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9018126
- 上传时间:2023-01-03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2.45KB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Word格式.docx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Word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活动建构的理论
教育家卢梭认为:
教学应让学生从生活中,从各种活为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
主动地进行学习,反对让儿童被动地接受成人的说教或单纯地从书本上进行学习,他认为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儿童各种知识和灌输各种观念,而在于引导学生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事物环境中进行学习,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使他们获得有用的知识。
原苏联心理学家提出了活动内化的理论,和皮亚杰的认识建构理论都指出学生基本生活经验基础上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集训结构的。
3、创新教育理论
创新教育要求我们从现代社会发展变革和人自身发展的高度来审视学校教育。
要求教者在实施教育过程中,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把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戊度,创新能力和创新型个性品质置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创新教育要求把课堂换给学生,给学生创新的空间。
因而陈旧而僵化的课堂教学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没有课堂教学生活中教师和学生的创新,对于师生双方无异于精神的劳役。
基于以上理论,我提出了如下的实验假设:
通过寻找学生生活中的数学,能从现实生活中提取有用的数学知识,将其带入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在课堂中实施教学生活化,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数学”真正成为学生生活中的数学,也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学习数学的目的性,并能在生活中灵活地运用数学,并通过参与一些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张扬学生的个性,使他们的数学素养得到真正的提高,为他们今后进一步学习数学打下基础。
三、研究的内容
从2003年我校的课题确立到现在已有近四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努力着、探索着,并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1、教学内容生活化的研究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
“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成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
教学中,在不违背教学宗旨的基础上,应尽量优化以“生活”为背景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从中感受数学是从生活中而来的。
例如我在教《乘法分想律》时我就以学生最为熟悉的买卖问题并结合学校正在增订的校服来引入新授的内容,对于买东西学生是最熟悉不过了,所以一下子说了好种买衣服的结算方法,但同时又让学生清楚的看到不论这样买花钱是一样的这样就得到了等式从而找到规律,这样的教学让学生更清楚的看到教学就是从生活中来的,并不是高不可攀的。
例在教加减法的速算过程中,有这样一个例题:
324—199,学生对于减去200的同时要加上的算理,难以理解,我就在教室里创设这样一个买东西找零钱的生活情景:
我当顾客学生当营业员,我带324元去买一盒199元的补品,我付给营业员200元(先用324减去200元),又找回一元(再加上1元),因此多减的1要加上。
这里教师赋枯燥的数字以“生命”,把教材中缺少时代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学习活动中,同时也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这样的教学,使抽象的运算获得了生活经验的支持,提高了解题技巧,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趣味性的实用性,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开放教学内容,体验生活实践。
2、对课堂中创设生活情意的研究
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况,采用语言直观、实物演示、游戏、多媒体教学、数学实践等手段,创设生活情意,从中引出教学问题,沟通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每次考试结束让教师们感到痛心的就是概念题失分概率最高,追究其原因还是学生对某些概念的内涵不了解,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明白这些概念的含义呢?
我觉得不妨给学生提供一些丰富的、现实的为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意,引导学生在生活情意中构建新知,在生活化的活动情意中让学生实践感知,参与体验概念的形成过程,这样的概念才不会乏味,这样的知识学生才会感到有趣、有味、有价值,才会学得扎实。
如对于长度单位中的米、厘米、分米,学生能理解,而千米的认识就困难些,从和米的关系只知道1千米=1000米,那它究竟有多长?
学生心中还是模糊不清,作为教师的我就创造一个生活情境,把学生带到操场上,先告诉学生操场一圈有400米,1千米有二圈半,请学生跑一跑看要几分钟,然后请学生估测学校门口的水泥大道有多长,—250米,然后精确测量一下,这样有层次地展开对1千米这一概念的感知、体验,让学生在喜悦中积累了250米、500米、1千米的丰富表象,有效地消除了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抽象感、陌生感,使学生感到数学概念原来就是这样活生生、丰富多彩而与生活又是那么地联系紧密。
3、对家庭作业设计的研究
课堂练习是教师检测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途径,要使课堂教学生活化,使学生把数学知识成功的实践到生活中去,教师的前提就是要精心的设计课堂练习。
我们需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挖掘出开放性的素材,练习题的设计要具有开放性,要是学生感兴趣的,很难直接反映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练习的形式要多样化。
例:
在学生学习完小数的加减法后我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请同学们调查你所感兴趣的几样物品的价格,再根据调查内容提出问题,并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现在开了很多的大买场,很多大买场实行会员制,商场里的产品有会员价和非会员价,有同学在乐购超市对几样物品进行了调查,如下表:
物品
金锣火腿肠
方便面
空气清新剂
非会员价
4.50
2.95
8.80
会员价
4.35
2.80
8.50
计算一下三种物品非会员价为4.50+2.95+8.80=16.25元,会员价为4.35+2.80+8.50=15.65元,比较一下会员价比非会员价便宜16.25—15.65=0.60元,看来如果经常到乐购超市买东西,办一张会员卡是比较省钱。
做完这道题后有的同学甚至建议爸爸妈妈去办一张会员卡。
我觉得在这样的作业中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现实生活中去,体验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并运用于生活。
从这个作业中看到学生根据自己所搜集的信息,利用已学的知识加以计算,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增加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选择、处理信息的能力。
因此,我觉得教师设计的习题应尽可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数学知识学以致用,尽量避免让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无意义的练习。
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性。
四、取得的成效和反思
我们能根据在课题研究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写了《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和《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的论文,在上完《面积与面积单位》后写了《让数学融进孩子们的生活》的案例。
当然还存在很多的不足。
A、自己的教育理论有待提高。
实验推广过程中,自己发现了一些问题,却没有及时总结、形成书面材料,使一些可贵的发现就从身边溜走了。
B、缺少丰富的活动充实研究。
C、数学生活实践课的开展要走向课堂外、走向社会,那么如何取得老师与老师,老师与家长,学校与社会的合作,这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
以上是我对于课题研究的阶段总结,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这也正是我在今后的研究中应重点提高与改进的地方。
在今后的研究中我还将一如既往,不断探索,继续钻研,为这一课题的继续实施进一步努力。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绥德县江德小学课题组执笔:
贺渊
一、课题的提出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
“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足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教学思想与方法,同时获得广泛数学活动经验”,然而,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使学生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因此,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并能随时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基于以上的原因,我党得目前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特别是从小学低、中年级开始实施课堂教学“生活化”很有必要。
二、研究的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力图体现“生活——数学——生活”的回归,体现“教学做合一”的理论和方法,把学生生活和数学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数学地思考周边事物和问题的应用能力,运筹优化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理论依据,及实验假设
“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为生活教育。
他认为,教育起源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就是倡导每一个孩子都公平地享受生活,教育要培养适应社会的人,这就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四、研究的主要成员与方法
(一)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课题组组长:
冯治刚
课题负责人:
成员:
袁媛郭雨刘巧英张娜李润芳马吉林
共中低年级主要研究:
《联系生活,学习数学》,中年级主要研究:
《数学问题生活化》,高年级主要研究:
《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研究的基本阶段
1、准备阶段:
(2003年6月——2003年9月)
组织课题组成人员和教师认真学习,转变观念,确立课题意识,从理论上探索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构建基本理论框架。
2、实验研究阶段(2003年9月——2007年5月)
按子课题分工,明确职责和实施要求全面付诸实践,及时反馈及时整改,初步构建起“小学数学数学生活化”的教学模式,重视过程小结,反思得失,为全面总结作准备。
3、总结阶段:
(2007年6月——2007年7月)
(三)主要的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中运用了观察法、文献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等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对象
本校1——6年级全体学生按照国家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所规定的教学时数进行教学,不再增加教学时数。
五、研究过程
1、加强培训,指明方向
近几年来,学校注重校本培训,切实采取措施提高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为广大教师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为了了解数学教学的最新精神和教科研动态,四年来,学校不惜经费,委派多名教师先后赴西安、榆林等地参加“走进新课程”课堂教学观摩,将新理念和新方法带回来。
2、学习理论,转变观念
教育改革,观察先行。
我们首先着眼于教师观念,让教师确立现代教育理念。
实验启动以来,我们抓住一切机会邀请领导与专家作指导,组织相关培训活动,有效地提高了教师们的理论水平,我们搜集了与课题相关的理论知识,反复学习探讨,经常进行课例的分析、研讨,将传统教学与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进行对比,理解新课程理念下现代课堂教学的特点。
3、先试点,后推广
(1)试“小样”,取得初步经验
我们进入课堂,深入学生,了解第一手材料,选取素材,然后,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重点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实现探究学习与数学教学的整合,在一堂堂实践课后,教师目睹了学生学习的显著效果,极大地激发了课题组教师的积极性。
此后,课题组全体成员纷纷进行实践。
(2)产“批量”,逐步推广突破
“小样”获得成功后,课题组成员进行反思评析,形成个案,总结成文,加以推广。
随着课题的深入,研究工作获得成效,教师们上得示范课得到了同行的充分肯定。
(3)求质量,形成特色
随着课题的研究不断深入,课堂教学优化了,课堂教学效益提高了,学校把课题研究成果向全校推广,学校通过进行优质课及优秀教学设计的讲评,让教师结合实际,研究如何合理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活动,让一些有经验的教师谈自己的实施体会,重点谈得与失,教师间互相交流,取长补短。
4、依托教学,在实践中探索
“教不研则浅,研不教则空”。
课题组成立后,我们首先确定课题组活动,使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从保证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人员入手,然后在保证数量的前提下逐步提高活动质量,为了提高数学教师的科研水平,课题组研究结合教研活动开展了大量活动,开展了评优课、展示课、研讨课等一系列活动,四年来,我组成功地组织了多次集体备课,着重实际操作的分析,群策群力,齐心协力设计出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流程,教师在积极研究的基础上及时总结经验,针对教学中开展探究学习的得与失,反思课堂组织的优劣,并及时用“教后语”形式记录下来,努力做到精益求精,教师们以高涨的积极性投入到学习中,一篇篇学习笔记,一则则教育日记,一本本论文摘录,堆砌成他们学习的收获。
记录他们努力探索科研的足迹。
六、研究的结果
本课题根据研究目标和研究步骤,有序地开展了研究和实验,并及时做好先进方法经验的交流、累积经验且实验效果明显。
(一)利用学生的发展
1、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课题研究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精神振奋,学习兴趣得到了很好的培养,数学教学生活化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使学生善于观察周围的生活世界,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2、高科技时代是人才的竞争,没有竞争,时代不会向前发展,学生具备较深层次的集体主义观念,竞争成功的可能性才更大。
经常的、合理的评价,可使学生的竞争意识不断得到增强,能激发学生奋勇争先的积极性,形成同学间明争暗赛的局面,增强学生个人进取向上的竞争意识,也使每个学生都有竞争对象,有追赶的目标,使学生始终处于竞争状态中,不断强化其竞争意识。
3、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利用动手操作,自主学习等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本本的数学日记让我们看到了孩子们眼中的数学是现实的、鲜活的,一篇篇的数学摘抄让孩子们体验到了课堂外的数学也精彩;
一幅幅漂亮的数学剪贴小报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
(2)利于教师提高
实验课题推动了学校的各项工作,学校教学质量、办学声誉不断提高,近四年来,大约有三十篇实验教师的课题论文、教学设计、案例、反思等在各类刊物上发表或市级以上获奖,有多篇论文、教学设计在年会书面交流,多位教师承担了校和市的示范性公开课,还有两位教师获得了“课改之星”称号。
广大教师通过课题研究逐步注重运用相应理论重新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
学校良好的氛围造就了一批骨干教师。
七、实验中思索
在课题研究的艰辛和创造的快乐中,引发了我们广泛而深入的思考,我们虽从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两方面入手,但由于研究人员的水平和时间所限,仍有相当多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1、课题研究的力度不够,有些教师对浅层次问题的研究多,对深层次问题的思考较少。
2、如何处理有限的教学时间与探究生活化活动之间的矛盾?
在研究活动中,学生进入角色后,教师为急于完成预设的进程,在学生竞犹未尽时,有时只好停止研究活动,这样制约了探究的深入开展。
3、变革应用题呈现方式,对教师而言,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要由经验型转变为科研型,只要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
4、开放的课堂,学生思维活跃,创新意识强。
由于教师不能充分考虑,估计课堂上可能发生的多种变化,由于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手段的丰富,对教师驾驭与处理教材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数学 教学 生活 实践 研究