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9077704
- 上传时间:2023-01-03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21.22KB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Word下载.docx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Word下载.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是一部针灸学专著。
隋·
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是一部病因、病理和证候学专书。
唐·
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以及王焘的《外台秘要》等,集唐以前医学之大成,从理论到临床均有新的发展。
金元四大家(刘完素(约1100年,卒年不详)以火热立论,被称为“寒凉派”;
张从正(约1156——1228年)传河间之学,认为病由邪生,攻邪已病,主张“邪去则正安”,用汗、吐、下三法以攻邪,所以被称为“攻下派;
李东垣(约1180--1251年)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内伤学说,治疗重在升补脾阳,被称为“补土派”;
朱丹溪(约1281—1358年、重视相火妄动,耗伤真阴,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论,治病以滋阴.降火为主,因此被称为“养阴派”。
)
明清时期:
在中医学术发展史上,这一时期温补学派颇为盛行,其中薛立斋、孙一奎、赵献可、张景岳、李中梓等大抵俱重视脾肾,善于温补。
温病学派的出现,标志着中医学术发展又取得了突出成就。
吴又可创立了传染病病因学的“戾气学说”的新概念,提出了治疗传染病的较完整的学术见解,著成《温疫论》,为温病学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叶天士《温热论》,首创卫气营血辨证;
吴鞠通《温病条辨》,创三焦辨证;
薛生白《湿热病篇》,指出“湿热之病,不独与伤寒不同,且与温病大异”;
王孟英《温热经纬》“以轩岐仲景之文为经,叶薛诸家之辨为纬”。
这些温病学家大胆地突破了“温病不越伤寒”的传统观念,创立了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一套比较完整的温病辨证论治的理论和方法,从而使温病学在证因脉治方面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温病学说和伤寒学说相辅相成,成为中医治疗外感热病的两大学说,在治疗急性热病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医学的理论体系
气一元论:
“气”在中国哲学史上是一个很重要的范畴,在中医学的学术思想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是中医学的哲学和医学理论的基石。
气是物质实体,是构成宇宙天地以及天地万物的最基本元素,具有运动的属性。
气的运动是气内部的相互作用,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气和形以及两者的相互转化是物质世界存在和运动的基本形式。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是在“气”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与气一元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对立统一理论。
阴阳是标示事物状态特征的范畴,一是代表两种对立的特定属性,二是代表两种对立的特定的运动趋向或状态。
阴阳是宇宙的总规律。
但是阴阻范畴不仅具有对立统一的属性,而且还具有另外一些特殊的质的规定,与现代辩证法的矛盾范畴。
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普通系统论。
中医学运用五行学说,从系统的整体观点观察事物,认为任何一个(类)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具有木、火、土、金、水五种功能属性的成分或因素,并且木、火、土、金、水这五个方面按照一定规律相互联系,形成这一事物的整体功能结构。
五行结构系统,通过与反馈机制相似的生胜乘侮关系,保持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平衡,从而论证了人体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及人与环境的统一,即人体是一个统一整体的整体观念。
五行学说的朴素的系统观念是现代系统理论的原始形态,在最一般的原则上与现代系统论相一致。
但五行学说是一种朴素的系统理论,不可能像现代系统论那样更科学地阐明所有系统结构的一般关系和一般规律。
脏象、经络、气血精津液等学说是中医学关于正常生命现象的理论知识。
其中,脏象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
脏象学说:
脏象学说是研究人脏腑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它认为人体是以心、肝、脾、肺、肾五脏为中心,以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六腑相配合,以气、血、精、津液为物质基础,通过经络使内而脏腑,外而五官九窍、四肢百骸,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与外界环境相统一。
中医脏腑概念虽然包含着解剖学成分,但主要是一个标示各种整体功能联系的符号系统,是人体整体的功能模型,主要是阐述其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因而不能与现代解剖学的同名脏器完全等同。
气血精津液学说:
气、血、精、津液既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又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产物,气、血、精、津液学说主要探讨生命的物质组成以及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泛言之,气血精津液学说应包含于脏象学说之中。
体质学说:
体质学说是研究人类的体质特征、类型和变化规律,及其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的学说。
体质是人体在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功能和形态上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征,与健康和疾病有着密切关系。
经络学说: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组成、循行分布及其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指导临床治疗的理论。
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道,纵横交贯,网络全身,将人体内外、脏腑、肢节联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病因病机学说是中医学关于疾病的理论知识,包括病因、发病与病机三部分内容。
病因学说:
病因学说是研究各种致病因素的性质和致病特点的学说。
疾病的发生是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后,正常生理活动遭到了破坏,导致脏腑经络、阴阳气血失调所致。
病因可分为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疫疠、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饮食失宜、劳逸失当、外伤、胎传等。
中医学对病因的认识,是通过对患者的症状、体征进行分析推求而得来的,并能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这种方法称之为审证求因或辨证求因。
按照症状、体征、证候来建立病因概念,是中医学确认病因的特殊标准和主要特点。
病机学说:
病机学说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演变机理的学说。
其内容包括发病机理、病变机理和病程演化机理三部分。
发病机理是研究人体疾病发生的——般规律的学说。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关系到正气和邪气两个方面,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病变机理简称病机、病理,是研究人体病理变化规律的学说,包括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精,津液失常以及脏腑经络失常等病理变化的一般规律。
病程演变机理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一般规律的学说,包括病位传变、病理转化、疾病转归与复发等。
诊法辨证:
诊法,指望、闻、问、切四种诊察疾病的方法,简称四诊。
望诊是对患者的神色、形态、五官、舌象以及排出物等进行有目的地观察,以了解病情,测知脏腑病变。
闻诊是从患者语言、呼吸等声音以及由患者体内排出的气味以辨别内在的病情。
问诊是通过对患者及知情者的询问,以了解患者平时的健康状态、发病原因、病情经过和患者的自觉症状等。
切诊是诊察病人的脉象和身体其他部位,以测知体内变化情况。
在四诊之中,以望神、望面色、舌诊、问诊、脉诊为要。
四诊各有其特定的诊察内容,不能互相取代,必须四诊合参,才能系统而全面地获得临床资料,为辨证提供可靠依据。
辨证即分析、辨识疾病的证候,即以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等基础理论为依据,对四诊所收集的症状、体征,以及其他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进而概括、判断为何种证候,为论治提供依据。
预防:
预防是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采取积极的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即“治未病”,是中医治疗学的一个基本原则。
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
未病先防即在疾病发生之前,做好各种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
要防病必先强身.欲强身必重摄生:
摄生又称养生,是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能够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手段,所进行的保健活动。
中医养生学是在中华民族文化为主体背景下发生发展起来的,具有中医特色的,研究人类生命规律,阐述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以延年益寿的理论和方法的学说。
把精、气、神作为人身之三宝,视为养生的核心,强调养生之道必须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形神并养、协调阴阳、谨慎起居、和调脏腑、动静适宜、养气保精、综合调养。
养生是最积极的预防措施,对增进健康、延年益寿、提高生命质量,具有普遍意义。
除摄生防病外,还应注意防止病邪的侵害。
既病防变指未病之时,注重防患于未然。
一旦发病,当注意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早期诊断以防止疾病由轻浅而危笃,所谓“见微知著,弥患于末萌,是为上工”(《医学心悟》)早期治疗则可截断病邪传变途径,先安未受邪之地,以防止疾病传变。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既病防变的关键,一方面可控制病邪蔓延,另一方面又可以避免正气的过度损耗,易于治疗和恢复健康。
治则即治疗疾病的法则或原则,是治疗疾病的观念和确定治法的原则。
治病求本、知常达变、因势利导和以平为期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观念。
而正治反治、治标治本、燮理阴阳、调和气血、调理脏腑、形神兼顾、病证相参、因异制宜等则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理、法、方、药是中医学关于诊断与治疗操作规范的四大要素。
辨证论治是理、法、方、药运用于临床的过程,为中医学术的基本特色。
所谓“理”,指根据中医学理论对病变机理作出的准确的解释;
所谓“法”,指针对病变机理所确定的相应的治则治法;
所谓“方”,是根据治则治法选择最恰当的代表方剂或其他治疗措施;
所谓“药”,指对方剂中药物君、臣、佐、使的配伍及其剂量的最佳选择。
辨证是论治的前提,论治是在辨证基础上拟定出治疗措施,辨证与论治在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是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
中医学康复的基本观点为整体康复、辨证康复和功能康复。
根据天人相应,人与自然、社会相统一的观点,通过顺应自然,适应社会,整体调治,达到人体形神统一。
整体康复的思想,称为整体康复观。
辨证康复是辨证论治在康复中的具体体现。
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康复原则,并选择适当的康复方法,促使患者康复的思想,称为辨证康复观。
根据中医学的恒动观,注重功能训练,运动形体,促进气血流通,以恢复患者脏腑生理功能和生活、工作能力的思想,称之为功能康复观。
预防、治疗和康复是中医学同疾病作斗争的三种不同而又密不可分的理论和方法,对临床医疗实践,保障人们的健康长寿,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整体观念、恒动观念、辩证观念、辩证论治、
症、证、病的概念:
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总是通过一定的症状、体征等疾病现象而表现出来的,人们也总是透过疾病的现象去揭示疾病的本质。
中医学认为:
疾病的临床表现以症状、体征为基本组成要素。
症状是疾病的个别表面现象,是病人主观感觉到的异常感觉或某些病态改变,如头痛、发热、咳嗽、恶心、呕吐等。
能被觉察到的客观表现则称为体征,如舌苔、脉象等。
广义的症状包括体征。
证,又称证候。
证是中医学的特有概念,是中医学认识和治疗疾病的核心。
其临床表现是机体在致病因素作用下,机体与周围环境之间以及机体内部各系统之间相互关系紊乱的综合表现,是一组特定的具有内在联系的全面揭示疾病本质的症状和体征。
其本质是对疾病处于某一阶段的各种临床表现,结合环境等因素进行分析、归纳和综合,从而对疾病的致病因素、病变部位、疾病的性质和发展趋势,以及机体的抗病反应能力等所作的病理概括。
它标示着机体对病因的整体反应状态,抗病、调控的反应状态。
如“脾阳虚证”,其病位在脾,病因是寒邪为害,病性为寒,病势属虚。
这样,病位之脾,病因病性之寒,病势之虚,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脾阳虚证”。
证是由症状组成的,但它不是若干症状的简单相加,而是透过现象抓住了具有本质意义的辨证指标(症状),弄清其内在联系,从而揭示疾病的本质。
可见,证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所以症与证的概念不同。
病,又称疾病,是在病因的作用下,机体邪正交争,阴阳失调,出现具有一定发展规律的演变过程,具体表现出若干特定的症状和各阶段的相应证候。
病是由证体现出来的,反映了病理变化的全过程和发生、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
症、证、病的关系:
症、证、病三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三者均统一在人体病理变化的基础之上;
但是,症只是疾病的个别表面现象,证则反映了疾病某个阶段的本质变化,它将症状与疾病联系起来,从而揭示了症与病之间的内在联系,而病则反映了病理变化的全部过程。
所谓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
辨证的关键是“辨”,辨证的过程是对疾病的病理变化作出正确、全面判断的过程,即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分析并找出病变的主要矛盾。
所谓论治,又称施治,就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也是研究和实施治疗的过程。
常用的辨证方法:
在临床实践中常用的辨证方法有:
八纲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病因辨证等。
这些辨证方法,虽有其各自的特点,在对不同疾病的诊断上各有侧重,但又是互相联系和互相补充的。
辨证论治的过程:
在整体观念指导下,运用四诊对病人进行仔细的临床观察,将人体在病邪作用下反映出来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根据“辨证求因”的原理进行推理,判断其发病的病因。
再结合地理环境、时令、气候,病人的体质、性别、职业等情况具体分析,从而找出疾病的本质,得出辨证的结论,最后确定治疗法则,选方遣药进行治疗。
这是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基本过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 基础理论 学习 笔记 中医理论 体系 形成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