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青春期的心理特征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9094121
- 上传时间:2023-01-03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48.05KB
第四节 青春期的心理特征Word下载.docx
《第四节 青春期的心理特征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节 青春期的心理特征Word下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突出的表现是生理上的快速成熟使儿童产生成人感,心理发展相对缓慢的半成熟状态,成人感和半成熟状态使心理活动产生矛盾。
1、成熟与幼稚。
身体的急速增长、性机能的快速成熟,从心理上认为自已属于成人,具有成人感,认为自己的思想行为就是成人的水平,应该与社会和环境平等相待,要求同等的社会地位,渴望家长、学校给他们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
实际上他们的心理发展尚处幼稚向成熟发展的阶段,他们的认知能力、思维方式、社会经验还有相当的差距,自已认为的已经成熟和实际的不成熟,在遇到实际的问题时就会产生矛盾。
当然这是发展中的矛盾,是人生必然经历的阶段、是不可回避的。
关键是如何减少矛盾和尽快的成熟。
2、独立与依赖。
生理机能的成熟和成人感的建立,使他们的独立意识越来越强烈,要求在精神生活方面摆脱成人的束缚、特别是父母的羁绊,要求自己独立自主的权利,甚至对自己前途命运的主宰;
而事实上,面对着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和矛盾,他们是无力进行解决的,有时会出现困惑和焦虑,他们依然希望得到成人的精神上的理解、支持和保护。
3、闭锁与开放。
进入青春期,成人感和独立意识的建立,知识和经验的增加,性机能的成熟,一些不被人知道的想法和心理感受就会埋藏心底,这时就会出现青春期的心理闭锁,他们将自己的心理世界封闭起来,不愿意向外界袒露,尤其是不向成人袒露。
如果成年人不理解他们,就会产生对成人的不信任和不满意,增加他们的闭锁程度,同时许多的苦恼使他们孤独和寂寞。
其实青少年是很希望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的,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如没有交流的渠道,与大人不能很好的进行沟通,他们就会转向同龄人,自己的心事就会向同学开放,与他们推心置腹的时行谈话,向自己可以信赖的朋友谈吐心声。
4、成就与挫败。
青春期的青少年自我建立成人感后,在学习和生活中通常要表现出成人式的能干,自己主动向成人看齐,如果获得成功或是良好的成绩,就会有优越感和成就感,就会有自我陶醉的心理享受,这种成就感会激励青少年继续的努力,再创造的成绩。
有时遇到失利或是失败,他们就会产生挫败的感受,自信心受到打击,会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
成就与失败的心理感受会反复的出现,成功时激情满怀,失败时垂头丧气。
在实际生活中,成年人要注意保护青少年的自信心,对目标要帮助及时的修正,防止从事超出能力完成的任务。
三、4种表现形式
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对客观世界进行认识的同时,对自己的主观世界有了新的了解,思想意识对自我的认识也会逐步的深化,自我的意识进行一个飞跃。
这个时期心理特点的主要表现是:
1、关注自我。
首先关注的是自己的外貌和体征,对自己的形象感兴趣,渴望了解自己的身高、体重和外貌等,喜欢照镜子研究自己的相貌,注意服装和仪表,在意别人对自己的打扮的反映。
其次是关注自己的学习和能力,因为中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影响自己对能力的评价、影响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也影响自己的对自尊和情感的认识、最终影响自己对自己的评价。
最后是关注自己的人格和精神特征,认为自己是独特的自我,想象周围人都在观察和关注自己,而自己在众人中也是出类拔萃的。
常常自我欣赏,过分夸大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有自我为中心的倾向。
2、寻求同伴。
小学时期的同伴关系是团伙现象,几个儿童在一起交往和游戏,而青春期的同伴就发生了改变,他们寻求能为自己保守秘密并能够倾诉烦恼的伙伴。
这个时候团伙不能满足需要,交友范围开始缩小,同伴只有1-2个而且是同性别,倾向选择有共同的志趣、烦恼相同、性格相近、能相互理解的同伴。
在对异性的关系上也发生了变化,采取先疏远后接近的行为模式,开始对异性的兴趣是以相反的形式来表达,表现漠不关心轻视对方甚至是攻击对方,后期则是男女生之间关系逐渐融洽。
3、乐于评价。
进入青春期成人感和自主自立心理形成后,以父母为榜样的态度发生改变,认为父母存在许多的缺点,对父母的依赖减少,反抗的情绪不断地增加。
由于认识能力的增加、洞察和判断的提高,开始能从整体上对父母进行评价,对教师也不再盲目地崇拜和随意接受任何一位教师,开始对教师评头论足,喜爱热情和蔼、知识渊博、关心学生、讲课风趣的教师。
4、情绪难控。
青春期是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最快和最大的时期,情绪的变化更是表现明显,有时相当的激烈,甚至是粗暴和猛烈,出现摔打的现象,他们自己难于控制自己的行为,情绪突发时如疾风骤雨,来势凶猛势不可挡。
情绪难控还表现在冲突的暂时性,虽然不可控制,但时间不会长久,一旦过去就会风平浪静,平静后还会感到后悔。
对于他们的情绪状态,作为父母要理解和体谅他们的难处,知道这是他们心理发展的困难时期,要因势利导地帮助他们渡过难关,防止以粗暴的手段解决青春期的心理问题。
总之,青春期的心理的特点比较明显,父母与教师要多学习,掌握有关的知识,科学地实施教育和帮助,帮助孩子缓解青春期的烦恼,培养儿童健全完善的心理,成为一个生理和心理都健康,能够适应社会的有用人才。
第三部分各年级学生的学习指导
慧众的教学方式是1对1教学,这样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性很强、互动性也很强。
针对性强和互动性强是众多父母选择慧众的原因。
中国的父母大望子成龙,对自己孩子的期望很大,尤其重视学习成绩、以期望将来有个好的发展。
学习管理师要切实了解家长的需要。
明晰各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特点,了解易出现的学习问题,要及时地发现、纠正、疏导或能及时反馈、指导、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辅导和学习管理工作。
第一节小学
一、小学一、二年级
小学是基础教育时期,也是孩子成长的重要时期。
孩子成人后的许多道德、情感、观念、性格都明显地带有这一时期的烙印,孩子的许多习惯都在这一时期养成,许多兴趣也都在这一时期形成。
因此,小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孩子进行“养成教育”。
塑造人生的“雏型”。
孩子刚刚入学,是形成良好行为的关键期,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至关重要的,这将避免孩子以后对接受教育产生厌烦心理,更会为未来的学习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1、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第一,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没有兴趣,就没有记忆,对孩子尤其重要,孔子说: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如何让孩子学习产生兴趣,是教育孩子的根本点。
好奇心是孩子兴趣的源泉,好奇、好问,渴望通过自己的探索来了解世界是孩子的天性。
我们该如何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呢?
当孩子带着问题来问您的时候,不应该简单的将答案告诉孩子,告诉孩子答案远不如让孩子自己思考。
比如,孩子问:
“黄色和蓝色混合涂是什么颜色”您可以说:
“你试一下,那会变成什么颜色呢?
”这样的效果比直接告诉她答案更深刻,也让孩子更兴趣。
不要经常给孩子一些强制性的智力作业任务,这样孩子感到是一种压力,甚至是一种条件反射或思维定势——作业让我不愉快、学习让我不愉快,这是厌学的早期根源。
很多家长给孩子买一些很有趣的学习机和电子图书,但是,当你每天让她读几遍,听几遍时,过不了多入,孩子就会对它们失去兴趣,无论它多好玩、多有意思,也就是说,如果学习变成强制的机械的,就成一种负担,她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都会消失。
所以对孩子的这种强制的智力作业困少之又少,不要扼杀孩子的兴趣。
孩子的兴趣有时也需要去引导、对一个故事提出一个问题,孩子就会津津有味地边拼边读,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取答案,不管是流利还是结巴的读下来,都要给孩子肯定和赞赏,孩子也得到极大的自豪感(成就感),慢慢对书本就有兴趣,也可以启发她把看到、听到的讲出来、画出来,利用读物内容和孩子对话、提问和做游戏,孩子在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不时受到启迪,并逐步养成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知识的兴趣和习惯。
孩子的学习兴趣是多方面的,各种各样的兴趣爱好,都使孩子的认识和各种技能得到提高,只要我们多用一点时间、多一点耐心、多一些鼓励、多一点引导、多和孩子共同学习和玩耍,孩子的多种学习兴趣就能培养起来。
第二,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比如,让孩子集中精力做一件事且坚持一段时间,以便训练孩子的耐心和注意力;
给孩子讲故事,以便孩子养成静坐听讲的习惯;
给孩子看一些儿童读物并让其复述内容,提高孩子的观察和表达能力,等等。
专心听讲、认真阅读、工整书写、独立完成作业这四大习惯在上小学的前两年就应该形成,如果没有形成,到了小学高年级学习就困难了。
首先,要关注孩子是否有专心听讲的习惯。
您一旦对孩子说,你上课注意听讲了吗?
孩子第一反应就是对您产生抵触!
正确的做法是很随意的问孩子,今天上课学了什么?
最有意思的是什么?
老师的上课怎样?
如果孩子总是什么都不能说出个所以然的话,那我们就要特别注意,孩子有思想开小差的习惯。
其实,要关注孩子是否有认真阅读的习惯。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林斯基说:
“让孩子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再阅读。
从漂亮的、有非常动听的故事画报开始,告诉家长在家中的桌子上、枕头边、沙发上,随处都会有适合孩子去看的书籍,这样至少都能保证有半个小时以上的阅读时间。
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课本、预习功课对孩子来讲就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了,而这为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再次,要关注孩子是否有工整书写的习惯。
有的孩子虽然话说得很流利,却不太会写字;
有的孩子写字速度很慢,很潦草,如果老师出的生字练习多一点,孩子完成练习就会感到吃力,到中高年级就可能讨厌作文,这是思考力、想象力、文字表现力不足的缘故。
可以运用帮助孩子组词的办法,随时随地扩大孩子的词汇量。
当然也可以给孩子一些词汇卡片。
在词汇量扩大的基础上,逐步让孩子写话。
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个“写话本”,规定孩子每天认真工整地写上几句话或几段文文字。
因为儿童容易受暗示的影响,所以要知道书桌整顿秩序理得越干净,孩子越能静下心写好字,减少因分散注意力而造成的错字、别字、漏字等现象。
最后,要关注孩子是否有按时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通过作业,可以考察孩子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对于刚刚上学的小学生,学校通常会要求家长在作业本上签字,时间久了,习惯也就形成了!
当然,这只是一个数量的完成,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质量的完成,就是我们不能忽略孩子完成作业的时间效率问题。
一个很普通的现象就是,只要看见孩子坐在书桌前,而不管她在干什么,就感到满足,实际出发提出要求。
最重要最教孩子给自己提出学习内容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一旦坐到书桌前,主要进入适度紧张的学习状态,完成了作业就可以去休息、做游戏,否则反而容易使孩子形成磨磨蹭蹭、不讲效率真的习惯。
另外,要关注孩子是否有不懂就问、在学习中找问题的习惯。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如果我们的孩子从来都不问或是很少提问题的话,那说明她在学习上有一种懒于思考,依赖老师、同学,或者是单纯死记、模仿等习惯。
这样的话,孩子则是处在一种被动学习状态。
我们应该引导孩子去养成独立思考,和善提出问题的习惯,这对孩子的创造性思维以及将来进一步学习都很重要。
一个办法就是鼓励“找问题”,如果能够自己找出问题就给予奖励,不仅有物质上的更有精神上的。
这样孩子不仅喜欢去问问题,而且可以引导孩子多问几个为什么?
从多方面去寻找问题的答案,从而逐步培养孩子独立钻研、务求甚解的习惯。
孩子刚刚步入学校生活,需要家长与老师的密切配合,才能顺利地帮助孩子适应新的环境,并怀着兴奋喜悦的心情迎接每天的学习生活。
下面是应该告诉家长的话:
2、给家长的话
上小学了,家长应该怎样做,才能帮助孩子尽早适应小学生活呢?
首先,家长要尝试让孩子能静心地坐下来,以思维活泼代替行动活泼。
孩子在幼儿园以游戏活动为主,但到了小学,将被规课堂秩序所改变。
因此,需要对孩子进行静心训练。
您可以有意识地给孩子布置一些小“作业”,如让他静静看看画书、画些画等等,要求做这些事时一心一意不讲话,不能时常站起来走动或左顾右盼。
开始的时间可以是10~20分钟后,以后再适应的延长。
需要提醒家长,这些有意识的训练,家长一定要在鼓励和表扬中进行。
第二,明确的告诉孩子:
上学起,就要努务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放学回家必须独立思考完成作业后才能玩耍。
要养成预习明天的内容,自觉认真检查作业的习惯。
在发现有错误之处时,一定要自我承担和自觉处理。
第三,设置孩子的自我空间。
给孩子准备一个小柜子,有条件的可以准备一个小衣橱。
教会孩子将故事书、课本、练习本等能力分类摆放,自己穿的衣服能自我决定颜色和今天穿多少。
同时,教会孩子自已整理书包、收拾文具。
避免手忙脚乱、丢三落四。
家长此时要有耐心,多约束、多矫正。
可先给孩子做示范,千万别手把手地教他,要让他逐步领悟。
这样,孩子就不再依赖父母了。
第四,调整孩子的生活起居习惯。
准备一个小闹钟,并教会孩子看钟。
您可以有意识地商量作息时间,与孩子共同制作一张作息时间表。
并贴在孩子的床头,或容易看得到的地方。
督促孩子按照时间表去做,这样就会养成孩子自己掌握时间的习惯。
第五,保护孩子热爱学习的情趣。
孩子刚上小学,学习的兴趣、热情很高,作为家长,要保护孩子的学习情趣,时音给孩子以热情的鼓励。
刚入学的孩子的心理很脆弱,容易因受挫而灰心丧气,千万不要伤害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
★给家长的特别提醒:
(1)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评说老师的过错或作业上有什么问题。
否则,您客观上就是起到了挑拨孩子与老师间的关系,让孩子对老师逐步疏远起来。
其结果,是谁在受伤害呢?
(2)不要坐在孩子旁边“监视”其做作业。
因为,当你不在的时候,孩子很容易形成自我管理的“无序”状态。
同时,你这样“监视”孩子,就会造成对孩子的不信任感觉,此时便是在无意中伤害着孩子了。
(3)有些家长一旦发觉作业有些差错或不会做时,就马上指出来。
这样做容易妨碍孩子独立思维能力的发展,进而形成对家长的思维依赖。
(4)有些孩子因玩耍时间过长,而不能正常完成作业。
又因睡觉时间已过,怕影响孩子第二天的学习。
就主动代替孩子做作业。
这是对孩子自我责任承担和自我学习意识降低的错误行为。
无论多么晚,都一定要让孩子独立完成。
二、小学三、四年级
小学三、四年级是小学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发生了一些明显变化,要求孩子必须开始从被动向主动学习转变,加上孩子自身心理和能力的发展,这些都会引发比较明显的学习分化现象。
有调查显示,处在这一时期的孩子最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更需要老师和家长关切的眼神、真诚的鼓励和热情帮助,中要能够正确引导,孩子就会顺利度过这一时期,以一个全新的姿态奔向人生的一个驿站。
1、孩子会现哪些分化?
(1)学习成绩分化:
刚入学,90分容易得到。
到了3年级以上难度加大,成绩下降了。
(2)学习能力分化:
一个学习之余做感兴趣的事情的孩子和一个只读懂书上的东西的孩子。
他们的学习能力在三年级开始体现出差异性。
(3)纪律分化:
学习好,认真听讲,成绩优秀;
学习差了,跟不上,捣乱,迟到,旷课。
2、分化的原因:
(1)孩子个性更为独立:
自身心理有了变化。
(2)学习内容复杂化:
动脑筋的内容多了,直观简单的少了;
被动学习转向了主动学习。
3、如何解决呢?
(1)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①给孩子点自由的时间和空间。
家长要减少强制安排给学生的学习任务。
②学习方式:
自己做作业,查字典。
③赏识孩子聪明不如赏识他努力。
(3)纠正不良习惯。
①让榜样的力量帮助孩子改正不良习惯:
应该是人支配习惯,而不是习惯支配人,但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坏习惯都改变不了,即他今后很难做出大成就。
②用好习惯取代坏习惯。
每天积累好习惯:
记英语单词、汉字,每天5个,从不间断,一年下来就可观了。
如果孩子做作业马虎,可以锻炼其自己养成检查习惯;
如果孩子做作业磨蹭、效率低,可能通过计时考试的办法激发其紧迫感,同时注意要多鼓励少说“慢”。
面对孩子幼小心灵的成长变化,除了上述三点有关学习的内容以外,还应该告诉家长培养孩子的情绪控制力,这对他们将来的个体成长与发展都大有好处。
4、给家长的话
小学三、四年级是孩子情绪情感由易变性向稳定性过渡的时期,也是培养孩子情绪控制能力的关键期。
情绪情感从外露、浅显到不自觉向内控、深刻、自觉发展。
小学三年级是孩子情感发生变化的转折时期,四年级是培养孩子良好情感能力的关键时期。
如果教育、引导得当,可以使得孩子的情绪调控能力有较大的提高。
随着学生情感生活的不断丰富,他们的道德感、理智感、友谊感、责任感、审美感、集体荣誉感也将进一步发展。
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情绪控制能力还是很有限的,情绪上的不安和波动很容易影响孩子的学业成绩,因此家长要悉心呵护和耐心引导。
一般来说,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孩子的情绪控制能力:
(1)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此,家长要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用榜样的力量去塑造孩子。
(2)家长要把良好的情传递给孩子。
孩子的情绪往往受家长情绪感的影响。
平时在生活中,家长要用热情、豁达、乐观、友善等良好的情绪情感对待孩子和他人,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这样孩子才可能具有活泼、大方、快乐、关心他人的积极情绪和性格。
同时,还要及时排除孩子的恐惧、抑郁、悲伤、愤怒等不易被社会接受的不良情绪。
除此之外,家长还要教孩子了解在什么场合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以便让孩子能自觉地掌握、形成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
(3)关注孩子情绪情感的细微变化。
家长一定要关心孩子,尽量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对于不合理的要求则要耐心地向孩子说明不能满足的道理。
家长千万不能对孩子的内心感受不闻不问,更不能动辄训斥、打骂、压抑孩子的不良情绪情感。
相反,家长应让孩子的不良情绪情感得到合理的宣泄,并了解产生不良情绪情感的原因,需要解决的、应及时加以解决。
(4)让孩子学会待人接物。
如果家里来了客人,家长要让孩子相识相伴、沏茶接待。
家长也要适当带孩子去参加一些聚会、晚会,让孩子见见各种场面,学习与各种人打交道。
另外带孩子上街,要鼓励孩子问路。
乘车、进公园、购物等,都可由孩子付费。
孩子在学校当了小干部,都要予以积极鼓励和支持。
在孩子与其他小朋友交往的过程中,家长要教育自己的孩子严以律已,宽以待人,互相信赖,彼此尊重。
总之,控制自我情绪和调节人际关系的能力,是孩子未来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应引起广大家长的高度重视。
三、小学五、六年级
小学升初中是人生的重要阶段。
小学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孩子将面对崭新的中学阶段的学习生活。
这不仅考验着孩子的学习积累与综合能力,同时也考验着老师和家长的智力、体力、忍耐力及心理承受能力。
随着年龄的增加,阅历渐广,这一时期的孩子需要更多的自主思维空间。
如何引导,事关今后孩子的独立程试、适应能力及良好心态的形成。
小学高年级孩子的智力具有如下特点:
1.注意力的稳定性逐步提高
所谓注意稳定性是指人能够将注意在一定时间内稳定地保持在某个认识的客体或活动上。
注意的这种品质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
到了小学高年级,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的成熟及教学任务的不断提高,学生的无意注意从由外界刺激引起逐步向内部兴趣过渡,同时有意注意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
表现为他们逐步能理解自己的学习责任和社会义务,懂得了自觉、自动的学习。
到了中学,有意注意在学习中跃居主导地位,表现为他们能够有意识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主动地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专心致志地完成学习任务。
学生的注意稳定性不断增强,注意分配和注意转移也在逐渐提高。
2.有意记忆逐渐增强
学生记忆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的发展,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的发展,形象记忆和抽象记忆的发展三个方面。
一般来讲,一到三年级的小学生无意记忆占优势,即无意记忆的效果要优于有意记忆的效果。
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有意记忆的发展逐步赶上了无意记忆的发展,即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有意记忆水平开始超过无意记忆水平。
小学低年级学生经常采用机械记忆的方法(复述)来学习;
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有意记忆的运用增加,有意记忆的水平明显优于无意记忆水平,然而,这种有意记忆仍是被动的。
形象记忆和抽象记忆都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而发展的,只是同年龄阶段,二者占优势的情况不同。
小学低年级学生形象记忆占优势,他们对具体形象材料的记忆效果好于对言语材料的记忆效果,在学习中,他们需要借助具体形象来记忆信息;
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抽象言语记忆的增长率逐渐超过了具体形象记忆的增长率,但他们对抽象材料的记忆仍然以具体事物为基础。
3.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离不开事物的具体形象,需要借助具体事物的表象来解决问题。
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思维的概括性的抽象性逐渐增强,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基于以上的智力特点,小学高年级学生应该注重以下三点的指导:
(1)提高孩子的自我认识水平
自我意识就是自己对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意识。
包括意识到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自我意识的充分发展,保证着个体正确地认识世界,并使自己成为一个能动的力量与周围环境发生相互作用。
与其他心理现象的发展一样,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也是由低到高。
其中,高年级是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上升期,这一时期,学生能否正确认识与悦纳自我,直接影响着健康个性与健康心理的养成。
自我认识的发展是自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四节 青春期的心理特征 第四 青春期 心理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