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9262515
- 上传时间:2023-01-04
- 格式:DOCX
- 页数:28
- 大小:62.75KB
216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文档格式.docx
《216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6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文档格式.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5、胡锦涛:
《发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努力奋斗---在五四运动八十周年观念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9年5月5日。
6、胡锦涛:
《在观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课程导入
从对爱母亲的表现延伸引出对祖国的这份真挚的爱。
第一节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自人类历史上产生国家以来,爱国主义就成为各国高擎的一面旗帜。
爱国主义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民族性和阶级性。
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在不同的时期爱国主义具有不同的含义。
(一)爱国主义的含义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是人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人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这种感情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产生的。
爱国主义最初萌芽于原始社会人们对氏族部落的依赖和眷念,后来这种依赖和眷念逐步扩展为对自己所在的生活环境的依恋。
随着民族和国家的形成,热爱乡土和乡亲的思想不断扩大和发展,经过理论总结和概括和不断的宣传和教育,最终形成了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包括爱国情感、爱国思想和爱国行为三层含义。
它是人类普遍性的自然情感,是超越社会不同发展阶段而固定永续的情感,是对自己家园、对自己祖国的挚爱之情,是调整个人与国家、民族关系最基本的重要道德规范,是一项重大的政治原则,是一种自觉行动。
(二)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
1、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人们对祖国养育之恩的体验,也总是先体验到直接的养育之恩,然后再体验到间接的养育之恩;
总是首先体验到故乡的一切对自己的养育之恩,然后进一步体验到整个祖国的养育之恩。
热爱故乡的人,热爱故乡的山水,热爱故乡的风俗人情。
“故乡之爱”是爱国主义的思想基础,如果连自己的故乡都不热爱,就不可能热爱整个祖国。
“故乡之爱”是爱国主义内容的一部分,但还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爱国主义。
要把“故乡之爱”上升为爱国主义,就必须把对故乡的热爱扩大到对整个祖国的热爱。
当然,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也存在着不尽如人意之处。
如我国的资源总量居于世界前列,但因人口众多,人均占有的资源量则相对贫乏,人均国土和人均耕地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值的1/3,人均森林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值的1/5,人均矿产资源储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值的3/5;
山区面积过大,可供耕种的平原面积有限;
旱涝、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无时不在威胁着我们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这些不足之处不仅没有使我们产生任何鄙视和埋怨,反而激发了我们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促使我们倍加珍惜这片美丽的土地,立志为她的兴旺和繁荣而努力奋斗。
因为祖国美丽的山河而赞美她、热爱她,是爱国的表现;
因为祖国的不足而立志改变她,更是爱国的重要表现。
这种对故土家园、祖国山河的热烈、深沉、充满责任的爱,是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
2、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古语说“民为邦本”。
我们的祖国之所以可爱,不仅仅因为她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山河壮丽,而且因为她拥有勤劳、勇敢、善良的各族人民。
正是各族人们共同创造了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才使我们的祖国源远流长、繁荣昌盛。
爱人民是爱祖国的根本要求,是爱国主义的集中体现。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民族国家之一。
在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中,中国始终保持着大而统一的国家格局,形成了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伟大国家。
五千多年来,中华民族在这块土地上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涌现出众多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文艺家和艺术家。
中华文明不仅对东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为整个人类文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没有人民的祖国是不存在的,离开人民谈爱国也是不切实际的。
一切真诚的爱国主义者都是热爱人民的。
邓小平同志曾在英国培格曼公司出版的英文版《邓小平文集》的序言中情真意切地说:
“我荣幸地以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
3、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文化传统反映的是一个民族的群体意识,是培养民族心理、民族个性、民族精神的“摇篮”,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
4、爱自己的国家
在谈论爱国主义时,有不少人常常把祖国与国家当作同一概念使用。
实际上这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祖国”是指居住在一定疆域内的单个或多个民族的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的社会共同体,主要包括国土、国民等基本要素,它凸现的是民族性和自然属性。
“国家”则是指在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基于本阶级的利益和需要,为了维护社会共同体的秩序、安全、主权和稳定而建立的政治共同体,主要由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组成,它凸现的是政治性和阶级属性。
因此我们不能把祖国和国家这两个概念混为一谈,既不能把爱国家当作爱祖国的全部内容,而忽视对祖国大好河山和人民的热爱,也不能只讲对祖国大好河山和人民的爱而忽视对国家的热爱。
热爱自己的国家是爱国主义的必然政治要求,这是由国家所具有的特殊职能决定的。
国家作为一种阶级统治的工具,其主要职能是政治职能、经济职能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社会管理职能。
国家所具有的这些职能都与本国人民的利益休戚相关。
实践证明:
国家稳定、安定、团结,人民就能安居乐业、幸福健康;
国家动乱、分裂、危亡,人民就会颠沛流离、痛不欲生。
离开国家单纯来谈爱国是不可能的。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
“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
二、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案例:
据《光明日报》载:
江南某市选美决赛会场上,8名“佳丽”都被主持人的一个问题难住了。
这个问题是"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什么?
"
8人中无1人知道,最后还是第8位小姐勇敢说了一句:
“我猜可能有一种是火柴吧?
全场惊愕之余,复又哄堂大笑。
她们所反映出来的爱国主义基础知识的贫乏值得深思……所以我们有必要在这里讲一下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崇高美德。
千百年来,爱国主义像一条源远流淌,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哺育和陶冶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操,深深地融入我们的民族意识、民族性格和民族气慨之中。
中国人民正是弘扬了爱国主义传统,才维护了中华民族的统一,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
那么我们来看看这一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都有哪些。
(一)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刻骨铭心的爱国之情,矢志不渝的报国之志,生死不移的爱国之行,写满了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
苏武公元前101年汉武帝执政时期,苏武奉命出塞到了匈奴。
单于把他关在一个大地牢里,不给他饮食。
天下大雪,苏武困卧窖内,饥寒交迫,渴了饮雪水,饿了吞带雪带毛的生肉,一连好几天,差点冻饿而死。
单于见他威胁利诱都不行,给了他一群公羊,送他到北海边去牧羊,并且说:
“等公羊生小羊,你再回去。
”北海一带当时是渺无人烟的荒漠,每到冬天,这里白雪皑皑,四野冰封。
苏武常常处在绝粮的威胁中,没有办法,只好掘取野鼠洞里的草籽充饥。
后来单于又派人来劝降,他仍是忠贞不屈。
每天,他一面牧羊,一面抚弄着朝廷给他的“汉节”(节是古代使者拿着作为凭证的东西),表示时刻不忘汉朝。
时间长了,“汉节”上的旄都脱落了。
就这样,在这穷荒苦寒的地方,他艰难地熬过了整整19年。
汉武帝死后,昭帝继位,匈奴和汉朝修好,单于才允许苏武回汉朝。
古代的爱国人物和爱国思想,往往与忠君联系在一起,这是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那些人物与思想。
比如,战国时代楚国大夫屈原,由于被人谗言所害,流放外地而造成投汨罗江自尽人生悲局。
我们在客观认清其忠君等局限性外,还要正确吸取学习他们崇高的爱国精神与一些启示意义的具体作法。
古代开明帝王的一些政策在某种意义上说是爱国主义的。
像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元朝的成杰思汗、明朝的朱元璋、清朝的康、乾等开国帝王以及汉代的文、景等皇帝,他们立国之后的一些开明作法和开拓疆土的措施,在一定意义上说都说是爱国主义的。
历史上诸多的抵御异族入侵、抗击外侮的英雄人物,他们的爱国情操与精神也是爱国主义的一种表现。
如西汉武帝时的爱国将领卫青和霍去病,宋代岳飞岳鹏举,明代名将戚继光,清朝民族英雄郑成功。
为了拯救国家的危难,消除封建国家机器的一些弊端,中国历史上涌现出许多改制与更法的理论家和实践家。
他们那种不法祖宗的创新勇气和鞭除积弊的更易精神,还有变法图强的执著追求,无疑是爱国主义丰富的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为秦朝统一天下奠定基础、大胆推行改革的商鞅,到以“富国强兵”为主旨来变法的宋代王安石,还有明代的张居正,更有“戊戌六君子”。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百年历史中的爱国人物与爱国思想、思潮更加鲜明、突出,是我们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典型教材。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激烈而复杂,由此引发起来的民族抗争与阶级斗争更加清晰地贯穿着爱国主义这条主线。
(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坎坷多艰,在不断融会众多民族的过程中发展壮大,爱国精神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无尽源泉,是维护和保卫国家和民族利益的永恒动力。
千百年来,无数爱国志士的事迹广为人民所传颂,他们以天下为己任,以国家兴衰为己任。
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岳飞的“以身许国,何事不为”;
邓小平七十四岁之年,壮心不已,掀动旷古未有的改革大潮,二十八年间打造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新中国,正如他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这样的爱国精神代代相传,中华民族根深叶茂,能够抵御任何狂风暴雨。
(三)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的国家。
追溯到夏、商、周三代族别不同,发祥地各异,但都尊奉黄帝夏禹为共同的祖先。
直到魏晋以后,北方少数民族南下纷纷建立政权,仍多有尊奉黄帝、夏禹为祖先者。
时至今日,无论是在海外华人,还是港澳台和大陆人民中间,炎黄子孙仍是一个值得骄傲与自豪的称谓。
这种发端于上古,绵延数千年的观念,把炎黄子孙作为民族始兴和统一的象征,成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来源的人们共同的具有的民族意识。
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爱国主义传统,是在经历了分裂和统一,民族冲突和民族融和的不断发展中形成的。
自从秦朝统一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以来,中国总的趋势是团结的、统一。
虽然出现过分裂时期,但不久又统一了。
中国各族人民深深懂得分裂则弱、联合则强的道理,都反对分裂战乱,希望国家统一,各族人民和睦相处,人民安居乐业,经济繁荣发展。
那些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行径,都被各族人民世世代代所贬斥、所唾弃。
文成公主
(四)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强烈的反抗民族压迫、反对外来侵略的爱国主义传统。
在中国历史上,农民革命战争和人民革命战争之多,为世界历史所罕见。
为了反对外来侵略,捍卫祖国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中国人民与外国侵略者进行了殊死的斗争。
前面我们已经讲了爱国将领戚继光、民族英雄郑成功、民族英雄林则徐虎门销烟、三元里人民进行抗英斗争、义和团痛击八国联军、对日甲午战争邓世昌为国捐躯,中华民族在抵御外国侵略、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的斗争中,形成了万众同心、一致对外、同仇敌忾的民族心理,形成了自强不息、顽强不屈的战斗精神。
尤其是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同仇敌忾,一致对外,十四年抗战,终于战胜的日本鬼子,取得抗日战争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用处。
三、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在人类发展史上,中国从未间断地保持、延续本民族一脉相承的文明传统,中华民族经历了如此多的内忧外患,饱受了种种苦难却从来没有被外来的敌人所征服。
纵观历史,曾与中国一起被列为世界文明古国的其他国家,几乎无一例外地都衰落在历史的风尘中。
古老的中华民族之所以顽强地走到今天,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千百年来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并不断得以发展的爱国主义传统已经深深地融人到我们的民族意识之中。
爱国主义唤起了整个中华民族对自己祖国的挚爱并由此激发了强大凝聚力,成为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正是这种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推动着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历经磨难而不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曾经说过:
“只有黄河、长江流过的那个中华帝国是世界上唯一持久的国家。
”这是黑格尔对世界历史上各文明古国进行了比较之后得出的结论。
自古以来,在地球上诞生了许多民族和国家,大多数都衰败没落了,而中华民族却能历经数千年沧海桑田而依然熠熠生辉,彪炳世界史册,就是靠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这一内在的精神支柱。
“华侨旗帜,民族光辉”——陈嘉庚
(二)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在多民族的国度里,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反对国家分裂,是各民族人民共同的思想感情,更是全体人民的最高利益。
历史的事实已经证明,只有在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实现人民的安居乐业和国家的繁荣富强。
中华民族自远古时期就表现出强烈的群体精神,大禹联合各部族共同治水的历史就是一个明证。
在当时生产力极为低下的时代,此等“喝令三山五岳开道”的伟大功业,没有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团结统一是根本不可想象的。
在从夏朝开始到现在的大约4100多年中,粗略地计算起来,前两个千年基本统一,后两个千年(秦帝国之后)中,统一时期约为1200多年,分裂内乱时期则不到800年。
从总的方面说,中华民族的统一占据了主流,分裂内乱终归统一。
历史的发展证明了:
统一时期的中国是强盛的,分裂内乱时期的中国是积贫积弱的。
这充分说明,团结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向,而爱国主义则是维系这种趋向的强大动力和纽带。
(三)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世界文明在经过20世纪的空前繁荣后,现已迈入更加充满希望的21世纪。
21世纪蕴涵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最佳机遇,各国之间包括经济、教育、科技、军事等领域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在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题下愈演愈烈。
中华民族要想得到更大的发展与进步,要想在新的世纪争得有利的国际地位,就必须最大限度地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包括一切爱国的海外同胞,努力为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中国而奋斗。
中国曾经在世界上处于领先的国际地位,曾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到了近代,由于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和剥削,中国失去了在世界的领先地位。
今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制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当新世纪到来之际,我们已经胜利实现了“三步走”的前两步,正在为实现第三步目标,即在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发展水平而努力。
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首要的一点就是维系民族赖以生存的国家形式。
20世纪末期,世界上包括苏联在内的一些国家出现了分裂和解体。
经济衰退、民族对立、内战纷起几乎是这些国家在解体后遇到的共同灾难。
虽然每个民族依然存在,但曾经使它们共同辉煌过的国家形式却无可挽回地消失了。
从本质上说,民族的分裂内乱所侵害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国家形式,通过对国家形式的破坏而消解侵蚀民族的生存能力,从而使整个民族陷入混乱和灾难。
事实证明,一个国家和民族只有让爱国主义的思想深入到每一个公民的灵魂中,才能成为有生命力、有前途的国家和民族。
(四)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人,应该成为什么人,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社会,依赖于祖国。
祖国给个人的成长发展创造条件,对个人创造的成果做出评价,为个人实现人生价值提供舞台、指明方向。
案例:
独臂英雄丁晓兵
第二节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既然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
那么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爱国主义的时代主题是什么呢?
一、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
(一)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
江泽民同志深刻指出:
“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和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统一的。
”当代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
在现实中,爱中国与爱社会主义必然地紧密联系在一起。
从抽象的意义上说,似乎不爱社会主义制度并不意味着不爱中国。
但当代中国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对它来说,社会主义制度并不是外在的虚无,而是渗透和存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果说生活于祖国大陆之外的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由于生活环境不同,在对社会主义制度不了解、不理解的情况下也可以做一个爱国者的话,那么,对于生活于祖国大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活的人们来说,则是很难在自己的生活中把中国和社会主义制度分开的。
对于生活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广大中国人民来说,爱祖国,也就必然爱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救了中国。
中国近代史昭示人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社会主义发展了中国。
社会主义彻底改变了祖国贫穷落后的面貌,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变化之大,发展之快举世瞩目,并彻底改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在当前,如果只爱国而不爱社会主义,就会使爱国主义失去具体内容和远大目标,而爱国主义一旦离开了社会主义方向,就会失去行动的指南而成为一种盲目热情,甚至有可能在“爱国”的口号下做出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事情。
在我国,讲爱国就意味着爱社会主义的中国,离开了社会主义这一现实,讲爱国只能是空谈。
1、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体现为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必须坚持的立场和态度。
(1)爱社会主义是历史的选择
百年来,无数爱国者为了救国救民,尝试了多种制度和多种主义,变法维新也好、走
资本主义也好,都试过,结果都不行,都失败!
救国找不到出路。
最后怎么办?
——中国共产党找到了路,什么路?
用社会主义制度救国——社会主义救中国,也就是其他制度不成功。
是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华民族结束百年屈辱历史,走上了独立、民主、富强的道路。
因此,历史证明,要救国,没有其他的出路,只有社会主义,这是历史的选择。
(2)爱社会主义是现实的必然
现实是什么?
西方国家的一些评论家尽管对社会主义制度有这样或那样的指责,但是,有一点他们是不得不承认的——那就是现实是:
“独立、秩序、富国、强兵”这个中国人百年以来的梦想——通过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
也就是说,近百年来,中国人所梦寐以求的“独立、秩序、富国、强兵”的理想,中
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通过社会主义制度变成了现实。
毛泽东领导实现强兵,邓小平领导实现富国。
美国(总统的智囊团,政府的思想库)——兰德公司认为,改革开放28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
(3)爱社会主义是未来的昭示
美国兰德公司有个预测——如果两个条件成立,21世纪中国复兴必将成为现实。
条件一,如果中国保持她的组织状态,也就是说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没有被搞乱,社会主义没有被分化演变。
条件二,如果中国没有在近期与美国认真地打一场长久的战争,那么到2040年,中国将成为10个日本经济规模的国家,到时将与美国平起平坐,美国将奈何她不得。
这个分析是经过研究的,有根据的。
今天没有任何因素能够逆转中国再度辉煌的趋势。
2、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必然体现为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
(1)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浴血奋战建立新中国(历史)
(2)改革开放29年中国共产党的治国业绩的评价(现实)
通过对中国历史上几段盛世的比较,来评价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五千年历史中的丰功伟绩。
“中国的盛世比较”
改革开放29年的持续高速发展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盛世之一。
我们今天置身的时代是一个伟大的、令中国人自豪的时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平稳进行了29年。
29年是中国自秦汉以来,盛世延续最长的时段之一,而且,从目前国际国内大趋势来看,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止这个盛世的继续延长。
西汉的文景之治,总长度为39年。
这个盛世上接吕氏之乱,中间经淮南王之乱和七王
之乱隔断,最长的和平发展时期只有短短的16年。
东汉的光武中兴,史书记载的长度为31年。
实际情况是光武十六年,刘秀才完成了国
家统一,国家的和平发展期只有15年。
唐朝的贞观之治,总长度为23年,它的开端是玄武门之变,实际和平发展延续期不足20年。
明朝的仁宣之治、万历中心,持续和平发展期,都只有很短的10年时间。
清朝的康乾盛世,总长度为134年。
中间曾被九次内战隔成了10个时段,最长的一段和平连续发展期是26年。
(中国的第一次人口爆炸发生在这一段)
李世民说: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经比较,我们完全可以确认,现在的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中国历史上最好的持续高速发展期之一——一个令中国人扬眉吐气的伟大时代。
中国历史走了一个“马鞍型”。
中国不是从来就落后的,既使在182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仍占世界的百分之三十三。
中国的落后是近百年的事情。
这是制度的腐朽,这是治国的失策。
是谁使中华民族结束了悲惨的令人不堪回首的历史?
是谁带领人民再造中国太平盛世的现实?
是谁带领人民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再度崛起的未来?
是中国共产党——因此爱国主义、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产党是内在一致的。
(二)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
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不仅是对生活在中国大陆的中国公民的要求,而且是对全体中华儿女包括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侨胞的基本要求。
在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发展史上,维护祖国统一,反对祖国分裂是中华儿女爱国情怀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及民族感情的认同。
《课堂上的交锋》
一位原为记者的中国留学生,赴法国巴黎十二大学就读,第一堂对话课时就受到了教授的“挑战”。
教授:
“作为记者,请概括一下你在中国是如何工作的”
留学生:
“概括来讲,我可以写我愿意讲的东西。
教授精心设计了一个陷阱:
“我可以知道您来自哪个中国吗?
“先生,我没听清楚您的问题。
“我是想知道,您是来自台湾中国还是北京中国。
霎时,全班几十双不同颜色的眼睛一齐扫向了中国留学生和一位台湾同学。
中国留学生沉静地说:
“只有一个中国,教授先生,这是常识。
”随后,那位台湾同学在教授和同学们的注视下也重复一遍说:
教授似乎不甘心,提出一个更大难度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16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216 第二 继承 爱国 传统 弘扬 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