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研员评课稿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9063187
- 上传时间:2023-01-03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36.99KB
语文教研员评课稿文档格式.docx
《语文教研员评课稿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研员评课稿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让学生注重朗读技巧。
还注意朗读的方式方法。
掌握朗读的技巧。
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3、疏通文意,欣赏课文:
要求。
,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大胆质疑,通过对课文的研读分析,老师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
这些问题紧扣教学目标,通过师生共同探究学习,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加透彻了,另外教师还选择了典型的句子进行点拨,赏析,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感悟课文主旨,从而让学生会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突破本节课的情感目标,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鉴赏能力。
五、教学效果良好。
1、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本节课较好的达成了预期的目标,完成了教学任务,课堂实效性较强。
(转载于:
语文教研员评课稿)
2、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努力地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全体学生都能主动、有效地投入到语文学习的活动中去。
3、培养了学生的信心。
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让学生在学校过程中建立信心。
如:
让中等生和学困生多表现,然后多表扬他们。
4、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思考,讨论发言,课堂气氛活跃有序。
5、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进步。
六、建议与设想。
(不足与方法)
1、2、篇二:
语文教学评课稿的撰写
语文教学评课稿的撰写
评课是在课堂教学领域内,根据现代教学理论,运用现场观察的手段,收集课堂教学过程的事实性材料,对能够认识和进行评价判断的教师、学生行为及这些行为所导致的结果,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评课是教师应具备的一项基本功。
经常性地开展评课,有利于准确诊断教学问题,提炼教学经验,优化教学艺术,有助于教师间切磋技艺、共同提升。
正如有位专家所说:
科学的评课可谓课堂教学的指挥棒、经验交流的总结场、疑难问题的解答地、教法学法的点拨源、先进教学手段的演示台、教学特色的发掘地、现代教学思想的传播站、更新观念的着力点。
因此评课对于推进新课改的实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评课是一门科学,是科学就有规律可循、有要领可操作,有一定的原则可引路。
评课也是一门艺术,是艺术就需要有个性化的创见,需要一种智慧去演绎。
评课形式多样,如:
个别交谈式、集中讨论式、书面评议式。
评课稿的撰写当然属于书面评议式,这种形式可以静下心来,深思熟虑地咀嚼回味课的全程,冷静地用相关的理论去审视剖析,较从容地做到说理透彻、分析到位。
在正规的教学论文范畴内可能找不到评课稿的概念,但实事求是地说,对自己或他人的课堂教学的入情入理地剖析难道不是最好的教学论文吗?
起码可以避免一线教师充当某些专家的传声器的两难境地。
一、存在问题
1、重教师轻学生
虽然,“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的呼喊声如海浪拍击,生本意识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得日趋浓烈,但在评课时,我们仍只关注教师的“教”而忽略学生的学,忽略学生通过学习到底发展了没有,发展了多少。
我们在评课时习惯阐述教师的言行,很少剖析学生的言行,更甭说去洞察学生学习时的神态、习惯,体察学生的心灵、情绪。
即使有幸提到了学生,也只是就表象的热闹与否上蜻蜓点水一掠而过,没有从本质上重视学生的学情。
久而久之,循环往复,课堂成了教师展示自我、演绎教案的舞台也就不难理解了。
请看下面一篇评课稿:
这节阅读课总体上感觉①教师教学理念新:
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注重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②教师能着力引导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平等互动中学习;
③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体现了课改的趋势;
④重视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
需要探讨的问题:
①教师既要注意语文教学内容活动化有要注意做到活动内容语文化。
②师生互动不要停留在表层上,要通过互动,实现师生在知识、情感、心灵上的双赢,这是深层次的问题。
③既要引导学生掌握书本的知识,又要引导学生建构新的知识,超越现有的知识,勇于创新。
应该说这位教师的评课思路清晰,有自己的见解,而且看问题比较深入,但是他自始至终居高临下地站在教师角度俯视学生,评课的视角基本上局限在教师的角色意识里。
2、重形式轻目标
教学形式应服务于教学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运用的任何教学形式都要从完成教学目标出发,根据教学目标选择相应的策略与方法,这是最基本原则。
但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较多地存在只讲形式不讲实效的现象。
选择教学形式时对全体学生的训练深度、训练广度、训练的灵活性、层次性等因素都缺乏考虑。
如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的确能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激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拓宽视野、增加信息,为创设间接的教学情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然而现代教学媒体的滥用会削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扼杀想象力。
但不少教师对现代化的理念把握不很准确、不很全面,尚未真正理解现代化的本质,混淆了目的与手段的关系,认为运用现代化媒体就是现代化了。
在评课时,往往把是否运用媒体作为象
征性的指标,贴上媒体标签的就加以充分肯定。
这重形式轻目标还表现在忽视语文学科的本位目标,评课时,较多关注的是语文教学外围上的因素,诸如:
氛围、情感、合作,很少涉及到课文的特点体现、重难点落实、语言发展目标的达成。
例如:
有位教师评《一株紫丁香》教学如下:
①一开课,教师让学生沉浸在动听的旋律中感受音乐,体验歌曲的情感,利用欣赏歌曲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生活体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感悟师生之情。
②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创设情境将诗、乐和画融为一体,为后面的诵读、感悟诗歌营造了良好的心理氛围。
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
扮演角色的领读,尊重了学生的选择,给学生创设展示读和个性化朗读的机会。
③在朗读的基础上采取灵活的汇报方式,体现了新课改的自主学习精神,学生兴趣浓,积极性高,有效地促进学生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
④最后,又一次音乐响起,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音乐声外的旁白是对这首诗最好的注释。
这样的评课稿很显然是重表象轻实效,忽略了教学目标的学科性、教学方法的针对性和教学效果的实效性。
这样的评课思维盛行的话,就会导致教学实践停留在对教学技巧的模仿和研讨上,缺失理念的观照,缺失新课程精神与实践操作的整合。
3、重面面俱到轻特色剖析
对一节的评议应该从整体上去分析评价,但决不是不分轻重、主次,面面俱到,而需要有所侧重。
但实践中有些评课往往面面俱到,试想一篇评课稿从教学目标、处理教材、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基本功、教学效果、教学个性和教学思想诸方面上去综合分析,肯定会流于泛泛而谈、浅平乏味。
更有甚者,听了课后,所提的意见,多半是枝节问题:
教者板书如何,声音大小适中否,教态优雅,拿教鞭的姿势,图表悬挂的高低等等。
总之,触及不到实质问题,难怪有些老师感叹这样的评课没啥意思。
所以要尽量根据每一次的听课目的和课型特点,在突出学科特点的基础上择其要领重点评述。
这样有利于评得入木三分。
下面截取某个评课稿的片段,以引发大家的思考:
准确、生动、亲切的评价语言
———听《我是什么》有感
在课堂教学中,评价语言是非常重要,它总是伴随在教学的始终,贯穿于整个课堂,缺乏激励的课堂就会像一潭死水,毫无生机。
而精妙的评价语言就像是催化剂,能使课堂掀起层层波澜,让学生思维的火花时刻被点燃,在今天录像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以真诚的言语,亲切的语调激励的言辞,有效地调控着整堂课。
为学生创设了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激起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体验了学习中成功的喜悦。
综观整节课,教师在课堂中的评价语言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准确
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指出:
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正因为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所以教师的评价语言要因人而异,要能根据学生的回答来反馈学生的长处和不足,既要有对学生的出色表现加以肯定,又要有针对性地给学生以提醒或纠正,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记忆生字的字形时,有个学生说,看到“灾”字,我就会想到房子着火了,教师马上予以肯定,这是用联想的办法,经教师一提示,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去想,哪些字可以用联想的办法去记。
再如在小组接续时,有个学生多读一个字,教师非常亲切的说“别着急,看仔细了,你会读得更加流利。
”看似一句平常的话,却提醒了学生读书时要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还比如:
“你真是个了不起的小水珠!
”“你真是个会思考的孩子!
”“很善于发现同学的优点!
”等等,准确得体的语言,使学生在老师的评价中,清楚地了解到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以及自己努力的方向,使学生的学习更有目的性。
二、生动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回答不可能每次都令老师感到满意,这时,老师往往要作“读错了”“不对”等硬性的评价语言来否定学生的回答,以期待其他学生完善的表现,今天这节课,教师在学生朗读出现失误时,微笑着对该学生说:
“看仔细了,你会读得更加流利!
”“别着急,你可以读准确。
”平淡的几句话一一化解了学生心中的尴尬,保护了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在纠正错误的同时,更加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地融入到学习中去,更加主动地去学习。
在表扬学生时,教师的评价语言更是生动丰富。
“你真是个善于思考的孩子!
”“你真是个爱观察的孩子!
”“别人没想到的,你都想到了。
”“你的想象力真丰富!
”“谢谢你来告诉大家。
”等等生动的语言,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充满自信,只有自信地愉快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学生的创造力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三、亲切
教师的评价不止局限有声语言,亲切、多样的无声语言更具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神奇功效,也许教师的一个慈爱的抚摸,一个表扬的手势,一个赞赏的微笑,一个提示的眼神都使学生在举手设足间感觉到教师的亲切,关爱,整节课,教师始终面带笑容,亲切地与学生对话,亲切地表扬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中深深感受到了教师的情、教师的赞许。
可以说,在整节课中,教师那准确,生动,亲切的评价语言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激励中学、自信中学、快乐中学。
当然课堂中的语言评价是丰富多彩,如果,教师还能适时地多利用自己的体态语言,让教师与学生零距离地接触,我想学生的心理更能感觉到更大的鼓舞。
4、重宏观理论轻事实联系
我们说教学思想支配教学活动,先进的教学理念有利于促进教学活动的规范与优质,落后的教学思想会导致教学活动的紊乱与笨拙。
诚然评课时也需要运用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有关理论作为支撑点,对课堂教学进行全面评价,不能就事论事。
但是,这里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评一堂语文课却很少运用“语文学习的规律和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特点”等理论来评课,许多语文教学的评课稿几乎看不出是在点评语文课,通篇充斥着“素质教育”、“创新理念”、“双主并重”、“和谐民主”、“人文精神”、“生命学说”等等这些宏观的理论,这样的评课似乎是放之四海而皆“行”。
第二个问题是空谈理论,没有以事论理,很少结合课堂教学现象,这样的评课空洞无物。
但愿下面一篇评课稿能引起大家的警觉:
课堂,因生命而美丽
课堂是静态的物质存在,因为有了儿童——这活生生的生命。
才焕发出无限的生机,才充满着成长的气息。
生命的价值在与它是一种活力的存在,是一个有尊严的个性的存在。
,学生只有在宽松的氛围中,才会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才会勇于表现自我,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得到发挥。
《inunun》的教学,精心设计小导游带领畅游拼音王国、勇攀高峰、小小神枪手等情境,从儿童的视角来观照我们的教学,激发儿童鲜活的生命力。
从孩子们灿烂的笑脸,高举的小手、热切的欢呼声中我们不难看到语文课堂的新起点。
生命的美丽在于它的不可重复性,在于它的独特性。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生命个体间的各个方面都充满着差异,语文课堂教学就要将这种差异作为一种教学的资源,创造条件展现学生丰富多彩的个人世界。
课堂中当老师示范用“un”编了一句顺口溜后,并没有满足于学生的限读,而是允许孩子展开想象,亲自尝试编编顺口溜。
小小蚊子ununun“,等,让孩子以生命体验打开思维的想象空间,闪现个性化的理解。
焕发生命的火花。
生命的意义在于精神的体验,在于心灵的成长。
儿童的生命世界不是静态的空间,而是动态的时间流。
课堂演绎的是学生成长的故事,即便是错误的,也有教学的价值,能折射出课堂的独特美。
拼音教学中孩子难免会存在发音不准,发音不到位的缺陷,邬老师总是耐心的、不厌其烦地一次次指出,直到正确为止。
课堂,呈现的应该不仅仅是鲜花,还应该有花
开的声音,课堂最美的声音是学生生命拔节的声音。
评课中存在的问题、显露的弊端林林总总,赘述的只是挂一漏万,比如:
缺乏理论、就事论事;
凭感觉、凭经验应景几句等等。
然而归结为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
把握语文教学传统理论和现代理念的弥合点,考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果能立足这样的一个基点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透视每一节课,可能会到达“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
这对改变目前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会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也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有效措施。
二、评课要义
评课时要把所有的课堂行为放在一个关系网(场域)中去通盘考虑,重视课堂事件发展的不确定性,考虑指向教学过程的——媒介指标和指向教学结果的——终极指标。
并提醒自己必须理论融入实际,思考三维目标的整合,必须研究学生,关注教学内容是否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疑点突明、教育点突现,关注教学过程中是否形成增长点、构建新旧交融点┉┉阐述时必须以效定性,突出科学性;
以理析课,突出指导性;
突出重点,增强针对性。
只有实实在在抓住这些最基本要素,才有可能评得到位贴肉、有血有肉,在给人以启迪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
下面着重说明三点:
1、紧扣语文学科特点
所以评课时请记住你是语文老师,(你评的是语文课。
既然是语文课,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理念,观照语文课程总目标,结合语文教改走向,立足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高度来审视语文课的得失优劣,着眼于“丰富和优化学生的语言系统、完善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养成良好的语文习惯”这三者之水乳交融。
这样的评课才能发挥“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之功效。
请看萧山九中语文组的评课:
《解读哈姆雷特》评课综述
在特色课展示周中,语文组郭在时老师推出了阅读指导课《解读哈姆雷特》。
老师们对这堂课给予了充分肯定,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讨论比较了其他一些构想,并且对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进行了探讨。
大家认为这堂课观念新,特色鲜明,推广价值大。
综合评述如下:
其一,开拓了语文教学内容的新领域。
以文学名著作为阅读材料,指导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对于高中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提高,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学只有句、段、篇、章的阅读教学,而没有长篇名著的阅读教学,这堂课冲破了这一藩篱,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其二,在课外阅读指导方面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它把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指导有机的结合起来,为学生架设了连接课堂学习与课外阅读的桥梁。
老师课前布置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然后写出短评,评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课堂上组织学生发言、讨论,归纳出评析人物的基本方法。
这样既没有束缚学生的手脚,又没有放任自流。
其三,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充分展示自己个性的舞台。
课堂上,学生对哈姆雷特这一形象进行了各自不同的诠释,印证了“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一形象大于思维的审美现象。
老师鼓励学生对人物形象作多元的解读,体现出老师对学生的个性的尊重,和对学生创新的鼓励。
它给学生一片广阔的天空,学生可以在这里自由的飞翔。
其四,充分突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从课前的阅读、写短评到课堂上学生的发言,学生的表演,都证明学生已经成为了真正的主角,体现读者与作者的直接对话,而老师仅仅是组
织者、指导者和主持人。
2、说够优点、说透缺点
听课评课有“临床指导”的性质,课堂教学评价的结果,应使被评者和评议者共同受到启发。
评课的关键是要对被评者和参与评议者有指导意义,只有评价没有指导是消极的评价。
因此,评课时要力求把优点说够,把缺点说透。
“把优点说够,把缺点说透”其一是指:
注重教师的潜在发展性,不说套话、少说正确的废话,力求紧扣教研主题评出特色,评出个性,避免面面俱到。
对于教学经验丰富的执教者,要着重评价所展示的教学个性、可推广的应用价值,对于新教师,不能求全责备,充分发掘其闪光点,激发其内动力,应该满怀热情地在教学理念、教学规律促其思、促其悟。
其二是指:
对于一堂课的成功经验与典型失误,有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要从理论上做深刻剖析,从理性上找到根源,从实践上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做到以理析课,以理导课,以理服人。
对于一堂课的教法与学法,要善于归纳总结,补充完善,以便改进指导教学。
这样的评课才具有前瞻指导性。
其三是指:
在肯定优点的基础上,诚恳地分析问题,要对教师分析处理教材、了解学生、组合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程序等诸方面做一透视,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
特别要具体表达改进建议。
尽可能拥有一个“诊——断——治”的过程。
请看两位青年教师听了《我是什么》后的评课片段:
片段一、趣味链接中对话——其乐融融
有效、真实的对话,必须让学生“入乎其内”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意境中去,而本文作为一篇科普小品文,如果单纯地讲解,演示,容易上成“常识课”,教师充分挖掘文中的“趣”点,以学习方式的“趣”引爆孩子心灵上的兴趣燃烧点,通过一系列的趣味链接促进了学生与文本的有效对话。
1、链接媒体。
二年级孩子的思维特点是直观性,“我会变成云”一段中关于“白衣服、黑衣服”孩子光从字面难以准确地把握,教者及时以媒体图片帮助学生建立感知,促进了对文本的对话。
又如孩子们对“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虽有了解,但不清晰,也通过图片让孩子有视觉上的冲击,把孩子一步步推向文本的深层,从而融入文本。
2、链接游戏。
孩子尤其是低段孩子好玩,有目的地把游戏融入课堂,无疑是孩子们最喜欢的。
课初的猜谜,识字环节中的魔方等趣味游戏无不体现了在愉悦的实践中让孩子们识字。
3、链接想象。
第3段的教学中,教师在音乐的烘托下动情朗诵,让学生闭眼想象,在想象中躺着的语言文字立起来了,在头脑中幻化成一幅幅图画,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片段二:
在感受孟老师教学设计的精心、组织教学的匠心同时,对教学目标的定位,教材的处理上也有我自己理性的思考:
1、语言的品味与情感的体验和谐共振了吗?
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在课堂上创设氛围固然重要,但我们还得让学生通过读,进入文章的意境。
使“读”浸润到学生的心田,使学生真正地感受到读的快乐!
如“第二段”的“落、打、飘”,三个动词让学生品味,学生隐隐地感觉到用词的精确,但这时,如果能扣住“小水珠、小硬珠、小花朵”这些词儿共品,“小水珠——落”“小硬珠——打”“小花朵——飘”多么富有诗意的情蕴呀,教师为什么不让学生去感受,去领略一番呢!
同样,第三段的语句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一幅悠闲、快乐的画面,这一段的教学设计是仅仅让学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还是应该通过“初步品味语言”来活化课文的语言呢?
显然,孟老师只重视学生“想像、说话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篇三:
语文教研课评课稿
把握识字重点,坚持以读为本
听课反思
高秀君
上周五,我们一起聆听杨老师带领二年级的孩子学习了《识字三》,有序的课堂,多变的识字方法和精炼的课堂语言,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本堂课,老师牢牢地把握了二年级孩子的学习能力,重点放在识字和读文上,我也从这两方面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把握识字重点
这篇课文虽然只有短短的48个字,但却有12个是新认识的字,容量非常大。
杨老师巧妙地设计了读生字、记生字、用生字、写生字等环节,来突破教学的重点。
整堂课,识字贯穿始终,逐步引导学生发现识字的规律、掌握识字的方法,在课堂上主动识字,培训学生识字的能力,这是非常符合二年级孩子的特点的。
杨老师精心设计,分三类呈现12个生字,让孩子对平翘舌音有了深刻的印象;
在记忆这12字生字的时候,杨老师让孩子们介绍自己的识字办法,又补充了生动形象的字谜识字;
在学习川和州的时候,利用古代象形文字的帮助来理解意思,指导写字的时候详细又清楚,对于孩子们识字、提高写字的水平,都非常有益。
1、注意学生用词的准确性。
二年级孩子理解字词的能力不强,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去比较辨析,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有些时候,课文中生字前后组成的短语,用来组词,不够优秀,也不够准确,如“珠峰耸”、“隔海峡”、“长江涌”、“与大陆”等,孩子们在给这些生字组词的时候,老师要进行一定的引导,教孩子们换成另外的词语来组。
像教学“与”这个字的环节,就设计比较好,孩子们组出“与其”、“我与你”等词,老师还补充了“与众不同”、“生死与共”等词,来丰富孩子们的词汇。
2、不同的字采用不同的方法
文中的“涌”“耸”等字都是新接触的而且是难以理解的词,杨老师用生动的影片让孩子们感受黄河奔腾的浪潮,以珠峰的图片、具体的数字8848米的高度向学生展示“耸立”的含义,都让孩子们对这两个字有了深刻的印象。
“耸”字,在识字时,孩子们不会组词,老师教给耸立、高耸等词,在理解课文时,老师利用图片,让孩子们换个意思差不多的词,但孩子们因为理解上的欠缺,也还是说不出来。
集中识字环节,12个生字,量那么大,并不是每个都要面面俱到,可有所侧重。
这里可否进行整合,识字时“耸”字就略
过不要组词。
到理解课文时,老师利用图片,先自己解释意思,再请学生来组词、换词,可能就会更水到渠成一点。
3、识字有时可大胆放手
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学习,让他们自主的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这些虽是非常经典的识字方法,但我感觉听得有点多了。
而“两人站在耳朵上”、“小鸟住在大山上”这些生动形象的字谜一下子吸引了我,我和孩子们一样,在这12个字中搜索,比较,确认,寻找答案。
建议老师可把这两个字谜呈现出来,让每一个孩子都能答出字谜,口述可能难度比较大。
也建议老师让孩子们自己编编字谜,不要以为农村的孩子思路不开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教研 员评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