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复习专题学案剖析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9194185
- 上传时间:2023-01-04
- 格式:DOCX
- 页数:35
- 大小:955.17KB
环境保护复习专题学案剖析Word文件下载.docx
《环境保护复习专题学案剖析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保护复习专题学案剖析Word文件下载.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带来生态问题,如土地荒漠化加剧
3、说明长江以北地区人多,地多,水少,水土资源不匹配,水资源最紧张,缺水问题最突出
4、思考―――――①改善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
②缓解北方地区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③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5、地下水超采的后果:
地面沉降,沿海地区海水入侵,地下水水质恶化
㈢、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1、世界淡水紧缺解决对策
开源:
①修筑水库②开渠引水③合理开发与提取地下水④废水处理再利用⑤海水淡化
⑥人工降雨
节流:
农业:
①改进灌溉技术,降低灌水定额②发展节水农业
工业:
③提高用水效率④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⑤实行污水资源化⑥发展清洁生产
※海水淡化――――目前,中东一些产油国建立了实用性海水淡化工厂
▲2、中国水资源供需平衡对策
①修筑水库―――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问题②开渠引水――――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问题③合理开发与提取地下水④废水处理再利用⑤海水淡化⑥人工降雨
生态:
因地制宜地退田还湖、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植树造林
其他:
提高水价,增强公民节水意识,制定水法,调整产业结构
(2014山东卷)3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塞内加尔河是一条国际性河流,发源于素有“西非水塔”之称的富塔贾隆高原。
该河中下游地区干湿季变化明显,水资源问题突出。
图7为塞内加尔河流域及河口三角洲前缘的沙洲示意图。
⑴说明富塔贾隆高原被称为“西非水塔”的原因。
【答案】:
年降水量多;
西非众多河流的发源地(地势高)
【解析】:
从图中西非的位置、时令河、沙漠,可推知该区大部分地区降水少。
从等降水量线可以看出,富塔贾隆高原是图示区域降水最多的地区。
高原地势高,成为众多河流的发源地。
⑵沿海沙洲是海陆相互作用的产物。
试推断三角洲前缘沙洲不断向南延伸的主要原因,并分析该沙洲对圣路易港的不利影响。
原因:
河流带来丰富的泥沙;
洋流由北向南流动。
不利影响:
形成障碍(淤塞航道),不利通航。
从河流流经地区可知河流含沙量大,西侧有加那利寒流自北向南流。
泥沙淤积阻塞航道,长长的沙洲像是该港与大西洋之间的一道屏障。
⑶针对塞内加尔河中下游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加强国际合作,合理分配用水;
修建水利设施;
合理选择农业生产类型;
采取节水灌溉措施。
(2013高考题海南卷)(10分)环境保护
我国干旱区某区域近30多年胡杨大量死亡,沙化面积扩大,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有所加强。
图11显示该区域地区生产总值及地下水埋深的变化。
分析该区域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并提出此类地区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措施。
【答案】原因:
经济增长严重依赖(地下)水资源(2分),地下水位下降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2分)
主要措施:
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分)发展节水型经济(调整产业结构);
(2分)跨区域调水,增加水资源供给。
(2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分,但本部分总分不超过6分。
)
(2012新课标全国卷)(10分)
【环境保护】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百年来,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发生了很大变化:
1910年为苏州河,1928年改至黄浦江中、下游,1978年改至黄浦江中、上游,2010年改至长江青草沙。
(1)分析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变化的原因。
(4分)
(2)提出保护城市水源地应采取的措施。
(6分)
【答案】
水环境污染严重;
城市需水量增加。
⑵控制污染源,加强水质监测和日常管理,防止水污染;
制定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案;
加强城市水环境教育,增强公众水环境保护意识;
强化水资源管理等。
(2012海南卷地理)(10分)
【环境保护】城市涝灾(内涝)和城市水资源短缺并存,已成为我国部分城市的新环境问题。
收集拦蓄雨水为城市所用被称为城市雨水资源化。
城市雨水资源化可同时缓解城市涝灾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根据资料,提出实现城市雨水资源化应采取的措施。
(10分)建设雨水收集、储存设施,收集储存雨水;
建设蓄洪系统,拦截雨水;
将收集和拦蓄的雨水回灌补给地下水或灌溉绿地、喷洒路面等;
增加城市地表透水面积,提高雨水入渗量;
制定雨水资源化的法律法规。
(答出一项三分得3分,答出三项即可得满分。
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6、近30年来,三江源地区各种类型的冰川均在退化。
有研究指出,被称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冰川退化的速度是过去300年的10倍。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三江源地区各种类型的冰川均在退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冰川退化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有哪些?
(3)中国在应对冰川退化方面应该采取什么对策?
(4)三江源地区冰川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6、
(1)气候变暖
(2)泥石流、滑坡、山崩等(两点即可)
(3)加大投资,治理三江源区的生态污染;
发展集约化生态畜牧业;
建立绿色屏障,植树造林等。
(两点即可)
(4)储蓄淡水、“气候变化的监控器”、补给水源、调节气候等。
一、2、矿产资源短缺
化石燃料的消耗与前景
1、发达国家能源消耗普遍较高;
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耗普遍较低
2、中国能源消耗总量仅次于美国(原因:
人口多,利用率低),人均消耗能源水平很低。
㈢化石燃料开发与利用中的环境问题-----------以煤炭为例
过程
影响
开采
破坏地表,如露天开采会引发滑坡、崩塌,井下采煤会导致采空区地面塌陷;
煤炭堆放要占地,废渣可能会自燃;
矿山排水造成水土环境污染;
等等。
运输与存放
运输过程可能会污染空气、水与土壤;
煤炭的堆放要占地,可能破坏景观,造成污染。
利用
会产生大量的CO、粉尘以及多种芳烃化合物,污染空气;
释放大量的CO2,造成全球增温;
释放SO2和氮氧化物,导致酸雨的形成,进而破坏水生生态系统。
并可能改变土壤性状,危害农作物与森林生态系统。
▲㈣化石燃料合理开发与利用的主要措施
1.采用科学方法开采化石燃料资源,提高资源的回收率,改变乱采滥挖、采富弃贫、破坏矿产资源的现象,减少生产过程中对资源的严重耗损。
2.在能源资源开发与使用中,环境保护措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同时投入使用。
要防止各种有机、无机污染物在资源开发过程中进入大气、水体、土壤,引起环境污染问题。
3.在矿区生产中应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
因开采能源而扰动、破坏土地,造成地面塌陷时,由采矿者负责进行复垦,恢复到可利用状态。
4.对化石燃料进行深加工和精加工,包括发展煤炭洗选加工,实现脱硫,推广洁净煤技术等,减少在利用过程中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5.实行能源结构改革,在化石燃料中尽可能使用天然气,用可再生能源的代替化石燃料资源
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地区大规模开发矿产资源前后比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列举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该地区会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
(2)简述解决该地区上述问题的主要措施。
3、答案:
(1)大气污染、水土流失等生态破坏;
过度挖煤,地面塌陷;
破坏地下的含水层结构,污染地下水。
(2)存放表土,随时分片回填;
土地复垦,植树种草;
加强对污染物排放的治理。
(答对两点即可)
二、3.土地资源短缺
㈠世界耕地需求趋势
耕地资源供不应求,耕地资源不足
若进一步开垦土地或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会使耕地出现供需矛盾的时间延缓
不太可行,因为开垦耕地越来越少,农业生产水平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大幅度提高
2、世界可耕地资源面临不足的原因:
①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原因导致土地退化,使可耕地面积减少
②人口急剧增加,所需耕地越来越多
③非农业用地不断增加
㈡、中国耕地资源面临的压力
▲1、我国耕地资源面临不足的原因
①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比重不大,人均耕地少
②耕地分布不均,人均耕地水平差异大
③非农业建设用地增长迅速
④中低产田多,不合理利用耕地导致土地退化和耕地污染严重,加剧耕地不足
2、我国耕地比重小的原因―――山地多,平原面积小,干旱面积大
3、我国近年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
灾毁耕地
生态退耕;
建设占用;
农业结构调整
4、我国耕地分布:
主要分布在400MM等降水量线以东的湿润、半湿润地区的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区.黑龙江、内蒙古人均耕地最多
5、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印度
世界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是-------美国
耕地供需矛盾实质是人地矛盾,控制人口增长是解决此矛盾的关键
㈢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耕地的利用与保护
1、我国土地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使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2、我国土地利用核心问题--------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
▲3、我国在解决土地现状与粮食需求不断增加的矛盾时,采取的措施
①实行耕地总量不减少的措施②提高土地利用率③提高耕地质量
(2013高考题福建卷)[选修6——环境保护]
表2是我国某区域2008~2010年占用、增补耕地的平均坡度与平均海拔状况,据此回答问题。
(1)指出占用与增补耕地分布的差异,并推断增补耕地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9分)
(2)简述该区域保护耕地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6分)
(1)占用耕地分布在坡度小、海拔低的区域;
增补耕地分布在坡度大、海拔高的区域。
水土流失,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土壤肥力下降;
(2)加强教育与宣传,依法保护耕地;
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耕地质量;
严格限制坡度大区域开垦。
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从2010年2月开始,中国将通过卫星遥感图片执法检查,就耕地保护等土地管理问题对县级以上的地方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实施问责。
根据“15号令”,凡是地方违法违规土地面积占当年新增建设用地面积15%以上者,将被追究责任,包括主要负责人记大过、降级或撤职。
材料二 目前我国耕地面积只有18.26亿亩。
人均耕地面积仅有1.43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
近几年来,全国耕地面积减少1亿多亩。
从耕地的质量来看,我国耕地中高产稳产田仅占1/3。
(1)我国耕地减少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2)简要分析我国应该如何保护耕地资源?
4、答案:
(1)人口不断膨胀;
城市化进程加快,占用耕地;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造成土地退化;
流水侵蚀和风沙危害造成耕地减少等。
(2)数量保护:
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
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
国家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推进土地开发、复垦、整理、问责制等。
质量保护:
国家制定耕地质量保护措施,如:
防止水土流失,耕地沙化、盐碱化、贫瘠化等;
实现耕地环境保护。
三、4.其他资源短缺
(2015•新课标全国1)44、(10分)
近年来,我国道路施工愈加注重保护环境,喀斯特地区土层薄,保护土壤尤为重要。
在南方喀斯特地区修建公路,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需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在工程结束后,仍在原地维持土壤的生产功能。
指出为达到保护土壤的目的,在南方喀斯特地区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应采取的措施,并简述理由。
【答案】措施:
之前,将土壤移走,集中堆放并作保护措施(四周围挡,表面覆盖)。
(3分)之后,将土壤再覆盖在石料开挖场或弃料堆放场的表面,并采取防止土壤流失的措施。
(3分)理由:
喀斯特地区土层薄,易被移走;
南方地区雨水多,土壤易流失,需保护。
二、生态破坏类
一、荒漠化问题:
1、土地沙化和盐碱化(我国西北地区)
产生的原因:
自然原因:
①处于内陆地区,干旱少雨;
②地表植被稀少,地面疏松,多沙质沉积物;
③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人为原因:
①过度樵采;
②过度放牧;
③过度开垦;
④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⑤交通线等工程建设保护不当。
采取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具体措施在必修3课本)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建防护体系
①半干旱农牧过渡和旱农区: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采取防风沙措施相结合
②干旱地带沙漠边缘的绿洲:
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林体系
③设置沙障、在沙地上覆盖致密物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如营建薪炭林、兴建沼气池、推广省柴灶)
5、控制人口增长
例1(2015•海南卷地理)灌丛荒漠往往呈带状分布于山麓地带和绿洲边缘。
灌丛植物能够阻挡风沙,并将之固定在周边形成灌丛沙滩;
但干旱加剧或者地下水位下降时,灌丛植物根系无法再获取水分就会死亡,最终形成流动沙丘。
下面左图示意某区植物分布,右图为灌丛沙堆景观。
简述绿洲边缘的灌丛沙堆在其不同发育时期对绿洲的影响,并提出灌丛荒漠生态保措施。
【答案】影响:
灌丛沙堆早期具有固沙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绿洲;
(3分)但如果灌丛死亡,则其早期固定的沙成为沙源,为沙漠化提供物质基础,威胁绿洲。
(3分)措施:
保护山地植被,增强水分供养;
合理利用水资源,保证生态需水;
禁止采伐灌木;
采用草方格固定大型灌丛沙堆。
例2(2014海南卷)图14示意的我国农业区是新疆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
1990年至1010年,该农业区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分析该农业取耕地面积扩大带来的环境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
【答案】环境问题:
气候干旱,耕地面积增加会加大灌溉水用量,加剧水资源短缺;
(2分)入湖水量减少,湿地萎缩;
(2分)(灌溉用水量加大,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引起土地次生盐碱化。
应对措施:
限制开荒面积;
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提高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
例3
(2013海南卷)
主要措施: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型经济;
跨区域调水,增加水资源供给。
2、石质荒漠化:
(我国南方石灰岩地貌发育地区)
形成的自然原因:
①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丰富且集中;
②山高坡陡,地势起伏大;
③喀斯特地形土层浅薄,成土速度慢,易流失④植被稀疏
①人口增长快,环境压力大
②过度农垦,过度樵采,不合理开矿,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
例1“石漠化”,全称石质荒漠化,主要是指亚热带湿润的喀斯特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呈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
目前已成继沙漠化和黄土地区水土流失之后的我国第三大生态问题。
读我国西南某“石漠化”地区,有关坡度与土壤厚度的实测数据,回答相关问题。
地形坡度
5º
~1Oº
10º
~15º
15º
~2Oº
2Oº
~25º
25º
~3Oº
3Oº
~35º
>
35º
土层厚度(厘米)
12O
81
8O
78
71
42
2O
有机质层厚度
(厘米)
28
17
15
12
9
7
(1)说出该地区地形坡度、土壤厚度和有机质层厚度三者的关系,并分析其自然原因。
(2)针对当地生态问题,指出主要的人为原因。
(3)分析我国喀斯特地貌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并为其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设性建议。
(1)地形坡度越大,土壤厚度和有机质层厚度越小
该地降水丰富,地形坡度越大,流水侵蚀能力越强,土壤厚度越小,导致植被条件越差,有机质来源少,土壤有机质层厚度越小。
(2)过度农垦,过度樵采,不合理开矿,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
(3)有利区位条件:
喀斯特地貌旅游资源丰富,适宜发展旅游业。
建议:
①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景区接待能力;
②加强旅游服务人员培训和旅行社建设,提高旅游服务水平;
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切实保护好旅游资源
例3(2015•新课标全国1)近年来,我国道路施工愈加注重保护环境,喀斯特地区土层薄,保护土壤尤为重要。
之前,将土壤移走,集中堆放并作保护措施(四周围挡,表面覆盖);
(3分)
理由:
例4(2015•新课标全国2)贵州省某喀斯特山区石漠化严重。
农民在山上放牧、砍柴、找土种玉米,当地农民反映,山上的土一年比一年薄,一发大水,土全被冲走了,玉米也被冲走了,石头越来越多,最后连玉米也无法种了,生活越来越困难。
简述为改善环境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当地政府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10分)
1严格管理,恢复自然植被:
将农业生产活动限制在适宜的地方;
不适宜的地方实行严格保护措施,以逐步恢复自然植被。
②产业结构调整:
如选择免耕的农作物,改牲畜放养为圈养等,以避免农业活动过多扰动山地很薄的土壤层。
③合理规划,控制人口数量:
④经济补贴措施:
给农民适当经济补贴解决农民的生活用粮、用柴等问题,鼓励农民主动保护和恢复植被。
⑤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
提高农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⑥客土移植:
将土壤资源丰富地区的土壤转移至该地区。
二、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区域一:
黄土高原:
产生的原因:
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多暴雨;
②地表植被稀少;
③黄土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
①植被遭到破坏,森林覆盖率下降;
②不合理的轮荒耕作制度;
③工矿建设中不注意环境的保护
主要危害:
①冲毁土地,耕田养分物质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农业减产;
②河流含沙量增加,淤积水库,堵塞河道,加剧洪涝灾害
③泥沙淤积水库、湖泊,降低其综合利用功能,影响航运,破坏交通安全
治理措施:
①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压缩农业用地,建设稳产高产农田;
②退耕还林还草,扩大林、草种植面积;
③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限制载畜量,提高牲畜质量;
④开矿时有计划的存放表土,并大力开展土地复垦工作;
⑤小流域综合治理。
治理的意义:
①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②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系统;
建立生态农业模式,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区域二:
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产生原因:
③土层疏松
④地势起伏大;
人为措施:
人地关系日趋紧张,农村生活燃料短缺,乱砍滥伐森林,强取耕地与薪柴。
措施:
①封山育林;
②大力推广生活用煤;
③革新炉灶,节省燃料;
④大办沼气、营造速生薪炭林。
问题1:
为什么说南方低山丘陵水土流失造成的损失比黄土高原大?
(单位面积流失土地的损失、表土的恢复能力、生产基地和经济中心)
①单位土地的生物生长量与产值较高
②多石质山地,表土被侵蚀后很难再恢复;
③江河下游地区多为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和经济中心。
问题2:
南方低山丘陵发展“立体农业”有哪些效益?
(土地潜力、农民收入、生态)
①低山丘陵面积大——有利于充分发挥低山丘陵土地资源的潜力;
②人多地少——有利于减少耕地的压力、安置闲暇劳力,增加农民收入;
③生态环境脆弱——有利于改善环境,建立良性生态循环。
问题3:
南方低山丘陵的红壤有什么特点?
怎样治理?
特点:
有机质少、酸性强、土质黏重
治理:
增施有机肥、补充熟石灰、掺入砂子
例1(2014新课标I卷)坡耕地上的切沟由流水侵蚀而成,下图为切沟景观
指出切沟对坡耕地的危害,并提出防止措施。
危害:
切沟分割土地,破坏耕地,妨碍耕作。
(严重时课阻断交通);
加大土壤侵蚀量(切沟形成后,水流集中,冲刷能力增强,水土流失加剧)。
防治措施:
调整耕作方式,防止水流集中(如等高耕作、间作、修地埂等);
修建引水排水措施(如修建排水沟等);
(在水流集中区域)设置障碍(如草地、灌丛等);
在切沟中修建拦水坝(谷坊);
切沟填埋。
【解析】该题具体参考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等相关问题进行作答。
例2(模拟题)土地退化是指土地受到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或人为、自然综合因素的干扰、破坏而失去原有综合生产潜力的演替过程。
下图为中国土地退化类型分区图。
⑴I2区最主要的土地退化类型是
▲
,其自然原因是
、
。
⑵我国南、北方都比较突出的土地退化类型是
,对中下游地区的危害主要有
⑶南方亚区土地污染严重,其中重要污染源之一是重金属,简述治理重金属污染的根本措施。
⑷为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区域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在土地环境管理方面应当采取措施有
(1)冻融侵蚀(1分)
海拔高(1分)
气温多在0℃上下波动(气温低)
(2)水土流失(1分)河湖淤积;
旱涝加剧;
形成地上河
(3)挖去受污染的土层,换上新土,以根除污染物
(4)加强土地退化监测与预报;
加强土地保护执法力度;
加强环保宣传
例3(模拟题)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保护 复习 专题 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