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9275324
- 上传时间:2023-01-05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35.29KB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Word下载.docx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Word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题名应该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字符、代号和公式等。
外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10个实词。
三、序或前言(必要时)
序或前言并非必要。
序或前言一般是作者对学位论文基本特征的简介,如说明选题的缘起、背景、主旨、目的、意义,以及资助、支持、协作经过等;
也可以评述和对相关问题研究阐发。
这些内容也可以在正文引言中和致谢中陈述。
四、摘要和关键词
摘要是学位论文极为重要、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是论文的窗口,并频繁用于国内外资料交流、情报检索、二次文献编辑等。
其性质和要求一般为:
1、摘要即摘录论文要点,是论文要点不加注释和评价的一篇完整的陈述性短文,具有很强的自含性和独立性,能独立使用和被引用。
2、应含有学位论文全文的主要信息,硕士学位论文摘要应突出新见解或创新性,博士学位论文摘要应突出创造性成果。
3、内容范围应包括以下基本要素:
(1)
目的——研究、研制、调查等的前提、目的和任务以及所涉及的主题范围。
(2)
方法——所用原理、理论、条件、对象、材料、工艺、手段、装备、程序等。
(3)
结果——实验的、研究的、调查的、观察的结果、数据,被确定的关系,得到的效果、性能等。
(4)
结论——结果的分析、研究、比较、评价、应用;
提出的问题,今后的课题,建议,预测等。
(5)
其他——不属于研究、研制、调查的主要目的但就其见识和情报价值而言也是重要的信息。
4、摘要的详简度视论文的内容、性质而定,硕士学位论文摘要一般为500-600汉字。
5、摘要中一般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计算机程序,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术语和非法定的计量单位。
6、关键词应有3至8个,另起一行置于摘要下方。
涉及的内容、领域从大到小排列,便于文献编目与查询。
7、应有与中文摘要和关键词相对应的英文摘要和关键词。
英语摘要用词应准确,使用本学科通用的词汇;
摘要中主语常常省略,因而一般使用被动语态;
应使用正确的时态,并要注意主、谓语的一致,必要的冠词不能省略。
五、引言或绪论
引言或绪论应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
六、正文
正文是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字数不应少于2万字,可以包括;
研究对象,实验和观测方法、仪器设备、材料原料、实验和观测结果、计算方法和编程原理、数据资料、经过加工整理的图表、形成的论点和导出的结论等。
各章节标题应大致对称,内容之间有严密的逻辑论证关系,各部分篇幅长短不宜悬殊太大,章节标题也不宜太长。
由于研究工作涉及的学科、选题、研究方法、工作进程、结果表达方式等有很大的差异,对正文内容不作统一的规定。
但是,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真切,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
七、结束语
经过对实验记录和实验结果等的综合分析研究,归纳出若干有机联系的论点,并对本研究成果的意义、推广应用的现实性或可能性和进一步发展的探讨加以论述。
结论应该准确、完整、明确、精炼。
八、注释
格式同第十条要求,但必须注明页码。
九、致谢
对在完成课题研究和论文写作过程中给予指导和帮助的导师、校内外专家、实验技术人员、同学等表示感谢。
十、参考文献
按照文中出现的顺序列出直接引用的主要参考文献。
可列于参考文献表的文献类型包括图书、期刊、会议论文集、专利和学位论文等。
其著录格式分别如下:
1、图书:
[顺序编号]作者(3人以内全部写上,3人以上只写3人再加等或etal).书名.版本(第x版).译者.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
2、期刊:
[顺序编号]作者(3人以内全部写上,3人以上只写3人再加等或etal).文章名称.期刊名称,年号(期号)
3、会议论文集:
[顺序编号]作者(3人以内全部写上,3人以上只写3人再加等或etal).文章名称.in(见):
整本文集的编者姓名ed.(多编者用eds.).文集名.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止页
4、专利:
[顺序编号]专利申请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年,起页~止页
5、学位论文:
[顺序编号]作者.题名:
[博士或硕士学位论文].保存地点:
保存单位(如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年份
6、网上论文:
作者.题名.网址,[文章发表时间,如2003-10-12],[文章查找时间,如2006-2-7]
十一、附录(必要时)
包括详细的公式推导、实验数据、计算程序、援引他人的原始资料、数据及其设备条件等。
学位申请人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置于附录1,格式同第十条要求,并逐篇注明署名单位是否为华中科技大学。
十二、编排格式要求及示例
分类号学号
学校代码10487密级
加粗宋体53
硕士学位论文
城市圈建设中的产业政策探讨
加粗宋体小二
学位申请人:
学科专业:
指导教师:
答辩日期:
AThesisSubmittedinPartialFulfillmentoftheRequirements
fortheDegreeofMPA
TheResearchontheOperationalProblemsofthePeople’sMediationSystemofCountryinDachuanTownofShiyanCity
Candidate:
Major:
加粗TimesNewRoman三号
Supervisor:
HuazhongUniversityofScience&
Technology
Wuhan,P.R.China
October,2006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论文属于
保密□,在____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不保密□。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日
加粗黑体三号
摘要
当前在我国的区域发展格局中,已经初步形成了东部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的三大城市圈,并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大引擎,三大城市圈在经济规模和产业竞争力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明显。
中外城市和区域发展的事实已经证明,在全球化条件下,孤立地依靠单一中心城市发展,独立制定某一城市发展战略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组团式的城市圈将成为开放时代财富增长和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的平台。
而这种城市圈并非一定区域城市的简单聚集,它是建立在高度专业化的产业集群和产业结构的合理配置的基础上的,一个城市圈域经济的竞争力是由它的产业竞争力体现的。
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城市圈或类城市圈的经济体,应当在借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在城市圈内合理规划区域产业发展政策,形成特色产业集群,这将成为这些地区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实现区域振兴的关键。
本文由四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城市圈和产业集群的基本理论;
第二部分描述我国城市圈的发展现状;
第三部反映了各地城市圈建设过程中表现出的突出问题;
第四部分提出一般意义上的城市圈建设中的产业政策并具体分析武汉城市圈建设中的产业政策。
本文基于对现状的关注,通过对城市圈产业政策的探讨,认为中西部有条件地区在城市圈建设中应以产业为突破口,在合理产业政策的引导下以产业链为纽带,构筑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赢得产业竞争力,获得区域和城市圈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
城市圈产业集群产业政策
Abstract
Atpresent,theregionaldevelopmentstructureinChinahasbeenlikethis:
theYangtzeRiverDelta,ZhujiangRiverDeltaandBeijing-Tianjin-TangshanAreahavebecomethetopthreeurbancircles,andtheyhaveperformedasthreeenginespullingthenationaleconomydevelopment.Theiradvantagesineconomicscaleandindustrialcompetitionaremoreobvious.Itisprovedbythedevelopmentofcitiesandregionsbothinandabroadthatinglobalizeworldthedevelopmentdependingonanisolatedcityorplanningdevelopmentstrategybyasinglecityisnotpracticable.Onthecontrary,thegroupedurbancirclesuppliesaplatformforwealthycreatingandraisingtheentireregionalcompetition.Buttheurbancircleisnotjustsomecitieslocatedinaconcentrationarea;
itisconstructedonthehighlyspecifiedindustryclustersandreasonableindustrialstructurearrangement.Thecompetitionofanurbancircleisembodiedbyitsindustrialcompetition,andtheindustriesaregenerallyinclusterstructure.Forthedevelopingurbancirclesandareas,governmentestablishesreasonableindustrialpolicies,guidingindustrialclustersaretheroadstochangepresentstateandbecomedeveloped.Governmentshouldplayaveryimportantroleinthisprocess.
Theessayisconsistedoffourparts:
thefirstpartintroducesthefundamentalprincipalsofurbancircleandindustrialcluster;
thesecondpartillustratesthepresentcircumstanceofChineseurbancircles;
thethirdpartmentionstheoutstandproblemsthatoccurintheconstructionofmanyurbancircles;
thelastpartisaseriesofgeneralindustrialpoliciesanditalsotakesWuhanurbancircleasaninstance.TheessaypaysattentiononChina’sregionalcircumstance,anditholdstheopinionthatthedevelopingurbancirclesandcitiesincentralandwesternChinashouldtakeindustryasakeyinpromotion.Inthemeanwhile,thelocalgovernmentshouldeditreasonableindustrialpolicies,basedonitlocalindustrialchainandcompetitiveadvantage,toguidethelocalindustriestogetcompetition,andtheregioninturnswillhaverapiddevelopment.
Keywords:
urbancircle;
industrycluster;
industrypolicy
摘要I
AbstractII
宋体小四
引言1
1.城市圈及产业集群理论2
1.1城市圈基本理论2
1.2产业集群理论8
2.我国城市圈发展现状17
2.1我国城市圈总体发展状况17
2.2我国三大城市圈现状19
3.城市圈建设中的问题分析22
3.1产业结构的“同构化”22
3.2产业结构“低度化”23
3.3“同构化”和“低度化”形成原因分析24
4.城市圈建设的产业政策选择26
4.1主导产业的选择26
4.2城市圈内政府协调,引导产业集群的形成30
4.3构筑基于产业链的区域化产业带31
4.4案例分析:
武汉城市圈建设的产业政策选择34
结束语40
注释41
致谢42
参考文献43
附录46
结束语内容小四宋体
结束语
注释
[1][3][9]陈文科.城市圈发展的当代蕴含与阶段特征.江汉论坛,2003(8):
5~11
致谢内容小四宋体
致谢
参考文献
(以下仅为各类文献著录格式举例)
(3)M.E.Porter.location,competitionandeconomicdevelopment:
localclustersinaglobaleconomic.EonomicDevelopmentQuarterly,Feb:
15-34,2000
(9)倪鹏飞.提升中国城市竞争力的战略选择.城市经济研究,2001(5.6):
30
附录1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内容小四宋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华中科技大学 公共 管理 硕士 M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