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鸿忠同志在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f2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9064121
- 上传时间:2023-01-03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48.27KB
1李鸿忠同志在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f2文档格式.docx
《1李鸿忠同志在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f2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李鸿忠同志在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f2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如果政治方向不坚定,甚至搞错方向,工作必然迷失方向,甚至南辕北辙,就会给党的事业带来损失,给人民带来灾难。
当前,湖北正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一条目标宏大、前景灿烂但充满荆棘和坎坷的发展之路,摆在我们面前。
我们靠什么去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完成繁重任务、再创新的辉煌?
第一位的,就是要高举旗帜,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1、高举旗帜,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我们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湖北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就是全省人民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果,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湖北就不可能有现在这样的经济社会发展局面。
今后,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环境和局面,我们都必须始终坚定不移地高举这面旗帜、坚持这条道路、坚持这个理论体系,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遇到重大问题和面对复杂局面时气定神闲意坚,清醒坚定不迷失。
2、高举旗帜,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要坚定不移地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中央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坚强领导核心。
讲政治,最重要的就是要在政治上、思想上、认识上、行动上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执行中央的方针政策,维护中央的权威,确保中央的政令畅通,确保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在湖北不折不扣地得到贯彻落实。
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反复证明,没有党中央英明正确的领导,就没有今天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
只要我们坚决认真贯彻党中央的重大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就一定能够克服各种困难,应对严峻挑战,夺取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全省各级党委在高举旗帜、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这个事关根本的重大问题上,态度一定要坚决,必须毫不含糊,不能有丝毫犹豫,没有任何价钱可讲。
讲党性这是最高的党性,讲政治这是最重要的政治,讲纪律这是最严肃的纪律。
全省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党委的主要负责同志必须做政治上的明白人,防止将政治意识、执政意识、政权意识淡化于日常事务和应酬之中。
我们的职责是驾驭一方全局、带领一支队伍、推动一域发展,如果旗帜不鲜明,政治方向模糊不清,就难当大任,难受重托。
领导干部要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必须努力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善于从政治上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
要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对错误思潮、错误行为、错误倾向的鉴别力、免疫力和抵抗力,在事关原则的问题上立场坚定,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关键时刻头脑清醒。
二、关于科学发展
1、保持发展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必须既继承又创新,重在坚持与时俱进
第一,尊重历史,延续根脉。
从1949年李先念同志担任第一任湖北省委书记、第一任省政府主席到现在,已经经历了十几任省委书记和省长。
我们必须永远铭记,历届省委省政府、历任省委省政府负责同志及一班人带领湖北人民呕心沥血,不懈奋斗,为湖北发展作出了历史性重大贡献,奠定了坚实基础。
再向前追溯,湖北有七十万烈士为中国革命的成功,为共和国的建立抛头颅、洒热血,英灵永驻荆楚大地。
革命先烈和老一代领导为之奋斗的事业,是今天湖北改革发展大业的根,我们今天正在开拓的湖北现代化事业,是革命先烈和老一代领导奋斗事业的延续,是一脉相承、一脉相传的关系。
尊重历史就是尊重自己,历史就是昨天的现在,现在就是明天的历史,革命事业一棒接一棒地传承,今天我们接过这一棒,就是要延续湖北发展的历史根脉,继续书写湖北发展的新篇章。
没有革命先烈和老一代领导、一届又一届领导班子、广大干部群众,用他们的智慧、汗水和鲜血,为湖北发展作出的历史性、奠基性、开拓性的贡献,就没有湖北的今天,他们表现出的勇于牺牲、甘于奉献的精神,他们表现出的卓越的胆识、才能和品德,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现在,我提议,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第二,认真继承,保持发展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连续稳定的发展才能防止发展大起大落,才能保持发展的质量,才是可持续的发展,才符合发展客观规律。
有继承的发展是保持发展连续性的前提,萧规曹随,“曹”才能有新“规”。
当前我们首先要把历届省委省政府关于湖北发展的一系列战略思路和方针政策科学地、历史地予以继承,继续推进,保持湖北发展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继承是发展的前提,有继承才能有发展、有前进。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省委省政府为湖北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特别是省第九次党代会以来,省委省政府按照“打基础、管长远”的方略,把中央的大政方针政策,结合湖北实际,予以创造性贯彻落实,在深化对世情、国情特别是省情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四基地一枢纽”的发展思路,推出了管长远、管全局的“两圈一带”发展战略,制定了《关于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这些战略、思路、决议,是全省干部群众共同谋划的成果,是鼓舞全省人民信心、凝聚全省力量、推进湖北科学发展的行动纲领,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湖北干部群众智慧的结晶,为6100万湖北人民所共同拥有,我们必须牢牢坚持,认真继承,大胆弘扬。
当前我们的任务就是要保持工作的连续性,抓好这些战略、思路、决议的具体化、项目化,抓好贯彻落实,真正抓出成效。
第三,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我们不仅要继承,更要创新。
创新是对继承的延续,创新是对继承的再造,创新是对继承的扬弃。
没有创新的继承,继承就难以延续。
我们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因为时空在变、形势在变。
当前,湖北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突出表现为“三个新”:
一是经济社会结构呈现新变化。
2009年,湖北人均GDP达到3228美元,今年将超过3600美元。
国际经验表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3000美元向10000美元提升的阶段,是经济结构升级约束增多、社会结构平衡难度加大的阶段。
二是经济发展面临新挑战,影响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不可预料的“两难”问题明显增多。
三是人民群众对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有了新期待。
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是客观规律的体现,发展就是一个应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过程。
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就是事物要升级向前发展的前提,一旦没有新情况出现、没有新问题要解决,发展也就停止了、终结了。
应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就必须创新。
创新是做好工作的灵魂和不竭动力,创新本质上是继承的延伸,继承和创新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统一于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品质。
与时俱进就是要在湖北的发展中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一代人要做好一代人的事、尽好一代人的职责,只有既继承又创新,才能无愧于历史,不辜负前人,对得起后人。
2、实现跨越式发展,重在必胜的信心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中共湖北省委关于制定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开篇第一章,就部署了“十二五”时期实现湖北跨越式发展的工作。
第一,只有实现跨越式发展,我们才能担起支点之重任,不负党中央和胡锦涛总书记对湖北的殷切期望。
2005年8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湖北时,提出“湖北要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这是党中央对湖北发展的战略性定位,是对湖北发展的目标要求,是对湖北干部群众赋予的崇高使命、沉甸甸的重托和殷切的期望。
几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带领下,湖北的干部群众一直都在为之不懈地奋斗。
何为支点,支点就是重点、就是着力点,就是在重要性上、作用上、辐射引领带动功能上、影响力上,异于其他地方、优于其他地方、重于其他地方、特别于其他地方,而这些“异、优、重、特”必须以湖北发展的实力、规模、质量体现出来。
一句话,必须以湖北干部群众不凡的奋斗,以湖北卓越的发展实力和业绩来担当起这个角色。
现在,期望有之、重托有之,我们要名以实之、名副其实,就必须要以不凡的发展、卓越的发展,换言之就是跨越式发展,来承担起重要战略支点这个重任。
现在,武汉在国务院批准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中被确定为中部中心城市,武汉是长江中游航运中心,东湖高新区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武汉城市圈又被赋予建设“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任。
名已有之,名实之间差距很大;
任务已下达,任务艰巨繁重;
目标已定,目标宏伟且辉煌。
要发挥中心功能,要做好试验工作,要担起示范之职,没有跨越式发展是办不到的。
“十二五”时期,我省必须以速度高于全国平均、高于中部平均的业绩,以名副其实的中心功能、示范作用、“两型”建设的前列位置来担当起支点重任。
如此,就必须要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二,只有跨越式发展,我们才能不失机遇的历史性惠顾,收获春天里的耕种。
湖北最大的实际是发展不够,这已经成为全省干部群众的共识。
“穷病”是所有病的病根,发展不够的问题是所有问题中的根本性问题。
解决发展不够的问题要靠发展机遇,一旦机遇来了就要抓紧不放、抓住不放,科学发展、快速发展。
更重要的是,湖北的发展问题,与沿海发达地区比起来,与湖北人民群众的期望值比起来,差距比较大。
最可喜的是,“十二五”时期是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是发展的难得黄金期。
用重大战略机遇期、难得的黄金发展期,对应解决发展差距、期望值差距较大的问题,是时代给予湖北历史性的惠顾。
面对发展期望值较大的差距,处于发展重大战略机遇期和发展黄金期的当口,用一般的、常规的发展要求,用踱方步、一般化的努力姿态,就会错过、失掉机遇对湖北历史性的惠顾,时过境迁之后,我们再痛悔也无济于事。
反之,当前我们应当应机直起、抓牢机遇,以跨越式发展来解决差距较大的问题。
从哲学的角度看机遇,机遇本身有两个显著特点:
一是不确定性,机遇在什么时间、地点出现,以什么方式出现,都是不确定的;
二是非常驻性,机遇并不总是存在,而且更不会经常出现,因此机遇非常珍贵,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特别是重大战略性机遇更是难得,需要我们更加珍惜,用足用好。
所以邓小平同志强调“我们什么错误都可以犯,丧失机遇的错误不能犯”,对今天的湖北,丧失重大战略机遇的错误更不能犯。
另一方面,机遇之所以重要,因为机遇出现之时,就会出现有利的、好的、甚至最佳的客观条件,这种条件能对事物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引起重大变化,这就是天时之效。
机遇来时要乘机而为,就如同春天里的耕种,反之,则是冬天里的功事。
在难得的重大战略机遇期,推进跨越式发展必会使湖北发展收春天耕种之功效。
还有,机遇本身又有不平衡性,就是说机遇之功效不是平均的、无差别的。
据此,即使不一定实现全局性同等跨越式发展,我们完全可能在某些领域、某些重点、某些优势方面实现湖北的跨越式发展。
比如我省的高新技术产业、农产品加工、某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就已经或正在进入全国行业领军、排头兵、前列的发展位次。
这些跨越式发展,是带动湖北全局性跨越式发展的前奏和先驱。
我们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以“弯道超越”的理念,实现了一些指标的跨越、跃升,就是例证。
比如我们贷款总额打了个翻身仗,过去一直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
第三,只有实现跨越式发展,我们才能发挥湖北的优势条件,把条件优势变成发展优势。
我省的自然条件和历史人文积淀,特别是长期以来省委省政府按照“打基础、管长远”的方略,为湖北长远发展打造了突出的、难得的优势条件,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工业基础、交通区位、农业大省、文化底蕴、生态旅游等方面形成了十分突出的优势。
这些优势、条件是历史形成的,是长期作为而得的,必将厚积而薄发,变成发展的优势,这些优势是大手笔之作,是为大发展奠定的基础。
一句话,我们已经具备了跨越式发展的有利条件,或者说这些条件是为实现跨越式发展而准备的。
如果不为跨越式发展所用,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就是大材小用,就是用大厦之栋建陋屋之椽,不仅仅是浪费,更重要的是我们没有尽到应尽的发展之责。
第四,只有在实现跨越式发展目标的过程中,才能展现湖北干部群众不凡的作为追求、良好的精神状态,同时提升创业创新的能力。
大差距就是发展的大空间,发展的大空间就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前提和需要。
当前我省跨越式发展大势已成、条件已备,跨越式发展已成满弓之箭,已现预发之势。
这个时候,我们最需要的是必胜的信心和良好的精神状态。
我们不但要有机遇意识还要有强烈的作为意识、积极的奋斗意识,要有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胜信心。
如果我们连自己都不自信,能让外商相信吗?
能让各地的投资者相信吗?
若此,投资何来,项目何来?
信心问题、精神状态问题不是一个软问题,而是一个硬问题。
机遇是稀缺资源,十分有限,机遇最终惠顾谁,取决于努力的程度,大家都努力,就看谁更努力。
有信心,作为意识强,就能抢到抓到机遇,没有机遇也会创造机遇,一般的机遇会变成大机遇;
反之,有了机遇,不奋斗不拼抢,大机遇会变成小机遇,甚至有了机遇也会擦肩而过。
赶上了就是使命,我们有幸赶上了湖北跨越式发展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特殊的时期,应该视为幸运,是难得的。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从历史方位的角度讲是不可替代的,我们不能替代前人,后人也不能替代我们。
赶上了,不完成使命就是有负于这个时代,有负于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
对于领导干部来讲,看不到机遇是愚钝之人,抓不到机遇是平庸之人,错失机遇是历史罪人。
现在我们接过跨越式发展这一接力棒,就要跑出与以往不同的成绩,否则就无以继往,就无以开来。
《孙子兵法》云:
“求其上,得其中;
求其中,得其下;
求其下,必败。
”跳起来摘桃子,一定会摘到伸手或翘起脚跟摘不到的桃子。
同志们,跨越式发展就是不断实现“弯道超越”,“弯道超越”就是一种抓机遇、追求作为的精神。
在科学发展之途上永远有“弯道”,“弯道超越”精神永不过时,现在全国各地竞争发展已成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态势,东部率先,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这个经济带、那个试验区,遍布祖国大地。
在这样的态势面前,胜者是勇者,胜者是谋者,胜者是为者,胜者是先者,胜者是快者。
同时,我们在推进湖北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发展阶段之间的有机衔接,决不搞没有发展基础的、超越发展阶段的、特别是不符合发展规律的大跨越,我们要一步跟一步,一个阶段衔接一个阶段,使湖北的跨越式发展建立在发展阶段的客观需要之上,建立在过去积累的基础之上,建立在客观发展的规律之上。
3、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重在追求发展的可持续性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
第一,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落脚点,是追求发展的可持续性。
应该说,转变发展方式,不是现在的要求,从人类社会有发展以来,一直在不断转变着生产方式,也就是发展方式。
现在关键之关键是要加快转变,因为不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发展就将难以为继。
今后发展之竞争,主要是科学发展之竞争,核心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之竞争。
今后的各种发展资源,将会无可置疑地向优化的发展方式,向转得快、转得好的发展方式倾斜配置、集中配置。
如果我们不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今后的发展代价就会越来越大,发展空间就会越来越小,发展之路就会越走越艰难,最后甚至会被淘汰。
我省的“十二五”规划纲要,应是一个发展的规划纲要,更应是一个转变发展方式、追求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纲要,否则我们如意谋划、精心策划的发展规划,就会因为土地、生态、环境、劳动力、能源等要素不可供给或难以供给,而成为纸上美景。
第二,转变发展方式要处理好转变与发展的辩证关系。
要十分明确转变与发展不但不矛盾,而且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互为促进,统一于湖北又好又快的发展之中。
我们一定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没有当前的发展,长远发展就不存在;
没有发展,促转变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没有一定的速度、规模,结构优化就是“戏化”。
我们不能停下来促转变,我们不能无前提谋长远,我们更不能在少而慢中优化无意义的结构。
转变是发展的必然要求,不加快转变,谋发展就会重量轻质、不可持续。
今后从长远看,不转变也不可能做大、也不可能搞快。
我们要在转方式与谋发展的内在统一、相互促进上下功夫,要顺势而为,切实在加快转变上下更大的功夫、见更大的成效,使全省经济增长建立在结构优化、质量提高、效益改善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三,转变发展方式要在“三个任务”,即一个永恒的任务、一个硬任务、一个软任务上下功夫。
结构问题是一个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不断调整优化,而且永无止境的永恒任务,结构的优化永远是相对的,调整的任务是永恒的。
相对于沿海发达地区,相对于国际国内先进领域,我省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三驾马车”结构、企业结构、所有制结构等方面需要优化调整的任务更繁重、更艰难。
我们要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结合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方案实施,结合湖北科教优势发挥,调整产业结构;
结合“两圈一带”发展战略实施,结合县域经济发展,结合新型城镇化推进,调整区域发展结构;
结合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三驾马车”结构;
结合国企改革、体制机制创新,调整企业组织结构、所有制结构等等。
转变发展方式的硬任务,就是要坚决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坚决完成在国土利用、环保生态方面的指标要求,并要硬约束、硬要求,辅之以硬措施、硬手段,保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减少对自然生态的损害,实现和谐发展。
转变发展方式的软任务,就是“两个创新”:
加强自主创新,以解决转变发展方式的驱动力;
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以解决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动力机制。
软任务还有发展理念的转变、适应转变发展方式的文化的培育、干部的政绩考核、法规制度建设等等。
第四,转变发展方式是湖北发展的机遇。
转变发展方式总体上对湖北发展又是一次“弯道超越”的机遇。
我省与沿海发达地区在发展阶段上处于不同时期,但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一样、标准一样,必须一步到位。
客观条件、大环境已不允许,也不可能让我们再走“先粗放后集约、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这恰恰是湖北发展既要高速度、更要高标准和高质量,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促进绿色繁荣和生态文明的倒逼机制。
从这个意义上讲,这对于湖北是名副其实的跨越式发展。
另一方面,在转变发展方式的起跑线上,在争取转变发展方式的资源支持配置的起跑线上是一致的,甚至有些方面我们还是颇具优势的。
国家批准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批准东湖高新区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就是例证。
第五,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提升“抓发展方式转变”的工作能力。
转变发展方式,涉及发展理念的变革、模式的转型、路径的创新,是一种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的转变。
转变发展方式需要的是高水平,常常需要我们既要“如此”、又要“那样”,是一项复杂的、高难度的工作。
比如,发展既要好又要快,既要量又要质,既要规模大还要结构优,既要有变化又要绿色生态,既要当前又要长远,“既要”、“又要”统一于科学发展,统一于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统一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个统一的功夫,就靠我们的能力。
全省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好转变发展方式的工作,唯一的办法就是在提高能力上狠下功夫,这是以变应变的根本所在。
4、培育提升湖北的综合竞争力,重在长远发展
湖北的发展成效,既要看当期,又要看长远,既要看这几年、“十二五”,又要看未来。
我们要秉承历届省委、省政府注重“打基础、管长远”的科学发展理念,培育提升湖北的综合竞争力,重在长远发展,既注意当期发展效果,又注重湖北长远发展效果。
在这个问题上,要坚持“三个防止”、“四个着眼”。
第一,“三个防止”。
一要防止只注重届内、任内,忽视长远。
我们现在的发展成效,并不是、或大部分不是我们现在在岗的同志们所为,我们摘的是老领导、老同志栽树结的桃子,我们每位在岗的同志都要既摘桃子又栽树,作部署、定项目一定要尊重事物的成长期,不能急于在自己的届内、任内收获,更不能只栽“速生林”。
二要防止只注重“十二五”,忽视“十三五”、“十四五”、“十五五”、“十六五”。
我们的责任不仅是只对现在的发展负责,而且要对湖北的长远发展负责,我们要搞好“十二五”,同时也要为“十三五”、“十四五”、“十五五”、“十六五”乃至更长时期负责,打下基础,留下资源,构建可持续发展动力。
三要防止只注重简单做好事,不注重做大好事。
我们的工作,特别是一个领导干部、一级党政班子的工作,不是简单的做好人好事,要对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长远发展负责。
为长远负责,就是涉及一个地方长远福祉的大好事。
第二,“四个着眼”。
“四个着眼”围绕的是一个地方的隐实力建设。
显实力是明摆着当期就发挥作用,吹糠见米,马上有税收;
隐实力则长远见效、利在千秋。
一要着眼于产业建设。
“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这是湖北的首要,是重中之重。
我们要抓好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国外境外企业投资和与央企的对接,壮大我们的产业实力。
对此,各地要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能有丝毫的松懈。
同时,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像中芯国际类似的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这是发展的制高点,虽然不能马上见利,但长远的意义、战略意义十分巨大。
二要着眼于持续不断的抓结构调整。
结构优化是永恒的任务,要不懈地抓。
三要着眼于长远,抓基础设施建设。
我们既要盖高楼,又要打基础,而且要重在打基础。
涉及湖北基础建设的长江黄金水道、江河湖库的水利设施、铁路、高速公路、机场建设等等,事关湖北的长远发展,现在都是投入期,但一定要大力抓、狠力抓,抓紧抓好。
四要着眼于发展的综合性。
“倾国宜统体,谁来独赏眉”,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统筹抓好“254”,就是在两大领域(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五大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党的建设)、四大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的统筹、综合、协调、共进发展建设上,一起抓、不偏废。
“三个防止”和“四个着眼”是对湖北发展综合竞争力的追求,是科学发展的长远之计。
为此,要“三个舍得”:
舍得投入,虽不能短期见效,重在长远;
舍得时间,忍得住寂寞,不求短利求长效;
舍得面子,顶住“勇于担当可能会被误解”的压力,以求湖北发展的长远大计,像教育的优先发展,就是舍得投入的例子。
5、建立经济发展与改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李鸿忠 同志 经济工作会议 讲话 ebf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