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读鉴赏第二单元4 柳永词两首雨霖铃寒蝉凄切》公开课教案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9249124
- 上传时间:2023-01-04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1.37KB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读鉴赏第二单元4 柳永词两首雨霖铃寒蝉凄切》公开课教案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读鉴赏第二单元4 柳永词两首雨霖铃寒蝉凄切》公开课教案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读鉴赏第二单元4 柳永词两首雨霖铃寒蝉凄切》公开课教案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活充斥着别离的苦痛,而这些苦痛在诗人笔下化作风,化作雨,化作不朽的诗行,悲楚哀怨成为其主色调。
今天,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北宋,去感受柳永的别离名作《雨霖铃》。
1.关于柳永
有哪位同学主动来,用简洁明了的语句说说你认识的柳永。
——柳永,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北宋时期婉约派词人,开创了慢词,一生仕途坎坷。
2.以声悟情,以情入声
《雨霖铃》本是唐玄宗为悼念杨贵妃所作的曲,后世作《雨霖铃》的人颇多,柳永就是之一,而且《雨霖铃》还是柳永的代表作,这首词写的是柳永离开汴京城时与一位红颜知己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离别情景,深受世人喜爱,它之所以受人青睐,是因为词人做到了对情与景的把控,运用情景交融来表达离愁别恨。
下面我们就用声音来诠释和解读《雨霖铃》,用心体会,以声悟情,以情入声。
二、初读感知
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离别词,既然是写离别的,那么它的情感基调是凄凉悲伤或悲戚感伤哀愁,该用低沉伤感缓慢的语气语调朗读。
(1)请同学们先自主朗诵词,在朗诵的时候勾画出直接写情的句子和思考为表达离别之情所选的意象和营造的意境。
(2)下面我们请一位男生扮演柳永,来朗诵一遍《雨霖铃》。
(示ppt上节奏划分)
(评价:
你们觉得读得怎么样?
——不错,对词的内容熟悉,并且对词的情感把握比较到位。
来,掌声鼓励一下)
(3)请大家按照ppt上面的节奏划分在课本上标示出来。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感受词的情感,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听听专业朗诵哈。
(提示:
请同学们认真听,跟着默读,看看自己对情感是否把握到位了。
——播放音频)
(4)这是男声版的朗诵,下面请同学们听一下女生版的朗诵哈,由老师来为大家朗诵一遍。
同学们可以小声跟读)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5)所谓‘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们聆听了几个版本的独诵,接下来请同学们齐诵。
诵读的时候注意节奏和情感)
很好,同学们的领悟能力非常强,感觉大家已经进入柳永离别的场景中去了,不过只踏进了一只脚,那么,我们就再接再厉,趁热打铁,通过自由诵读来身临其境。
下面就花几分钟时间自由诵读,熟读成诵,最好能把它背诵下来。
(边背诵的时候边试着概括上下两阙的主要内容)
(7)同学们能背诵了吗?
好了,下面来玩个抓阄的游戏,请一位同学上来抽签,抽取三个小组。
(看哪些小组能够成为我们今天的幸运儿)
请三个小组各派一人上来。
(示挖空训练)(写出自己能写的,哪怕一句也可以,不过全部能写就更好咯)如果该学生只能写一句,就接力,让该小组别的学生上去写,再评比加分。
3、整体把握
概括上下两阙的主要内容——上阙:
临别时难舍难分的情景(离别难);
下阕:
别后孤寂凄清的情景(思念苦)
现在,同学们对词的内容和情感有了很好的把握,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解决导学案上的几个问题。
(1)《雨霖铃》这首词为写离愁别恨用了怎样的抒情方式?
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借景抒情)
(2)找出词中直接抒情的句子。
(同桌间讨论一下,尽量完善你们的答案)——学生答案。
上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下片: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问:
直接抒情,抒发的是什么情呢?
——凄凉哀婉
(3)词中哪些句子是借景抒情的呢?
(4)下面我们一起来完善导学案上的表格。
意象(景物)
意境
艺术手法
实写
上片
虚写
寒蝉、长亭、骤雨
烟波、暮霭、楚天
凄切悲凉
苍茫落寞
借景抒情
虚实结合
下片
杨柳、晓风、残月
凄清孤寂
意象:
是融入作者情感的客观事物。
意境:
是诗人借助于多种艺术手法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境界。
步骤:
板书:
首先——请两位同学上来写意象、意境,再请学生进行
补充,老师作点评。
其次:
词中写景涉及到虚写和实写,拓展虚写和实写。
在写作手法中,有一种叫做实写与虚写。
我们常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耳朵听到的,想到的,梦到的,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的,却能从字里行间里体味出的那些虚像和空灵的境界,包括幻想、想象、回忆、联想等。
实写是指客观世界存在的实像、实事和实境。
请同学们在表格中找一下,在这些景物描写中,哪些景物是实写,哪些是虚写?
……为什么你会这样划分呢?
——念:
想到,想到别离后的场景吗,所以是虚写。
好的,那么下面概括一下这首词的艺术手法。
(引导:
虚写与实写——虚实结合;
通过写景来抒情——借景抒情)
5.佳句赏析
为了更好的体味虚实结合,我们来赏析词中借景抒情的三句话。
名句赏析
1、赏析: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4分)
2、赏析: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4分)
3、有人盛赞“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千古名句,你同意吗?
为什么?
(6分)
方法:
手法+依据+作用
手法+意象+意境+感情
(请小组一名同学作答,本小组成员可以进行补充,如果本小组不能补充,就请其它小组同学代劳)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4分)
这一句给我们点出了别离的季节(萧瑟凄冷的秋天)、地点(汴京城外的长亭)、具体时间(雨后阴冷的黄昏)(1分),
寒蝉、长亭、日暮、雨歇(1分),
给我们营造了一个凄清萧瑟(1分)的送别氛围,
为全词定下凄凉伤感的感情基调。
(1分)
2、赏析: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这一句运用了借景抒情,虚景写实情的手法,(1分)
词人借用想象之景:
浩渺的烟波,沉重的暮霭,望不到边际的楚天,(1分)
营造了一个迷蒙辽阔的意境,(1分)
含蓄深沉地表现了词人分别后抑郁难舍、孤独寂寞的感情。
同意。
(观点1分)
此句最妙就在于词人能寓情于景,借景抒情(1分),
词人把古代意象中最能触动离愁的四件事物:
酒、杨柳、晓风、月影(1分)
集中渲染成一幅凄清孤寂的画面(1分),
用酒的愁苦、柳的寂寥、晓风的清冷、残月的破碎来烘托离人形只影单、孤零惆怅的心境(2分)
词人以风之凉,月之残透露离情别绪,抒情含蓄,的确应为千古名句。
(小结1分)
四、知识拓展:
请同学们注意,在做诗词句子赏析的时候,要注意考查点,不外乎考查炼字,词语,意象,手法、感情等方面。
所以,请同学们积累我们刚才进行名句赏析时的方法。
方法:
五、课堂小结:
这首词以冷落的秋景作衬托,精心刻画难分难舍的惜别场景,进而想象别后的离愁别恨,层层铺写,情景相生,表达了词人与恋人离别时的伤感,孤独,无奈的感情,反映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抑郁不满的心情。
再次朗诵本词,能背的同学就试着背诵。
六、课外延伸: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从虚实结合的角度鉴赏这首词。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表现了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
此词情意缠绵,字字血泪。
上阙写词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写实;
下阙记述梦境,抒写了词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写虚。
上阙记实,下阙记梦,虚实结合,衬托出对亡妻的思念,加深全词的悲伤基调。
词中采用白描手法,出语如话家常,却字字从肺腑镂出,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着真淳。
全词思致委婉,境界层出,情调凄凉哀婉,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作品注释
⑴江城子:
词牌名。
⑵乙卯(mǎo):
公元1075年,即北宋熙宁八年。
⑶十年:
指结发妻子王弗去世已十年。
⑷思量:
想念。
“量”按格律应念平声liang。
⑸千里:
王弗葬地四川眉山与苏轼任所山东密州,相隔遥远,故称“千里”。
孤坟:
孟棨《本事诗·
徵异第五》载张姓妻孔氏赠夫诗:
“欲知肠断处,明月照孤坟。
”其妻王氏之墓。
⑹纵使:
即使。
⑺尘满面,鬓如霜:
形容饱经沧桑,面容憔悴。
⑻幽梦:
梦境隐约,故云幽梦。
⑼小轩窗:
指小室的窗前,小轩:
有窗槛的小屋。
⑽顾:
看。
⑾料得:
料想,想来。
肠断处:
一作“断肠处”。
⑿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葬妻之地,短松:
矮松。
[3][4]
白话译文
你我夫妻诀别已经整整十年,强忍不去思念可终究难相望。
千里之外那座遥远的孤坟啊,竟无处向你倾诉满腹的悲凉。
纵然夫妻相逢你也认不出我,我已经是灰尘满面两鬓如霜。
昨夜我在梦中又回到了家乡,在小屋窗口你正在打扮梳妆。
你我二人默默相对惨然不语,只有流出淋漓热泪洒下千行。
料想得到我当年想她的地方,就在明月的夜晚矮松的山冈。
[3]
创作背景:
苏东坡十九岁时,与年方十六的王弗结婚。
王弗年轻美貌,且侍亲甚孝,二人恩爱情深。
可惜天命无常,王弗二十七岁就去世了。
这对东坡是绝大的打击,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
公元1075年(熙宁八年),东坡来到密州,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了这首“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陈师道语)且传诵千古的悼亡词。
[2]
上片实写生死殊途,孤坟相隔千里,欲话凄凉而不可得。
写尽了相思之苦。
上片结尾设想相逢的场面,下片写梦中作者回到家乡,妻子正在对镜梳妆、见到久别的丈夫喜极而泣的梦境,这都是虚写。
作者因“思”而成“梦”,用梦把过去拉了回来,但当年的美好情景,并不再存在了。
虚实结合,烘托了生死相隔的悲凉之感,表现了夫妻间生死不渝的恩爱之情。
七.作业布置:
(1)熟读并背诵《雨霖铃》;
(2)完成苏轼《江城子》“虚实结合”技法的鉴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读鉴赏 第二单元 4 柳永词两首 雨霖铃寒蝉凄切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读鉴赏 第二单元 柳永词两首 雨霖
链接地址:https://www.bdocx.com/doc/19249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