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语文复习检测三十二散文形象概括鉴赏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9081743
- 上传时间:2023-01-03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37.46KB
届高三语文复习检测三十二散文形象概括鉴赏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届高三语文复习检测三十二散文形象概括鉴赏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语文复习检测三十二散文形象概括鉴赏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算是对其姐夫最深刻的理解、最恰当的评价。
走在我们前面的那位女孩儿,低头读着碑上的文字,她忽然一回头,乌黑的眸子一闪一闪,我的思维触电似的拼接起一些记忆的碎片:
渡船上的翠翠,守着碾房的三三,做着“女学生梦”的萧萧,橘子园里的夭夭……
⑤水,是理解沈从文的最佳途径。
他自己就曾经说过:
“我感情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印象实在不少。
我幼小时较美丽的生活,大部分都同水不能分离。
我的学校可以说是在水边的。
我认识美,学会思索,水对我有极大的关系。
”沈从文是顽皮的逃学大王,枯燥的私塾和新式的学校都吸引不了他,他总是逃学去看河中的行船,船上的水手;
看河岸的树木,林中的小鸟;
看河边的小城,城中的针铺、伞铺、皮靴店、染坊、豆腐坊、冥器铺。
哪怕是因逃学而被罚在孔夫子牌位前跪着,他脑中呈现出的,仍是河中的鳜鱼被钓起、风筝飞满天、黄鹂在山中歌呼、树上果实累累的情形。
他就这样读着一本小书,同时读着一本大书。
十四岁多一点,他就到地方的部队里当兵,那是当地大多数青年人的首选出路。
辗转在沅水流域,又从水里认识了船家、水手、士兵、妓女、商人。
直至二十岁,才脱下军装上岸,背着一卷小小的行李,孤身一人出现在北京车站的站台上,来读那本永远也读不尽的大书。
中国现代文学从此多了难得的水的灵气。
水的滋润,让沈从文的作品永远水气盈盈,他笔下的人物永远都那么健康丰满,处处闪耀着人性的美丽光辉。
⑥听涛山没有涛声,就像寂寞一生的沈从文缄默着。
⑦想当年那些红极一时的作家都湮没在历史的风烟中,孤独的沈从文却成为了常青树,这莫非也是自然的法则?
沈从文曾说,他和他的读者都将老去。
其实,沈从文的读者确实在一批批老去,但他的作品则永葆生命力,新的读者也在不断涌现。
我相信,刚才和我们同来的那对年轻的情侣也一定是沈从文的崇拜者。
因为,他的作品有丰沛的水,源头是鲜活的。
(选自《散文百家》,有删改)
1.(次要物象作用题)文章第②段中画线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答:
解析:
解答本题可从景物描写对文章内容和主要形象所起作用两方面考虑。
画线句子中写到“红梅”“翠竹”“杂树”以及“更多的树木”。
“红梅”“正在寒风中悄然绽放,透露着春天的讯息”,“翠竹挺拔着”,“杂树斜生着,绿绿的枝叶,显示着盎然生机”,而“更多的树木,叶片凋谢,不免在料峭春寒中有一丝瑟缩”,通过比较,并结合全文内容分析,可以看出生长在听涛山上具有顽强生命力的红梅、翠竹、杂树正是沈从文顽强的艺术生命力的象征,暗含着作者对沈从文的赞美之情。
参考答案:
通过红梅、翠竹、杂树与其他树木的对比,突出了红梅、翠竹、杂树的顽强生命力,彰显出听涛山萧瑟环境中难得的生机和力量。
也象征着沈从文顽强的艺术生命力,暗含着作者对沈从文的赞美之情。
2.(形象特点概括分析题)综观全文,请简要概括沈从文先生的形象特点。
解答本题,要通读全文,找到作者对沈从文形象描述的相关内容。
文中对沈从文先生形象塑造的内容散布全文,结合他的人生经历和他人对其评价概括归纳即可得出答案。
①平和谦卑;
②内敛刚强;
③文采斐然;
④热爱自然,热爱家乡;
⑤孤独寂寞;
⑥追求真善美。
二、高考综合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6题。
姥姥的泪
赵振国
①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的眼窝儿变得浅了,浅到轻轻一碰就能碰出大把大把的眼泪来。
有时我会从梦中哭醒,醒来,泪已濡湿了枕巾。
②梦里的眼泪多因想起了姥姥,我不禁又怀念起姥姥来了。
③于是,我点燃了一支香烟,奢望烟的微热温暖我落寞的心,祈望烟的微光照亮姥姥携我走过的路。
④望着南天,朝着姥姥生活和长眠的方向,本还在眼窝儿里打转的眼泪此时已经滚到了嘴边,舔了舔,咸的,带着稍苦的味道。
⑤也曾经看到过姥姥流眼泪。
⑥好像是初冬,也可能是暮秋,只记得地里没有多少庄稼了,人也穿上了厚厚的衣服。
姥姥拉着我走了很远的路,还穿过了一条铁道,来到野地里的一座坟前:
“这是你姥姥娘(邢台方言,姥姥的母亲)的坟。
”随后,姥姥从篮子里拿出了些许粗糙的黄纸、几块饼干,还有一盒火柴。
“你到那边玩去吧”,姥姥随手指了一下。
我不明就里,撒着欢儿跑开了。
等我回头的时候,看到坟那边慢慢地升起了一缕青烟,伴着烟雾,听到了姥姥的哭声。
⑦在姥姥家,我幸福地成长着。
看到小伙伴在父母怀里撒娇,也难免有些寄人篱下的惆怅。
谨小慎微、胆小怕事、瞻前顾后和安分守己的性格,被自卑的牢笼紧紧地囚着,并生长着。
⑧即使如此,也有做坏事的时候。
⑨一天和同伴去割草,不知谁说要比试一下谁的镰刀更锋利,我就挥舞起来,齐刷刷地割倒了邻居家的一大片庄稼,那是只有一人高的玉米,正在吐着金黄色的穗儿。
邻居找来了,姥姥当着我的面给人家赔了不是。
说,眼下正在受灾,吃都吃不饱,粮食那么金贵,糟蹋粮食就是作孽。
不爱惜粮食的人,长大了也不会有出息。
⑩邻居走了,姥姥关上门,左手把我拉过来,右手照我的屁股上打了一巴掌。
我没有感觉到疼,但还是“呜呜”地装哭起来,其实并没有流泪。
当我转过身来偷偷看姥姥时,发现姥姥流泪了。
⑪姥姥生育过一个儿子,当年就夭折了,就抱养了一个和亲生儿子同年出生的孩子,就是我现在的舅舅。
姥姥视舅舅如同亲生。
后来,舅舅结婚生子,家庭人口慢慢多了起来。
那时,我仍住在姥姥家。
舅舅、妗妗对姥姥、姥爷很孝顺,对我也很好,没有觉得他们嫌弃过我这个白吃白喝多年的外甥。
⑫在我儿时的记忆中,姥姥和妗妗没有当着我的面磕磕绊绊过。
有时我放学回到家,在门外也能听到她们的争吵声,但一进家门,顿时鸦雀无声了,看到的是姥姥那红红的眼睛。
多年以后,当重提往事时,姨妈告诉我,因为你这个外甥,你姥姥当年背地里不知流过多少泪,她憋屈啊。
⑬最后一次看见姥姥流泪,是在我入伍的时候。
那是个冬天的午后。
午饭时,一家人围在一起,有说有笑,叮咛和嘱咐了很多话。
要动身了,前去和姥姥告别,一进屋先叫了声“姥姥”,只见姥姥坐在炕沿上,低着头抽泣,不抬头看我,也没有应声。
我的两眼刹那间模糊了起来。
妗妗见此情景,抱着孩子把我推出了门外,我也看到妗妗的那双泪眼。
⑭我哽咽着离开了姥姥。
这一别,就是4年。
在我4年后第一次探家时,姥姥对我讲:
“在你走了以后,4年里,我不能听到人家提起当兵的,也不能看见当兵的。
听到了,看到了,我就想起你,会流泪。
”
⑮我从儿时记忆的长河里,虔诚地捧出姥姥的眼泪,咀嚼着,犹如咀嚼姥姥的酸甜苦辣、岁月沧桑。
⑯姥姥曾经的眼泪,是怜悯的泪?
舐犊的泪?
憋屈的泪?
是盼望我快快长大的泪?
哭坟时报恩的泪?
一定不是痛苦的泪。
痛苦时,姥姥是不流眼泪的,即使将要走到生命的尽头忍受着病痛的巨大折磨时,都没有哼过一声、叫过一句,也没有流过一滴泪。
⑰恍惚中,我仿佛看到,姥姥蘸满一生的泪水,在曾经生活的土地上,书写着一个大写的“爱”。
⑱“爱”,足以使我受用一生了。
3.(形象特点概括分析题)请概括小时候的“我”的形象特点。
作答此题,既可以从文中直接摘取关键词句作为答案,如可从第⑦段中直接摘取描绘“我”小时候性格特点的词句“谨小慎微、胆小怕事、瞻前顾后和安分守己”“自卑”,又可从“我”当时的一些行为中分析得出,如和同伴去割草,为了证明自己的镰刀更锋利而齐刷刷割倒了邻居家的一大片庄稼,可见当时的“我”有好胜心理。
①“我”虽寄人篱下,却被亲情包围;
②“我”很自卑,谨小慎微,胆小怕事,瞻前顾后,安分守己;
③“我”有点争强好胜。
4.(物象作用分析题)文章标题为“姥姥的泪”,但开头部分却写“我”的泪,这样写有何用意?
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切入点是寻找“我”的泪和姥姥的泪的关系,然后也要考虑“我”和姥姥的感情。
文章开头部分写“我”的泪,内容上,表明“我”对姥姥的感情;
结构上,引起下文对姥姥的回忆,为写姥姥的泪做铺垫。
①由“我”梦里流泪引出姥姥的泪及下文对往事的叙写;
②“我”的泪蕴含对姥姥无尽的爱,姥姥的“泪”实质上也是一个大写的“爱”,两者的情感是相通的,前后相应。
5.请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
赏析语句,既可从表达技巧(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入手,又可从关键词语(动词、形容词等)入手。
“记忆的长河”是暗喻,表明儿时跟姥姥一起生活的日子永久留在“我”的心里。
“虔诚地捧”“咀嚼”,表明“我”对姥姥的爱和感念。
明确了这些,便不难得出答案。
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我”童年的记忆比作长河,体现“我”对童年生活的恒久回忆;
②用形象化的动作“虔诚地捧”“咀嚼”说明姥姥的泪之多、“我”对姥姥的爱之深以及对姥姥沧桑岁月的感念。
6.文章最后说“‘爱’,足以使我受用一生了”,请探究这句话的丰富意蕴。
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爱’,足以使我受用一生了”中的“爱”主要指姥姥对“我”的爱。
其次要明白“足以使我受用一生了”说明姥姥对“我”影响很深,姥姥的爱使“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然后具体分析姥姥的爱对“我”的影响。
最后组织语言作答。
①姥姥的爱,让“我”感受到家的温馨和亲情的可贵,让“我”幼小的心灵不再孤独;
②姥姥的爱,让“我”逐渐长大、成熟、懂事,让“我”懂得珍惜,懂得感恩;
③姥姥的爱,是“我”从她的眼泪中读出来的,让“我”感受到姥姥对生活的坚强、乐观,启示“我”坚强地面对以后的人生。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
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国学”是一国之学,是国家之学,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之学。
“国学”是阐释一国“固有之精神”的学问,正如近代国学家梁启超所言:
“学术思想在一国,犹人之精神也。
而政事、法律、风俗及历史上种种之现象,则其形质也。
故欲觇其国文野强弱程度如何,必于学术思想焉求之。
”中国“国学”既为中国之学术,那么,何为中国“国学”之“本”?
“国”原义是指邦国、疆域。
“国学”的“国”是指“国家祖国”。
“国家”是随着阶级的出现而产生的,而文化也是随着“国家”的出现而得到繁荣发展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不仅有阶级性,而且还具有社会性。
“中国”指我们多民族组成的国家。
中国的“国学”指由我们自己的国家产生、发展的学术,其“根”在本国、其发展亦在本国。
“国学”的“国”不仅指“国家”,而且还指“祖国”。
“国家”是在阶级社会才产生的,然而“祖国”在阶级社会产生之前就存在。
“祖国”有自己本土的古老文化,并且这种文化会一直传承延续到有阶级的社会,甚至再延续到阶级消亡的社会。
“祖国”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文化概念。
“祖国”与“国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祖国”的外延一般来说大于“国家”的外延。
“称呼别的国家时,国家这个词应该用复数形式,因为它们每一个都是许多个而不是一个。
”而称呼“祖国”时,“国家”相对于自己而言具有唯一性。
“本”原义是“根”,这里所说的“国学”之“本”,即“国学”之“根”。
“国学”离不开“本国”,“国学”是在自己的祖国孕育成长。
中国“国学”之“本”即“中国”。
日本学者山田孝雄说:
“国体的宣明是国学的第一要义……把国学看成文献学,就止于丢失精神的形骸,同时也丢弃了我国特异的意识。
”邓实在《国学今论》中也指出:
“国学者何?
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其国者有其学。
国学者,与有国而俱来,因乎地理,根之民性,而不可须臾离也。
谈论中国“国学”之“本”,首先必须明确“国学”的本根在“本国”,以服务于本国的国家意识为第一要义。
此外,还要明确“国学”之探讨,是以本国固有文化为“本”,就像日本近代盛行的“国学”以排斥外来文化、主张以研究《古事记》《日本书纪》《万叶集》等古籍为“根本”,以阐发日本的“固有精神”为主旨。
探讨我国之“国学”,即以中国固有文化为本根,例如中国“国学”者讲“国学”,大都以中国的经学、史学、诸子学、文学、哲学等为主要内容。
偏离了“本国”之学,就不是“国学”,故而“国学”不仅以服务于本国的国家意识为“本”,而且还要以本国固有文化为“根据”。
(摘编自史少博《中国“国学”之本体》)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学”是国家之学,是阐释一国“固有之精神”的学问,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B.中国“国学”是中国之学,即中国之学术,是由我们自己国家产生、发展的学术。
C.“国学”的“国”既指“国家”也指“祖国”,“国学”的根及其发展也都在本国。
D.“祖国”与“国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区别主要在于称呼别的国家时应用复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部分,从“国学”的定义写起,意在引出中国“国学”之本这一论题。
B.文章中间部分厘清了“国”与“本”两个概念,并明确了中国“国学”之“本”。
C.文章结尾,进行中日对比,说明“国学”之探讨是以本国固有文化为“本”的。
D.文章循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写作思路,一层层将论证推向深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从时间上看,“祖国”在阶级社会产生之前就存在,因此它的外延大于“国家”。
B.“国学”是在自己的祖国孕育成长,可见,日本“国学”之“本”就是“日本”。
C.“国家”先于“国学”产生,“国家”的自然与社会环境决定着“国学”的内容。
D.我国若要弘扬“国学”就必须排斥外来文化,下大力气研究本国的经典文化。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水月①
吴浊流
雨已停了,可是院子里还是一片泥泞,那无叶的苦梀树被寒风刮得瑟瑟作响,每晨很早就辘辘响着的牛车也在雨中歇了。
邻居好像都没起来,柔弱的冬阳静静地照着。
被烟熏得黑黑的小屋里,太太抱着婴孩,仍然打着鼾。
旁边像西瓜大的头,一颗一颗排着好几个,仁吉瞪着眼睛看着妻子的睡相,干枯的头发蓬松着,脸上的汗毛长长的,想必好久没有修容了吧,他借着暗淡的阳光,看到老婆的脸,不觉着一惊。
瘦削的脸孔,颧骨高耸,脸色青黄,眼角皱纹重重,越看越怕,越看越觉得她老。
她才三十岁呀!
但脸容却像五十岁了。
她这么辛苦,一定恨我这个无能的丈夫吧。
但她从不抱怒,只是每早四点就起来烧饭,照顾孩子,喂猪、鸡、鸭,然后下田做工。
所以,白天和仁吉很少见面。
在农场里,她让七岁的女儿照顾婴儿,婴儿一饿就大哭,哭声灌入她的耳朵,但不等到休憩的时间,是不能抽身去看他的。
只要稍停一下,监工就会破口大骂。
她只好默默地举起锄头继续工作。
她人在田里,心总是牵挂着家中,五岁的阿清和三岁的阿木,不知会不会和邻居家的那个力气大的坏家伙打架。
若是打起来,一定……似乎耳边有人啼哭着叫她,她不知不觉地停手细听,就在这发愣的一会儿,忽然有人大骂:
“混蛋!
像你这样干,还值五毛钱吗?
半做半歇,明天别来了。
她听到监工的叫骂,只好拼力挥锄头,一会儿她的阿清阿木的幻影又映入脑海来。
早晨来时,火柴忘在桌上了,要是他俩拿来玩,就不堪设想了……
她不安的心情从在学校的长男愁起,直到树下的婴儿。
直到累得连气都喘不过来,才挨到休息时间,她拖着重重的双脚走到树下,那哭得眼晴浮肿的婴儿见到母亲,更哭得凄惨来了。
她拉开衣襟把乳头塞进婴儿的小嘴里,婴儿“唔唔”几声,吸得潍滋作响。
在对面的树荫下,女工们和监工正悠然地唱着山歌。
片刻之后,大家又得继续做工,直到太阳落山,才疲倦地背婴儿回家。
烧饭、喂猪,照顾鸡鸭,饭后她还要编大甲帽,大概每夜总要织到十一二点才能体息。
所以在白天她很少有时间和丈夫见面。
今朝不知什么缘故,她睡得这样酣,所以仁吉看到就深深地反省了。
起初,太太愈对他亲切,愈勤劳,他便越内疚,越感到自己无能。
但日子一久便习以为常了。
此刻,看到太太那消瘦疲倦的累相,忽然想到了从前的抱负。
结婚时,他想:
“太太,不用愁,忍耐一时我就可以出头。
”他话不但是安慰她,也可以是安慰自己,可是岁月如流,理想被现实压得无影无踪。
当初,他的怀抱算来真也不小。
不是大政治家就是大实业家,或是学者。
凡事都非冠以“大”字不可。
纵使途中有危岩绝壑,并不能阻挠他的壮志,他甚至以太太的理想丈夫自居,有朝一日飞黄腾达,至少也要雇一两个仆妇来何候她。
他当年进农场做雇员,不过是暂时之计,他时常想起西方格言“满足的猪不如不满足的人,满足的人不如不满足的苏格拉底”来鼓励自己,他自信蛟龙不是池中之物。
他作为中学的高才生,执笔可以一挥而就,说话可以滔滔雄辩,不甘在乡里埋没,有机会也想去日本东京留学,虽然无钱,也打算苦学。
他的环境虽然不好,但野心却像春草一样烧了复生。
可是心愿毕竟还是心愿,关于学费知何筹措,家属如何生活,都没有详细考虑过,只是幻想着自我陶醉。
可是现在看到太太那瘦弱不堪的面孔,不得不自我反省,终于归咎于早婚阻其壮志。
事实上现在离开这个忠实的太太他能否生存都成问题。
可是他依然自命不凡,野心时常像泉水般涌出。
忙时沉寂,闲时又心潮起伏,最后想到他已是五个孩子的爸爸,仅靠夫妻的工资糊口,并无其他收入。
事实上他又不能离开这份差事,不知不觉十五年了。
这十五年间他虽然对“会社”做过不少贡献,但“会社”从没有改善过他的待遇。
而那些日本同事,同是中学毕业,资历不如自己,却没有一个不升为科长、主任了。
日本人的薪水比台湾人高,又加上六成的津贴,有宿舍,有余钱可供储蓄,制糖会社年年赚钱,只是对台湾人这样刻薄。
想到这里,他怒火冲天,一瞬间凌云壮志,猛然复起,热泪奔流,竟毫不顾忌地向太太嚷:
“兰英,兰英,我要去东京!
太太从梦中惊醒,目瞪口呆,凝视着丈夫,两手按住胸前,期期艾艾地说:
“我的先生,你的美梦还没醒吗?
你想,坚儿马上就要上中学,你还梦想去东京留学,你想你的孩子,你自己的学费……”
她不知不觉地泪珠直流。
仁吉也不敢再自讨没趣,只是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而已。
可是他少年时代的理想,他憧憬的世界,他的美丽的梦,纵然再过二十年,还是那样美丽地荡漾在心头。
啊!
像初恋的美梦,甜蜜而艳丽。
藕虽断而丝连,啊!
仍然像热恋一样的心情,永远不会忘掉,他的梦想像水里的月亮一样,圆了又缺,缺了又圆。
发表于1936年
(有删改)
(注)①小说反映了日本统治时期的台湾社会现实。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写院子“泥泞”,寒风劲吹,冬阳柔弱,小屋漆黑,交代主人公居住条件简陋,为全文奠定了感伤、压抑的基调。
B.把女工们和监工悠然地唱山歌的情景与仁吉妻子给孩子喂奶时的情景作对比,目的是突出后者生活的艰辛与痛苦。
C.小说以仁吉的视角来描写妻子苍老疲倦的外貌,既引出了下文对他们的生活状态的叙写,又丰富了妻子的人物形象。
D.妻子的几句话就让壮志凌云的仁吉回到了现实,仁吉深感自己自命不凡、不负责任,愧对了任劳任怨的妻子。
2、本文中插叙占了大量篇幅,请概括插叙的内容并分析其作用。
3、请探究小说以“水月”为题的作用。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学翻译是否能够准确传达原著精神?
事实上,不懂法语的林纾和精通法语的王寿昌之间的合作,早在19世纪末,就已经向中国的读者挑明了文学翻译中的一个事实:
翻译就是两种或者两种以上语言的合作。
这意味着文学的翻译,就是不同时代的合作,不同文化的合作,还有不同人生经历的合作。
也许正因为此,有关具体的翻译作品的质疑之声,总是不绝于耳。
当文学翻译从襁褓里的婴儿成长为一个巨人之后,质疑之声也变得越来越响亮。
多年来,总是有人喋喋不休地强调时代的差异、文化的差异和个人生活经历的差异,如何会在翻译的过程里伤害文学作品原作的精神。
我的看法恰恰相反,我认为文学之所以长盛不衰,就是得益于差异的存在。
暂时抛开文学翻译,如果单纯从文学阅读的角度来说,任何一次阅读经历其实都是在补充和完善一部文学作品。
当一个作者完成一部文学作品之后,仅仅是出版和发表意义上的完成。
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开放的,是不可能完成的。
一个又一个读者都是带着自己的文化背景、生活体验和个人感受,通过阅读来一次又一次地完成这部文学作品。
简单地说,就是读者和作者之间的差异性,促成了这样的完成,文学的价值和文学的意义也在差异化的阅读中体现出来。
我承认,由于语言的不同,再加上文化的差异、时代的差异和个人生活背景之间的差异,会让一部文学作品在翻译成其他语言的过程中,丢失某些母语的特征和某些原作的特征,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不能以此作为标准,来衡量一部文学作品的翻译是否成功。
一部文学作品的价值是通过整体的力量体现出来的,一部成功的翻译文学作品也应该是整体的,就像有时候作家在写作的过程中会犯上几个小错误,翻译家在翻译一部作品时也会同样犯上几个小错误,对此不必大惊小怪。
因为人脑不是电脑,况且现在电脑也经常犯错误。
有些人就是喜欢做鸡蛋里面挑骨头的事,抓住几个翻译上的小问题大做文章(这些小问题也是见仁见智),先是以此批评翻译家的工作,继而大谈什么文化差异所造成的鸿沟如何难以跨越。
这些人应该想一想,即便是母语读者,也会在阅读过程中忽略一些内容和强调一些内容。
没有一个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想法感受会和作者的写作过程完全一致。
就是同一个作者,几年以后重读自己的作品时,其想法和感受也可能与当初写作时有差异。
因此,在文学翻译因为差异的存在让原作失去某些特征的同时,也必须看到,翻译的差异性也会让原作的另外一些部分得到强化。
为什么翻译家的翻译过程会和读者的阅读过程十分相似?
其根本原因就是我前面说到的文学的开放性,就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是永远不会完成的。
我最后要说的是,译文会在一些地方输给原作,也会在另一些地方赢了原作。
所以,好的译文应该和原作打成平局。
(余华《好的译文应该和原作打成平局》,有删节)
A.19世纪末的林纾和王寿昌合作进行文学翻译,这个事实已经证明了文学翻译是能够准确传达原著精神的事实。
B.总是有人不断强调时代、文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届高三 语文 复习 检测 三十二 散文 形象 概括 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