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校本教材教案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9185437
- 上传时间:2023-01-04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66.56KB
四年级校本教材教案文档格式.docx
《四年级校本教材教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校本教材教案文档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性相近,习相远。
评价中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白,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拓展升华
1、诵读原文: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2、理解原文。
3、讨论:
怎样才能保持善良的本性,成为有用人才?
启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对孩子的教育必须时刻注意对孩子的教育,专心一致,时时不能放松。
板
书
设
计
1、三字经
总计第1节
总计第 2 节
第2 课时
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
3、引导学生体会含义,受到儒学经典熏陶,弘杨民族文化。
故事激趣
1.同学们,你们听过《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的故事吗?
2.听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1、3.过渡新授:
这个故事,就出自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三字经》,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原文。
故事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3)同桌互读,要求:
及时正音,把原文读通顺读流利。
拍手打节奏,齐声背诵。
3、质疑释义。
(1)那这章《三字经》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2)在汇报中质疑中,体会原文的含义。
(3)讲故事:
《窦燕山—教五子》(4)小结,可见,好的教育方法,对我们的成长是多么的有利啊!
4.请被选的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
评价中引导学生进一步读出节奏韵律。
1、在生活中,你的爸爸妈妈是如何教育你的?
你喜欢他们的做法吗?
2、假如,你的爸爸妈妈此时就在你的眼前,你想对他说什么?
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之下,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将来都会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启示思维,当你长时间看电视时,当你早上不爱起床时,当你和小朋友生气时,当你……你的爸爸妈妈是如何做的?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总计第 3 节
第3课时
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引导学生体会含义,受到儒学经典熏陶,弘杨民族文化。
谈话引入
1、同学们,你们觉得读书有没有年龄的限制呀?
2、揭示课题:
引出不论老少,都可以努力求学的道理。
新授感悟
1.自读《三字经》中“养不教……老何为”。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的字词,并读正确、流利、通顺。
2、老师朗读《三字经》,请学生一起读。
3、同桌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4、教师讲解解释这几句三字经的含义
5、让学生自己边学边讲。
6、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
(1)你认为那句话对你的启示最大?
为什么?
(2)要想将来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小时候就要怎么样?
通过读文理解,使之明白,小孩子不好好学习是不应该的。
严师出高徒。
拓展活动
学了本课后,你有什么想法,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可以是小品,可以是绘画,也可以用完整的话说给老师和同学们听。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总计第4 节
第 4课时
1、谈话:
2、揭示课题
创设实际情境,引入新课。
1.自读《三字经》中“玉不琢……习礼仪”。
(2)怎样才能成为有才能的人?
通过理解原文,学会亲近好的老师,好的朋友。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师生总结
1、师生小结
2、谈收获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总计第5 节
第5课时
教具
2、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3、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了解同学之间互相谦让可以增进团结,讲谦让是一种美德。
导入揭题
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古代的孩子讲谦让的故事,请小朋友们边听边想:
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启发学生开拓思路,在故事中受到启发教育。
学文晓理
1、请学生借助拼音自读一遍:
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2、讲解这几句的意思。
3、那么,我们应该向孔融和黄香学习什么呢?
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发挥语言表述能力。
扩展活动
学习儿歌《谦让歌》《谦让歌》2好儿童,要谦让,好处、方便,我不抢,要学孔融把梨让,不抢先,能让人,先别人,后自己,人人夸我“你真棒”!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总计第 6 节
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
谈话激趣
1、谈话
2、揭示课题
激发学习兴趣
1.自读《三字经》中“首孝悌……千而万”。
(2)做人的基础是什么?
以学生喜爱的方式教学,寓教于乐。
1、谈收获。
2、谈感受。
2、三字经
首孝悌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
百而千千而万
总计第 7 节
第7课时
照片
激发学习兴趣。
1.自读《三字经》中“三才者……夫妇顺”。
畅谈感受
1、谈收获。
2、谈感受。
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
父子亲夫妇顺
总计第 8 节
第8课时
图片
为家乡的发展变化感到高兴与自豪。
对生活周边的事物有探究的兴趣,能留意自己周围生活的变化。
1、谈话
调动学习兴趣。
1、出示片断:
(1)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
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
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
此五行,本乎数。
(2)稻粱菽(shū),麦黍(shǔ)稷(jì
)。
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shǐ)。
此六畜,人所饲。
2、这里有好多的生字,你能读准吗?
自己读一读。
指名读。
齐读(有滋有味地读一读)读得声音响亮精神饱满。
3、了解知识:
这两段话里,藏着许多知识呢,接下来我们分两队进行PK,问题的答案都在这两段话里面,好好地读一读,读完还可以与同桌议议。
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近经典,读了《三字经》的部分内容。
虽然只是部分,但却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三字经》真是一个丰富的宝藏,有那么多的史地知识,那么多名人故事,那么多教育我们为人处事的深刻道理。
正如专家评价的那样,《三字经》真是“千古一奇书”,值得我们去看,去想,去品味,去研究,最好能够背下来。
三才者,天地人。
……此六畜,人所饲。
总计第 9 节
第9 课时
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初步培养保护家园的意识。
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激发兴趣
1、《三字经》它源于南宋,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了。
它三字一句的韵文非常容易记忆,内容包括传统教育,历史、地理、天文,伦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
2、我们作为儿女,应该感谢父母为我们提供这么好的条件,更加发奋读书。
因此,我们应该学会感恩,爱亲人、孝敬父母。
谈话导入,调动学习兴趣。
1、出示《三字经》中“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两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的字词,并将这两句话读正确、流利、通顺。
2、学生自主识字,“允、籍”
3、老师配乐朗读《三字经》。
4、指名读。
同桌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5、师生共同解释这两句《三字经》的含义。
6、教师读故事:
苏老泉发愤读书。
讨论交流:
你受到什么启发。
畅谈收获
苏老泉,二十七,
始发愤,读书籍。
彼既老,犹悔迟,
尔小生,宜早思。
总计第 10 节
第10 课时
谈话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体会经典,
课堂总结
畅所欲言,有所收获。
三才者……夫妇顺
总计第 11 节
第11课时
懂得妥善地处理垃圾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初步知道如何进行垃圾分类。
初步知道如何进行垃圾分类。
激发兴趣,
1.《三字经》它源于南宋,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了。
2.我们作为儿女,应该感谢父母为我们提供这么好的条件,更加发奋读书。
1、出示《三字经》中“三传者有公羊……合群经数十五。
2、学生自主识字
7、讨论交流:
通过引导学生开展目标明确、难度适宜、切合生活实际的各种活动,重视学生在各项活动中的体验。
1、《三字经》里还有好多关于指导教育学习的内容,老师让你们自己搜集,你们找了没有?
谁能把你喜欢的《三字经》内容和大家交流一下。
可以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可以是小品,可以是绘画,也可以用完整的话说给老师和同学们听,或者讲其中故事也可以。
通过小结,明确如何变废为宝。
三传者有公羊……合群经数十五
总计第 12 节
第1 课时
课前准备
1、布置作业:
整理学过的三字经
诵读活动
1、说说你能背诵哪些名句?
2、欣赏名句。
3、出示幻灯片:
体会其含义
(1)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惜时)
(2)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孝顺)
(3)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恭敬)
……
感受名句的一些基本特点,整理、分类课内外积累的名句,能在生活中简单运用所学的格言
教师小结
活动总结。
通过小结,学有所得。
总计第 13 节
2、古诗30首
1、了解五绝格律。
3、引导学生体会含义,弘杨民族文化。
了解五绝格律。
引导学生体会含义,弘杨民族文化。
收集五绝古诗。
1、了解五绝格律:
五绝是近体诗中的一种,五绝的四个格式(即诗谱)是:
一、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二、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三、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四、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2、欣赏古诗。
看图片了解古诗含义
4、背诵。
在参观交流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有什么收获?
畅所欲言,学以致用。
总计第 14 节
1、了解五律格律。
了解五律格律。
1、背诵古诗。
1、了解五律格律:
(1)五律的四种格式:
平起入韵式平起不入韵式
仄起入韵式仄起不入韵式
(2)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1)看图欣赏、了解古诗含义。
(2)《送友人》《终南山》等
4、理解背诵。
欣赏运用名言警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进而提高修养。
慧眼识金
1、比比看,谁积累的最多。
2、畅谈收获。
总计第15 节
第3 课时
1、了解七绝格律。
了解七绝格律。
1、收集七言绝句。
2、揭示课题。
1、背一背你收集的古诗好吗?
3、了解七绝格律:
正格平起式两种:
(1)平起平收,首句押韵,
(2)平起仄收,首句不押韵,
偏格仄起式两种:
(1)仄起平收,首句押韵,
(2)仄起仄收,首句不押韵。
4、出示幻灯片:
(1)看图欣赏古诗
(2)理解古诗含义
5、理解背诵。
欣赏运用古诗名句,提高阅读写作能力。
1、今天学的古诗中,流传最广的名句有什么?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
3、小结。
鼓励学生学有所用。
总计第 16 节
2、古诗30首
第4 课时
1、了解七律格律。
了解七律格律。
教学
环节
1、收集七律古诗。
2、揭示课题。
1、说说你收集了古诗?
3、了解七律格律:
4、与七绝对比
5、出示幻灯片:
6、理解背诵。
欣赏运用古诗,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进而提高修养。
师生小结
1、今天学的古诗名句适合用在哪儿?
乐平联合校郝集小学
班级四年级二班
姓名刘慎恒
2015年9月
班级四年级一班
姓名杨希贵
班级四年级三班
姓名明瑞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 校本 教材 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