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课稿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9084534
- 上传时间:2023-01-03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7.81KB
讲课稿Word文档格式.docx
《讲课稿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讲课稿Word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那为什么呢?
母亲仔细想想笑了:
让她多学点总是有好处的。
案例二
“陈弘毅很聪明,要是能用功些,他的学习成绩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了!
”每次家长会上,弘毅妈妈总是听老师这样评价自己的儿子。
读小学四年级的儿子弘毅虽然每天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但质量不高;
虽然每次考试分数能及格,但低级错误极多;
虽然没有迷恋电脑游戏等坏习惯,但不肯额外多学一点点功课……每天放学回到家,东磨西蹭浪费了很多时间,晚饭后开始慢慢做作业到9点钟勉强结束。
双休日更是让家长操心,不是出去和同学打篮球,就是上网QQ聊天打游戏。
弘毅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好,因为班级里有好些男生都像他一样浑身充满跳动的细胞,他可不愿意像小女生那样做循规蹈矩的乖娃娃。
至于学习,“过得去就行了呗!
”
案例三
“家教真的有那么神?
”进入初三后成绩一直不理想的盛奇彦经过陈老师的几次点拨,成绩扶摇直上,考上了自己心仪的高中。
被他视为偶像的陈老师却认为,成绩应该归功于盛奇彦平时的学习和积累,他只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如何整理课堂笔记?
如何通过练习发现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如何安排读、写、背、练?
如何在考试过程中把握好“舍”与“得”的火候?
如何合理安排各学科的复习时间……看似仅仅解决了小问题,却使盛奇彦的学习变得胸有成竹、运筹帷幄。
曾经有美国一家调查中心,在全国25个州的48家杂志上刊登了这样一条消息:
“如果你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里,请与我们联系。
我们知道许多家庭不幸的原因,但我们更想了解家庭幸福的表现。
”很快,他们收到了3000多封关于家庭幸福秘诀的回信,这些回信的答案都指向“和谐、信心、充满希望和对未来的乐观”。
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何尝不是如此呢?
他们掌握了良好的学习策略,他们能很好地平衡各科学习和自己的兴趣学科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课堂学习,提高课外学习的效率,并能持续地激励自己不断开拓学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学习策略使学习事半功倍
讲课人:
一项关于“学生学习策略和学业成就关系”的10所学校近2000人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
经过中考后进入不同学校学习的学生学习策略差异显著,考入重点中学的孩子学习策略水平明显高出其他群体,说明学习策略的差异是造成她们学业成就差异的重要原因。
更有趣的是,考入重点高中的女生学习策略高于其他群体,而自我效能感(自己对是否具备实现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却低于其他群体。
从中可以看出,如果女生能克服自身怯懦,大胆、自信、创新性地学习,她们的学习成绩将非常优秀。
孩子学习过程中需要具备哪些基本学习策略呢?
预习让学习更从容
老师上课面对一个班的学生提出一样的要求,而学生的接受程度不一样,学习基础不一样,智力与心理素质也有差别,长期这样的学习必然会慢慢地拉开同学之间的差距。
预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孩子的学习和整个班集体学习进度一致,提高听课效果,而不只是强调提前学习。
读小学六年级的范榕楠上课总是注意力分散——因为他感觉老师讲的内容他经过预习都懂了。
范榕楠反应很快,是一个“一看就懂、一放下就忘”的孩子,从小学一年级起,他每天晚上完成作业后都必须详细认真地预习第二天将要学习的内容,久而久之养成了他上课不专心的习惯。
殊不知,老师上课不仅仅是就课本讲课本,会有很多背景介绍、知识拓展、探究训练、举一反三的练习。
在预习时,要做到:
了解教材的大概内容与前面已学的知识框架;
找出本章或本课内容与前面已学知识的联系,找出所需的旧知识,并补习此时的知识;
找出本课的难点和重点(作为听课的重点);
对重点问题和自己不理解的问题,用笔划或记入预习笔记。
笔记使学习更清晰
大多数学生对课堂笔记持否定态度。
“从小学开始,我就不喜欢上课记笔记,开学初迫于无奈记一些,后来不了了之,可惜了我那本漂亮的笔记本!
”“我上课喜欢紧跟老师的思路思考问题,记笔记会打断我的思路。
”“上课根本没必要记笔记,老师讲的东西书上全有,我只要在书上划划就可以了。
”当然,也有学生感受记笔记的好处。
“我上课记笔记,一方面是为了避免自己分心,另一方面是因为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一遍可以加强记忆”……
1981年,心理学家巴纳特等人把大学生分成3组,研究不同听课方式的效果。
结果显示:
A组(一边听、一边用手边的纸笔记笔记,并摘出要点)大都能较完整地复述录音内容,包括其中的一些细节;
B组(在听之前发给每人一张印有要点的纸,在听的同时可以看已列好的要点)能讲出主要内容;
C组(单纯地听,不做任何其他的事)同学复述出的内容差别很大,他们各不相同的复述了一些他自己注意到的内容;
更有趣的是,间隔的时间越长,C组的同学越是忽略其他主要内容而扩大了自己注意到的那部分内容的重要性,有些人还添加进了一些录音中未提及的相关知识内容。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记笔记目的和好处至少有三点:
1.引起注意,这是我们学习知识的第一阶段。
2.便于发现新内容与原有知识间的联系,有助于我们对它进行加工处理,存于脑中。
3.提供了从大脑中提取知识内容的线索,有助于回忆起有关内容较为详尽的资料。
记忆是学习的第一步
法国作家伏尔泰曾说“人,如果没有记忆就无法发明、创造和联想。
”学生对知识的有记忆是学习的第一步。
心理学研究表明,有意记忆的效果明显优于无意记忆效果,理解记忆的效果优于机械记忆。
有意记忆就是有明确的目的或任务、凭借意志努力记忆某种材料;
理解记忆就是在积极思考、达到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材料。
宋朝有个读书人叫陈正之,他看书一目十行,但读过的书却像过眼烟云,很快就忘记了,这使他十分苦恼,疑心自己是不是记忆力不好。
有一天,他遇到了当时的著名学者朱熹,就向朱熹请教。
朱熹询问了他的读书过程以后,给了一番忠告:
以后读书不要只图快,读的时候要用脑子想、用心记。
陈正之这才明白,他读过的书所以记不住,不是因为他的记性不好,而是学习目的不明确,方法不对头,他把读书多当成了读书的目的,忽视了对书籍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陈正之接受了朱熹的劝告,每读完一段书,就想想这段书讲了些什么,有几个要点,并且留心把重要的内容记住。
经过日积月累,他终于成了一个有学识的人。
人们根据心理学研究成果和经验总结归纳出许多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与技巧,但任何记忆方法都离不开孩子的意志力,要下决心记住一段材料,就要进入“两耳不闻窗外事”,“头悬梁,锥剌股”的境界。
如果面对着要记的东西,连连叫苦不迭,或漫不经心,或知难而退,都不会取得好效果。
复习是不可或缺的学习环节
孔子云,“温故而知新”。
就是说,复习过去的知识能得到很多新的收获。
及时复习的优点在于防止通常在学习后发生的急速遗忘,可加深和巩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根据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可以知道,遗忘主要发生在识记后的两三天,那时遗忘速度最快,然后逐渐缓慢下来。
所以要及时“趁热打铁”,切忌在学习之后很久才去复习,那时所学知识遗忘殆尽,就等于重新学习。
复习环节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能使知识达到了系统化、融会贯通的新水平。
知识的系统化是对知识的掌握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要做好这项工作:
一要靠平时把概念和原理学好,为建造“知识大厦”备好料;
二要肯于坚持艰苦的思考,思想懒汉,逃避艰苦思考的人,是不可能真正掌握好知识的;
三要学会科学地思维。
科学思维方法是学习的终极目的
在应试教育的阴云笼罩下,学生的思维习惯大多停留在单向的线性思维上,求同不求异,求敛不求散。
课堂学习的唯一目的变成了要考个好分数。
不少孩子平时只满足于记住和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考试前拼命打听考试重点,揣摩出题老师的出题习惯,还死记硬背“标准”答案。
其实,做作业、考试的目的在于将知识引申、扩展、深化,因此,反思是解题之后的重要环节。
一般说来,习题做完之后,要从五个层次反思:
1.为什么这样做?
想解题依据的原理;
2.为什么想到这种方法?
想解题的思路;
3.怎样做出来的?
想解题采用的方法;
4.有无其他方法?
哪种方法更好?
想多种途径,培养求异思维;
5.能否变通一下而变成另一习题?
想一题多变,促使思维发散。
要在心理操作层面上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就要彻底打破这一思维习惯,代之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的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勇于批判的精神。
批判精神是学生对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综合性运用。
良好学习习惯成就孩子
讲课人:
史利民
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有两个操作层面:
具体行为和心理行为。
具体行为操作是学校在孩子入学后首先应该强化的,这是可见的和外在的学习策略。
比如认真预习、专心听课、及时复习、独立完成作业、积极应考等好习惯。
但这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深入学生的心理层面培养和训练他们,养成诸如专心致志、有疑必问、有错必改、积极探究等优良习惯,使他们的学习越来越轻松自如、水到渠成,充满自信。
养成专心致志的习惯
邵炜是一名学习成绩时好时坏、极不稳定的学生,做作业或答试卷时他经常不是漏掉答案的单位、少写符号,就是审题不仔细,看错条件而答错了题,甚至草稿纸上算好的答案,抄到试卷上却抄错!
每次考试后,各门功课到底能考几分,他心里没一个“准”。
邵炜自己也不愿意这样,可他不知道自己怎样才能不粗心。
注意力不集中是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它背后反映出很多孩子学习方式简单化,不太注意消化、巩固,细节方面疏漏较多。
气质类型对孩子的注意力也有影响。
胆汁质的孩子,高级神经活动的强度较大,易兴奋,情绪不够平衡;
而多血质的的同学虽然神经活动均衡性较好,接受新知识迅速快,但往往流于表面,并且常常由于意外干扰而转移注意力,做事不扎实。
人的注意力具有指向和集中性,要养成专心致志的习惯,应做到:
1.增强学习工作的目的性,养成较长时间内关注同一事物的耐性,善始善终完成任务的习惯;
2.使学业深度恰到好处,并加强综合性训练,多进行自我检查;
3.加强学习策略培养,训练学习技巧,提高学习效率。
勇于知难而进的习惯
《学记》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
遇到问题通过讨论,吸取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像蜜蜂似的,不断吸取群芳精华,反复加工酿造蜂蜜。
但是就学习过程而言,教师、家长都只是引路人,孩子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学习中的大量问题,主要靠孩子自己去解决。
独立思考、自学是掌握和巩固知识的主要途径。
孩子做习题时遇到困难,家长切不可马上帮孩子解决;
孩子做完习题,也不要老是由家长负责检查,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等、靠、要的习惯,这种习惯一旦成为孩子的行为模式,将成为他学业以及今后的事业发展的绊脚石。
擅于定时定量的习惯
新学期伊始,阮圆晨每次决心都很大,开学头几天晚上很迟才睡觉,她不但要求自己听好每节课做好笔记、超额完成作业,还要自学很多内容。
可是一两个月后由于成绩上升很慢,也不知道自己的努力是不是有效,就坚持不下去,不了了之了。
学习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如一日三餐,要有规律地吃,暴饮暴食对身体是不利的。
学习也同样,不能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
学习任务繁重,孩子如果不为自己安排一个周密的任务表,只有按照碰巧落在桌上的东西去分配时间,时松时紧,也就是完全由别人来决定他们的学习行动,就不能指望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成绩了。
制定学习计划,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学习现状、思维习惯、身体素质、学校课程进度、考评要求等,计划不能太宏观,策略要有针对性,任务要具体能检查,时间也不能抠得太死。
“边界模糊”化,但又不能无原则放恣自己。
如何改掉“粗心“的毛病
在日常学习中,我们常常发现有的同学上课思维活跃,回答问题质量也很高,但是做起作业来却频频出错,考试也得不到高分,仔细分析一下错误的原因,不外乎就是一个老毛病——粗心。
有些同学甚至一些学生家长也都认为“粗心“是小毛病,以后注意就可以轻松改正,对“粗心”带来的危害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要知道,粗心的根源并不是“粗心"
,而是体现着你在某些方面的弱势。
所以,如果你发现你和你的伙伴也有这样的问题,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文字,或许会对你改掉“粗心”的毛病有所帮助。
1、克服粗心的毛病首先要重视我们要做的事。
对于一些自己认为不重要的事,也许同学们不会认真去对待它,粗心大意也就因此产生。
比如说在做作业的时候,有好多同学认为写错字是小事一桩,只要自己会写就行了,所以经常就会因为粗心而写错字;
又如:
在做计算题目时,有些同学认为计算题难度不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所以就会产生把"
加号"
看成"
减号"
、点错小数点的现象;
如此等等。
如果长期这样,粗心大意的坏习惯一旦形成,在作业或考试的时候,同学们也就容易因为这种不良的习惯而导致不该出错的地方出错,影响成绩。
所以我们首先要正视”粗心“带来的危害,其次要重视它,将其迅速改正。
2、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得扎实些。
有的同学平时忽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训练,以为它们是"
小儿科"
,没多大意思,对它们掌握得不透彻、不扎实、不熟练、不灵活,甚至似是而非,考试中一旦需要多种知识的综合应用,理解就模糊起来,不知道如何灵活加以运用。
这些同学往往是考完之后,经别人稍一指点,就恍然大悟,懊悔不迭,怨自己太粗心。
针对这种情况,就要重视双基的学习,加强双基训练。
认识到基础的重要性,懂得最容易的往往是最难的,也最容易出错的道理。
只有将基础知识掌握得牢固,明白其知识的来龙去脉,才能举一反三,运用自如,不让“粗心”乘虚而入。
3、要养成做事后认真检查的习惯。
当我们完成一件任务后,要认真检查一下我们所做的事,有没有因为粗心而导致的错误,这样,那些因为粗心而导致的错误就会被纠正。
比如说做完作业后,考试完以后,认真检查一下有没有错别字,核对有没有抄错或写错数字,上学之前检查一下上课要用的书本有没有带齐,考试之前检查一下考试要用的纸笔,都是非常好的习惯。
4、以良好的心态参加考试。
有的同学平时作业及一般性考试很少粗心,因为,心情平静不紧张,能从容应试。
而一旦到关键性的考试,如期中、期末、升学考试等,心情就紧张起来,注意力无法集中,思维甚至有点混乱。
这种因考试过度焦虑紧张而造成的考试粗心,即看错题目,书写失误。
这类粗心在中小学生中也颇为常见。
针对这种情况,考试前要做好心理调节,以轻松平静的心情对待考试,这样才能有利于考试。
不要自己给自己施以过高的压力,正确对待考试的分数和名次,不要把任何一次考试都同自己的前途联系起来。
其次要认真系统复习,不打无准备之仗,复习充分,信心就足,考试时就不易过分紧张。
第三要训练自信心,自信心不足是考试紧张的重要原因,因此,我们不要视考场为畏途,要有必胜的信心。
第四要注意在考试前劳逸结合,不要临考磨枪。
另外大家也可以在开考的前十分钟,采取做做深呼吸,闭目养神,想一些轻松有趣的事情来放松情绪。
5、要慢慢养成细致的性格,培养严谨的学风。
我们要从小养成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地做好每一件事的习惯,生活作风和学风是可以互相影响的。
可以从小事做起,同时还要持之以恒,这样才能产生效果,否则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无效果可言了。
家长学校典型事例
讲课人:
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
各位家长:
下午好,首先我代表学校感谢各位在繁忙的工作之中,克服困难,抽出时间来参加今天的家长会,感谢各位对学校工作的大力支持。
今天,我主要跟大家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为什么要开办家长学校
近年来,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众多的家长愈来愈关注孩子的成长与教育。
教育理论告诉我们:
学校、家庭对学生发挥着重要的教育作用,因为学校与家庭的组织形式不同,对学生的影响方式不同,教育的作用大小有很大的差异;
同时,随着学生身心发展及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的不同,接受学校、家庭的教育程度也不断发生着变化。
因此,关心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是我们做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加强与广大家长的交往合作对全面推进实施素质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家长学校的任务是什么
(1)提高对家庭教育的认识;
(2)明确家长教育子女的责任和义务;
(3)了解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
(4)掌握家庭教育的一些原则和方法。
三、专题讲座: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
1家庭;
2学校;
3儿童所在的集体;
4儿童本人;
5书籍;
6偶然出现的因素。
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这位教育学家心中占据相当的地位。
为此家长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
(1)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点和基点
家庭是儿童生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即人生的第一个课堂;
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即启蒙之师。
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卓有成效的名人在幼年时期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他们日后成才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德国大诗人、剧作家歌德的成才,得力于家庭的早期教育。
歌德2-3岁时,父亲就抱着他到郊外野游,观察自然,培养歌德的观察能力。
3-4岁时,父亲教他唱歌、背歌谣、讲童话故事,并有意让他在众人面前讲演,培养他的口语能力。
这些有意识的教育,使歌德从小乐观向上,乐于思索,善于学习。
歌德8岁时能用法、德、英、意大利、拉丁、希腊语阅读各种书籍,14岁写剧本,25岁用一个余月的时间写成了闻名于欧洲的诗歌《少年维特的烦恼》。
再如古代以“父子书法家”著称的王羲之、王献之,有过1350多项发明的大发明家爱迪生,一代文学巨星郭沫若,茅盾等名人的成长过程都说明了家庭教育对早期智力开发是十分重要的。
反之,人的幼年时期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而影响智力正常发展的事例也是不少的。
如印度“狼孩”卡玛拉,从小被狼叼去,8岁时被人发现,但其生活习惯已与人两样,其生活习惯几乎与狼一样,四肢爬行,吃生肉,昼伏夜行,后来经过人为的训练,两年后才能站立,六年后可以象人一样行走,四年内学会了6个单词,在他17岁时,智力水平仅达到3岁孩子的水平。
据《中国妇女报》披露,我国南京市一姓马的工人因患有精神性心理疾病,深怕孩子受人迫害,将自已的三个子女从小锁在家中,不让他们与外界接触,长达十几年,致使这些孩子智力低下,言语迟缓,与同龄人相比,智力及生活能力差异很大,近于白痴,所以不可忽视家庭教育早期性的作用。
(2)家庭教育具有权威性
在家庭教育中,教育者是家长,被教育者是子女。
在这个关系中,家长是家庭生活的组织者,是家庭大厦的支柱,是子女生活的依靠,因此家长具有权威性,孩子非常尊敬家长,父母与子女关系密切和其被子女的尊重,这是家庭教育的一个优势。
但优势能否发挥出来,家长能否与子女亲密无间,能否严格约束自己,受到子女的尊重,这就看家长的修养如何?
若家长的素质、言行不足以让孩子依赖,家长经常说空话,那么孩子就不听你的话。
家庭教育的特点、优势就发挥不出来。
(3)家庭教育具有针对性
家庭教育的过程,是父母长辈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的个别教育行为,比幼儿园、学校教育要及时。
常言道:
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
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对他们的情况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孩子身上稍有什么变化,即使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能使父母心领神会,故此做为父母通过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能及时掌握此时此刻他们的心理状态,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及时教育,及时纠偏,不让问题过夜,使不良行为习惯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而幼儿园、学校之中,教师面对着几十个孩子,只能针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进行共性教育,也就是群体教育,因时间及精力所限,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孩子的特点,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甚至因此使孩子对教师的照顾不周而产生不信任感,而家长可以及时引导孩子端正认识。
因此家长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既可以使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接受集体教育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又可以弥补集体教育的不足。
家庭教育具有连续性和长期性。
现在,自己的孩子上学了,作为家长该为孩子做些什么事呢?
我认为先要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
当孩子告别了幼儿园,来到小学这个全新而陌生的世界,他们会感到兴奋、好奇,又难免会紧张、焦虑。
对一个六龄儿童来说,从幼儿园到小学是他们人生中的一个重大的转折点。
这一转折,使他们产生了许多不适应。
作为家长有责任配合学校,帮助孩子过好转折关,让孩子尽快地适应小学的生活。
四、了解孩子进入小学后所发生的变化
1、活动内容与形式的变化:
幼儿园以教养为内容,以游戏为主要形式。
小学以教育教学为内容,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
2、活动时间的变化:
幼儿园活动时间安排相对宽松。
小学教学时间安排十分紧凑。
3、活动要求的变化:
幼儿园活动的自由度较大。
小学组织纪律、规章制度更加严格。
4、生理和心理的变化:
由于以上原因,使孩子精神上易疲倦,体力上易疲劳,心理上压力大。
五、帮助孩子适应小学生活
1、帮助孩子确立良好的学习心理。
激发学习兴趣;
明确学习目的;
体验学习乐趣。
2、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求循序渐进;
重在培养习惯。
3、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规律。
作息时间有规律;
保证10小时睡眠;
养成早起早睡的习惯。
4、为孩子提供必要的、适量的学习用品。
我建议在近期应对孩子作三个“一”的训练。
A:
每日一问:
问孩子今天老师表扬谁?
今天老师要你回家做什么?
你认为自己今天表现好吗?
......家长的问题要与学校行为训练要求密切相关,协调一致。
B:
每日一练:
家长对学校每一个常规行为的要求,配合学校进行每日一次训练,如:
整理书包、扫地等。
C:
每日一辨:
教育孩子明辨是非,克服盲目模仿的弊病。
同时要求家长做好两个安排:
第一、为你孩子安排一张固定的学习书桌,这样使孩子放学回家做作业有一个固定的空间,安静的环境。
第二、安排一张与学校相配合的家庭作息时间表,这样孩子能有节奏地安排自己的校外时间。
如果这样做了,就使学校常规训练在家庭教育中得到良好的强化,家长与学校密切配合,学生受到一致的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非常有利的。
总之,作为家长要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自觉地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尽好家长的责任与义务,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建设人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