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一中等七校联合体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docx
- 文档编号:19142282
- 上传时间:2023-04-24
- 格式:DOCX
- 页数:29
- 大小:40.71KB
广东省中山一中等七校联合体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docx
《广东省中山一中等七校联合体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中山一中等七校联合体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中山一中等七校联合体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
广东省中山一中等七校联合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
广东省中山一中等七校联合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
第I卷
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说孝
两千多年前神州大地上一对师徒的对话,揭开了人类这条河流之所以生生不息的秘密。
徒弟子路在河边问道:
老师,我想听听您的志向。
老师孔丘想了想,说了十二个字: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孔子的这三句话,也可以用三个简单的字概括:
老者安之,是孝;朋友信之,是信;少者怀之,是慈。
请注意,为什么孔子把孝而不是信、慈排在了首位?
同样,为什么此后世世代代的中国人,也同样把孝称为百善之首呢?
也许有人会说,老人是智慧的化身,后辈需要向老人学习,以传承各种知识和技能,所以当然要孝敬老者。
然而此情非中国独有,世界上各个文明都是如此,这一点不足以说明孝在中国具有至高地位,而且考古资料也表明孝为首的情况未必自远古就如此。
在已经发现的我国最早文字——甲骨文中并没有孝字,孝字出现于更晚些时候的商周金文中。
我们不妨先看看荀子对人类生存处境的一段论述。
荀子认为,人生不能无,人能,彼不能也。
人类相对于其他物种,在力量、速度上都没有什么优势,却能在严酷的生存环境中胜过其他动物,是因为人懂得体合作。
人为什么能做到体合作,就在于每个人都知其本分,各行其正,各安其所。
所以,人不能无,既在体中,就不能不讲本分,否则,就不免会陷于纷争、动乱和瓦解。
无疑,为了体的共存,人还需要把自己天性中那些合作、利他的因素利用起来。
孟子曾把人的天性中固有的四种合作、利他的因素,称为四端:
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端,是起点的意思。
仅仅有一个起点,当然是不够的,关键在于这些合作、利他的因素,通过怎样的道路,渗透到人们点点滴滴的生活实践中去。
似乎正是在这一点上,中国文明和世界上的其他文明,渐渐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在基督教文明等神教文明和佛教文明等相信轮回的文明中,合作性的因素在一定意义上是以来世许诺的形式向信众颁布的。
人们安守本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相信,只有诚实善良,不杀人,不偷盗,才能在死后获得拯救去往天堂,或修得善果减除后世轮回之苦。
然而在中国,在热衷鬼神祭祀的商代被周代取代之后,人们似乎渐渐形成了现实世界、慎言死后世界的传统。
孔子的不知生,焉知死,便是对这一传统的精练表达。
相应地,中国人摸索到了一条立足于现实世界、发扬合作利他天性的道路。
这条道路,自然要从一个人出生时最先相遇的两个人——父母开始,从自己和这两个人无法割舍的关系开始。
如此设想,我们似乎就容易理解,孝为什么被无数中国人作为修身的起点,成为百善之首。
在人类社会中,代际关系具有不可选择性。
人能够选择职业、住所、生活方式,却不能选择自己的父母。
这一不可选择的事实从消极的一方面理解,是无法逃避的深深的无奈。
不过,从积极的一面来理解,代际关系的不可选择性,恰恰使孝在中国文化中成为修身的起点,成为百善之首。
每个人都无可回避地处于与父母的实际关系中,正因为如此,孝是每个人都不能不终生面对的事情,同时也就为每个人的合作利他品德的修养提供了牢固的依靠。
你想修养你的德行,成为一个仁慈、有合作精神的人吗?
请从那个你一出生起就必须与之合作的人开始,请从孝开始。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孝字的结构:
上面是一个老人,下面是一个孩子。
老在上,子在下。
孝的含义,就这样清晰地呈现着。
(摘自《国学》,有删改)
1.下列对孝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孔子说的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可以用孝、信、慈三个字来概括,以孝为先的思想影响了世世代代的中国人。
B.甲骨文中并没有孝字,孝字出现于更晚些时候的商周金文中,孝为百善首也未必自远古即有,但这并不能说明孝在中国不具有至高地位。
C.一个人从一出生,最先遇到和自己无法割舍的两个人——父母,这样看来,孝成为百善之首,是因为无数中国人把它作为修身的起点。
D.孝是每个人都不能不终生面对的事情,因为每个人都无可回避地处于与父母的实际关系中。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人生不能无,人能,彼不能也,这是荀子对于人类能胜过其他动物以适应严酷生存环境的原因的论述,体的合作让人类能够在生存劣势中获得发展。
B.孟子把人的天性中固有的四种合作、利他的因素,称为四端,但仅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不够的,还需要在实践中表现出来。
C.基督教、佛教是以来世许诺的形式向信众颁布合作、利他因素,这似乎让中国文明和西方文明逐渐有了差距,从而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D.商代热衷鬼神祭祀,周取代商以后,传统发生了变化。
孔子的不知生,焉知死的说法就是对人们现实世界、慎言死后世界的传统的精练表达。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有人说,老人是智慧的化身,后辈需要向老人学习,来传承各种知识和技能,但这不能成为孝敬老者的根本原因。
B.孔子以孝为先的说法、孟子的四端说、荀子的合作说,他们关于孝的内涵的理解和认识,对我们今人有非常好的启示作用。
C.人需要把自己天性中那些合作、利他的因素利用起来,对这些因素的利用就是体合作,是为了体的共存。
D.孝字的结构本身就很好地诠释了孝的含义。
孝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合作精神,让人变得仁慈、有爱心。
【答案】
1.C
2.C
3.B
【解析】
1.
试题分析:
C
因果颠倒,由原文第5段可知,一个人从一出生,最先遇到和自己无法割舍的是父母是原因,孝成为百善之首无数中国人把它作为修身的起点是结果。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命题者常将选项的干扰点设置在一些不同的对应关系、程度、范围等上,多多熟悉误区设置的点,无疑是提高答题准确率的关键。
考点: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考点: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
B
孟子的四端说是指人的天性中的合作、利他因素,荀子的合作说是对人类生存处境的论述,这两种说法都不是关于孝的理解和认识。
此类题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选项按原文顺序,依次对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其中一个错误项的错误设置有隐蔽性和迷惑性,它往往在大体正确的前提下设置一些与原文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不符的内容、词语。
做题时要仔细推敲,认真比对。
此类题目选择肢中设错类型可分为信息错位、错解词语、强加因果(或因果倒置)、无中生有、颠倒是非将文中未然的信息说成必然等。
解题时考生应审准题干,依文索义,正确分析。
考点: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韦贯之,名纯,避宪宗讳,遂以字行。
少举进士。
德宗末年,人有以贯之名荐于京兆尹李实者,实举笏示所记曰:
此其姓名也,与我同里,素闻其贤,愿识之而进于上。
说者喜,骤以其语告于贯之,且曰:
子今日诣实而明日受贺矣。
贯之唯唯,数岁终不往,然是后竟不迁。
永贞中,始除监察御史。
上书举季弟纁自代,时议不以为私。
右补阙,而纁代为御史。
元和元年,宰相杜佑子从郁为补阙,贯之持不可,寻降为左拾遗。
复奏:
拾遗、补阙虽品不同,皆是谏官。
父为宰相,子为谏官,若政有得失,不可使子论父。
改为秘书丞。
新罗人金忠义以机巧进,至少府监,荫其子为两馆生。
贯之持其籍不与,曰:
工商之子,不当仕。
忠义以艺通权幸为请者非一贯之持之愈坚既而疏陈忠义不宜污朝籍词理恳切竟罢去之。
讨吴元济也,贯之请释镇州,专力淮西,且言:
陛下岂不知建中事乎?
始于蔡急而魏应也,齐、赵同起,德宗引天下兵诛之,物力殚屈,故朱泚乘以为乱。
此非它,速于扑灭也。
今陛下独不能少忍,俟蔡平而诛镇邪?
时帝业已讨镇,不从。
终之,蔡平,镇乃服。
初,讨蔡,以宣武韩弘为都统,又诏河阳乌重胤、忠武李光颜合兵以进。
贯之以为诸将四面讨贼,各速进取,今若置都统,又令二帅连营,则各持重养威,未可以岁月下也。
亦不从。
后四年乃克蔡,皆如贯之策云。
有张宿者,有口辩,得幸于宪宗,擢为左补阙。
将使淄青,宰臣裴度欲为请章服。
贯之曰:
此人得幸,何要假其恩宠耶?
其事遂寝。
宿深衔之,卒为所构,诬以朋党,罢为吏部侍郎。
不涉旬,出为湖南观察使。
后罢为太子詹事,分司东都。
穆宗立,即拜河南尹,以工部尚书召。
未行,卒,年六十二,诏赠尚书右仆射,谥曰贞。
(据《旧唐书》《新唐书》,略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忠义以艺通/权幸为请者非一/贯之持之愈坚/既而疏陈忠义不宜污朝籍/词理恳切/竟罢去之
B.忠义以艺通权幸/为请者非一/贯之持之愈坚/既而疏陈忠义不宜污/朝籍词理恳切/竟罢去之
C.忠义以艺通/权幸为请者非一/贯之持之愈坚/既而疏陈忠义不宜污/朝籍词理恳切/竟罢去之
D.忠义以艺通权幸/为请者非一/贯之持之愈坚/既而疏陈忠义不宜污朝籍/词理恳切/竟罢去之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语言禁忌现象。
韦贯之,名纯,因避唐宪宗李纯讳,别人只能用字称呼他,只有自己才可以用名来称呼自己。
B.谏官,中国古代官职之一,是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的官吏。
唐朝的左、右拾遗与左右补阙都属于谏官。
C.工商是手工业者和商人的简称,在封建社会里为杂色之流,可追求物质享受,不可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更不可超授官秩。
D.对已死的官员,古代皇帝可依据其生前功绩赠官、赠谥。
尚书右仆射是皇帝对韦贯之死后赐赠的官职,贞是对韦贯之死后赐赠的谥号。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韦贯之刚强正派,不阿权贵。
有人把他推荐给京兆尹李实,李实表示愿意结识他并把他推荐给皇上。
韦贯之并没在意,几年没有去拜访李实,失去了通过李实推荐而升迁的机会。
B.韦贯之坚持原则,不徇私情。
上书推荐弟弟韦纁代替自己做监察御史,当时人们并不认为他偏私;宰相儿子杜从郁做补阙,韦贯之却两次上奏,致使杜从郁的官职一降再降,做了秘书丞。
C.韦贯之洞察力强,料事如神。
讨伐吴元济的时候,韦贯之建议先放下镇州,全力对付淮西;不赞成设置都统的同时又令二帅连营,这些德宗都没采纳。
事后证明韦贯之是正确的。
D.韦贯之为官敢言,坚守正义。
皇帝宠臣张宿出使外地,宰相裴度为他请求章服,韦贯之严词坚决反对。
因此事得罪了做谏官的张宿,张宿后来诬以朋党报复韦贯之。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说者喜,骤以其语告于贯之,且曰:
子今日诣实而明日受贺矣。
。
(5分)
(2)其事遂寝。
宿深衔之,卒为所构,诬以朋党,罢为吏部侍郎。
(5分)
【答案】
4.D
5.A
6.B
7.
(1)(向李实)推荐(韦贯之)的人很高兴,急忙把李实的话告诉韦贯之,并且说:
你今天到李实那里去,明天就能受到庆贺。
(说者骤且诣各1分,大意通1分)
(2)这件事就停止不办了。
张宿对此怀恨在心,(韦贯之)最终还是被张宿陷害,诬陷他结朋连党,罢免了他的官职,让他做了吏部侍郎。
(寝、衔、构各1分,
卒为所构被动句式1分,大意通1分)
【解析】
4.
试题分析:
D金忠义用艺能来结交权贵宠臣,替他说情的不止一两个,韦贯之对自己所持意见更加坚定。
他不久又上疏陈述金忠义不应当玷污朝廷官吏的名册,词理恳切,金忠义的官职终于被免去。
做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一般集中在人称的换和在句中的充当的成分,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如此题注意并列的谓语和人称的换。
考点: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5.
试题分析:
A
为避唐宪宗李纯之讳,任何人包括韦贯之自己都不能用名纯来称呼。
这是一道文化常识的考核的题目,去年在大纲卷中出现,重点突出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合乎当今国学热的趋势,以后还会坚持。
文言的选文是人物传记,那主要的常识是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
备考时要积累名著、名篇、时代、国别、文学形象、作品主题等文学常识。
解答此道题目,需要逐项审读,按照自己积累的有关知识,判断相关内容,是否正确;要注意各项表述中有关作品同、年代是否一致。
考点:
理解常见古文常识。
能力层级为理解B。
6.
试题分析:
B
宰相儿子杜从郁做补阙,韦贯之却两次上奏错,两次上奏一次是针对补阙,一次是针对左拾遗;且一降再降为秘书丞错,原文第二段是改为秘书丞。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
考点: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7.
考点: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文言文参考译文】
韦贯之,名纯,避宪宗名讳,以字行于世。
年轻时就考中进士科。
德宗末年,人有把韦贯之推荐给京兆尹李实,李实举起笏板给人看他所记下来的名字,说:
这是他的姓名,和我是同乡,一向就听说他很贤能,希望认识他,然后引荐给皇上。
推荐的人很高兴,急忙把李实的话告诉韦贯之,并且说:
你今天到李实那里去,明天就能受到庆贺。
韦贯之唯诺而已,但几年中始终不肯前往,这件事之后他的官位也没有升迁。
永贞年间,韦贯之才被授任为监察御史。
他上书举荐小弟韦纁代替自己任监察御史,当时议论这不是徇私枉法。
于是任右补阙,而韦纁代替自己做监察御史。
元和元年,宰相杜佑的儿子杜从郁做补阙,韦贯之坚持说不可以,不久降职为左拾遗。
他再次上奏说:
拾遗、补阙虽然品级不同,但都是谏官。
父亲任宰相,儿子任谏官,如果政事有失,做儿子的不可能去议论父亲。
于是杜从郁改任秘书丞。
新罗人金忠义因为投机取巧进用,官做到少府监,他的儿子以门荫当上了两馆的生徒。
韦贯之扣住他的册籍不下发,并说:
工商之家出身的子弟,不应当做官。
金忠义用艺能来结交权贵宠臣,替他说情的不止一两个,而韦贯之更是坚持己见。
他不久又上疏陈述金忠义不应当玷污朝廷官吏的名册,词理恳切,金忠义的官职终于被免去。
讨伐吴元济,韦贯之请求先放下镇州,集中力量对付淮西,并且说:
陛下难道不知道建中年间的事情吗?
开始是蔡州急呼,而魏州响应,齐、赵一同起来,德宗征发天下兵马讨伐他们,财物用完而人力费尽,所以朱泚乘机作乱。
这不是别的原因,是要迅速扑灭叛乱。
如今陛下难道不能稍稍忍一下,等蔡州平定之后再讨伐镇州吗?
当时皇帝已经讨伐镇州了,没有听从韦贯之的建议。
最终的结果是,蔡州平定之后,镇州才屈服。
开始,讨伐蔡州,让宣武韩弘做都统,皇帝又下诏叫河阳乌重胤、忠武李光颜合并兵力而进军。
韦贯之以为诸将从四面讨伐叛贼,各自会迅速进攻,如今设置都统督战,又令二个节帅连营,那么他们会慎重行事,保存各自威力,攻克的日期就难以估计了。
皇帝还是没有听从。
后来用了四年时间才攻克蔡州。
一切都如韦贯之所预料的。
有个叫张宿的人,很有口才,受到宪宗的宠幸,被提升为左补阙。
张宿将要出使淄青,宰相裴度要替他请求章服。
韦贯之说:
此人已备受皇帝宠幸,为何还要再给他优厚的宠幸呢?
于是这件事就停了下来。
张宿因此对他怀恨在心,(韦贯之)最终还是被张宿陷害,张宿诬陷他结朋连党,罢免了他的官职,让他做了吏部侍郎。
不到十天,又外任为湖南观察使。
后来又罢为太子詹事,在东都分司任职。
穆宗即位,随即下令授拜他为河南尹,召入朝廷任工部尚书,还未赴任,去世,终年六十二岁,追赠尚书右仆射,谥号贞。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晚归山居
刘沧
寥落霜空木叶稀,初行郊野思依依。
深秋频忆故乡事,日暮独寻荒径归。
山影暗随云水动,钟声潜入远烟微。
娟娟唯有西林月,不惜清光照竹扉。
8.这首诗的颈联与王维《山居秋暝》的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相比,在写景角度上有何相同点?
在意境上有何区别?
请简要分析。
(5分)
9.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的哪些情感?
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6分)
【答案】
8.(5分)在写景角度上,二者都从视觉、听觉的角度描写了景物。
(1分)刘诗颈联从视觉角度描写山影,从听觉角度表现钟声。
王诗颔联从视觉角度描写明月,从视觉、听觉角度描写清泉。
(1分)在意境上,刘诗颈联描写了山影投映溪水,随波暗涌,古寺钟声悠长,又随远烟逝去,意境幽暗空寂。
(2分)而王诗颔联描写了一场秋雨后,只见皎洁的月光透过松枝星星点点洒落下来,又闻泉水淙淙流泻于山石之间,意境幽清明净。
(1分)(意思相近即可)
9.(6分)孤独惆怅之情。
天空冷寂、树叶稀疏,渲染了凄清的气氛,诗人独寻荒径归来,心情孤寂惆怅。
思念故乡之情。
深秋时节,诗人独行郊外,频忆故乡往事,一个频字流露出诗人浓烈的思乡之情。
喜爱山居之情。
诗人虽独处郊野,却见美好的山月,不吝惜清辉,洒向独居的竹扉。
娟娟不惜表现出了诗人对山居恬淡美好生活的喜爱之情。
(每点2分,情感1分,分析1分)(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
8.
试题分析:
首先,要熟悉各种表达技巧的术语与内涵。
其次,审清题干要求比较的方向(是求同还是求异)、角度(是从哪个角度比较),比较到哪一步,是只要答出术语还是兼有效果的分析比较。
最后,鉴于表达技巧的复杂性,表达技巧的比较还是定位于常见常用的表达技巧。
因此,要立足于原诗准确的判断,尤其注意甄别那些易混淆的表达技巧,如表现手法中的对比与衬托、修辞手法中的借代与借喻。
如本题是一道关于艺术手法的比较题,但指向性很明确写景角度上,难度降低。
考点: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9.
试题分析:
题干问的是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的哪些情感?
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本题考查诗歌情感。
要抓住诗歌中饱含诗人情感的意象,以及色调的运用。
诗人选择的意象很有特点,是带上了诗人主观感情色彩的。
通过分析霜、稀叶、落日等意象可以得出诗人的思归孤独之情。
还有一些带有诗人感情色彩的词语,如频忆、独还等词语,也可以发现诗人的孤独愁闷。
对于山间景色的描写,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考点: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荀子劝学篇》指出: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与韩愈《师说》中
,
的观点是相同的。
(2)《陋室铭》中,虚实结合写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
。
(3)杜甫在《登高》中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
。
【答案】
(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解析】
试题分析:
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
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
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
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
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
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考点: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绳子的故事
莫泊桑
这是个赶集的日子。
戈德维尔的集市广场上,人和牲畜混在一起,黑压压一片。
整个集市都带着牛栏、牛奶、牛粪、干草和汗臭的味道,散发着种田人所特有的那种难闻的人和牲畜的酸臭气。
布雷奥戴村奥士高纳大爷正在向集市广场走来。
突然他发现地下有一小段绳子,奥士高纳大爷具有诺曼底人的勤俭精神,他弯下身去,从地上捡起了那段细绳子。
这时他发现自己的冤家对头马具商马朗丹大爷在自家门口瞅着他,颇感坍台【注】。
他立即将绳头藏进罩衫,接着又藏入裤子口袋,然后很快便消失在赶集的人中去了。
教堂敲响了午祷的钟声,集市的人渐渐散去。
朱尔丹掌柜的店堂里,坐满了顾客。
突然,客店前面的大院里响起了一阵鼓声,传达通知的乡丁拉开嗓门背诵起来:
今天早晨,九、十点钟之间,有人在勃兹维尔大路上遗失黑皮夹子一只。
内装法郎五百,单据若干。
请拾到者立即交到乡政府,或者曼纳维尔村乌勒布雷克大爷家。
送还者得酬金法郎二十。
午饭已经用毕,这时,宪兵大队长突然出现在店堂门口。
他问道:
布雷奥戴村奥士高纳大爷在这儿吗?
坐在餐桌尽头的奥士高纳大爷回答说:
在。
于是宪兵大队长又说:
奥士高纳大爷,请跟我到乡政府走一趟。
乡长有话要对您说。
乡长坐在扶手椅里等着他。
奥士高纳大爷,他说,有人看见您今早捡到了曼纳维尔村乌勒布雷克大爷遗失的皮夹子。
马朗丹先生,马具商,他看见您捡到了啦。
这时老人想起来了,明白了,气得满脸通红。
啊!
这个乡巴佬!
他看见我捡起的是这根绳子,您瞧!
他在口袋里摸了摸,掏出了那一小段绳子。
但是乡长摇摇脑袋,不肯相信。
他和马朗丹先生当面对了质,后者再次一口咬定他是亲眼看见的。
根据奥士高纳大爷的请求,大家抄了他的身,但什么也没抄着。
最后,乡长不知如何处理,便叫他先回去,同时告诉奥士高纳大爷,他将报告检察院,并请求指示。
消息传开了。
老人一走出乡政府就有人围拢来问长问短,于是老人讲起绳子的故事来。
他讲的,大家听了不信,一味地笑。
他走着走着,凡是碰着的人都拦住他问,他也拦住熟人,不厌其烦地重复他的故事,把只只口袋都翻来给大家看。
他生气,着急,由于别人不相信他而恼火,痛苦,不知怎么办,总是向别人重复绳子的故事。
第二天,午后一时左右,依莫维尔村的农民布列东大爷的长工马利于斯博迈勒,把皮夹子和里面的钞票、单据一并送还给了曼纳维尔村的乌勒布雷克大爷。
这位长工声称确是在路上捡着了皮夹子,但他不识字,所以就带回家去交给了东家。
消息传到了四乡。
奥士高纳大爷得到消息后立即四处游说,叙述起他那有了结局的故事来。
他整天讲他的遭遇,在路上向过路的人讲,在酒馆里向喝酒的人讲,星期天在教堂门口讲。
不相识的人,他也拦住讲给人家听。
现在他心里坦然了,不过,他觉得有某种东西使他感到不自在。
人家在听他讲故事时,脸上带着嘲弄的神气,看来人家并不信服。
他好像觉得别人在他背后指指戳戳。
下一个星期二,他纯粹出于讲自己遭遇的欲望,又到戈德维尔来赶集。
他朝克里格多村的一位庄稼汉走过去。
这位老农民没有让他把话说完,在他胸口推了一把,冲着他大声说:
老滑头,滚开!
然后扭身就走。
奥士高纳大爷目瞪口呆,越来越感到不安。
他终于明白了,人家指责他是叫一个同伙,一个同谋,把皮夹子送回去的。
他想抗议。
满座的人都笑了起来,他午饭没能吃完便在一片嘲笑声中走了。
他回到家里,又羞又恼。
愤怒和羞耻使他痛苦到了极点。
他遭到无端的怀疑,因而伤透了心。
于是,他重新向人讲述自己的遭遇,故事每天都长出一点来,每天都加进些新的理由,更加有力的抗议,更加庄严的发誓。
他的辩解越是复杂,理由越是多,人家越不相信他。
他眼看着消瘦下去。
将近年底时候,他卧病不起。
年初,他含冤死去。
临终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 中山 一中 联合体 届高三 上学 第二次 联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