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春望》阅读答案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9190174
- 上传时间:2023-01-04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37.22KB
《长安春望》阅读答案Word下载.docx
《《长安春望》阅读答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安春望》阅读答案Word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要求:
主题鲜明,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40个字左右。
(5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资政殿大学士尚书左丞赠吏部尚书正肃吴公墓志铭
欧阳修
公讳育,字春卿。
公为政简严。
初,秦悼王葬汝州界中,其后子孙当从葬者与其岁时上冢者不绝,故宗室、宦官常往来为州县患。
公在襄城,每裁折之。
由是宗室、宦官凡过其县者,不敢以鹰犬犯民田。
其治开封,尤先豪猾,曰:
“吾何有以及斯人?
去其为害者而已。
”.
居数日,发大奸吏一人,流于岭外,一府股栗。
由是京师肃清。
方元昊叛河西,契丹亦乘间隳盟,朝廷多故。
公数言事,献计画。
自元昊初遣使上书,有不顺语,朝廷亟命将出师,而群臣争言竖子即可诛灭。
独公以谓元昊虽名藩臣,而实夷狄,其服叛荒忽不常,宜示以不足责,外置之。
且其已僭名号,夸其人,势必不能自削,以取羞种落,第可因之赐号若国主者。
且故事也,彼得其欲,宜不肯妄动。
然时方锐意于必讨,故皆以公言为不然。
其后师久无功,而元昊亦归过自新,天子为除其罪,卒以为夏国主。
由是议者始悔不用公言,而虚弊中国。
庆历五年三月,拜参知政事。
与贾丞相争事上前,上之左右与殿中人皆恐色变,公论辩不已,既而曰:
“臣所争者,职也;
顾力不能胜矣,愿罢臣职,不敢争。
”上顾公直,乃复以.
为枢密副使。
居岁余,大旱,贾丞相罢去。
御史中丞用言大臣廷争为不肃,故雨不时若。
因并罢公,以给事中知许州,又知蔡州。
州故多盗,公按令,为民立伍保而简其法,民便安之,盗贼为息。
自公罢去,上数为大臣言吴某刚正可用,每召之,辄以疾不至,于是召还,始侍讲禁中。
庞丞相经略河东,与夏人争麟州界,亟筑栅于白草。
公以谓约不先定而亟城,必生事。
遽以利害牒河东移书庞公且奏疏论之,皆不报。
已而夏人果犯边,杀骁将郭恩,而庞丞相与其将.
校十数人皆以此得罪,麟、府遂警。
公前在河南,逾月而去,河南人思之,闻其复来,皆欢呼逆于路,惟恐后。
其卒也,皆聚哭。
.
公享年五十有五,以嘉祐三年四月十五日卒于位,诏辍朝一日。
(节选自)
5.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去其为害者而已
(2)上顾公直..
(3)皆不报(4)皆欢呼逆于路..
6.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居数日,发大奸吏一人,流于岭外,一府股栗。
(3分)
(2)由是议者始悔不用公言,而虚弊中国。
(3)御史中丞用言大臣廷争为不肃,故雨不时若。
7.请用“/”标出文中画浪线句的两处停顿,。
(2分)
遽以利害牒河东移书庞公且奏疏论之
8.请简要概括吴育认为元昊不可诛灭的三点理由。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长安春望
卢纶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注卢纶(739年-799年),字允言,大历十才子之一。
曾于唐玄宗天宝末年中进士,旋即安史之乱爆发,未能为官,后重新应试,但屡试不第。
受举荐为官,但因政治斗争受到牵连,终身不得重用。
(1)“却望千门草色闲”一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2)颈联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
请简要分析。
(3)请概括尾联诗人抒发的丰富情感。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孟子
)
而后乃今将图南。
(庄子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
(5)(屈原)
(6)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诸葛亮)
(7)举酒属客,(苏轼)
(范仲淹)
五、现代文阅读:
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拜谒三苏园
王剑冰
①天要黑了,我才赶来,我顺着一条弯弯曲曲的小道,我不知道是不是原来的茶道。
我已经远远地看到了莲花山,那里起了雾气。
近了,才知道雾气不是来自山上,而是来自我要
去的三苏园。
②当年苏轼五走古茶道,就喜欢上这里的风物人情。
这里的人爱喝茶,是从苏轼时开始,还是以前就有的习惯?
还是苏轼来了,更加地有了热情?
一直到现在,大街小巷,有着近300个茶馆,茶的滋润使民风淳朴,社会和谐。
③三苏园好大好空旷。
已经没有了什么人,容我独自站立,我的心头正起波澜。
仰头看天,一轮圆月早挂在那里,云走枝头,视线迷乱。
站在三苏卧眠地,就像站在一个圣殿,一个离奇的境界,没有阴森感,倒是荡漾着一种激扬豪放的气息。
④三座坟前各有一石头供台,香炉香壶,仅此而已。
没有什么陪葬物,陪葬他们的,只有诗词文章。
再就是不断有人来焚香,香烟袅袅,似一些话语,絮絮叨叨。
有人会抓一把土去,觉得那土里有文气,使得坟永远不大。
来的人都说,这样好,这样更显得近乎,生前不图地位显赫,死后更不图什么。
⑤这里是苏轼吗?
我对你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
我曾经到过你的黄州,那是你生命中最难堪的一段,空庖寒菜,破灶湿苇,但你却写出了,留下了。
我还去过惠州,你在那里吟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乐观和豁达。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你虽捡尽寒枝,一蓑烟雨,却是“忧患来临,一笑置之”。
随便打开诗词文集,打开书画食谱茶经,你都赫然其中。
身后多少追随者,黄庭坚等四学士只是其一。
今世有男人慨叹你人生突围,昂昂灵魂不屈命运;
有女人直言要嫁就嫁苏东坡,将你视为多个层面可倚靠的绝好。
历史就是这样,毁弃一个人的同时,也成就了一个人。
⑥园子里的树也怪,棵棵西南斜,都是眉县方向。
山风来袭,飒飒如雨。
柏叶落了一层,下面有小芽拱出,承接一隙夕辉。
继而发现,圪结草、星星棵、刺刺芽、曲曲菜,长得到处都是,喇叭花在墙头上爬,蒲公英在夕辉里飘。
还有梅园,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这都是“三苏”的喜欢。
⑦三苏园为郏县增添其文化风韵,凡来的人,无不对这个地方产生兴趣。
兴文重教,文庙修得全国扬名,文庙边上的街道,透显着大气与沧桑。
不远有村,名苏坟村。
这里不是“三苏”的老家,但他们喜欢“三苏”,崇敬“三苏”,把“三苏”当作自己的乡人,没事就到坟上看看,添添土,拉拉话。
此地有好水,还有好泉,正合苏轼烹茶“精品厌凡泉”的要求,难怪人们爱饮茶。
⑧“三苏”来后900年里,一批批的人在这片广阔天地汲取养分,很多成为国家栋梁之材。
这一切似乎都让人觉得,有一条脉系在暗暗涌动。
⑨夜真的降临了,园子里更显得空廓静寂。
出来时,又看到了苍莽的田野,延绵似雄浑的江水,浩瀚千里。
天空广漠,明月越来越亮,晚风流暖,飞鸟低徊,群峰如屏。
“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
”“三苏”该是在这里安享歇息的。
园林上空氤氲的雾气,比我
来时更浓了,让人觉得那是一种不朽的灵气。
或还是那条古道,经过郏县穿越洛阳西去万里。
起伏的鸟儿不时发出清脆的叫声,那叫声好亲切,多少年里都是这么亲切啊:
⑩吃杯茶,吃杯茶吧——
(2013年10月14日,有删改)
11.理解文章第⑤段中“毁弃一个人的同时,也成就了一个人”一句的含意。
12.请赏析文章第⑨段中画线语句的表现特色及其在文中的作用。
13.请根据文章内容,分点概况苏轼对后世的影响。
(6分)
14.文章以“吃杯茶,吃杯茶吧——”作结,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
六、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5~17题。
对于批评家的希望
鲁迅
①前两三年的书报上,关于文艺的大抵只有几篇创作(姑且这样说)和翻译,于是读者颇有批评家出现的要求,现在批评家已经出现了,而且日见其多了。
②以文艺如此幼稚的时候,而批评家还要发掘美点,想扇起文艺的火焰来,那好意实在很可感。
即不然,或则叹息现代作品的浅薄,那是望著作家更其深,或则叹息现代作品之没有血泪,那是怕著作界复归于轻佻。
虽然似乎微辞过多,其实却是对于文艺的热烈的好意,那也实在是很可感谢的。
③独有靠了一两本“西方”的旧批评论,或则捞一点头脑板滞的先生们的唾余,或则仗着中国固有的什么天经地义之类的,也到文坛上来践踏,则我以为委实太滥用了批评的权威。
..
试将粗浅的事来比罢,譬如厨子做菜,有人品评他坏,他固不应该将厨刀铁釜交给批评者,说道你试来做一碗好的看。
但他却可以有几条希望,就是望吃菜的没有“嗜痂之癖”①,没有喝醉了酒,没有害着热病,舌苔厚到二三分。
④我对于文艺批评家的希望却还要小。
我不敢望他们于解剖裁判别人的作品之前,先将自己的精神来解剖裁判一回,看本身有无浅薄卑劣荒谬之处,因为这事情是颇不容易的。
我所希望的不过愿其有一点常识,例如知道尸体解剖和戮尸的区别,出洋留学和“放诸四夷”②的区别,笋和竹的区别,猫和老虎的区别,老虎和番菜馆的区别?
?
更进一步,则批评以英美的老先生学说为主,自然是悉听尊便的,但尤希望知道世界上不止英美两国;
看不起托尔斯泰,自然也自由的,但尤希望先调查一点他的行实,真看过几本他所做的书。
⑤还有几位批评家,当批评译本的时候,往往诋为不足齿数的劳力,而怪他何不去创作。
篇二:
2015年1月衡水中学高三语文第四次联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衡水中学2015届高三第四次联考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甲必考题(45分)
一、现代文阅读(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论中国文化的魅力
大龙
中国文化一个最首要的也是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
性情化?
。
什么意思呢?
就是中国人和
中华民族在性情和情感方面是最发达的。
性情是属于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之间的,而情感是属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
当然有时我们并不严格区分两者。
性情乃是由心而发,由?
心性?
而生。
这种性情是独立的、自我欣赏的、悠闲自得的;
然后
外化为各种自然的事物上,使这种性情显得更加精微、更加深刻。
例如,只有中国人才有?
梅兰竹菊?
这样精致高雅的性情的外化物,梅之凌霜傲骨、兰之清逸雅致、竹之高风亮节、菊之淡泊不拘,无不对应着中国人独立的性情人格。
中国的诗是抒情的,中国的画是写意的,中国的琴是直达心灵的。
梅兰竹菊自有其精神,琴棋书画自有其性情。
中国人的饮食也是最丰富和最讲究的,中国人讲究色、香、味、形的完美统一。
中国人饮茶叫?
品茗?
而西方人却是?
喝茶?
只有带着性情才能是?
品?
而满足生理就只能叫?
喝?
了。
中国的陶瓷之所以精美,是因为它和制作者的情感是一一对应的,是带着性情、带着神韵的。
中国之所以有精致的刺绣,也是因为其中蕴涵有中国人精致的情感。
中国的景观、建筑、亭园,无不对应着中国人精微雅致的性情和情感。
中国人的审美观是性情化的:
当一个事物和一个人的性情、心性和心灵相通的时候,便产生了中国式的美;
也只有这时才产生中国式的美。
如果我们把中国文化的这种?
放到世界文化中去比对,就可以看得更加清楚了。
就世界文化而言,可以分别以西方、印度、中国为标志,基本上划分为三大类型,它们反映的
文化特性分别是?
物性?
、?
神性?
和?
人性?
西方文化将?
表现得非常极致,他们的物质文化可以非常发达,而物质文化的手段——
—科技,也相应的可以非常发达。
西方设计的许多制度特征也是?
的,尽量排除人的情感因素。
西方所说的?
自由?
是指人身及其行为的自由,而中国人的自由更多是?
的自由。
西方文化的?
更多的是满足人的生理上的需求。
印度文化则将?
表现到了极致。
这里的神性指的是人的?
精神?
上的最高程度。
佛教
就是在印度诞生的。
但西方也有宗教如基督教,为什么我们只把印度文化称为?
的呢?
因为只有佛教才要求将人的精神提高到最高的境界,要求人抛弃世间的一切俗念,那就真的是?
纯精神?
的了。
印度文化的?
满足人的精神和信仰上的需求。
中国文化则将?
我们经常说?
人性化?
其实真正的人性化就是人的
心情和情感达到最愉悦的状态。
中国文化的?
是性情化的,它从根本上满足了人的心理上的需求。
而且,中国人似乎也最追求这种情感和心理上的需求。
这种情感和心理需求是和生活紧密相连的,同时又高于生活;
但没有到达印度神性文化中超脱世俗的、纯精神的层面。
(节选自)
1.下列关于“中国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文化最首要也是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性情化”,这是因为中国人和中华民族在性情和情感
方面是最发达的。
B.中国文化中的诗、画、琴分别是抒情的、写意的和直达心灵的;
琴棋书画自有其性情,梅兰竹
菊自有其精神。
C.中国文化最大程度地表现了“人性”,而真正意义上的人性化的标志,就是人的心情和情感达到
最愉悦的状态。
D.中国文化中性情化的“人性”从根本上满足了人的心理上的需求;
中国人向来追求这种情感和
心理上的需求。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性情与情感并不相同,性情是属于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之间的,而情感是属于人与人、人与社
会之间的。
但我们有时分不清彼此。
B.中国人对饮食讲究色、香、味、形的完美统一。
中国人带着性情饮茶,谓之“品茗”;
而西
方人则是为了满足生理需要而“喝茶”。
C.世界文化可分别以西方、印度、中国为标志,按照它们分别反映的“物性”、“神性”和
“人性”的文化特性,基本划分为三大类。
D.中国人的情感以及心理需求,既和生活紧密相连,同时又高于生活;
但是还没有到达印度神性文
化中超凡脱俗的、纯精神的层面。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人有“梅兰竹菊”这样精致高雅的性情的外化物,梅、兰、竹、菊各自的风格特点,无
不对应着中国人独立的性情人格。
B.中国的陶瓷精美,是因为陶瓷和制作者的情感是一一对应的;
中国有精致的刺绣,也是因为其中
蕴涵有中国人精致的情感。
C.性情由“心性”而生,且是独立的、自我欣赏的、悠闲自得的,因此外化之物能使这种性情显
得更加精微、更加深刻。
D.我们只把印度文化称为“神性”,是因为只有佛教才要求将人的精神提高到最高的境界。
而佛
教就是在印度这个国家诞生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小题。
冯恩,字子仁,松江华亭人。
登嘉靖五年进士,除行人。
出劳两广总督王守仁,遂执贽为弟子。
擢南京御史。
故事,御史有所执讯踿,不具狱以移刑部,刑部狱具,不复牒踿报。
恩请尚书仍
报御史。
诸曹郎讙,谓御史属吏我。
恩曰:
?
非敢然也。
欲知事本末,得相检核耳。
尚书无以难。
已,巡视上江。
指挥张绅杀人,立臵之辟。
十一年冬,彗星见,诏求直言。
恩极论大学士张孚敬、方献夫,右都御史汪鋐三人之奸。
帝得
疏大怒,逮下锦衣狱,究主使名。
恩日受搒掠,濒死者数,语卒不变。
明年春移恩刑部狱。
帝欲坐以上言大臣德政律,致之死。
尚书王时中等言:
恩疏毁誉相半,非
专颂踿大臣,宜减戍。
帝愈怒,曰:
恩非专指孚敬三臣也,徒以大礼故,仇君无上,死有余罪。
时中乃欲欺公鬻狱耶?
遂褫时中职,而恩竟论死。
比朝审,鋐当主笔,东向坐,恩独向阙跪。
鋐令卒拽之西面,恩起立不屈。
卒呵之,恩怒叱卒,
卒皆靡。
鋐曰:
汝屡上疏欲杀我,我今先杀汝。
恩叱曰:
圣天子在上,汝为大臣,欲以私怨杀言官耶?
且此何地,而对百僚公言之,何无忌惮也!
吾死为厉鬼击汝。
鋐怒曰:
汝以廉
直自负,而狱中多受人馈遗,何也?
恩曰:
患难相恤,古之义也。
岂若汝受金钱,鬻官爵耶?
因历数其事,诋鋐不已。
鋐益怒,推案起,欲殴之。
恩声亦愈厉。
都御史王廷相、尚书夏言引大体为缓解。
鋐稍止,然犹署情真。
恩出长安门士民观者如堵皆叹曰是御史非但口如铁其膝其胆其骨皆铁也因称四铁御史
又明年,行可上书请代父死,不许。
其冬,事益迫,行可乃刺臂血书疏,自缚阙下,通政使陈经
为入奏。
帝览之恻然,令法司再议。
尚书聂贤与都御史廷相言,前所引律,情与法不相丽,宜用奏事不实律,输赎还职,帝不许。
乃言恩情重律轻,请戍之边徼踿。
制可。
遂遣戍雷州。
而鋐亦后两月罢矣。
越六年,遇赦还。
家居,专为德于乡。
穆宗即位,录先朝直言。
恩年已七十余,即家拜大理寺
丞,致仕。
复从有司言,旌行可为孝子。
恩年八十一,卒。
(选自,有删减)
4.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故事,御史有所执讯踿讯:
审问B.不复牒踿报牒:
文书
C.非专颂踿大臣颂:
赞扬D.请戍之边徼踿徼:
边关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恩出长安门/士民观者如堵/皆叹曰/是御史/非但口如铁/其膝/其胆/其骨皆铁也/因称四铁御史/
B.恩出/长安门士民/观者如堵/皆叹曰/是御史/非但口如铁/其膝其胆其骨/皆铁也/因称四铁御史/
C.恩出长安门/士民观者/如堵皆叹/曰/是御史/非但口如铁/其膝/其胆/其骨皆铁也/因称四铁御史/
D.恩出/长安门士民/观者如堵/皆叹曰/是御史非/但口如铁/其膝其胆其骨皆铁也/因称/四铁御史/
6.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冯恩在任南京御史时,处理案件不依惯例,引来官员们的非议,但冯恩认为应该了解事情原委,
尚书也无话可说。
B.十一年冬,皇帝下书诏求直言,冯恩上书指出张孚敬、方献夫,右都御史汪鋐三人之奸,使这三人
被抓入狱。
C.冯恩在接受汪鋐的审讯时立而不屈,斥责汪鋐收受贿赂,卖官鬻爵,言辞激烈。
百姓都称他是“四
铁御史”。
D.冯恩被判死刑,其子上血书代父受刑。
尚书聂贤与都御史王廷相也在皇上面前替冯恩说情,最终
免除冯恩死刑,遣戍边徼。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恩日受搒掠,濒死者数,语卒不变。
(5分)
译文:
(2)穆宗即位,录先朝直言。
恩年已七十余,即家拜大理寺丞,致仕。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8~9小题。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注卢纶(739年-799年),字允言,大历十才子之一。
曾于唐玄宗天宝末年中进士,旋即安史之
乱爆发,未能为官,后重新应试,但屡试不第。
受举荐为官,但因政治斗争受到牵连,终身不得重
用。
8.“却望千门草色闲”一句中的“闲”字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赏析。
9.诗中抒发了诗人的哪些情感?
请简要概括。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一文中表示即使被肢解也不会改变志向的两句话是“
(2)一诗中,写女子没有什么过错,可是男子的行为却前后不一致的两句诗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长安春望 长安 阅读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