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易错点高中政治必修四本书历年备考发现的易错易误问题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9273362
- 上传时间:2023-01-05
- 格式:DOCX
- 页数:36
- 大小:42.58KB
高中政治易错点高中政治必修四本书历年备考发现的易错易误问题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高中政治易错点高中政治必修四本书历年备考发现的易错易误问题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易错点高中政治必修四本书历年备考发现的易错易误问题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信用卡作为一种电子货币,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但不能执行价值尺度和贮藏手段职能。
10.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
人民币升值,意味着人民币的购买力增加,因此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
11.信用卡的广泛使用导致市场对货币的需求增加。
信用卡的广泛使用可提高货币的流通速度,因此会减少对货币的需求。
12.使用银行信用卡既非常方便又十分安全。
使用银行信用卡可以减少现金的结算,因此非常方便,但也会面临被盗用的风险,因此说十分安全过于绝对。
13.“按质论价、优质优价”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因此,商品的价格是由其使用价值决定的。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会有价值,但使用价值并不决定商品的价格,商品的价格是由其价值决定的。
对同一种商品来说,质量好的商品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比较多,因而价值量比较大,价格也比较高。
14.商品的价值总是围绕价格上下波动。
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15.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因此价格与价值不可能相符。
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但从较长时间来看,价格与价值是相符的;
另外,供求平衡的时候,价格与价值也是相符的。
16.价格是商品使用价值在量上的反映,使用价值越大价格越高。
商品的价格是由该商品的价值决定的。
17.随着收入水平提高,居民对大蒜、猪肉的需求急剧增加。
大蒜、猪肉属于生活必需品,人们对其需求不会急剧增加。
18.水务公司供水价格提高,会使居民生活用水量大幅减少。
水属于生活必需品,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小。
所以水的价格提高,居民的生活用水量不会大幅减少。
19.受价格变动的影响,该商品的需求量与其替代品需求量同向变动,与其互补品需求量反向变动。
受价格变动的影响,该商品的需求量与其替代品需求量反向变动,与其互补品需求量同向变动。
20.价格上涨,该商品生产要素投入一定增加。
价格上涨,如果该商品生产要素的价格也持续上涨,则该商品生产要素的投入会减少,因此,该观点过于绝对。
21.消费支出增加表明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消费支出增加与收入差距无关。
22.恩格尔系数越高,居民生活水平越高。
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例。
食品消费属于生存资料消费,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例越高,用于发展资料、享受资料消费的比例相对越低,生活水平越低,因此恩格尔系数越高,居民生活水平越低。
23.伴随收入水平的提高,生存资料消费被发展资料消费取代。
伴随收入水平的提高,生存资料消费比重降低,并非被发展资料消费取代。
24.收入增加,恩格尔系数会提高。
一般情况下,收入增加,恩格尔系数会降低。
25.出国旅游趋热的根本原因是人们受从众心理影响。
影响消费的根本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
消费心理是影响消费的主观因素。
26.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就是限制个人消费。
不是限制,只是消费要与个人收入、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27.消费向明星看齐是一种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消费向明星看齐是一种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28.绿色消费的主旨是可持续性消费。
绿色消费以保护消费者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旨。
绿色消费的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29.生产和消费相互决定,相互影响。
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因此生产与消费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但不是相互决定。
30.改革,推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
通过改革,推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
31.多样化的月饼消费取决于月饼消费观念的多样化。
月饼消费的多样化是由生产的多样化决定的。
32.消费能.够促进生产的健康发展。
健康合理的消费才能促进生产的健康发展。
33.只有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才能实现共同富裕。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对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但不是唯一途径。
34.我国各种所有制经济地位相同,相互促进。
在国民经济中,公有制经济居于主体地位,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在市场竞争中,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是平等的。
35.非公有制经济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得到了发挥。
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6.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37.破产和兼并有助于压缩企业规模。
兼并有利于扩大优势企业规模,破产有利于淘汰落后企业。
38.优秀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起决定作用,打造优秀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目的。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而非决定因素,企业经营的目的是获得利润。
39.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应该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
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应该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40.所有公司都能向社会发行股票,公开募股集资。
经有关部门审查批准的股份有限公司能向社会发行股票,公开募股集资。
41.促进就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
经济建设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
42.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前提。
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保证,自觉履行劳动者义务是劳动者维权的前提。
43.提高劳动者工资水平是促进就业的根本措施。
大力发展经济是促进就业的根本措施。
44.非管理岗位不去,脏、累、重活不干不符合多种方式就业观。
非管理岗位不去,脏、累、重活不干不符合职业平等观。
多种方式就业观是指人们可以通过职业介绍所、媒体广告、网上人才市场、招聘会等途径选择职业,实现就业。
45.储蓄存款作为一种投资方式,十分安全。
储蓄存款作为一种投资方式,风险较小,不是没有风险。
46.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
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是商业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
存款业务是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
47.利率高低决定银行储蓄存款数量的多少。
利率高低影响银行储蓄存款数量的多少,决定因素在于收入水平和未来收入预期。
48.物价上涨,居民银行存款实际收益增加。
不一定增加。
若物价上涨率大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则居民银行存款实际收益减少;
反之则增加。
49.投资多元化可以降低投资风险。
不一定,投资风险取决于投资结构是否合理。
50.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面临各种风险,规避风险的有效措施是参加社会保险。
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面临各种风险,购买商业保险,投保人可以把风险转移给保险人,从而使自己承担的风险损失下降,是规避风险的有效措施。
社会保险是政府为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水平而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
51.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实施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确保农民稳定增收。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实施不能降低生产成本,不能确保农民稳定增收。
但有利于规避风险,减少损失。
52.国债以中央政府的信誉为担保,所以没有任何风险。
国债以中央政府的信誉为担保,所以风险小,但不是没有任何风险,也可能会面临国家破产和货币贬值的风险。
53.按土地要素贡献分配成为农村的主要分配方式。
按劳分配是农村主要的分配方式。
54.实行按劳分配意味着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
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
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经营状况不同、经济效益不同,个人收入分配也存在差异,因此,同样是在公有制企业中,不同企业付出了同等劳动的劳动者,劳动报酬也可能不同。
55.农村土地流转入股收入属于按劳分配。
农村土地流转入股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56.公有制经济里的分配都是按劳分配。
劳动所得属于按劳分配,包括工资、奖金和津贴收入,而福利性分配及社会保障收入不属于按劳分配。
57.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平均化有利于缩小工资差距。
我国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而不是平均化,而且公共服务均等化针对全体社会成员,无法缩小收入差距。
58.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城乡居民同步富裕。
我们要实现共同富裕,而非同步富裕。
59.调高国有企业利润上缴比例,有助于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调高国有企业利润上缴比例,这是调节国家与企业间的分配关系,与个人收入无关。
60.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最低工资标准属于我国政府采取的再分配措施。
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最低工资标准属于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的措施。
61.财政收入是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财政支出是社会总供给的一部分。
财政收入代表着国家可以支配的商品,是社会总供给的一部分,增加财政收入有利于增加社会总供给;
财政支出会形成货币购买力,是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增加财政支出会扩大社会总需求。
62.财政赤字越少越好。
财政赤字过多,意味着财政支出要靠借债来维持,有可能引发通货膨胀,不利于经济发展。
但在通货紧缩的条件下,通过增发国债,扩大财政赤字搞建设,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
63.提高人民幸福程度必须大力增加财政收入。
提高人民幸福程度必须大力发展经济。
因为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情况下,财政收入越多,居民收入会减少,不利于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64.国家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的作用。
65.“营改增”积极的效应是拓宽财政收入来源。
“营改增”不是增加新的税种,而是已有税种之间的替换,并没有拓宽财政收入的来源。
66.实施“营改增”有利于强化财政支出约束。
实施“营改增”有利于减轻税负,与财政支出无关。
67.提高个税起征点,有利于减轻小微企业负担。
提高个税起征点,有利于减轻中等收入者的负担。
个税是用来调节个人收入差距的,与小微企业无关。
68.税收的强制性和固定性是对纳税人的约束。
强制性是对纳税人和征税人两者而言的;
固定性既是对国家的约束也是对纳税人的约束。
69.推行刮奖发票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消费。
主要目的在于防止偷税漏税。
70.营业机构不给消费者发票属于一种骗税行为。
属于一种偷税行为。
71.我们每个人购买的商品中都包含了税,因此每个人都是纳税人。
纳税人是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或个人。
一个人能否成为纳税人是由税法的规定以及单位或个人所处的经济地位决定的。
负税人是最终承担税款的单位或个人。
我们每个人购买的商品中不一定包含税,即使我们购买的商品中包含税,我们也是负税人而不是纳税人。
72.树立纳税人意识就是要自觉履行依法诚信纳税义务。
树立纳税人意识,既包括自觉履行依法诚信纳税义务,也包括积极行使纳税人权利,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
73.治理空气污染政府需要限制企业和居民对机动车的购买和使用。
政府不能限制,应合理引导,并加强对市场的监管。
74.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市场经济既是法治经济,又是信用经济。
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
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也要求讲诚信,因此诚实守信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75.价格、供求和竞争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价格、供求和竞争是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和手段。
但要想发挥价格、供求和竞争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必须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76.加强法律制裁是维护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77.政府主要通过行政手段处置僵尸企业。
宏观调控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78.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79.市场调节要以国家的宏观调控为前提。
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
单纯的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但国家的宏观调控必须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为前提。
80.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等政策的形式有助于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城乡居民同步富裕。
有助于实现共同富裕。
81.全面小康是一个同步实现的过程。
全面小康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82.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要消除城乡发展差距。
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8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平均化基本实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
84.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统筹兼顾作为基本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
85.加快技术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86.坚持速度优先,加快城镇化的进程。
应坚持质量优先,在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适度提高速度。
87.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把增加物质资源消耗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把转向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
88.我国应该调整产业结构,放缓现代服务业发展步伐。
应该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优化三大产业结构。
89.经济全球化的载体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
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而非载体,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
90.经济全球化是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91.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经济安全构成威胁,但给经济发展也带来机遇,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
92.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主导者。
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载体,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主导者。
93.世贸组织最重要的原则是自由贸易原则。
世贸组织的原则包括非歧视原则、透明度原则、自由贸易原则、公平竞争原则。
其中最重要的原则是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
94.对外开放战略应由“引进来”转向“走出去”。
对外开放战略应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95.为了缓解我国对外贸易摩擦,我国可以加大对出口企业的补贴和支持力度。
加大对出口企业的补贴和支持力度不符合世贸组织相关原则,会激发国际贸易摩擦。
96.美国频频发起针对中国新能源产品的反倾销与反补贴调查,主要是因为美国要缩小与中国的贸易逆差。
目的在于保护本国产业发展,免受中国相关产业的影响。
《政治生活》历年备考发现的易错易误问题
1.法律要代表公民的意志。
法律要代表人民的意志,公民与人民不是一个概念,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
2.社会主义民主是人人享有的广泛民主。
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的民主,并非人人都属于“人民”范畴。
3.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4.人民民主专政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的特点。
广泛性和真实性是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人民民主专政包括民主与专政两方面内容。
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是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拥有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利,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5.公民的任何权利都应当受到国家保护。
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
6.撰写“提案”反映了中学生积极履行公民的政治义务。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是公民的权利,而非义务。
7.听取社区群众的意见,有利于扩大公民的政治权利。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由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不会随意增减。
8.遵守宪法和法律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
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
宪法和法律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遵守宪法和法律是我们应尽的义务。
9.直接选举比间接选举更好。
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
不能笼统地说哪种选举方式更好。
10.扩大直接选举范围,能够保障公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扩大直接选举范围是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体现。
公民通过选举人大代表,间接行使国家权力。
11.我国县级以下人大代表的产生实行间接选举的方式。
我国县及县级以下人大代表的产生实行直接选举的方式,县级以上实行间接选举。
12.等额选举是正式候选人与应选名额相等,选举徒有形式,与差额选举相比没有任何优点。
等额选举是正式候选人与应选名额相等,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选民的选择。
但它也有自己的优点,即可以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13.凡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重大事项必须由人民群众进行决策。
人民群众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凡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重大事项,人民群众可以参与民主决策,但没有直接决策权,我国的决策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14.公民可以通过信访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等参与民主决策。
信访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是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途径。
15.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提高公民决策科学性的重要前提。
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
16.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公民享有对涉及公共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17.居民委员会是政府的基层政权机关。
居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而不是政府的基层政权机关。
18.把村级权力关进“制度笼子”,扩大了公民的政治权利。
限制村级权力的运行,有利于防止权力滥用。
公民政治权利是由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
19.城乡社区自治组织和社会组织获得了行政权力。
城乡社区自治组织和社会组织属于群众性自治组织,不属于行政机关,没有行政权力。
20.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重大事务都由政府决定。
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重大事务分别由村民会议和居民会议决定。
21.公民通过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监督。
公民通过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22.“应负责任地行使监督权利”是对公民权利的限制。
国家通过各种方式保障公民能够行使民主权利、参与政治生活,但也要求公民遵守宪法、法律和相关规定和程序,做到有序参与。
这不是对公民的限制,相反,更是对公民合法权利的保障。
23.社会听证制度是公民实行民主监督的重要途径。
社会听证制度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重要途径。
24.公民通过民主监督可以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政治活动的渠道,公民对国家的管理是通过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属于间接参与。
25.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部门,执行国家权力机关的重大决定。
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执行国家权力机关作出的有关行政方面的重大决定。
26.政府是公共权力的所有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国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因此,政府是公共权力的行使者而非所有者,公共权力的所有者是人民。
27.履行政府职能的主体是我国的国家机关,我国政府是全能的政府。
履行政府职能的主体是我国的行政机关,我国政府并非包办一切。
28.认为管得越少的政府越是好政府或者管得越多的政府越是好政府。
政府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职能。
政府承担重要职能,并不意味着政府包办一切。
政府在行使其职能的过程中,既不能“越位”“错位”,把不该管的事管起来,也不能“缺位”“虚位”,该管的事不管,因此,既不能认为管得越少的政府越是好政府,也不能认为管得越多的政府越是好政府,政府该管的事要管住、管好,不该管的事就应该放权。
29.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工作原则。
对人民负责是政府的工作原则,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宗旨,原则是宗旨的体现,二者都体现了政府的性质。
30.拓宽公民诉求途径会削弱政府权力。
拓宽公民诉求途径,有利于维护公民权益,从而增强政府权威,不会削弱政府权力。
31.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就是要满足人民的一切要求。
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就是要把实现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为人民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但政府坚持对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政治 易错点 必修 历年 备考 发现 易错易误 问题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