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数控技术专业教学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9136794
- 上传时间:2023-01-04
- 格式:DOCX
- 页数:126
- 大小:110KB
级数控技术专业教学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
《级数控技术专业教学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级数控技术专业教学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1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日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行政机关的构成及行政机关管理国家的基本方式;
明确行政违法的构成要件,掌握行政处罚的有关知识,提高遵守行政法规、依法监督行政的自觉性。
行政主体的范围,行政机关管理国家的墓本方式;
行政许可的涵义;
行政处罚的基本程序;
行政违法的构成要件。
2.识记:
行政处罚的设定权;
行政违法的特征。
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使行政权。
通过实例区分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
根据实例分析判断行政机关的行为是否合法.
教学内容
1.行政机关是国家实施行政管理的机关
(1)行政与行政法
(2)我国的行政机关体系
中央人民政府和地方人民政府。
(3)行政法律关系及其要素
行政法律关系;
行政管理关系和行政监督关系。
行政法律关系的要素:
主体、客体、内容。
2.行政机关管理国家的基本方式
(1)通过抽象行政行为规范和调整社会事务
抽象行政行为的插义。
抽象行政行为的形式。
(2)通过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维护行政管理秩序
具体行政行为的特征。
具体行政行为的种类。
(3)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
行政许可的涵义和种类。
行政处罚的种类、设定权、处罚程序。
3.制裁行政违法,维护社会秩序
(1)行政地违法及其特征
行政违法的涵义。
(2)行政违法的制裁
行政违法制裁的涵义。
行政法律责任。
(三)民法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民法的基本内容,理解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明确民事主体所享有的主要民事权利;
自觉依法进行民事活动,提高保护自身民事合法权益的能力.
认识
民法调整的对象;
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
法人应当具备的条件;
民事权利的主要内容;
合同的订立程序;
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的条件。
我国民法的摹本原则;
民事行为能力分类的意义;
合同担保的形式和作用。
现实生活中违反平等原则的现象;
结合生活实际,指出侵犯公民、法人人身权利的行为主要有哪些,怎样运用民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合同担保的运用。
根据实例,区分承担民事责任的具体方式。
3.实践体验:
根据合同法的有关规定,模拟合同签订;
收集有关资料,结合个人学习体会,说明公民合法财产受到侵犯如何寻求民事司法救济。
1.民法的墓本原则
(1)民法的涵义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2)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
平等原则
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原则。
保护公民、法人合法民事权益的原则。
遵守法律和国家政策原则。
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原则。
2.民事主体
(1)自然人
自然人的涵义,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监护。
(2)法人
法人应具备的条件。
法人的分类。
法定代表人。
3.民事权利
(1)民事权利的主要内容
物权及其种类。
债权及其种类;
合同的订立、履行、担保。
知识产权及其种类。
人身权及其种类。
(2)取得民事权利的途径
民事法律行为。
代理。
4.民事责任
(1)民事责任的种类
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侵权的民事责任。
(2)承担民事责任的原则和方式
承担民事责任的原则。
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
(3)免除民事责任的情形
不可抗力,受害人自身的过错,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
(四)经济法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的企业法律制度、产品质量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以及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
明确企业设立的条件、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的法律责任、劳动合同的内容和劳动争议的解决方式,依法从事经济活动。
企业的分类;
产品质量的监督方式;
税收的种类;
订立劳动合同的基本程序;
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
企业设立的条件;
构成产品质量法律责任的条件;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法律责任;
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劳动合同的基本内容。
企业是最主要的市场主体;
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应当承扒法律责任;
依法纳税的重要意义;
订立劳动合同的重要性;
违反劳动法应承担法律责任。
企业与其他法人的主要区别;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主体和征税对象;
发生劳动争议的解决途径主要有哪些。
结合有关资料或者个人生活经历,分析产品质量对人们生产、学习、生活的重要性;
在什么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列举事例,说明国家对女职工和未成年人实行特殊劳动保护的重要意义。
根据个人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模拟一份个人与用人单位订立的劳动合同。
1.规范市场主体依法设立企业
(1)企业设立的条件
企业是最主要的市场主体。
设立企业的必备条件。
设立企业的禁止条件。
(2)企业的法律责任
企业法律责任的主体。
企业法律责任的实现方式。
2.加强质量监督保证产品质量
(1)产品质量法概说
产品质量法的制定。
产品质量法的基本原则。
(2)产品质量的监督
监督主体。
监督形式。
(3)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
生产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
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
(4)违反产品质量法的法律责任
构成产品质量法律责任的条件。
产品质量法律责任的范围。
3.加强税务管理自觉依法纳税
(1)税收与税法
税收的种类。
、税收法律关系。
(2)税收征收法
流转税法。
所得税法。
(3)税收征收管理法
税务管理。
税款征收。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法律责任。
4.履行劳动合同强化社会保障
(1)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劳动法的制定。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2)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劳动者的基本权利。
劳动者的基本义务。
(3)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的订立。
劳动合同的内容。
(4)劳动争议的解决
协商解决;
申请调解;
申请仲裁;
提起诉讼。
(5)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社会保障的内容。
社会保障的立法。
(五)刑法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犯罪的特征和构成要件,明确罪与非罪的界限;
理解刑罚在打击犯罪中的作用;
认识几种常见犯罪的危害发生性,提高同犯罪作斗争的自觉性。
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分类;
累犯、自首和立功的构成条件;
常见的几种犯罪。
犯罪的特征;
刑罚的种类;
刑事责任年龄。
犯罪的构成要件;
区分罪与非罪的原则界限;
刑事责任能力。
联系具体犯罪案例,指出犯罪嫌疑人所触犯的罪名。
2.实践体验:
收集案例,体会打击经济犯罪的意义。
1.犯罪
(1)犯罪的构成要件
犯罪及其特征。
犯罪的构成要件。
区分罪与非罪的原则界限。
(2)犯罪的分类
根据犯罪客体不同进行分类。
根据犯罪主体不同进行分类。
根据犯罪主观方面不同进行分类。
2.刑罚
(1)刑罚的种类
主刑和附加刑。
(2)刑事责任年龄和刑事责任能力
(3)累犯、自首、立功
3.与犯罪行为作斗争
(1)打击与职务有关的犯罪
(2)打击与生产经营有关的犯罪
(六)专业法规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与自己所学专业有关的专业法规的主要内容;
树立忠于职守、严格依法办事的观念;
提高依法从事职业活动的能力。
(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由各校根据相关行业特点自行确定。
)
(七)诉讼法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诉讼途径的种类及其各自的管辖范围,知道非诉讼途径的特征及法律服务机构的种类;
掌握几种主要非诉讼途径的运行过程;
培养学生自觉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诉讼的种类;
民事诉讼的受案范围;
行政沂讼的受案范围。
非诉讼途径的种类;
法律服务的机构。
结合自己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具体纠纷,选择恰当的解决途径。
结合诉讼案例材料,分析判断应适用的诉讼程序及确定应管辖的具体机关。
通过开展模拟法庭、旁听审判、实地参观等活动,体验法律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1.诉讼途径
(1)诉讼的种类
(2)受案范围和管辖
民事诉讼的受案范围和管辖、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和管辖、刑事诉讼的受案范围和管辖。
(3)审判程序和举证责任
2.非诉讼途径,
(1)非诉讼途径概说
非诉讼途径的涵义。
非诉讼途径的特征。
(2)非诉讼途径的种类
投诉、调解、裁决、仲裁、复议、申诉。
3.法律帮助
(1)法律服务
法律服务的涵义。
法律服务的机构:
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服务所。
(2)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的条件、法律援助的机构、法律援助的程序。
四、教学原则和方式方法
1.教学原则
(1)方向性原则。
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教育方向。
教学中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与解释问题,确保理论观点的正确性。
(2)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向学生普及法律基础知识是法制教育的基本任务,应当努力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宪法和一些主要的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
同时,应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法制观念教育,让学生在学法的基础上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增强法制观念,做到自觉遵纪守法。
(3)学科性与综合性相结合的原则。
与其他德育课程相比,法律基础知识足由多门法学分支组成的专业性很强的课程,也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
在教学内容上不能过分强调学科的专业性、完整性、系统性,而应强调和体现它作为德育课的综合性。
要从德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提出教学要求,把学科性和综合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与公民日常活动的联系非常紧密。
法律基础知识的教学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同时,应注意教育和指导学生用法,做到学以致用。
要多选用典型事例和案例进行教学,适度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旁听审判、模拟法庭、参观考察、社会调查等活动。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自主地学习,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依法做事、依法维权、依法问违法犯罪作斗争等实践能力。
2.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的选择。
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及思想状况的差异情况,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2)教学方法的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综合采用学生主体参与的启发式、直观式、讨论式及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特别要注意采用以例说法的方法,有条件的应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
(3)教学方法的评价。
评价教学方法要以实现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为依据。
鼓励有所创新并取得实效的教学方法。
3.活动建议
配合教学内容,教师应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或社会实践活动时间,有计划地举办各种法制讲座,组织学生开展旁听审判、模拟法庭、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实践活动,并通过安排学生撰写小论文、调查报告及总结等形式考核成绩。
4.教学用具
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本及教学参考提供的资料开展教学活动,并恰当使用电影、幻灯、照片、录音、录像及计算机教学软件和校园网等进行辅助教学。
5.课时计划及分配建议
┌───┬─────────┬───┐
│序号│课程内容│学时│
├───┼─────────┼───┤
││法律基础知识课介绍│2│
│
(一)│宪法│2│
│
(二)│行政法│3│
│(三)│民法│4│
│(四)│经济法│5│
│(五)│刑法│5│
│(六)│专业法│3│
│(七)│诉讼法│4│
├───┴─────────┼───┤
│复习考试│2│
├─────────────┼───┤
│机动│2│
│合计│32
└─────────────┴───┘
法律基础知识一般每周2学时,总时数为36课时,其中教学时间8学时,复习考试2学时,机动2学时。
五、教材编写和选用
1.教材的编写、审查和选用
法律基础知识课教材,由教育部统—组织编写,在部分职业学校试用后由教育部组织审定。
各中等职业学校应选用国家审定通过的教材。
未经批准,任何单位、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组织编写和推荐教材
2.教材的范围
教材包括:
课本、教学参考书、教学挂图、音像教材、多媒体教学软件、多媒体教学资料。
3.课本的规格
课本作为实施教学大纲的基本工具,必须按照教学大纲提出的教学目标,反映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课本作为教与学的基本工具,应该图文并茂,既有正文也有辅文、事例,应采用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叙述方式,提供新颖活泼的版式设计,文中穿插思考题、判断题,力求有利于教师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兴趣,便于学生学习理解。
六、学习评价与考核
1.评价目的
学习评价是通过确认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水平、行为转变的情况,以考查教学效果,为调节和控制教学过程提供决策依据。
2.评价原则
学习评价应遵循知识、能力和觉悟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评价的范围应包括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识记、理解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评价途径
评价应采用书画测评考试与日常观察相结合的途径进行。
具体方式包括笔试、口试、具体案例分析、法律文书撰写和实践活动考查等。
4.评价标准
学习评价标准分为认知水平评价和运用能力评价。
认知水平评价分为“了解”、“识记”和“理解”三个层次,“了解”指知道有关知识和原理;
“识记”指对有关的知识和原理能正确认识和表述;
“理解”指在识记的基础上,对有关知识和原理能较全面、深入地把握。
运用能力分为“举列说明”、“分析判断”和“实践体验”三个层次。
其要求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能恰当地举出事例说明所学的知识和原理,并能在实践活动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和原理分析、解决所接触到的实际问题。
课程编号:
020001
适用专业:
全院各专业
学时数:
36
学分数:
2
执笔者:
廖建梅
编写日期:
2002年10月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门对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教育的公共基础课。
旨在帮助学生准确地把握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和意识观、唯物辩证的发展观、科学的认识论和真理观、唯物辩证的历史观,使他们能够科学地理解毛泽东哲学思想、邓小平哲学思想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基础,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为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打下扎实的哲学基础。
二、课程内容和要求
第一单元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2学时)
介绍哲学的本质和特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及其基本特征、历史发展和当前面临的新课题。
第二单元世界的物质统一性(8学时)
阐明物质是世界的本质和基础;
意识是物质世界的长期发展的产物;
人类以实践活动的形式能动地把握物质世界;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为党的思想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三单元世界的普遍联系与辩证发展(12学时)
阐明物质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辩证特征;
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
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范畴。
第四单元认识的本质与过程(4学时)
阐明认识的基础和本质;
认识的辩证运动;
认识过程的动力机制。
第五单元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观(6学时)
阐明社会存在的基础;
社会存在的动力;
社会存在的规律;
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三、学时分配表
序号
单元
内
容
学
时
讲授
教辅活动
1
第一单元
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4
第二单元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8
3
第三单元
世界的普遍联系与辩证发展
10
4
第四单元
认识的本质与过程
4
5
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观
合计
26
6
总学时
36
注:
教辅活动包括社会实践、看教学VCD、参观、辩论、演讲、知识竞赛等,学时计算在总学时内。
四、推荐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王培林,张双喜.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广州: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汪华岳.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袁贵仁.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
北京出版社,2003
五、几点说明
1.教学的基本原则是理论联系实际。
要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教学,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同国内外的形势以及学生的思想和其他具体情况紧密结合起来,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2.教学的基本方法是启发式。
要将课堂讲授、阅读指导、课堂讨论、社会实践、电化教学等方式方法有机地、互相配合地使用。
3.成绩评定:
根据学生的课内课外的行为表现、作业、平时测验、教辅活动以及考试成绩进行综合评分。
4.能力培养要求: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认识和处理各种实际问题。
《邓小平理论概论》教学大纲
TheSyllabusofDengXiaopingTheory
课程编号:
020002
全院所有专业
学时数:
36(讲课:
24,实践课时:
10)
学分数:
2
执笔者:
叶敏
2004年3月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门课程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教育,帮助学生理解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飞跃,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当代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掌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精神实质,重点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认识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认识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学习邓小平同志的革命风范、崇高品格、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树立建设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增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课程内容和要求
第一单元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3学时)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掌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认识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意义,把握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方法。
学习邓小平同志的革命风范和崇高品格,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
教学内容要点: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
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第二单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3学时)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正确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深刻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作用。
第三单元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2学时)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把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明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
一、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本要求;
三、弘扬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第四单元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2学时)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理解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深化了解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加深理解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一、社会主义的本质;
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三、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第五单元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4学时)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科学内涵及重大意义,理解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涵义和基本特征,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明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涵义和基本特征;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4学时)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级数 技术 专业 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