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园1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9115924
- 上传时间:2023-01-03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88.46KB
留园1Word下载.docx
《留园1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留园1Word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抗日战争时期,留园经日军蹂躏,“尤栋折榱崩,墙倾壁倒,马屎堆积,花木萎枯,玲珑之假山摇摇欲坠,精美之家具搬取一空”。
抗战胜利后,留园又成为国民党部队驻军养马之所,五峰仙馆、林泉耆硕之馆的梁柱被马啃成了葫芦形,五峰仙馆地上马屎堆积,门窗挂落,破坏殆尽,残梁断柱,破壁颓垣,几乎一片瓦砾。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这一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于l953年拨款进行整修,次年元旦对外开放。
从此这座江南古典名园风采依旧,丽色重现,每天都吸引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来观光游览。
1961年3月被国务院首批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北京的颐和园、承德的避暑山庄、苏州的拙政园共誉为全国四大名园。
随着园林事业的不断深人发展,国家每年都要拨出一大笔资金用于园林的保护和维修。
在留园,先后对还读我书斋、濠濮亭、清风池馆、五峰仙馆等处建筑进行了大修,对厅堂的陈设布置作了合理的调整。
为了修复中部明瑟楼、曲谿楼、远翠阁的明瓦窗,留园管理处专门派人到吴县农村去收集明瓦(一名蠡壳),使之修复后的面貌与历史相符,和周围的环境相辉映。
并且根据史料照片,恢复了待云庵至亦不二亭的庭院小径景点,使两组建筑联成一体,形成对景。
由于历史的原因,园中的一些匾额楹联遭到了破坏,有的残破,有的短缺,为了恢复这些匾额楹联,先后遨请了林散之、顾廷龙、董寿平、王个簃等当代名家进行了重新补书,恢复了绿荫、恰航、舒啸亭、至乐亭、清风池馆、揖峰轩、洞天一碧、吴下名园等处的匾额楹联,突出了园林典雅高洁的风格,丰富了园林的文化艺术内涵。
1991年初,又把建国初期就成为医药公司仓库的原盛家祠堂和住宅部分收归留园,并拨款100多万元,前后花了近10个月的时间,重新修复,修复后的祠堂基本保持了原来的建筑格调,使留园进一步趋于完整,恢复了原有的景观。
自开放以来,留园在管理部门的不断修缮和保护下,其艺术风貌始终如故,魅力无穷。
1997年12月,经国家有关部门审查推荐,留园与拙政园、网师园、环秀山庄作为苏州古典园林典型例证,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后审定,被批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留园现有面积30余亩,集住宅、祠堂、家庵、庭院于一体,是苏州大型古典园林之一,代表了清代风格。
留园的建筑综合运用了江南造园艺术,以建筑结构见长,善于运用大小、曲直、明暗、高低、收放等变化,组合景观,高下布置恰到好处,营造了一组组层次丰富、错落有致、有节奏、有色彩、有对比的空间体系。
全园用建筑来划分空间,可分中、东、西、北四个景区:
中部以山水见长,池水明洁清幽,峰峦环抱,古木参天;
东部以建筑为主,厅堂华丽,庭院精美,奇峰秀石,引人入胜;
西、北部环境僻静,山溪曲流,树木葱茏,颇有山林野趣。
景点介绍
留园座落在苏州阊门外,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始建于明代万历二十年(公元
1593年),为封建官僚太仆寺少卿徐泰时的私人花园,时称东园。
徐氏有东、西
二园,西园即今西园戒幢律寺。
明末清初,该园荒废。
“绿荫”小轩临水而筑,轩外景色溪山深秀。
进入“绿荫”,朝北整面无墙,
完全敞向山池,这三种墙面的处理手法是掩映——透漏——敞开
“古木交柯”为留园十八景之一。
南面庭院,靠墙筑有明式花台一个,正中墙
面嵌有“古木交柯”砖匾一方,花台内植有柏树、云南山茶各一,仅二树、一
台、一匾。
就形成一幅耐人寻味的画面,运用了传统国画中最简练的手法,化有
为无,化实为虚,使整个空间显得干净利落,疏朗淡雅。
“明瑟楼”两层半间,取水木明瑟之意而名,南面假山构思独特,有峰回路转之妙。
体态轻盈造型精巧,取郦道元《水经注》中“目对鱼鸟,水木明瑟”
之意而名,因楼下南面假山构思独特,有峰回路转之妙。
“涵碧山房”为中部主要建筑,俗称荷花厅,厅高大宽敞,陈设朴素,周围“可亭”,出轩东行,渡石桥,跨山涧,沿着卵石山径曲折而上,来到山顶小亭,山顶
小亭名可亭,在亭中南望,“涵碧山房”与“明瑟楼”形如一艘航船,停泊在水
边。
整组建筑打破了整齐划一的布局,给人既有变化而又美观自然的感受,体现
了中国山水画法中主景偏右的传统手法。
小蓬莱座落在水中,四面景色就象展开的画轴。
西北两侧山峦起伏,再造了
太湖流域,山水缥缈的自然风光,而东南两侧相互错落的楼、馆、轩、廊等建筑
群,组成了与西北山林相对比的画意,体现了“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
闲地少,水港小桥多”的水上都市特色。
濠濮亭跨水而筑,按有明式砖栏,亭前水边置有一峰名“印月”,峰石中的
涡孔倒影池中印有的一轮明月,在此不管月半中秋,有无明月当空,均能赏月,娱目谴兴。
这种借景手法亦为他园少见,别匠具心。
曲溪楼矮屋二重,长十余米,因只有半间,进深仅三米左右,但入楼后并无
穿行过道之感。
楼内窗框门洞形成了一幅幅美妙的框景,真是人动画也动,步移景亦移,令人叫绝。
从曲溪楼北行,有水榭名“清风池馆”,取苏东坡《赤壁赋》中“清风徐
来,水波不兴”之意而命名,举目四望,园中山池风光又呈现眼前。
清代杨沂孙有联:
“墙外青山横黛色,门前流水带花香”。
五峰仙馆因盛康从文征明停云馆中得峰石放在园内,故名“五峰仙馆”,大厅面阔五开间,高大豪华,由于梁柱及家具均以楠木制作,俗称为楠木厅,厅内
装修精丽,陈设雅洁大方。
无愧为江南厅堂的典型代表。
五峰仙馆东面的揖峰轩,取宋代朱熹《游百丈山记》中“前揖庐山,一峰独秀”
之句而命名,整个建筑朴素无华,外观二间半,入内则有一间半,结构别致。
北
面粉墙上深色的窗框,将天井中几块石峰,数枝翠竹构成了一幅幅精致的小品
画,其画意可与板桥墨竹相媲美,此轩处于东西两个大厅之中,为园主读书、作
画、抚琴、奕棋之所。
周围峰石散布成林,又名“石林小院”。
冠云峰高6.5米,为宋代花石纲遗物,因石巅高耸,四展如冠,取名“冠
云”、“瑞云”、“岫云”屏立左右,为留园著名的姐妹三峰。
三峰下罗列小峰石笋,花草松竹点缀其间,大有林下水边,胜地之胜的林泉景
冠云峰周围水石台馆皆为观峰而设,以“云”名之。
冠云峰东侧有六角小亭
名“冠云亭”。
冠云峰后之楼名“冠云楼”,登楼南望,可一览院内全景,楼下有匾,署曰
“仙苑停云”,意思是说这座云峰停留在此,宛然蓬莱仙苑。
正中壁上嵌有古代鱼化石一方,化石上鱼鳖宛然,鳞甲生动,两旁四块大理石山水挂屏,俱合画意。
“又一村”在园之北部,借陆游诗“山重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而取名。
此处环境恬静,颇有乡村田园风味,昔日果圃蔬畦之处,今陈列着数百盆朴拙苍奇的盆景。
远翠阁在花园中部的东北方,前侧一峰名“朵云”。
相传为明代文征明停云馆中旧物,楼前方形牡丹花台的动物浮雕,极为生动,为明代遗物。
西部假山为苏州园林中较大的一座假山,漫山枫林,高出云墙,山上建有“至乐”“舒啸”二亭,此处环境僻静,极富山林野趣,再现了苏州西部丘陵地带的自然风貌。
西部假山为苏州园林中较大的一座假山,漫山枫林,高出云墙,山上建有
“至乐”“舒啸”二亭,此处环境僻静,极富山林野趣,再先现了苏州西部丘
陵地带的自风貌。
山前小溪一湾,东有水阁名“活泼泼地”,水源似从阁下留出,自“又一
村”至此,一派山林田园风光与中、东部精美华丽形成了明显的对比,体现了全
园布局上的高妙手法,作为古典园林的代表佳作,将永远“长留天地间”。
楹联匾额
涵碧山房匾额:
(涵碧山房)
译意:
蕴涵碧绿的山房。
作者:
款署“留园主人属篆香禅居士”,香禅居士即潘钟瑞。
简析:
额名取宋朱熹,“一水方涵碧,千林已变红”诗意。
此为中部主厅,前临荷花碧池,遥对湖光山色,山上繁花茂林,斗芳争艳,山光水影,上下争辉,夏日荷香阵阵,沁人心肺,诗情画意,令人陶醉。
涵碧山房对联:
卅年前曾记来游,登楼看两,
倚槛临风,俯仰已成今昔感
三径外重增结构,引水通舟,
因峰筑榭,吟歌长集友朋欢
译意:
三十年前曾来此地游览,那时登楼观看潇潇雨丝,靠着栏杆迎风抒怀,俯仰之间已有今昔之感;
隐居胜地又重添了楼台,引来河水,通起小船,沿着山峰筑起亭榭,可以在此吟诗歌咏,经常邀集朋友们欢笑遨游。
作者:
张之万撰,董寿平书。
董寿平生于1904年,山西洪洞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协委员,著名美术家。
简析:
叙事抒情联。
出句言自己旧地重游之时,骤然间产生今昔之感,感叹时间的流逝,实叹人生之短促。
《兰亭集序》有: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故作者感慨系之。
对句咏眼前实景。
“三径”,李善《文选》注引《三辅决录》云:
汉蒋诩隐居时,于舍前竹下开了三条小路,只与求伸、羊仲两人往来,后人遂以“三径”作为隐士居住之所。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之句。
此指盛氏园。
盛氏曾扩大规模,缮修加筑,“泉石之胜、花木之美、亭榭之幽深”,比昔时更增雄丽。
名流诗酒流连于此,亦为当时盛事。
山房前面壁上,嵌有钱大昕的《寒碧庄宴集序》,其中有“惟园亭之盛,必假名流觞咏,乃能传于不朽”,可为联文作注。
闻木樨香轩匾额:
(闻木樨香轩)
闻丹桂逸香而悟禅之轩。
苏州当代书法家郑定忠书。
取因闻桂香而悟禅道的禅宗公案故事名额,富有禅道理趣。
《罗湖野录》曾载:
“黄鲁直从晦堂和尚游时,暑退凉生,秋香满院。
晦堂曰:
‘吾无隐:
闻木樨香乎?
’公曰:
‘闻’,晦堂曰:
‘香乎?
’尔公欣然领解。
”《五灯会元》卷十七《太史黄庭坚居士》所载同此。
说的是晦堂以启发弟子脱却知见与人为观念的束缚,体会自然的本真,生命的根本之道就如同木樨花香自然飘溢一样,无处不在,自然而永恒。
借物明心的理趣和用语意语言来暗示精深微妙境界的表达方式,很有山水写意味道。
后常以“木樨香”为三教教门中的典故。
此处桂树丛生,山石掩映。
桂花为木樨科植物,树形多呈球状,像只只绿绒色的绣球,中秋八月,深绿明丽的叶腋下开出丛丛束束的小花,花色橙红的丹桂,香气淡雅宜人。
闻木樨香对联:
奇石尽含千古秀
桂花香动万山秋
奇石含蕴着千秀色,秋风吹拂,万山浮动着桂花的香气。
状景集联。
上联取自罗邱诗,咏叠石之秀美。
魏晋士大夫崇尚玄学,求高雅,尚清淡,搜寻奇石置于闲庭,成为一时风气。
唐宋亦然,所谓“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
溯源应太古,堕世又何年!
”石头蕴涵着太古的历史风云,罗诗确切地表达了这种意趣,故无锡掇英堂、贵州莲花亭均取以为楹联。
下联取明谢榛《中秋宴集》诗句:
“江汉光翻千里雪,桂花香动万山秋。
”“动”字,将香写活了,和宋秦观《好事近》中“花动一山春色”异曲同工,把虚景写活。
联语对仗工切,富有音乐感,且切合实景。
清风池馆馆匾额
(清风池馆)
见“清风起兮池馆凉”。
清风池馆水榭旧额:
清风起兮池馆凉
清和之风徐徐吹起,池馆生凉。
写景抒情类题咏。
此馆傍水池东侧而筑,开敞不设门窗,清风徐来,分外舒适。
额名自《楚辞.九辩》“秋风起兮天气凉”句化出,变悲秋凄婉之气为爽朗明快之语。
清风拂面,池水泛起粼粼碧波,池馆变得清凉爽人。
馆额运用《楚辞》特有的“兮”字调,增加了抒情色彩。
古人每每给“清风”以社会意义。
《诗.大雅.丞民》有“吉甫作颂,穆如清风”之句,毛传:
“清微之风,化养万物者。
”用清风喻太平盛世。
梁裴子野《丹阳尹湘东王善政碑》:
“广德政宽明,化先仁惠,不严之治,穆如清风。
”谓和美如清风。
清风池馆小篆楹联之一:
墙外春山横黛色门前流水带花香
墙外的春山献出最美的深青色,门前的流水送来沁人的花香。
杨沂孙,字子与,一字咏春,号濠叟,江苏常熟人,官知府。
娴熟籕篆,于大小二篆,融会贯通,自成一家。
状景抒情联。
上联咏远借之景。
黛色,就是深青色,是远山的天然美色。
王维《崔濮阳兄季重前山兴》:
“千山横黛色,数峰出云间。
”也突出了山色的自然美、本色美。
下联咏近观之景,似青罗带样轻柔明透的流水,已够迷人的了,何况还有醉人的花香。
山水本是自然界中富有魅力的基本景观,联语还赋予它们以丰富的感情。
“横”和“带”两字突现了山水之性格、神采,有妙造自然之趣。
山水与人们的感情相交流,引起人们更美的遐思。
揖峰轩匾额:
(揖峰轩)
揖拜秀峰之轩。
林散之书。
取宋朱熹《游百丈山记》“前揖庐山,一峰独秀”句意为名。
轩前庭院中,湖石林立,秀美多姿。
园主在庭园中布置了五峰二石,“院之南为晚翠峰,东曰段锦峰,西北隅一峰当左曰独秀”(刘恕《石林小说》),轩额透露了园主对这些湖石峰的热爱,“揖”字将湖石人情化,人与湖石若宾主相对,发生着感情的交流,妙趣陡生。
揖峰轩对联:
蝶欲试花犹护粉莺初学啭尚羞簧
蝴蝶想试花还要护着花粉,流莺刚学唱尚且羞听笙簧。
清郑板桥
联语从“蝶粉”和“莺簧”两词生发而出。
蝴蝶采花粉是其天性,也是蝶类特有的绝技;
莺鸟歌唱的声音,婉转如笙簧,为其他鸟类所望尘莫及。
但蝶尚护粉,莺尚羞簧,虽身有绝技,然仍有所忌惮。
联语似乎含有两层意思:
人们既要重视爱护自己的才华,也要谦虚谨慎。
石林小院砖额
石林小院
聚石成林、赏石涤襟之小院。
简析:
据园主刘恕的《石林小院说》,清嘉庆十二年,刘得“晚翠峰”,因“筑书馆以宠异之”,即指“揖峰轩”,后又陆续得到四峰二石,为“独秀峰”、“段锦峰”、“竞爽峰”、“迎辉峰”和“拂云石”、“苍鳞石”,“其小者或如圭,或如璧,或如风荃之垂英,或如霜蕉之败叶,分列于窗前砌畔、墙根坡角,则峰不孤立,而石乃为林矣”,并称自己于石深有所取,“石能侈我之观,亦能惕我之心”。
“石林小院”实际就是为观赏湖石的小院。
文人爱石、友石、赏石,由来已久,唐宋犹甚,白居易颂石、米芾拜石,宋代词人叶梦得则自号石林居士,居乌程(今浙江吴兴)的石林精舍,与此以石名院颇为相似。
石林小屋匾额;
洞天一碧
神仙洞府中的别有一方碧绿天地。
款署“谭以文”。
谭以文,当代苏州著名书法家。
小院之南有小亭,名称“洞天一碧”,此亭之后墙及左右侧墙各开洞窗,蕉叶、翠竹从窗洞延入屋内,俨如一幅幅立体图画。
坐在小屋鼓凳之上小憩,正好观赏屋外多姿多彩的主体画面,婷婷而立的石笋,青藤蔓绕,饶有古趣,修竹摇曳,好一幅竹石图!
芭蕉吐翠,百花争艳,古树虬曲,怪石嶙峋,窗窗入画。
道家认为,“洞天”处大地名山之间,上天派遣群仙在那里居住,有王屋山等十大洞天、泰山等三十六个洞天福地之说。
这里用来比况。
石林小园对联:
曲径每过三益友小庭长对四时花
曲曲的小路每次来往的是三种有益的朋友;
小小的庭院经常面对的是四季盛开的鲜花。
作者:
清陈洪绶,字章侯,号老莲,浙江诸暨人。
《艺舟双楫》列其行书于逸品上。
著名画家。
出句讲交益友。
雅人无俗客,所交往的都为“三益友”。
《论语.季氏》篇引孔子的话说: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意思说:
“有益的朋友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信实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便有益了。
”这在今天亦不无借鉴意义。
洒脱的宋代文学家、书画艺术家苏东坡则以寒梅、瘦竹、丑石为人生之三益友。
这里有蕉竹、湖石,足可友之。
对句讲欣赏游观的对象是四季不谢的鲜花。
鲜花馨香而娇艳,可与造化争妙,陶性怡情,非花莫属。
欧阳修“我欲四时携酒去,莫教一日不开花”的心愿,实际上代表了文人雅士的共同心声。
联语风格淡雅,融生活哲理于景物之中,情思绵长。
林泉耆硕之馆篆书匾额之一:
(林泉耆硕之馆)
年高德劭的隐士名流游憩之所。
款署“吴县汪东”。
汪东,一名东宝,字旭初,号寄庵、寄生、梦秋,章太炎先生高足,曾任中央大学文学院院长,工书画。
林泉,本指山林与泉石,因其幽静远离尘俗,宜作隐遁之所,故亦用以称退隐。
此借指隐逸高士。
耆硕,指年高而有德望的人。
命意庄重典雅,韵致高选。
林泉耆硕之馆北厅抱柱联:
胜地长留,即今历劫重新,共话诌云来父老奇峰特立,依旧干霄直上,旁罗拳石似儿孙
形胜之地长留,历经劫难今又重新,父老们来此共话三峰秀色;
拳石如儿孙般旁边罗列。
朱霆清撰,今为徐穆如书。
咏景联。
主要描写留园三峰的神姿和三峰下的小石峰。
这里的“绉云”即“皱云”,“云”指三峰,三峰皆以“云”名,“诌”代称评价标准。
古以宋米元章论石所说的“瘦”、“皱”、“漏”、“透”为评价石峰的标准,四者兼备者方为上品。
三峰之下是假山围成的花台小径,罗列着石峰石笋,如众星拱月一般,拳石玲珑可爱,此以儿孙喻之,颇富人情意趣。
冠云峰额:
冠云
腾云驾雾高为群峰之冠。
比喻夸张类题咏。
“冠云峰”,取《水经注》“燕王仙台有三峰,甚为崇峻,腾云冠峰,交霞翼岭,,句意名之。
其峰形态奇伟,嵌空瘦挺,孤高磊落,独立无倚。
“如翔如舞,如伏如跧,透逾灵壁,巧夺平泉”。
“瘦、皱、漏、透、清、丑、顽、拙”八字占全,为宋时“艮岳”遗物,是苏州最高的观赏独峰。
为烘托主峰,两旁屏立配峰:
一名“瑞云峰”,即如祥瑞云彩之峰。
系沿袭织造府内瑞云峰旧名;
一名“岫云峰”,即峰峦入云之峰。
旅游指南
留园分四个景区(中、东、西、北部),每个景区既各有特色,又相互联系贯通,缱绻徘徊之间,令人留连忘返。
在此,提供两条游览路线以供参考。
第一条:
从大门进园,沿窄廊至古木交柯,然后沿曲谿楼——西楼——清风池馆——自在处——五峰仙馆——揖峰轩——林泉耆硕之馆——佳晴喜雨快雪之亭——又一村——土山(至乐亭)——舒啸亭——活泼泼地——别有天——闻木樨香轩——可亭——小蓬莱——濠濮亭——曲谿楼——古木交柯——绿荫——涵碧山房——出口。
此条游览路线是先游东部,再游北部、西部,最后游览中部。
第二条:
从大门进园,沿窄廊至古木交柯,然后沿绿荫——涵碧山房——闻木樨香轩——可亭——小蓬莱——濠濮亭——曲谿楼——西楼——清风池馆——五峰仙馆——揖峰轩——林泉耆硕之馆——待云庵——冠云亭——冠云楼——又一村——土山(至乐亭)——舒啸亭——活泼泼地——别有天——出口。
此条游览路线是先游中部,再游东部、北部、西部。
如果是雨天,你就可循着园中长廊而游,不湿衣襟而获雨中游园的雅趣。
十二峰
众所周知,留园多石峰。
明代建园之初,徐氏即在园内竖起了闻名遐迩的瑞云峰,清代刘恕在修建时,又搜集了“十二名峰”于园内。
然而,这些峰石今天还在园内吗?
如果在,那么又在何处呢?
留园石峰问题,成了园林艺术专家、爱好者一直想解开的一个谜。
我们在编写《留园志》的过程中,接触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并结合资料搜遍园内诸石,对现存的石峰一一进行了查考。
清嘉庆七年(1802),刘恕已在园内陆续聚集了十二石峰,并根据石峰的形神取名为:
奎宿、玉女、箬帽、青芝、累黍一云、印月、猾猴、鸡冠、拂袖、仙掌、干霄;
又请昆山王学浩将其一一绘图,吴县潘奕隽为各峰配诗。
刘恕是一个封建士大夫文人,他性嗜石,不惜重金,寻觅石峰,还撰写了《石供说》一书。
得十二峰后,他自刻闲章“寄傲一十二峰之间”,又自号“一十二峰啸客”。
之后,他又在书馆庭园内散布了独秀、段锦、竞爽、迎辉、晚翠五峰及拂云、苍鳞两支松皮石笋,称其地为“石林小院”,又刻了“石林烟舍”闲章一枚,以记其景。
除此之外,现在园内的日花、簖霞等峰,虽不见于记载,但石上镌刻的“蓉峰题”等字迹仍可辨识,可见,它们也是由刘恕寻觅来园的。
时过境迁,园内石峰虽多,如今能指实其名者已为数寥寥,就是著名的十二峰,也因峰上大都无题名而不为人所识。
然而刘恕是一“石痴”,在他留存于世的文章、诗词中,很多篇幅写的是得石经过及赏石断想,从这些诗文中可知,刘恕的十二名峰现皆在留园内。
留园十二峰为:
印月峰
青芝峰
鸡冠峰
奎宿峰
一云峰 拂袖峰 玉女峰
弥猴峰仙掌峰
累黍峰
箬帽峰
干霄峰
美文欣赏
《留园》
留园[注:
此园清乾隆间为官僚刘恕(蓉峰)所有,经修葺,于嘉庆三年落成,“竹色清寒,波光澄碧,擅一园之胜,园名之曰寒碧庄”(嘉庆六年钱大昕《寒碧庄宴集序》),后亦称寒碧山庄,世称“刘园”。
太平天国以后,阊门外独留此园。
光绪二年官僚盛康(旭人)居此园,遂谐刘园之音,命名为“留园”(事见范来宗《寒碧庄记》与留园匾额上吴云所记及俞樾《留园记》)。
]在阊门外,面积约30亩,是苏州大型古典园林之一。
明嘉靖年间太仆寺徐泰时置东西两园,于东园搜罗奇石,延周秉忠(时臣)筑假山[注:
明袁宏道《袁中郎先生全集》卷十四:
“徐冏卿(按:
即徐泰时)园在阊门外下塘,宏丽轩举,前楼后厅,皆可醉客,石屏为周生时臣所堆,高三丈,阔可二十丈,玲珑峭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留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