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院内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应急预案及演练脚本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9151013
- 上传时间:2023-01-04
- 格式:DOCX
- 页数:67
- 大小:79.14KB
医院院内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应急预案及演练脚本文档格式.docx
《医院院内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应急预案及演练脚本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院内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应急预案及演练脚本文档格式.docx(6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实现工作区大楼进入通道设查验岗,所有就诊患者及陪护需佩戴口罩,查验健康码,测量体温;
2、指导发热患者前往发热门诊就诊,并做好登记;
3、做好政策宣传及指引工作。
四、严格病区管理
1、实行各住院病区进入通道设查验岗,所有就诊患者及陪护需佩戴口罩,查验健康码,测量体温;
并做好登记,发一份《XXXXX医院病友告知书》;
2、严格实行“一人一陪一证”制度,特殊病人需要2人陪护向医务部主任报备后执行;
3、病区患者、陪护、医务人员每日监测体温并登记,发热患者或可疑新冠患者立即报医务部;
4、病区内不串门、不聚集、不扎堆,落实手卫生;
5、病区内患者、陪护、医务人员必须戴口罩;
6、患者外出病房检查,患者及陪护必须戴口罩;
7、谢绝无关人员探视,倡议电话、微信或视频探视患者;
8、确保每病区1-2间隔离观察治疗间,新入院或住院患者中可疑新冠者施行就地单间隔离观察治疗,待化验、检查结果和(或)阴性核酸检查结果后,经石门县人民医院新冠救治专家组会诊排除后,结束隔离;
如确诊为阳性,则由我院120负压救护车护送到指定隔离病区管理治疗,对接触工作人员进行医学观察管理,县疾控对病区进行医学消毒;
9、高风险科室(呼吸内科、感染科、心理卫生科、重症监护室、肾内科、血透室等)重点管理。
五、落实核酸检测工作
1、落实“愿检尽检”工作;
2、发热门诊负责门诊的核酸采集及送检工作;
3、感染科白班医师负责院内住院病人核酸采集及送检工作;
六、强化督查检查、培训工作
1、对工作区医务人员、防疫人员进行防疫知识更新培训,防疫技能培训;
2、由分管院长带领医务部、质管部、护理部、院感科、门诊部进行防疫工作的指导、培训、督导、检查工作。
七、疫情政策、知识宣传报道
1、实时宣传报道新冠的医疗防控政策;
2、宣传报道新冠的预防知识及注意事项;
3、通过医院微信公众号或医院注册网站宣传报道。
八、物资及安全保障
1、确保医疗物资、防疫物资、后勤物资的保障;
2、保卫科负责疫情期间的医疗秩序及医疗环境安全的保卫工作。
医院冬春季新冠疫情防控应急演练脚本
为进一步加强冬春季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建立统一、协调、高效的防控长效机制;
规范、有效地应对新冠疫情,切实作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时间:
XXX
场景1:
门诊大厅15时整,解说员:
“请大家安静,演练即将开始,请总指挥发令。
总指挥雷院长:
现在我宣布,XXX医院新冠疫情应急演练现在开始!
解说:
请各位跟随引导员到发热门诊观摩区
(引导人员带领观摩人员到达发热门诊观摩区,门外)
第一部分应急响应
一、体温监测、预检分诊点接诊病人
(现场指挥安排模拟患者进场)
1、患者(戴口罩)到达门诊体温监测点、预检分诊台就诊。
2、体温监测点护士(XXX)(按一级防护着装)询问病史及做好登记,用体温检测设备对病人进行体温检测,体温为38.8℃,确认为发热病人。
3、预检分诊(XXX)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为39℃,引导发热病人从发热通道到发热门诊就诊。
二、发热诊室接诊病人
场景2.发热门诊诊室
医师(XX,二级防护)询问病史(重点流行病学接触史)、体格检查、书写病历等检查。
初诊为新冠疑似病例,立即向疫情领导小组(XXX)、医院防保科(XXX)报告,防保科报告雷院长。
指挥:
现在立即启动医院应急预案,各组人员待命,专家组做好个人防护,到发热门诊会诊。
1、病人来到体温监测点,预点分诊医生将病人带到发热门诊,发热门诊医生询问病史(重点流行病学接触史)、体格检查、安排核酸采样检查。
初诊为新冠疑似病例,立即向防控领导小组、防保科报告,同时请医疗会诊,如专家组确定为疑似病例,防保科按规定向疾控中心、县防控办报告。
2、通知120,做好转运准备工作。
3、医疗专家组上前,个人二级防护。
(统一在发热门诊通道处着装)
下面进行现场处置演练,请各位跟随引导员到着装观摩指导区
第二部分:
现场处置
一、准备出发
场景3.1
应急车辆鸣笛、闪灯,驶入发热门诊后门处演练待命区,各组人员在现场演练演练待命区列队待命。
“本次演练现场处置组有医疗专家组(XXX指导)、消杀组(XXX指导)、流行病学调查组、检验组、运送组。
携带的物品主要有:
个人防护装备、流行病学调查用品、采样试剂和器材、消毒器械等。
二、着装演练(地点:
发热门诊通道处)
解说员:
个人防护用品主要有:
N95口罩,防护眼镜,工作帽,一次性反穿衣,连体式防护服,医用手套,鞋套,用品有医用垃圾袋,消毒液,压舌板、听诊器、手电筒等用品,检验人员携带标本采集箱。
卫生应急处置防护服装是保障应急处置工作人员生命安全并有效处置疫情的重要装备,现场应急处置人员按二级防护要求着装,做到规范、有序。
现场处置组成员要在进入现场前作好个人防护。
着装演练,具体步骤如下:
穿戴防护用品顺序:
(发热诊1人,专家组2-3人,消杀1人,检验1人,司机1人)
步骤1:
戴帽子,戴帽子时注意双手不接触面部。
步骤2:
戴N95口罩,一只手托着口罩,扣于面部适当的部位,另一只手将口罩带戴在合适的部位,压紧鼻夹,紧贴于鼻梁处。
在此过程中,双手不接触面部任何部位。
步骤3:
戴内层手套,手套套在工作服袖口上面。
步骤4:
穿防护服。
步骤5:
戴上防护眼镜,注意双手不接触面部。
步骤6:
穿上鞋套或胶鞋。
步骤7:
戴外层手套,将手套套在防护服袖口外面。
三、实施现场处置
着装完毕,现场指挥实施各项处置措施。
处置现场
场景3.2
1、雷院长:
专家组对患者进行诊治。
专家组彭兆旭、刘书玲、汪宏业。
询问、检查、听诊会诊场景
患者张×
×
,男性,34岁,家住广场南路下段48号,11月22日从新疆喀什看朋友归来,患者出现发热、干咳及乏力等症状,下午到药店购买药物(阿斯匹林、头孢氨苄)自行服用3天后,无好转。
11月25日15时来我院院就诊,测体温为T39℃,有咳嗽、少痰、乏力、肌痛表现。
同时考虑病人有疫区旅居史,诊断成立。
即确定为新冠疑似病例。
检验组XXX立即开展采样送检,样本有待进一步检测。
2、报告:
防保科向县疾控中心、县防控办报告(XXX报告场景)
经专家会诊意见:
诊断为新冠疑似病例,按规定转县人民医院进一步诊治。
县防保办已通知县医院120用负压救护车接病人。
在救护车未到之前,病人安置在临时隔离室。
场景3.3
四、转运病人采样标本
场景3.4
XXX(二级防护)进入急救车,司机(二级防护)。
消杀人员对车辆进行消毒后离开现场。
五、终末消毒
现场处置组人员按序撤离,消杀组对处置人员及场所进行消毒,对警戒区实施终末消毒。
应急演练人员安排
总指挥:
演练指挥:
接报、上报:
专家组人员:
摄像:
体温监测:
XX
预检分诊:
发热门诊:
采样:
消杀人员:
病人:
120司机:
后勤保障:
观摩组长:
观摩人员:
秩序维持:
以上人员明确各自角色,各组人员分工合作,做到处置合理,整体配合熟练,确保演练圆满完成,确保在真正面对传染性疫情面前做到万无一失。
第五部分应急演练总结
演练结束院领导对应急演练进行了总结:
我院于2020年XXX月XXX日下午XXX时XXX分圆满结束了新冠应急演练。
各个环节非常到位,体温监测点、预检分诊、发热门诊、专家组、消杀组及120司机大家配合十分默契,各组人员表现出色,认真执行操作规范,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以现场追踪的方式模拟1例疑似新冠感染病人,测体温、预检、检查、登记、报告、消杀、转运整个处置流程规范科学。
现场布置合理,整体配合熟练。
演练结束后,组织指挥组与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一起就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不足之处,对照医院应急预案的关键环节进行了分析讨论、总结和纠正,特别对一些容易忽略的细节问题专门进行了强调,确保在真正面对传疫情时能万无一失。
通过模拟演练,明确了各部门在新冠疫情应急防控中的职责和任务,并进一步掌握了疫情应急防控程序、方法和注意事项,有效提高了整体应急反应能力,增强了各部门、人员之间的应急协调联动能力,为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医院新冠疫情院内感染防控工作方案
一、医护人员防护指引
(一)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当标准预防措施,严格落实《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要求,做好诊区、病区(房)的通风管理,根据诊疗护理操作中可能的暴露风险选择适当的防护用品。
1.可能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戴清洁手套,脱手套后洗手。
2.可能受到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时,戴护目镜/防护面屏、穿防渗隔离衣。
3.可能出现呼吸道暴露时,戴医用外科口罩。
(二)在严格落实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接诊患者疾病的传播途径,参照《医院隔离技术规》(WS/T311)选择强化接触传播、飞沫传播和/或空气传播的感染防控,严格落实戴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戴乳胶手套等隔离要求。
(三)在新冠流行中高风险地区,按照接触在新冠流行中高风险地区,按照接触新冠风险,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增加飞沫隔离、接触隔离的防护措施。
在为疑似或确诊新冠患者进行产生气溶胶的操作时,增加空气隔离防护措施。
根据不同工作岗位暴露风险的差异,根据有关文件要求选择防护用品,并根据风险评估适当调整,做到以下防护:
1.一级防护:
预检分诊点,普通急诊留观区,门诊,普通病区,重症监护病房,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区,医务人员医学观察区,隔离病区的潜在污染区工作人员,以及进行普通患者手术,非新冠患者的影像检查与病理检查,发热门诊及隔离病区外的安保、保洁、医疗废物转运等工作人员;
一级防护用品主要包括:
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工作帽、工作服、一次性乳胶手套或丁腈手套等。
2.二级防护:
发热门诊及隔离病区内,隔离重症病区,疑似及确诊患者影像检查及检验,消毒供应中心对新冠病区物品回收、清点及清洗时,疑似及确诊患者转运、陪检、尸体处置时,为疑似或确诊患者手术,新冠核酸检测时采用二级防护措施。
二级防护主要防护用品:
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一次性工作帽、穿防渗隔离衣或防护服、一次性乳胶手套或丁腈手套、鞋套等。
3.三级防护:
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在为疑似或确诊患者实施可产生气溶胶操作、手术、新冠核酸检测时可采用三级防护;
为疑似或确诊患者实施尸体解剖时采用三级防护。
三级防护主要防护用品:
正压头套或全面防护型呼吸防护器、穿防渗隔离衣或防护服、一次性乳胶手套或丁腈手套、鞋套等。
(四)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医务人员使用的防护用品应当符合有关标准。
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隔离衣等防护用品被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时应当及时更换。
(五)按《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要求实施手卫生,戴手套前应当洗手,脱去手套或隔离服后应当立即流动水洗手。
二、环境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
1.防控要点
(1)加强日常环境物体表面清洁和消毒工作,消除污染的环境物体表面的传播隐患。
(2)按照单元化操作的原则,强化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
(3)严格执行医院环境清洁与消毒制度,有明显污染的情况下,应先去污,再实施消毒;
消毒可选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或采用同等杀灭微生物效果的消毒剂。
(4)物体表面擦拭宜采用有效消毒湿巾,也可使用超细纤维抹布。
地面清洁消毒宜使用超细纤维地布;
清洁工具做到分区使用,保持清洁工具清洁与干燥,使用过的或污染的保洁工具未经有效复用处理,不得用于下一个患者区域或诊疗环境,防止发生病原微生物交叉污染。
(5)预防消毒与随时消毒相结合。
医疗区域预防消毒至少1次/天,中高风险区域至少2次/天(发热门诊);
有明显污染随时消毒。
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应增加消毒频次(如门把手、电源开关、电梯按钮等)。
2.终末清洁与消毒
(1)患者一旦出院或转科,应立即对病房或患者区域进行环境终末清洁与消毒工作,有效阻断病原微生物传播。
(2)应有序实施以“床单元”为单位的终末清洁与消毒工作,从医用织物到环境物体表面,先清洁、后消毒,从上到下,从相对清洁物体表面到污染物体表面,清除所有污染与垃圾。
可搬离的医疗设备与家具,应在原地实施有效清洁与消毒后,方可搬离。
(3)消毒可选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或采用同等杀灭微生物效果的消毒剂;
有明显污染时先去污染再消毒。
3.疑似或确诊新冠患者接触物体表面、地面的清洁与消毒
(1)发现疑似或确诊新冠患者时,在患者离开该环境后,应对患者所处周围环境的物体表面、地面进行清洁与消毒,消毒可选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至少作用30分钟,或采用同等杀灭微生物效果的消毒剂。
如为留观病房则每日消毒不得少于2次。
(2)有可见污染物时,应先使用一次性吸水材料清除污染物,再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500mg/L的二氧化氯消毒剂等进行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
(3)保持环境清洁、整齐。
4.注意事项
(1)遵循“五要、六不”原则。
“五要”,即:
隔离,病区要进行定期消毒和终末消毒;
医院人员密集场所的环境物体表面要增加消毒频次;
高频接触的门把手、电梯按钮等要加强清洁消毒;
垃圾、粪便和污水要进行收集和无害化处理;
要做好个人手卫生。
“六不”,即:
不对室外环境开展大规模的消毒;
不对外环境进行空气消毒;
不直接使用消毒剂对人员进行消毒;
不在有人条件下对空气使用化学消毒剂消毒;
不用戊二醛对环境进行擦拭和喷雾消毒;
不使用高浓度的含氯消毒剂进行预防性消毒。
合理使用消毒剂,科学规范采取消毒措施,同时避免过度消毒。
(2)使用合法有效的消毒剂,消毒剂的使用剂量、作用时间和注意事项参考产品使用说明。
(3)消毒剂对物品有腐蚀作用,特别是对金属腐蚀性很强,对人体也有刺激,配制消毒液、实施环境清洁消毒措施时,应做好个人防护。
三、医用织物的清洁与消毒
1.遵循原则
应严格遵循《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WS/T
508-2016)的要求。
2.感染防控要点
(1)应保持清洁卫生。
(2)住院患者、急诊室患者应一人一套一更换,衣服、床单、被套、枕套至少每周更换1次;
遇污染时应随及时更换;
更换后的医用织物应及时清洁、消毒;
枕芯、被褥、床垫应定期清洁、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及时更换,清洁、消毒。
(3)门诊诊间、治疗间的床单至少每天更换,如就诊人数较多,半天更换,有污染随时更换;
如可能接触患者粘膜(如妇科检查等)的,应一人一换,或使用隔离单(如一次性中单等)。
(5)医务人员工作服应保持清洁,定时更换,如遇污染应随时更换;
专用工作服专区专用,至少每日更换,遇污染应随时更换。
(6)使用部门应备有足够的被服收集袋(桶),分别收集感染性织物、脏污织物及医务人员的工作服、被服;
织物收集袋(桶)应保持密闭。
(7)有明显血液、体液、排泄物等污染的被服,多重耐药菌或感染性疾病患者使用后的被服视为感染性织物,由产生的部门负责放置在专用袋中并有警示标识,洗衣部门需分开单独清洗消毒。
(8)明显污染且无法清洗的织物可按医疗废物处理。
(9)被服的收集运送车与干净被服发放车应分车使用,并有明显标志,收取和发放车辆应专用,并应密闭运送防止二次污染。
(10)应分别设有相对独立的使用后医用织物接收区域和清洁织物储存发放区域,标志应明确,避免交叉污染。
3.疑似或确诊新冠患者接触织物的清洁与消毒
(1)当发现有疑似或确诊新冠患者,使用后的床单、被套等立即装入用双层专用袋鹅颈结式包扎,并贴有警示标识,密闭转运并集中进行消毒、清洗;
(2)一次性床单等,使用后当作医疗废物处理。
(3)明显污染且无法清洗的织物可按医疗废物处理。
(1)实施病人单元整理、更换、清洁、消毒和洗衣时应做好个人防护。
(2)医用织物收集过程避免扬尘和二次污染。
四、室内空气清洁与消毒
1.
感染防控要点
(1)可选择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进行有效空气交换,每日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室内也可配置人机共存的空气净化消毒机;
有人情况下不能使用紫外线灯辐照消毒和化学消毒。
(2)负压隔离病房,在保证有效换气次数的前提下,不必额外增加空气消毒措施。
在患者出院或转科后,对腾空的负压病房做好环境物体表面终末清洁与消毒的基础上,如有洁净系统可连续开启通风机组自净1小时后使用。
2.疑似或确诊新冠患者所处室内空气的清洁与消毒
(1)当发现有疑似或确诊新冠患者时,在患者离开该环境后,应对患者所处室内环境进行通风与清洁消毒。
(2)疑似或留观患者应单间隔离,并通风良好,可采取排风(包括自然通风和机械排风),也可采用人机共存的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
无人条件下可用紫外线等对空气行消毒,用紫外线消毒时,可适当延长照射时间到1小时以上。
(3)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将患者安置到负压隔离病房。
3.注意事项
(1)注意诊疗场所的气流组织,应从清洁区域流向污染区域。
(2)选择的空气消毒设备,应符合有关管理规定,并按照使用说明。
(3)注意人员保暖。
五、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与消毒
1.感染防控要点
(1)按照行业标准要求做好复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收集、清洗、包装、灭菌或消毒、储存、运送的全流程工作,确保复用器械的使用安全。
(2)应采取集中管理方式,所有复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由消毒供应中心负责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和供应。
内镜中心、口腔科等科室的复用器械的清洗消毒,可按相关行业标准处理,也可集中由消毒供应中心处理。
(3)使用后的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在使用部门应先就地预处理,去除肉眼可见污染物,及时送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
无法及时送消毒供应中心的器械和物品可使用器械保湿剂或及时进行初步清洗。
消毒供应中心应遵循先清洗后消毒的处理程序,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不明原因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先消毒。
耐湿、耐热的器械、器具和物品首选热力消毒或灭菌方法。
不耐热物品可选择化学消毒剂或低温灭菌设备进行消毒或灭菌。
(4)新使用的医疗器械与物品,应先了解材质与性能,选择合适的灭菌或消毒方法。
(5)血压计、听诊器、输液泵等医疗用品处理同物体表面。
2.疑似或确诊新冠患者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与消毒
(1)可复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去除可见污染物后立即采用双层专用袋逐层密闭包装,做好标识,密闭运送至消毒供应中心集中进行处理;
消毒供应中心可实行先消毒,再处理。
(2)或使用后立即使用有消毒杀菌的医用清洗剂或10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采用双层专用袋逐层密闭包装,做好标记,密闭运送至消毒供应中心集中进行处理。
(3)灭菌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耐热物品可选择化学消毒剂或低温灭菌设备进行消毒或灭菌。
(4)建议使用一次性餐(饮)具,如非一次性餐具,可用有效氯为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
(1)首选机械清洗、消毒,手工清洗注意个人防护。
(2)注意医疗器械处理间的环境通风、清洁与消毒。
(3)防止运送中再污染。
六、医疗废物管理
(1)收集:
医疗废物应放置在装有黄色垃圾袋的医疗废物桶中,禁止混入生活垃圾袋(黑色垃圾袋)中,医疗废物桶应加盖并有明显标识;
锐器及时置于锐器盒中,避免扎伤。
(2)感染性隔离患者使用后的医疗废物需采用双层黄色医疗废物袋分层封扎,做好标识,生活垃圾按照医疗废物处理。
(3)治疗室外使用后产生的医疗废物严禁入治疗室存放。
(4)医疗废物袋装量达3/4时应扎紧袋口后放入医用废物暂存容器(转运箱)中,锐器盒装量达3/4时封口,转运时放入转运箱中,转运箱应加盖后扣紧环扣。
存放医疗废物的容器应防渗,医疗废物袋外表面粘贴医疗废物标志(感染性、损伤性、病理性、药物性、化学性),根据医疗废物类型进行选择。
(5)医疗废物存放时间不超过48小时,集中回收后移交有资质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
(6)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应当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照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7)医疗废物由医院专人、定时、定线、使用密封容器进行收集、运送,不污染环境。
收集人员应做好必要的防护,如工作衣、手套等。
每天运送结束后,应对运送工具进行清洁和消毒。
(8)医疗废物收集人员负责登记各部门产生的废物量,并请产生部门人员确认。
(9)暂存要求:
医院集中存放医疗废物的房间必须上锁(或门禁),避免流失,并粘明显的警示标识和禁止吸烟饮食的标识,有防漏、防鼠、防蚊蝇、防蟑螂、防盗、防儿童接触等安全措施。
有上下水、洗手等设施。
每天对环境进行清洁与消毒,有污染时立即消毒;
运送车辆每天清洁消毒。
3.疑似或确诊新冠患者医疗废物的管理
(1)患者产生的生活垃圾与医疗废物均作为医疗废物处理。
(2)医疗废物收集桶应为脚踏式并带盖。
(3)医疗废物达到包装袋或者利器盒的3/4时,应当有效封口,确保封口严密。
使用双层包装袋盛装医疗废物,采用鹅颈结式封口,分层封扎。
(4)盛装医疗废物的包装袋和利器盒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当增加一层包装袋。
(5)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产生的医疗废物,在离开污染区前应当对包装袋表面采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消毒(注意喷洒均匀)或在其外面加套一层医疗废物包装袋;
清洁区产生的医疗废物按照常规的医疗废物处置。
(6)含病原体的标本和相关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的医疗废物,应当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照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7)每天运送结束后,对运送工具进行清洁和消毒,可使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运送工具被感染性医疗废物污染时,应当及时消毒处理。
(8)医疗废物宜在医疗机构集中暂存于相对独立区域,
尽快交由医疗废物处置单位进行处置,做好交接登记。
(1)锐器盒应符合标准,并严禁重复使用。
(2)医疗废物运送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院 院内 感染 疫情 工作方案 应急 预案 演练 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