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学年上第一学期教务处工作计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9099940
- 上传时间:2023-01-03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2.42KB
中学学年上第一学期教务处工作计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中学学年上第一学期教务处工作计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学年上第一学期教务处工作计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6、以科研为先导,做好本学年“开放教学观摩月”的组织、实施工作,开展实用性课堂教学研究和改革试验,通过观摩、教学开放等形式,进一步促进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
邀请各学科的专家、骨干教师参与,认真组织评课,督促教研组长及时收齐听课评价表、公开课教案、评课讨论记录等材料并及时交教务处存档;
选送优秀教学案例、教学设计、课件等参加省市评比。
7、做好高一年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查和分析、高二年学生的考试评价工作。
8、颁发第26届吴长榆奖学金。
9、颁发2010-2011年段邱季端奖教基金。
(二)抓好高中新课程实施
1、组织教师参加省、市级新课程培训并对本备课组成员进行再培训,营造“培训是福利,学习是享受”的培训文化,扩大全体教师的文化视野,提升全体教师的文化品位。
2、组织高一年、高二年全体教师认真钻研新教材、探索新教法,切实实现课堂教学评价的三个转变:
由过去主要评价教师的“教”向重点评价学生“学”转变、由过去注重“双基”和“学科能力”目标落实的评价,向既注重“双基”和“能力”的形成,也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的发展转变、由注重教师对教材使用和教学方法选择的评价,向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教学媒体的有效利用转变。
组织高三全体教师认真钻研新教材、探索新教法,制定详细可行的复习计划,规划好全年的复习进度。
3、加强新教材教法研究,鼓励各备课组成员相互听课,相互探讨,共同提高。
4、抓好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技术课的教学,鼓励教师结合信息技术的研究课题,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和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索,提升教学教研层次。
5、更新学校网站开设“课程改革”栏目内容,为教师学习新课改精神、课程标准,了解课改动向提供远程教育,教科室考虑定期为教师提供教育理论和新课改材料汇编。
6、根据上学年研究性学习实践与探索情况,同时借鉴外地经验,结合本学年研究性学习实施流程开展系列讲座。
7、组织新高一年教师进行新课程电脑软件的培训,推动学校新课程实验的良性发展。
8、做好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2011年会暨全国高中校长论坛的相关工作。
本次全国高中校长论坛的主题为“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和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探讨”,论坛专题为“高中特色发展的实践探讨、高中自主发展的实践探讨、高中教育优质资源共享的实践探讨”等内容,将于10月28--30日在我校举行。
(三)抓好教学质量跟踪管理
1、反馈上学期期末考成绩与质量分析,各备课组、教研组要总结经验,找出差距,制定措施,寻求对策;
召开各年段上学期期考成绩与质量分析会,确定一个教育教学主题,围绕主题进行研讨,注重会议成效。
2、积极参与在校长直接领导下的高中毕业班领导小组的工作,为有利毕业班工作的开展提供服务,做好毕业班教学质量跟踪管理,积极开展高三年学生培优工作。
3、各备课组、教研组要加强与班主任、年段的协作,增强教育教学的“合力”,全面稳定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4、加强教学质量监控。
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生命线,涉及到学校的声誉甚至生命。
对部分学习上的弱势群体,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多一份爱心,多一份耐心,做到提高优先、激励优先、面批优先、辅导优先。
5、及时反馈兄弟学校的教学教育经验、质量检查等模拟考试成绩。
三、具体措施
(一)继续强化落实“泉州五中教学常规”(详文另附)。
(二)加强教研组管理制度化、科学化建设,规范教研组活动制度,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作用,具体措施如下:
1、严格规范教研组活动管理制度(详细内容见《教研组活动记录本》)教务处定期检查执行情况,并及时总结经验,推动教研组工作开展。
2、教研组活动必须组织教师学习贯彻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有关的法律、规定,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制定进修计划,促进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
3、教研组必须担负组织本学科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教学改革、教学业务管理等职能部门的作用,特别注意研究素质教育与高考的关系、创新教育与常规教学的关系。
4、加强教研组、备课组教学研讨活动的开展和教学常规工作的落实,教研组长必须制定学期工作计划,备课组长必须制定学期教学进度,安排学科讲座活动;
做好本教研组、备课组的工作总结。
5、坚持每月一次由教科室主持的教研组长例会,主要内容是工作回顾和新工作安排,布置学校教学工作任务,及时通报各学科教学情况和教学质量分析。
6、坚持和落实教研组、备课组活动,做到时间、地点、内容、主讲人“四落实”,并做好会议记录。
7、教务处、教科室正副主任根据分工,负责指导各教研组开展活动;
教研组长经常参加各年级备课组活动,并帮助解决教学中的疑难问题。
8、及时更换报架、宣传栏的报刊。
根据教职工需要认真选购书刊,保证书刊质量,加强书刊管理。
9、各学科采取得力措施培养优秀生、尖子生,对优秀生、尖子生给以符合学生实际的有效的学习指导。
(三)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正常运转。
为保证教学活动的有序运行、教学活动按科学规律办事、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教务处经过多年实践,总结出抓好教学常规管理的“八大件”:
①教研组工作计划;
②备课组教学进度安排;
③课外学科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④学生作业检查与反馈;
⑤教师授课教案与听课记录本;
⑥教研组、备课组活动记录本;
⑦培养优秀生、帮扶学困生情况表;
⑧教研组、备课组学期总结。
具体措施与要求如下:
1、按照福建省教育厅《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普通高中课程与教学管理指导意见》、《普通高中新课程16个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普通高中新课程选修I课程开设指导意见》的课程计划,开好必修课,开足选修课程、研究性学习课、健康教育课、人口教育课、艺术欣赏课和通用技术课。
2、各年段严格按教务处制定的三表(课程表、教学进度表、作息时间表)进行授课,教师树立教学质量意识,努力提高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的质量,落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具体措施。
3、高一年段着重抓好学生的学习常规,严格训练,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注意做好高、初中教学和管理的衔接研究,提出并落实有效措施。
4、加强课堂教学工作管理,了解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反映。
5、教务处组织各教研组定期检查学生作业情况,开好教学情况调查会。
6、教研组长积极配合教务处定期检查教师教案,并做出评估,帮助新老师备好课、上好课,促进新老师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7、教务处正、副主任根据各自的分工,抓好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图书馆、实验室的各项工作,发挥各馆室的教育功能,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提供优质的服务。
8、做好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的管理。
9、加强校本培训,加快校本课程的开发进程,培训过程做到理论学习与基本功训练有机结合,做到信息技术掌握与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做到发现问题与教学反思相结合,使培训工作制度化、科学化;
尽可能利用学校的现有资源和视听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
10、教务处进行每学段模块水平测试、能力考试成绩统计与问卷调查,及时反馈分析结果为教与学提供参考,为教学管理提供可靠依据。
11、规范油印工作,提高油印质量。
(四)加强教科室自身建设,提高教研工作的水平和效益
1、加强教科室自身建设。
集中学习,将理论学习、业务培训和工作总结融为一体,以进一步强化全局意识和服务意识,明确方向、增强凝聚力、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转变教研工作作风,立足实际,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踏踏实实为学校、教师、学生服务;
教研重点进一步转移到研究课堂、研究学生,关注学生的思想品格、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学业发展,促进学生最充分地发展;
加强对典型教学案例的研究,提高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加强课题研究工作。
抓好泉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第一批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着力破解素质教育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切实“减负提质”。
附:
泉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第一批)立项研究课题
3、发挥骨干教师引领作用。
做好名师工作室和名师网相关业务工作,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的交流、研讨、送教、评比等名师教育风采系列展示活动,为广大教师提供学习和提高的机会。
4、做好“2010——2011学年泉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学科研训活动”高三历史(岳麓书社)、高中地理(人民教育)研训活动承办单位的相关工作。
(五)抓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工作
1、根据泉教装【2009】8号文“关于确认泉州市19个县级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基地的通知”,进一步加强我校中小学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工作。
2、加强教学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普及和提高教师开发与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能力,不断丰富教学手段。
3、组织相关人员加强校园网络和学校网站建设。
4、充分利用电子白板、协作学习教室、网络直播系统等硬件设施,引导、鼓励教师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
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中央电教馆、省电教馆举办的各项评比活动,推进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
(六)继续抓好学科竞赛,提高学科竞赛水平
1、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充分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培养拔尖学生。
2、组织参加奥林匹克竞赛的学科按年段备课组做好参赛学生的选拔、培养,定时间、地点、内容、主讲人,开展学科兴趣小组活动,在教研组定期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争取各学科均能获得较优良的成绩,取得省级以上奖励,为学校争光。
3、继续实施《泉州五中学科竞赛工作方案(讨论稿)》。
四、具体安排
九月份:
①(开学前)印制课程表、校本课程(选修II)课程表、备课组教学进度表(含高中新课程模块教学计划表)、教研组工作计划表;
②2012届毕业班暑假测试卷质量分析、毕业班复习材料征订;
2011年高考成绩分析;
③召开教研组、备课组长教学研讨会;
④高二年段上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⑤整理教学常规的材料,听课、加强新教材教法研究、反馈(反思);
⑥印制、分发《教学常规管理》教师呈报材料一览表;
⑦颁发吴长榆奖学金。
十月份:
①“新课程教学保障系统”培训;
②新课程实验学生成长记录管理;
③听课、加强新教材教法研究、反馈(反思);
④多媒体教室电脑设备维护;
⑤普通高中学业基础会考报名;
⑥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2011年会暨全国高中校长论坛。
十一月份:
①组织新课程模块水平测试;
②“教学观摩月”安排;
③高一年学生学习情况调查和分析;
④高二年学生考试评价;
⑤教师教案检查、评估。
十二月份:
①泉州市新课程模块水平测试反馈;
②“教学观摩月”反思;
③校本教师培训、教师各项培训;
④听课、加强新教材教法研究、反馈(反思);
一月份:
①做好高等院校自主招生报名、考试工作和高等院校报名工作;
②模块水平测试、能力考试;
③收集校本课程《课程纲要》;
④高一、高二年普通高中基础学业考试;
⑤听课、加强新教材教法研究、反馈(反思);
⑥培养优秀生、帮扶学困生情况调查;
⑦颁发邱季端奖教基金。
序号
呈报材料名称
呈报责任人
呈报时间
1
教研组活动计划表
教研组长
学期开学2周内
2
教研组教师教案检查登记表
学期放假离校前
3
教研组学生作业检查登记表
4
教研组工作总结
5
教研组活动记录本
6
教学观摩(月)活动计划、评议材料
教学观摩(月)活动前、后
7
教学研讨与经验交流专题会记录表
8
课程实施评价表
学年课程结束1周内
9
学科教学进度表、模块教学计划表
备课组长
学期开学1周内
10
学科竞赛、课外小组讲座计划表
11
期中考质量分析表(含试卷、答案)
期中考结束1周内
12
期末考质量分析表(含试卷、答案)
期末考结束1周内
13
学科竞赛、课外小组讲座核实表
学期放假前1周
14
备课组工作总结
15
高中新课程模块教学反思和评价
课程结束至放假离校前
16
备课组活动记录本
17
模块开设情况呈报表
学期开学1个月内
18
信息技术应用情况记录表
任课教师
课程结束1周内
19
多媒体及校园网络设施使用情况记录表
20
培养优生、帮扶学困生记录表
21
教学观摩课(公开课)记录/评价表
教学观摩1周内
22
《校本课程》开发个人(小组)呈报表
11级未开课教师
本学期放假前1周
23
《校本课程》课程纲要
24
《校本课程》教师自评表
10级开课教师
学期课程结束1周内
25
《校本课程》开设调查评价表
26
听课记录本
全体教师
学年放假离校前
27
教育科研课题申报表
学年开学2周内
28
教育科研成果(论文等)反馈表
29
各级培训证书、荣誉证书复印件
培训、比赛评选结束后
30
参加示范课、观摩课和学术讲座登记表
活动结束1周内
31
参加各级培训、研修、学术交流汇报表
回校报销旅差费前
32
吴长榆奖学金获奖学生名单
年段长
每年12月份
33
期中、期末考试成绩汇总表(电子文档)
考试1周内
34
期中、期末考试年段质量分析会记录表
考试质量分析会后
35
年段课程实施评价表
36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相关材料
37
学生座位表、学籍变更统计表
班主任
38
考试评价表
相关年段任课教师
考试评讲后
39
学生学习情况调查表
期中考试结束后
40
教师自我发展计划
见习、青年教师等
按教务处通知时间
41
课堂教学评价表
见习、听课教师等
42
教案(含教学设计、反思等)
执教未满五年教师等
43
多媒体教学课件(每学年至少2个)
45周岁以下教师
及时上传校教学资源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学 学年 第一 学期 教务处 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