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辰山植物园案例分析之欧阳物创编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9149009
- 上传时间:2023-01-04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354.16KB
上海辰山植物园案例分析之欧阳物创编Word文件下载.docx
《上海辰山植物园案例分析之欧阳物创编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辰山植物园案例分析之欧阳物创编Word文件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奥尔+韦伯+合伙人建筑设计公司
中国合作团队:
景观设计:
上海市园林设计院
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甲方Client:
上海市政府与中国科学院以及国家林业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中德总协调人:
丁一巨
总述Context:
上海辰山植物园位于上海市松江区辰花公路3888号,总占地面积200公顷。
于2007年开始建设,2011年1月23日正式对外开放,由上海市政府与中国科学院以及国家林业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合作共建,由德国瓦伦丁教授主持设计。
是一座集科研、科普和观赏游览于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
园区植物园分中心展示区、植物保育区、五大洲植物区和外围缓冲区等四大功能区,占地面积达207万平方米,为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植物园,同时也是上海市第二座植物园。
上海辰山植物园先后获得“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示范基地”等称号。
项目背景与变迁ProjectBackgroundandhistory:
辰山植物园园址早期是上海地区四大原矿产区之一,为上海市提供大量矿产资源,随着上海这座中国最大城市的飞速发展,辰山区域的原始风貌,在服务城市建设的采石挖掘中几乎破坏殆尽,昔日的秀美景色和先贤遗迹已是无处可寻,在建国时期由于资源逐渐被挖掘殆尽,辰山地区就已成为一座废弃旧矿场,本身就缺乏的植物种类还在不断地减少,逐渐成为荒地,地域内只留下了大大小小的不少矿坑。
可以说园内的环境其实相当恶劣,土质以及原有的植物覆盖相当糟糕。
一度接近废弃地的标准。
直到2007年,植物园的建设被提上日程,辰山才又一次重回大家的视线,焕发出希望的光彩。
项目成因GenesisofProject:
上海辰山植物园处在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之下,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系统受到严重威胁,植物种类急剧减少。
上海辰山植物园面临一个认知和体验世界的新时代。
人们逐渐意识到全球生态系统以及植物种类急剧消失所面临的危机。
而且正是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时候,且上海只有一座较小的植物园。
再者随着社会发展及国家战略的调整,世界各国的植物园都在其国家发展战略中发挥着作用,植物园要充分体现其科研、教育和娱乐等社会功能;
而且现在国内越来越注重与国内外植物园的联合与交流,共同探讨植物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辰山植物园的定位是以华东区系植物收集、保存与迁地保育为主,融科研、科普、景观和休憩为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
上海缺乏自然的生物资源,但拥有丰富的智力资源,应该为区域性植物保育作贡献。
辰山植物园是保育的基础和平台,建造辰山植物园是社会的长远需求。
随着上海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本身就缺乏的植物种类还在不断地减少,城市环境质量也有所下降。
。
建造辰山植物园是城市的绿色名片。
新建一座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植物园,形成具有上海城市个性和特色的绿色环境,正是为上海的生态建设而服务。
让绿色来演绎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是上海市政府打造绿色名片的一项重大举措。
再者随着社会发展及国家战略的调整,世界各国的植物园都在其国家发展战略中发挥着作用上海辰山植物园将在国家战略发展的指导下,注重体现区域特色和需求,紧紧围绕华东植物保育、开发和利用研究的需求,充分体现其科研、教育和娱乐等社会功能;
建设辰山植物园,对原生生境的保护,加强生物多样性,提高绿化科研水平,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上海特殊城市环境下的植物园是缺乏的,研究植物在城市人工特殊生境下的应对反应,其成果将为今后更加快速的城市化进程提供生态建设的有益借鉴。
设计、发展和决策过程Design,DevelopmentandDecisionMakingProcess:
植物园所属地块多为平地,仅有一处独立山体辰山,缺乏地形变化,生境过于单调,地下水位较高,给植物的引种驯化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东西走向的佘天昆路和南北走向的辰山塘运河将整个园区分割成3个部分,使各景区间的联系难度增加,尤其是园区内外的交通分工和组织的问题比较突出。
环境水体水质严重退化园区内封闭式水体占大部分水体面积,水体基本上缓流或不流动面积小、环境容量十分有限、自净能力弱,根据初步调查,目前植物园周边水体水质较差,基本上都是劣五类水质。
考虑景观水体蒸发等因素的影响,需要定期补充部分水,采用植物园周边水体作为补充水源,这些水作为补充水进人封闭水体前,必须要采用一定的处理措施,以减少对景观水体的污染。
土质状况堪优物园场地的土壤质量条件并不容乐观:
质地勃重水稻土很难满足植物生长需要;
矿坑进行植被恢复面临技术难题;
各种专类园建设对土壤提出了不同要求,同时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也会对原有土壤造成扰动、进一步破坏土壤原生境,为了满足景观营造和植物种植的需求,需要持续检测土壤质量,并结合实际需求加以改良。
引进植物种类繁多,生物学特性和生态习性难以把握,植物是植物园的主体成分,如何科学配置各类植物,营建优美景观、展现各专类园区景观特色,体现其丰富的文化与科技内涵,是需要进行深人研究的。
场地分析SiteAnalysis:
区位分析
上海辰山植物园位于上海市松江区辰花公路3888号,上海辰山植物园位于上海市东北部,松江区佘山山系中,距离上海市中心区约35km。
位于冲积平原之上,地处密集的长江三角洲。
该三角洲由进入东海海域长江冲积而成,地域广阔,地势平坦。
(图二.区位分析图)。
项目选址地形分析
选址于佘山山系中,植物园所属地块多为平地,有一处独立山体辰山,东西走向的佘天昆路和南北走向的辰山塘运河将整个园区分割成3个部分,植物园所在地区拥有9座高达100m的小山丘。
偏北的辰山部分除了一座孤立的辰山以外,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矿坑,偏南部分主要是一些三两相连的湖区,植物园场地刚好位于海平面之上,地下水位高。
这里仍然以湿润的冲积平原景观为主,还有无数的运河、排水渠形成的水景。
其间零星分布着小村庄。
植物园外围主要是一些农田。
有一圈天然的绿化林带将整个园址包围起来。
(图三.地形分析图,图四.地形鸟瞰图)
景观资源分析
由于项目位于上海市相对偏僻的松江区,所以周围人文景观较少,专门的游览大型公园也不多,但是也有一些较为原生态的公园和较为小型的娱乐景区,相信随着上海的不断发展,以及辰山植物园的茁壮成长,未来的松江区将会有更多的特色景点。
详情见(图五.景观资源分析图)
方案内容ProgramElements:
区位交通分析
植物园位于松江区辰花路,交通便利,毗邻地铁九号线,距离上海虹桥火车站15公里,距离上海火车南站约20公里,距离虹桥国际机场也仅仅16公里左右。
(图六.区位交通分析图)
周边交通分析
园址距离上海市中心区约35k,其东北面与著名旅游景点西佘相望,南邻松江大学城,与A9高速公路和318国道相连,东面是轨道M9线,对外交通便捷。
植物园周边道路交错纵横,各级道路组织成严密有序的交通网,使植物园具有得天独厚的交通条件,其南面,北面,和西面各毗邻一条市区主要干道,而其东面则分布了许多的二级道路交通网,同时紧靠着地铁号线,可以应对植物园观赏区众多的人流量。
(图七.周边交通分析图)
设计理念
其整体理念为“华东植物、江南山水、精美沉园”。
该园的建设原则为“景观是根本、科研是基础、特色是关键、文化是灵魂”。
它源于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全世界的植物聚集生长在一个特定的空间里具有科学的内涵和艺术的外貌。
本园设计思想借助于中国传统的园林艺术底蕴以及丰富的植物种质资源,使辰山植物园具有无与伦比的特质。
在满足教学、科研、保护等植物园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将园区因地制宜地融入现有的山水环境中,保护、保持和恢复场地的自然特性和文脉,强调可持续地利用自然资源和为人服务的宗旨。
既尊重了中国传统的园林艺术理念,又具有时代特征兼顾公园的游览功能,满足上海大都市城市居民休闲活动的需求,为人们提供一处科普启智、科学研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栖息地。
场地总体布局规划
在植物园的设计中,克里斯多夫·
瓦伦丁教授与其设计团队因地制宜,并将植物园布局成中国传统篆书中的“园”字,极富中国特色。
植物园的空间构成简单,三个主要空间构成要素——绿环、山体以及具有江南水乡特质
的中心植物专类园区,反映辰山植物园场所精神。
这个绿环形象征着世界。
绿环内的山峦以及倒映着蓝天的湖泊展示了江南水乡特质的景观空间。
这些
充满活力的空间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尽现自然之美。
主入口综合建筑、展览温室和植物研究中心等
最重要的建筑全部融合在这个大型的绿环中,丰富
的竖向变化形成具有雕塑感的大地艺术景观。
通过绿环上下起伏的地形塑造,为植物的生长
创造了丰富多样的生境,形成乔木林、林荫道、疏林
草地、孤赏树、林下灌丛以及花境等多层次的植物生
长空间,具有较高生态效益。
绿环上的各段将按照与上海相似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分别配植欧洲、美洲及亚洲等不同地理分区具代表性的引种植物。
植物园的中心是一个大湖区,展示自然和人工环境中的水生植物。
(图八.总体布局规划思路图)
湖区还分布着超过35个专类园,它们宛若独立的小岛,与一个连续的基础结构相连接。
这些专类园的标高高于潮湿的底土层1m,被统一的护坡包围着,并设有天然石材铺装,在小岛四周的软土中形成坚实的重复图案。
这些小岛颇具个性,凸显植物园特色,展示了几百年来人们对植物引种栽培的成果。
每个小岛展示着一个独特的植物世界。
小岛的设计初衷是构成能反映江南水乡景观特质的岛屿状植物专类园,突显浓郁的地域风貌。
小岛分别是玫瑰园、木犀园、植物造形园和水花园等等。
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还可以学习到有用的知识。
毗邻沼气植物的一个花园展示了生物能源作物的重要性。
另一个花园展示了那些能够用于生产纤维的植物,如椰子树、剑麻和棉花等。
一个种有橄榄树的小岛展示了不同的油料作物,另一个小岛则展示了不同颜色图案的染料植物。
(图九.总平面图)
功能分区
上海辰山植物园分中心展示区、植物保育区、五大洲植物区和外围缓冲区辰山等五大功能区。
中心展示区建造了矿坑花园、岩石和药用植物园等26个专类园。
中心展示区与辰山植物保育区的外围为全长4500米的绿环,展示了欧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的代表性适生植物。
中心展示区的展览温室是整个植物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十.功能分区图)
外围缓冲区主要是一些田地或者自然地林地,包围在整个植物园的最外侧,把植物园和失去的喧嚣隔断开来,让整个园子更具有意境,且区域性界限性更加明显,同时外围缓冲区的绿地和林带和绿环上上的植物带相连接,更加是一个自然又平稳的过度。
也使植物园与周围完美的融合到一起。
五大洲植物区实际上就是外围的一圈绿环,通过绿环上下起伏的地形塑造,形成平均高度约6m,宽度为40~200m不等的环形带状地形,改变原场地多为平地,仅有一处独立山体辰山的地貌特征,构筑延绵的大尺度山水格局,为植物的生长创造了丰富多样的生境,形成乔木林、林荫道、疏林草地、孤赏树、林下灌丛以及花境等多层次的植物生长空间,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为植物园引种驯化奠定了良好的立地基础基本解决了园区地形缺乏变化、生境过于单调的矛盾。
绿环上的各段按照与上海相似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分别配置欧洲、美洲及亚洲等不同地理分区具代表性的引种植物。
(图十一.绿环引种规划图)
辰山区主要是一座天然小山和若干因挖矿而堆积而成的小山包,以及矿物开采所留下的大大小小的矿坑,地形较为丰富。
同时因人为活动干预较大,其天然植被覆盖较少。
其主要规划就以地形的绿化为主,面积约16hm2的辰山山体则运用生态恢复手法进行处理,作为现有乡土植物的保育区,保护好现有的地带性植被,强调植物园的生态保护功能。
依山势构筑安全便捷的道路系统,在顶峰构建观景平台俯瞰全园,引导游人参观考察辰山的立地条件和植被演替的互动过程。
对山体的东西两侧采石场遗址进行改造,形成独具魅力的岩石草药专类园和沉床式花园,使其重新焕发生机。
主要景点就是著名的矿坑花园。
矿坑花园位于辰山植物园的西北角,邻近西北入口,由清华大学教授朱育帆设计。
矿坑原址属百年人工采矿遗迹,作者根据矿坑围护避险、生态修复要求,结合中国古代“桃花源”隐逸思想,利用现有的山水条件,设计瀑布、天堑、栈道、水帘洞等与自然地形密切结合的内容,深化人对自然的体悟。
利用现状山体的皴纹,深度刻化,使其具有中国山水画的形态和意境。
矿坑花园突出修复式花园主题,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园艺花园。
(图十二,图十三.矿坑花园实景图)
中心展示区面积约63.5hm2,被绿环围抱,由西区植物专类园区、水生植物展示区以及东区华东植物收集展示区等构成。
和绿环大尺度的地形塑造不同,该区基本保持原有农田、水网的度和肌理,仅通过微地形处理,专类园相对高程控制在0.8~1.2m左右,改善地下水位偏高的立地条件,西区专类园边缘由块石垒砌而成,构成能反映江南水乡景观特质的岛屿状植物专类园,具有浓郁的地域风貌。
并且专类园内外空间的植物景观形成精致与粗放,多样与简单的强烈对比。
辰山植物园共设置约35个植物专类园,分4种类型,第一类是世界各地植物园普遍设置的,按照植物季节特性和观赏类别集中布置展示区,如月季园、春花园、秋色园、观赏草园等;
第二类是为增加植物园游园的趣味性,吸引某类特殊人群或为游客科普活动设置的园区,如儿童植物园、能源植物专类园以及染料植物专类园等;
第三类是结合植物园的研究方向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以专类植物收集和引进植物新品种展示区为主,如配合桂花品种国际登录,建设桂花种质资源展示区,收集华东区系植物,建设华东植物收集展示区等;
第四类是根据辰山植物园场地特征营建的特色专类园区,如水生植物专类园、沉床花园和岩石草药专类园等。
著名的就是水生植物专类园。
水生植物专类园位于整个园区的东南角,主要收集展示不同类群的水生植物品种,着重表现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同时强调科普性,展示丰富多样的水生植物景观,主要通过5个不同主题的专类园系列表现。
(图十四.水生植物专类园)
鸢尾园位于整个水生植物专类园的东南侧,东高西低,成为国内收集鸢尾种类最多的鸢尾专类园。
南侧及东侧设置小码头广场和木栈桥,满足游客集散、休憩的需求,加强亲水性。
蕨类专类园由富有变化的3个起伏的土丘围合成谷地地形,种植高大乔木,形成郁闭小岛,与对面的鸢尾园开敞空间形成对比,在林下结合造雾系统种植各种蕨类植物如树形蕨、荚果蕨等。
睡莲与王莲园池位于水生植物专类园的中心,通过木栈桥与蕨类专类园及特殊水生专类园相连,荷叶状游步道漂浮水上环绕成种植池,睡莲、王莲等沉水植物生长其间。
湿生植物专类园3条平行水渠有效构建水生、湿生旱生生境展示自然水体沿岸植被分布模式,即形成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及深水区无植物的梯度变化特点。
特殊水生植物专类园收集所有能在上海生长的水生植物品种,
作为科普科研的场所,29种水生植物类型在这里充分展示,提供了科学的物质基础,清晰地表现了沉水植物、浮叶植物、挺水植物及沼生植物等4大类型水生植物它们的生态群落特征、系统进化进程及不同生境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科研中心是以植物科技研究为主的多功能建筑,建筑面积达15780m2,可以直接通往研究场地。
建筑与地形的轮廓线互相交错而生,整个建筑物沿着环形走势横向延伸了300m,它的最高点绝对标高达18.6m。
三层高的建筑体量由三组平行带状结构组成,即北带、南带和中间带具有南、北朝向的办公室和实验室的立面是由实体外墙和透明的水平窗带构成。
实体外墙为清水混凝土墙体,建筑的东面和西面的端部以及中部的入口区域则为玻璃幕墙体系。
立面上纵横交错的装饰性钢构架,辅以钢绳,在上面种植不同攀爬植物,起到高效遮阳和丰富立面景观的双重作用。
(图十五.科研中心效果图)
植物保育区位于全园东北角,主要由一系列现代化的温室构成,作用于对大部分因种植物的前期保育,以及一些珍稀植物的保护培育,培育,繁殖的等等。
还有一些较为特别的针对特殊人群的专类公园,是一座除科研中心外的高科技园区。
其中著名的有展览温室和具有代表性的盲人花园。
展览温室是整个植物园的亮点和标志,也是技术难点,是目前亚洲最大的展览温室建筑群。
建筑面积约21613m2,由三个独立的温室组成,高度分别为20,19,16m,建筑面积分别为5500,4500,2800m2。
展览温室的建筑形态独特,采用弧形的大跨度铝合金空间结构形式,三角形单元的双层夹胶玻璃覆盖外表,轻盈通透。
三个温室利用可再生的能源,采用独立分区的智能环境控制系统,突出各自温室的环境条件,内部形成8个气候区域,种植来自世界各地的奇花异草。
除三个温室外,一个半开敞的共享空间,北侧设备办公区,东侧的能源中心共同组成展览温室建筑群。
(图十六.温室南入口,图十七.温室效果图)
盲人植物园位于辰山植物园的辰山塘以东部位、华东植物区系内,四周为华东植物区内的道路。
由于靠近管理区、植物园大温室区和辰山植物园东北出入口,地位优势明显。
盲人植物园是以盲人为主要服务对象,配备以安全的辅助设施,可进行触觉感知、听觉感知和嗅觉感知等活动的植物园。
该园是上海市第1个面对公众开放的盲人植物园,也是辰山植物园建设方在初步设计之后增加的一个重点专类园。
该园基地南北长93m、东西宽19~27m,呈细长的米粒形。
用地红线范围内基地面积为1965m2。
,人植物园以主路为线索,串联了视觉体验区、嗅觉体验区、叶的触摸区、枝条触摸区、花果触摸区、水生植物触摸区、科普触摸区7个体验区域,以触摸体验为主要体验方式。
(图十八.盲人花园平面图)
植物规划
作为最新筹建的专类园,辰山植物园植物系统园设计有别于上海植物园系统园和其他同类专类园,舍弃营造大面积的树木园,旨在相对集中地展示,突出展示的全面性和科学性,不刻意强调乔木、灌木、藤本和草本。
除了规划布局上有独到之处,其品类之多实属罕见,2010年4月,园内已收集到植物约9000种,其中最多的属华东地区的植物,共有1500余种。
上海辰山植物园也由此成为拥有华东区系植物最多的植物园。
2010年12月,辰山植物园收集的珍稀濒危活植物(即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达到107种,其中包括羊角槭、普陀鹅耳枥、夏蜡梅、伯乐树等品种。
这些植物中,部分为野外仅存若干株的珍贵物种,有的则具有极强观赏性,还有不少是价值很高的药用植物和野生水果植物。
植物园的长远目标是搜集全球3万种植物。
(图十九.珍稀植物代表)
获得的荣誉:
2011年4月30日,植物园游园人数达到100万。
2011年10月,上海辰山植物园成为首批创建国家旅游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单位之一。
2012年4月,植物园入选“上海市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2012年4月24日,辰山植物园正式将由27名院士出资认养认养的木兰园取名为“智慧园”。
2012年4月28日,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在植物园举行建设的揭牌仪式。
建成后的研究中心将坐落于园内。
2012年10月—12月,上海辰山植物园先后获得“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示范基地”等称号。
项目重要性和唯一性
Significance&
UniquenessofProject:
全球2000多个植物园,平均占地面积为75公顷,而辰山植物园占地207公顷是平均水平的3倍之大。
在所有城市植物园中,规模位居前列。
其中,辰山山体面积20公顷,占辰山植物园全园面积的10%,其绝对标高71.4米,地形复杂,适合原生植被重建和保护,是植物园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区域性地理环境和植被特征有着重大意义。
对于一个植物园来说,10%的原生植被保护区是至关紧要的,是评判高水平植物园的一个严格标准。
华东地区现有植物园8个,各具特色,尤其是庐山、南京及杭州各植物园选址得当、山清水秀、环境优良,适合植物生长,在我国植物园事业中居重要地位,是开展华东区域性植物保育研究的理想场所。
但类似上海特殊城市环境下的植物园是缺乏的,研究植物在城市人工特殊生境下的应对反应,其成果将为今后更加快速的城市化进程提供生态建设的有益借鉴。
使用者和使用状况User/UseAnalysis:
植物园辐射范围为整个东部。
针对的上海各色人群和广大的外来游客,作为一个植物园,会为不同年龄阶层的游客、在校学生以及科学家提供学习和研究的机会。
同时,它又是上海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植物园四周将修建餐馆、船只和自行车租赁中心,一个儿童游乐园和一个野营地。
植物园的一个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在科普教育和休闲娱乐之间寻找平衡。
现在的辰山植物园已经顺利完成2010上海世博会的映衬作用,成为了上海不可或缺的景点之一。
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学习的好去处,也成了上海的一张王牌绿色名片。
构建了一个稳定的、低能耗的、多样的植物生长空间,真正成为了理想的植物王国。
同行评价PeerReviews:
辰山植物园在发展战略及植物园功能等方面注重与世界植物园的发展趋势接轨,充分考虑上海区域特色,体现上海区域发展规划的要求和公众的意愿。
辰山植物园立足于国家发展和植物园发展的核心战略,加强华东区系植物保育、开发和利用研究,提高园林景观建设,来满足上海及周边地区公众的娱乐需求,增强科普设施建设,充分执行21世纪植物园的科普教育功能。
在设计和表现形式上,辰山植物园注重用优秀的园林设计来吸引观众,充分体现和发挥其娱乐功能。
规划方案的总体构思不仅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造园的特色,同时注重其整体理念“江南山水”的深刻表达。
在景观特色上,辰山植物园建设注重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在科学研究上,结合世界发展前沿和国家及地方需求,。
在科普教育方面,辰山植物园首先引入儿童园的建设理念,建造适合3~16岁不同年龄阶段儿童,以植物为载体的娱乐设施。
同时,专类园的建设突出科学性和趣味性,吸引不同年龄层次的公众,促进对植物的了解和认知。
可以说是一所世界级走在时代前沿的的植物园。
当然作为一个新兴植物园,其也有不足之处首先,植物园地处的佘山其实并非一个交通发达的地段,通过最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地铁从市区到次也需要近2个小时,并且只有一条地铁九号线,交通承受力偏重。
其次,园内景观分布不均,特别是植物方面的景观,主要的珍奇植物集中在温室内,相对来说外部景观不够出彩,造成游客滞留的后果。
还有,周边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总体功能偏少,许多相关的项目建设还没有跟上,还不能将植物园打造为一个全方位的旅游休闲景点。
启示Lessons:
我觉得向上海这样这样的国际大都市就应该向伦敦,巴黎等等城市一样拥有多个植物园。
上海建造第二个植物园——辰山植物园正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上海 植物园 案例 分析 欧阳 创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