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鸟的天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9140217
- 上传时间:2023-01-04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4.60KB
小学语文鸟的天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文档格式.docx
《小学语文鸟的天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鸟的天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板书课题。
“天堂”指什么?
在文中怎样理解?
文中“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
(2)默读全文思考:
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
每次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
第一次是在黄昏鸟都栖息了。
因此作者着重描写了“天堂”本身──大榕树的奇特景象;
第二次,是在第二天早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正是鸟儿最活跃的时刻,所以着重写了“天堂”里的居民──鸟儿热闹活动的情景。
)
3.学习第二段:
(1)出示投影片(文中插图)。
看图用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概括说说这是一棵怎样的大树。
(独木成林,枝繁叶茂,充满生机与活力,郁郁葱葱……)
(2)默读思考: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榕树的?
主要写了榕树的什么特点?
用____________线划出来。
(3)小组讨论、互相交流:
(这一段描写了榕树“大”“美”的特点。
描写“大”的语句:
①“在一个地方,河面变窄了。
”②“那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
”③“当我说许多株榕树的时候……”④“我见过不少榕树,这样大的还是第一次看见”⑤“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描写“美”的语句:
①“一簇簇树叶……真绿得可爱”。
②“有许多根垂到地上……卧在水面上。
”③“那么多的绿叶……新的生命在颤动。
”)
(4)图文对照“学生交流、教师点拨、理解重点句:
出示投影片1:
(这两句话写出了这株大榕树的真面目。
树木的特点是“枝上又生根”。
枝上生的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之后就成了树干,这就是这株大榕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的原因。
(5)指导朗读,培养学生体验“美”、欣赏“美”的能力。
(6)小结:
这一段作者由“远”及“近”地对榕树的大小,它的根、叶、干、枝的形状、颜色、大小等进行了描写,这是静态描写。
4.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第三段
思考:
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这一段主要写了作者和朋友们第二天又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情景。
(2)再读讨论,教师适时点拨:
再读思考:
作者是怎样描写众鸟纷飞的活动情景的?
标出有关语句,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①作者用排比句“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写出了鸟形、鸟色及鸟的姿态。
用这样相同或相似的句式来写,读起来节奏感强,非常上口。
②作者用了拟人句“树上就变得热闹了。
”“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写出了鸟儿们在“天堂”里活泼、自由的生活,反映了作者的美好情趣和愉快的心情。
(3)感情朗读,体会这一段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4)小结:
这一段作者主要写了鸟的活动──不同大小,不同羽色,不同动态的鸟,构成了一幅“百鸟图”。
是对事物变化活动的描述,这是动态描写。
5.学习第四段:
(1)自由读第四段。
说说你从哪些语句中读懂了什么。
(由“回头看”、“我感到一点儿留恋”、“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体会到作者的心情是愉快的,感到留恋。
(3)感情朗读、深化理解,我们应该怎样对待鸟的天堂。
(要读出留恋、赞美之情,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课后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
(从“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到“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板书预设】:
鸟的天堂
树
鸟
大、盘根错节、枝叶繁茂
热闹非凡、多姿多彩
生机勃勃、美丽、绿意盎然……
活泼可爱、歌声动听……
《鸟的天堂》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鸟的天堂》一课是原六年级语文上册选编的课文,新课标试验教材中把它安排在了四年级上册第一组的第三课。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和谐美好;
二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作者细腻、生动地描写方法。
这篇文章文质兼美,巴金先生深情地向人们展示了自然界的美好。
一直以来,我对这篇文章情有独钟,因而自认为备课备得很充分,无论是对作者的遣词造句,还是表达方法的运用,都有了较深刻的理解。
在教学时,我注意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意识,让他们说他们所说,诉他们之真情。
课上借助多媒体图文并茂、声色俱全的给学生传播课本知识,学生学习的兴趣依然盎然本班不少同学在学习上好胜心强,乐于学习,勇于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思维活跃,有较好的学习习惯,有较有成效的学习方法;
但也有不少同学厌倦学习,畏惧困难,或是学习方法不当,或是学习习惯较差,积年累月,致使学习基础薄弱。
学生的阅读量不足,阅读感悟能力较差,学生搜集和存贮的好词、佳句、文段较少,能灵活运用所积累材料的学生寥寥无几。
但是,如何在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如何在朗读中升华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是教学的难点。
为了完成这一目标,在教学中我贯穿了自主阅读教学思想。
有如下几点收获、
自主选择阅读内容,学生乐学、乐思。
在教学“大榕树”和“众鸟纷飞”的部分时,我都请学生们自主阅读,说感受到了什么,喜欢那些句子和词语。
学生们先是自己用笔勾画,接着又自由朗读起来,有时又听下来思考。
我惊喜地发现在他们自由阅读中表现出来的乐学、乐思,表明他们已经不再是单纯喜好热闹的小朋友了,他们已经拥有自己的阅读经历,有了一定的阅读欣赏水平。
在学生自主阅读后,我请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了。
学生很快就找到了文中的关键词句。
例如:
“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一句是本文的难点之一。
在学生读书思考、小组交流,倾听学生富有创意的发言之后,进一步用课件展示图片加以突破,同时发挥教师自身语言的优势进行范读加深学生的体验:
“这株老榕树已经有500岁了,但她还洋溢着蓬勃的生机和活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跳动着绿色的精灵,闪动着生命的光辉。
这是一株大树,这更是一首蓬勃、宁静、壮美的生命赞歌。
”阳光照耀着满树翠绿的叶子,每个叶片都闪烁着熠熠光辉。
充满动感的画面配以精当优美的描述,大榕树涌动的生命活力人目入耳人心,难点亦随之突破。
学生在朗读后谈出了自己的感受,看法。
是每位同学读有所感,读有所思,读有所获。
达到了很好的阅读效果。
《鸟的天堂》教材分析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
宽阔清澈的河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构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风景画,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
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是在一个“太阳落下了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的傍晚时分,这一次,他没有看到鸟,只见到高大茂盛、充满生机的大榕树。
这部分重点刻画大榕树的美丽:
先写远看榕树的情景,再写近看榕树时枝干和绿叶的情态,展示出大榕树的勃勃生机。
在饱含情感的描写之后,作者发出由衷的赞叹: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作者第二次来到“鸟的天堂”,是在阳光照耀下的早晨,他见到了鸟飞鸟鸣的热闹情景。
文中写了鸟声、鸟影,让人应接不暇;
写了鸟的形态──大、小、花、黑;
还写了鸟的各种姿态──叫、飞、扑;
最后,又专写了一只画眉鸟,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了鸟的可爱和它们在“天堂”里生活的情景。
从作者的描写中,我们不仅知道了这里的鸟儿数量众多、种类繁多,而且分明感受到了它们生活的自由和快乐。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和谐美好;
二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作者细腻、生动的描写方法。
本文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想象“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体会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的不同感受,教学难点是体会描写大榕树特点的语句。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
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用几个关键性的问题带起整篇课文的学习。
首先,在课文的整体感知阶段,要求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作者和他朋友几次去了鸟的天堂?
每次看到什么不同的景象?
为什么?
学生通过默读,通过思考,通过讨论和交流,在老师的引导下,解决以上的问题。
当以上的问题解决后,文章的结构和脉络基本上就已经清晰了。
另外,在整体感知过程中,我还穿插对意义段的教学,由于学生是通过自主思考和讨论得出以上问题的答案,所以,在尝试提问学生关于分意义段的问题的时候,学生都能够正确地回答。
第二,在突破课文重点和难点的过程中,我也采取了提出主要问题,层层深入的方法。
根据课后练习,提出问题:
我有一些问题想提出来和大家讨论。
如,课文里五次提到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加了引号,有的没有加呢?
先让同学们讨论“鸟的天堂”和鸟的天堂的区别,再引出“鸟的天堂”(大榕树)之所以成为鸟的天堂的原因。
从课文里面找出能体现大榕树的特征的相关语句,并通过感情朗读、讲解等方式,发现和感悟大榕树的特点;
另外,在“鸟的天堂”里生活的小鸟有什么特点呢?
我也通过让学生自主发现,自由发表意见,自由说出理由来想象鸟儿在“鸟的天堂”里生活的快乐和自由。
最后,让学生说感想,说说他们对“鸟的天堂”的感想,提出问题:
如果你有机会去“鸟的天堂”旅行,你会怎么做?
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和回答,再次感受“鸟的天堂”的美。
总的说来,这篇课文的教学上,我能够改变以往经常发生的“牵着走”的情况,能够尝试放手让学生自主发现,因为自己发现的东西才是自己的,内化的,而从课后提问和课后习题的反馈情况来看,这种方法是十分有用的,学生真正学到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不是被硬塞进去的。
不过,由于这篇课文的教学过于注重这种模式,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感情朗读,以及对某些重点句子的体会。
对于文章作为游记的写作顺序也未能清晰的交待。
看来,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也需要兼顾其他必须的教学程序,否则就会因此失彼,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这是属于课堂调控方面的能力,也是需要加强的地方。
《鸟的天堂》课程标准分析
新课标“课程基本理念”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指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在《鸟的天堂》这篇课文的教学中,课前我要求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有:
1.熟读课文,自学课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并把生字新词抄写在预习本上。
2.思考:
“鸟的天堂”在什么地方?
作者去了几次“鸟的天堂”,分别看到了什么景象?
3.“天堂”是什么地方?
“鸟的天堂”指的是哪里?
不带双引号的“鸟的天堂”又指什么?
通过这几个问题的设置,学生已经利用自习时间充分把握了文章的背景及内容。
而在课堂教学上,我们也只需要5-10分钟的时间交流自学成果,对于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我们可以把它带入“合作”或“探究”的教学部分。
在“合作”部分,通过抓重点词句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并重点抓住两次游览鸟的天堂的部分,引导学生体会哪些地方描写了事物的静态,哪些地方描写了事物的动态,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作文能力。
第一步:
出示文中插图,用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概括说说这是一棵怎样的大树。
(独木成林,枝繁叶茂,充满生机与活力,郁郁葱葱……)小组讨论、互相交流:
哪些词句描写了榕树“大”、“美”的特点。
作者第一次去“鸟的天堂”,是由“远”及“近”地对榕树的大小,它的根、叶、干、枝的形状、颜色、大小等进行了描写,这是静态描写。
第二步:
作者和朋友们第二天又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情景又是什么样的?
在这部分,作者主要写了鸟的活动──用排比句“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写不同大小,不同羽色,不同动态的鸟;
用拟人句“树上就变得热闹了。
”写出了鸟儿们在“天堂”里活泼、自由的生活。
二次来到“鸟的天堂”是对事物变化活动的描述,这是动态描写,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的美好情趣和愉快的心情。
此时指导学生在写文章时,动静结合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可以把内容写得更具体、更准确,比如在介绍青蛙这种动物时就可以运用这一写作方法。
课文的第四段还是通过抓重点词句,如“回头看”、“我感到一点儿留恋”、“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体会作者对“鸟的天堂”的赞美和留恋。
同时,在这一部分设置探究的问题,也就是课后思考题:
带双引号和不带双引号的“鸟的天堂”有什么不同?
经过学生的探讨交流,得出带双引号的“鸟的天堂”特指作者游览的这一胜地;
而不带双引号的“鸟的天堂”是指凡枝繁叶茂、土地湿润、环境安宁,适合鸟儿做巢生活,鸟儿得到保护,便于鸟类繁殖的地方都是“鸟的天堂”。
语文学习的有效途径是多读、多写、多积累。
所以,在整篇文章的教学中,通过抓重点词句进行分析,并以此带动文章的阅读;
新课标还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
我们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
但教师要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我们的语文教学值得摸索和探讨的地方还很多,虽然这条探索之路比较漫长,但我们的教学仍要为学生打好三个基础,那就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好基础;
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形成健康的个性与人格打好基础;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鸟的天堂》评测练习题
泰安市泰山景区黄前小学
●一、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主干(ɡá
nɡà
n)
兴(xīngxì
nɡ)奋
缝(fé
nɡfè
nɡ)隙
的(dí
de)确
二、选词填空。
●陆续
继续
(1)我们(
)跳上一只船。
(2)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
)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有鸟影。
●光明
明亮
(3)那翠绿的颜色,(
)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
(4)阳光照耀在水面,在树梢,一切都显得更加(
)了。
●颤动
移动
(5)船平静地在水面(
)。
(6)……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
●三、解释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思。
●
(1)朋友们马上纠正我的错误。
纠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展示:
(3)船在树下泊了片刻。
片刻:
(4)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
应接不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感到一点儿留恋。
留恋:
●四、填一填。
●作者两次坐船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去的时间是(
),看到了(
),写出了它(
)、(
)特点,侧重于(
)描写。
第二次去的时间是(
),写出了它们(
)的特点,侧重于(
●五、先解释词语,再造句。
●不可计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接不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鸟的天堂》
学习效果分析
本课达标练习共设计了四个习题,侧重了学生基本知识、技能检测,有效落实了三维目标。
既有生字书写的专项训练,又有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和写作方法的训练。
从学生答题的情况来看,总体较好,大部分学生能够做到全对,有部分学生出现知识点的错误。
下面将进行逐题分析:
第一题:
“选择正确拼音”全班32名学生参与答题,30人全对。
有2人的“兴”拼读出错,1人“的”字选错了。
分析原因主要是学生读书时没有认真看字形,粗心造成。
第二题:
“选词填空。
”全班32名学生参与答题,31人全对。
一名学生“光明、光亮”出现错误,究其原因主要是上课时开小差,没有认真听讲,没有读懂词语的意思。
第三题:
“解释词语。
”30名学生能按要求填写。
2人没有认真审题,没有按照要求来写,有的句子表达不够完整。
第四题:
“填一填”29名学生能按要求填写。
3名同学对课文内容掌握不正确,填写错误。
从整体看,本次检测目标达成度还算是不错的。
针对出现的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学生生字字形、笔顺的指导,引导学生规范书写,不写错别字。
2.加强学生的审题训练,让学生养成认真读题的习惯。
同时,重视学生的解释词语训练,在课堂上多进行口头造句,引导学生说完整、通顺的话。
3.强化学生的读书训练,让学生能养成仔细读书的习惯。
观课表
观课记录表
时 间
年级
四年级
观课者
执教者
内容
鸟的天堂
学 校
观课维度
师生互动量表
观察点
师生互动
过
程
记
录
1.教师提出描述性问题10次,判断性问题11次。
2..学生解决理解性问题23次,动手操作问题4次,寻求帮助问题没有。
3.整节课师生互动7次,生生互动3次,师班互动11次。
4.课上,教师通过问题对互动过程推进了11次,利用评价推进了8次,非语言推进1次。
5.课上师生间的言语互动30秒以下8次,30秒以上14次。
6.教师对学生的态度,热情9次,冷漠和忽视的态度没有。
7.在互动管理中,有效调控11次,放任调控没有。
总
结 反
思
从师生互动的角度来观察施老师执教的《鸟的天堂》一课,结合统计数据,有以下发现:
施老师主要以问题推进互动为主,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感知,体会文章内容。
课上,施老师精心设计了27次提问,这些问题围绕学习目标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学生时刻有明晰的目标任务,提高了学习的有效性。
本节课,师生互动的时间已超过30秒以上,给学生提供了充分思考的时间。
纵观整节课,师班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围绕问题的解决展开了充分的互动;
通过有效的组织调控,学生始终处于交流研讨状态,高质量地完成本堂课的学习任务,这也反映出施老师独到的教育机智和处理师生互动问题的艺术与技巧。
从观察数据来看,整节课生生之间的互动较少,比如学生提出的问题尽量让学生自己先去思考,要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的过程。
课上学生遇到困难能主动寻求帮助的次数为零次,也说明学生学得仍然比较被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语文 天堂 教学 设计 情分 教材 分析 课后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