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峡市概况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9287804
- 上传时间:2023-01-05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3.59KB
青铜峡市概况Word格式.docx
《青铜峡市概况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铜峡市概况Word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年出生人口4065人,人口出生率15.99‰,死亡率5.1‰,人口自然增长率10.89‰。
(四)历史沿革
青铜峡市原名宁朔县,建置较早,历史悠久。
远在1万年前的中石器时期,境内鸽子山就有人类生息、繁衍。
秦统一以前,这里是古代北方各游牧民族牧猎的舞台。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始有行政建置,属北地郡富平县。
北魏属薄骨律镇。
隋、唐、五代属灵州。
北宋属怀远镇。
西夏时为西平府辖地。
明代分属宁夏左屯(tun)卫、邵刚堡(bu)和广武营。
清雍正二年(1724年)设宁朔县,属甘肃省宁夏府,距今280年,是宁夏古县之一。
民国二年(1913年),宁夏府改为朔方道,辖宁朔县。
民国十八年(1929年),裁道设置宁夏省,宁朔县隶属宁夏省。
宁朔县府,清时在宁夏府城东北满城(今银川市金风区),民初迁至宁夏府城西北新满城(今银川市西夏区)。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宁朔县府迁至王宏堡(今望洪),后迁至瞿靖堡,又迁至小坝堡。
1949年9月24日宁朔县解放,成立宁朔县人民政府,县府驻小坝。
1958年10月,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辖宁朔县。
1960年8月15日,国务院撤销宁朔县,设立青铜峡市(县级),市人民政府驻青铜峡镇。
1963年6月29日,国务院撤销青铜峡市,设立青铜峡县,县人民政府迁至小坝。
1984年12月17日,国务院撤销青铜峡县,恢复青铜峡市。
2003年7月,撤乡并镇,市人民政府驻地更名为裕民街道办事处。
(五)行政区划
1949年9月,宁朔县人民政府成立,设4个区公暑,辖35乡。
1952年6月,从第三区和第四区划出部分乡村成立第五区,增为39乡。
1955年10月撤区并乡,组建21个乡。
1956年将21个乡合并为10个乡镇,即小坝镇、大坝乡、叶升乡、仁存渡乡、李俊乡、宋澄乡、瞿靖乡、蒋顶乡、宁化乡、邵刚乡。
1958年8月撤销10个乡镇建制,将所辖39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为红旗、跃进、星火3个人民公社,12月分别改称小坝、瞿靖、李俊公社。
1960年青铜峡市成立,行政区划有较大变动,将原宁朔县管辖的李俊、宁化、宋澄、仁存划归永宁县,原金积县管辖的中滩公社、双闸公社,中宁县广武农场划归青铜峡市,到1966年青铜峡共管辖小坝、大坝、叶升、瞿靖、邵刚、蒋顶、峡口、中滩8个公社和青铜峡镇与广武农场。
1969年,将广武农场设立为红卫公社,1972年又改称为广武公社。
1971年成立立新公社。
1976年,全县共管辖11个乡镇,95个生产大队。
1979年11月,从小坝公社划出小坝生产大队和县城辖区成立小坝镇。
1985年撤销瞿靖乡、叶升乡成立瞿靖镇、叶升镇。
1993年,从青镇划出河西地区成立大坝镇。
1994年撤销峡口乡成立峡口镇。
1996年在甘城子扬水开发区成立甘城子乡。
2001年11月撤销立新乡成立立新镇。
2002年青铜峡市辖小坝、叶升、瞿靖、青铜峡、峡口、大坝、立新7个镇和邵刚、甘城子、将顶、小坝、大坝、中滩、广武7个乡,104个村民委员会,713个村民小组,17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个市属农林场,1个自治区属的连湖农场。
2003年6月,对乡镇区划调整,撤销了立新镇、小坝乡、大坝乡、中滩乡、将顶乡、广武乡、甘城子乡,设立小坝、叶升、瞿靖、青铜峡、峡口、大坝、邵刚7个镇和1个裕民街道办事处。
2004年月,自治区将吴忠市陈袁滩镇划归青铜峡市,全市共管辖8镇1街道办事处,109个村民委员会,738个村民小组,18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个市属农林场,1个自治区属的连湖农场。
2006年11月合村并组后,全市共有80个村民委员会,447个村民小组。
邮政编码为751600。
二、自然条件
(一)地形
青铜峡市西依贺兰山南段,南有牛首山;
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呈簸萁状。
南部牛首山海拔1500米至1700米,东部黄河冲积平原海拔1150米至1250米。
境内山丘属贺兰山余脉,山地、丘陵地126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67%,主要分布在市境西南和南部,地理特征是山区面积大,构造复杂,多为荒山。
牛首山、峡口山两山对峙,黄河流经其间,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兴建于此。
黄河两岸形成三级阶地,按地貌类型分为侵蚀构造地型、侵蚀堆积地型和堆积地型,统称引黄灌区平原。
平原面积541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29%。
其地理特征是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排灌畅通,是历史悠久的富饶农业区。
(二)地质
全市地质大都系沉积岩构成,土壤类型较多,有灰钙土、浅色草甸土、盐土、灌淤土、湖土、风沙土、堆积土、新积土8个类型,其中灰钙土面积最大,占各类土壤分布面积的60.22%。
在引黄灌区内,灌淤土面积最大,占灌区土壤总面积的63.08%。
(三)气候
青铜峡地处祖国西北内陆,属中温带干旱气候区,干旱少雨,蒸发强烈,四季分明,热量丰富,舂风沙多,夏热短,秋凉早,冬寒长,大陆性气候特征明显。
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7.9℃;
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3℃。
早晚温差大,年平均温差30.2℃。
夏季多东北风,其它季节多西北风。
平均年降雨量175.4毫米,平均年日照2980.12小时,日照率65%,平均无霜期176天。
这里日照时间长,光能、热能资源丰富,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四)水系河流
青铜峡地处宁夏平原黄灌区9大干渠之首,黄河由东南的中宁县渠口农场入境,向东北至叶升镇正闸村出境。
青铜峡水库淹没面积6.65万亩,现有水域面积1.695万亩,设计库容6.06亿立方米,是宁夏最大的水库,现有库容0.43亿立方米,灌溉引水量560立方米/秒。
从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引水的有唐徕渠、西干渠、大清渠、泰民渠、惠农渠、汉延渠、秦渠、汉渠、东干渠9大干渠。
在市境内总流程224.5公里,年用水量9.59亿立方米。
1955年后,先后新建甘城子、树新林场、草台子、青铜峡镇、立新5处扬水站,新增灌溉面积3万亩。
排水系统有永庆、永涵、大坝、反帝、团结、红旗、永昌、胜利、1-1、一二支沟、南干沟等13条排水沟,总长度117.5公里,年排水量4.301亿立方米。
(五)自然资源
青铜峡土地资源广阔,有耕地47.1万亩,草原156.9万亩,林地12.75万亩,宜渔地12.45万亩,还有大片待开垦的荒漠地。
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现已探明的矿种有煤、铜、铁、石膏、重晶石、石灰岩、水泥灰岩、砂砾、胶泥、建筑石料等13种,主要分布在野猫子山、大坝梁、卡子庙、马长滩(红石墩)、庙山湖、黄河沟、庙梁沟等地,目前已对水泥用灰岩、铸铁用砂、建筑用砂、建筑用板岩等规模开发。
水资源极为丰富,黄河流经市境58公里,河面宽300至500米,年过境最大水量452.6亿立方米。
又有十大干渠,从黄河引水自流灌溉,年配水量9.342亿立方米,水量充沛、水质好,是全市主要的地表水资源。
地下水年补给量3.47亿立方米,可利用量1.2亿立方米。
还有湖泊、山泉多处。
电力资源丰富,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坝长687.3米,坝高42.7米,安装水轮机组8台,装机容量27.2万千瓦,平均年发电量12.85亿千瓦时;
宁夏大坝发电厂经两期建设安装4台燃煤机组,装机总量120万千瓦,是宁夏最大的火力发电厂。
植物资源丰富,主要有人工种植的木类、果类、草类、药用类植物和数百种观赏植物,还有百余种野生感植物。
动物资源主要以鱼类、鸟类为主。
三、经济状况
(一)农业
新中国成立初,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建立了农业生产小组和互助合作社,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得到发展。
1956年,全县粮食总产量4267万公斤,创历史最高记录。
1975年,全县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1亿公斤,比1970年翻了一番,受到自治区嘉奖,并被列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之一。
1978年以后,青铜峡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1986年,全市粮食总产量1.65亿公斤,居自治区各市县首位。
1990年以后,以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科技为支为支撑,加大农业投入,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基地建设步伐,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培育粮食、养殖、经济作物和林果四大支柱产业,重视粮食、蔬菜、奶牛、生猪、油料、林果、桑蚕、水产品、食用菌生产迅速发展。
2002年,全市粮食总产量2.4亿公斤,蔬菜、瓜果总产量2.09亿公斤。
全市农业总产值7.28亿元,其中畜牧业产值2.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6.9%。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严格土地和矿产资源管理,持之以恒开展植树造林。
1984年,造林496.7公顷,植树716万株,基本实现林网化,灌区林木覆盖率达13.5%。
1995年,全市林地面积达到1.73万公顷,在自治区率先实现二代农田林网化。
农业机械从无到有,从半机械化向现代化迈进。
1978年,全县手扶拖拉机693台,农用汽车30辆,农用机具7900件。
2002年,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39.8万亿千瓦,拥有大中小型农用拖拉机1.81万台。
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在农业生产发展的同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企业规模不断扩大。
1986年,全市乡镇、村组、家庭办的企业5000多个,从业人员1.2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21%。
2000年,乡镇企业总产值11.46亿元,比1999年增长19.2%,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
2002年,全市乡村个体、私营企业完成总产值15.69亿元,实现增加值4.3亿元,利润1.44亿元,上缴税金6414万元。
2005年,全市乡镇企业发展到1.43万个,从业人员4.7万人,实现总产值25.55亿元,实现纯利润1.92亿元,上缴税金8602万元。
(二)工业
新中国成立初,全县仅有分散的小手工业和简陋的家庭作坊。
50年代来,现代工业开始起步,依托农业、能源、建材三大资源优势,青铜峡水电厂、青铜峡水泥厂、青铜峡造纸厂、青铜峡铝厂等中央、自治区属企业相继建成,带动了地方工业的发展。
县农机修造厂、水泥厂、化肥厂、磷肥厂、炼油加工厂、机砖厂、新井煤矿、电机厂等五小工业迅速崛起,初具规模。
1975年,县属工业总产值1241万元,比1974年增长25%,首次突破千万元大关。
改革开放以后,加速技术改造、技术开发和改制步伐,增强了工业企业发展后劲。
1984年,全县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简政放权,扩大企业自主权,全面推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
1989年,市属工业总产值达1.18亿元,首次突破亿元大关。
青铜峡市成为自治区工业经济发展最快的市县之一。
九十年代,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为重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合资、独资等非公有制经济。
先后建起了宁夏大坝发电厂、青铜峡糖厂、树脂厂、清真食品厂、加气块厂、铝型材厂、唐渠电站等企业,初步形成了以电力、冶金、煤炭、机械、化工、建材、造纸、乳品、清真食品、粮油、饲料加工等行业,初步形成地方工业体系。
2001年,市属工业总产值10.55亿元,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
2005年,全市有工业企业12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1家,有装机容量30.2万千瓦的青铜峡水电厂、设计装机容量360万千瓦的宁夏大坝发电厂和新建装机容量10万千瓦的贺兰山风力发电厂,是全区及至西北地区重要的电力能源基地。
有年产40万吨电解铝的青铜峡铝业集团公司;
年产16万吨pvc树脂、15万吨烧碱的金昱元化工公司;
年产240万吨水泥的西夏水泥公司和青铜峡水泥公司;
年产5万吨葡萄酒的御马葡萄酒公司,是全国最大的铝业生产基地、西北最大的化工建材基地和葡萄酒生产基地。
(三)第三产业
1980年以前,全市商品流通以国有商业为主,流通欠畅,商品短缺。
1980年后,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全市形成了国有、供销合作、集体、个体多种经济类型的商业网络。
商品丰富,城乡集市贸易空前活跃。
2002年,全市社会消费品总额3.93亿元。
金融业平衡发展,金融秩序良好。
2002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8.92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存款余额18.62亿元。
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8.41亿元。
保险业务拓宽,居民参加保险意识增强。
2002年投保额达3.94亿元,保险收入4062万元,其中财产保费收入1400万元,寿险保费收入2662万元。
全年支付各类赔款1061.7万元。
全年共有3.79万人次参加了人寿保险。
邮电通信便捷。
2002年固定电话用户达4.8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4.1万户。
2005年全市邮政业务量8456万元,固定电话用户达5.5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8.6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33部/百人,互联网用户4432户。
(四)交通
青铜峡交通便利。
包兰铁路穿过市境西部59.5公里,设有青铜峡、大坝、玉泉营3个火车站。
公路干线109国道、石中高速公路穿越市境。
“四纵”(南北走向的109国道、沿山公路、小李公路、小邵公路)“三横”(东西走向的叶甘公路、小大公路、吴青公路)7条公路纵横交错,形成交通网络。
全市8个镇实现了镇镇、村村公路硬化。
青铜峡黄河铁桥、叶升黄河公路桥、青铜峡黄河公路大桥的建成,沟通了与宁夏各市县和邻近省区的联系,公路运输形成了以国有、集体、个体为多种形式共存、互为补充的新型运输交通网络。
(五)旅游
青铜峡地处宁夏旅游资源黄金地带的中枢地段,旅游资源丰富,有黄河文化的青铜古峡、河曲奇观、黄河大坝、古渠首;
长城文化的西边墙、北岔口;
石文化的鸽子山石牛、卧佛山、观音台、广武岩画;
宗教文化的一百零八塔、牛首山寺庙群、庙山湖、鸿乐府;
生态文化的库区鸟岛、黄河生态园、金沙湾、御马庄园;
民俗文化的回乡风情、庙会、社火。
青铜峡旅游区是以黄河文化为灵魂,以黄河观光游憩带为龙头,融湿地观鸟、长峡漂游、沙地休闲、古今水工、塞上江南风情、泉区休闲度假、一百零八塔解忧、牛首山拜佛、贺兰山阙怀古和工农业观光为一炉的多功能综合旅游区。
2005年,一百零八塔、黄河十里长峡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全年共接待游客65万人次,增长198%;
旅游直接收入435万元,增长88%。
(六)地方财政
1958年,全县财政收入突破百万元,为111万元。
1976年,地方财政收入突破千万元,为1038万元。
1998年,地方财政收入突破亿元,为10042万元。
2001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24.8亿元,增长10.9%;
地方财政收入1.17亿元,增长28%。
在第一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位列西部百强县(市)第81位。
2002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27.7亿元,增长12.1%;
地方财政收入1.33亿元,增长12%。
在第二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位列西部百强县(市)第77位。
2004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37.55亿元,增长9.2%;
地方财政收入1.78亿元,增长18.7%。
在第四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位列西部百强县(市)第71位。
2005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46.5亿元,增长15%;
地方财政收入2.08亿元,增长13.1%。
在第五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位列西部百强县(市)第68位。
2006年第六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青铜峡市位列西部百强县(市)第56位,在全国县(市)排名中列第347位。
在2006年度中国中小城市科学评价中,青铜峡市被评为2006年度“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排名第76位。
2007年,在第七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青铜峡市位列西部百强县(市)第43位,成为宁夏首个冲进西部五十强的县(市)。
2008年,在第八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青铜峡市位列西部百强县(市)第38位。
(七)名优产品、著名土特产
青铜峡名优产品主要有宁夏金昱元峡光纸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峡光”牌书写纸、有光纸、面巾纸、餐巾纸、卫生纸;
宁夏雄鹰皮草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雄鹰”牌皮褥、背心、围巾、披肩、挎包、靠垫、床罩等裘皮制品;
宁夏御马葡萄酒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御马”牌葡萄酒;
宁夏塞外香面粉有限公司生产的“塞外香”牌大米、面粉;
青铜峡市清真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新峡”牌“老苗”牌月饼;
青铜峡市明珠圆清真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老爷子”牌月饼;
宁夏浙宁米酒厂生产的“浙宁”牌米酒;
宁夏连湖古峡酒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双丰”牌白酒、古峡宴酒。
土特产主要有叶升镇地三村盛产的“地三贡米“;
青铜峡镇广武村盛产的”广武荫米“,还有地方风味的糖醋黄河鲤鱼、手抓羊肉、粉汤饺子、炒煳饽等。
四、解放后文教卫生事业的发展简况
新中国成立前,全县只有小学38所,在校学生2578人,教员90人,文盲人数占总人口的90%以上。
1955年,全县建立了第一所中学。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教育事业步入正轨,党和人民政府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实施“231”工程,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民族教育、成人教育、特殊教育同步发展。
2005年,全市在94所学校建立了计算机网络教室,19所中小学建立了地面卫星接受系统,多媒体教室41个,教师电子备课室18个,拥有各类计算机3356台,平均每15名学生拥有一台计算机。
装备语言学习系统5套,校园闭路电视系统4套,中小学全部开设了信息技术教育课程。
全市拥有各类学校117所,其中职业中学1所,普通中学21所,在校学生17311人,普通小学83所,在校学生25102人,幼儿园2所,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
拥有教职工4042名,专职教师3328名,区、地、市骨干教师307名。
中小学教师学科结构日趋合理,广大教师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高。
七十年代,全市就村村通广播,镇镇有电影放映队,村村有文艺宣传队。
改革开放以后,镇镇设立文化站,村村配备电影放映机。
1991年成立青铜峡电视台,1997年正式开播,市、镇、村三级科技服务网络已经形成。
2005年,全市共有专业艺术团体1个,文化馆1个,影剧院6个,放映队16个,图书馆1个,藏书14万册。
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用户12800户。
全市建立了市、镇、村三级医疗卫生保健网络,改造了部分医院的条件,增添了医疗设备和服务设施,医疗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005年,全市共有卫生医疗机构21个,床位810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098人,其中医生475人。
卫生防疫机构1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农村卫生院12个,农村医疗点89个,乡村医生163人。
五、著名的革命纪念地和名胜古迹
青铜峡市革命纪念地只有一处,为革命烈士陵园,位于青铜峡镇北3公里的余家桥,属青铜峡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7年7月1日,市委、政府命名“革命烈士陵园”为青铜峡市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名胜主要有西夏时期的一百零八塔,它格局独特,排列有序,是国内罕见的古塔群,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还有牛首山寺庙群、董府、庙山湖和明长城。
古迹有多处,有新石器时代的鸽子山文化遗址和芦沟湖文化遗址;
秦朝在峡口镇设置的军事防御设施——神泉障遗址;
明朝在大柳木高山设置的烽火墩-—大柳木高遗址、北岔口明长城遗址;
九大干渠的渠首——古渠口遗迹;
明朝在青铜峡镇广武村、大坝镇韦桥村、邵刚镇玉泉村和甘城子村设置的广武营、大坝营、玉泉营、甘城子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青铜峡市 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