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常识考点要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9130653
- 上传时间:2023-01-04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8.02KB
政治常识考点要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政治常识考点要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常识考点要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因此,世界上不存在超阶级的民主。
民主总是属于统治阶级的,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
9.民主和专政是辩证的统一。
专政,即依靠暴力实行的统治。
任何国家都具有专政的职能,都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专政。
民主指的国家同样具有专政的职能,是统治阶级的民主和对被统治阶级的专政相结合,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体。
民主和专政的辩证统一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民主与专政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
民主只适用于统治阶级内部,专政则适用于被统治阶级。
另一方面,民主与专政是相辅相成、互为前提的。
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10.国家职能是指国家在阶级统治与社会管理中的职责和功能。
它反映了国家活动的基本方向、根本任务和主要作用。
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反映国家性质。
11.国家具有对内和对外两种职能。
国家的对内职能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政治统治职能。
第二,社会管理职能。
国家的对外职能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保卫职能;
第二,交往职能。
12.我国的国家制度包括国体和政体。
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
13.工人阶级的领导是我国国家性质的首要标志。
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
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具有高度的革命性、组织性、纪律性,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表现了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艰苦创业的精神,不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中坚力量。
14.工农联盟是我国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
农民阶级是工人阶级的天然同盟军,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力量。
在政治上,工农联盟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
15.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
它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绝大多数人的民主,是新型的民主和新型的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在概念表述上直接体现了民主与专政的辩证统一。
16.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民主的广泛性表现在:
(1)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在我国,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
他们平等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
(2)人民享有民主权利的广泛性。
我国宪法第33---50条确认我国公民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广泛的民主自由权利。
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
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
17.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整治文明,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也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社会主义与民主密不可分,这是对社会主义与民主内在联系的科学概括。
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任务是:
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发阿站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逐步发展的历史过程。
建设我国的民主政治,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整治文敏的有益成果,但不能照搬西方政治的模式;
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
18.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的对内职能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政治职能。
系国家维护政治统治和政治稳定的职能。
第二,经济职能。
即国家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职能;
第三,文化职能。
即国家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第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即国家为社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职能。
19.我们国家的对外职能主要由三个方面:
第一,防御外部敌人的侵犯和颠覆,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的完整;
第二,发展国际的交流和合作,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
第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积极发挥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
20.政体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即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来组织自己的政权机关。
国体和政体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
政体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
当代国家政体的基本类型有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
21.君主立宪制。
22.民主共和制,可分为议会制共和制和总统制共和制。
23.议会制共和制的主要特征。
24.总统制共和制的主要特征是。
25.我国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形式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我国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2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领导国家事务的政治制度。
它是我国人民管理自己国家的组织形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建立其他有关的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
27.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同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议会制度有本质的区别,具有以下优势:
第一,有利于保证国家权力体现人民的意志;
第二,有利于保证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权力的统一;
第三,有利于保证我国各民族的平等和团结。
总之,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够确保国家权力掌握在人民手中,符合人民当家作主的宗旨,适合我国的国情。
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8.国家结构形式是指国家的政体和部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构成模式。
根据国家权力集中程度的不同,当代国家的结构形式可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两大类型。
29.单一制国家,就是由若干行政区域构成的单一主权国家。
它的主要特点是:
全国只有一个立法机关,一个中央政府;
全国只有一部宪法;
公民只有一种国籍;
全国按地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域,各行政区域接受中央政权机关的统一领导;
国家是一个完整的主权国家,也是国际交往中的单一主体。
即中央政府统一行使外交权,地方政府不能代表国家行使外交权。
先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是单一制国家,如中国、法国、意大利、日本、匈牙利、波兰、蒙古等。
30.复合制国家在当代主要采取联邦制形式。
31.我国是由若干行政区域组成的统一的主权国家,实行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
在我国,全国只有一部宪法,只有一个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只有一个中央人民政府:
国务院。
包括台湾省在内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权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
根据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所建立的民族区域自治地区,根据历史和现实的状况所建立的特别行政区,也都在中央统一领导之下。
各地方行政区域设立地方政权,在中央政权的统一领导下行使其职权。
从对外关系看,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32.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简称一国两制。
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两种制度是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第二,两种制度并存,国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
第三,一国两制下设立的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33.一国两制是个新事物,在世界历史上没有先例,它的提出及其付诸实施具有重大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实现祖国的统一;
第二,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三,有利于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
总之,一国两制是和平统一祖国的基本方针,它顺应历史潮流,有益于人民,有功于民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34.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第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对任何旨在制造“台湾独立”“两个中国”“以中一台”的言行,我们都坚决反对。
第二,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第三,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35.任何国家都有行使国家权力、执行国家职能的组织机构。
统治阶级为行使国家权力而建立起来的一整套国家机关的总和,就是国家机构。
从纵向看,包括从中央到地方的国家机关;
从横向看,包括立法、行政、司法等国家机关。
国家性质决定国家机构的性质。
国家职能决定国家机构的设置。
国家机构组织体系:
在近现代国家中,根据国家的职能,一般都设有国家元首、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以及暴力机关等。
36.我国宪法规定,国家机构由下列国家机关组成: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我国的国家机构,按其类别可分为五部分:
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国家监察机关和国家军事机关。
37.我国中央国家机构的职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国家主席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国家审判机关。
人民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属于司法机关体系。
最高人民检察院是最高国家监察机关,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
中央军事委员会是我国最高的军事领导机关,领导全国武装力量。
38.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有:
民主集中制原则;
对人民负责原则;
依法治国原则。
39.我国宪法明确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民主集中制是指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在国家权力机关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方面。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是由民主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要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监督。
第二,在国家权力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方面,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监察机关都是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他监督。
第三,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的关系方面,遵循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40.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要求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密切联系群众。
第二,克己奉公,廉洁自律,接受人民的监督。
第三,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4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概括地说,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依法治国的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
42.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宪法和法律是党领导人民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制定的,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在于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43.依法治国是一切国家机关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权力,严格依法办事。
首先,立法机关要严格按照立法程序制定法律,确保国家各项事业有法可依。
其次,行政机关要严格依法行政。
第三,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44.在我国,人民在国家和社会的主人翁地位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国家权力机关由公民选举产生。
第二,公民对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监督权。
第三,公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45.政治权利和自由,是指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物和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
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力和自由,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第二,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的自由。
第三,监督权(批评和建议、申述控告、检举)。
46.国家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第一,制定法律,法规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第二,制裁和惩罚侵犯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的行为。
47.公民应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
第一,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第二,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48.公民应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维护国家安全。
维护国家荣誉。
维护国家利益
49.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与义务要:
第一,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第二,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第三,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50.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第一,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和平等地履行宪法、法律规定的义务。
第二,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法律保护。
第三,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受到法律制裁。
51.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因此,贯彻公民权利与义务统一原则,要做到:
第一,我们要珍惜公民权利。
公民意识的核心是权利意识。
第二,我们要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52.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集体和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我们必须在社会主义法制的轨道上行使公民的权利。
我们要积极履行公民义务以维护国家利益,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这是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原则的具体表现,也是公民爱国的表现。
53.政党的产生:
政党是阶级的组织,是阶级斗争的产物,但并非有阶级和阶级斗争就有政党。
政党是近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关系的产物。
54.政党是指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并以执掌或参与国家权力为目标的政治组织。
政党的特征:
第一,政党具有阶级性,阶级性是政党的本质属性。
第二,政党与政权紧密联系,这是政党区别于一般政治组织、社会团体的根本标志。
第三,政党具有组织和纪律性。
55.当代世界各国通常由政党掌握国家政权:
第一,掌握国家政权是政党实现本阶级利益的根本途径;
第二,政党具备掌握国家政权的条件。
56.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第一,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第二,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三,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第四,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行动指南。
57.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
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不是自封的,是由其自身条件决定的,是在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形成的,是中国人民在历史的进程中经过比较鉴别做出的正确选择。
58.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从根本上说,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
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一,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第二,才能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三,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59.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
执政方式: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党执政的基本方式是依法执政。
60.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第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五个能力)
第二,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
第三,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
61.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主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62.党的基本路线是: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立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基本路线有两个显著特点。
一是具有总揽全局的指导性,二是具有一定历史时期的稳定性。
63.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把坚持改革开放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
64.三个代表:
中国共产党始终达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统一整体,互相联系、互相促进。
(基础条件;
根本力量;
目的)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这是对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根本要求,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内涵的精神实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丰富符合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标志着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水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对于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65.政党制度及其类型:
政党制度是指政党执掌、参与国家政权或干预政治的制度。
政党制度按其性质,划分为资本主义政党制度和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两种类型。
66.资本主义政党制度存在不同形式,主要是两党制和多党制。
67.资本主义政党制度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工具。
68.我国的民主党派: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69.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这一制度的本内容包括:
第一,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亲密友党。
第二,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第三,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第四,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
7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
人民政协的性质决定了与国家机关的职能不同。
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7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第一,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第二,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第三,有利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
72.西方多党制从根本上不适合中国国情:
第一,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不能实行西方多党制;
第二,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不能实行西方多党制。
主张在我国实行多党制,实质是要取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这样,人民政权就要丧失,社会主义制度就要被颠覆,必将造成社会倒退。
全国各族人民绝不允许出现这种局面。
73.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稳定的人们的共同体。
民族是个历史范畴,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民族的基本特征包括:
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
民族的四个特征是识别民族的基本依据。
74.中华民族是定居在中国土地上的所有民族的总称。
我国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分布特点。
主要表现在:
在汉族集中地区杂居着许多少数民族;
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方,也多与汉族和其他民族交错杂居。
75.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
祖国统一大业是各民族共同完成的;
祖国辽阔疆域和多种经济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开拓的;
祖国灿烂的文化史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各族人民奋勇抵御殖民主义侵略,共同保卫了祖国的边疆;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各族人民共同创立的。
76.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已经由压迫与被压迫,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转变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关系。
其中民族和谐是本质。
77.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具有同等的地位,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
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种的和睦、友好和互助、联合的关系。
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指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等都得到发展,民族素质得到提高。
78.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三项原则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没有民族平等就没有民族团结。
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没有民族平等和团结,就不会实现共同繁荣。
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的发展,又是民族平等、团结的物质保证,没有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最终会影响民族团结的巩固和民族平等的全面实现。
79.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
党和政府在财力、物力、人力方面大力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
为了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首先要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国家要在投资项目、税收政策等方面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
同时需要民族地区发扬自力更生、艰苦丰都谨慎,发挥自己的创造性、积极性,充分利用民族地区的优势;
还需要发达地区在人力、技术等方面的职员,先富帮后富,达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80.我国宪法明确规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政治 常识 考点 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