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历程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9126815
- 上传时间:2023-01-04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36.89KB
浅谈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历程Word格式.docx
《浅谈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历程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历程Word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言诗的创作也在尝试中。
在魏晋南北朝以前,诗的格律和声韵还没有形成大家共同遵守的规律,只是由作者按照个人的内容需要和声韵感觉来进行写作。
到了魏晋,由于受到了天竺梵音学的影响,我国的声韵学得到了发展。
使诗歌创作由自然的声律发展到讲究追求声律,出现了作诗要注意平仄和韵律的性质,形成了格律诗的主要内容。
唐代,诗歌进入了辉煌灿烂的全盛时期。
不但名家辈出,佳作如林,数量超过了西周至南北朝历代之总和,而且在反映现实的深度和广度、题材领域的拓展、创作方法的多样化、体制的完备成熟等方面,也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境界,百花竞放,蔚为大观。
在继承前代诗歌的基础上,唐代的诗歌形成了固定的分类。
其分类有两种,一是古体诗,也叫古风;
是指模仿唐代以前的传统诗体,没有一定格律,篇幅可长可短,用韵平仄都比较自由,句子的字数有整齐的,也有不整齐的;
其中主要分五言古体和七言古体两种。
二是近体诗(格律诗),不象古体诗那样自由,在篇幅、用韵、平仄、对仗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更讲究追求声律。
它基本上可分为两种:
五、七言律诗(八句)和五、七言律绝(四句)。
超过八句的律诗称作排律。
盛唐时期,诗歌的发展达到了繁荣的顶峰。
不论是五古、七古、乐府、歌行,还是近体诗,都呈现出特异的光彩。
社会各方面的现实生活,都在诗人的笔下以各种体制和风格得到了充分的反映。
在诗歌高度发展的环境里,随着城市经济的繁盛和燕乐的流行,唐代还兴起了一种合乐歌唱的新诗体----词。
现传最早的唐代民间词是在敦煌发现的曲子词,题材广泛,作者众多,但艺术上还比较粗糙。
宋词从唐诗发展而来,在唐五代小令的基础上,宋代演为许多中调和慢词,在曲折动宕、开阖变化之中,使情景紧密交融,其细致、具体、微妙处,有的甚至胜于唐诗。
其次,宋词又长于比兴,多以微妙而细致的比兴手法,藉景物表达内心复杂隐幽的感情,感人至深。
宋词形成了众多的艺术风格,虽沿袭五代的传统,以抒发感情、性灵为主,形成“诗庄词媚”的分野,以婉约为宗,但后来由于时代生活的变化,题材的扩大,艺术个性得到重视,艺术手法渐趋多样,故使宋词风格在婉约与豪放之外,兼有真率明朗、高旷清雄、典雅精工、骚雅清劲、密丽险涩等多种风格。
赢得了与唐诗并称“一代之文学”的地位。
总之,宋词虽被称为“诗余”,但创调数百,列体盈千,不仅反映了较广阔的生活,更是抒情文学的精品,其成就与影响是重大而深远的。
可以说,词兴于唐,繁衍于五代,大盛于两宋。
宋朝时期,当时契丹族和党项族在与宋人的长期交往中逐渐接受了汉族的封建文化,但尚未产生成就较高的诗、词作家,作品数量也不多。
由女真族建立的金,则继承了北宋的诗歌成就而自具面目。
到了元明两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体裁,叫曲,也称散曲。
曲可以说是词的另一体。
除了咏唱时的伴奏乐器不同以外,在语言上更加接近口语。
最突出的特点是可以加衬字。
如张养浩的《闲居三首之一》“昨朝杨柳依依,今朝雨雪霏霏,社燕秋鸿(忒)疾苦。
(不是)浊醪有味,(怎)消磨(这)日月东西。
”其中括号内的字就叫衬字。
我国古代诗歌的鉴赏方法例谈
一首诗歌,应如何鉴赏?
鉴赏出哪些东西来?
笔者经过教学实践,发现“读·
悟·
联·
结”四步鉴赏法,比较奏效。
一、
读
“读”,是从文本中获取大部分第一手材料(感性材料)的唯一途径。
对诗歌而言,“读”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从读诗中获取的第一手材料是鉴赏诗歌的先决条件。
如何读?
可事先设置情境,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读,这个情境可以是喜境,也可以是悲境,让学生在喜境中读婉约诗歌,在悲境中读豪放诗歌或山水田园诗歌。
还可以事先选出与所读诗歌类型相同或完全相反的诗歌,比较着读。
读的形式灵活多样,只要是利于诗歌的鉴赏,都可采用。
如慢读、快读、不快不慢地读、抑扬顿挫地读、闭着眼睛读、瞪着眼睛读、摇头晃脑地读等等。
读的目的就是要读出诗歌的韵律节奏,读出诗歌的意境,读出诗人的意绪(情感)。
如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一词,只有通过读,才能把握其语气节奏的轻重缓急,了解词人的心绪。
尤其是“小楼
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两句,非读无以把握运气之长短,非读无以知晓情感之悲喜。
同时,通过读,还可以牢牢抓住诗歌中的重要词语(关键词——诗眼或词眼)和特定的意象。
如“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字(关键词),“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中的“明月”(意象)。
“读”是对诗歌的第一步感知,它让学生粗浅地感知到了诗歌意境、作者情感等方面的轮廓,虽是模糊、朦胧,却给诗歌的深层鉴赏奠定了基础,导明了方向。
二、
悟
“悟”是在“读”所感知获取的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的理性思考过程。
通过悟,可较为具体地把握诗歌意境、作者意绪等鉴赏内容,因此,这一步更为重要。
那么,“悟”什么?
悟诗歌意象,悟诗句中的关键词(诗眼或词眼)。
1.悟意象
在悟之前,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诗歌意象在诗歌中具有哪些作用,如此,在悟的过程中方能变盲目而为有的放矢。
诗歌意象的作用与散文中的景物描写的作用如出一辙,大体上有这些作用:
营造氛围(如《琵琶行<
并序>
》中的“枫叶荻花秋瑟瑟”句,就营造出与朋友离别时的萧瑟、落寞的氛围)、借景抒情(这是诗歌惯用的“伎俩”,凡诗歌中有描写的景物,一般都具有这一作用)、塑造背景或环境(这一作用与“营造氛围”有相似之处,但亦有不同,那就是通过多个意象组合——意象群,为人物的活动提供背景或环境,这种作用在山水诗、边塞诗中运用较多,如王昌龄的《从军行》之“青海长云暗雪山”即是)、塑造意境(其与“塑造背景或环境”有所不同。
意境是作者抽取自然景物中的多个特定景物以进行描绘而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它展现给读者的是一幅立体感强的画面,目的是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对于读者而言,也只有“临其境”或“入其境”才能感知境界之妙以及作者的情感。
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等都是意境深远的诗句)、衬托人物节质或性格(这种作用在写物诗中较为普遍,在表达技巧上,常用象征手法或比喻修辞,如雪、竹、梅、松、鹤、荷、平仲、金风玉露等等,衬托人物品行高洁、性格坚毅、情感纯洁等)、奠定情感基调(如柳永《雨霖铃》开头三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为全词奠定了凄凉、伤感的基调)、以景衬境(这一作用在山水诗中运用最多,如以闹景衬静境——“竹喧归浣女”,以动景衬静境——“莲动下渔舟”,以暖景衬冷境——“日色冷青松”,以亮景衬暗境——“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以满景衬空境——“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以物语(或物态)衬心境——“废池乔木,犹厌言兵”,等等)、以景衬情(这种作用在诗歌中亦常出现,其表现为诗人用意象颜色的浓淡衬托情意的浓淡,这种方法又往往与谐音双关的表达技巧相关联。
如李白的《春思》中“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句,就是用桑草之“碧”“绿”衬托想思情浓,“丝”“枝”分别与“思”“知”谐音。
还有用悲景衬悲情、用喜景衬喜情或用喜景衬悲情,如杜甫的《登高》一诗,是用悲景衬悲情,而其《绝句·
江碧鸟逾白》则是用喜景衬悲情)。
当然,这些作用在诗歌中并不具备独立性,一首诗歌中,所有的作用可能都兼而有之,这就要求在鉴赏时,不能顾此而失彼。
有了意象这许多作用,悟意象就显得有据可依了,但如何悟呢?
首先找出诗歌中的个体意象或是意象群,再进行揣摩感知。
如是个体意象,须赋予意象以人文情感进行鉴赏。
如刘禹锡《石头城》一诗中的个体意象“潮水”,鉴赏时就须赋予人文情感。
“潮水”给人的感觉,它总是一来一回,来时似乎很激越、狂野,充满着一股激情,待它猛烈撞击着海岸或沿着沙滩耗尽一切力量之后返回时,却显得平和,似乎有些瘫软或者懊丧或者失落。
就此,我们可以展开想象:
潮水来时是想索取点什么,还是想发泄点什么?
回去时,是得到了一种满足,还是遭到了冷遇?
结合后面的“寂寞回”便可知晓。
由此推知,原来作者是用潮水反衬“故国”的荒凉冷落,是为以景衬境;
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历史苍桑的感慨,是为情景交融。
如是意象群,须进入多个意象组合构造的画面以各种感官加以感知。
如杜甫《登高》一诗中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句,诗人调动听觉、视觉组织了“秋风”、“高天”、“猿啸”、“沙渚”、“江鸟”这些意象构筑了一幅精美的画图。
“临其境”,便有视觉开阔、听觉凄婉之感,为全诗奠定了伤感的情感基调;
同时,视觉的恢廓,又衬托出了作者颠沛流离的独苦,是为以景衬情。
——这些都是通过塑造意境所展现的情趣。
2.悟关键词
诗歌中有一些高度聚集作者情感或者用来描述氛围的关键词语,我们把这些词语叫做诗眼或词眼。
它通过强烈的节奏为“读”所感知。
如“小楼昨夜又东风”的“又”字,“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中的“自”、“空”二字,均是关键词。
悟词,一般从词的本义入手,去悟其在诗境中的深层含义。
如“又”是“再一次”之意,它表明春风是一季又一季地吹上小楼,同时也是一季又一季地吹在小楼中人的心上。
“故国”难在,且时间越来越久远,不能不给李煜这个亡国之君增加了一层又一层的愁意,甚至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其中有悔恨、叹息等等,——一个“又”字所聚集的情感竟难以尽表。
“自”、“空”二字则是写出了武侯祠的寂寞、荒凉的氛围。
三、联
在“悟”的过程中,我们已较为具体地把握了诗歌鉴赏的各方面内容,但这还只是对诗歌价值的相对单一取向,并不全面。
因为有的诗歌还具有它的现实意义,所以在鉴赏时,还必须联系作者写作的当时背景(包括社会、文化、政治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等因素。
如此,才能具体、全面、客观、公正地鉴赏诗歌。
这也从一个侧面告诉鉴赏者必须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和了解相当一部分作者的生活经历及其思想状况。
如在《石头城》一诗中,只把从悟中得到的“抒发作者对‘故国’昔盛今衰的感慨”作为鉴赏的最终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而且也违背了作者作此诗的真正意愿。
因为诗人刘禹锡在写这首诗时,唐帝国已日趋衰败,朝廷里大臣相互排挤,出现了“牛李党争”,宦官专权依如故;
地方上藩镇割据势力又有所抬头。
所以他写这首诗的主旨应是讽喻现实,即借六朝的灭亡来抒发国运衰微的感叹,希望当时的统治者能以前车之覆为鉴。
四、结
1、诗歌类型及宏观鉴赏
我国诗歌众多,类型多样,并且每一类型的各诗歌又具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所以对诗歌类型及其宏观鉴赏的总结也很重要,如此可让学生知一而类三,最终达到鉴赏各种诗歌的目的。
我国诗歌可分为借景抒情诗、咏史怀古诗、惜春伤别诗、羁旅行役诗、山水田园诗、托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赠友送别诗、闺怨诗、谈禅说理诗等多种类型。
但同时,它们又存在着交叉性,也就是说,鉴赏此类诗歌的方法也可用来鉴赏其它类诗歌。
鉴赏各类诗歌,要掌握一些宏观鉴赏要领:
借景抒情诗,要体会诗中情景交融的意境,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把握其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咏史怀古诗,要联系背景,领悟情感(感慨兴衰或寄托哀思或托古讽今);
伤春伤别诗,是借对春光流逝抒发韶华易逝、壮志未酬的感慨,或表达对亲朋、好友、爱人的无限思念之情;
羁旅行役诗,是流浪他乡的诗人通过眼见耳闻而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家乡的憧憬;
山水田园诗,是诗人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托物言志诗,是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兴寄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志趣融于某种具体事物中,达到言志的目的;
边塞征战诗,反映边疆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或描写将士和亲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或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
赠友送别诗,通过景物渲染离别时凄凉氛围,抒发难离或勉励之情;
闺怨诗,写闺房女子对丈夫久客不归的埋怨或对远在边地征戍的夫君的思念;
谈禅说理诗,是诗人把自己类似禅宗的顿悟或事理的体察诉之于诗句中,这类诗往往有不食人间烟火之空灵境界;
等等。
2、诗歌鉴赏要目
“读·
联”只是解决了如何鉴赏诗歌的问题,至于鉴赏出诗歌的哪些东西来而且又无遗漏,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2002年高考说明》已作出了明确的界定,即重在对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语言三方面的鉴赏。
所以在总结时,就必须牢牢抓住这三个内容。
诗歌形象、表达技巧、语言的鉴赏要目见下表:
鉴赏类别鉴赏要目举例
形象
人物形象品质、性格、节操等“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思想情感“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物形象物之特征托物言志诗中的物
景(或环境)特点“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表达技巧
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或移情于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托物言志(或象征)托物言志诗
反衬(或对比或烘托)“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修辞(比喻、拟人、夸张、互方、隐语双关等)“凉月如眉挂柳弯,越中山色镜中看”
虚实结合苏轼《江城子》
动静结合“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用典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多角度(由远而近、由上而下,远望、近观,等)“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语言
清新、自然、朴素山水田园诗
豪放俊逸李白诗
沉郁顿挫杜甫诗
峻伟奔腾,雄浑豪迈边塞诗
委婉含蓄,耐人寻味用典诗、咏史怀古诗
通俗、直白白居易诗
3、答题策略
1.就诗论诗,不枝不蔓
高考是初步鉴赏,强调对诗歌本身特点进行思考作答,无需引经据典,用它作品比较。
2.分点答题,点后例证
品评技巧,品味语言
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答题时一定要根据要求,抓住诗歌本身特点,把握其艺术技巧。
4.知人论世,评出特点
5.文学理论,适量点缀
如“有我之境”“无我之境”“以我观物,万物皆著我之色彩”“言有尽而意无穷”“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等理性语言要恰当地运用上,可以使答案显得厚实,有深度和力度,技高一筹。
我国不同题材的诗歌所表达的不同内容
要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就要涉及古诗的题材分类,因为不同的题材决定了古诗所表达的不同的思想内容。
古诗按题材分可分为:
山水田园诗、边塞诗、托物言志诗、怀古咏史诗、送别诗、羁旅还乡诗等。
1、山水田园诗(写景诗)
以歌咏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描写美丽、清新的自然景色为题材的诗歌。
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代表人物主要有谢灵运、陶渊明、孟浩然、王维、范成大、杨万里等。
鉴赏山水田园诗,注意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掌握:
①、把握诗歌意象。
如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枫叶”、“荻花”、“秋”三个意象不仅点明了景物、时节,还通过这三个意象特有的属性渲染了送别时的环境氛围和诗人忧伤的情绪。
②、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是中国古典诗的一大特色,山水田园诗更是如此。
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带上了诗人的感情色彩。
情景交融的手法有融情入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等。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就是一首融情入景,景中含情的好诗。
烟花含愁,孤帆载憾,天际碧水带走诗人的无尽思念。
诗人的惜别之情,从每一个画面中渗透出来。
③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
一般地写景诗,字里行间透出的情感都是比较容易把握的,但一些表面上纯粹是写景的山水小诗,就不那么好理解了。
这就要求我们对作者的身世,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即知人论世,才可能准确地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出的情感。
这里牵涉到一个感情寄托的问题,分析诗歌,应认真判断感情寄托的深浅,切忌随意拨高作品的思想内涵。
④、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
山水田园诗写景的方法很多,鉴赏时主要注意写景的常见方法和技巧。
首先,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的变化。
再次,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
最后,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如虚实结合(“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以动衬静(“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明、暗对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以小见大(“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与“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比兴手法的运用。
2、咏物言志诗
咏物诗的特点在于托物言志。
古人很喜欢咏物,大自然的万物,大至山川河流,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的对象,都可以寄托诗人的感情。
由于作者的经历遭际、情趣爱好以至对事物观察的角度、认识的深浅不同,同一事物,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表达出不同的感情来。
唐代有三位诗人都写过咏蝉的诗,被诬入狱的骆宾王,发出的是“雾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的“患难人”的心声;
仕途蹇滞的李商隐,感叹的是“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的“牢骚人”的遭际;
而身居高位的虞世南,表达的却是“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的“高贵人”的志得意满。
他们都抓住了蝉鸣高远的特点,却都揉进了自己的不同感受,表达了自己独特的感情。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咏物诗都含有作者明确的寄托,但不管有没有寄托,一首好的咏物诗,总是以其生动的形象和强烈的美感吸引读者,而且有意无意地、或深或浅地透过所咏之物,或流露作者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理想,或隐含生活的道理。
3、边塞征战诗
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成为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朵奇葩。
当然,我们所指的边塞诗,范围要大一些,凡是表现军旅生活的诗作都归为这一类。
鉴赏边塞诗,要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即把握时代特征。
边塞诗是时代的产物,最能体现国运兴衰,所以,如果能对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对体会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感情是大有帮助的。
盛唐时期,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
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
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王昌龄)……豪迈,勇敢,一往无前。
到了中晚唐,国势开始衰微,虽然诗人们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着几多悲壮,几多忧伤。
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
到了宋代,国家在民族斗争中一直处于劣势,外辱不断,国难当头,可统治者却软弱无能,边塞诗中流露出来的感情,更多的体现为报国无门的愤懑和归家无望的哀痛,如陆游“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和范仲淹“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尽管仍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和盛唐时代的边塞诗相比,更多了一些凄凉,一些惆怅。
4、怀古咏史诗
我国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江山胜迹,人物风流。
尽管历史如大浪淘沙,但无数前人在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留下多少辉煌业绩,令人钦佩仰慕;
留下多少经验教训,让人唏嘘感慨。
于是以历史故事、古人事迹为题材的怀古咏史之作便产生了,出现了像刘禹锡、杜牧等卓有成就的咏史大家。
咏史诗多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或喟叹朝代兴亡的变化,或感慨岁月倏忽变幻,或讽刺当政者的荒淫无耻,从而表现作者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涵了深沉的伤今怀古的忧患意识。
刘禹锡的《乌衣巷》、《石头城》等;
杜牧的咏史名篇有《泊秦淮》、《过华清宫绝句》、《题乌江亭》等。
鉴赏咏史诗要揣摩作者写这段历史、这个古人的意图所在。
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发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者是触发感慨的媒介。
辛弃疾登上京口北固亭,从历史上孙权、刘裕以京口为基地坚持抗击北方劲敌,联想到南宋小朝廷在风雨飘摇中苟且偷安,这京口北固亭就是触发诗人感想的媒介。
南宋小朝廷的苟且偷安,自己的报国无门,也就是诗人引发诗思的现实原因。
最主要的是我们在鉴赏古诗时,要仔细推敲作者的态度和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诗人们由于不同的艺术技巧,不同的历史观和人生观,对于同一历史题材,可能从不同角度去反映。
诗家怀古咏史,大致有这么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的思考。
诗人自己并不置身其中,如杜牧和王安石都写过《题乌江亭》,杜牧为项羽自刎而惋惜,“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然而王安石却意识到项羽失败是历史的必然,“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第二种情况是把史实和现实联系在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抨击社会现实。
苏轼的《赤壁怀古》和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就是如此。
第三种情况是只抓住历史的一些影子,故意借题发挥,如李商隐的《贾生》。
同是昭君出塞这样一个汉代的和亲故事,杜甫说“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深沉地抒发了自己对远嫁异域的王昭君的同情,他在这里只是就史论事。
而王安石则说“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作者在这里“借他人酒杯,浇心中块垒”,更多地是表达自己被排挤的心理。
5、送别诗
以送别亲人、友人为题材,既表达人所共有的亲情友情,也抒发自己在特定时空背景下独有的情感。
有豁然开朗、意气风发的,如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
大多数还是写离别的依恋、悲伤,杜牧的“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赠别》),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无题》)。
还有一部分送别诗是“惜而不伤”的,虽充满依依惜别之情,但并不悲伤,反而透露出一种诗情画意,充满友情的深情,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我国古代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
我国古代的诗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他们的作品在艺术手法和表达技巧方面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对后世的文学创作有很大影响。
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
具体来说,有以下常见手法:
表现手法分
(1)表达方式,
(2)
修辞手法,(3)
抒情方式,(4)描写手法四大类。
(1)表达方式:
①描写(正面—侧面,实写—虚写,动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谈 中国 古典 诗歌 发展 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