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版》九年级化学第3章第3节教学案改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9271645
- 上传时间:2023-01-04
- 格式:DOCX
- 页数:29
- 大小:319.94KB
《沪版》九年级化学第3章第3节教学案改Word下载.docx
《《沪版》九年级化学第3章第3节教学案改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版》九年级化学第3章第3节教学案改Word下载.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提出问题]那么,什么是元素呢?
请回忆前面第一、二章中所接触过的化学元素名称,怎样理解元素的含义?
[指导阅读]要求学生阅读教材第73页第1、2自然段内容。
[归纳小结]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不同元素的原子不同。
[讲解释疑]氧原子核内质子数都是8,由于核内中子数不同,就可以有几种氧原子。
其他的大多数原子也是这样。
如果忽略中子数不同这一差别,而根据它们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相同这一特点,就可以将其归为同一类原子,总称为某元素,如将核内质子数都是8的氧原子总称为氧元素,将核内质子数都是6的碳原子总称为碳元素。
按此将所有原子分类,共100多类,每一类原子叫一种元素,共100多种元素。
[设计问题]投影练习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是由一个氧元素和两个氢元素组成的
B.水是由氧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
C.水分子是由氧分子和氢分子构成的
D.水分子是由氧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
[归纳小结]分子、原子是微观概念,描述的是物质的构成,可以论种,又可以论个;
而元素是宏观概念,描述的是物质的组成,可以论种,不可以论个。
[提出问题]从元素中文名称的造字上,你能知道它们分别属于哪一类元素吗?
[归纳小结]
[观看]视频材料。
回答:
元素。
[阅读]学生阅读第72页有关内容,并填表。
[交流与讨论]分组交流、讨论,小组汇报。
如氧元素、碳元素等。
[阅读]学生阅读教材第73页第1、2自然段内容。
记下不明白的问题。
[学生质疑]学生甲:
既然过程物质的最基本单元是原子,那为什么又要把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称之为元素?
学生乙:
过程物质的所有氧原子称为“氧原子”,为什么还要再称之为“氧元素”?
学生丙:
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这里的“同一类原子”指的是什么意思?
学生丁:
元素与原子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B
[观察与思考]观察元素中文名称特点,讨论交流,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
可以即兴让学生描述二氧化碳的组成和构成
评注:
通过创设情景导入元素的学习,通过问题引导学生阅读、讨论、交流感悟元素的含义,借助练习题指导学生理解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及联系,并学会正确运用元素、分子、原子等概念描述物质的组成与构成。
指导学生观察分析元素中文名称的造字规律,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
组块2元素符号
[创设情景]元素有100多种,如果用文字来表示各种元素将十分麻烦,也不便于国际学术交流。
人们经过多年的使用和修改,确定了一套符号来表示各种元素,这种表示元素的符号就是元素符号。
你能写出哪些元素符号?
[问题讨论]
1.元素符号的来源是怎样的?
2.书写元素符号时有哪些要求?
你认为还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归纳小结]国际通用的元素符号用1个或2个拉丁字母来表示,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书写时一定注意:
书写要规范,大小写要分清。
要求熟记教材第73页表3-4中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
[提出问题]元素符号可表示哪些意义?
利用元素符号还可以表示哪些微粒?
怎样表示?
[设计练习]投影
1.用符号表示下列意义
(1)碳元素
(2)3个铁原子
(3)钠离子(4)2个氯离子
2.说明下列符号的意义
(1)H
(2)2H
(3)Ca2+(4)2Na+
如O、H、C、N、Fe、Mg等。
[观察与讨论]观察教材表3-3,分组交流讨论,小组汇报。
[练习]书写并熟记教材第73页表3-4中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
记忆元素符号时可采用多种方法,如每两位同学一组,拿硬纸片写上元素名称和元素符号,两位同学互相做对照游戏。
[阅读]学生阅读教材第74页第1、2自然段内容。
[练习]在纸上练习或口答。
[交流与讨论]讨论正确答案,学会正确表示元素、原子、离子。
教师可检查记忆效果,可听写,也可采取比赛方法,如写出以“C”开头的元素符号,比一比谁写得最多等。
教师设置情景导入元素符号的学习,通过观察教材表3-3,知道元素符号书写的要求及注意事项,通过练习(或游戏)熟记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
最后通过对元素符号意义的理解,再结合练习掌握一些常用化学用语(原子、离子)的意义及表示方法。
组块3元素周期表
[创设情景]超级市场里有成千上万种商品,为了便于顾客选购,必须分门别类、有序地摆放(投影下图)。
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由100多种元素组成的,为了便于研究元素的性质和用途,也需要寻求它们之间的内在规律性。
为此,科学家们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把它们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这样就得到了元素周期表(投影下图)。
[提出问题]
1.元素周期表是怎样编制的?
2.从元素周期表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教师讲解并归纳小结]
1.周期:
每一横行称为一个周期
2.族:
每一个纵行称为一个族。
3.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4.元素周期表按颜色分为金属元素区和非金属元素区。
5.元素周期表上标有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观看]超级市场的商品排列有序。
[阅读]教材第74页“拓展视野”元素周期表。
[观察]观看投影或阅读书末元素周期表。
可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进行归纳。
教师创设情景导入元素周期表的学习,指导学生观察元素周期表,通过学生的交流与讨论,通过教师的简单介绍,使学生对元素周期表有一个大致了解,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研究是有帮助的,同时也使学生领悟到尽管自然界中的物质千千万万,但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增强了学生学习化学科学的信心。
组块4物质的简单分类
[创设情景]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元素以不同的方式组成了数千万种形形色色的物质,有些物质只含一种元素,如铁、氧气等;
有些物质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如水、二氧化碳、碳酸钙等。
我们通常所说的物质组成成分一般指的就是组成物质的元素,所谓“补铁”、“补钙”、“补锌”,这里的“铁”、“钙”、“锌”都为元素。
1.有一则饮品广告称:
“……本品纯属天然制品,不含任何化学元素……”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
为什么?
2.“农夫山泉”矿泉水瓶的标签上印有如下字样:
Ca≥4.0mg/LMg≥0.5mg/LK≥0.35mg/LNa≥8.0mg/L等,这里的Ca、Mg、K、Na是指()
A.元素B.分子C.原子D.离子
[引导阅读]一些化肥包袋上标注的含氮量也是指含氮元素的质量。
有了元素的知识,我们就可以采用一种标准,将纯净物划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请阅读教材后回答:
什么是单质?
什么是化合物?
将纯净物划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的标准是什么?
什么是氧化物?
[巩固练习]投影
1.下列各组内物质中,前者属于单质,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酒精天然气B.金刚石澄清石灰水
C.空气甲烷D.石油生铁
2.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ABCD
3.下列物质中一定属于氧化物的是()
A.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
B.能分解出氧气的化合物
C.氧气跟某种物质反应的生成物
D.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4.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由此对该有机物组成做出的正确结论是()。
A.只含C、H元素
B.只含C、O元素
C.肯定含C、H、O元素
D.一定含C、H元素,可能含O元素
[引导探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75页内容,完成“活动与探究“。
任何物质都是化学元素组成的,不含任何化学元素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A
[阅读]根据阅读提纲阅读教材第74页有关内容。
并回答问题。
[练习并讨论订正]
1.B
2.A
3.D
4.D
[活动与探究]完成且讨论订正。
教师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并在此基础上学习物质的简单分类,从物质的元素组成上可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并认识氧化物,最后通过练习及活动与探究加以巩固。
五、实践分析
1.实际效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绝大多数的学生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各重要知识点的当堂通过率均可达到90%以上,但在有些方面还须继续巩固与提高,如正确运用元素、分子、原子等概念描述物质的组成与构成,化学用语的正确书写及应用等。
2.学生新的成果
本节课的设计尽量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自我探究,如观察阅读教材表3-3找出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及要求;
观察分析元素中文名称的造字规律,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
观察元素周期表,学习元素周期表的知识等,通过游戏记忆常见元素的名称与符号,使原本枯燥的理论知识变的有趣多了,还能使学生领悟到化学学习是有规律的,培养了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也使学生感受到了学习化学的价值。
3.进一步修改
(1)在元素概念的教学中,可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对元素的认识,在讨论中师生共同矫正认识上的模糊概念。
同时,要多找一些商品包装袋或药品,让学生根据标签去辨认元素概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元素在描述物质组成上的含义。
(2)在元素周期表的教学中,为提高教学效果,也可增加“活动与探究”如下:
①以邻座的同学为一小组,从元素周期表上查找原子序数为6、7、12、14、16、18、20、29、47的元素名称、符号、核外电子数和相对原子质量,并指出它们是金属、非金属还是稀有气体元素。
每个同学查找几种元素,并互相订正答案。
②考察每周期开头的是什么类型的元素,靠近尾部的是什么类型的元素,结尾的是什么类型的元素。
这说明元素之间存在着什么规律性联系?
它与“元素周期表”这个名称有没有联系?
六、参考资料
1.元素概念的发展
人类生活在变化万千的物质世界之中,在与之打交道的过程中,认识物质世界并变革物质世界。
古代实用化学的诞生和发展,为人类认识和变革物质世界提供了实践基础,同时也牵动着人们经常围绕有关物质构成的问题进行思考:
物质间既能发生相互转化,就足以说明,不同物质有着相同的本原。
那么,这个相同的本原究竟是什么呢?
这些物质的本原又是以怎样的方式构成万物的呢?
我国古代的唯物论者认为构成世界万物的是“气”,还有人提出是金、木、水、火、土等五行;
古埃及的思想家则认为,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是“水”;
印度古代的哲学家则主张,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地、水、火、风四种“始基”构成;
而古希腊则有人认为“气”是万物之源,有人认为“火”是万物之源,也有人提出水、火、土、气的四元素说。
总之,古代各民族中,这些关于自然界组成的提法虽未尽相同,但都坚持了从世界本身来说明世界,它和用所谓“神”、“上帝”和“精神”等超自然的东西来解释世界是根本不同的,应该属于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
到17世纪中叶,波义耳才把元素这个概念介绍到化学里来,用以表示不能用化学方法再分解的单质。
(在长时期里,大多数化学家不区分元素和单质这两个概念——现今西方有些国家如美国把element一词既用于指“化学元素”,也用于指“单质”),直到19世纪60年代,原子、分子概念得到进一步明确以后,单质和元素这两个概念才跟分子和原子这两个概念联系起来,把具有一定化学性质的同种原子叫做元素,游离存在的元素组成单质。
到20世纪初期,对原子内部结构有了一定的研究,又在原子结构理论的基础上把元素定义为: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
科学实验证明,有很多元素的原子核内所含质子数是相同的,但中子数却不相同。
这种核内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一类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取其在周期表中占同一位置的意思)。
12C、13C是碳的同位素,1H、2H、3H是氢的同位素。
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类原子,它们的原子质量彼此不同,但它们的化学性质是相同的——决定化学性质的主要因素不是原子质量而是核外电子数量和排布。
至此,人们对元素的概念有了本质的认识。
元素是以核电荷数为标准而对原子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也就是说原子的核电荷数决定着元素的种类。
2.元素符号及其名称的变迁
化学元素符号属于专门用语,历来为化学家所重视,自从1661年波义耳(1627~1691)对元素概念作了科学定义之后,有关元素的表示符号才慢慢摆脱了金丹家所赋予的神秘色彩,道尔顿(1766~1844)和贝采利乌斯(1779~1848)先后为元素符号的规范化做出了世人称道的贡献。
从1964年开始,美国和前苏联的科学家陆续制得了104号以后的数种元素,由于非科学的原因,命名上出现了歧见。
国际组织分别于1977年和1994年提出新的方案,然而,这些方案并没有被贯彻下去。
1997年8月底,经过多方协商与表决,一套新的名称和符号获得通过。
由于东西方文字的差异,100多年前我国化学启蒙者是怎样解决元素名称汉字化这个问题?
这些都将在本文得到阐述。
一.道尔顿以前的元素符号
早期的人们对已发现的元素和化合物冠以不同的符号,往往着眼于事物的外部现象,如图1,到了金丹术时期,他们为了保密,常常采用一些令人费解的隐语和比喻,如图2。
英国化学家道尔顿在从事气象学研究的第16年,即1803年从空气是由不同颗粒所组成概括出原子学说,从而受到当时权威的化学家所推崇。
道尔顿认为简单的原子都是球形的,所以化学元素符号就可用圆圈来表示。
1808年他在新著《化学哲学新体系》一书中,设计了一套符号用来表示不同的元素,如图3。
二.贝采利乌斯提出的元素符号
为测定相对原子质量做出杰出贡献的瑞典化学家贝采利乌斯看到道尔顿的这套符号既难写又难记,特别是在印刷制版上困难更大,他拿着元素表仔细地研究着,最后想出一个办法,就是用拉丁名称的头一个字母来表示该元素。
金属元素第一个字母若与非金属的相同,就在后边再加上一个小写字母。
如O(Oxygenium,源于梵语:
酸之源),S(Sulphur,源于希腊语:
火之源),H(Hydrogenium,源于希腊语,水之源),Cu(CuPrum,源于拉丁语,塞浦路斯岛,传说该岛盛产铜),Fe(Ferrum,源于希腊语:
星,铁来自陨石)。
贝采利乌斯的这些见解,于1813年在《哲学年鉴》上发表。
鉴于贝氏对化学所做的贡献及其权威性,加之这种书写方法较前更加优越、方便,所以很快就被化学界所接受,成为一种国际通用语。
唯有道尔顿到死,还一直用那些小圆圈来代表元素。
三.104号以后的元素符号
1964年前苏联科学家在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发现了原子序数为104号的元素,为纪念其物理学家库尔恰托夫(В.В.КУЛВЧАТОВ,1903~1960)而命名为Kurchatovium,元素符号记为Ku.1968年发现了105号元素,命名为Nielsbohrium,元素符号记为Ns,以纪念丹麦物理学家玻尔(N.Bohr),这种表示方法违背了欧洲人的姓名传统,也为玻尔家族所反对,后来的107号元素用Bohrium表示就是一例纠错案。
1970年美国科学家发现半衰期更长的104号元素,为纪念英国的卢瑟福(E.Rutherford)而命名为Rutherfordium,元素符号记为Ru,同年,发现105号元素,以纪念德国化学家哈恩(O.Hahn)而命名为Hahnium,元素符号记为Ha。
为解决上述矛盾,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1919成立,秘书处设在英国牛津,名称的英文缩写为IUPAC)自1971年以后多次开会协调无效,遂于1977年8月明确规定,从104号元素起,终止用科学家的姓氏来命名新元素,新出现的元素应遵从如下原则来进行命名:
1.新元素的名称应该和原子序数具有简单而明晰的关系。
2.不论是金属还是非金属,它们的拉丁名词词尾都加-ium后缀。
3.新元素符号采用三个字母,以区别已知元素所采用的一个或两个字母。
具体名称是采用希腊文和拉丁文数词联合起来。
这些数词是:
nil=0,un=1,bi=2,tri=3,quad=4,pent=5,hex=6,sept=7,oct=8,enn=9
这套名称与符号在我国目前流传甚广,信手翻开一些书刊和图表,均用此表示。
IUPAC组织的上述规定虽然具有权威性,但没有法律效力,它遭到美国化学会(ACS)的强烈反对,无奈于1994年12月放弃成规,提出104~109号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但是从1995年6月起,ACS决定自行其事,在它的出版物中使用另一套名称和符号:
这样一来,同一种元素便有两套名称并行于文献之中。
1997年IUPAC和ACS相互妥协,于8月底通过表决,制订出一套新的名称和符号,以代替过去的混乱局面:
截至1996年,人类所发现的元素已达112种,其中106号元素名称用健在世化学家、美国的西博格(G.T.Seaborg,1912~)命名,在历史上开了先河。
四.元素名称的中国化过程
19世纪的七八十年代,西方大量的化学科学知识被介绍到中国,然而多数元素名称无对应汉字,上海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的徐寿(1818~1884)为此作了大量开创性工作,他在1858年所编写的《化学材料中西名目表》中,首次提出译名原则:
意译与音译兼采,根据情况,酌用其中之一法,如绿(今之氯)气、养(氧)气、轻(氢)气、淡(氮)气按物理性质意译;
锌(Zinc)、钙(Calcium)、钡(Barium)、钠(Natrium)系音译,且采用一字为原则。
留学日本的编译家郑贞文(1891~1969)先生在商务印书馆工作期间(918~1932),编译了大量的化学书籍,他在《无机化学命名草案》中,除继承了徐寿的命名原则外,又对化学用字做了规范化要求,按照元素的物理状态,造了大量新字,将气态元素加“气”字头,液态元素加“氵”或“水”的部首;
非金属元素加“石”字旁,以示与金属加“金”字旁相区别。
该草案经全国会议讨论修订后,由当时的教育部于1932年11月公布实施,虽然后来一些化学用字的修改更加趋向科学、合理,但上述原则一直沿用了下来。
今天,我们在看到某一元素的汉字名称时,也许对它的性质一无所知,但从字形上还是可判读出某些信息来。
涉及到104号以后元素的名称,根据1977年IUPAC的那套方案,祖国大陆没有对应的汉字,仅称其原子序数,如1996年2月9日人工合成的112号元素,表示为277112,而海峡对岸的台湾省,对这几种元素命名为:
(104号)、(105号)……以次类推,发音为相应的数字音。
IUPAC1997年的名称方案公布后,其汉字将如何表述呢?
这对我们来说将是一个新问题。
七、相关链接
网站:
(1)中国基础教育网-化学http:
//
(2)K12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
http:
//www.K
第二课时自然界中元素的存在、元素与人体健康
1.元素在地壳、人体中的分布情况。
2.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教师提出问题引入新课,指导学生观察教材图3-21、图3-22、图3-23,了解自然界中元素的分布,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图片资料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通过学生的交流与讨论,认识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组块1自然界中元素的存在
[提出问题]自然界中千千万万种物质都是由100多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的物质所含的元素是不同的,怎样测定物质中的元素含量呢?
[投影视频资料]在实验室中,科技人员正在对各种物质的试样进行分析。
如中草药成分的分子;
某被污染食品中致癌物质含量的测定;
化肥中含氮量的测定等。
[提出问题]那么。
在自然界中各种元素又是怎样分布的呢?
[投影]教材图3-21、图3-22、图3-23
[归纳小结]各种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不论在地壳中,还是海水中、人体中,含量最多的是氧元素,氧在自然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他元素的含量则各有不同,如果以为含量少的那些元素在自然界中起着次要作用,那是错误的,碳、氢、氮这三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很少,但却是生命的必需元素。
[指导探究]教材第76页“活动与探究”。
1.下图表示的是地壳里所含各种元素的质量分数。
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出的金属元素有 种;
(2)地壳中铝元素的含量为 ;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与含量占第二位的金属元素之间,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可以是 。
2.查阅资料,按下列要求填写元素的名称和元素符号。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
(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
(4)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__;
(5)太阳上最丰富的元素是_______,其次是。
[观看]视频资料
[阅读]教材第75页有关内容。
[观察与思考]各种元素在地壳、海水、人体中的分布情况。
[活动与探究]查阅资料了解在地核中主要含有哪些元素。
并进行交流。
[学生回答]
1.
(1)六
(2)7.73%
(3)FeO(或Fe2O3或Fe3O4)
2.
(1)氮元素N
(2)氧元素O
(3)氧元素O
(4)氧元素O
(5)氢元素H
氦元素He
注意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
提示学生可上网查询。
教师可事先布置查阅相关资料。
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导入“自然界中元素的存在”的学习,教师引导学生读图、识图,再通过小组讨论交流,了解地壳中元素的分布、海水中元素的分布,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沪版 九年级 化学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