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乾隆的民间故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9215659
- 上传时间:2023-01-04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24.46KB
关于乾隆的民间故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关于乾隆的民间故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乾隆的民间故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扬州近代历史上比较有名的一次事情便是关于清代乾隆皇帝六次南巡,都在扬州经停的事情。
很多专家学者对于乾隆为何六次经停扬州的原因争吵不休,并且大有乐此不疲之势。
说起乾隆南巡,从官方的史籍到民间的野史中,都有许多描述:
或是说他修筑堤堰,功泽千秋;
或说他把国家大事都扔给手下大臣,自己迷恋在江南美景中;
或说他风流成性,挥霍无度&
hellip;
&
总之众说纷纭,褒贬不一。
其实啊,在扬州,倒是有另一种说法,说的便是乾隆为了一饱口福,来扬州5次寻鹅的故事。
历史的车轮转到乾隆十六年,即公元1751年,扬州盐商于天宁寺西园兴建行宫,三年而成。
万人空巷,迎接当朝天子乾隆。
乾隆下了船,在众人簇拥之下,擦着满头大汗,去了行宫。
途中感觉甚是无聊,一般老男人围着他,实在是掉胃口。
于是,乾隆随后打发了所有人之后,招来身边的贴身太监,那太监也甚是晓事,很快像变戏法一样地从一个箱子中拿出一套时下流行的公子哥的衣服。
乾隆笑嘻嘻的穿上后,拿起把扇子,晃悠悠的从偏门出去了。
一出门,乾隆便立马感觉自己这个微服私访的决定是正确的,要不然哪里能见到眼前如此众多的美女和极富趣味的百姓生活呢。
于是乎,乾隆开始一只眼睛瞧美女,一只眼睛瞟着路边的扬州美景。
没过多久,便晃进了扬州的老巷子里。
此时,已到晚饭时分,路边人也少了,乾隆这才想起自己得回去了。
但是,当乾隆转身想往回走的时候,这才发现自己处在两面青墙之间,周围只有匆匆赶回家的路人,拦下一个人吧,刚开口,就发现原来自己听不懂扬州人说什么。
这时,大感郁闷,但是这也没难倒咱们的一代明君乾隆是也。
乾隆开始转悠了,这么一转悠,一个时辰眨眼而过。
那时候的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天也黑了,乾隆肚子也饿了,一摸口袋,开始恨起那个小太监了,居然没给他准备银两。
这时候,一元钱难倒英雄汉的情况在乾隆身上完美体现。
越走越饿,但是再饿也得走啊。
这时候的乾隆可是悲惨啊,走路也开始摇晃了。
不知怎么的,就来到一个城隍庙的门口,乾隆突然闻到一股诱人的香味,口水立马跟开了自来水似的向胃里流去。
振作精神,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位老翁正在收拾摊子,那摊上有半只鹅正静静地躺在那里。
香味便是从它的身上飘来的,乾隆一摸口袋,没钱,立马把那个小太监的祖上所有的女性同胞问候了一遍。
只见那乾隆右手扶着城隍庙口的旗杆,眼睛泛出恶狼般的绿光。
那老翁正在收拾摊子,突然感觉后背一凉,回头一看,立马吓了一跳,一个看上去斯斯文文的书生,此时正双手抓着城隍庙门口的旗杆,双眼恶狠狠地看着他正要收拾的那半只鹅。
乾隆发现老翁回头注意着他,便抬起头来看着老翁。
结结巴巴的说了半天,老翁明白了,这位书生想用扇子换他的鹅,他噗嗤一笑,说道:
这位小哥,如若真的喜欢,拿去便是,下次付钱也不晚。
乾隆一听此话,双手闪电般地抓起那只鹅,张口便咬去。
张口之下,顿感一股香气从舌尖滑下,皮酥肉嫩,骨香扑鼻。
当场便想回去让那帮御厨下岗,烧的鹅居然没有乡村野夫搞的好吃。
等他吃完,抬头一看,那老翁已经离去,自己却连句感谢的话也没有说,心里顿时感觉过意不去。
但是,此时吃饱了,乾隆最重要的还是回去啊,乾隆打着饱嗝,向巷子口走去,刚到巷子口,一般人围了上来,把乾隆吓了一跳,还没反应过来,来人早已全部跪下,原来是来寻自己的。
乾隆也懒得管那些人嘴里在喊些什么,径直走进轿子,大手一挥,回!
乾隆回去后,第二天洪泽湖水位上涨,由于排泄不畅,河道总督高斌便奏请乾隆处理此事。
乾隆忙完之后,又赶紧赶回宫去,处理早已积压多时的全国各地的奏折。
后来在宫中用膳之时,经常怀念起那只诱人的扬州的鹅,感觉宫中的御厨做出的各种口味的鹅总是差那么点什么。
于是便多次找借口南巡,也每次都经停扬州,想去寻找那只让他思念多年的鹅!
哪知天不如愿,乾隆5次南巡,5次再来扬州,愣是没找到那只鹅,自己也没好意思说出那段落魄事,于是只好作罢。
最后一次离开扬州时,在行宫中,拍着大腿高呼遗憾:
“难不成真是那城隍老爷请朕吃的鹅不成!
”这句话居然传到了民间,后来百姓才陆续知道这段趣事。
而那只乾隆嘴中所说的城隍老爷请客吃的鹅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那卖鹅的老翁是真实存在的,只不过因为扬州的巷子过于复杂,乾隆一直无缘得见而已。
而现如今的扬州,乾隆嘴中寻找未果的风鹅早已成为扬州百姓桌上招待亲朋好友的一道名菜。
乾隆找姓乾隆皇帝在位时,曾七次微服私访巡游江南,其中六次化名“高天赐”。
他为什么叫这个名,这里有一段曲折的故事。
康熙末年,乐清高岙有个叫高海生的后生,父母相继亡故,靠卖柴维持生计。
这年乐清遇上百年不遇的旱灾,柴卖不出价,高海生只好背井离乡,辗转来到海宁,替一个姓陈的老员外家帮工。
他为人忠厚老实,手脚勤快,没多久便深得陈老员外的赏识。
陈员外年近半百,膝下只有一女,长得花容月貌,陈员外夫妇视她若掌上明珠。
一天,陈小姐在后花园荡秋千,心爱的项珠不知何时耍丢了,她正在着急,老夫人说:
“女儿莫烦恼,项珠被海生在草丛里捡着了。
这孩子命苦做长工,人倒是正正派派的。
”陈小姐接过项珠,脸一下红了。
她平日偶然撞见高海生,发现这小伙子衣衫褴褛,相貌却也端正,眉宇间透着一股英气。
大户人家的女孩儿平时难见生人,她早对海生有了心,偶然见面,每次都莫名其妙地脸红心跳。
不久陈老员外病逝,老夫人见高海生机灵可靠,就把一应外事托付给他。
高海生读过几年书,银钱账目打理得井井有条,老夫人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这时陈小姐已到了出嫁年龄,老夫人舍不得女儿嫁出去,就想招个上门女婿。
这天,老夫人和女儿说闲话,说到女儿的婚事,老夫人为难地说:
“你该找个人家了,只是为娘舍不得你,又没有门当户对的肯入赘,真不知如何是好。
”陈小姐满脸绯红,低头说道:
“娘,只要心地善良,勤俭能干,出身贫寒倒也无妨。
家里不愁吃穿,何必一定门当户对。
”老夫人心中会意,说道:
“远寻千里客,不如眼前人,海生这人你看怎样”老夫人说中了陈小姐的心事,她的脸顿时红成了一朵娇艳的桃花,轻声说道:
“女儿的事全凭母亲作主。
”就这样,高海生成了陈家的入赘女婿。
第二年陈小姐生了个大胖小子,老夫人喜欢得不得了,入赘生子随母姓,这小外孙就姓了陈。
孩子聪明伶俐,6岁入蒙馆,学业日进,中举中进士点翰林,最后做到内阁尚书。
陈尚书为官清廉,做人豁达,性喜交友,与四皇子胤最为交厚。
陈尚书40岁时,夫人生下一子,恰好与胤的妃子同时分娩。
王妃听说两家小儿同年同月同日又同时出生,便派人将陈家公子抱进宫中,陈尚书唯命是从,让来人把孩子抱走了。
谁知第二天早上,孩子送回府中,陈尚书谢了恩,打开襁褓一看,儿子变成了女儿陈尚书不敢声
张,只把这事埋在心底。
后来胤当了皇上,陈尚书更得重用,身为两朝元老,朝野均称其为“陈阁老”。
乾隆继位后,陈阁老已告老还乡,不久便病故了。
乾隆隐约听到一些有关自己身世的风言风语,心中颇为惊疑,自是不信。
后来他的嬷嬷病故,临终前道出真情,其父是陈阁老。
乾隆见确有其事,心中大骇,从此便生了一块心病。
身为人子,不知其祖,不能尽孝,枉为人王,这才微服巡游江南,名为巡游,实为寻祖。
乾隆带着大队人马来到浙江海宁,吓坏了海宁大小官员,海宁知县更是诚惶诚恐,不知其来何为。
直到乾隆说出要去陈阁老府第,才放下心来,前面引路,旌旗招展,直奔陈阁老府第。
乾隆到了陈阁老府门外下得大轿,太监高声喝道:
“皇上驾到”陈府人由陈老夫人率领,早已等候在门外,听到喝声,慌忙跪倒在地,恭迎圣驾,齐颂吾皇万岁万万岁。
乾隆和颜悦色地摆摆手,说罢“平身”,进了府中。
陈府上下簇拥着乾隆进得府中,陈老夫人又在中堂重新叩拜皇上。
乾隆看着满头银丝的陈老夫人,一时心潮起伏,忙上前扶起老夫人,说道:
“阁老乃先帝重臣,朕无缘获见,深以为憾,今日得见老夫人慈颜,实乃平生之望。
”老夫人早知就里,听得皇上如此说,顿时百感交集,说道:
“老身能一睹龙颜,也为平生大幸,死也无憾了。
”说罢泪水潸然而下。
乾隆又说:
“老夫人如此健朗,朕放心了,朕祝老夫人晚年康泰。
”陈老夫人谢恩后,陈阁老的儿子陈公子又上前拜见皇上,乾隆目不转睛地看着他,见他面貌神态与自己颇为相似,不由亲切地拉着他的手,促膝交臂,言谈中毫不掩饰地流露出长兄的关爱之情。
陈老夫人纵有千言万语,只能埋在心里,在一旁只是一味地抹着眼泪。
乾隆在陈家住了四天,每天游走府中各处,眼望亭台楼榭,手抚花草树木,思绪万千。
这天,乾隆来到后花园,在一座阁楼前,见门上一把铁锈迹斑驳,显然已多年不开,不由问道:
“此是何居所,似久无人住”陈公子奏道:
“回皇上,先老爷留有遗言,此楼永不开启,未有人住。
”乾隆听罢心中一动,说道:
“朕欲进去一看,不知可否”皇上金口玉言,陈公子哪敢不从,忙找来钥匙打开锁,又令人把楼内打扫得干干净净,这才请皇上进楼。
乾隆走进阁楼,见一楼空空如也,楼上是一佛堂,当中香案上摆着一只油漆檀香木盒,上面贴有封条。
乾隆打开木盒,见盒中放着一张宣纸,上面写着四个莫名其妙的字:
高氏子孙。
乾隆沉思片刻,不声不响地将纸条笼入马蹄袖中。
乾隆从楼阁下来,向陈老夫人索取宗谱细看,详细询问高氏由来,陈老夫人详细说了高海生入赘陈家一事。
乾隆听了恍然大悟,立即命近臣具香仪到高氏墓地祭奠。
此后,乾隆六巡江南,拜母望弟,极尽人伦之乐。
他每次都化名“高天赐”,其意为高氏赐身,天赐帝,认祖归宗。
乾隆被捕清朝的乾隆皇帝即弘历,一生治国有方,在位60年基本上为太平盛世,退位后还当了一段时间的“太上皇”,遥控国家大事。
他一生深居简出,身份显赫,谁敢抓他呢偏偏他栽在自己“万分”陌生的小小部下手里,这个小小的部下就是清朝盛京属下的旅顺口水师营协领高勋。
高勋是山海关人,他为人忠厚耿直,忠于职守,为官清正,爱兵爱民,雍正年由外地调入旅顺水师营担任协领,当时军营内部种族歧视比较严重,汉族官兵与满族官兵同差却不同饷,他曾理直气壮地去找盛京要求给汉族官兵加薪,他的诸多举动深得官兵的好评。
水师营原来在荒野郊外,朝廷要在这里建水师营,按规划要建1200间营房,高勋在建营房期间因公得罪属下一个根基很硬的佐领,那佐领四下里放风要去告他贪污,挪用建房银子,使1200间营房只好建成草顶的房屋。
这消息传到上司那里,上司立即派官员来水师营调查,他们严肃地审问高勋:
“军队建营房为什么不建瓦房而建草房,省下的银子哪去了”来查办的官员气冲冲地审问高勋,高勋则理直气壮地回答:
“这里的百姓都住草房,附近没有砖瓦窑,要建砖瓦房,一是要占地烧砖瓦,二是会引起百姓埋怨,建草房则可避免这些情况,而且也省下不少银子。
”
上司派来的查办人员仔细走访了营区,在官兵中普遍搞了调查,又仔细查了账目,清点了库内剩余的银子。
经过查询,账目相符,库存银子与账面完全一致,高勋没有铺张浪费,还处处替朝廷节省银两,上司很满意,便给高勋记了大功一次。
水师营的建立除了要组织官兵在海上巡逻,防止倭寇入侵之外,还要负责在沿海缉私,查禁朝廷规定的违禁品,高勋偏偏在严格执行公务时惹了一个大麻烦,这麻烦使水师营官兵及百姓为高协领捏了一把汗。
雍正十二年1734年 秋天,水师营集市上来了几个外乡买卖人,他们在贩卖长白山人参。
在当时,朝廷规定,人参是贡品也是高级补品,必须由朝廷统一经营,普通百姓如敢参与人参贩卖,便要抓入大牢,按刑部法典处罚。
所以,百姓来协领衙门举报后,高协领马上派人到集市上查探,当奉命前来查探的官兵赶到集市后,发现这几个外乡人竟大大方方与当地百姓讨价还价,对官兵的到来熟视无睹。
官兵们刚要上前问话,那几个外乡人竟怒发冲冠对来干预的官兵不由分说抬手就打,这几个被派去的官兵虽说平时精通武功,却没遇到过这些武艺高强的对手,几个回合下来,便被外乡人打得连滚带爬,鼻青眼肿,幸亏在附近操练的大队官兵赶到,推推搡搡好不容易才将这几个人拿下押送到协领衙门,一路上,被捆绑的外乡人在官兵群里还伸腿打人,气焰十分嚣张。
高协领升堂审讯,问了半天他们才开口,为首的那个北京人自称姓高,问他们是干什么的,他自称是做买卖的,这伙人在公堂上昂首挺胸,怒目相视,差人命他们跪下回答协领大人的问话,他们不但不跪,还一个劲地骂着。
高勋自当官差还没遇上这种不懂官府规矩的人,他猛拍公案大喝一声:
“大胆歹徒,你们胆敢私贩长白山人参,犯了国法,又胆敢殴打官差,该当何罪来人哪,把他们押下去&
站在一旁察言观色的军师赶紧拉了一下高勋的袖子耳语说:
“大人且慢,我看这些小子不同寻常,为首的那小子气度不凡,一定是有什么背景,怕是有点来头。
当然,私卖人参确是犯了大法,依我之见,不如把他们连人带货一起送往盛京,让盛京看着发落去吧。
”高协领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他深知官场黑暗,一旦严惩了高官或皇亲国戚,说不定有什么麻烦,烧香引出鬼的事可是得不偿失。
第二天,他派得力官员和一队官兵,将这伙人捆绑起来,连人带货押往盛京。
到了盛京,押进盛京衙门,只见盛京看见押解来的人后,急忙跑下公堂,亲自替为首的那个小伙子解下绳子,并亲自送到行宫安顿下来。
这情景被前来押送的水师营官兵看得一清二楚,他们经过打听,才知被抓的为首的年轻人原来就是皇太子弘历。
高协领得到这个消息后,自知惹下大祸,他做好了心理准备,等着随时被朝廷满门处斩。
雍正十三年秋,老皇帝雍正驾崩,皇太子弘历即位,改年号为乾隆元年,这消息传到水师营,高勋顿时心惊肉跳。
正在他天天忐忑不安之时,一道圣旨降下,命高勋火速进京。
高勋安顿好家眷,没敢把自己的“厄运”告知部下及亲属。
他在军师的帮助下,把皇帝可能问罪的事儿都想好了对策,准备了一番后,他便硬着头皮进京复旨去了。
高协领刚到京城,没敢耽误,急匆匆上殿去见皇上,乾隆皇帝见了高勋劈头就问:
“高勋,抬起头来,你还认识我吗”高勋抬起头来又连连叩首:
“奴才该死,奴才该死&
”乾隆笑容满面地问:
“高勋,你有什么罪啊,有罪的是朕,朕怕是有罪之人吧”高勋一听,明明是皇上在挖苦他,反正总是一死,倒不如把心里话倒出来,如此死法也痛快一些。
他把心一横,反倒镇定下来,斩钉截铁地说:
“恕奴才直言,长白山人参是朝廷规定的贡品,寻常百姓私自买卖是要杀头的,长白山是我大清的发祥地,皇祖立下圣训,此乃禁区,不准进山采药、打猎,圣上私采长白山参,又私自拿到集市上贩卖,犯了国法,罪上加罪,&
”乾隆听了略露赞同的脸色,只好说:
“可我是皇上啊”“皇上那时没登基,应当按大清刑律与庶民同罪。
”“可我是皇太子&
”“你口口声声称自己姓高,是掌柜的,奴才岂知皇上的真实身份?
”乾隆龙颜大怒:
“大胆的奴才,高勋,你竟敢如此放肆,在你心目中还有君臣之礼吗你死到临头了,知道吗”“君让臣死,臣不敢不死,不过,死也要让臣死个明白,我不知高掌柜就是皇太子,不知者不怪罪,奴才为什么要处以死罪呢再说,大清皇祖遗训,皇家太子都不去遵守,谁还去遵守奴才身为朝廷命官,遇见违训犯法之事不去管,那才是失职有罪,如忠于职守去管犯法之徒反而有罪,以后谁还去管犯国法的事呢”
乾隆帝听了高勋在朝上一番“胆大妄为”的忠言,心里十分痛快,他决定好好提拔他。
他对高勋说:
“朕错怪了高协领,念你秉公执法,对朝廷忠心不二,朕要对你重用,你回去待命吧。
高协领回到水师营不久,朝廷便下了圣旨为他擢升了官职,高协领的子女也跟着他走马上任。
高勋上任那天,水师营官兵及百姓挥泪送别,百姓把高勋一直送出了二里之外才恋恋不舍地返回。
高协领水师营抓皇帝的故事便代代传了下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乾隆 民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