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概论》已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9223243
- 上传时间:2023-01-04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7.58KB
《自然辩证法概论》已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自然辩证法概论》已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辩证法概论》已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但线性模型仅是一大批现实自然系统的良好近似。
在这种线性自然观作用下,我们习惯性的把相互作用视为单向的,把线性系统视为自然界的正常状态,把非线性系统视为例外,仅是线性系统的外在干扰等。
事实上:
自然界是非线性的,而线性是非常少的,仅是在一定条件下的近似。
自然界是线性与非线性的辩证统一。
自然界是确定性与随机性的统一。
近代经典物理学建立以来,决定论、确定论的观点被视为自然科学的正统。
经典物理学的确定论是线性的确定论。
系统科学特别是混沌理论表明,对于那些原来看来完全确定的系统,自身也会内在地产生不可预测的随机性。
3>
特征:
系统性。
系统作为自然界的存在方式,凸显了自然界的整体性和普遍联系等特征。
复杂性。
自然界在本质上是复杂性的、非线性的和随机性的,是复杂性和简单性、生成性和构成性、线性和非线性、确定性和随机性的辩证统一。
演化性。
强调自然界在本质上是非稳定的、演化的,从历时性的维度来讲,过去、现在和未来不是等价的和同一的,而是非等价的和有差别的,时间是自然界演化的内在尺度。
广义性。
在研究天然自然系统存在和演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了人化自然和人工自然存在和演化的规律,并由此而形成了广义意义上的系统自然观。
4>
意义:
随着系统科学的发展,系统自然观将改变自己的形式去逐步完善和发展。
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发展的当代形态中,系统自然观所处的地位是:
为认识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提供了理论和方法。
①发展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
②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认识论和方法论
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历史观和价值观的辩证统一
2、试述当代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科学基础、主要内容和特征,并阐述其对你的启示意义。
1>
科学基础——生态学
生态学直接奠定了生态自然观的科学基础。
它以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的相互作用机制为研究的主题,揭示在不同的时空尺度下不同生命层次演化与适应的具体过程和协同进化的机制与规律。
生态学克服了从个体出发的、孤立的思考方法,认识到一切有生命的物体都是某个整体中的一部分。
相互依存这一永恒主题在生态学中占统治地位。
技术基础——生态技术和生物技术等。
这些技术对于“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生态技术是指既可满足人们的需要,节约资源和能源,又能保护环境的一切手段和方法。
生物技术,是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其他基础科学的科学原理,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
内容:
自然界以生态系统的形式存在。
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环境之间进行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的基本功能单位,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群落与其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的一个统一整体。
(无机有机物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生态自然观体现了地球生命共同体的特征。
生态系统既然是一个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组成的共同体,其目的是为了生命的存活;
人是这个共同体平等一员和公民,人类和大自然其他构成者在生态上是平等的;
人类不仅要尊重生命共同体中的其他伙伴,而且要尊重共同体本身;
任何一种行为,只有当他有助于保护生命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时,才是正确的;
人和自然之间要协调发展,共同进化。
特征:
生态自然观具有批判性。
它从生态的角度对于迄今人类的理念及其指导下的行为及后果进行了反思和批判,它强调人类是整个生态自然界系统中的一部分,从而纠正了传统人类中心主义在认识和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方面所出现的偏激观念和行为,端正了人类及其人类社会生态系统的生态位。
生态自然观具有和谐性。
强调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强调人与其它生物的生态位共性,有助于揭示人与其它生物生态位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发展的事实,从而论证了人与环境协同发展的正当性。
意义
①丰富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生态思想。
②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奠定理论基础。
3、马克思主义对科学和技术本质的理解是怎样的?
试由此来分析现代社会科学技术一体化的特征。
科学本质:
马克思主义科学观是基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的理解和认识,是对科学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及社会功能的概括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的本体论和认识论。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科学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是一般生产力。
人类自古以来就在与自然接触的过程中获得了对自然界的认识,并随着实践的发展将这些经验知识理论化,从而最终形成了科学知识。
与此同时,从近代科学兴起之后,人类就将这些科学知识用来进一步地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使科学知识获得了实际的价值。
马克思指出,科学也是一种劳动,是属于社会和精神领域的劳动。
科学作为一般的劳动,属于“精神生产领域”,而科学作为一种社会劳动,是“一切科学工作,一切发现,一切发明”。
这就是科学的社会实践本质。
科学的基本特征
(1)理性化的实证知识体系
科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实证知识体系。
马克思提出科学是“真正实证的科学”,“是真正的知识”。
(2)以感性基础的生产知识的活动
科学的任务就是发现客观事实,揭示客观事物的规律性。
因此,科学是具有探索性的、创造性的生产知识的社会劳动。
科学是属于精神生产领域的活动,是生产知识的活动。
(3)推动历史发展的革命性力量
科学是属于精神生产领域的活动,科学作为理性化的实证知识体系,是一般生产力。
科学也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革命的力量”。
(4)作为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具有双刃剑作用
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作为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的科学,一旦与资本结合起来,就发挥为资产阶级的统治服务而与劳动相对抗的作用。
技术方面:
本质: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从总体上考察技术,提出了重要的技术思想,包括对技术的理解、技术与哲学的关系、技术是生产力、技术与社会生产的关系,技术的历史作用等。
马克思、恩格斯立足于实践考察技术,反对仅仅从外在有用性和工具这些方面来理解技术,认为技术在本质上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生成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
”
技术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工艺学揭示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人的生活的直接生产过程,从而人的社会生活关系和由此产生的精神观念的直接生产过程。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机器的利用方式必然是与资本主义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资本家掌握着机器,也就同时掌握着压迫工人的条件。
这种结合不仅控制了工人,也控制了资本家,导致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科技异化现象。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基本特征包括:
鲜明的时代特色、立足现实的实践性、显著的创新性、坚持自力更生的自主性和为民、利民的人本性等。
1、鲜明的时代特色,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科学技术思想的理论精髓,是对当代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规律的概括和总结。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科学技术思想是对时代背景实事求是的体现,因此他们的科技思想都不可避免地镌刻了时代的烙印,紧密地反映了当时时代的需求。
2、立足于现实的实践性,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科学技术思想的理论精髓,是对当代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规律的概括和总结。
3、显著的创新性,在指导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方针上,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都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但更强调创新。
毛泽东在主张发展科学技术要坚持继承的原则时,更侧重的是强调创新。
邓小平科技思想的创新性十分明确,他一方面强调大胆的吸收引进,一方面强调自主创新。
江泽民同志站在时代的峰巅,把创新提到了关系国家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
4、试述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与模式。
科学动力和模式:
动力:
科学发展的外部动力和内部动力。
科学的发展是社会需求等外部动力和科学实验条件及理论论争等内部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科学发展的外部动力,表现为科学系统外部的社会生产对科学研究的推动和提供条件。
社会生产需要为科学研究指明课题方向并要求应用成果,工业发展也为科学研究提供研究对象和研究手段。
科学发展的内部动力,表现在科学实验水平的提高引发了科学内部理论上的争论,以及理论与科学实验发展之间的不平衡,促进科学理论上的进一步完善。
模式:
1.在纵向上,科学发展表现为渐进与飞跃的统一
科学发展的渐进形式是同一学科体系的进化形式,主要指在原有科学规范和理论框架之内,科学理论的推广、局部新规律新原理的发现、原有理论的局部修正和深化等。
科学发展的飞跃形式是科学革命形式,主要指科学基础规律的新发现,科学新的大综合,原有理论框架的突破,核心理论体系的建立等。
从自然科学发展史来看,每一学科都经历了渐进的累积发展和飞跃的革命阶段,而且是两种形式交替发生。
2.在横向上,科学发展表现为分化与综合的统一
分化是指同类事物向不同的方向变化、发展,或统一的事物演变成有差异的不同部分的事物。
综合是指不同种类、不同性质的事物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或体系。
自然科学研究最初是以自然界整体为对象,探讨自然界的普遍特性和普遍法则,第一个成熟的学科是普遍(机械)力学,即牛顿力学。
以后又逐渐分化出流体力学、热力学、电磁力学、量子力学等学科。
光学最初是以光的微粒说为基本理论,后来又分化出光的波动说,最后综合为光的波粒二象性理论。
后来,光学与电磁学也实现了综合统一。
3.在总体趋势上,科学发展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继承是科学发展中的量变,它使科学知识延续、扩大和加深。
科学是个开放系统,它在时间上有继承性,在空间上有累积性。
只有继承已经发现的科学事实和已有理论中正确的成分,科学才能不断完善、发展、继续前进。
但同时,只有在继承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才能使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出现新的飞跃,引起科学发展中的质变。
创新是继承的必然趋势和目的。
技术动力和模式:
马克思主义的技术发展动力观
第一,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是技术发展的基本动力。
任何技术,无论其起源还是发展,最早都源于人类的需要。
正是为了生存发展的需要,人类起初模仿自然,进而进行创造,发明了各种技术。
第二,技术目的和技术手段之间的矛盾是技术发展的直接动力。
技术目的,就是在技术实践过程中在观念上预先建立的技术结果的主观形象,是技术实践的内在要求,影响并贯穿于技术实践的全过程。
技术手段即实现技术目的的中介因素,包括实现技术目的的工具和用工具的形式。
第三,科学发展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19世纪中期以后,科学走到了技术的前面,成为技术发展的理论向导。
科学革命导致技术革命,技术发展对科学发展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可以说,技术已成为科学的应用。
2、模式。
.。
。
5、结合当前有关学术腐败的一些现象,谈谈你对科研诚信的认识。
科学道德是社会道德在科学技术活动中的表现,主要是指科研活动中科技工作者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应具备的道德素质,既表现为科技工作者在从事科学技术活动时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人格,也具体反映在指导科技工作者正确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或规范之中。
因此,科学精神是科学道德的思想内核,科研伦理是科学道德在伦理层面的反映,科研不端与不当行为是科研活动中背离科学道德的负面表现,科研规范是科学道德在科研活动中的具体要求和行为指南。
科研本身就是一件严肃以及认真的事情。
对于研究生而言,学术固然重要,道德却更不容忽视。
学术道德是治学的起码要求,是学者的学术良心,其实施和维系主要依靠学者的良心及学术共同体内的道德舆论。
近年来,学术活动中道德失准、行为失范的问题时有发生。
一些学者违背学术研究目的,或急功近利,粗制滥造;
或媚于世俗,热衷炒作;
更有甚者,丧失学术道德,以抄袭剽窃为手段换取一时之名利。
这些行为和现象虽属个别,但若不加以制约,将严重污染学术环境,影响学术声誉,阻碍学术进步,进而影响整个学术群体的创新和发展
科学道德是科学共同体内部和科学工作者个人在从事科学研究和处理科研成果时的内在自我约束标准。
在科学目的上,以追求真理性的认识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体利益为最高原则。
在科学态度上,求真务实、不弄虚作假。
不因追求个人名利而违背科学工作者应有的理性良知和社会道德责任感。
6、结合你自己的专业性质,谈谈如何才能成为一名负责任的科技工作者。
科技工作者是科技活动的主体,也是科技发展价值选择的主要决定力量。
近代以来的科技发展对人类以及人类的生活环境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科技工作者务必要形成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坚守科技伦理。
作为一名机械专业的学生,在从事科技活动时,我们应当做到以下:
①在确定机械科研选题和进行机械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对研究本身做出伦理评价,要对其研究行为负责,如果估计到机械产品会给社会带来不好的影响,那么我们应当尽快停止研究与设计活动。
②在机械设计或实验中,应当坚持科学精神,按照严格的科学方法获得实验结果,不造假,不剽窃,保证原创性,避免任何形式的虚假。
③应该按照机械行业普遍的行为规范,处理科技活动中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
④应该坚持真理,勇于改正,对伪科学和反科学的不良社会现象自觉加以抵制批判。
⑤应该无私地为机械行业的发展与进步贡献出自己的全部聪明才智,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努力拼搏的精神。
7、论述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路径,并结合“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创新发展理念谈谈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义。
(1)通过过不断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实质是依靠国家的社会管理功能,对国内外创新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不断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首要和有效路径,其作法是通过加大创新投入、增加创新产出、加强自主创新等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
1)加大创新投入
我国今后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中,必须采取更有力措施,加大创新投入,把对科技事业发展特别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投入作为战略性投资,引导和动员企业等社会资源的投入,从而保持全社会科技投入的持续高速增长。
创新投入的目标选择。
科技投入从目前的不足2%提高到2%一3%之间,R&
D投人应从0.5%上升到1%一2%。
必须使把企业的研究开发经费从占销售额的1%提高到3%,企业用于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资金结构应从目前的1:
0.1调整到5:
5,进而调整到1:
10,即从简单的技术引进为主转向以自主创新为主。
明确保证科技研发经费在国家财政投入中的地位。
确保国家财政用于科技经费的增长幅度高于国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速度;
财政部将严格执行《科学技术进步法》,在年初预算编制和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超收分配,都要体现法定增长的要求;
大力增加财政资金对科技支出的投入,争取到2010年国家财政科技拨款占国家财政支出比例达到8%,研发投入占到GDP的2%以上。
2)增加创新产出
在创新型国家建设过程中,我国必须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加大创新产出,为此要:
——促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
用于鼓励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使企业完成由生产主体向创新主体的转变,掌握一批事关国家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核心技术,在能源开发、节能技术和清洁能源技术取得突破,使新药创制和关键医疗器械研制取得重大进展等。
——促进优势产业发展
要促进优势产业发展,有效增加创新产出要在我国有优势的技术领域集中必要资源,有重大创新产出;
在有比较优势的领域加强技术集成,有重要创新产出,占领国际市场;
在技术创新活跃、投资规模较小的领域不断推出创新产品。
——继续加强科技成果转化
为了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今后我国要十分注意出台加强创新孵化器的建设政策,给予企业从资金到技术推广的全力支持,使具有市场开拓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中小企业能够实现“创新”、“创业”、“促进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3)加强自主创新
——通过自主创新掌握创新主导权
自主创新的实质是掌握创新主导权,形成以创新为基础的新的比较优势,增强产业创新能力,能否通过自主创新掌握创新主导权,这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所在。
——注重发挥产业界作用
国外创新型国家在制定国家创新战略和科技政策时,总是积极吸纳吸收产业界人士参与大政方针的制定。
如美国始建于1990年的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就是这样的一个机构。
日本重视吸收一些资深企业家进入政府最高科技决策机构—综合科学技术会议。
今后在我国政府在制定科技战略和科技政策的过程中能充分听取产业界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在重大创新战略出台以前充分咨询产业界的意见和建议。
(2)通过不断完善创新经济基础建设创新型国家
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实质是依靠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保护,不断调整和完善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因此要通过不断完善创新经济基础建设创新型国家。
其做法通过采取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引进,优化加强创新合作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
1)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引进
创新型人才是建立创新型国家的基本条件,在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今后我国要把科技人力资源视为战略资源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因素,要依托国家重大人才培养计划、重大科研和重大工程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项目,源源不断地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具有蓬勃创新精神的科技人才。
2)优化创新合作环境
在创新活动高度依赖于各创新主体的互动和合作且已经成为全球化活动的今天,优化创新合作环境建设对于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意义重大。
使高校与企业进行多方面的科研合作。
有效利用全球科技资源,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扩大多种形式的国际和地区科技交流合作,有效利用全球科技资源。
3)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首先注重知识产权创新制度的建设。
特别要强调知识产权战略的主体是公众、是知识产权的创造者和使用者,政府的重心在于推出有利于知识产权战略的创新性公共服务,在全社会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其次促使企业重视知识产权的利用。
一方面,促使企业将知识产权作为竞争获利的重要手段,拓宽知识产权流通渠道,增强市场竞争力;
另一方面,促使企业设立专门机构,配备高素质专职人员,注入巨额研究开发资金,开发和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同时要积极参与国际知识产权领域的交流合作。
(3)通过国家职能转变建设创新型国家
1)充分发挥政府在创新中作用
需要充分发挥国家在创新活动作用。
为此要通过对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和技术转让行为有所规定或限制和制定正确的政策,加强以市场换技术的效果。
还要使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和制度创新以及社会建制变革等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迅速完成由模仿创新向率先创新的转变。
2)加大创新精神培育
我国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在全社会形成一种推崇创新、尊重创新的氛围。
为此首先必须大力发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
其次要大力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大力开展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研究,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更好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再次要在全社会广为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接受科学技术的武装,进一步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
3)打造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
因此通过打造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能够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其建设内容是:
一是要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二是要建设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以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为中心,稳定支持从事基础研究、前沿高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研究的科研机构,集中力量形成若干优势学科领域、研究基地和人才队伍。
三是要建设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
四是要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促进中央与地方的科技力量有机结合。
五是要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引导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向专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
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义
8、如何看待“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的观点?
无疑,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类对它的依赖越来越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所有领域都渗透着科技的力量,可以说,没有科技的进步就没有人类的进步。
然而,每个事物都有两面性,再好的药也会有副作用,每一个事物都是矛盾的承载体,科技也不是尽善尽美的;
另一方面,某一科技本身从宏观上来说是造福人类的,但为谁掌握为谁所用的问题接踵而来,爱因斯坦的能量方程挖掘出巨大的核能,但原子弹却使长崎至今草木无存,正所谓利剑掌握在好人手里就是宝刀,而被坏人使用就是妖刀。
正如,马克思所言:
“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
而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
”
矛盾双方的相互作用是社会的发展动力,社会的是依靠社会中的许许多多元素的自我突破而得到发展,而探索某一元素的突破就是科学的任务与指南针,技术就是这种思维的载体与实现的途径,即科学是某一种认识论,技术是方法论,二者互为线索,共同前进;
任何存在的事物都是要消亡的,科技是人类加快旧事物消亡的一种手段,从而使人们尽快从中获利,享受新事物带来的“福音”。
我们知道,科学技术尤其是科学技术革命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
每个新的科技都意味着该领域的前进,意味着人类对自然地认识更深了一层,势必推动生产力的提高,进而新旧生产关系的更替。
正如书中所叙述:
第一,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
第二,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
第三,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超前性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先导作用。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其信息量日益膨胀,更新速度加快,不断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更新。
在政治方面,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唯物史观的形成和发展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然辩证法概论 自然 辩证法 概论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