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外科常见病病历书写及病程记录模板幽门梗阻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9021793
- 上传时间:2023-01-03
- 格式:DOCX
- 页数:42
- 大小:34.83KB
普通外科常见病病历书写及病程记录模板幽门梗阻Word下载.docx
《普通外科常见病病历书写及病程记录模板幽门梗阻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外科常见病病历书写及病程记录模板幽门梗阻Word下载.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慢性浅表性胃炎;
糜烂性食管炎。
病情分析及鉴别诊断:
该病人诊断为幽门梗阻,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1、痉挛水肿性幽门梗阻:
系活动溃疡所致,有溃疡疼痛症状,梗阻症状为间歇性,经胃肠减压和应用解痉制酸药,疼痛和梗阻症状可缓解。
2、十二指肠球部以下的梗阻性病变:
如十二指肠肿瘤、胰头癌、十二指肠淤积症也可以引起上消化道梗阻,据其呕吐物含胆汁,X线、胃镜、钡餐检查有助于鉴别。
3、胃窦部或幽门部的癌肿:
病程较短,胃扩张较轻,钡餐与胃镜活检可明确诊断。
初步诊断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诊疗计划
1、二级护理,禁食水。
2、检血常规,尿常规,血凝,肝功、血糖、离子,免疫常规,心电图,胸片(拟于48小时内完成)。
3、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
4、拟全麻下行胃大部切除术术,3天内完成。
5、请上级医师会诊。
4
主任医师查房
张东宝主任医师查房:
听取病历汇报,阅病例,详细查体后指出:
病人因间断性上腹痛10年,加重伴呕吐7天入院。
查体:
辅助检查:
(吉大一院2008-4-15)胃镜示:
活检病理:
胃。
根据以上病史、症状、体征,诊断可以明确。
指示:
为手术适应症,无手术禁忌症,行术前准备。
临床诊断: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瘢痕性幽门梗阻
诊断依据
1、间断性上腹痛10年,加重伴呕吐7天入院。
2、查体:
腹软,上腹部深压痛阳性,振水音阳性。
3、胃镜:
治疗计划
2、胃肠减压。
5
术后病程记录
2008-04-228:
00
听取病情汇报,并亲自查看病人后指出:
病人今日术后第1天,一般状态尚可,自述切口疼痛,未排气、排便,无腹痛、腹胀,无咳嗽、咳痰,无发热。
体温37.0℃,血压:
120/80mmHg,脉搏:
90次/分,心肺听诊未闻及异常,腹平坦,未见胃肠形及蠕动波,切口处压痛阳性,余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叩诊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弱,切口敷料清洁,包扎完好,无明显渗出。
腹腔引流通畅,引出50毫升淡血性液体;
胃管引流通畅,引出淡血性胃液120ml,尿管引流出尿液约2500ml。
现患者病情较稳定,可停用心电监护及吸氧,继续一级护理,余治疗同前,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执行指示。
2008-04-22
2008-04-238:
主治医师查房
杜向阳主治医师查房:
病人今日术后第2天,一般状态尚好,自述切口疼痛,未排气、排便,无腹痛、腹胀,无咳嗽、咳痰。
体温37.4℃,血压:
130/90mmHg,脉搏:
88次/分,心肺听诊未闻及异常,腹平坦,未见胃肠形及蠕动波,全腹无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叩诊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2-3次/分,切口敷料清洁,包扎完好,更换敷料,见切口无红肿及渗出。
腹腔引流通畅,引出30毫升淡血性液体;
胃管引流通畅,引出褐色胃液100ml,尿管引流出尿液约2500ml。
复查离子回报正常;
肾功正常;
血常规回报:
WBC8.4×
109L、NE84.7%、RBC4.6×
1012L、HGB154g/L;
肝功回报:
总蛋白47g/L、白蛋白27.3g/L;
现患者病情较稳定,今日可拔除尿管,嘱病人下床活动,余治疗同前,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008-04-23
2008-4-24
病人今日术后第3天,
一般状态尚可,患者自述未排气,能自行排尿,无发热、口干、无恶心、呕吐、无咳嗽、咳痰、无腹痛及腹胀。
体温36.8℃,血压:
130/80mmHg,脉搏:
80次/分,心肺听诊未闻及异常,腹平坦,未见胃肠形及蠕动波,全腹无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叩诊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3次/分,切口轻度疼痛,切口敷料清洁,包扎完好,无明显渗出。
腹腔引流通畅,引出淡黄色液体约30毫升。
现患者病情基本稳定,继续原治疗方案,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008-4-25
病人今日术后第4天,一般状态尚好,述切口疼痛明显减轻,昨日已经排气、未排便,无腹痛及腹胀,无咳嗽、咳痰,无发热。
体温36.5℃,血压:
125/85mmHg,脉搏:
85次/分,心肺听诊未闻及异常,腹平坦,未见胃肠形及蠕动波,全腹无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叩诊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次/分,切口敷料清洁,包扎完好,更换敷料,见切口无红肿及渗出,局部轻压痛。
胃肠减压通畅,见20毫升胃液,腹腔二枚引流管通畅,共引出20毫升淡黄色液体。
今日改为二级护理,拔出胃管,进流食,切口换药,余治疗同前,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008-4-27
病人今日术后第6天,一般状态良好,自述进流食后无明显不适,无腹胀、腹痛,无发热,无咳嗽、咳痰。
生命体征平稳,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腹平坦,未见胃肠形及蠕动波,腹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叩诊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次/分,切口敷料清洁,包扎完好,更换敷料,见切口无红肿及渗出,皮缘对合佳。
腹腔引流通畅,共引出16毫升草绿色液体;
患者术后病理回报:
6
术前讨论
术前诊断:
幽门梗阻、上消化道出血、帕金森氏病、COPD
初步诊断:
幽门梗阻、上消化道出血、帕金森氏病、COPD
讨论地点:
医生办公室
会诊目的:
明确治疗方案
参加人员及职务职称:
普外科全体医生
主持人:
张东宝主任医师
记录者:
黄云飞副主任医师
简要病史:
患者王福贵,男,74岁,因上腹部隐痛、黑便1个月,加重伴呕吐4天于2010-04-14收住我科。
既往史:
无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病史。
帕金森病史3年。
COPD病史5年。
阑尾、脑脂肪瘤切除手术史,右股骨颈骨折手术史。
体温:
36.2℃,脉搏:
102次/分,呼吸:
25次/分,血压100/60mmHg。
专科情况:
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未见腹壁静脉曲张。
腹软,剑突下轻压痛阳性,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未触及包块,墨菲氏征(-),肺肝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
肝肾区叩击痛阴性,全腹叩诊呈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听诊肠鸣音4次/分,振水音阳性。
胃镜(四平市中西医结合院2010-4-9):
浅表性胃炎伴糜烂,胃潴留,幽门梗阻,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血常规(2010-4-7):
血红蛋白75g/l,红细胞2.58×
109/l。
详细讨论内容(按发言顺序记录)
范学刚医师:
根据病人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诊断“幽门梗阻,上消化道出血”可以明确,是手术适应症,结合各项常规检查,患者存在失血性贫血,且营养状态,肺功能较差,术中应选全麻,上腹正中绕脐切口,术中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操作轻柔,避免副损伤,减少出血,术后积极防治心脑血管及肺部并发症。
杜向阳主治医师:
根据病人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患者不除外“胃癌”的可能性,且该患者COPD病史5年,呼吸功能差,术中操作轻柔,注意邻近脏器及重要大血管的解剖关系,避免副损伤,减少出血,术后给予抗生素,静脉营养及肠内营养,积极防治并发症。
术后积极防治并发症。
若术后患者不能脱离呼吸机,则转入ICU治疗。
付继宁主任医师:
根据病人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诊断“幽门梗阻,上消化道出血”可以明确,是手术适应症,结合患者既往史,该患目前存在贫血,营养状态差,术前应给予患者营养支持,纠正贫血,且患者呼吸功能差,咳漱咳痰,术前给予适当药物,促进患者排痰,降低手术风险,防止术后心脑血管及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
张东宝主任医师:
根据病人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诊断“幽门梗阻、上消化道出血”可以明确,但不排除胃癌的可能性,是手术适应症,结合各项常规检查,目前患者呼吸功能差,呼吸科会诊明确诊断为COPD,术前给予对症治疗,促进患者排痰,同时该患者还存在失血性贫血,白蛋白低,术前应输血,补液,改善患者营养状态。
结合大家的讨论,同意明日在全麻下行胃大部切除术,选全麻,上腹正中绕脐切口,术中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操作轻柔,注意邻近脏器及重要大血管的解剖关系,避免副损伤,减少出血,术后给予抗生素,静脉营养及肠内营养,积极防治并发症。
术后积极防治心脑血管及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
若该患者术后不能脱离呼吸机,则转入ICU治疗。
术前应详细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手术可能发生的情况。
肝脓肿
主诉:
肝区疼痛5天,伴寒战、发热。
现病史:
该患缘于5天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肝区钝痛,伴有右肩牵扯痛,疼痛呈持续性发作。
伴有寒战、发热,体温最高时达39°
C,大量出汗,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食欲不振,周身乏力。
无呕血、黑便,无咳嗽、咳痰,无胸闷、气短,无黄染。
在家未经明确诊断,只是予以抗感染治疗(具体药名、药量不详),病情未见好转。
今为进一步诊治,前来我院就诊,门诊行超声检查后以肝脓肿收入院。
患病以来,睡眠不良,食欲欠佳,大小便正常。
腹软,右上腹深压痛阳性,无反跳痛及肌紧张。
腹部未触及包块,肝脾均未触及,莫菲氏征阴性。
肺肝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肝区叩击痛阳性,全腹叩诊呈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
听诊肠鸣音3-5次/分,未闻及气过水声。
病情分析及鉴别诊断
该患诊断为细菌性肝脓肿,但应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1、阿米巴性肝脓肿:
继发于阿米巴痢疾后,起病较缓慢,病程较长,绝大多数为单发。
部分病人可找到阿米巴滋养体,脓液为棕褐色,抗阿米巴治疗有效。
2、肝包虫病:
常居住在畜牧区,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发展到一定阶段可出现压迫症状,在病程经过中,常有过敏反应史,如皮肤瘙痒、荨麻疹。
继发性细菌感染时临床表现为细菌性肝脓肿的症状。
包虫囊液皮内试验,补体结合试验有助于诊断。
3、肝癌:
常有肝病史,原因不明的肝区疼痛、消瘦、进行性肝肿大,甲胎蛋白检测和超声检查有助于诊断。
细菌性肝脓肿
诊疗计划
1、二级护理,普食。
2、检血常规,尿常规,血凝,肝功、肾功、离子、血糖,免疫常规,胸片、床头心电图、肝CT(48小时内完成)。
3、局麻下经皮肝穿刺脓肿置管引流术或全麻下切开引流术(3天内完成)。
4、抗感染治疗。
5、中药治疗。
6、请上级医生会诊。
详阅病例,查看病人。
病人以肝区疼痛5天,伴寒战、发热入院。
超声:
。
细菌性肝脓肿诊断成立,应在局麻下经皮肝穿刺脓肿置管引流术。
抗感染治疗,配合中药治疗。
加强全身支持疗法。
临床诊断
1、肝区疼痛5天,伴寒战、发热。
2、腹软,右上腹深压痛阳性,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区叩击痛阳性。
3、超声:
治疗计划
1、局麻下经皮肝穿刺脓肿置管引流术。
2、抗感染治疗。
3、配合中药治疗。
4、加强全身支持疗法。
恶性梗阻性黄疸
巩膜及皮肤黄染进行性加重10天,伴消瘦、乏力。
该患缘于10天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巩膜黄染,之后出现全身皮肤黄染,黄染呈进行性加重,小便深黄呈“豆油”色,大便呈陶土色,伴全身骚痒,食欲不振,腹胀,消瘦、乏力,体重下降约5公斤,无恶心、呕吐,无寒战、发热,无腹痛,无呕血、黑便,曾于年月日在医院行超声检查考虑为梗阻性黄疸,但未行任何治疗,今为明确诊治,前来我院就诊。
门诊以梗阻性黄疸收入院。
患病以来,睡眠不良,食欲欠佳。
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无腹壁静脉曲张。
腹软,全腹无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
未触及包块,肝脾均未触及,莫非氏征阴性。
全腹叩诊呈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肝肾区叩痛阴性,肺肝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6肋间。
听诊肠鸣音3-5次/分。
该病人诊断为梗阻性黄疸:
但应除外以下几种疾病1、胆总管结石:
多表现为剑突下剧烈疼痛,可放散至右肩部。
伴寒战、发热、黄疸,病情加重时可出现休克和精神症状。
腹部超声、CT、MRCP可明确诊断。
2、肝细胞性黄疸:
肝炎病史,皮肤和巩膜黄染呈淡黄色或金黄色,伴肝掌、蜘蛛痣、脾大、腹水,尿中胆红素阳性,尿胆原常增加,粪中尿胆原含量减少或缺如,转氨酶明显升高,免疫常规、超声、CT、MRI有助于诊断。
3、溶血性黄疸:
病人常伴有贫血,脾脏肿大,胆红素升高以非结合胆红素为主,骨髓穿刺、超声、CT有助于诊断。
初步诊断
梗阻性黄疸
1、三级护理,低脂饮食。
2、检血常规,尿常规,血凝,肝功、肾功、离子、血糖,免疫常规,CA19-9,胸片,心电图,CT,MRI(48小时内完成)。
3、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3天内完成)。
4、请上级医生会诊。
术前病程记录
王殿民,男,72岁。
该患以间断性上腹痛10天,全身皮肤黄染4天于2010年07月30日入院。
该病例特点
1、老年男性,起病急。
2、该患缘于10天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上腹部隐痛,无腰背部及肩部放散痛。
4天前开始出现巩膜及全身皮肤黄染,黄染呈进行性加重,小便深黄呈“豆油”色,大便呈陶土色,伴全身骚痒,食欲不振,消瘦、乏力,体重下降约2公斤,无恶心、呕吐,无寒战、发热,无腹痛,无呕血、黑便,曾于2010年07月29日在孟庆华西医诊所行超声检查考虑为胆总管下端占位,但未行任何治疗,今为明确诊治,前来我院就诊。
3、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无腹壁静脉曲张。
腹软,上腹部深压痛阳性,无反跳痛及肌紧张。
4、超声(2010-07-29)1、胆囊增大图像。
2、左右肝管及胆总管扩张,下端实质性低回声,性质待查。
3、左肾囊肿。
4、前列腺肥大。
病情分析及鉴别诊断,该病人诊断为梗阻性黄疸:
左肾囊肿
前列腺肥大
2、检肝功、肾功、离子、血糖,CA19-9,CA12-5,胸片,心电图,MRI(48小时内完成)。
医师:
黄云飞
2010-07-3108:
30
李东杰主任医师查房
李东杰主任医师查房:
既往:
长期吸烟史。
专科情况:
超声(2010-07-29)1、胆囊增大图像。
胸片:
支气管炎,肺气肿。
胆道核磁:
1、梗阻性黄疸,梗阻部位位于胆总管末端,考虑:
壶腹癌或胆总管末端癌可能性大。
2、胆囊内胆汁淤积。
3、肝脏多发小囊肿,左肾囊肿。
4、腰椎多发斑片状强化灶。
今日行胆囊造口术,以改善肝功能。
近期鼓励病人咳痰,以改善肺功能。
肺气肿
慢性支气管炎
肝囊肿
1、间断性上腹痛10天,全身皮肤黄染4天。
2、超声(2010-07-29)1、胆囊增大图像。
1、局麻下行胆囊造口术。
2、保肝治疗。
3、、抗感染、化痰。
4、限期内行胰头-十二直肠切除术。
2008-4-20
参加人员:
李东杰主任医师,张东宝主任医师,杜向阳主治医师,黄云飞主治医师,范学刚医师。
地点:
普外科办公室。
主持人:
李东杰主任医师(科主任)。
根据病人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诊断“十二指肠癌”可以明确,是手术适应症,结合各项常规检查,无绝对手术禁忌症。
同意明日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十二指肠癌根治术,选全麻,上腹正中绕脐切口或右腹直肌切口,术中严格按无瘤技术原则操作,术中操作轻柔,避免副损伤,减少出血,术后积极防治并发症。
杜向阳主治医师:
同意明日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十二指肠癌根治术,选全麻,上腹正中绕脐切口或右腹直肌切口,术中严格执行无瘤技术原则,术中操作轻柔,注意邻近脏器及重要大血管的解剖关系,避免副损伤,减少出血,术前、术后均给予抗生素,术后静脉营养及肠内营养,积极防治并发症的发生。
张东宝主任医师:
根据病人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诊断“十二指肠癌”可以明确,是手术适应症,结合各项常规检查,CT示无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浸润,无绝对手术禁忌症。
同意明日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十二指肠癌根治术,选全麻,术中严格执行无瘤技术原则,术中操作轻柔,注意邻近脏器及重要大血管的解剖关系,避免副损伤,减少出血,术中行锁骨下静脉穿刺,术后静脉营养及肠内营养支持,术后积极防治并发症。
李东杰主任医师:
同意明日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根治性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术中严格执行无瘤技术原则,先行探查,根据探查情况决定具体术式:
⑴根治性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
⑵如果肿瘤与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浸润可能加行血管部分切除术或人造血管移植术;
(3)如无法将肿瘤切除,根据病变情况行胃肠吻合术、空肠造瘘等;
(4)术中可能应用吻合器、闭合器。
术中操作轻柔,注意邻近脏器及重要大血管的解剖关系,避免副损伤,减少出血,术后积极防治并发症:
胰瘘、出血、胆瘘、吻合口瘘、胃瘫、肠梗阻及心、脑、肺、血管等并发症。
术后首次病程
,该患今日在全麻下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普通 外科 常见病 病历 书写 病程 记录 模板 幽门 梗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