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礼仪文化的文献综述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9221626
- 上传时间:2023-01-04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80.79KB
中国古代礼仪文化的文献综述文档格式.docx
《中国古代礼仪文化的文献综述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礼仪文化的文献综述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总之礼仪是尊重自己尊重别人的表现形式,进而言之,礼仪其实就是交往艺术,就是待人接物之道。
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而形成,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是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交往要求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总而言之,礼仪就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应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
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
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
从传播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的技巧。
2.礼仪的概述
在古代,礼主要是指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等级森严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
它主要包括这样几个含义:
(1)礼是天地、自然、人类社会的基本法则
《礼记》云:
“礼也者,理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
”理就是天道,不变的法则。
《史记·
礼书第一》更加具体地说:
“天地位,日月明,四时序,阴阳和,风雨节,群品滋茂,万物宰治,君臣朝廷尊卑贵贱有序,咸谓之礼。
”
(2)礼是人类社会的根本规范
“人之所以为人,礼义也。
”(礼记)“鹤鹅能言,不离飞乌。
猩猩能言,不离禽兽。
令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
”(《礼记·
曲礼—上》)“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位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游L奇己》)
(3)礼是国家制度,治国的工具
“礼者,政之挽也。
为政之不以礼,政不行矣。
”(《荀子·
大略》)“礼,政之舆也。
”(《左传·
襄公二十一年》)礼是行政驾驭的疆绳,是国家运行的车轮。
“礼,经国家,定社程,序民人,利后嗣者也。
”,(《左传·
隐公十一年》)
3.礼仪的起源
礼仪起源众说不一,其中礼起源于祀神之说被广为接受。
中国的礼仪习俗形成最早,大约起源于旧石器时代的中期和后期,兴盛于整个新石器时代,而文字只是新石器时代末期的产物。
而且礼仪最早产生于祭祀活动,礼仪形式一出现就受到神权的保护而迅速扩展,几乎充斥在原始人的所有活动中。
礼仪规则的推行不仅靠舆论的力量,而且依靠神权的后盾。
因此,礼仪在中国出现后很快即走向成熟。
在文字出现以前,人们就是靠成熟的礼仪系统来传承文化,“通过集体的舞蹈、歌唱、祈祷等各种礼仪活动,把生产的操作、知识的传递、信仰的感应融汇进去。
人们就是在这种礼仪的活动中,一代一代地传递经验、知识、信仰。
文化的积累,就是这样一代一代通过礼仪的传承达到的。
4.礼仪的发展
奴隶社会统治阶级将原始的宗教仪式发展成符合奴隶社会政治需要的礼制,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又将奴隶社会的礼制发展成为“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
奴隶社会对礼仪的发展可从奴隶社会的礼仪形式的多样性看出,其形式包括:
(1)祭祀活动迅速发展
(2)等级制度的确立
(3)各种礼俗礼仪制度的创建
(4)礼仪理论的确立
4.1.奴隶社会对礼仪的延续与发展
3.1.1.祭祀活动迅速发展
自夏代开始,已经出现了以祭祀活动为职业的神职人员“龟”与“笙”龟和盆的活动是受国家保护的他们可以代神立言,甚至干预国事。
龟,顾名思义,是一种用乌龟壳占卜的神职人员。
他们将乌龟壳放到火上去烧裂了,然后根据裂纹的形状定吉凶。
笙,是一种用著草占卜的神职人员,最初是将著草掐成长长短短的草棍,抽取其中的几根比较长短来定吉凶,后来干脆排成八卦的图形来评议祸福。
在一个国家,每逢有征伐、宗庙、会盟等大事,国王先要召集龟和笠,通过询问上天的意旨,然后再作决定。
一件事情如果国王决定了要办,而龟和笨代神立言说不能办,事情就办不成,龟、浓的权威,可见一斑。
3.1.2.专司礼仪官吏的设置与等级制度的确立
为了巩固奴隶制政权,周代统治阶级设“六卿”来统管全国各方面的政务。
据《周礼》所载,“六卿”指执政大臣夭官大宰宰,地官司徒掌管土地、百姓、春官宗伯掌管礼仪夏官司马掌管军政、军赋,秋官司寇掌管刑狱、冬官司空掌工程制作。
其中的“春官宗伯”又称“大宗伯’‘是隋代以后礼部尚书的前身周代负责掌管宗庙祭祀等礼仪,春秋时各诸侯国沿置不改。
3.1.3.各种礼俗礼仪制度的创建
奴隶社会的统治阶级为了加强统治,明确尊卑关系,维持朝野秩序加强上下沟通和横向联系,逐步制定了“潮”、“聘”、“盟”、“誓”、“遇”、“斋”、“射”、“拜”、“揖”、“尚右”、“虚左”等一系列与当时的社会制度相适应的礼俗礼仪制度
3.1.4.礼仪理论的确立
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孟子、荀子等诸子百家,对礼学进行了研究和发掘,对礼的起源、本质等给予了系统的阐述,提出了许多经典的理论。
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在《论语·
雍也》篇中说: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提倡礼治,把礼仪视为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使它成为国家的制度和个人的品节。
孔子告诫弟子: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孔子一生致力于“克已复礼”,提出了以“仁”为核心的礼仪规范,试图以此为准则,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封建统治。
此外,孔子还在《论语·
学而》篇中,进一步提出了儒家学派认为做人、社交应具备的“温、良、恭、俭、让”五种美德,即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
这些虽不免打上统治阶级的印记,但平心而论也绝不能算是唆人作恶之谈。
中国古代礼仪理论一经确立,就是一种以‘’仁”为中心的理论这种理论一直影响了两千年。
4.2.封建礼仪制度的建立
春秋战国时期,是“礼崩乐坏”的大动荡、大变革时代,三代的礼仪制度遭到了破坏。
但礼仪文化的延续并未中断,所谓的“礼崩乐坏”主要是指奴隶主贵族之礼受到了冲击,礼乐征罚自周天子出的局面被打破,而代之以礼乐征罚自诸侯出,自卿大夫出。
各诸侯国仍有各国的礼仪。
因此,当秦始皇翦灭六国,一统天下之后,虽崇尚法家的法治,但依然未忽视礼仪,如《史记·
礼书》上讲“至秦有天下,悉内六国礼仪,采择其善,虽不合圣制,其尊君抑臣,朝廷济济,依古以来”。
但秦礼焚于战火,难于评述。
汉代是封建礼仪法制建立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
西汉建立之初,就十分重视以礼来节制臣民,皇帝命叔孙通等礼学大师为汉制定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礼仪制度。
《汉书。
礼乐志》有言:
“汉兴,拨乱反正,日不暇给,犹命叔孙通制礼仪,以正君臣之位。
”至汉武帝时,如《史记·
礼书》所载,又“招致儒士,令共定仪”,“因民而作,追俗为制”,“定宗庙、百官之仪,以为典常,垂之于后”,使礼仪制度进一步完善。
所谓“制礼仪”、“定仪”,也就是制定礼仪法。
将礼仪与律令、军法、章程等并称,由法官收掌,可见汉之“礼仪”,是与律令等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法律,绝非一般的言礼之书。
汉初的礼仪法主要有《朝仪》、《庙乐》、《宗庙仪法》、《婚礼》、《衣服之制》以及《汉礼器制度》等。
其中《,朝仪》是群臣朝见皇帝的礼节仪式,是用以“明君臣之位”的。
高祖刘邦立国之初即命叔孙通率其弟子和儒生三十余人“,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制定朝仪,王侯百官必须遵守,违者要受法律处罚。
所以“,自诸侯王以下莫不震恐肃敬。
至礼毕,尽伏,置法酒。
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寿。
觞九行,谒者言“罢酒”。
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去。
竟朝置酒,无敢灌哗失礼者。
”此礼之施行,一改以往缺乏约束的混乱局面,得到刘邦的称赞,感叹“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
”《庙乐》明定祭祀仪式中演奏的乐曲及演奏的程序。
惠帝时所定《宗庙仪法》对园陵寝庙的祭奠加以规范。
又定婚姻之“六礼”,体现了婚姻嫁娶之严肃隆重。
《汉礼器制度》对从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乃至庶民日常所用的器具服冕的质量、规格、色彩、样式等都予以一一区别。
以显示不同的等级、不同的社会地位。
汉代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礼仪规定在律之中。
如叔孙通所用《傍章律》涉及到宗庙、陵墓、守丧、送丧、省亲、休假、洗沐、祝福、祭祠、消灾等礼仪制度,关系到天子、诸侯、列侯、公卿大臣、地方官、祠官、百姓、妇女等人,违背者有免职、废国、遣归、警告、治罪、论杀等处法制与社会发展罚。
至汉武帝时,张汤的《越宫律》为宫殿、省禁、苑园、乘舆、驰道、宫门、殿门、司马门等规定严格的礼仪制度,违者处罚严厉,如“阑入殿中”,下狱当死。
赵禹的《朝律》规定了朝觐聘享、朝献、春朝、秋请、大朝、外朝、中朝等隆重的礼节与仪式。
这些规定属于礼律结合的内容,也反映了这一时期礼仪法尚未完全独立,正因如此,清末沈家本称“汉礼仪多在律令中。
”
4.3.礼仪法的法典化
经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发展,至隋代起,开始了礼仪法律专门化、法典化的经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发展,至隋代起,开始了礼仪法律专门化、法典化的新阶段。
“隋文天下初合,享国日浅,亦能于兵尽之余,收集南北仪注,为百三十篇”唐代在沿袭隋礼的基础上编定了《贞观礼》、《显庆礼》和《开元礼》。
唐太宗在位期间“顾视隋礼不足尽用,乃诏房玄龄、魏征与礼官学士等修五礼,成书百卷,总一百三十篇,所谓《贞观礼》是也”。
唐高宗时又命长孙无忌、杜正仑、李义府等,对《贞观礼》加以修定,增加了三十卷,且“杂以令式”谓《显庆礼》。
至唐玄宗时所定的《大唐开元礼》,乃是唐代较为完备的礼仪法典。
唐玄宗命萧嵩等“,取贞观、显庆礼书,折衷异同,以为唐礼。
”nv全书一百五十卷,序例三卷,吉礼七十五卷,宾礼二卷,嘉礼四十卷,军礼十卷,凶礼二十卷。
“由是,唐之五礼之文始备,而世用之虽时小有损益,不能过也。
”宋太祖时所定《开宝通礼》,是宋“一代之成法”。
可见,自唐以后,各代皆有编纂“礼书”之举。
这里的“礼”专指礼仪,而“书”则指法典,“礼书”即礼仪法典,正如古人将刑法典称之为“律书”一样。
“礼书”不是一般的言礼之书,也区别于《周礼》、《仪礼》、《礼记》等书,后者是儒家著述,称“经书”、“礼经”、“为不刊之书”,是礼学经典。
而“礼书,一代之典也”,是皇帝特命,大臣“奉敕编纂”,皇帝御制序言(如《明世宗实录》载:
“刻《大明集礼》成,上亲制序文。
”,“明诏颁行”“悬为令甲”,为的是将礼仪法规系统化,以便官民遵守奉行,以达到“总一海内,整齐万民,而防其淫侈,救其凋敝”“,化民成俗”的目的。
如乾隆元年六月二十三日上谕“命纂修礼书”谕总理事务王大臣:
“应萃集历代礼书,并本朝会典,将冠婚丧祭一切仪制,斟酌损益汇成一书,务期明白简易,俾士民易守”。
《四库全书总目》评价《大清通礼》编纂上进一步克服了前代礼书“大抵意求详悉,转涉繁芜,以备掌故则有余,不能尽见诸施行”的弊端,“自朝廷以迨于士庶,鸿纲细目,具有规程,事求其合宜不拘泥于成迹,法求其可守不夸饰以浮文”,更便于遵守奉行,法典的编纂技术也趋于成熟。
5.儒家的礼仪观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世称“圣人”。
孔子一生提倡“礼”,他所提倡的“礼”在继承周礼的基础上有很大变化,在他的弟子整理而成的《论语》中,孔子讲“礼”有72处之多,其中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礼是判定社会成员一切言行的道德规范。
(2)礼是治国安邦的基本法度。
(3)礼是约束社会成员的行为规范。
(4)礼是个人践行的自觉要求。
孔子自身是遵守礼节的模范,《论语·
乡党》一篇记述了孔子平时言语、表情、行为均谨慎守礼,不贪、不骄、不苟且、不放肆的事实。
比如孔子平时与乡亲、邻居相处时,气色十分谦虚随和,给人从不善于言讲的感觉,不表现出自己的道德学问高人一等的姿态。
他在上朝值班时,总怀着谨慎、端庄的心情,只有下班回家才面色轻松、怡然自得。
孔子晚年提出“克己复礼为仁”的思想在《论语·
颜渊》中有详细解释:
“颜渊问仁。
子日:
‘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人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日:
‘请问其目’。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日:
‘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这段话很明确地告诉人们,自觉地从视、听、言、动的行为实践上遵守礼节,克制自己,一切是为了仁。
这里的仁是“爱人”、“孝悌”,属于调节人际关系的道德范畴。
面对“周衰、礼废、乐坏”的大乱局面,孔子倡导“克己复礼”,为重振周礼秩序奔走、呐喊,想通过在全社会倡导“仁”和“礼”来满足社会各种政治力量的需求.缓和社会矛盾和冲突,以求建立安定的社会新秩序。
在当时,孔子的这种政治抱负是无法实现的,但他提出的礼仪思想和礼仪规范至今仍有积极意义。
孟子是战国时期邹国人。
他上承孔子,下启百代,世称“亚圣”。
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成为儒家的“思孟学派”的创立者,著作有《孟子》。
孟子主张人性善。
在他与告子的争论中明确提出,人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与动物是有本质区别的,因此,“无恻隐之心,非人心;
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无辞让之心,非人也;
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并由此推出“圣人与我同类者”的论点,主张人性平等,“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在礼仪的要求上,强调“恭者不侮人”,也就是有礼仪修养的人是不会欺侮人的。
他还主张在人际交往中要注意礼节和道德,所谓“其交也以道,其接也以礼”。
他还认为,“言非礼仪,谓之自暴也;
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
”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不讲礼仪行为,等于自暴自弃,不仁,不义。
孟子对礼仪行为的解释更加达观圆通。
比如,齐人淳于髡曾问孟子,依礼制男女之间连亲手递接东西都不可能,那么如果一个人的嫂嫂掉进水里,他可以用手去拉她吗?
孟子认为:
嫂嫂掉进水里,不去拉她简直就是豺狼。
男女之间不亲手递接东西是礼制,但礼制也可以依
实际情况加以变通。
嫂嫂落水必须相救,即是一种变通,符合仁和义的要求。
荀子是战国末期赵国人。
荀子很信奉儒学,但不拘泥于儒学陈说,他稽考各家长短,综合诸子说,继承和发展孔子思想体系。
荀子的礼仪思想出于他提出的“人性恶”的主张。
在《荀子·
礼论》篇中,他指出:
“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
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出:
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
争。
争则乱,乱则穷。
“先王恶其乱,故制礼以分之,以养其欲,给人之求,使欲不穷乎物,物不必屈于欲,两者相接而长,礼之所由起也。
”他认为人生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如果一旦得不到满足,就会发生争乱,而制订礼仪是避免争乱的度量分界,在处理人际关系中能取得调节欲望的作用。
所以,荀子认为,“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
”意谓礼起到扬长补短的作用。
如果“人知贵生乐安而弃礼义,辟之是犹欲寿而刎颈也”,即贪图富贵安乐而放弃礼仪,则自欺欺人,最终将丧失一切。
荀子的“礼”源于先师孔子,高于孔子。
在《论语》中,孔子将“礼”置于仅次于“仁”的地位,所以“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这里的“礼”仅指道德礼仪、行为规范。
孔子的“克己复礼为仁”,既包括礼要为仁服务,又要恢复周朝的社会等级制度。
而荀子对礼的论述要稍高一筹,他不仅深化了礼的内涵与外延,而且把礼视作为人的必备品质。
他说: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他认为礼是个人修身和治国的根本,是确定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五伦关系的法度,礼是仁义忠孝诸德之极。
与此同时,他又主张礼法并举,礼义法变合一,相辅相成,相互作用,使之成为治理国家、规范人们行为的标准。
“治之经,礼与刑。
”把儒家的礼与法家的法融为一体。
从孔子、孟子、荀子三位儒家代表的礼仪观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儒家的礼仪文化适应了封建宗法等级制度的需要,基本上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奠定了古代礼仪文化的基础。
5.1.礼是判定社会成员一切言行的道德规范
孔子认为,“治国不以礼,犹无粗而耕。
”说明礼是治国的手段。
他把“礼”解释为:
“礼者何也,即事之治也……治国而礼,譬犹瞽之无相舆,伥伥乎其何也。
“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绝墨之于曲直也,规矩之于方圆也。
”以上二段话是说明礼仪是国家法度和社会政治的规范。
为此,孔子要求朝廷官员“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意为朝廷官员带头行礼,老百姓才肯信服他。
所以孔子告诫学生“为国以礼”。
5.2.礼是治国安邦的基本法度
5.3.礼是约束社会成员的行为规范
孔子认为,“不学礼,无以立。
”意即一个人不接受礼仪教育,就无法自立于天下。
他进一步阐发道: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
”他对不讲礼的人很气愤地批评道:
“鹦鹉能言,不离飞鸟……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
”意思是人如果不懂礼节,虽然会说话,但仍不能算作真正的人。
5.4.礼是个人践行的自觉要求
孔子很重视践行,对人要“听其言而观其行”。
他对自己的要求也很严格,在日常生活中,穿衣、吃饭都很讲究,很注意仪表。
他在衣着上除了注意颜色搭配外,讲究春夏秋冬四季的衣服要与四季气候相合。
逢年过节,访友见客要更衣、打扮,尽量做到保持美好的仪态、仪表。
6.礼仪的分类及内容
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
民俗界认为礼仪包括生、冠、婚、丧四种人生礼仪。
实际上礼仪可分为政治与生活两大部分:
政治类包括祭天、祭地、宗庙之祭,祭先师先圣、尊师乡饮酒礼、相见礼、军礼等。
生活类礼仪的起源,按荀子的说法有“三本”即“天地生之本”,“先祖者类之本”,“君师者治之本”。
6.1.古代政治礼仪
5.1.1.祭天
古人首先重视的是实体崇拜,对天的崇拜还体现在对月亮的崇拜及对星星的崇拜。
所有这些具体崇拜,在达到一定数量之后,才抽象为对天的崇拜。
周代人崇拜天,是从殷代出现“帝”崇拜发展而来的,最高统治者为天子,君权神授,祭天是为最高统治者服务的,因此,祭天盛行到清代才宣告结束。
5.1.2.祭地
夏至是祭地之日,礼仪与祭天大致相同。
汉代称地神为地母,说她是赐福人类的女神,也叫社神。
最早祭地是以血祭祀。
汉代以后,不宜动土的风水信仰盛行。
祭地礼仪还有祭山川、祭土神、谷神、社稷等。
5.1.3.宗庙之祭
宗庙制度是祖先崇拜的产物。
人们在阳间为亡灵建立的寄居所即宗庙。
帝王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
庶人不准设庙。
宗庙的位置,天子、诸侯设于门中左侧,大夫则庙左而右寝。
庶民则是寝室中灶堂旁设祖宗神位。
祭祀时还要卜筮选尸。
5.1.4.对先师先圣的祭祀
汉魏以后,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
唐代尊孔子为先圣,颜回为先师。
唐宋以后一直沿用“释奠”礼(设荐俎馔酌而祭,有音乐没有尸),作为学礼,也作为祭孔礼。
南北朝时,每年春秋两次行释奠礼,各地郡学也设孔、颜之庙。
明代称孔子为“至圣先师”。
清代,盛京(辽宁沈阳)设有孔庙,定都北京后,以京师国子监为太学,立文庙,孔子称“大成至圣文宣先师”。
曲阜的庙制、祭器、乐器及礼仪以北京太学为准式。
乡饮酒礼是祭祀先师先圣的产物。
5.1.5.相见礼
下级向上级拜见时要行拜见礼,官员之间行揖拜礼,公、侯、驸马相见行两拜礼,下级居西先行拜礼,上级居东答拜。
平民相见,依长幼行礼,幼者施礼。
外别行四拜礼,近别行揖礼。
5.1.6.军礼
主要指战事,但也包括田猎、筑城等需要动员人力的活动。
在五礼中,军礼与祭祀同样重要,因为诸侯争雄、战乱频繁,大凡诸侯中有不甘臣服者,或者在执行王朝典章制度方面有僭越行为与意图时,天子就得会合其他诸侯,诉诸武力,迫使其就范,这中间军礼的建立就显得特别重要,因而也特别威严。
军礼也分五个项目:
大师、大田、大均、大役和大封。
6.2.古代生活礼仪
5.2.1.诞生礼
我国古代对生育看得十分重要,新生儿出生前后都有一些特别的礼仪,这种礼仪主要目的是为新生儿祝吉,也为产妇驱邪等。
《礼记·
内则》篇中记载:
当时贵族妇女在将临产的该月就要迁入“侧室”(厢房)去居住,丈夫每天两次派人去问候。
阵痛发生后,丈夫便须亲自去问候,但这时妻子不能直接同丈夫见面,必须通过保姆来传话。
普通居民住房较小,则由丈夫让出正寝,“出居群室(不是正式卧室)”。
新生儿出生后,如果是男孩,应在门左挂一张木弓,木弓象征男子的阳刚之气;
如果是女孩,、则在门右挂一幅佩巾(手帕),佩巾象征女子的阴柔之德i待孩子出生三日后,家人才可去抱他(她)。
这时如是男孩举行射“天地四方”的仪式。
国君的长子举行这个仪式时是很隆重的。
先由卜士抱出孩子,去者经过宿斋,身穿朝服站在寝门外,接过孩子,由射(古代宫名)射“天地四方”。
这个仪式的含义是预示男孩(古代官名)再接过来,为孩子赐束帛(丝布),以示祝福。
当然这项仪式在平民中要简化得多。
孩子出身满三个月后,选择一吉日举行命名仪式,同时还举行剪发礼。
·
命名仪式为:
当父亲来到堂上后,母亲亲自抱子出自房。
保姆先上前票告:
“母亲某某取在今天敬请见孺子”父亲对曰:
“须教育他成长识礼循规之人!
”一面说,一面牵着孩子的右手,为孩子命名(名)。
然后母亲作答:
“您所说的话我记住了,一定办到/贵族之家在这时候便正式为孩子聘任一位教傅。
同时由宰将孩子的出生年月及名字记录下来归入文书,并将其逐级告于官府。
5.2.2.冕冠礼
中国古代土族男子年满二十岁行冠礼,这是—个隆重的加冕庆典活动,父亲把一顶冠端端正正地戴在儿子的头上,表示儿子已成长为大人了。
女子在汉以前是不戴冠的,自然也没有什么仪式了,只是在贵族女子中年满十五岁时行笄(ji古代盘头发用的蓉子)礼,把头发向上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古代 礼仪 文化 文献 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