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9124363
- 上传时间:2023-01-04
- 格式:DOCX
- 页数:66
- 大小:81.57KB
高校教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
《高校教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教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6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中国最早的教育心理学教材是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廖世承于1924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
4.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改造、繁荣、破坏、新生四个时期。
49-56改造期,学习苏联;
56-66繁荣期1963年出版了潘菽主编的《教育心理学》
66-76破坏期十年动乱
76以后新生
5.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教育情景中学生的学生的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6.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向是探讨大学生的学习活动,研究对象的主体是大学生。
7.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主要作用(简答):
有助于提高师资水平,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助于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8.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多选),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育性原则
9.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观察法,即自然观察法,是指在自然的生活情景或教育过程中直接观察被试(学生)的外部行为表现(言语,行为和表情),从而对其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
实验法,是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地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来研究此种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的影响。
调查法,是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提问的方式搜集资料,间接了解被调查对象的心理和行为的研究方法。
它包括口头调查(谈话法)和书面调查(问卷法)。
个案法,是对单个被试(学生)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的研究方法。
第三章高等教育心理学与高等学校教师(简答题较多,第二节和第三节重点)
1.教师的角色(多选):
知识传播者、学习发动者、组织者和评定者;
父母长者、朋友和管理员;
榜样和模范公民;
学生灵魂的塑造者;
教育科学研究人员。
2.教师的领导方式可以分为四种:
强硬专制型、仁慈专断型、放任自流型和民主型。
其中民主型是最理想的。
3.典型的教学风格有两种形式:
学生中心的教学风格和教师中心的教学风格。
4.师生态度产生的相互交流与反馈在在心理学上称为“罗森塔尔效应”,或“教师期望效应”。
--“皮革马林翁效应”。
5.教师职业角色意识的形成过程:
角色认知阶段,角色认同阶段,角色信念阶段
6.促进教师角色形成的主要条件:
(1)正确认识教师职业
(2)树立学习榜样(3)积极参与教育实践
7.(多选)教师的能力素质分为四种:
(1)教学效能感
(2)教学监控能力(3)教学反思能力(4)教育机智
8.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称为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教学效能感的概念来源于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
9.自我效能感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种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
10.(多选)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分为一般教育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两个方面。
11.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因素一般可分为外部环境因素和教师自身因素。
内部因素是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关键
12.教学反思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13.教学反思的过程分为四个环节:
具体经验阶段,观察与分析阶段,抽象和重新概括阶段,积极的验证阶段。
在以上四个环节中,反思最集中地体现在观察和分析阶段。
14.教学反思的成分:
认知成分;
批判成分;
教师的陈述。
15.(多选)教学反思的方法:
反思日记,详细描述,实际讨论,行动研究
16.教学监控能力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17.(多选)教学监控能力的因素(7条):
计划性与准备性;
课堂教学的组织性;
教材呈现的水平与意识;
沟通性;
对学生进步的敏感性;
对教学效果的反省性;
职业发展性。
18.教学监控能力的特征:
能动性;
普遍性;
有效性。
19.教学水平高的教师,其教学监控能力往往也高。
20.在具备一定的学科知识以后,教学监控能力已成为影响教师教学效果的关键性因素。
21.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发展及趋势(简答07或多选)从他控到自控;
从不自觉经自觉达到自动化;
敏感性逐渐增强;
迁移性逐渐提高。
22.迁移性的增强是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真正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
23.教育机智是指教师对意外情况和偶发事件能够及时作出灵敏的反应,并采取恰当措施解决问题的特殊能力。
24.影响教育机智的因素(简答):
对工作和对学生的态度;
意志的自制性和果断性;
深厚的知识素养和经验积累。
25.教育机智表现的方式(多选):
善于因势利导;
善于随机应变;
善于对症下药;
善于掌握教育时机和分寸。
26.教师的威信指教师具有那种使学生感到尊严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是教师对学生在心理上和行为上所产生的一种崇高的影响力,是师生间的一种积极肯定的人际关系的表现。
27.教师威信的形成(简答-5条):
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是获取威信的基本条件;
和学生保持长期而密切的交往;
良好的仪表、生活作风和习惯有助于教师树立威信;
给学生的第一印象也影响威信的树立;
严格要求自己,有自我批评的精神。
28.师爱即是对学生的爱,是在教育实践中,由教师的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情感。
29.(多选)师爱的特征;
职业对象性;
原则性;
广博性。
30.(多选)师爱的心理功能:
激励功能,感化功能,调节功能,榜样功能
31.(12简答,05年.师爱的表现形式(简答):
关怀和爱护学生;
尊重和信任学生;
同情和理解学生;
热情期望与严格要求。
第四章学习心理概述
1.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2.次广义的学习指人类的学习学习。
3.狭义的学习专指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学生子啊较短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
4.加涅把学习分为八个层次
(1)信号学习
(2)刺激-反应学习(3)连锁学习(4)言语联接学习(5)辨别学习(6)概念学习(7)规则学习(8)结局问题学习
5.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1)智慧技能
(2)认知策略(3)言语信息(4)动作技能(5)态度
6.(多选)我国教育心理学家冯忠良把学习分为三类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
7.大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简答):
学习内容上的特点:
专业化程度较高,职业定向性较强;
要求掌握丰富的实践知识,较强的动手能力;
学科内容的高层次性和争议性.
学习方法上的特点:
自学方式日益占有重要地位;
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自觉性不断增强;
课堂学习与课外和校外学习相结合
8.学习的联结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s和反应r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
9.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
刺激在前,操作在后,是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
10.经典型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
获得率与消退率;
刺激泛化与分化率;
高级条件作用率。
11.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
人的行为分为两类:
答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12.强化也是一种操作,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而强化物则是一种刺激物,它们的呈现或消除能够增加反应发生的概率。
13.强化有阳性强化(积极强化,正强化)与阴性强化(消极强化,负强化)之分
14.学习并不是在外部环境的支配下被动地形成S-R联接,而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造认知结构.
15.学习的本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16.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
17.美国著名认知结构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又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并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18.接受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
接受学习是概念同化过程,是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
19.“先行组织者”就实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
20.(多选)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
第五章学习动机及其培养
1.动机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2.(多选)动机具有三种功能:
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强化功能
3.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4.学习需要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
5.(多选)学校情景中的学习驱力由以下三个方面组成:
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交往内驱力
6.在儿童早期,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
到了青年期,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
7.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它是构成学习动机结构的另一个基本要素。
8.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是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两者密切相关。
学习需要是个体从事学习活动的最根本动力。
多选
9.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可以分为高尚的与低级的动机或者是正确的与错误的动机。
10.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可以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11.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12.学习动机的种类:
高尚的、正确的动机与低级的、错误的动机;
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13.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简答4条):
学习动机的多元性;
学习动机的间接性;
学习动机的社会性;
学习动机的职业化。
14.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决不是决定活动的唯一条件。
15.(多选)强化动机理论:
任何学习行为都是为了获得某种报偿。
在学习活动中,采取各种外部手段如奖赏,赞扬,评分,等级,竞赛等,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起相应的学习行为。
16.成就动机理论:
是一种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
17.个体成就动机分为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
18.判断:
力求成功者的目的是获取成就,他们会选择有所成就的任务,而成功概率为50%的任务是他们最有可能选择的。
避免失败者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如果成功的几率大约是50%时,他们会回避这项任务。
19.成败归因理论:
归因分为三个维度:
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
而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部环境等。
20.多选:
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
他们由低到高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21.单选:
自我实现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动机。
22.判断:
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可能是由于某种低级需要没有得到充分满足。
23.判断:
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24.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在一
定教学情景下,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变为活动状态,形成学习的积极性
25.学习动机的激发(可能出
大题,11年论述,04年论述)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在一定教学情景下,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变为活动状态,形成学习的积极性
1)创设问题情景,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4)利用争强好胜心理,妥善组织学习竞赛5)正确知道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26.判断或单选:
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27.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
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
任务难度中等,最佳激起水平也适中;
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
这便是有名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简称倒U曲线)
28.表扬与奖励比批评与指责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今年
29.无论对优生还是差生,归因于主观努力的方面均是有利的。
第六章 学习迁移及其促进
1.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对其他学习的影响。
2.学习迁移的分类:
1)根据迁移的性质,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2)按照迁移的层次,分为纵向迁移和横向迁移3)按照迁移的先后,分顺向迁移(温故而知新)与逆向迁移4)按照迁移的内容,分为特殊迁移与普遍迁移
3.正迁移(积极迁移)是指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期促进作用。
负迁移(消极迁移)是指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阻碍作用。
4.纵向迁移是指上位的较高
层次的经验与下位的较低层次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横向迁移也叫水平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抽象概括层次的学习间的相互影响。
5.按照迁移的先后,分为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6.按照迁移的内容,可分为特殊迁移与普遍迁移。
特殊迁移(木-林)也叫特殊成分的迁移,是指学习迁移发生时,学习者原有经验的组成要素及其结构没有变化,只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要素重新组合并移用于另一种学习之中。
普遍迁移(乘法口诀在数学中的应用)也叫非特殊成分迁移,是指一种学习中所习得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的影响,即将原理原则和态度具体化,运用到具体的事例中去。
7.学习迁移是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是使习得的知识,技能与道德规范向能力与品德转化的关键。
去年
8.学习迁移的影响条件(04简答或07多选):
1)学习对象的共同因素2)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3)认知技能与策略4)定势的作用
9.凡是所掌握的经验概括水平越高,迁移的可能性就越大,效果也就越好。
10.定势也叫心向,指的是先于一定活动而指向这种活动的心理准备状态。
它对学习迁移既有可能产生积极影响,也有可能产生阻碍作用。
11.(12年多选)根据你的体会,谈谈怎么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论述):
1)合理确立教学目标;
2)科学精选教学材料;
3)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4)有效设计教学程序;
5)教授学生学会学习
第七章认知发展与知识的领会(感知,思维)
1.感知是感觉与知觉的总称,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最基本的认知形式。
2.知觉反映事物的整体及其联系与关系,它是人脑对各种感觉信息进行组织和解释的过程。
3.观察是一种受思维影响的,有意识的,主动的和系统的知觉过程,也叫“思维的知觉”,它包含有理解,思考的成分,是有意知觉的高级形式。
4.大学生观察发展的特点:
1)一般直觉能力达到成熟水平,知觉的理解性在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2)观察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3)观察具有敏感性和系统性;
4)观察具有相对的深刻性和稳定性。
5.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因素。
人的智力水平的高低表现为思维品质的差异。
6.多选:
思维品质主要指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批判性等方面;
7.人类个体思维的发展历程:
言语前思维阶段,直觉行动思维阶段(3岁前),具体形象思维阶段(3-7岁),形式逻辑思维阶段(初中生,也叫经验型抽象逻辑思维),辨证逻辑思维阶段(大学生)。
9.辩证逻辑思维是大学生的典型思维,亦称理论型的抽象逻辑思维。
10.判断:
大学生的思维发展正处于形式逻辑思维向辩证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
11.大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简答):
1处于由形式逻辑思维向辨证逻辑思维过度的阶段。
2在常规思维继续发展的同时,创造思维也在显著发展。
3在思维能力高度发展的同时,形成了对思维的元认识。
12.辩证逻辑思维是大学生的典型思维,也称论理型的抽象逻辑思维。
13.就直观的对象而言,直观分为实物直观、模像直观和言语直观三种。
多选或判断
14.提高教材直观与知识感知效果的条件(10年论述,简答或论述)
(一)、灵活运用各种直观形式:
1实物直观与模像直观的选用2词(言语直观)与形象(实物和模像直观)的配合;
(二)、运用感知规律,突出感知对象的特点:
强度律,差异律,组合律,活动律(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四)、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15.运用强度律,差异律,活动律和组合律等感知规律,可以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实现有效的观察。
判断或多选。
16.教师的语言应该尽量做到抑扬顿挫,轻重有致,这是应用的强度律。
判断
17.教师讲课应该有间隔和停顿,这是应用的组合律。
18.教材概括与知识理解的类型:
(1)感性概括
(2)理性概括
19.多选:
教材概括与知识理解的一般过程
(一)分析与综合
(二)比较(三)抽象与概括
20.提高教材概括与知识理解成效的条件(论述,07年大题)
(一)、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
(二)、提供丰富多彩的变式(三)、科学的进行比较(四)、启发学生自觉进行概括。
21.正例又称肯定例证,指包含着概念或规则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例证;
反例又称否定例证,指不包含或者只包含了一小部分概念或规则的主要属性或关键特征的例证。
22.变式是指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实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及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就是概念或规则的肯定例证在无关特征方面的变化。
第八章记忆发展与知识的巩固(两年出过论述题)
1.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判断或单选
2.记忆的过程包括三个环节:
识记是记忆的一个环节,保持是第二个环节,再认或回忆是第三个环节。
多选
3.知识的巩固主要是通过识记和保持这两个环节来实现的。
单选或判断
4.记忆的类型:
(一)、(按内容分)形象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
(二)、(按记忆时间长短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5.瞬时记忆的储存时间大约为0.25-2秒,瞬时记忆又叫感觉记忆,有相当大的容量。
6.短时记忆的保持时间是5秒至2分钟,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为7+2个组块。
7.长时记忆保持时间从1分钟以上到许多年甚至终生,容量没有限度。
8.大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简答,11年多选)
(一)、逻辑记忆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二)、各种记忆品质得到全面发展(三)、掌握各种有效的记忆方法
大学生记忆的敏捷性,持久性,精确性和准备性等各种品质全面发展起来。
10.识记是人们获得个体经验的过程,或者说是对信息进行编码的过程。
11.影响知识记忆与编码的主要因素(论述或简答,08年论述)
(一)、材料的数量与性质
(二)、识记的目的性与主动性(三)、对材料意义的理解度(四)、组块化编码(五)、尽可能使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六)、觉醒状态(七)、识记的信心
12.组块是人们利用贮存在长时记忆系统中的知识经验对进入到短时记忆系统中的信息加以组织,使之成为人所熟悉的有意义的较大单位的过程。
13.判断:
保持是识记过的经验在人们头脑中的巩固过程。
14.单选或判断:
记忆的内容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再认和回忆时发生错误,就是遗忘。
15.单或判: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对遗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
(遗忘曲线,艾宾浩斯曲线)
16.记忆遗忘的理论解释
(一)、衰退说
(二)、干扰说(三)、同化说(四)、动机说
17.干扰主要由两种情况,即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前摄抑制指前面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面的材料的干扰。
倒摄抑制指后面学习的材料对保持或回忆前面学习材料的干扰。
24.背诵三个自然段时,中间一自然段既要受到前摄抑制的影响,又要受到倒摄抑制的影响。
25.睡眠具有记忆凝固作用(因为不受倒摄抑制的影响)
26.阐述如何合理复习,防止遗忘?
(论述,09年论述)
(一)、复兴时机要得当
(二)、复习的方法要合理(三)、复习次数要适宜
27.单选或判断:
学习中应遵循“及时复习”的原则;
对材料的复习,有两种不同的形式:
一种是分散复习(每次时间短,次数多);
一种是集中复习(每次时间长,次数少)。
一般分散复习优于集中复习。
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优于单纯重复阅读。
过度学习是指在学习达到刚好成诵以后的附加学习。
过度学习并不意味着复习次数越多越好,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过度学习程度是50%时,学习效果最好)。
第九章认知策略与心理技能的形成(从没出过大题,每年出1小题)
1.知识就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
2.安德森把个体的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3.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具备有意识地提取线索,因而能直接陈述的知识,主要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
4.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人缺乏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主要回答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
5.程序性知识实质上是一套关于办事的操作步骤和过程。
加涅认为程序性知识又包括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
7.认知策略是学习者用以支配自己的心智加工过程的内部组织起来的程序性知识。
8.元认知指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和结果的意识。
它包括两个基本成分(多选):
元认知知识(存储在长时记忆中)和元认知控制(存储在工作记忆中)。
9.元认知策略是个体调节和控制认知行为的方法和原则。
10.多选:
元认知策略包括①计划策略②监控策略③调节策略
11.(判)就认知领域而言,学习策略和认知策略是同一概念。
12.心智技能也叫智力技能或智慧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13.心智技能具有三个基本特点(简答或多选)
(一)区别于程序性知识,心智技能是一种动作经验;
(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校教师 资格考试 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