或缩小客观事物的正常特征。
人格化就是对客观事物赋予人的形象和特征,从而产生的新形象。
2、风景景观的风格
景区是设计出来的。
景区设计:
可观可行可停可留于一境landscape。
——对称与均衡
对称即以一条线为中轴,左右两侧相等。
对称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现象。
对称形式是给人以稳定感、秩序感、庄严感、神圣感。
对称是物体中轴线的两边“一样”。
“一样”包括内在质量和外在形式两方面。
两个方面内在质量一样,外在形状不一样,就叫均衡。
均衡是稳定的,又是活泼的,是有规律的,但也是有生气的,因此不特别强调秩序和严肃的建筑都采取均衡形态。
中国园林是均衡的典型。
绘画采取均衡形式,是要给人以运动感、生命感、轻松感、现实感。
反过来,要表现这四感,就要采用均衡的构图。
对称是一种静态的平衡,均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
对称的形式使人一眼就看到了均衡,因此,给人的震动是感性的。
均衡却要人想象才体会出内在的对称,因此给人的感受是理性的。
对称使人感到静的秩序,均衡使人感到动的韵律。
根据对称与均衡的原理,我们在第一空间的划分中,用了中轴线平划出两侧,而两侧往往是“不均衡”的,这就为我们的“人力”提供了展现的舞台和空间,我们可以在“轻”的那一条提供人工的“筑”来使两侧达到均衡状态。
那么,在“轻”的那一侧,我们的“物”又摆在哪里才达到均衡呢?
——比例与尺度
在旅游地建设中的比例与尺度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筑应建在什么地方的问题?
人工的筑与自然景观的相对关系如何把握?
“依山傍水”是古代选址建设的方式,至今依然有借鉴意义。
在第二个问题即人工建筑与自然建筑的关系上,应该首先判断自然景物美的类型:
优美、壮美……人工建筑不要影响自然美的基本审美类型。
作为旅游美学来说,最关心的是不要干扰游人对景观的游赏,或者,如何增强它对景观的游赏,所以,在“比例与尺度”这一形式美结构上,关键的处理是人工建筑“在什么地方”以及“它与自然景物的比例关系”是什么。
这种关系借用中国绘画理论来说,“丈山、尺树、寸马、分人”(王维《山水论》),那么,如何在风景区里处理景物与人工设施之间的关系,目前没有具体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遵循“最小最少的原则”,以避免对于自然景物的破坏。
——节奏与韵律
节奏是有规律的重复。
它的功能是构建整体秩序。
重复是看到了相同东西的出现,相同东西的出现使对象变得有规律,使视觉变得稳定,使心理变得安宁,人感到了自信,同时也感到了周围世界的可靠性。
韵律是变化性的重复。
在旅游地的游览设计中,节奏与韵律有两种表现形式:
①在自然风景区中,它主要是游线设计中的“亭”(停)来表现;②在文化主题公园中,它主要以建筑设计与游线的统一来体现。
所以,古人(中国)在山水风景中,经常以“亭”来加入人工元素:
这些小品(后来有“塔”等)的在游道上的出现,是提示客人的游览的节奏感,所以,“亭者,停也”,通过停顿来调整游览的节奏,以增强游览过程的整体性。
我们今天在公园的解说符号系统里可以得到应用。
在人文文化主题公园中,特别是中国古典园林中,节奏便是以建筑的元素重复来实现的。
如故宫由几门贯穿全局,如古希腊神柱的重复出现,如一个符号的重复出现等等。
节奏与韵律在游线设计中,所体现的是人与自然两者之间的观照。
韵律可以通过符号解说系统的安排来强调,道路的隐显曲直也是构成节奏的方式或表现。
——主从结构
在风景区中,景点设计要遵从主从结构的原则,而线路设计中,也有主从关系的把握问题。
突出统一性与整体性的最主要一点,是主从结构。
用中国美学的观点,就是“中和”。
“和”是多样性的统一,一样因素,就无所谓和的问题,只有两个不同的东西,才谈得上如何“和”。
在承认了应该“和”必须“和”之后,就要突出“中”。
“中”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要符合客体的组织规律(中律),二是要符合主体的尺度(悦人),三是要有一个统帅中心(中点)。
因此,中,从形式美的角度来说,就是:
以突出中心点来显豁特点;如何处理主与从的关系;以一种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旅游 审美 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