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C卷测试.docx
- 文档编号:1921404
- 上传时间:2022-10-25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640.02KB
人教版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C卷测试.docx
《人教版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C卷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C卷测试.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C卷测试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C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加强教师培训进修,让教师迅速地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恐怕是现在当务之急的事情。
B.造成“环境难民”的原因,是由土地干旱、森林毁坏及海平面上升等引起的。
C.为了避免道路交通拥堵,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
D.据学生社会调查统计,我们学校周边的网吧总数至少有100家以上。
2.词语积累——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如今听说事情竟然已经解决了,他顿时喜出望外。
B.勘探队队员经常在人声鼎沸的戈壁滩上工作。
C.我们遇到不懂的问题一定要多问,要不求甚解。
D.这次活动大家都达到愿望,那真是各得其所,其中还有一小部分人对其不是很满意。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神情与苏、黄不属
B.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为字共三十有四
D.寻向所志,遂迷/未果,寻病终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汲取 亵渎 袖手旁观 心无旁骛
B.商灼 恣雎 恪尽职守 格物致知
C.班师 潮讯 前仆后继 精血成聚
D.要决 庸碌 孤军奋战 原弛蜡象
二、字词书写
5.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1)洗dí()
(2)络yì()不绝 (3)遒()劲 (4)惟妙惟肖()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散文,完成后面小题。
麦与镰的季节
屈绍龙
①时光,以镰刀的脚步,一步一步走近。
阳光的移动,河水的流逝,月亮的圆缺,燕去雁归,土地在河水中移动,这就是时间的脚步。
时间在收割着地面的一切,不知不觉间,夏季来了。
麦子在逐日褪去身上的绿色外衣,披上淡黄色的衣衫。
②立夏过后,扬花的麦子,总是羞涩地将两点花瓣儿挂在穗头,麦地里就多了一层淡雅的粉白。
粉白不起眼,只是很温情,像乡村的少女,匆匆赶路,总是散着一绺头发,低着眉,红着脸,青春的气息,舒畅而又细腻。
③麦子是土地的女儿,也是养育乡村的母亲。
就像乡村的女孩儿有一天也会感到受孕的幸福,以生命创造生命,在痛苦的幸福中祈福。
④初夏,楝子花开,是麦子逐渐成熟的标志。
羽状的复叶是苦的,粗糙的树皮是苦的,椭圆的果实是苦的,深埋的根须也是苦的,苦心的苦楝树,淡紫色的小花朵浓郁的开满整个灌浆时节,一种独特的苦香四处弥漫。
麦子的成熟,是和石榴花开相应和的,饱满的麦粒,堆满我们的院落,火红的花朵,摇曳在我们的每一段岁月。
岁月,让人的感情发生着变化,就像葡萄在时间的催化下变成美酒一样,浓郁芳香醉人。
⑤我曾在柔和的春夜漫步田间,微朦的月光下,小麦,在风中摇曳,显示出努力生长的模样,土地是软绵绵的,踏上去有一种舒服的感觉,新翻的泥土散发着一种特有的气息,与小麦散发的清香味糅合在一起,有一种给人向上的力量的感觉。
月光如水,静静地泻在田野作物的叶面之上,像洁白的乳汁。
作物在春的时节,努力地拔节生长,似乎能听到生长的声音,一种向上的音响。
⑥麦子是温柔的女子,在召唤阳刚的镰刀。
初夏时节,麦子成了待阁的少女。
⑦我手握镰刀,弯腰低头,向麦子致敬。
或许是她们太矮小,不,是她们太牵挂母亲。
我只好蹲下,与她们近距离接触。
我再一次对她们感念,我单膝跪下,进一步向她们致敬。
⑧一分神,手指被锋利的镰刀轻轻划破,殷红的血液,在光洁的镰刀上留下斑斑痕迹。
不知是麦子柔弱,还是土壤疏松,镰刀时而割断麦子,时而又将麦子连根拔起,麦芒刺伤我的手指和手背,隐隐作痛。
⑨远方的养牛院子里,牛的尾巴在不停地摇摆,驱赶着身边的蚊蝇,姿态很甜美,旋律也很优雅。
或许,牛儿们知道麦子成熟,收割后,被轧扁的麦秸是它们最好的食粮,麦田就是它们天然的谷场和食料厂。
⑩有些植物追求肥沃,有些植物则追求空间,而麦子,是既追求肥沃,又追求空间的农作物。
当冬日万物沉睡时,麦子则在广袤的土地之上苏醒,绿色在田野间镶上了边框,她们是那么纤细,是那么弱小,是那么新绿。
此刻面对金色麦田,她们过往的绿色身影,在我们的眼前不停地晃动。
绿色,是最感人,最有情的。
她们不像红色那样热,不像蓝色那样冷,她们柔和美好,给人安慰,使人安静,叫人思索。
⑪手指的鲜血,给她们配上热烈的色彩,使她们显得更加美好柔和,给人安慰,给人安静,让人增添无限的思索……
6.赏析第②段中划线句子。
7.说说第⑥段在文中的作用。
8.文章第④节写“楝子花开”和“石榴花”有何作用?
9.阅读最后一段,说说麦子给了作者哪些思考?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弹花匠
李代高
①我家住洞庭湖畔,那里是有名的产棉区,自然就多弹花匠。
②小时候,村里来了弹花匠,妈妈请他们为我家弹新棉被。
那是两个单瘦的年轻人,他们把洁白的新皮棉铺在宽宽的门板上,腰间系个宽宽的带子,一块厚厚的青竹片插在后腰上,在竹片的上端垂下皮绳,吊着一张大大的弓,那弓上紧紧地绷着弦,像巨大的二胡的弓弦。
弹花匠手执一个油亮的大木锤敲打弓弦,将皮棉弹成蓬松蓬松的棉絮。
“嗵嗵嗵,嗵嗵嗵”的弹棉声,实在是一首美妙动听的乐曲。
我们几个小把戏好奇地围着他们前后左右地看,后来,竟然模仿他们弹花的样子,手执一个物什,一边上下挥动,一边“嗵嗵嗵”地叫将起来,惹得大人们一阵阵地笑。
傍晚,妈妈杀了家中的大芦花公鸡,沽了上好的白酒,热情地请弹花匠坐上席,一边给敬酒,一边连声感谢这两位弹花匠师傅,夸他们弹的棉被好。
夜里,我睡在新棉被上,果然是好,柔软舒服,好暖和。
夜里我还做了个梦,自己竟变成了一个弹花匠,正腰背弓弦“嗵嗵嗵”地弹棉花哩!
③时隔三十多年,近日,我又见弹花匠。
那是外地来的两位弹花匠师傅,都有五十多岁了,头发花白,胡子拉碴,就在小城闹市区的一个刚拆掉旧屋尚未建新屋的空地上拉开了架势,他们将托运来的木弹花机摆弄好,在水泥地上铺上了网线的工具,揽起了生意,弹起棉被来。
由于是在空旷地上操作,没有铺板,城里人只请他们弹制垫棉被,且往往是旧棉被翻新。
他们从清早开始做活儿,将旧棉被拆开,那旧网线却小心翼翼地撕下,犹如撕下一本旧书的“封面”,然后将这些“封面”放在一边。
我挺奇怪,这旧网线有什么作用呢?
④他们将拆下来的旧棉絮放在木弹花机上,轮番踩着两个木踏板,木弹花机的大飞轮便很快地旋转起来,链条也发出“咝咝咝”的细吟声响。
那端,便弹出来了蓬松柔软的棉绒,似乎比老式弹弓弹得更佳,只是在加工时,棉绒四处乱飞。
也有几个城里的孩子围着好奇地看,如三十多年前的我一样,尽管没有那美妙的音乐了。
可是,大人们却不让孩子们欣赏,边拉孩子们边说:
“这有什么稀奇好看的,小心吸了这灰尘后生病。
”我不由一震,竟将我对弹花匠弹棉花时的美好记忆蒙上了一丝阴影,宛如在一幅完美的水彩画上滴了几滴墨迹一样。
⑤两位弹花匠并不理会眼前发生的一切,仍然利索地弹棉花,尽管是旧棉絮,但工作效率不用说比我记忆中的那时要高多了,一天下来,可弹制三四床棉被。
工钱收得不多,且让顾客随意地还价,最后的结果是加工一床新棉被才十多元钱。
⑥月上中天之际,他们才收工,席地而坐,胡乱地吃着盒饭。
夜深了,他们竟只是铺上草席子,覆上旧床单,便在皎洁如水的月色下随意就寝了。
他们先前撕下的如旧书“封面”的旧网线,此时果真派上了用场,已连在一起,就着残垣的一侧围着组成了一个临时“帐篷”:
遮得住些许风,但遮不住雨;挡得了部分月色,但挡不住夜露与寒气。
这些勤劳善良的匠人,他们把温暖送进千家万户,弹出千万床棉被让人温馨入梦,而他们就这样风餐露宿啊!
⑦第二天,我路过此地,特意停下来与他们闲谈,说他们很艰辛,应当善待自己,去租住房子,搞个临时门面。
而这两位花白胡子的匠人却说:
“我们习惯了。
”匠人是走南闯北的,生活苦点算不了什么。
“我们需要钱,都有孩子在大城市里上大学,只要有活儿干,我们就什么都满足了。
”他们说到孩子在念大学时,眼中都闪射着希望和喜悦的光波,饱经沧桑的脸上也漾起了憨厚而略显自豪的微笑。
我不由心中一酸:
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呵!
他们为了孩子,竟能这般吃苦耐劳!
⑧过了几日,我再次从他们那里路过时,驻足细看,情况有了新的变化:
他们用旧棉被网线搭成的帐篷上又添加了不少塑料袋之类,变成了一个穹庐状的小屋,屋外还添加了小煤炉、锅碗瓢盆之类,还有装水的塑料桶等,俨然如一户都市里的“家”。
⑨他们只是和我微微点头笑笑,一个仍在双腿不停地欢快地踩动木弹花机,一个忙不迭地接棉絮、网棉被网线。
他们的脸上都看不出一点愁苦的神情,只有那沾满棉绒、灰尘的花白头发在风中轻轻飘动。
我竟然向他们久久地注目,心中似潮水般澎湃,少年时代所见的两个年轻弹花匠的笑脸和这两个老年弹花匠的笑脸在不停地交替闪现……
10.梳理文章情节,完成下面表格。
11.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
(1)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④段画线句。
我不由一震,竟将我对弹花匠弹棉花时的美好记忆蒙上了一丝阴影,宛如在一幅完美的水彩画上滴了几滴墨迹一样。
(2)结合语境,赏析第⑦段中加点词。
他们说到孩子在念大学时,眼中都闪射着希望和喜悦的光波,饱经沧桑的脸上也漾起了憨厚而略显自豪的微笑。
12.结合全文内容,谈一谈你对第⑨段画线句子“他们的脸上都看不出一点愁苦的神情,只有那沾满棉绒、灰尘的花白头发在风中轻轻飘动”的理解。
13.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谈谈文章第③段的作用。
四、句子默写
14.根据上句默写下句,或根据下句默写上句。
(1)宣室求贤访逐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贾生》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
《泊秦淮》
(3)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约客》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
《晚春》
(5)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逢入京使》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散入春风满洛城。
《春夜洛城闻笛》
(7)_______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
(8)______________________,赏赐百千强。
《木兰诗》
五、课内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
陈太丘与友期》
15.解释加点的词:
(1)太丘舍去
(2)尊君在不
(3)下车引之
(4)陈太丘与友期行
(5)去后乃至
(6)相委而去
16.翻译
(1)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3)待君久不至,已去。
17.作者写元方责客“无信”“无礼”的用意何在?
18.文中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法是______描写。
19.阅读上文后,你明白了一些什么道理?
六、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颂钓者(唐·德诚禅师)
①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
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注)①丝纶:
钓鱼丝线。
20.诗的前两句写了江水的什么特点?
21.从诗的三、四两句中,你读出了怎样的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版七 年级 下学 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