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docx
- 文档编号:19193675
- 上传时间:2023-04-24
- 格式:DOCX
- 页数:76
- 大小:62.43KB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docx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docx(7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爱满人间教学设计
1、感恩的心
教学内容
唱歌课《感恩的心》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演唱歌曲,让学生从小懂得尊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他人,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并能用优美动听的声音、感恩的情怀演唱歌曲。
2、通过学唱歌曲的二声部,掌握二声部歌曲演唱的方法以及感受二声部音乐的丰富色彩。
3、通过简单的手语学习,让学生体会肢体动作与演唱相结合的表演方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
同学们在以前的音乐课中应该学习了不少歌曲,也欣赏了许多的音乐作品,请说一说哪些歌曲或音乐作品给你的印象最深刻,它们给你带来哪些感受呢?
(完整聆听)
1、初次聆听
教师:
乐曲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在以前所学习的歌曲中是否有类似的作品?
(柔和、温暖、感动)
2、再次聆听
教师:
整首歌曲由几个部分组成?
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
(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深情地诉说,第二部分表现了内心的呼唤。
)
设计意图:
导入部分让学生直接从感受出发,挖掘出对不同音乐作品的不同感受,加深学生对曾经学习过的音乐作品的印象和理解,为接下来聆听歌曲做铺垫。
请学生划分歌曲结构,目的是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歌曲不同情感的表达,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
二、学习歌曲
1、第一部分
(1)聆听歌曲,第一部分由几个乐句组成?
(三个乐句)
(2)说一说这些乐句旋律和节奏具有怎样的特点?
能否根据听到的旋律在黑板上画出旋律线?
(有时平缓,有时呈波浪型,第三乐句将旋律推向高潮。
)
(3)跟着钢琴轻声学唱第一部分,唱好第一小节的弱起拍,教师应用一些简单又直观的指挥手势加以引导。
(避免用力歌唱)
(4)教师范唱,让学生聆听并对比,找出切分音位置情感的变化,了解切分节奏对情感的强化作用。
(5)学生根据对比所掌握的要领,随音乐伴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第二部分
(1)聆听歌曲,第二部分的情感是怎样的?
像第一部分一样,也是用单声部呈现的吗?
音高有怎样的特点?
(发自内心的呐喊、二声部呈现、音比较高)
(2)学生跟随录音一同轻声歌唱高声部,音较高的部分要将气息轻推上去,唱好音准。
(3)第二部分仿佛发自内心的呐喊,表达出一种感恩的心情。
请学生再次跟随教师琴声有感情地学唱低声部曲谱。
(4)教师与学生配合演唱二声部曲谱。
(5)学生与学生合作演唱二声部,要将一、二声部的曲谱唱和谐、准确,做好这一步骤后将歌词填充进去。
(6)歌曲的最后一句有一些难度,教师运用简单有效的手势指挥学生将节奏唱准确。
关注并提醒学生歌唱的气息、声音和情感的状态。
(7)将学生分成两组,完成整首歌曲的演唱。
三、拓展练习
1、教师示范,教学生一些基本的手语动作,如信心、命运、感谢等,让学生一边用手语表现,一边演唱。
2、学生自主设计表现方式,参与歌曲表演。
教学建议:
在完整表现歌曲时,教师可以编排适当的队形,让学生将教室当成舞台,体会舞台表演的乐趣。
2、欢乐颂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与学唱《欢乐颂》使学生了解“乐圣”贝多芬的生平、作品和他的创作风格。
2、激发学生二声部合唱的能力,培养学生与他人合唱和自身协调能力。
3、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情趣。
教学重点:
欣赏与学唱欢乐颂。
教学难点:
二声部合唱。
教学用具:
钢琴、音响、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命运》交响曲主题、《献给爱丽丝》片段)
聆听两个音乐的片断,思考这两首作品的曲作者是谁?
同学对这位音乐家生平的了解。
(二)作曲家、作品介绍
1、说说这位音乐家是谁,以及对他的了解。
贝多芬,被称为“乐圣”,是德国作曲家,是整个西方文化史上最了不起的音乐家之一,他的名字跟莎士比亚、达·芬奇一样家户喻晓。
贝多芬的交响音乐有着英雄史诗般的气质和不竭的动力。
三、五、七、九交响曲与辉煌的第五钢琴协奏曲,如大江大河般奔腾咆哮,一泻千里。
他是跨两个世纪,连接古典乐派和浪漫乐派两个派流的大师。
贝多芬用音乐与厄运抗争,用音乐抒发对大自然的爱,用音乐举起自由、平等、博爱的大旗。
)
2、作品简介(出示贝多芬的图片)
《欢乐颂》大约创作于1819到1824年间,是贝多芬全部音乐创作生涯的最高峰和总结。
D大调,4/4拍,这是一首庞大的变奏曲,充满了庄严的宗教色彩,气势辉煌,是人声与交响乐队合作的典范之作。
通过对这个主题的多次变奏,乐曲最后达到高潮,也达到了贝多芬音乐创作的最高峰。
(三)欣赏《欢乐颂》
1、聆听作品《欢乐颂》,在聆听感受音乐时,思考里面含有哪几种演唱形式?
(播放音乐)
(领唱、独唱、重唱、合唱)
2、学习《欢乐颂》的主题部分。
(播放音乐,并出示歌谱)
(四)学唱《欢乐颂》
1、分出两个声部的同学,给两分钟时间练习自己声部的歌谱。
2、在钢琴上弹奏高声部旋律,高声部的同学演唱。
3、在钢琴上弹奏低声部旋律,低声部的同学唱谱,注意音准和节奏。
4、一起合唱谱子。
在唱自己声部的同时,注意听另一个声部,并感受整个音乐的效果。
(钢琴伴奏)
(五)创作表演
1、把四拍子看成二拍子演唱,缩短时值,使歌曲更具律动性。
2、加上以前学过的声势作伴奏。
跺脚、拍脚、捻指、拍手。
一拍做一个动作,声音跟声势动作要一致。
3、一个学生指挥,其他学生唱加上声势动作,老师弹琴。
(六)小结
学生在课后可多了解一些贝多芬的交响乐曲目,感受交响乐的魅力。
3贝多芬
教学内容:
学习音乐家贝多芬的音乐故事。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音乐家贝多芬的生平。
2、通过对《贝多芬》的学习,让学生能够了解音乐家贝多芬的音乐故事,从而体会到贝多芬的伟大。
教学重、难点:
体会贝多芬音乐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
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音乐家?
又知道他们的哪些故事呢?
生:
(自由回答)。
师:
下面我们来学习音乐家贝多芬的故事。
(二)新课教学:
1、通过课件的学习,学生了解音乐家贝多芬的背景。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827)德国著名的作曲家和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是“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的伟大音乐家。
他创作的作品对音乐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2、学习贝多芬的音乐作品。
贝多芬一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其中后32首带有编号)、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2部弥撒、1部清唱剧与3部康塔塔,另外还有大量室内乐、艺术歌曲、舞曲。
他的作品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在世界交响音乐界,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
著名作品有交响乐《英雄》(第三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第五交响曲)、《田园交响曲》(第六交响曲)、《合唱》(第九交响曲,其中著名乐段《欢乐颂》在第四乐章),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暴风雨》、《热情》、《幻想》,弦乐四重奏《大赋格》等。
3、体会贝多芬创作时的心情。
4、学习贝多芬的音乐精神。
(三)总结:
同学们,我们学习完了音乐家贝多芬的音乐故事,你从贝多芬的身上能够学习到哪些精神呢?
大家一起来说一说吧!
4、爱的人间
教学目标:
1.能用优美自然的声音演唱《爱的人间》。
2.能从中感受歌曲丰富的情感内涵,并能借助手语体会聋哑儿童的心声。
3.关注弱势群体,感受到社会之爱,乐于表现对他人的关爱。
教学重、难点:
1.用自然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体验到人与人之间互相关怀的美好情感,懂得应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
教材分析:
《爱的人间》是著名作曲家谷建芬专门为盲童写的一首歌。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颁布实施10周年之际,“为了六千万”大型慈善公益晚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张海迪在晚会上演唱了谷建芬的这首新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玩个小游戏:
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去取老师指定的课本。
2、请一位同学出来,在白板上画画。
(提问:
请同学们说一说刚才的感受;假如没有了光明,我们的内心深处充满了孤独,恐惧,那同学们觉得眼睛对我们重要吗?
)
二、引入新课初步感受音乐
师:
你觉得这首歌曲怎样?
(情绪、旋律、速度、歌词)
生自由说说。
三、了解歌曲背景,深入分析歌曲
1.了解背景
师:
这是叫张海迪的阿姨,(出示张的照片)。
她五岁因换脊髓病瘫痪在轮椅,医生说她活不过27岁,但她现在已经五十多岁了。
但她顽强的自学成材,出版了很多书。
她曾在人民大会堂《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颁布实施10周年之际,“为了六千万”大型慈善公益晚会上唱了这一首由著名作曲家谷建芬老师专门为盲童写的一首歌《爱的人间》
2.分析歌曲,体会情绪,学唱歌曲
.师:
从乐谱或歌词中我们不难看出这首乐曲曲式结构是典型的三段体曲式结构(A——B——A’)四四拍,C大调。
请你仔细听着老师唱,体会一下我每唱一句的情绪怎样?
播放伴奏,同时歌谱。
(教师范唱)
3.师:
你体会到了吗?
我的情绪怎样?
是不是整首歌曲都一样?
哪里不一样?
第一段,温馨而甜美。
(生用甜蜜温馨的声音唱第一段)。
第二段,情绪激动,充满感激之情。
(生用感激地心情唱第二段)。
第三段,给人以沉浸在幸福之中的宁静感。
(生用宁静得情绪唱第三段)
师:
谁用最快的速度发现了相同的乐句?
生:
说一说。
师:
唱一唱相同的乐句。
(唱一唱歌谱)
4、师:
想一想,你认为歌曲可以分成几段最合适?
师:
是的,通过学习我们发现歌曲第一段和第三段是基本相同的。
前后旋律相同,中间不同,我们把它叫什么结构呢?
是典型的ABA’三段体结构。
同学们观察一下,A和A’哪里不同呢?
(最后多了几个小节)这段音乐是著名作曲家谷建芬老师专为盲童谱写的,这最后几个小节其实是作曲家一个小小的作曲技巧,她有意为这段音乐加了个小尾巴,这样整段音乐给人一种结束的感觉,这个小尾巴称之为“尾声”。
5.跟伴奏完整地演唱歌曲(出示伴奏音乐)
6.纠错 刚才在完整演唱歌曲的时候老师发现一个小小的问题,同学们在演唱B乐段的时候总是在第三句的时候有拖拍现象,老师与同学们来做一个画线条的游戏来解决这个小问题!
我们来看看这里一共有四句“总有”,那它们每一句都是一样的吗?
首先我们看第一句(老师范唱,边唱边在黑板上画弧线和小波浪)前半句节奏比较宽疏,后半句节奏比较密集,那我们就把前半句画成弧线,后半句画成小波浪,第二句呢?
(师唱请同学上黑板画,其他同学在下面徒手画线条)第三句跟前两句也是一样的吗?
(同第二句)第四句呢?
跟哪句一样?
(师唱并画线条)看到这么形象的线条,让我们来试试?
(完整演唱B乐段)边划线条边唱歌谱。
7、细节处理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A’乐段中不相同的尾声部分,在这里出现了三拍休止符号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地聆听一下如果现在你是一个盲童,你会听到什么呢?
(学生闭上眼睛聆听,师走到学生当中提问,注意节奏的控制)可以听到的东西太多了,原来作曲家在这里休止三拍是想让盲童们仔细回味美好的生活呢,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
老师请同学们想想怎样把这三拍表现出来呢。
(师示范,生模仿)
8师:
最后歌曲回到宁静,让人感觉我很满足很幸福。
学生唱第三段,跟琴练习难点乐句弱起小节和休止处等。
(设计意图:
以第一人称引导学生想象和理解“我”?
?
演唱者的情感,自然地体会三段的情绪。
)
9.再次出示flash《爱的人间》,
10.师生有感情地演唱全曲。
四、拓展|爱的奉献
1.师:
刚才我们唱出了盲人心中最美的歌。
残疾人,在现实生活中总会因为身体上的残疾而带来很多不便,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他们?
只要我们用一颗火热的心去关心身边的人,用实际行动理解尊重关爱他们只要我们把爱心点燃传播给周围的每一个人,那我们的世界将变成最美好的人间。
齐唱《爱的奉献》
播放MTV歌曲《爱的奉献》。
师生跟唱此曲。
结语:
同学们,生命是可贵的,生活是精彩的。
在残疾面前,他们毫不畏惧,勇于向生活挑战,许多残疾人还在各个领域作出了常人无法比拟的事情。
处处充满生命的奇迹!
最后老师把《千手观音》的编导张继刚先生的一句话送给大家:
“只爱你心地善良,心中有爱,就会有一千只手来帮助我们,只要你心地善良,心中有爱,你就会伸出一千只手帮助别人。
”努力奋斗才能创造奇迹!
我们用实际行动去理解,尊重,关爱!
让美好的理想插上腾飞的翅膀展翅高飞!
(音乐起《爱的人间》)
(真正的音乐是真正的情感,是社会化的情感,这首《爱的人间》因爱的人间而存在,学生能够得到感染,陶冶自身情操,体会到自己的身边的爱,同时把自己的爱撒播到真实的社会中,本堂课的情感目标就已实现。
)
师:
爱无国界爱不分种族,让我们留下一片真诚留下一片爱心,让我们在爱的歌声中走出爱的课堂,走向社会,播撒爱的阳光。
5、爱之梦
教学内容:
1、听:
《爱之梦》。
2、动:
我的创造。
3、认:
降记号。
教学目标:
1、聆听《爱之梦》体验乐曲的情绪,展开想象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述音乐要素与音乐情绪间的关系。
2、能创编和主题节奏特点、乐曲情绪相吻合的节奏。
3、认识降半音记号。
教学重点、难点:
展开想象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述音乐要素与音乐情绪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新课教学:
1、介绍乐曲的创作背景。
李斯特把自己的三首歌曲改写为三首钢琴曲,题作《爱之梦》(Liebestraum,S541)。
原来的歌词,分别作为钢琴曲的题诗。
第一、二首的题诗是德国诗人乌兰德(LudwigUhland,1788-1862)的《崇高的爱》(HoheLiede)和《幸福的死》(SeligerTod);第三首的题诗是弗莱里格拉特的《爱吧》(Oliebsolangduliebenkannst)。
三首《爱之梦》都是夜曲体裁,特别著名的是其中的第三首,原来的歌曲作于1845年,是一首用钢琴“演唱”的抒情歌曲,音乐深情婉转,抒写弗莱里格拉特诗中的意境
2、边划拍边哼唱乐曲的主题。
3、加词学唱。
4、学生完整聆听乐曲,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三、总结:
同学们,我们聆听了《爱之梦》,大家来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吧!
6、爱的罗曼斯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爱的罗曼斯》,让同学们体会西班牙歌曲之美。
教学重点
欣赏音乐,体会西班牙民歌的特点。
教学方法
讲解法、赏析法。
教具
多媒体课件、教科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
回顾上次课内容。
三、新课教学:
1、歌曲的介绍。
2、欣赏《爱的罗曼斯》。
3、这首抒发的是什么样的感情?
四、课程总结:
这是一首著名的、具有浓郁西班牙音乐风味的民歌,《爱的罗曼斯》它是3/4拍。
A段是E小调。
从音符的时值来看,除了结束音外,每个音都是一拍,它的主旋律优美迷人。
清澈、明亮伴奏,充分发挥了吉他曲的特点,它们极其和谐地衬托着主旋律。
同学们如果对西班牙音乐感兴趣的话,可以在课后听赏其他西班牙歌曲,详细了解西班牙音乐的特点。
7、爱星满天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了解本课所表达的主题,从而激发爱心。
2、正确地为歌曲划分段落,并通过歌声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听唱、模唱的方法,记忆歌曲的旋律。
2、为歌曲划分段落,并通过歌声表达出来。
教材分析:
这首歌曲不是一般说理性或叙事性的歌曲,而是一首优美抒情的歌曲。
它用童话般的词句渲染了“爱星满天”的美好情感。
全曲比较热情、柔和、舒展,歌曲的节奏比较丰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生边观看鸽子、橄榄枝的图片画面,边欣赏歌曲《爱星满天》。
2、学生谈听后的感受。
师:
同学们都想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
想到了和平鸽与橄榄枝是和平的象征,而且经常出现在大型集会、运动场和宣传画上。
师:
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
和平鸽与橄榄枝是和平的象征,它表现了人们对和平的向往之情。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献出一点儿爱,那世界一定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歌颂爱心的歌曲《爱星满天》。
二、欣赏歌曲
1、聆听歌曲《爱星满天》范唱。
提问:
歌曲的情绪?
学生回答:
优美、抒情、柔和等。
师:
这首歌曲优美、抒情,抒发了“爱星满天”的美好情感。
2、复听歌曲《爱星满天》范唱。
(1)从歌词上分析。
师生共同讨论歌词的含义,重点是“世界就是美丽的天空”“我们就是美丽的天空,颗颗爱心像满天的星星”。
(2)从音调上分析。
提问:
歌曲分为几个乐段?
与《爱的奉献》在情绪和结构上有什么异同?
学生回答:
这首歌曲分为两个乐段。
《爱星满天》与《爱的奉献》都是两个乐段,《爱星满天》在情绪上对比不是很强烈,《爱的奉献》则对比很强烈。
师:
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
《爱星满天》前后两个乐段在情绪上的对比不是很强烈,主要是调性上的对比。
提问:
请同学们找出段落内相同或相似的乐句。
作答:
学生标出段落内相同或相似的乐句。
3、再次聆听歌曲《爱星满天》范唱。
给每个乐段选择相适应的色彩并进行标注;或画旋律线、或分角色演唱各乐段。
4、教师出示《爱星满天》歌曲谱例。
要求学生轻声地跟着录音哼唱。
5、欣赏《爱星满天》动画。
6、欣赏有关歌颂爱的歌曲。
歌曲《让世界充满和平》《让爱住我家》《让世界充满爱》。
三、课堂小结
这首歌曲用童话般的词句渲染了《爱星满天》的美好情感。
通过欣赏这首歌曲,同学们了解了本课所表达的主题,同时,也激发了我们的爱心。
我相信同学们今后会更加关爱他人,更加关爱我们和谐社会的建设。
第二单元 八音盒教学设计
1、单簧管波尔卡
教学目标:
1.听赏乐曲《单簧管波尔卡》,知道波尔卡这种乐曲的体裁及风格特点。
2.能随乐进行动作与体态、打击乐器等参与表现,体验乐曲欢快、活泼的音乐情绪。
3.了解、认识单簧管这种乐器,能随乐模仿演奏参与。
教学重难点:
1、听赏乐曲《单簧管波尔卡》,能随乐进行动作与体态的参与表现,体验乐曲欢快、活泼的音乐情绪。
2、能随乐用自己的方式与他人合作进行动作与体态的参与表现。
教学准备:
三角铁、响板、铃鼓、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一、听赏导入:
1.播放乐曲《闲聊波尔卡》片段,随乐参与体态律动。
2.播放乐曲《铁匠波尔卡》片段,随乐参与画图谱。
师:
从这些乐曲的名称你发现了什么?
(课件总结:
波尔卡的基本音乐情绪:
欢快地、活泼的、有趣地、诙谐幽默地。
)
二、介绍“波尔卡”。
师:
你们知道音乐名《波尔卡》中,“波尔卡”是什么吗?
大家看一看就知道了。
师:
波尔卡最初是欧洲的一种舞蹈形式。
这种舞蹈是19世纪欧洲流行的一种轻快活泼的男女对舞,舞蹈速度快舞步小,而且舞者常会以圆圈的队形进行表演。
而这种舞蹈的音乐也被称为称为“波尔卡”。
后来有很多伟大的音乐家,喜欢这种活泼欢快的音乐风格,用“波尔卡”这种音乐体裁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
三、听赏乐曲《单簧管波尔卡》
师:
听过这么多好听的波尔卡音乐片段之后,我们该怎样记住一首好听的波尔卡音乐呢?
接下来,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聆听老师最喜欢的一首《波尔卡》乐曲,学习完之后,也许你会掌握好听赏音乐的好方法。
1.初听全曲。
带问题聆听:
你能记住音乐中的某一个片段吗?
2.听第一主题旋律。
①随乐律动。
②随乐选择不同的方式参与律动。
③师生随乐参与律动接龙。
3.复听全曲。
师:
当你听到第一主题旋律出现时,请你做踏步拍手的律动,听到不熟悉的旋律时,请你随乐点点头。
4.听第2、3主题旋律。
①当你听到长音或者舒展的音乐时候,请你和老师一块用一个舒展而优美的动作来表示。
②当你听到长音或者舒展的音乐时候,请你自己用一个舒展而优美的动作来表现音乐。
③随琴哼唱第三主题旋律。
5.复听主题1旋律。
师:
这段音乐与刚刚听到的哪一段音乐相同?
请你用动作参与体验。
6.再听全曲。
①随图谱画一画。
师:
看同学们表现得这么带劲,动作做得这么好,老师也想来表现一下,请你跟着老师画一画音乐图谱。
②请一学生随音乐在黑板上指挥音乐图谱,其余学生参与体态律动。
7.打击乐器参与随乐演奏。
(三角铁、铃鼓、响板)
师:
小乐器也想加入到小朋友的表演当中,请大家拿出你的乐器,看看它有几种演奏方式?
老师播放音乐,请你尝试即兴随乐敲一敲。
①、随音乐即兴演奏:
生评价:
你觉得刚才我们演奏的效果怎样?
师评价:
我们应当和谐的参与演奏,要仔细聆听音乐,要随音乐进行演奏,力度要稍微弱一点。
②、组建小乐队:
活动:
老师当指挥,指导学生用打击乐器进行短音、长音的演奏。
学生随指挥的手势参与演奏。
四、介绍乐曲名。
1.师:
如果要你给这首好听的音乐取个名,你会取什么名?
2.师揭示曲名,介绍演奏乐器。
《单簧管波尔卡》,因为这首音乐非常欢快好听,人们又取名为《欢乐波尔卡》。
单簧管又叫黑管,是西洋木管组的一种乐器。
3.模仿演奏姿势参与表现。
活动:
播放音乐主题1旋律,学生随乐参与演奏姿势的模仿。
五、拓展与延伸:
师生随乐曲参与集体舞表现全曲。
小结:
今天我们欣赏了欢快好听的音乐波尔卡,这都是作曲家根据生活中普普通通的一些音乐元素创作出来的。
由此,我们也明白了,音乐其实离我们一点也不遥远,就让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与学习中去尽情的享受音乐的美妙吧!
2、拨弦波尔卡
教学内容:
欣赏《拨弦波尔卡》。
教学目标:
1.通过乐器游戏,训练学生的听辩能力。
2.让学生通过律动来了解音乐的曲式。
教学准备:
音乐《拨弦波尔卡》,手鼓、三角铁、响棒的乐器及其卡片。
教学过程:
一、乐器游戏,带入英文。
(1)教师取三种乐器(手鼓、三角铁、响棒)并做简单的介绍。
(2)教师将乐器藏在身后,教师敲奏,请学生听并说出是什么乐器的声音。
(3)带入英文,教师问:
"Whatdoyouhear?
"让学生进行回答。
(4)给学生三张乐器卡片(手鼓、三角铁、响棒),教师敲任一种乐器,让学生排出该卡片。
(5)教师同时敲两种乐器,让学生排出卡片。
二、了解音乐的曲式。
(1)让学生跟随教师听音乐做简单的律动。
(在律动时,就用不同的舞动方式来呈现各个乐段。
)
(2)教师提问:
"我们刚刚做了几种动作啊?
"对律动动作进行小结,引出ABA曲式。
(3)在黑板上画出ABA的图谱,让学生了解,并带领全体学生根据图谱做律动。
三、总结。
同学们,我们欣赏了《拨弦波尔卡》,大家来说说这节课的收获吧!
3、蓝色的雅特朗
教学目标:
1、能用优美的的声音学会演唱《蓝色的雅特朗》,并能分别参与高、低声部的演唱;能积极参与“唱一唱”的活动逐步养成良好的合唱习惯。
2、能正确试读拍号,知道其含义。
能随琴哼唱歌曲合唱部分的旋律。
3、能安静地聆听《还乡》感受和体会音乐的情绪。
4、能随乐跟唱歌曲《故乡的亲人》,能用自己会的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
学习演唱歌曲《蓝色的雅特朗》
教学难点:
歌曲的合唱部分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习(5分钟)
一曲优美、动人的乐曲和山清水秀的风光,把我们带进了桂林这如诗如画的城市,它是我们共同的家。
今天我们就以《可爱的家乡》为主题。
感受和学习一些来自不同国度的乐曲和歌曲。
家乡是每个人目中最神圣的地方,也是最使人向往的地方。
不管是身处他乡的游子,还是一直就没离开过家乡的人,总会对自己家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有着特殊的情感,有着最美好的的记忆。
虽然我们同学可能还不曾有过离开自己家乡的体会,但我希望在我们今天优美抒情的乐曲声中,能激起同学们对家乡的亲人、家乡人的美景更深更浓的爱恋。
二、创设情境感悟学习(20分钟)
1、来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音版 六年级 音乐 下册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