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庄水库可研报告水保章节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9023908
- 上传时间:2023-01-03
- 格式:DOCX
- 页数:34
- 大小:148.79KB
桃庄水库可研报告水保章节Word文件下载.docx
《桃庄水库可研报告水保章节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桃庄水库可研报告水保章节Word文件下载.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5)《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
6)《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土保持图》(SL73.6—2001);
7)《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
8)《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水利部水总[2003]67号文);
9)《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定额》(水利部水总[2003]67号文);
(5)引用的技术资料
1)《陕西省水土保持区划图集》(陕西省水土保持局,1986年10月);
2)《陕西省县级水土保持简要区划汇编》,陕西省水土保持局,陕西省农业区划办公室,1988年6月;
3)《商州区桃庄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
10.1.2项目概况
桃庄水库是商丹循环工业园区及沙河子镇供水水源配套工程,水库位于沙河子镇蒲峪沟贾岔村桃庄处,是一座以供水为主,兼有防洪、灌溉、生态旅游综合效益的小
(1)型水库工程。
拦河坝采用浆砌石重力坝坝型,坝高63.70m,总库容286.30×
104m3,其中兴利库容200.22×
104m3,死库容49.00×
104m3,滞洪库容37.00×
104m3。
桃庄水库属小
(1)型水库,Ⅳ等工程,主要建筑物为4级建筑物,附属建筑物为5级建筑物。
设计水平年2020年,供水设计保证率75%。
确定采用浆砌石重力坝方案。
坝顶总长198.00m。
桃庄水库建设期管理,应成立桃庄水库建设管理处,为项目的法人机构,处长由区水务局主管副局长担任,负责项目的建设管理工作。
本工程对外交通便利,施工场地较开阔,施工条件较好。
施工总进度按三个阶段控制,总工期为12个月。
水库回水淹没区淹没范围内:
51户,230人。
工程永久占地包括工程占地1066.50亩和工程管理范围内的占地3.5亩,总占地1070亩。
主体建筑工程量为:
土方开挖4.17万m3,石方开挖9.76万m3,土方回填5831.5m3,浆砌石20.37万m3,混凝土1.2万m3,钢筋297.9t。
主要材料量为:
水泥2.37万t,块石24.04万m3,砂子8.73万m3,碎石1.0万m3,柴油219t,汽油7t,钢筋304t,板枋材41m3。
施工总用工日:
50.10万个,其中技工24.24万个,普工25.86万个。
工程概算总投资19384.32万元,静态概算总投资19384.32万元。
10.1.3项目区概况
(1)自然环境概况
桃庄水库位于丹江干流沙河子镇蒲峪沟桃庄处,距商州区城区15km。
项目区山岭绵延,沟壑纵横,地势起伏,耕地零散,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
气候有暖温带和北亚热带过渡带特性。
平均气温13.3℃,极端最高气温38.9℃,极端最低气温-14.2℃,年平均降雨738mm。
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干旱、洪涝、冰雹等,尤其局部高强暴雨洪水灾害最为严重。
(2)社会经济概况
沙河子镇位于商州城东10km处,全镇辖38个村委会,325个村民小组,11647户,总人口43670人。
全镇总面积168km2,其中耕地总资源4.8万亩。
2012年沙河子全镇总产值12.90亿元(不含镇域重点企业生产总值),重点工业生产总值32.9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36元。
沙河子镇处于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核心区域,陕西锌业集团商洛炼锌厂、商洛比亚迪实业公司、商山水泥公司、君隆公司、东梓实业公司、陕西商山物流园、丹东建材公司等规模企业落户本镇,带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
桃庄水库作为商丹循环工业园区及沙河子镇供水水源配套工程,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完善丹江循环经济园区的重要水源保证项目之一。
该项目已列入商洛市“十二五”期间骨干水源建设项目。
(3)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状况
本项目工程区地处丹江沿岸,工程区沿线两岸属切割严重的山区,山势陡峻,水土流失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52%,水土流失类型以水蚀为主,兼有重力侵蚀。
根据商洛市水土保持区划图,项目区属于轻度流失区,土壤侵蚀模数背景值在1000-2500t/km2·
a之间。
近年来,项目区政府和群众通过采取治山治水、封山育林、造林种草、修地造田、封沟打卡,等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特别是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项目实施以来,项目区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大大加快了本地区水土流失的治理步伐。
10.2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分区
10.2.1防治责任范围
依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的有关规定,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包括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两部分。
项目建设区指开发建设项目建设征用、占用、租用及管辖等的土地范围;
直接影响区指项目建设区以外由于开发建设活动而造成水土流失或危害的范围。
(1)项目建设区
耕地面积246亩,经济林172.5亩,用材林648亩。
房屋面积8855m2,其中土木结构3441m2,砖混结构5414m2。
坟墓599座。
牛11头,猪66头,羊67只,鸡564只。
采石场1处。
西涧供水水源工程1处,村组供水3处。
通村水泥路2km,桥2座32m。
电力杆线(380V)2km,变压器房9m2,移动通讯杆线2km。
村办小学1所。
工程永久占地包括工程占地:
1066.50亩和工程管理范围内的占地3.5亩,总占地1070亩。
该项目共占地107.41hm2,其中:
主体堤防工程建设征占土地53.27hm2,临时施工道路占地25.93hm2,临时占用场地3.47hm2,施工导流临时占地20.73hm2,管理站房占地0.40hm2,弃渣场占地3.61hm2。
占用土地类型主要为滩涂和草地。
具体占地详见表3-6工程征占地面积汇总表。
表3-6工程征占地面积汇总表单位:
hm2
分区
占地面积
占地性质
占地类型
大坝枢纽及淹没区
53.27
永久占地
滩涂、草地
上坝道路区
25.93
临时占地
施工场地区
3.47
合计
107.41
(2)直接影响区
直接影响区是由于工程建设活动对周边区域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危害的区域,不属于征占地范围。
根据对实地地形地貌的现场踏勘,依据工程建设施工工艺,参照同类地区同类工程的施工影响程度,按照尽可能少占耕地的原则估算直接影响区。
表6-2直接影响区面积计算汇总表
项目
部位
面积(hm2)
影响范围确定
直
接
影
响
区
堤防工程区
42.58
按堤防两侧5.0m范围确定
临时道路
25.55
按临时道路两侧3.0m确定
临时占地区
3.25
按占地范围外5.0m确定
施工导流区
按施工作业带两侧3.0m范围确定
管理站房区
0.12
按站房占地外围5.0m和施工踏压影响区确定
弃渣场区
1.05
按占地外围5.m确定
98.10
(3)防治责任范围总面积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总面积为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面积之和,该项目建设区占地面积107.41hm2,直接影响区面积98.10hm2,则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总面积为205.51hm2,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详见表6-3。
表6-2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表
项目建设区面积(hm2)
直接影响区面积(hm2)
合计(hm2)
95.85
51.48
6.72
20.73
46.28
0.4
0.52
3.61
4.66
98.1
205.51
10.2.2水土流失防治分区
(1)防治分区依据
依据主体工程布局、施工扰动特点、建设时序、地形地貌特征和水土流失等因素进行分区。
(2)防治分区划分的原则
本工程水土保持防治分区同时兼顾工程建设特点和地貌特点,划分原则是:
1)区内地形地貌相似性;
2)区内扰动特点和扰动后的地表物质形成具有同一性;
3)区内建设特点和水土流失特点相似;
4)区内土地利用方向具有同一性。
(3)防治分区结果
依据上述原则,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划分为六个区:
即堤防工程区、临时道路区、临时占场区、施工导游区、管理站房区、弃渣场区。
水土流失防治分区详见表6-1。
水土流失防治分区表
序号
水土流失防治分区
分区特点
责任区面积(hm2)
1
建设期开挖、回填扰动剧烈
2
建设期车辆机械碾压破坏原地表植被;
3
建设期会对地表造成碾压、踩踏扰动
4
前期开挖、后期回填会对河床原地貌造成扰动
5
房屋建设造成地表扰动破坏
6
堆放弃渣,改变原地貌
276.48
10.3水土流失预测
10.3.1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面积
镇安县钓鱼潭电站工程建设期占压(埋)原地貌、损坏原地貌植被主要为场地平整、基础开挖、输水洞、坝体开挖、坝体填筑扰动等。
根据该项目主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图纸资料,结合收集到的相关基础资料;
现场实地勘察、调查资料的成果及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开挖、扰动原地貌、破坏土地及植被的类型、面积进行统计,建设用地全部计入,预测本项目因建设期扰动、损坏原地貌的面积为1.11hm2。
其中不包括水域面积。
镇安县钓鱼潭电站工程损坏原地貌植被情况详见表7-6。
表7-6 损坏原地貌及植被情况表单位:
合计
组成
永久
临时
有林地
其他草地
水域
滩涂
占地
引水枢纽
0.75
0.17
0.92
0.01
0.3
0.61
输水工程
0.04
0.02
厂房
0.03
0.1
0.13
弃渣场
0.07
0.05
场区道路
0.08
0.25
小计
0.89
1.41
0.43
10.3.2损坏水土保持设施的面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和《陕西省水土流失补偿费、防治费计征标准和使用管理规定》的规定,“水保设施是指凡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一切事物的总称”。
通过实地勘察及参阅本工程有关设计资料,本项目区内的水保设施主要包括损坏的原地貌和植被等。
本工程除水域外,其余占地面积均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因此,本项目建设期损坏水土保持设施和具有水土保持功能设施的面积为1.11hm2。
10.3.3弃渣量
依据镇安县钓鱼潭电站工程主体工程项目申请报告资料,本项目土石方工程主要为坝体开挖回填和输水洞开挖的土石方。
本项目合计土石方开挖量为8358m3,回填方1824m3,内部调运269m3,弃方6534m3。
经与本项目业主勾通交流,为充分利用建设弃渣,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仅将无法利用的360m3弃渣就近堆放在渣场,其余弃渣运至业主的石料加工厂加以利用。
10.3.4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
根据各预测单元扰动地貌植被面积、施工扰动前后土壤侵蚀模数、预测时段,水土流失预测结果见表7-7。
经计算,本工程建设排弃物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量为7834t,其中:
经土石方平衡计算,本工程共产生弃渣6534m3,按密度2.18t/m3,流弃比0.55,预测时段1年计算。
本工程建设扰动地表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为84.88t,其中:
建设期60.80,植被自然恢复期24.08t。
扣除原地貌水土流失背景值,项目建设可能新增流失量为45.06t,其中:
建设期39.90t,自然恢复期5.16t。
10.3.5水土流失可能造成的危害性
根据各预测单元扰动地貌植被面积、施工扰动前后土壤侵蚀模数、预测时段,水土流失预测结果见表7
根据《关于划分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2006年第2号)及
1.0;
4)拦渣率应达95%以上;
5)植被恢复系数达到99%以上;
6)林草覆盖率达到27%以上,详见表10—1。
根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项目区土壤侵蚀类型属土石山区,水力侵蚀I1区类型,其水土流失容许值为500t/km2·
a。
10.4防治目标及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
10.4.1水土流失防治目标
项目区属划定的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及省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其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等级为I级,根据工程所在区域水土流失防治特点和主体工程建设特点,提出水土流失防治目标,详见表8-1。
表8-1设计水平年水土流失防治目标
防治分区
防治目标
施工建设期
试运行期
按降水量修正
采用值
1扰动土地治理率(%)
95
2水土流失治理程度(%)
97
3土壤流失控制比
0.7
0.8
1.0
4拦渣率(%)
5植被恢复率(%)
99
6林草覆盖率(%)
25
27
1)扰动土地治理率(%)
本方案对主体工程建设期间扰动的土地面积进行全面防治,其治理率要求达到95%以上。
2)水土流失治理程度
本方案针对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在扣除永久建筑物等面积的基础上,实施水土保持措施防治面积之后其水土流失治理程度应达到97%,使项目区新增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和治理。
3)土壤流失控制比
本方案中通过实施各类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及其他措施之后,防治责任范围内的水土流失控制比达到1.0。
4)拦渣率
主体工程建设中产生的临时堆放和永久堆置的工程及弃渣,在实施拦挡防护措施之后,其拦渣率应达95%以上。
5)植被恢复系数
本方案植物措施实施之后防治责任范围内的绿化的面积,达到99%以上。
6)林草覆盖率
本方案实施的林草总面积和主体工程实施的绿化美化工程面积之和对应项目区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其林草覆盖率达到27%。
10.4.2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原则
结合工程区自然环境及工程施工建设、运行特点,水土保持方案措施布局采取永久和临时措施相结合、工程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护措施对水土流失进行防治,具体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合理原则。
水土保持措施设计应符合国家、地方水土保持的有关政策法规,遵循科学合理、面向实际、效果显著、便于实施的原则。
(2)分区防治原则。
因各项目建设布局、施工工艺和时序不同,在水土流失分区的基础上,确定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和一般防治项目。
(3)互补性原则。
从水土保持要求出发,结合项目建设特点,进行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形成以工程保植物,以植物促工程的互补型防治形式,实现水土流失防治由被动控制到治理开发的转变。
(4)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原则。
结合工程实际和水土流失现状,因地制宜、因害设防、总体设计、全面布局、科学配置的原则。
(5)突出重点原则。
对重点部位的措施布设方案、工程类型和形式进行比选,推荐优选方案和措施。
(6)生态优先原则。
尽量与当地实际相结合,围绕生态立市的目标,为当地环境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便利条件,促进项目建设的顺利开展。
(8)协调和谐原则。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尊重自然规律,注重与周边景观相协调的原则。
10.4.3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和总体布局
根据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在水土流失预测及分析评价主体工程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的基础上,把堤防工程防治区做为防治的重点区域。
针对工程施工活动引发水土流失的特点和造成危害程度,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把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永久性防护措施和临时性措施有机结合起来,并把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纳入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之中,合理确定水土保持措施的总体布局,以形成完整的、科学的水土保持防治体系。
并以工程措施为先导,以植物措施为重点,临时措施和永久性措施相结合,尽快控制水土流失,最终达到改善生态环境,逐步恢复和提高土地生产力,实现社会、经济、自然的协调发展。
根据工程布置及水土流失特点,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总体布局详见框架8-1。
图8-1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图
10.5水土流失分区防治措施设计
根据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总体布局,对各水土流失防治区拟布设的治理措施进行分析论证,推荐各防治区应采取的治理方案,使其尽可能科学、合理、经济,且具有可操作性,提高水土流失防治效果。
根据水土流失防治分区,水土流失防治针对堤防工程、临时道路、临时场地(堆料场、拌和站、机械停放场)、施工导流、管理站房五部分分别从工程措施、临时措施、植物措施等方面提出防治措施。
10.5.1堤防工程区防治措施设计
该项目为线型开发建设项目,堤防工程为本项目主体工程也是核心区域,主体工程共设计修建堤防42583m,防治措施根据总体布局分为工程措施、临时措施及植物措施三部分。
(1)工程措施
(1)背坡覆土
主体工程完工后,将收集的表土覆盖在背水坡,覆土厚30cm,以备种草绿化之用,防止雨水冲刷,危及堤防安全,造成水土流失。
该部分工程量为:
堤防背坡覆土41710m3。
8.4.1.2临时措施
(1)表土收集及临时堆放防护
表土是一种极其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绿色植物赖以生长的基础,表土形成要经过漫长时间。
如果建设过程中不注意保护表土,就会破坏表土资源,不利于植被繁衍和生态平衡。
项目区土壤以棕壤、黄棕壤为主,对植物生态极为有利,特别在河道沿岸,表土资源十分珍贵。
为减小工程对生态造成的影响,堤防基础开挖前应对表土进行收集,定点堆放,后期绿化时回填表土,以利于植被生长,加快生态系统恢复。
在施工前先将表层熟土(厚度30cm)进行剥离,将剥离的表土集中堆放,为防止其堆放期间产生新的水土流失,采取编织袋挡土墙进行临时防护。
挡土墙高1.5m,顶宽0.8m。
临时堆土周边应做好排水设施,修建临时排水沟,临时排水沟为土质梯形断面结构,底宽40cm,深40cm,边坡1:
1,顶宽120cm。
施工结束后覆回剥离的表土用于堤防背水坡绿化,将背水坡全部覆土,采用机械与人工进行土地整治,为后期种草绿化做准备。
堤防工程区植物措施和表土临时挡护措施详见水保附图-03、04。
8.4.1.3植物措施
对堤防背坡恢复植被,拟撒播草籽,以迅速保护地表土壤,种草采用当地适生草种苜蓿,采用撒播方式种植,撒种密度25kg/hm2。
撒播面积10.64hm2,需苜蓿籽260Kg。
10.5.2临时道路防治区
该项目临时道路总长共为42.58Km,地处堤防沿线,本方案主要布置以下措施:
8.4.2.1工程措施
(1)平整场地,恢复原状
施工结束后,对施工道路进行平整,恢复地貌原状。
场地平整151135m2。
(2)路旁排水
对临时道路一侧开挖临时排水渠,将水排至河道,防止雨水对道路造成冲刷,造成水土流失。
同时保证道路畅通,便于车辆运行。
临时排水渠为土质梯形断面结构,底宽40cm,深40cm,边坡1:
初估需建排水渠长30227m,排水渠土方开挖9673m3。
8.4.2.2临时措施
在施工期间,配备专门的洒水车对道路进行洒水养护,有效防止扬尘,降低施工期间的尘土污染。
本部分投资应计入主体工程临时措施,本方案不计新增投资。
8.4.2.3植物措施
施工结束,临时道路恢复原貌后,对扰动的区域拟撒播草籽,以迅速保护地表土壤,种草采用当地适生草种黑麦草,采用撒播方式种植,撒种密度25kg/hm2。
撒播面积15.11hm2,需黑麦草草籽378kg。
临时道路设计图详见水保附图-05。
10.5.3临时场地防治区措施
本项目临时场地包括:
临时堆料场、拌和站、临时机械停放场等,占地总面积为3.47hm2。
8.4.3.1工程措施
(1)场地平整,恢复地貌
施工结束后,对占用场地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库 报告 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