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边坡施工设计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9165809
- 上传时间:2023-01-04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25.34KB
高边坡施工设计Word下载.docx
《高边坡施工设计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边坡施工设计Word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5
衡重式挡土墙大样图
28
/
06
截水沟大样图
29
07
泄水孔大样图
30
10/25
附件:
1.计算书
2.委托书
一、工程概况
万象城项目边坡支护工程位于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拟建场地处于迎宾路与贵毕路交汇处,交通便利。
本次支护的边坡为9#、2#、1#、6#、7#场地平整开挖形成,高3.0~17.60m,第一坡顶为消防通道,第二级坡顶为绿化用地,坡脚为拟建物。
受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承接了该段边坡的设计任务。
坡体出露地层有素填土(Qml)、第四系残坡积红粘土(Qel+dl)及三叠系中统狮子山组(T2sh)泥质白云岩。
其中,素填土厚0.5-7.3m,平均厚度1.07m;
红粘土厚0.5-16.5m,平均厚度5.43m;
强风化泥质白云岩厚1-9.3m,平均厚5.1m。
边坡以中风化泥质白云岩为主,岩体类型为Ⅳ类,边坡失稳破坏后将威胁滑塌影响区人员、财产安全,后果很严重;
边坡支护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与坡顶建筑物设计使用年限相同,即50年,该段边坡属永久性工程;
按照《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3.2.1条,确定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边坡稳定安全系数取1.35。
第一级边坡为了满足坡顶消防通道的建设用地需要,需要进行回填,根据勘察报告、现场踏勘及相关计算后,岩质段采用M5浆砌毛石嵌补后采用锚杆挡土板进行支护,土质段采用衡重式挡墙进行支挡;
第二级边坡采用格构锚杆进行支护。
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一)气象水文
据《贵州省建筑气象标准》(黔DBJ22-01-89)资料,黔西县的气候属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类型多样,四季分明,水热同季,雨量较为充沛。
多年平均气温14.2摄氏度,最低月平均气温3.3℃(1月),最高月平均气温23℃(7月),极端最高气温35.4℃,降雨量1087.5毫米、日照时长1066.9小时、无霜期271天,三伏无酷暑、三九不严寒。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二)地形地貌及周边环境
拟建场区所处地貌单元为中低山溶蚀地貌,场地总体较平整,地势相对较开阔,区内现状地面场平标高介于1225m~1244m之间,最大相对高差约20m,但场地相对较平整,场地有开挖形成的边坡,原状地形地貌较简单,拟建建筑位置关系详见总图。
(三)地层岩性
根据勘察报告:
本次工程地质调查及钻探揭露,该场地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
素填土(Qml)、第四系残坡积红粘土(Qel+dl)及三叠系中统狮子山组(T2sh)泥质白云岩。
各岩土单元构成、性质及其均匀性分述如下:
(1)素填土(Qml①)单元:
杂色,主要由碎石和粘土构成,碎石粒径在5mm~80mm,为平场开挖形成,且局部由于开挖震动破碎形成。
未完成自重固结,结构松散,强度低,分布于场地大部分地段表层。
分布厚度为0.5~7.3m,平均厚度1.07m。
按照单体统计分布如下表1:
表1素填土厚度单体统计表
拟建物名称
分布描述
9#楼
钻探范围大部分地段分布,分布范围为0.5-3.5m,分布较均匀,平均厚度在1m左右。
2#楼
钻探范围大部分地段分布,分布范围为0.5-2.3m,分布较均匀,平均厚度在0.8m左右。
1#楼
钻探范围大部分地段分布,分布范围为0.5-1.3m,分布较均匀,平均厚度在0.6m左右。
6#楼
钻探范围大部分地段分布,分布范围为0.5-7.3m,分布不均匀,平均厚度在2.6m左右。
7#楼
钻探范围内少数孔位可见,可见段厚度在0.5m左右
(2)红粘土(Qel+dl②):
第四系残坡积成因,黄褐色,土质较均匀,细腻,局部含有少量的风化石颗粒,块状构造,结构较紧密,呈可塑状。
部分孔位可见,部分孔位缺失,厚度为0.5~16.5m,分布不均匀,平均厚度5.43m。
主要分布在19#楼及附楼、26#楼,按照单体统计分布如下表2:
表2红粘土厚度单体统计表
钻探范围11个钻孔可见,分布范围为1-8m,分布不均匀,可见地段的平均厚度为2.8m.
钻探范围8个钻孔可见,分布范围为1.2-5.5m,分布不均匀,可见地段的平均厚度为2.6m.
未见分布
钻探范围大部分地段分布,分布范围为0.5-13m,分布不均匀,平均厚度在5.04m左右。
(3)三叠系中统狮子山组(T2sh)泥质白云岩单元:
按风化程度可分为强风化泥质白云岩、中风化泥质白云岩两个亚单元:
①强风化泥质白云岩(T2sh③):
灰白色、灰黄色,易钻进,岩芯呈砂状、碎块状,碎裂状结构,属破碎岩体,岩体基本质量级别为Ⅴ级。
整个场地大部分钻孔区域可见,按照单体统计分布如下表3:
表3强风化层厚度单体统计表
钻探范围内均可见,分布范围为1-9.3m,平均厚度为5.1m,分布均匀,厚度不均匀。
20#楼
钻探范围内个别孔位缺失,分布范围为0.2-4.5m,平均厚度为1.8m,分布较均匀,厚度不均匀。
21#楼
钻探范围内均可见,分布范围为0.9-2.5m,平均厚度为1.8m,分布均匀,厚度较均匀。
26#楼
钻探范围内均可见,分布范围为1-12.5m,平均厚度为5.86m,分布较均匀,厚度不均匀。
27#楼
钻探范围内均可见,分布范围为1.6-4.5m,平均厚度为2.5m,分布较均匀,厚度不均匀。
②中风化泥质白云岩(T2sh④):
灰白色、灰黄色,薄至中厚层。
节理裂隙较发育,层状结构,含方解石脉,见豆状、针状溶孔,局部呈蜂窝状,节理面及层面铁锰质、有机质浸染,局部呈脉状及树状,表观含泥质成分较少。
岩芯呈短柱状、块状,局部碎块状、砂状,岩体较破碎。
自然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20.963Mpa,属较软岩,按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类为Ⅳ级。
边坡岩体类型为Ⅳ类。
(四)地质构造与地震
(1)地质构造
场地出露地层为三叠系中统狮子山组(T2sh)泥质白云岩和泥灰岩,主要为泥质白云岩。
场地地貌原始状态为一小型山体,26#楼与27#楼岩层产状不一,恰处于一褶皱构造带-背斜,场地无断层通过。
根据现场出露基岩测得岩层面主要产状分为:
19-21#楼产状主要有3组,①倾向325°
,倾角55°
;
②倾向345°
,倾角14°
③倾向94°
,倾角6°
26#楼为:
倾向325°
27#楼为:
倾向171°
,倾角30°
。
(2)节理裂隙
受地质构造应力等因素影响,场内岩体节理裂隙发育~较发育,对岩体完整性及其工程性能影响较大。
岩体总体呈破碎~较破碎,层状~碎裂状结构。
主要节理产状及其基本特征为:
9-1号楼:
①274°
∠88°
,延伸长度0.5~1.0m,张开2.0~6.0mm,泥质胶结,胶结度差,线密度2~4条/m;
②161°
∠59°
,延伸长度0.5m左右,张开2.0~3.0mm,线密度3~4条/m,呈闭合状,泥质胶结,节理面较平整,少数受风化作用影响,由岩屑充填。
6号楼:
①66°
∠45°
,延伸长度0.5~1.0m,张开1.0~5.0mm,泥质胶结,线密度2~4条/m;
②210°
∠79°
,延伸长度0.8m左右,张开1.0~3.0mm,线密度3~4条/m,呈闭合状,泥质胶结,节理面较平整,少数受风化作用影响,红粘土及岩屑充填。
7号楼:
①258°
∠75°
,延伸长度0.2~0.7m,张开2.0~4.0mm,泥质胶结,线密度2~4条/m;
②35°
∠61°
,延伸长度0.3m左右,张开1.0~3.0mm,线密度3~4条/m,呈闭合状,泥质胶结,节理面较平整,少数受风化作用影响,红粘土及岩屑充填。
(3)地震
本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特征周期值为0.35s,场地卓越周期0.157秒。
拟建物为标准设防类,应按国家有关规定抗震设防。
(五)水文地质条件
(1)地表水
场地整体平缓,地表水主要表现为雨后地表水,主要以降雨为补给。
地表平场后整体平整,无较大凹坑,偶有少量积水。
地表水主要与大气降水为主,水量受降雨强度的变化而不同。
场地地势较高,原为一山体,周边无河流溪沟、湖泊等地表水系,地表水系整体不发育。
(2)地下水
场地地下水类型分为碳酸盐岩岩溶裂隙水和第四系土层孔隙水,主要地下水类型为碳酸盐岩中的岩溶裂隙水。
钻探期间未发现稳定地下水,钻探48小时结束后对其进行测量,本次勘察共对该场区的384个钻孔进行水位测量,本次勘察深度范围内未见地下水,个别孔内有水位为钻探残留水,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地下水位埋藏较深,根据当地水文地质资料和周边工程经验及对场区历史水位的调查,该场区地下水水位埋藏较深,地下水对本工程影响很小,一般不考虑抗浮问题。
(3)水质评价
本场地环境类别为Ⅱ类湿润——半湿润区,场内地下水对砼及砼中钢筋、钢结构微腐蚀性;
场地内土对砼及砼中钢筋微腐蚀性,对钢结构微腐蚀性。
(六)不良地质现象
(1)岩溶
场区岩溶为覆盖型,可溶岩(三叠系中统狮子山组(T2sh)泥质白云岩)被土层所覆盖,主要岩溶类型为洞隙,由粘土夹碎块石充填,本次钻探的有41个钻孔遇溶洞裂隙,遇岩溶洞隙率10.67%,局部地段基岩起伏面在2-5m之间,结合周边工程经验,根据《贵州省建筑岩土工程技术规范》(DB52/T046-2018)第7.1.3条规定,确定场地属岩溶中等发育区。
(2)其他不良地质作用
场地地基较稳定,环境地质条件较好,拟建场地地形较平坦开阔,地貌较简单。
未见崩塌、地裂缝、地面沉降、泥石流等其他不良地质作用。
三、设计依据
(1)业主对我公司的设计合同及委托;
(2)《万象城项目(9#、2#、1#、6#、7#楼及附属裙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阶段)》(基础工程有限公司,2019年3月);
(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5)《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6)《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
(8)《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
(10)《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
(11)《贵州省建筑岩土工程技术规范》(DB52/T046-2018);
(12)《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
2005);
(13)《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2014);
(14)《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建部令37号)等。
四、岩土参数选取
据勘察报告,边坡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见表4。
表4边坡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取值一览表
指标
岩土单元
地基承载
力特征值(kPa)
重度
(KN/m3)
内聚力标准值(kPa)
内摩擦角(Φ)
压缩模量(MPa)
基底摩
擦系数
素填土
100
18.5
可塑红粘土
160
17.350
33.509
7.8
5.25
0.23
强风化
泥质白云岩
300
23.5
60
15
中风化
3000
26.713
0.45
岩体层面
—
35
-
岩体节理面
45
18
等效内摩擦角
等效内摩擦角中风化泥质白云岩等效内摩擦角52°
五、边坡特征
(一)边坡基本特征
边坡以中风化泥质白云岩为主,岩体类型为Ⅳ类。
(二)边坡岩土体及结构面特征
场地构造复杂,按边坡所在单体对结构面特征进行描述:
9-1#楼:
岩层产状主要有3组,①倾向325°
节理主要有2组,①274°
6#楼为:
岩层倾向325°
节理主要有2组,①66°
7#楼为:
节理主要有2组,①258°
(三)边坡工程环境特征
高3.0~17.60m,第一坡顶为消防通道,第二级坡顶为绿化用地,坡脚为拟建物。
场地属岩溶中等发育区,无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等不良地质作用。
六、支护方案
本次支护的边坡为永久性工程,15≤坡高均小于<30m,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及《贵州建筑岩土工程技术规范》(DB52/T046-2018),边破坏后果很严重,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边坡稳定安全系数取1.35。
为了满足坡顶游泳池的建设需要,需要对场地进行回填,根据勘察报告、现场踏勘及相关计算后,第一级边坡为了满足坡顶消防通道的建设用地需要,需要进行回填,根据勘察报告、现场踏勘及相关计算后,岩质段采用M5浆砌毛石嵌补后采用锚杆挡土板进行支护,土质段采用衡重式挡墙进行支挡;
具体如下:
(一)锚杆
锚杆规格为1根直径25的三级螺纹钢,钻孔孔径为90mm,倾角为25°
,灌注砂浆强度等级为M30,锚杆钻孔应超出锚索长度不小于0.3m。
(二)格构
格构梁截面尺寸为0.30×
0.40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
(三)混凝土板
板厚25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四)挡土墙
挡土墙高6m、9m,采用C25毛石混凝土浇筑。
(五)嵌补
板后采用M5浆砌毛石砌筑,砌筑前应将坡面松动岩体清除,斜坡地面应反向挖成台阶状,台阶宽0.5-1.0m,高0.5-1.0m,向内倾斜5%。
七、施工顺序
首先将嵌补、回填区域斜坡挖成反坡桩,然后施工锚杆(挡土墙),其次施工混凝土板、格构梁,最好嵌补、回填。
八、信息化施工
根据岩土工程信息化施工动态设计的原则,在边坡支护施工过程中,如遇异常情况或与施工图不符时,根据具体情况特征,由设计单位进行设计修改后,才能继续下一步施工。
九、应急预案及冬雨季施工措施
(1)施工单位应在施工前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对坡顶建构筑进行详细彻查,重点查清不明水源点和安全隐患点,并提出保护和处理措施方案,雨季施工应随时记录每天的天气预报,并准备充足的沙袋及防水布。
(2)挖掘机械应检修正常,随时待命,边坡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反压。
(3)应成立应急小组,并组织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及演练。
十、施工注意事项
(一)锚杆混凝土板(格构梁)施工注意事项
(1)锚杆采用直径25的三级螺纹钢,钻孔直径90mm,M30水泥砂浆有压灌浆,压力为0.30Mpa,砂浆掺加适量微膨胀剂。
(2)锚杆成孔应比设计深度加深0.3m,成孔后应将孔内土、石屑清除干净。
钻孔入射角:
25º
±
1º
(3)锚孔压浆采用M30水泥砂浆,严禁使用纯水泥浆,压浆应从孔底至孔口一次性完成,直至孔口有浆液溢出方可停止,并随时注意从孔口补浆,以确保孔内浆液饱满。
(4)锚杆防腐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规范、标准和规程。
采用除锈、刷沥青船底漆、沥青玻纤布缠裹不少于2层。
(5)支护体系按间隔10m~20m及错缝处设置一道变形缝,缝宽30mm,缝内填塞沥青麻丝或木板。
(6)锚杆成孔应采用旋转钻进,严禁冲击钻进施工。
在旋转钻进施工中必须做好引排水措施。
(7)对该边坡实施放坡、锚杆等工程措施进行支护,支护过程中坡顶应设置安全护栏,护栏高度1.2m。
(8)根据岩土工程信息化施工动态设计的原则,在边坡支护施工过程中,如遇异常情况,根据具体情况特征,进行设计修改后,才能继续下一步施工。
(9)边坡支护施工应按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和规程进行。
(二)挡墙施工注意事项
(1)雨天基槽内积水应随时排除,对受水浸泡的基底土(特别是松淤泥)应全部予以清除,并换以好土回填[或以碎石(砾)石夯填]至设计标高。
(2)挖基时如发现与设计不符的软弱地基,承载力不足时应通过变更设计程序,采取措施后方可施工。
(3)对山坡挡土墙,基趾部埋入深度和襟边距离应同时符合设计要求。
(4)根据岩土工程信息化施工动态设计的原则,在边坡支护施工过程中,如遇异常情况,根据具体情况特征,进行设计修改后,才能继续下一步施工。
(5)边坡支护施工应按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和规程进行。
(三)嵌补(回填)施工注意事项
(1)板或墙身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5%及以上时方可进行砌筑、回填。
(2)砌体采用M5浆砌毛石砌筑,毛石强度不得低于MU30。
(3)板后M5浆砌毛石砌筑前,应将坡面松动岩体清除;
斜坡地面应反向挖成台阶状,台阶宽0.5-1.0m,高0.5-1.0m,向内倾斜5%。
(四)其他施工注意事项
(1)本次边坡支护为永久性工程。
(2)坡顶严禁堆载,坡脚严禁积水。
(3)坡顶存在已建建(构)筑物,严禁爆破施工。
施工时应避免对坡顶建筑物的扰动等影响。
(4)边坡支护施工前,应对边坡坡顶的地下管线及排水建(构)筑物进行先期排查,查清坡顶地下管线及排水构建(筑)物的具体位置,准确埋深,避免支护施工时将其损坏,管(沟)的水体渗入坡体,导致基坑边坡垮塌。
(5)本工程的重点环节是桩的浇筑和锚索的成孔、张拉,施工前应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确保施工安全、工程质量。
(6)据岩土工程信息化施工动态设计的原则,在边坡支护施工过程中,如遇异常情况,根据具体情况特征,进行设计修改后,才能继续下一步施工。
(7)边坡支护施工应按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和规程进行。
十一、边坡监测
(一)监测项目
该项目边坡安全等级均为一级,按照《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4.2.1条应进行如下监测项目:
边坡顶部水平位移、边坡顶部竖向位移、深层水平位移、地下水位、周边地表竖向位移。
(二)边坡变形监测周期
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7.0.3条,结合本工程情况,设定本工程的监测周期如下:
(1)在边坡开挖前一周进行边坡沉降观测点布置,并进行设定标高观测。
(2)在边坡开挖前一天,进行观测一次,对照前一次的标高,作为监测的初始值。
(3)边坡开挖深度≤5m时,按1次/2d进行仪器监测;
边坡开挖深度5~10m时,按1次/1d进行仪器监测;
边坡开挖深度>10m时,按2次/1d进行仪器监测。
(4)底板浇筑后按1次/3d进行仪器检测。
(5)当出现如下情况之一时,应提高检测频率:
①监测数据到达报警值;
②监测数据变化较大或者速率加快;
③超深、超长开挖或未及时进行支护;
④边坡及周边出现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市政管道出现泄漏;
⑤边坡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大或超过设计限值;
⑥支护结构出现开裂;
⑦周边地面突发较大沉降、不均匀沉降或出现严重开裂;
⑧邻近建筑突发较大沉降、不均匀沉降或出现严重开裂;
⑨边坡底部、侧壁出现管涌、渗漏或者流沙等现象;
⑩边坡工程发生事故后重新组织施工;
⑪出现其他影响边坡及周边环境安全的异常情况。
(6)降雨期间须对边坡进行巡查,雨后须采用仪器进行变形监测。
(7)监测周期为边坡开挖至边坡施工完毕后一个水文年。
(三)变形监测报警值
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第6.2.3条、8.0.4条及其条文说明规定,确定该项目支护结构水平位移、竖向位移报警值见下表5:
表5水平位移、竖向位移报警值
监测项目
边坡安全等级(一级)
累计值
变化速率(mm/d)
绝对值(mm)
相对边坡高度(H)控制值
顶部水平位移
25~30
0.2%~0.3%
2~3
顶部竖向位移
10~20
0.1%~0.2%
(四)其他要求
(1)边坡支护施工期间必须按《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及相关规范、规程规定建立固定观测网,在坡顶每隔10.0m~20.0m设置观测点。
监测工作应持续至边坡施工完毕后一个水文年。
(2)变形监测按二等精度要求执行。
垂直位移:
高程中误差为1mm,相邻两观测点间高差中误差为0.5mm;
水平位移:
中误差为2mm。
对监测成果应进行整理分析,并送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
(3)当变形量超过预警值时,应通报相关单位现场处理。
十二、施工质量检查与工程验收
(一)质量检查
(1)所有的材料到达工地后,均应进行质量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2)所有钢筋、混凝土、水泥、砂、碎(块)石(免检除外)均应按规范见证取样送实验室作强度试验。
(二)工程验收
(1)原材料出厂合格证,工地材料试验报告,代用材料试验报告。
(2)提供坡顶(底)截(排)水沟和各支护结构配筋的施工记录。
(3)钢筋、水泥、碎石、砂等检查和试验报告。
(4)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
(5)设计变更文件。
(6)工程重大问题处理文件。
(7)桩应进行动力检测或钻孔取芯检测,其数量不应少于总数的5%,且不少于3根桩。
(8)质量检查与验收应符合规范要求,验收报告应提交给有关部门及设计单位。
十三、其他
施工中应遵循信息化施工,动态设计原则,如果发现异常情况或地质条件与施工图中不符,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
十四、工程量清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边坡 施工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