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核算流程.docx
- 文档编号:1915705
- 上传时间:2022-10-25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237.05KB
成本核算流程.docx
《成本核算流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本核算流程.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成本核算流程
一、生产成本核算总体逻辑
三一重工成本核算主要借助SAPR/3CO模块进行作业成本核算。
SAP的生产成本计算基于计划部门下达的生产订单,与FI、MM、PP模块紧密相连,实现了数据的高度集成。
作业成本核算原理:
作业成本法依据:
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以产品作为成本分配的对象,把单位产品耗用某种资源(如工时)占当期该类资源消耗总额的比例,当成了对所有的间接费用进行分配的比例,这是不合理的;成本分配的对象应该是作业,分配的依据应该是作业的耗用数量,即对每种作业都单独计算其分配率,从而把该作业的成本分配到每一种产品。
所以,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生产导致作业发生,作业导致成本发生,作业是成本管理的重点。
但是:
1、作业成本法的推行将影响到企业各层次的员工,因此,用作业管理思想来整合各层次各部门,获得领导支持和员工参与是必须的;
2、作业成本法有较大的实施成本。
成本核算流程:
1、实物流:
目前标准生产工艺、物流、生产订单路线图如流程图CO-01:
附属车间:
模具车间、胶管车间、电子车间
订单主要经过:
(1)下料车间(下料中心)、制作车间(机加车间、冷作车间)、装配车间、调试车间、喷漆车间等主要工序。
(2)下料车间订单完工时进入下料线边库,制作车间订单完工时进入装配线边库,喷漆车间订单完工时进入喷漆线边库(或成品库),再直接向装配订单发料,由装配车间办理入库。
2、价值流(资金流)
与标准工艺流程和物流相对应,成本价值流转如流程图CO_02,成本价值流随订单流逐步结转,最终在主机订单完工入库时结转到产成品成本。
3、资讯流:
目前SAP系统里成本核算总体逻辑见流程图CO_03:
如上图,SAP成本核算流程包括以下八个主要步骤:
(1)归集订单材料费
包括从线边库向生产订单发料和从采购订单直接向生产订单发料
按实际耗用量*标准价计算,结转到订单
(2)通过报工归集订单作业费
包括所有的人工、制造费用,以及下料、冷作工序的辅料
按实际报工工时*标准作业价格计算,从成本中心结转到订单
(3)实际作业费用归集及分配
按成本中心归集并分配实际作业费用
(4)实际作业价格计算
按成本中心计算实际作业价格
实际作业价格=当期该成本中心归集的实际作业费用(分作业)÷报工工时(分作业)
(5)无物料订单价格重估
实际价格重估是将无物料订单的实际作业价格与标准作业价格的差异结转到订单上。
无物料订单主要用于返工返修、受托加工、工装模具等业务的成本核算。
(6)订单完工
对无物料订单完工后,进行技术性关闭(TECO)。
对有物料订单,物料完工入库,系统自动将物料的标准成本部分从订单结转到存货。
(7)订单结算
月末对所有订单进行结算。
完工的有物料订单,将物料的标准成本与订单生产成本的差异从订单结转到存货。
完工的无物料订单,将订单上归集的费用结转到“无物料订单费用”科目。
月末未完工订单,将订单成本的余额转至“在制品--自动记账”科目。
(8)物料账结算
物料账是库房管理的物料的明细分类账。
物料账结算的主要任务:
归集当月耗用物料所承担的材料采购价差、当月有物料订单所分摊的作业价格差异、当月结算订单的订单成本差异。
按加权平均法,采用层层上卷的方式,将差异按物料耗用量分配到上层物料。
二、生产成本核算方法
根据三一重工目前SAP系统里成本核算总体逻辑和系统设置,生产成本核算方法具体如下:
1.1直接材料核算
(1)发料到线边库
I经济事项解释:
Ø从(其他法人公司)库房发料到(本公司法人)车间线边库时
II核算时点:
Ø收货时
III核算依据:
Ø出库单
Ø发票
IV账务处理:
1)收货
借:
原材料/自制半成品(线边库)(按标准价)
材料成本差异/自制半成品--差异
贷:
GR/IR(按结算价)
2)发票校验
借:
GR/IR(按结算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材料成本差异/自制半成品--差异(在容差范围内结算价与发票价的差异)
贷:
应付账款(*供应商)(*订单)
3)同一公司内转储
从自有库房发料的公司,只需借记“原材料/自制半成品(线边库)”,贷记“原材料”等。
(2)实际发料到订单
I经济事项解释:
Ø从线边库实际发料到订单
II核算时点:
Ø实际发料时
III核算依据:
Ø发货记录
IV账务处理:
借:
生产成本—材料(*订单)(按标准价)
贷:
原材料/自制半成品—标准(线边库)
(3)直接从采购订单向订单发料
I经济事项解释:
Ø指不通过线连库,直接从采购订单向订单的零星发料
II核算时点:
Ø实际发料时
III核算依据:
Ø领料单
Ø系统发货记录
Ø发票
IV账务处理:
1)收货
借:
生产成本—材料(*订单)(按结算价)
贷:
GR/IR(按结算价)
2)发票校验
借:
GR/IR(按结算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
应付账款(*供应商)(*订单)
2.1辅助材料核算
(1)发料
I经济事项解释:
Ø向下料、机加、冷作等车间发料
II核算时点:
Ø实际发料时
III核算依据:
Ø非生产领料单
Ø发票
IV账务处理:
1)收货
借:
生产成本—辅助材料(*成本中心)(按结算价)
贷:
GR/IR(按结算价)
2)发票校验
借:
GR/IR(按结算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
应付账款(*供应商)(*订单)
(2)报辅助作业工时
I经济事项解释:
Ø通过报工把计划辅料费用从成本中心转到订单
Ø结转金额=标准价×实际报工工时
Ø辅料作业费用属于非总账科目,仅在CO模块内部有效
II核算时点:
Ø实际报工时
III核算依据:
Ø报工记录
ØCO成本中心费用明细账
IV账务处理:
借:
辅料作业费用(*订单)
贷:
辅料作业费用(*成本中心)
(3)分摊公共部门辅料费用
I经济事项解释:
Ø公共部门包括制造部下属管理部门、车间公共成本中心
Ø日常按各公共成本中心归集,月末按辅料作业工时分配到各直接成本中心
II核算时点:
Ø月末
III核算依据:
Ø报工记录
ØCO成本中心费用明细账
IV账务处理:
借:
生产成本—辅助材料(*成本中心)
贷:
生产成本—辅助材料(*公共成本中心)
3.1人工费用核算
(1)日常报工
I经济事项解释:
Ø报工时按实际报工工时与计划人工作业价格结转人工成本
II核算时点:
Ø报工时
III核算依据:
Ø报工记录
IV账务处理:
借:
人工作业费用(*订单)
贷:
人工作业费用(*成本中心)
(2)预提分配本月工资
I经济事项解释:
Ø预提并分配本月工资
Ø根据SAP成本中心报表中当月人工作业科目发生额预提,含福利费等所有职工薪酬。
Ø金额=本月实际报工工时×计划人工作业价格
II核算时点:
Ø月末
III核算依据:
Ø预提工资表
IV账务处理:
借:
生产成本—人工(*成本中心)
贷:
应付工资(*成本中心)
注:
下月红字冲回本笔账务处理。
(3)实际工资分配
I经济事项解释:
Ø上月实际工资分配到成本中心
II核算时点:
Ø工资发放后
III核算依据:
Ø工资分配表
IV账务处理:
借:
生产成本—人工(*成本中心)
贷:
应付工资(*成本中心)
(4)冲上月预提
I经济事项解释:
Ø冲销上月预提的工资
II核算时点:
Ø月结前
III核算依据:
Ø报工记录
ØCO成本中心报表
Ø上月预提工资表
IV账务处理:
借:
生产成本—人工(*成本中心)(红字)
贷:
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等(*成本中心)(红字)
(5)发放工资
I经济事项解释:
Ø发放上月工资
II核算时点:
Ø工资发放时
III核算依据:
Ø工资计算表
Ø流程卡
IV账务处理:
借:
应付工资(*成本中心)
贷:
内部存款/银行存款等(*现金流量项目)(*原因代码)等
4.1制造费用核算
(1)日常费用归集
1)成本中心领料
I经济事项解释:
Ø制造类成本中心从库房领用工具、机物料、劳保用品、办公用品等物料
II核算时点:
Ø实际领料时
III核算依据:
Ø非生产领料单
Ø发票
IV账务处理:
1)收货
借:
制造费用--机物料等(*成本中心)(按结算价)
贷:
GR/IR(按结算价)
2)发票校验
借:
GR/IR(按结算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
应付账款(*供应商)(*订单)
注:
目前长沙本部范围内库房领料属于集团内公司间商品买卖,按此规定进行账务处理。
其他公司如果从自有库房领用,则直接借记“制造费用--机物料”等,贷记“原材料”等。
2)计提折旧
I经济事项解释:
Ø制造类成本中心计提折旧
II核算时点:
Ø实际计提时
III核算依据:
Ø折旧计提明细表
IV账务处理:
借:
制造费用—折旧费(*成本中心)
贷:
累计折旧
3)日常费用报账
I经济事项解释:
Ø日常报账费用核算
II核算时点:
Ø费用发生时
III核算依据:
Ø费用发票
Ø费用报销单
IV账务处理:
借:
制造费用—差旅费等明细科目(*成本中心)
贷:
现金/其他应付款(*个人)(*供应商)(*订单)等
(2)报作业工时
I经济事项解释:
Ø通过报工把制造费用从成本中心转到订单,报工工时包括机器作业工时和其它作业工时
Ø折旧费用结转金额=计划机器作业价格×实际报工机器工时
Ø其他费用结转金额=计划其它作业价格×实际报工其他工时
Ø机器作业费用、其他作业费用属于非总账科目,仅在CO模块内部有效
II核算时点:
Ø实际报工时
III核算依据:
Ø报工记录
ØCO成本中心费用明细账
IV账务处理:
借:
机器作业费用(**订单)
其他作业费用(**订单)
贷:
机器作业费用(*成本中心)
其他作业费用(*成本中心)
(3)分摊分配公共部门费用
I经济事项解释:
Ø将间接类制造成本中心的费用分摊分配到直接类制造成本中心
Ø分摊原则:
1.厂房的折旧费用,按班组面积比例分摊
2.机器设备的折旧费用,按机器作业工时分摊
3.其他费用,按其它作业工时分摊
II核算时点:
Ø月末
III核算依据:
Ø报工记录
ØCO成本中心费用明细账
IV账务处理:
借:
制造费用—各明细科目(*成本中心)
贷:
制造费用—各明细科目(*公共成本中心)
5.1实际价格重估
I经济事项解释:
Ø按成本中心计算实际作业价格:
实际作业价格=当期该成本中心归集的实际作业费用/报工工时
Ø将无物料订单的实际作业价格与标准作业价格的差异结转到订单上。
作业价格差异=(实际作业价格-计划作业价格)*报工工时
Ø对有物料订单,该差异在物料账结算时再行结转。
II核算时点:
Ø月末
III核算依据:
Ø报工记录
ØCO成本中心费用明细表
IV账务处理:
借:
机器作业费用(*订单)
人工作业费用(*订单)
辅料作业费用(*订单)
其他作业费用(*订单)
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成本核算 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