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病学第一篇禽病总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9217640
- 上传时间:2023-01-04
- 格式:DOCX
- 页数:56
- 大小:83.80KB
禽病学第一篇禽病总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禽病学第一篇禽病总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禽病学第一篇禽病总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从传染病病禽体内排出的病原微生物,侵入另一有易感性的健禽体内,能引起同样症状的疾病。
象这样使疾病从病禽传染给健禽的现象,就是传染病与非传染病相区别的一个重要特征。
当条件适宜时,在一定时间内,某一地区易感动物群中可能有许多动物被感染,致使传染病蔓延散播,形成流行。
3.被感染的机体发生特异性反应在传染发展过程中由于病原微生物的抗原刺激作用,机体发生免疫生物学的改变,产生特异性抗体和变态反应等。
这种改变可以用血清学方法等特异性反应检查出来。
4.耐过动物能获得特异性免疫动物耐过传染病后,在大多数情况下均能产生特异性免疫,使机体在一定时期内或终生不再感染该种传染病。
5.具有特征性的临诊表现大多数传染病都具有该种病特征性的综合症状和一定的潜伏期和病程经过。
三、病原微生物的致病作用
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体后发生的致病作用是多种多样的,一定菌株或毒株的致病力程度称为毒力。
毒力是区别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的主要特征,依据病原微生物的下列两种特性来判定其毒力:
(1)在组织中或体表繁殖的能力;
(2)产生能伤害或破坏体细胞、器官或组织的化学物质(如毒素)的能力。
现分述如下:
1.在组织内繁殖的能力在动物体内生长的能力是病原微生物在演化为寄生物的过程中获得的。
有毒力的病原微生物对吞噬作用多少有抵抗力,且常具有荚膜等物质可保护它免受体液中的有害影响。
病原微生物突破宿主机体防卫屏障,侵入宿主活组织在其中发育繁殖并深入扩散的能力称为侵袭力。
各种病原微生物在活体中侵入和繁殖的能力有很大差异。
有些病原细菌虽能引起严重的疾病,但病菌的侵袭力并不强,只能在身体局部造成损害,而产生毒力强大的毒素被吸收后分布全身。
有些病菌不能产生可溶性毒素,但有相当强的侵袭力,能从其繁殖的部位侵入淋巴管和血管被带到体内其他部位,引起全身感染。
病毒的致病作用可分多种方式,其中最常见的一种是溶细胞作用。
病毒侵入细胞后在其中复制,然后破坏细胞。
细胞被破坏时放出大量病毒至细胞外,又侵入另一些细胞。
当破坏的细胞达到一定数量是,则组织被破坏,出现炎症及症状。
细胞的破坏并非仅仅由于病毒在细胞内大量聚集或在释放时破坏了细胞所致。
在病毒繁殖早期合成了一种病毒特异蛋白,这种蛋白阻止细胞的蛋白及RNA的合成,使细胞无法生存,细胞膜渗透性受影响,细胞发生肿胀,这些才是细胞被破坏的主要原因。
2.产生毒素的能力一些病菌可产生外毒素,如肉毒梭菌、产气荚膜梭菌、化脓链球菌和金色葡萄球菌等。
外毒素为一种蛋白质,可被蛋白酶所分解,其毒性很强,且有高度特异性。
一般不耐热,除少数例外,大多数外毒素在60-80℃下10-30min即可被破坏。
外毒素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可以刺激动物机体产生特异性中和抗体,即抗毒素。
外毒素经用少量甲醛溶液于37℃处理后,其毒性即行丧失,但仍保持其抗原性。
这种丧失了毒性而仍具有抗原性的外毒素,称为类毒素,可作为预防某些疾病的生物制剂。
大多数细菌主要是革兰氏阴性细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巴氏杆菌等,在其菌体中含有对动物组织毒性不太强的物质,这种主要存在于其细菌壁的磷脂多糖和肽的复合物,称内毒素。
内毒素的毒性比外毒素要小,但比外毒素耐热性强,对蛋白酶也有耐受性,经过缓和的水解后,即失去其毒性。
内毒素是刺激产生凝集素的良好抗原,但这种抗体虽能与抗原结合却不能中和内毒素的毒性作用。
3.侵入门户与定位各种传染病的病原微生物以一定方式,经过一定的部位而侵入机体的一定组织器官,这就是病原微生物的定位地点。
病原微生物在机体内的定位不同,决定了病原微生物的不同排出途径,也决定了其停留在不同的外界环境。
病原微生物停留在不同环境,决定其侵入新寄主的不同门户,影响了某些病原微生物的定位。
例如,侵害呼吸系统的霉形体由病禽的呼吸道分泌物排出,随着咳嗽、喷嚏而散布至空气中。
易感禽在吸入含有病原微生物的空气时,病原微生物由呼吸道侵入定位于呼吸器官中。
又如在肠道中的沙门氏菌,从粪便中排出,进入土壤、饲料和饮水,由易感动物的口腔进入消化道定位。
生殖系统传染病的病原微生物常通过交配经过生殖道粘膜传染,有些存在于血液内的病原微生物,往往依靠吸血的节肢动物作为媒介而进入新宿主的血液引起传染。
病原微生物从机体内排出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此外还可随尿、唾液、乳汁、眼分泌物、水疱液、脓疡及皮肤垢屑等排出体外。
病原微生物侵入宿主机体的部位(传染门户)也是多种多样的,动物不断接触周围环境,因此皮肤、粘膜、消化道、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等均可能成为传染门户。
至于很多危害严重的全身败血性传染病如鸡新城疫、巴氏杆菌病等,病原微生物在体内的分布较广,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排出体外,经由多种外界环境侵入不同的传染门户
四、宿主对感染的应答
微生物穿透和经过机体上皮屏障时,它们能迅速被宿主识别为一种外物,然后引起局部或全身反应。
这些反应的性质和范围根据侵入的部位、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和宿主的免疫力而有不同。
1.炎症和微生物的清除微生物在穿透上皮屏障后,可受上皮下或粘膜下组织中结缔组织纤维交织的网阻挡,不能散播到更深层组织中去。
从周围血管中移行出来的嗜中性细胞不久与侵入的微生物相遇,并粘附其上。
这使得嗜中性细胞能吞入微生物,在胞浆中形成一个吞噬体(phagosome),随后吞噬体与溶酶体(lysosome)融合后形成具有对多种微生物有致死性的高浓度溶菌酶的吞噬溶酶体(phagolysosome)。
在遇到有荚膜的细菌和真菌时,吞噬作用常受到阻碍,这些细菌可产生对嗜中性细胞和其他吞噬细胞致死的物质。
有些细菌如禽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吞噬溶酶体中有很高的存活率,因而被称为兼性细胞内寄生菌。
这些细菌所引起的感染有长期持续的趋向,其防制和肃清需要在宿主体内产生细胞免疫。
特异抗体的存在可促进吞噬作用。
它可“调理”微生物使之更易粘附于吞噬细胞,因而刺激了吞噬作用。
袭击细胞的抗体也能抑制其代谢和繁殖,抗体对病毒则可阻止其对靶细胞特异受体的粘着,因此可以限制其播散,使之局限于入侵的部位。
侵入血流中的微生物可被肝、淋巴结、骨髓、脾等网状内皮系统的血窦中的固定巨噬细胞所滤过。
在菌血症或败血症感染中,这些器官能清除绝大多数细菌。
免疫动物,特别是那些建立了细胞免疫的动物,常能迅速而彻底地清除微生物。
2.对感染的免疫应答病原微生物侵入禽机体后,机体可以产生针对该种微生物的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应答主要表现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个方面。
特异性免疫应答是由巨噬细胞、B细胞和T细胞三类细胞对抗原刺激的共同反应过程,它们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和互相调节,以完成清除外来异物,保持机体内部环境平衡。
(1)体液免疫:
抗原激发B细胞系产生抗体,以及体液性抗体与相应抗原接触后引起一系列抗原抗体反应统称为体液免疫。
很久以来就知道抗体活性与血清中的球蛋白成分有联系,它们是构成体液免疫的基础。
体液免疫是机体抗御传染的主要因素之一。
由于自然地或人工地受到抗原刺激而合成的各类免疫球蛋白(或人工被动获得的免疫球蛋白)例如IgG、IgM、IgA具有抗菌、抗外毒素和抗病等多种免疫功能,它们或者通过激活补体系统引起免疫溶解作用,或者增强吞噬细胞吞噬和杀灭原微生物的能力,或者中和外毒素或病毒等,以抵抗和清除相应的病原微生物或其毒素的有害作用。
(2)细胞免疫:
细胞免疫亦称细胞介导免疫,是指致敏淋巴细胞与相应抗原作用后所导致的特异性免疫。
细胞免疫具有抗细胞内寄生性病原微生物的感染等多种免疫作用。
机体对于结核杆菌等细胞性寄生菌的免疫,主要依靠细胞免疫反应。
细胞免疫是抗真菌感染(钱癣等)的一种最重要的因素。
细胞免疫在某些病毒(如疱疹病毒、痘病毒等)性疾病的恢复中起重要作用,主要是:
由致敏淋巴细胞释放干扰素,以防止病毒在正常细胞内繁殖;
淋巴毒素可直接破坏靶细胞(感染细胞)及细胞内的病毒;
趋化因子、移动抑制因子等可导致巨噬细胞大量聚集在感染部位,并加强其吞噬和消化病毒的功能。
(3)局部免疫:
很多病原微生物如禽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金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链球菌等在呼吸道可诱生局部分泌型IgA,并认为这种抗体的防御保护作用要比血清中的IgA及其他抗体更为重要。
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在肠道及禽滑液霉形体等在关节囊。
均可在局部诱生抗体,主要是IgA类抗体,也有IgG用IgM抗体。
肠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等粘膜的固有层中有广泛散在淋巴细胞。
这些淋巴细胞在局部病原微生物的刺激下可转化为浆细胞,产生IgA。
当IgA通过粘膜上皮细胞到粘膜表面时成为分泌型IgA。
动物的肠液、支气管分泌液、鼻液、唾液、眼泪、胆汁、乳汁、宫颈分泌液及尿中均曾发现分泌型IgA。
虽然份量不多,但由于集中于粘膜表面,所以抵抗感染的能力很强。
五、感染的类型
病原微生物的侵犯与动物机体抵抗侵犯的矛盾运动是错综复杂的,是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响的,因此感染过程表现出各种形式和类型。
感染的类型主要包括如下几种:
1.外源性和内源性感染病原微生物从动物体外侵入机体引起的感染过程,称为外源性感染,大多数传染病属于这一类。
如果病原体是寄生在动物机体内的条件性病原微生物,在机体正常的情况下,它并不表现其病原性。
但当受不良因素的影响,致使动物机体的抵抗力减弱时,可引起病原微生物的活化,增强毒力,大量繁殖,最后引起机体发病,这就是内源性感染。
2.单纯感染、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由一种病原微生物所引起的感染,称为单纯感染,或单一感染,大多数感染过程都是由单一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
由两种以上的病原微生物同时参与的感染,称为混合感染。
动物感染了一种病原微生物之后,在机体抵抗力减弱的情况下,又由新侵入的或原来存在于体内的另一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称为继发性感染。
鸡新城疫病毒是引起鸡新城疫的主要病原体,但慢性新鸡新城疫常出现由大肠杆菌引起的继发感染。
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的疾病都表现严重而复杂,使诊断和防治增加了困难。
3.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顿挫型和消散型感染表现出该病所特有的明显的临诊症状的感染过程称为显性感染。
在感染后不呈现任何临诊症状而呈稳蔽经过的称为隐性感染。
隐性感染的病禽或称为亚临诊型,有些病禽虽然外表看不到症状,但体内可呈现一定的病理变化;
有些隐性感染病禽则既不表现症状,又无肉眼可见的病理变化。
但它们能排出病原体散播传染,一般只能用微生物学和血清学方法才能检查出来。
这些隐性感染的病禽在机体抵抗力降低时也能转化为显性感染。
开始症状较轻,特征症状未见出现即行恢复者称为消散型(或一过型)感染。
开始时症状表现较重,与急性病例相似,但特征性症状尚未出现即迅速消退恢复健康者,称为顿挫型感染。
这是一种病程缩短而没有表现该病主要症状的轻病例,常见于疾病的流行后期。
还有一种临诊表现比较轻缓的类型,一般称为温和型。
4.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由于动物机体的抵抗力较强,而侵入的病原微生物毒力较弱或数量较少,病原微生物被局限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并引起一定病变的称局部感染。
但是,即使在局部感染中,动物机体仍然作为一个整体,其全部防御机能都参加到与病原体的斗争中去。
如果动物机体抵抗力较弱,病原微生物冲破了机体的各种防御屏障侵入血液向全身扩散,则发生严重的全身感染。
这种感染的全身化,其表现形式主要有:
菌血症、病毒血症、毒血症、败血症等。
5.典型感染和非典型感染两者均属显性感染。
在感染过程中表现出该病的特征性(有代表性)临诊症状者,称为典型感染。
而非典型感染则表现或轻或重,与典型症状不同。
如典型新城疫具有腺胃乳头出血等特征病理变化,而非典型新城轻者仅有肠道出血或扁桃体出血,严重者可有部分鸡表现腺胃乳头出血等病理变化。
6.良性感染和恶性感染一般常以病禽的死亡率作为判定传染病严重性的主要指标。
如果该病并不引起病禽的大批死亡,可称为良性感染。
相反,如能引起大批死亡的,则可称为恶性感染。
机体抵抗力减弱和病原体毒力增强等都是传染病发生恶性病程的原因。
7.最急性、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感染最急性传染病程短促,常在数小时或一天内突然死亡,症状和病变不显著,发生巴氏杆菌病时,有时可以遇到这种病型,常见于疾病的流行初期。
急性感染病程较短,自几天至二、三周不等,并伴有明显的典型症状,如传染性喉气管炎等,主要表现为这种病例。
亚急性感染的临诊表现不如急性那么显著,病程稍长,和急性相比是一种比较缓和的类型。
慢性感染的病程发展缓慢,常在一个月以上,临诊症状常不明显或甚至不表现出来,如结核病等。
传染病的病程长短决定于机体的抵抗力和病原体的致病力等因素,同一种传染病的病程并不是经常不变的,一个类型常易转变为另一个类型。
例如急性或亚急性传染性喉气管炎可转变为慢性经过。
反之,结核病等在病势恶化时亦可转为急性经过。
六、传染病的发展阶段
1.潜伏期由病原体侵入机体并进行繁殖时起,直到疾病的临诊症状开始出现为止,这段时间称为潜伏期。
不同的传染病其潜伏期的长短常常是不相同的,就是同一种传染病的潜伏期长短也有很大的变动范围。
这是由于不同的动物种属、品种或个体的易感性是不一致的,病原体的种类、数量、毒力和侵入途径、部位等情况也有所不同而出现的差异,但相对来说还是有一定的规律性。
例如鸡新城疫潜伏期3-5天,最短2天,最长15天。
一般来说,急性传染病的潜伏期差异范围较小;
慢性传染病以及症状不很显著的传染病其潜伏期差异较大,常不规则。
同一种传染病潜伏期短促地,疾病经过常较严重;
反之,潜伏期延长时,病程亦常较轻缓。
从流行病学的观点看来,处于潜伏期中的动物之所以值得注意,主要是因为它们可能是传染的来源。
2.前驱期是疾病的征兆阶段,其特点是临诊症状开始表现出来,但该病的特征性症状仍不明显。
从多数传染病来说,这个时期仅可察觉出一般的症状,如体温升高、食欲减退、精神异常等等。
各种传染病和各个病例的前驱期长短不一,通常只有数小时至一、两天。
3.明显(发病)期前驱期之后,病的特征性症状逐步明显地表现出来,是疾病发展到高峰的阶段。
这个阶段因为很多有代表性的特征性症状相继出现,在诊断上比较容易识别。
4.转归期(恢复期)病原体和动物体这一对矛盾,在传染过程中依据一定条件,各向着其相反的方面转化。
如果病原体的致病性能增强,或动物体的抵抗力减退,则传染过程以动物死亡为转归。
如果动物体的抵抗力得到改进和增强,则机体便逐步恢复健康,表现为临诊症状逐渐消退,体内的病理变化逐渐减弱,正常的生理机能逐步恢复。
机体在一定时期保留免疫学特性。
在病后一定时间内还有事菌(毒)排菌(毒)现象存在,但最后病原体可被消灭清除。
第二章禽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一、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
1.传染源传染源(亦称传染来源)是指某种传染病的病原体在其中寄居、生长、繁殖,并能排出体外的动物机体。
具体来说传染源就是受感染的动物,包括传染病病禽和带菌(毒)动物。
动物受感染后,可以表现为患病和携带病原两种状态,因此传染源一般可分为两种类型。
(1)患病动物:
病禽是重要的传染源。
不同病期的病禽,其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也不相同。
前驱期和症状明显期的病禽因能排出病原体且具有症状,尤其是在急性过程或者病程转剧阶段可排出大量毒力强大的病原体,因此作为传染源的作用也最大。
潜伏期和恢复期的病禽是否具有传染源的作用,则随病种不同而异,它们作为传染源的流行病学意义将在病原携带者中述及。
病禽能排出病原体整个时期称为传染期。
不同传染病传染期长期不同。
各种传染病的隔离期就是根据传染期的长短来制订的。
为了控制传染源,对病禽原则上应隔离至传染期终了为止。
(2)病原携带者:
病原携带者是指外表无症状但携带并排出病原体的动物。
病原携带者是一个统称,如已明确所带病原体的性质,也可以相应地称为带菌者、带毒者、带虫者等。
病原携带者排出病原体的数量一般不及病禽,但因缺乏症状不易被发现,有时可成为十分重要的传染源,如果检疫不严,还可以随动物的运输散播到其他地区,造成新的暴发或流行。
研究各种传染病存在着何种形式的病原携带状态不仅有助于对流行过程特征的了解,而且对控制传染源、防止传染病的蔓延或流行也具有重要意义。
病原携带者一般分为潜伏期病原携带者、恢复期病原携带者和健康病原携带者三类。
潜伏期病原携带者是指感染后至症状出现前即能排出病原体的动物。
在这一时期,大多数传染病的病原体数量还很少,同时此时一般没有具备排出条件,因此不能起传染源的作用。
但有少数传染病在潜伏期后期能够排出病原体,此时就有传染性了。
恢复期病原携带者是指在临诊症状消失后仍能排出病原体的动物。
一般来说,这个时期的传染性已逐渐减少或已无传染性了。
但还有不少传染病等在临诊痊愈的恢复期仍能排出病原体。
在很多传染病的恢复阶段,机体免疫力增强,虽然外表症状消失但病原尚未肃清,对于这种病原携带者除应考查其过去病史,还应作多次病原学检查,才能查明。
健康病原携带者是指过去没有患过某种传染病但却能排出该种病原体的动物。
一般认为这是隐性感染的结果,通常只能靠实验室方法检出。
这种携带状态一般为时短暂,作为传染源的意义有限,但是巴氏杆菌病、沙门氏菌病等病的健康病原携带者为数众多,可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病原携带者存在着间歇排出病原体的现象,因此仅凭一次病原学检查的阴性结果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只有反复多次的检查均为限性时才能排除病原携带状态。
消灭和防止引入病原携带者是传染病防制中艰巨的主要任务之一。
2.传播途径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后,经一定的方式再侵入其他易感动物所经的途径称为传播途径。
研究传染病传播途径的目的在于切断病原体继续传播的途径,防止易感动物受传染,这是防治禽传染病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传播方式上可分为如下两种:
(1)直接接触传播:
是在没有任何外界因素的参与下,病原体通过被感染的动物(传染源)与易感动物直接接触(交配、啄咬等)而引起的传播方式。
仅能以直接接触而传播的传染病,其流行特点是一个接一个地发生,形成明显的链锁状。
这种方式使疾病的传播受到限制,一般不易造成广泛的流行。
(2)间接接触传播:
必须在外界环境因素的参与下,病原体通过传播媒介使易感动物发生传染的方式,称为间接接触传播。
从传染源将病原体传播给易感动物的各种外界环境因素称为传播媒介。
传播媒介可能是生物(媒介者vector),也可能是无生命的物体(媒介物vehicle)。
大多数传染病如禽流感、鸡新城疫等以间接接触为主要传播方式,同时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传播。
两种方式都能传播的传染病也可称为接触性传染病。
间接接触一般通过如下几种途径而传播:
(1)经空气(飞沫、飞沫核、尘埃)传播:
空气不适于任何病原体的生存,但空气可作为传染的媒介物,它可作为病原体在一定时间内暂时存留的环境。
经空气而散播的传染主要是通过飞沫、飞沫核或尘埃为媒介而传播的。
经飞散于空气中带有病原体的微细泡沫而散播的传染称为飞沫传染。
所有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飞沫而传播的,如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等。
这类病禽的呼吸道往往积聚不少渗出液、刺激机体发生咳嗽或喷嚏,很强的气流把带着病原体的渗出液从狭窄的呼吸道喷射出来形成飞沫飘浮于空气中,可被易感动物吸入而感染。
动物体正常呼吸时,一般不会排出飞沫,只有在呼出的气流强度较大时(如叫鸣、咳嗽)才喷出飞沫。
一般飞沫中的水分蒸发变干后,成为蛋白质和细菌或病毒组成的飞沫核,核愈大落地愈快,愈小则愈慢。
这种小的飞沫核能在空气中飘浮时间较久,距离较远。
但总的来说,飞沫传染是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从病禽一次喷出的飞沫来说,其传播的空间不过几米,维持的时间最多只有几小时。
但为什么不少经飞沫传播的呼吸道疾病会引起大规模流行呢?
这是由于传染源和易感动物不断转移和集散,到处喷出飞沫所致。
一般来说,干燥、光亮、温暖和通风良好的环境,飞沫飘浮的时间较短,其中的病原体(特别是病毒)死亡较快;
相反,潮湿、阴暗、低温和通风不良,则飞沫传播的作用时间较长。
从传染源排出的分泌物、排泄物和处理不当的尸体散布在外界环境的病原体附着物,经干燥后,由于空气流动冲击,带有病原体的尘埃在空气中飘扬,被易感动物吸入而感染,称为尘埃传染。
尘埃传染的时间和空间范围比飞沫传染要大,可以随空气流动转移到别的地区。
但实际上尘埃传染的传播作用比飞沫要小,因为只有少数在外界环境生存能力较强的病原体能耐过这种干燥环境或阳光的曝晒。
能借尘埃传播的传染病有结核病、痘等。
经空气飞沫传播的传染病的流行特征是:
因传播途径易于实现,病例常连续发生,患者多为传染源周围的易感动物。
在潜伏期短的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冒等,易感动物集中时可形成爆发。
未加有效控制时,此类传染病的发病率多有周期性和季节性升高现象,一般以冬春季多见。
病的发生常与畜舍条件及拥挤有关。
(2)经污染的饲料和水传播:
以消化道为主要侵入门户的传染病如鸡新城疫、沙门氏菌病、结核病等,其传播媒介主要是污染的饲料和饮水。
传染源的分泌物、排出物和病禽尸体及其流出物污染了饲料、牧草、饲槽、水池、水井、水桶,或由某些污染的管理用具、车船、禽舍等辗转污染了饲料、饮水而传给易感动物。
因此,在防疫上应特别注意防止饲料和饮水的污染,防止饲料仓库、饲料加工场、禽舍、牧地、水源、有关人员和用具的污染,并做好相应的防疫消毒卫生管理。
(3)经污染的土壤传播:
随病禽排泄物、分泌物或其尸体一起落入土壤而能在其中生存很久的病原微生物可称为土壤性病原微生物。
它所引起的传染病有丹毒等。
从以上实例可以看出,经污染的土壤传播的传染病,其病原体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疫区的存在相当牢固。
因此应特别注意病禽排泄物、污染的环境、物体和尸体的处理,防止病原体落入土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禽病学第 一篇 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