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练习及答案.docx
- 文档编号:19217793
- 上传时间:2023-04-24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31.75KB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练习及答案.docx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练习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练习及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练习及答案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练习及答案
青春之歌(节选)
杨沫
整个上午,郑瑾低低地教给她们唱一首监狱的歌子。
这个歌子在一九三0年以后,曾流行在上海、杭州和苏州的监狱里。
“囚徒,时代的囚徒!
我们并不犯罪!
我们都从那阶级斗争的火线上捕来。
铁窗和镣铐,坚壁和重门,锁得住自由的身,锁不住革命精神!
……
囚徒,时代的囚徒!
失败是成功之母,胜利终归我们。
努力呵锻炼!
勇敢呵奋斗!
总有一天,红旗将随太阳照遍全球!
”
歌子很长,郑瑾虚弱的身体,只能教给她们这开头和最后的几段,她们三个人整个上午过得很愉快。
午后三个人都疲惫地睡觉了。
道静在睡梦中被推醒。
郑瑾低声对她说:
“林道静同志,我必须告诉你两句话,我也许活不过今天了。
请你以后有机会转告党:
我真名是林红,去年十月间从上海调来北平工作。
不幸叛徒告密,刚刚工作没多久就被捕了。
我没有辱没党,尽我一切力量斗争到最后……我希望党百倍扩大红军,加紧领导抗日斗争,胜利一定是我们的。
亲爱的同志,也希望你坚决斗争到底,争取做个坚强的布尔塞维克党员……”林红美丽的大眼睛在薄暗的囚房里闪着熠熠耀人的光辉,多么明亮、多么热烈呵。
她不像在谈死——在谈她生命中的最后时刻,而仿佛是些令人快乐、令人兴奋和最有意思的事使她激动着。
她疲惫地闭着眼睛喘了几口气休息了一会,忽然又睁开那热情的大眼睛问道静:
“林,你保证能够把我的话带给组织吗?
”
道静不能再说一句话。
她流着泪使劲点着头。
然后伸过双手紧握住林红雪白的手指,久久不动地凝视着那个大理石雕塑的绝美的面庞……她的血液好像凝滞不流了,这时只有一个朦胧的梦幻似的意象浮在她脑际:
“这样的人也会死吗?
……”
夜晚,临睡觉时,林红脱下穿在身上的一件玫瑰色的毛背心递给道静:
“小林,你身体很坏,把这件背心穿在身上吧。
”她又拿着枕边一把从上海带来的精美梳子对小俞笑笑,“小妹妹,你喜欢这把梳子吗?
我想送给你留做纪念。
”
小俞已经意识到事情的不妙,她和道静两个同时哭了。
夜是这样黑暗、阴沉,似乎要起暴风雨。
多么难挨的漫漫长夜啊!
夜半时分,铁门开了。
林红被用一扇门板抬了出去。
临出门口,她在门板上向两个难友伸出手来,虽然握不到她们的手,却频频热情地说:
“告别啦,小妹妹们!
好好保重!
”
门板刚刚抬出病囚房,一阵急雨似的声音,猛然激荡在黑暗的监狱的屋顶,激荡在整个监狱的夜空:
“打倒反动的国民党!
”
“中国共产党万岁!
”
“共产主义是不可战胜的!
”
“同志们,为我们报仇呀!
”
声音开始是林红一个人的,以后变成几个人的,再以后变成几十个、几百个人的了。
这口号声越来越洪大、壮烈、激昂,好像整个宇宙全充满了这高亢的英勇的呼声。
道静倒在木板床上呼喊着。
她抱住那件玫瑰色的毛背心,拼着全部肺腑的力气,和着监狱的全体囚犯一同呼喊着——虽然她微弱的声音也许谁也听不出来。
小俞没有喊。
她像一个被人抢走了妈妈的孩子,看见林红被人用木板向门外一抬,她就跳下床来扑向她去:
“郑姐姐!
郑姐姐!
你别走!
你别走呀!
……你不能死,你不该死呀!
”
她的后脑碰到墙壁上,她的腰部被卫兵的大皮靴狠狠地踢了一脚。
她流着满脸泪水昏了过去。
并没有枪声。
这一夜,林红牺牲的这一夜,又有十个不屈的战士同时被活埋了。
囚房里冷清清,只剩下道静和小俞两个人了。
她们互相摸索着,紧紧地把瘦削的手指握在一块儿,好像两个失掉了母亲的孤儿互相偎依在一起。
“林姐姐,现在就剩下咱两个啦,我,我,……我只有你一个亲人啦!
”
小俞抱住道静的头痛哭着。
她哭林红,也哭自己明白这世界上的事太晚了。
虽然她才只有十六岁,但是她却惭愧自己过去糊里糊涂什么也不懂。
“小俞,好妹妹,不要哭啦!
”道静含着满眶热泪在黑暗中温存地抚摸着她的头发,“记住这一夜,永远记住这一夜!
永远记住郑姐姐的血……”
林红一死,不知不觉地,道静竟自动代替了她的任务。
对于小俞,她怀着母性的也是同志的感情,把教育她、关怀她的责任担负到自己的肩上来。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采用全知视角,按时间顺序展现了郑瑾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教唱狱歌、临终嘱托、被秘密处死的全过程,层次清晰,脉络分明。
B.“夜是这样黑暗、阴沉,似乎要起暴风雨。
多么难挨的漫漫长夜啊!
”既是对恶劣社会环境的实写,又是对人物遭遇的不祥预示。
C.“郑姐姐!
郑姐姐!
你别走!
你别走呀!
……你不能死,你不该死呀!
”个性化的语言表明此时的小俞还只是一个比较幼稚的女学生。
D.小说设置的三位女性共同组成了女性革命者群像,表达了革命精神代代相传,共产党人无畏艰险、前仆后继、力争胜利的时代诉求。
2.青年知识分子林道静在狱中经历了思想成长的三个阶段,请从文中找出并作简要分析。
3.马尔克斯《礼拜二午睡时刻》情感抒发节制有度,《青春之歌》的情感抒发则显得奔放炽烈。
小说节选部分是如何实现这种艺术效果的?
答案
1.B
2.①第一阶段,在林红嘱托时,她还充满着单纯的幻想,对革命斗争的残酷性估计不足。
“只有一个朦胧的梦幻似的意象浮在她脑际:
这样的人也会死吗?
”②第二阶段,在林红临刑时,她对反动派的残忍有了清醒的认识,自觉地加入反抗队伍中,发出反抗声音。
“拼着全部肺腑的力气,和着监狱的全体囚犯一同呼喊着。
”③第三阶段,在林红牺牲后,她自发地承担起林红的革命任务,成长为一个有担当的革命战士。
“把教育她、关怀她的责任担负到自己的肩上来。
”
3.①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抗日救亡的时代责任,激发革命热情和情感共鸣。
②革命者与反动派英勇斗争的行为和精神,令人心潮澎湃,激情满怀。
③典型的革命语言激发热情与斗志,如歌曲、口号、对话。
④作者(叙述者)使用充满革命激情的语言叙事、塑造人物。
如对林红的描写。
雨夜小站
柳青
春雨刷刷地下着。
透过淌着雨水的玻璃车窗,看见秦岭西部太白山的远峰、松坡,渭河上游的平原、竹林、乡村,百里烟波,都笼罩在白茫茫的春雨中。
当潼关到宝鸡的列车进站的时候,小街两边的店铺已经点起了灯火。
由于春汛,渭河的渡口暂时取消了最后一次摆渡,旅客们都陆陆续续进了这个旅馆或那个旅馆,只剩年轻的庄稼人梁生宝,头上顶着一条麻袋,背上披着一条麻袋,一只胳膊抱着用一条麻袋包着的被窝卷儿,黑幢幢地站在街边靠墙搭的破席棚底下。
来这里买稻种的生宝,碰到一个难题。
小伙子问过几家旅馆,连睡大炕也要两角钱。
他从家乡起身时,根本没预备住客店的钱。
心想:
随便什么地方不能滚一夜呢?
没想到眼前刷刷的春雨却把他搁在了这个小站。
“把他的!
到哪里过一夜呢?
”
站在这异乡的陌生小街上,生宝的心却回到渭河下游的稻地里去了。
钱对于那里的贫雇农,是多么困难啊!
起身时收集稻种钱,难着哩!
其他互助组的庄稼人,要劳驾他捎买些稻种,临了却没弄到钱。
本互助组有两户,也是作为组长的他先垫着。
生宝心里明白:
他带来了多少钱,要买多少稻种,还要运费和来回的车票。
他怎能贪图睡得舒服,多花一角钱呢?
从前,汤河上的庄稼人不知道这郭县地面有种叫“百日黄”的急稻子,秋天割倒稻子来得及种麦,夏天割倒麦能赶上泡地插秧;只要有肥料,一年可以稻麦两熟。
任老四曾经溅着唾沫星子感激地对他说:
“宝娃子!
你这回领着大伙试办成功了,娃们就有馍吃了嘛!
”
“就说稻地麦一亩只收二百斤吧!
全黄堡区五千亩稻地,要增产一百万斤小麦哩!
生宝同志!
”这是区委王书记开会时拿眼睛盯着生宝说的,生宝明白:
那是希望和信赖的眼光……
“我哪怕就在这席棚底下蹲一夜哩,也要省下这两角钱!
”生宝对自己说,度过了讨饭的童年生活,十三岁就给财东家熬半拉子长工,青年时代又在秦岭荒山里混日子,他不知道还有什么可以叫作“困难”!
他觉得:
照党的指示给群众办事,“受苦”就是享乐。
可他知道继父梁三不这么着想……
一九二九年,生宝跟着他妈夹在衣衫褴褛的人群中,逃难到下堡村,是继父梁三的草棚屋收留了他们。
梁三命运不济,接连死了两回牛,后来连媳妇也死了,再后来租不到地,连父亲留下的三间房也拆得卖了木料和砖瓦。
可自从草棚屋里有了生宝母子,曾经被命运打倒的梁三,又开始创立起家业来,他操劳着、忍耐着,把希望寄托在将来。
可拆掉三间房的地上长起来的榆树已经比碗口粗了,家业依旧没创起来。
土地改革的那年冬天,梁三家分得十来亩稻地,老汉早已干瘪的身体突然就有莫名其妙的精力,见天天不亮就开始忙乱起来,但对于生宝也渐渐生出许多不满。
看见郭振山家盖瓦房,他心里气:
“你把俺生宝拉进党里头做啥嘛?
你弟兄三个外头有人干事,屋里有人种地,你们积极得起啊!
可俺家里的地怎弄哩?
”
听说生宝担任互助组组长,他冲到老婆跟前抱怨:
“他为人民服务!
谁为我服务?
成天不着家,啥时才能创立咱自个儿的家业?
”
这次买稻种,老汉照旧不高兴:
“谁见过汤河上割毕稻子种麦来?
等碰破了脑壳后,你才知道铁是铁,石头是石头。
”
想到这,生宝觉得有必要回去后认真地跟继父做点解释工作,主要说明大家富裕的道路和自发的道路有啥不同。
爷俩使足了劲种地,的确年年粮食有余,然后有力量买地。
可像任老四家那样的,劳力软、娃多,离开互助组就搞不好生产,就得年年卖地。
那十年八年后,老任家又和没土改一样,地全到他爷俩名下了!
想到能改变继父的想法,生宝满脸堆起笑容,他走进一家小饭铺,要了碗汤面,然后取开棉袄口袋上的锁针用嘴唇夹住,掏出一个红布小包来,在饭桌上很仔细地打开,在那些七凑八凑来的人民币中拣出最破的一张五分票,付了汤面钱。
踏着土街上的泥泞,生宝从饭铺跑到车站票房。
划着一根洋火,观察了全部情况;划第二根洋火,选定睡觉的地方;划了第三根洋火,把麻袋在地上铺开来。
头枕着过行李的磅秤底盘,生宝和衣睡下了。
他想:
在这里美美睡上一夜,明日一早过渭河,到太白山下的产稻区买稻种呀!
票房外头,春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天气是凉的,可生宝心中是热的……
(节选自柳青长篇小说《创业史》,有删改)
(注)互助组:
指20世纪50年代,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农民为解决各自劳动力、生产工具不足的困难,而建立的劳动互帮互助组织。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有多处生动的细节刻画,如第二段中对梁生宝的外貌描写,一身三条“麻袋”,真实呈现了生宝朴实坚定、艰苦创业的庄稼汉子形象。
B.小说采用倒叙手法,先描述生宝雨夜到达小站的情景,设置悬念:
梁生宝是谁?
为何不住旅馆?
既避免了平铺直叙,又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C.通过继父对生宝的不满,可以看出虽然两人都吃苦耐劳,都想发家致富,但梁生宝更加乐于奉献,有责任,有担当,社会主义建设就需要生宝这样的带头人。
D.小说的人物语言很有特色,如“把他的!
到哪里过一夜呢?
”“你把俺生宝拉进党里头做啥嘛?
”,富有地域特点和乡土气息,质朴而又富有情韵。
5.小说中两次描写“春雨”,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
6.小说节选自柳青的代表作《创业史》,请分析“创业”一词在选文中的丰富意蕴。
答案:
4.B
5.①故事在“春雨”中展开,又在“春雨”中收束,首尾呼应,使小说的情节结构更加严谨。
②开篇的“春雨”为故事情节的展开作了铺垫。
正是因为春雨导致春汛,才使得渭河停渡,生宝只好在小站过夜;也正是因为春雨不停,使“怎么过夜”成了生宝眼下的难题。
③结尾的“春用”反衬出人物心理。
淅淅沥沥的春雨带来丝丝凉意,使梁生宝渴望带领大家共同发家致富的火热激情显得更加强烈。
6.①“创业”指梁三老汉口中的“创立咱自个儿的家业”,是个人的发家致富。
②“创业”指梁生宝心中的“照党的指示给群众办事”,是带领大家共同追求美好生活。
③“创业”表现了农村社会主义改革过程中人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努力改变命运,创建新生活的可贵精神。
变脸
范小青
我和我老婆,老夫老妻。
好多夫妻,有了第三代,互相间就不再以名字相称,而是按着孙辈的叫法来称呼对方,我喊她奶奶,她喊我爷爷。
好多人家都这样。
既老又不太老嘛,是个尴尬的年纪。
还年轻时那样喊名宇,甚至是爱称、昵称之类,感觉就有点儿异怪了。
现在年轻人好像有个什么“么么哒”,也不知道啥意思,反正上了年纪的,都不这么喊,别说心呀肝的,连原先好好的名字,喊起来都觉得怪不自然了,干脆就扯着嗓子连名带姓一起喊。
但是如果真这么喊,人家又会觉得你们家生分了,像外人了,也不够文明礼貌呀。
所以我们的婚姻生活中有么一段时间,互相间的称呼有些奇怪,经常没来由地就变了,一会儿喊小名,一会儿是大名,又或者是连名带姓,一会儿又是“喂”“哎”,总之怎么喊都觉得不顺,拗口。
还好,这样的尴尬时间并不长。
我老婆在小区门口的超市做收银员,大家都认得地,喊她曾阿姨,我听到了,觉得称呼不错,就跟着喊,时间一长,她就是曾阿姨,再也不是我当初穷追到手的曾优美了,差不多同时,曾阿姨也找到了我的新称呼,她喊我艾老师。
艾老师,水开了。
曾阿姨,青菜威了。
真是一个潇洒自在的时代。
后来我们也要与时俱进了,我的手机被偷了,得换新手机。
手机就像是我身上的一个器官,它有温度、有脉动,所以对刚被偷,我就发现了,我一发现手机没了,顿时心脏要停跳了。
那还了得。
我以最快度到了家附近的营业厅,先挂失,再用老号码办新手机。
你们懂的,问题来了。
要我的脸和身份证照片匹配。
只有匹配了,才能办理手机业务。
我坐到机器面前,让机器检查我是谁。
你们猜得到,我不是我。
怎么办?
我一着急,打电话让我弟弟来帮我解决困难,我弟弟比我横,说不定他有办法。
我弟弟闻迅赶来,因为我电话里口气比较着急,他以为谁欺负我了,见了我就问,人呢,狗日的人呢?
一边还抻拳撸臂。
我指了指自己的鼻子说,人在这儿呢,可惜此人已经不是此人了。
等我说明了事由,我弟弟一身的劲儿没处去了。
眼看生意要泡汤,营业员急呀,忽然眼神闪亮,大声说,咦,咦,你,是你。
她把我弟弟的脸拉去和我的照片匹配,额的个神,匹配度百分之六十五。
够了够了,超过五十了,可以办了。
我不在乎她把我弟弟当成我,反正我可以用我的名字办手机了,现在已经进入数据化时代,不用实名制办手机还真不方便。
我只是奇怪,为什么弟弟的脸能管我的用?
我和我弟离开营业厅的时候,营业员欢送我们,慢走啊,艾老师。
我顿时头皮一麻,咦,你认得我?
营业员说,我当然认得你,你是艾老师,大名鼎鼎的,这条街上谁不认得你。
我气得说,那你假装不认得我,还为难我?
营业员说,艾老师,我可不敢为难你,但是我认得你是没有用的,系统不认得你,机器不认得你,我就办不了。
她说得真有理。
总之,丢失手机的事情就这么过去了,有惊无险,有麻烦但不算大。
我又碰到事情了,我要去银行取钱。
你们会觉得奇怪,现在不都已经无纸化了吗,支付宝、微信都行,最老土的现是刷银行卡了,难道还有比这更逊的吗?
有呀,我家儿子相亲了,得带上彩礼呀,什么东西你都可以拿手机支付,彩礼你能吗?
不能吧,你看到亲家把手机朝他面前一竖说,你扫我还是我扫你?
还是带上现钱比较靠谱一点。
我带上银行卡和身份证,到了银行,里边一个人也没有。
左顾右盼的时候,面前的一台机器突然说话了,我吓了一跳,赶紧听它说,欢迎光临。
取款请按1,存软请按2,办理挂失请按3,还有什么请按45678910。
我心想,就取个款,听它那么多干吗,按了个1,塞卡,输密码,结果机器并没有吐钱出来,它又说话了,信息核对有误,请重新核对信息。
难道我的脸又不行了?
我气得说,你个蠢货,什么也不懂。
机器说,请重新核对信息。
我正没有办法,旁边突然冒出一个人来,他站到我的取款机前,脸一伸,钱就哗啦啦地吐出来了,他收起厚厚的沓钱,也不数,回头朝我笑笑。
机器说,欢迎下次光临。
我急得大喊起来:
不对不对,是我的钱,是我,快来人哪,打劫啦!
曾阿姨拉醒了我,一脸瞧不起的样子,说,你也不嫌累得慌,睡个午觉,还做梦,你要打劫呢?
我一下子惊醒过来,出一身冷汗,还好,还好,是个梦,我把可怕的梦境告诉了曾阿姨,曾阿姨冷笑一声说,恭喜你,你的梦已经实现了。
曾阿姨把手机竖到我眼前,我看到一条惊人的标题:
巨变!
巨变!
银行巨变——无人银行正式开业!
(原载《人民文学》2018年7期,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真是一个潇洒自在的时代”说明随着时代和科技发展,主人公夫妻二人也在积极融入和适应变化。
B.手机被偷成了天大的事,必须马上挂失重办,因为这关系到自身利益,也说明了人对技术的依赖。
C.营业员认识我,但对身份不匹配也无可奈何,某种程度上是在奉行“机器比人更可靠”的理念。
D.结尾部分曾阿姨说“你的梦已经实现了”,说明技术带来的变化离我们越来越近,有的已成现实。
8.小说开头写艾老师和曾阿姨寻找适合彼此的称呼,有什么作用?
9.小说是现实的,也是荒诞的,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种写法的理解。
答案
7.A
8.①小说开头写艾老师和曾阿姨的称呼变化,生动体现了在时代变化下的身份困境。
②为下文写买手机需“身份匹配”的事情作了铺垫。
③用语幽默诙谐,同时称呼变化贴近你我生活,具有时代感。
9.①现实:
手机。
支付宝、微信,无人银行都是我们生活中真切存在的;人脸识别,送彩礼等也是我们可能遭遇的生活。
②荒诞:
弟弟的脸能管我的用,机器比人更可靠;我无法证明我自己的尴尬和错位。
③源于现实又于现实,富于夸张的效果,有利于引发读者对现代社会技术依赖,自我丢失,错位等问题的思考。
一撮黏土
[美]亨利·范·戴克
一条河边有这么一撮普通的黏土,质地粗浊;但它对自己的价值抱有很高的看法,对它在世界上可能占有的地位具有奇妙的梦想,认为一旦时运到来,自己的美德终将为人发现。
头顶上,明媚的春光里,树木正在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讲述着当纤细的林花和树叶开始吐放,林中一片澄澈艳丽时,它们身上所沾沐的无尽光辉。
那情景,宛如无数红绿宝石粉末所形成的朵朵彩云,轻柔地悬浮在大地之上。
花儿看到这种美景惊喜极了,它们在春风的爱抚中探头欠身互相祝贺:
“姐妹们,你们出落得多可爱啊,你们真是给白日增辉。
”
河水也因为增添了力量而感到高兴,它沉浸在水流重聚的欢乐之中,不断以美好的音调向河岸喃喃絮语,叙述着自己是怎么挣脱冰雪的束缚,怎么从积雪覆盖的群山奔腾跑到这里,以及它匆忙前往担负的重大工作——无数水车的轮子等待着它去推动,巨大的船只等待着它去送往海上。
黏土懵懵懂懂地呆在河床,不断用种种远大理想来安慰自己。
“我的时运终将到来,”它说,“我是不会长久被埋没的。
世间种种光彩、荣耀,在适当的时候,终会降临到我的头上。
”
一天,黏土发现自己挪了位置,不在原来长期苦守的地方了。
它被挖了起来,然后和别的泥土一起装到一辆车上,沿着一条似乎很不平坦的碎石块路,运到遥远的地方去了。
但它不害怕也不气馁,而只是想:
“这完全是必要的。
通往光荣的道路总是艰难崎岖的。
现在我就要到世界上去完成我的重大使命。
”
这段路程非常辛苦,但比起后来所经受的种种磨难又不算什么;黏土被抛进一个槽子里,然后便是一番掺和、捶打、搅拌、践踏,真是不堪其苦。
但是一想到美好崇高的事物必将从一番痛苦中产生出来,也就释然了。
接着它被放到一只飞速转动着的旋盘上去,自己也跟着团团旋转起来,那感觉真好像自己即将被甩得粉身碎骨。
在旋转中,仿佛有一种神力把它紧紧抟捏在一起,它觉得自己已经开始变成一种新的形状。
然后一只陌生的手把它投进炉灶,周围烈火熊熊——真是痛心刺骨——那炽热程度远比盛夏时节河边的炎阳要厉害得多。
黏土始终十分坚强,经受了一切考验,对自己的伟大前途信心不坠。
它心想:
“既然人家对我下了这么大的工夫,我是注定要有一番锦绣前程的。
看来我不是去充当庙堂殿宇里的华美装饰,便是成为帝王几案上的名贵花瓶。
”
最后烘焙完毕。
黏土从灶中取出,放在一块木板上面,让它在蓝天之下凉风之中去慢慢冷却。
一番磨难既过,报偿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木板之旁便有一泓潭水,波纹平静,能把潭边事物公正如实地反映出来。
当黏土被人从板上拿起来时,它第一次窥见了自己新的形状,而这便是它千辛万苦之后的报偿,它的全部心愿的结果——一只普普通通的花盆,线条粗硬,又红又丑。
这时它感觉到自己既不可能登帝王之家,也不可能入艺术之宫,因为自己的外貌一点也不高雅华贵;于是它对自己那位无名的制造者喃喃抱怨起来:
“你为什么把我造成这等模样?
”
一连数日它悒郁不快。
接着它给装上了土,另外还有一件东西——灰黄粗糙,样子难看——给插到了土的中间,然后用东西盖上。
这个新的屈辱引起了黏土的极大不满,“我的不幸现在是到了极点,让人装起脏土垃圾来了。
我这一生算是完了。
”
过了不久,黏土又给人放进了一间温室,这里阳光和煦地照射着它,并且经常给它喷水,就在它这样一天天静静等待的时候,某种东西正在它体内萌动——莫非是希望重生!
但它对此仍然毫不理解,也不懂得这个希望会是什么。
一天,黏土又给人从原地搬起,送进一座宏伟的教堂。
这时空际仙乐阵阵,四周百花飘香。
但它对这一切仍不理解,它便向它旁边和它一模一样的另一个黏土器皿悄声问道:
“为什么他们把我放在这里?
为什么所有的人都向我们张望?
”那个器皿道:
“怎么?
你还不知道吗?
你现在身上正怀着一株状如王冠的美丽百合。
它那花瓣皎白如雪,它那花心有如纯金。
人们的目光都集中到这里,因为这株花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
而花的根就在你的心里。
”
这时黏土心满意足了,它暗暗地感谢它的制造者,虽然自己只是一只泥土器皿,但里面装的却是一件稀世奇珍。
(选自《语文世界》,有删改)
10.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美国作家戴克擅长写寓言性小说,《一撮黏土》讲述的就是这样一则富于生活哲理的故事,表现了磨难成才的主题。
B.小说采用顺叙的方式,渐次展开一撮黏土的故事,时序并不因人物的变故而改变,它的成长经历也就显得格外清晰。
C.故事的讲述运用了象征手法,一撮黏土变成花盆最终承载使命,象征了一个人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孤军奋斗的全过程。
D.作者赋予一撮黏土以成长中人的性格,让它痛苦甚至绝望,却始终有梦想,故一撮黏土的形象有一种可爱明丽之美。
11.简析第二、三、四段描写春景的意图。
12.小说中的人物“一撮黏土”有哪些性格特点?
请简要分析。
【答案】
10.C
11.用童话般的手法让树木、花朵、河流讲述它们在春光里的光辉和使命,与一撮黏土长久被埋没形成鲜明对比,突出黏土渴望有春天降临般的时运,以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梦想。
12.①质地粗浊,久被埋没,却有坚守,有美德外现的奇妙梦想;②时运改变,饱受磨难,也很坚强,但报偿并不如所愿;③栽培奇珍,一度屈辱,却不曾放弃,终于实现了摆脱平庸的理想。
五九
老舍
纪念南京大屠杀,勿忘国耻。
张丙,瘦得象剥了皮的小树,差不多每天晚上来喝茶。
他的脸上似乎没有什么东西;只有一对深而很黑的眼睛,显出他并不是因为瘦弱而完全没有精力。
当喝下第三碗茶之后,这对黑眼开始发光;嘴唇,象小孩要哭的时候,开始颤动。
他要发议论了。
他的议论,不是有统系的;他遇到什么事便谈什么,加以批评。
但无论谈什么事,他的批评总结束在“中国人是无望的,我刚说的这件事又是个好证据”。
说完,他自动的斟上一碗茶,一气喝完;闭上眼,不再说了,显出:
“不必辩论,中国是无望的。
无论怎说!
”
这一晚,电灯非常的暗,读书是不可能的。
张丙来了,看了看屋里,看了看电灯,点了点头,坐下,似乎是心里说:
“中国人是无望的,看这个灯;电灯公司……”
第三碗茶喝过,我笑着说:
“老张,什么新闻?
”
出我意料之外,他笑了笑──他向来是不轻易发笑的。
“打架来着。
”他说。
“谁?
你?
”我问。
“我!
”他看着茶碗,不再说了。
等了足有五分钟,他自动的开始:
“假如你看见一个壮小伙子,利用他身体气力的优越,打一个七八岁的小孩,你怎办?
”
“过去劝解,我看,是第一步。
”
“假若你一看见他打那个小孩子,你便想到:
设若过去劝,他自然是停止住打,而嘟囔着骂话走开;那小孩子是白挨一顿打!
你想,过去劝解是有意义的吗?
”他的眼睛发光了,看看我的脸。
“我自然说他一顿,叫他明白他不应当欺侮小孩子,那不体面。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语文 阅读 理解 练习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